未來世界的發展和變化超乎想象,孩子現在接受的教育能夠應對日益互聯、以創新為基礎、快速變化的社會嗎?
博學國際教育專家、聯合國高級教育顧問斯圖爾特女士基于自身多年致力于教育事業發展的經驗、親身體驗和對世界不同國家教育體系的考察和訪問,結合國際測評數據,詳解世界教育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新加坡、芬蘭、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高績效教育體系的特點和優勢,并總結出其共性優勢,給你具有前瞻性的解答:未來,的教育什么樣,的學校什么樣。
本書更為中國讀者獨家呈現教育界的“奧運會”——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數據分析,詳解中國學生與其他國家學生在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上的表現與差異。
教育,是為了培育能夠面對未來變局的人才。國際教育專家解讀世界教育趨勢,詳解芬蘭、新加坡、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教育之長,為21世紀學生打造贏在未來的能力
給教育者——
« 教育改革如何深化,如何面對全球化
« 高績效、快速發展的教育體系具有哪些共同特點
« 如何吸引教師,如何讓技術和國際交流幫助政府縮小教育的鴻溝
給父母——
« 在未來不確定的世界,哪些核心能力是孩子必備的
« 當美國不再是世界教育的先鋒,還有哪些國家的教育值得你選擇
湛廬文化出品
薇薇恩•斯圖爾特
國際教育專家,聯合國高級政策顧問,美國亞洲協會教育部前任副總裁,“國際教育基準”項目專家。
畢業于牛津大學,曾參與指導多個改進美國教育的項目,致力于為全球難民提供教育,為遭受戰火之苦的兒童重建學校。
為使教育能讓學生適應21世紀飛速發展、緊密互聯的世界而奔波各地,與世界各國的學校建立聯系,以拓寬當地的教育經驗,并借助其獨特的國際教育背景,促使來自不同國家的教育領導人共享經驗。
2007年,由于她對世界教育的貢獻而被授予哈羅德•麥格勞獎。
[目錄]
中文版序 致中國家長及教育工作者的一封信
引言 放眼全球,建設世界的教育體系
及時章 全球化與教育/ 001
在21 世紀,好的職業資質并不是你做
么工作,而是你懂得什么。教育不再僅僅
是通向成功的一條途徑,而是成功的先決
條件
世界改變了
全球人才庫在不斷擴大
亞洲教育的崛起
美國在性和公平性上皆輸于世界級標準
我們能從國際對比中學到什么
低質量教育所付出的高昂代價
成為“世界級”的必要性
第二章 世界各地的成功范例 / 027
教育是社會的縮影,透過各地形形色色的
學校,能窺見未來的無限希望。
新加坡:以教育為撐桿的躍升
加拿大:不斷進步的城鄉學校教育
芬蘭:將專業路線走到
中國:20 世紀80 年代開始崛起的教育大國
澳大利亞:聯邦制教育體系迎來國家課程
第三章 成功教育體系間的共同要素/ 079
解決教育問題沒有速效的對策,從成
功范例中汲取營養,才是捷徑。
遠見卓識的領導能力
雄心勃勃的課程標準
致力于實現教育公平
高素質的教師和領導隊伍
各級教育體系協調一致
學校管理與責任制度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全球取向及未來取向
第四章 培養高績效的教師和學校領導人才/ 103
新時代的教師應能幫助每個孩子在未來取
得成功。如果沒有的師資隊伍,再好
的政策也是空談。
教師招聘:積極吸引而非降低標準
培養面向21 世紀的教師
專業發展:保障教師職業的持續改善
有效評價是教師工作改進的強化劑
采取補償措施解決教師資源分布不均問題
發展路徑規劃:為教師搭建職業階梯
如何培養高績效的學校領導
總結和啟示
第五章 以美國為例開拓世界級教育之道/ 133
21世紀的學生最需要什么樣的知識和技能,
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的教育界都在熱切
關注的問題。
“世界級”標準在美國的發展
全球創新型社會所需要的新技能
要素整合:培養學生應對全新的未來社會
第六章 創造未來/ 173
讓學生有能力應對未來無法預測的世界,
是當今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之所在。
技術及創新是未來教育發展的主推力
新型世界觀——學會學習
附錄 深度解析2015 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 191
致謝 197
譯者后記 201
[精彩樣章]
放眼全球,建設世界的教育體系
世界在變化,飛快地變化。重大的科技變革、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以及越來越頻繁的科學發現使得過去20 年來全球化的速度不斷加快,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全新的改變。全球各地的公司夜以繼日地制造產品,創意和轟動性的大事在網絡上飛速傳播,美國的經濟危機影響了非洲的農民,他們借不到錢來買種子,中國的污染影響了洛杉磯的空氣……當今學生所生活的世界,與我們年輕時的世界已是天壤之別。我們的教育必須前所未有地讓學生們做好充分的準備,來應對這個世界,因為要想成功,就必須具備在全球范圍適用的競爭能力和合作能力。
當今科技、經濟以及政治的發展趨勢使得社會對高級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簡單技術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少,因此,高品質工作職位的競爭也越發激烈。自1990 年以來,中國、印度以及原蘇聯地區的國家已有300多萬人投入到全球商務工作中來。起初,這些國家主要致力于創造簡單技術型的工作崗位;但現在,他們的重心已逐漸轉向使自己成為兼具競爭力和發展動力的知識經濟體。事實上,全世界各國都在努力使本國人民脫離貧困,都在試圖應對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通過擴大和改進教育面為下一代提供更多的經濟發展機會。沒有任何國家甘于做世界的“鞋子制造工廠”。
經濟全球化并不是僅憑一國就可以制造繁榮的零和博弈,美國也做不到。誠然,其他國家的中產階級不斷壯大,為美國的產品和服務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一些國家近年來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在美國開設工廠,創造了就業機會。但是,高級技術人才和高收入工作崗位的競爭確實在逐步升級,美國若不能為其公民提供世界級的教育體系,生活水平就難以維系。
2010 年12 月, 經合組織公布了2009 年的PISA 結果, 美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項的測試分數再次低于其他發達國家,而在2000 年、2003 年和2006 年的PISA 測試中, 美國的評估結果已經相當平庸。同樣,由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簡稱IEA)進行的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測評(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urvey,簡稱TIMSS)也顯示出相似的結果。事實上,美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未能達到PISA 的及格水平。
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視教育的性和公平性,從國際對比的視角來看,美國的基礎教育體系(K–12)似乎既不,也不公平。美國許多學校的教育水平不甚理想,關于這一點,美國國內也已有足夠多的測評可以證明。那么,美國本土的研究和經驗還有哪些是可以借鑒的?我們又能從國際對比中學到什么呢?
當媒體像報道賽馬比賽一樣報道這些國際測評結果,提到有些國家是優勝者,有些國家是失敗者時,上面這些問題的提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這些問題卻都沒有抓住重點。當今的世界相互連聯通,學生們并不是在同與其相鄰城市的學生們在競爭,而是在同新加坡、上海、斯德哥爾摩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相競爭。我們有必要讓學生明白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必須以他們為出發點,提供質量不弱于他國、先進性也不遜于他國的教育。正如本國的商業若要興隆,就必須知道其他國家的商業正在發生什么情況一樣,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需要明白全球的教育趨勢,才能建立起的學校,讓學生做好準備去應對未來的世界,而不是昨日的世界。
我們需要關注國際測評,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些測評已經舉行多年,測評本身及其結果已引發了越來越廣泛的研究、關注和討論,這種討論比測評分數和排名本身更能幫助我們明白,為什么有些教育體系可以迅速發展進步,且產生了公平的績效,而有些教育體系卻仍然止步不前,績效不佳。
20 世紀時,美國是世界教育的先鋒:不僅率先在全國普及了初等教育,也率先普及了原本只屬于精英的高等教育。然而到了21 世紀,其他國家奮起直追,無論是高中畢業率、基礎教育體系的質量和公平性,還是大學生的畢業率,都將美國甩在了身后。與某些人士的看法恰恰相反,美國的教育并沒有退化,而是其他國家的教育進步幅度更大、步伐更快。那些國家是怎么趕超美國的基礎教育體系的呢?他們采取了什么樣的教育政策和舉措?和美國的教育舉措又有什么不同?這些舉措是基于某種特定文化背景的呢,還是各國都可以借鑒的呢?
[贊譽]
我贊同斯圖爾特對教育的觀點,她的這本書綜觀世界教育,讓我們看到其他國家在教育上的所作所為。尤為有意思的是,書中對新加坡、芬蘭、中國等5個在教育上突飛猛進的國家進行了詳細闡述,這些經驗對我們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比爾•蓋茨
挺不錯的書
打開視界,開闊思路
看了一半,還不錯。
對書的包裝運輸態度可以看出當當對書的態度!一星是給出版社的,當當包裝只能無星!!!
內容和編輯不錯。
翻譯的有點爛
湛廬文化值得擁有
紙張很好!
可讀性強,內容合適
可讀性強,棒
學習一下,升級大腦
內容豐富,可讀性強。
物有所值!
緊跟時代潮流
為未來而教,為未來而學。這本書對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書中有少數錯別字,顯得很不嚴謹認真。望出版社能仔細校對。
買了兩本,書骨上均略有擠壓變形,包裝上是否考慮用氣泡類的塑料膜,可能損傷少一點。其他方面都很好
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好書!學習世界級教育創辦的經驗,對于中國教育改革意義重大。所以,值得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細致地讀一讀。
本書有利于告訴我們教育改革該如何深化,如何面對全球化以及 如何吸引優秀教師,如何讓技術和國際交流幫助政府縮小教育的鴻溝和在未來不確定的世界,哪些核心能力是孩子必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