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理論、模型與應用圖書
人氣:32

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理論、模型與應用

本書圍繞社會保險精算管理控制系統,在研究社會保險精算管理基本理論問題的基礎上,分別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各項保險的精算評估模型和方法進行研究,并基于我國的實際數據,運用...
  • 所屬分類:圖書 >經濟>保險  
  • 作者:[王曉軍] 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030224378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04
  • 印刷時間:2011-04-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社會保險精算管理控制系統,在研究社會保險精算管理基本理論問題的基礎上,分別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各項保險的精算評估模型和方法進行研究,并基于我國的實際數據,運用模型,對養老保險的隱性債務和未來收支進行了預測分析,對我國建立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具有重要的價值。

本書適合應用數學、經濟管理、財政金融、社會保障等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教師及相關領域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王曉軍,女,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統計專業博士,統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精算師協會正式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壽險精算、養老金、社會保險。多年來,對養老金和社會保障數據信息系統和精算系統作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財政部項目、保監會項目、地方政府項目等,完成和發表了系列研究報告和論著。

目錄

第1章 總論

1.1 精算科學是保險和社會保險事業健康運行的基

1.2 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的國際經驗

1.3 建立我國的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

1.4 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結構

第2章 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

2.1 精算管理系統

2.2 社會保險精算評估的特點

2.3 評估目的和范圍

2.4 數據和信息的收集與整理

2.5 建立精算評估模型

2.6 精算假設的選擇

2.7 評估結果和敏感性分析

第3章 社會保險在不同融資模式下的收支平衡關系

3.1 社會保險的融資模式

3.2 現收現付制下的收支平衡關系

3.3 基金制下的收支平衡關系

3.4 混合制下的收支平衡關系

第4章 養老保險精算管理

4.1 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狀況

4.2 養老保險精算評估的模型框架

4.3 人口和參保人口預測

4.4 工資和利率預測

4.5 現收現付制度的隱性債務和轉軌成本

4.6 社會統籌基金精算評估

4.7 個人賬戶基金精算評估

4.8 我國分省養老保險隱性債務測算

4.9 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的未來收支預測

第5章 醫療保險精算管理

5.1 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

5.2 醫療保險的融資模式

5.3 醫療保險基金的征收與支付

5.4 基本醫療保險的基金精算評估

第6章 工傷保險精算管理

6.1 工傷保險制度

6.2 工傷保險的融資模式

6.3 工傷保險的定價系統

6.4 工傷保險基金的精算評估

第7章 失業和生育保險精算管理

7.1 失業保險制度

7.2 失業水平的度量

7.3 失業保險基金精算評估

7.4 生育保險制度

7.5 生育保險基金精算評估

第8章 社會保險精算報告制度

8.1 國際經驗

8.2 社會保險精算報告的一般內容

參考文獻

附錄1 國際勞工組織對社會養老保險精算報告的指導性意見

附錄2 國際精算師協會推薦的社會保險精算報告格式與內容

附錄3 人口生命表附表1~附表3

后記

在線預覽

第1章 總論

精算管理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各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建設和發展中發

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成為社會保險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精算管理通過

模擬保險制度在未來長期運行的財務狀況,為制度的建立、改革及定期修訂提供數

量分析依據。本章將介紹精算管理在保險和社會保險建立和運行中的重要地位,

總結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的主要國際經驗,概述我國的發展現狀,提出盡早建立我

國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的重要意義。

1.1 精算科學是保險和社會保險事業健康運行的基

精算科學是保險和社會保險事業建立和健康運作的數理基礎。它以概率論和

數理統計為基礎,與人口、社會、經濟有關科學相結合,對風險事件進行評價,對

各種經濟安全方案的未來財務收支和債務水平進行估計,使經濟安全方案建立在

穩定發展的財務基礎上。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對象是風險,風險是未來發生損失事

件的不確定性,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人們可能由于早逝、疾病、年老、傷殘、

失業等風險事件的發生而給正常生活帶來損失,也可能由于災害和意外事故的發

生而使財產遭受損失,通過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可以使這些風險造成的損失得

以分散,使損失得以補償。

保險和社會保險事業建立和健康運作的基礎是對其運作成本進行科學估計。

無論是商業保險還是社會保險,其實際成本都由未來的實際給付和運作費用決定,

在保險和社會保險對未來給付作出保障時,其未來成本是未知的,但成本補償方

案卻分別需要在商業保險產品設計階段和社會保險制度設計階段完成,這就需要

運用精算技術對未來給付的發生頻率和補償水平作出評價,進而對未來的運營成

本、財務收支、償付能力等狀況作出估計,以保障保險和社會保險事業建立在穩健

發展的基礎上。

精算科學是適應壽險業發展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精算技術最初應用

于人壽保險中對人口死亡率的估計,而后逐步在財產、災害、責任保險的運營和社

會保障事業的建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保險經營中,保險人運用精算技術預先估

計其承擔每類風險的經濟成本,并把它分攤到保單價格中,這樣投保人購買保單

的同時就把風險轉移給了保險人,在損失發生時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保險人在

出售保單后擔負起未來的賠付責任,這要求保險經營積累足夠的準備金用于未來

賠付,為了長期的發展和保護投保人的利益,要求保險人具有長期的償付能力;商

業保險為了實現一定盈利的經營目的,在保險產品定價、準備金評估、償付能力評

價、利潤分析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運用精算方法。

社會保險精算是運用精算基本原理,結合社會保險的具體問題,對社會保險

各項目的風險、補償水平、成本、債務、現金流、準備金、償付能力等進行的估計

和分析。在建立一個新的社會保險制度時,如建立一個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險

制度時,需要測算在一定的待遇目標下,制度需要具備的經濟資源,或者已有的經

濟資源能夠提供的待遇水平;對于正在運行的制度,需要通過定期的精算評估,提

供制度運行的基本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為政策制定者和基金監管者提供依據。

例如,通過對養老保險制度未來50年收支水平的測算,可以發現隨著人口和經濟

因素的變動,未來收支的變動趨勢,分析制度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在進行社會

保險制度改革時,需要通過精算評估,分析不同改革方案對制度財務的短期和長

期影響。例如,養老保險在進行做實個人賬戶的改革時,需要測算做實個人賬戶

要的資金支持,測算個人賬戶基金從統籌基金中剝離出去后,統籌基金的未來收

支和償付能力,測算改革對不同類型人群養老待遇的影響,測算改革對國家、單位

和個人產生的影響等。在財政或社保制訂社會保險年度收入和年度支出預算時,

需要通過短期精算評估提供關于年度繳費、投資收入、待遇、費用等方面的數據;另

外,精算評估也對政府或其他相關部門提出的特別改革項目提供技術支持。例如,

提高制度的待遇水平,或者增加某項社會保險的準備金水平等,都需要進行精算

評估。

1.2 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的國際經驗

在國際上,已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相應的精算制度,

有的國家在主管社會保障的政府機構設立專門的精算機構,例如,美國、日本、瑞

士、捷克、菲律賓等,這些國家在社會保障署設有專門的精算機構,負責對社會保

障的財務狀況進行評估;有的國家在金融監管機構設立專門部門負責社會保障精

算工作,如加拿大在金融監管局下設有專門的機構負責社會保障精算工作,每三

年提供一次評估結果;有的國家設立獨立的政府精算機構,如英國、澳大利亞,設

立獨立于政府部門的政府精算署,負責對國內的社會保障項目提供精算評估,也

對國內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職業養老金計劃提供精算服務,英國政府精算署還

對國外的各類保險項目提供有償的精算服務;還有的國家指定專門的研究機構提

供社會保障精算評估結果,如法國的社會保障精算評估工作由國家統計與經濟研

究中心承擔,韓國的養老保險精算評估由國家養老金研究中心承擔等。

社會保障精算是隨著社會保障制度和精算科學以及精算師職業的發展而逐步

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在國際上,從1889年德國頒布世界上及時部養老保險法案以來,

許多國家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都相繼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與此同時,保

險精算科學中的一些概念和技術也越來越多地被社會保障領域所接受和應用,包

括英國、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在內的一些發達國家都建立了專門負責社會保

障精算工作的部門和組織。一些相關的國際組織,如國際勞工組織、國際精算師協

會等,也相應地建立了專門的精算機構,對社會保障領域的精算評估問題進行研

究,為各國社會保障精算制度的建立提供專業指導。例如,英國在1911年頒布了

國家保險法案,1912年國家健康保險聯合委員會任命了及時任首席精算師阿爾弗

雷德·沃森(Alfred Watson),隨后更多的政府部門要求首席精算師提供相關的精算

意見。在1917年,為適應其逐漸拓寬的職責范圍,沃森被任命為政府精算師。1919

年,在財政部下成立了以政府精算師為首的政府精算署,專門負責社會保障和公

共養老金的精算評估。隨著社會保障精算制度的發展,逐步發展成為能夠提供中

立精算意見的獨立的政府精算機構。美國在1935年頒布了社會保障法案,1939年

建立了社會保障信托基金理事會,隨后,在社會保障署下成立了精算部,專門負責

社會保障精算工作,編寫社會保障精算報告。1940年信托理事會向國會遞交了第

份精算報告,2010年的報告是第71次報告。日本在1942年建立雇員養老保險

制度的同時引入了精算制度,隨著1954年雇員養老保險法案和1959年全國養老金

法案的頒布,社會保障精算機構和精算制度隨之建立起來??梢哉f,精算技術在社

會保障領域中的應用極大地加強了社會保障的財務安全性和穩健性。

1.3建 立我國的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

我國社會保險制度歷經二十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進展,建立了包括城鎮職

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的社會保險體系。但制度在實際運行中仍然存

在不少問題,特別是隨著人口的日益老齡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社會

養老保險和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正在面臨越來越嚴重的支付壓力。在中央確保離

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政策下,各級財政承擔起填補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的

任務。但是,各級社保和財政部門對養老保險制度當前和未來的財務狀況并沒有

清楚的認識,從而很難作出預先的財務安排,在實際操作中不得不采取臨時的應

對措施。同時,在社會保險制度和具體操作方案的若干次改革中,也缺乏對各種改

革方案未來財務狀況的精算評估,從而不可避免地加大了改革成本。

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歷次改革,建立在對部分地區試點的基礎上,試點的時間

長度一般在5年左右,在推出試點方案和正式方案之前,勞動保障部門都會進行深

入的調查研究,但總體上看,缺乏對制度財務可持續性的深入論證,缺乏對各種

方案財務結果的預先分析,更沒有對制度運行進行精算管理并公布定期的精算報

告。應該說,我國社會保險的制度建設和行政管理至今仍然十分粗放,在實際工

作中比較強調擴面、征繳和社會化發放,還沒有開始重視社會保險的精算管理,忽

略了制度建設中的風險管理問題。在社會保險的精算研究方面,基本上限于對隱

性債務的精算評估和對策探討,還沒有充分認識精算管理系統在社會保險事業發

展中的核心地位。一些地區在社會保障基金財務壓力下,開始探討運用精算模型

預測基金收支的方法,有些地區在專家的幫助下曾經對養老基金的收支進行過

些測算,但這些測算基本上是一次性和臨時性的,并沒有建立一種長效機制。目

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已經開始意識到精算管理的重要性,但無論

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沒有建立起養老保險精算管理系統。從而很難對制度

面臨的風險進行綜合評價,很難對制度的成本、債務、長期財務收支狀況等作出預

見性的分析,很難為制度的長期穩健發展提供預警和宏觀監控。因此,可能對制

度缺乏宏觀把握,看不清各種政策選擇下的長期財務影響,對制度可能潛伏的長

期財務危機缺乏認識,難以保障制度在財務上的長期穩健發展。

建立我國的社會保險精算系統,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需要具備一支專業的

人才隊伍,需要較為完備的數據信息基礎。及時,從制度上對精算管理提出要求。

包括對精算人才、精算標準、數據基礎、精算報告制度等方面的要求,為精算管理

的開展奠定法律基礎。第二,精算管理工作的人才基礎是精算師隊伍。精算師通過

評估風險,對各種未來發展方案建立數學模型,預測未來的財務狀況,并提供中立

的、沒有其他因素干擾的專業意見。在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中,精算師發揮了極其重

要的作用。在社會保險領域引入精算師制度,也必將促進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第

三,統計數據信息是精算管理的基礎。為了合理評估社會保險運行中的財務風險,

需要有參保人口及其結構等基本數據信息。在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統計

信息系統并不健全,目前雖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在勞動與社會保險統計管

理信息系統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基本上是把重點放在支持全國聯網的

信息系統的硬件設備和軟件平臺上。目前,各地區的數據和應用軟件仍然不統一,

數據和指標的標準化程度不高,更缺乏對數據的深入挖掘和綜合分析。為了滿足

精算管理的需要,今后需要對精算管理所需的數據信息進行規范和統一。

1.4 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結構

本書圍繞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在研究社會保險精算管理基本理論問題的

基礎上,分別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的精算評估

模型和方法進行研究,并基于我國的實際數據,運用模型對養老保險的隱性債務

和未來收支進行了預測分析,對我國建立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具有重要的價值。

全書共分8章。第1章為總論。探討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的重要意義以及精算管

理在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中的重要地位,分析社會保險精算管理在社會保險制度

建設和健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總結和比較國際上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的相關經驗,

指出精算管理在維護社會保險可持續發展中的核心作用。,基于我國社會保

險風險管理的現狀,提出建立我國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的發展道路。

第2章是對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的整體描述。在簡要介紹精算管理系統的內

容和在風險管理中重要作用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對系統的結

構和內容進行比較詳細的分析;研究社會保險精算評估的特點;對社會保險精算

評估的目的和范圍,評估所需數據和信息的收集與整理,精算評估模型的構建,精

算假設的選擇,評估結果的表述,敏感性分析和隨機檢驗以及評估對保險計劃的

影響等進行逐一詳細的論述。

第3章是對社會保險在不同融資模式下收支平衡關系的討論。介紹社會保險的

幾種融資模式及其特點,討論在現收現付制、基金制和部分基金制下收入與支

出的平衡模式及其特點,介紹在部分基金積累制度下的階梯保費模式、準備金比率

模式以及長期均衡保費模式的特點和應用等。

第4章討論養老保險精算管理問題。對我國養老保險現狀進行描述和分析,指出我

國建立養老保險精算管理制度的迫切性,探討養老保險精算評估的基本步驟和核

心內容,討論精算假設與基礎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并運用實際數據和精算模型,對

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養老保險隱性債務水平進行了測算分析,對養老保險

的未來收支進行了預測分析。

第5章討論醫療保險精算管理問題。對我國醫療保險體系及其發展進行描述和

分析,討論不同醫療保險融資模式的特點和我國的選擇,分析醫療保險基金的形

成、醫療保險費的征收和醫療保險待遇的支付等相關問題,在此基礎上,研究社會

統籌醫療保險基金、個人賬戶醫療保險基金未來收支的測算方法。

第6章討論工傷保險精算管理問題。對我國工傷保險體系及其發展進行描述和

分析,討論不同工傷保險融資模式的特點和我國的選擇,研究均衡費率、差別費率

和經驗費率等幾種工傷保險定價系統的特點,給出臨時性失能給付、長期性失能給

付、一次性工傷和工亡補貼等支出的測算方法。

第7章討論失業保險精算管理和生育保險精算管理問題。分別討論失業保險的

融資模式,失業、就業與經濟周期波動的關系,失業保險基金收支評估模型,生育

保險及其融資模式的特點,生育保險基金收支的項目和預測方法等。

第8章研究社會保險精算報告制度。在國際經驗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對比國際

精算機構和社會保障機構給出的社會保險精算報告的指導原則,研究我國建立社

會保險精算報告的具體內容。

第2章 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系統

精算管理系統是發現和明確精算問題、設計并執行精算解決方案、監控解決方

案的實際效果并為進一步明確精算問題提供反饋意見的決策和控制過程。同時,

精算管理需要考慮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和精算問題的實際背景。本章簡要介紹精

算管理系統的內容和在風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結合社會保險的特點,建立社會

保險精算管理系統,并按照社會保險精算管理的一般流程和核心內容,討論社會

保險精算評估的特點、社會保險精算評估的目的和范圍、評估所需數據和信息的收

集與整理、精算評估模型的構建、精算假設的選擇、評估結果的表述、敏感性分析

和隨機檢驗等內容。

2.1 精算管理系統

精算管理系統最早由英國精算師協會前任主席杰瑞米(Jeremy)于1985年提

出,其基本原理是運用控制論和負反饋觀念描述精算師在金融服務業和管理中的

工作流程和工作職責,從而將精算工作領域有機地聯系起來,也建立了精算工作

與其他領域的相互聯系。20世紀90年代初,精算管理系統的觀念被澳大利亞的幾

所大學引入精算教育體系。隨后,國際精算師協會在其推薦的精算教育大綱中強

調了精算管理系統的重要地位。精算管理系統也迅速在實踐中發揮作用,成為系

統地解決風險管理問題的核心。

精算管理系統是一個概念性的框架,它概括了金融企業、產品或計劃管理的

持續管理過程以及各個過程之間的關系(Bellisetal。,2003)。其主要思想基于:發現

問題、設計并執行解決方案、監控解決方案的實際效果這一決策和控制過程,同時

需要考慮外部環境或問題的實際背景。以保險公司為例,精算管理系統描述了從

風險評估、產品設計、定價、負債評估、資產評估、資產負債管理、償付能力評價、

經驗監控、利潤分配,再回到風險評估,開始下一輪循環的各具體環節及其相互聯

系,以及社會、經濟、人口、稅收、法律等環境因素對系統各環節的影響和精算師

職業化問題。在養老保險領域,精算管理系統包括養老保險風險評價,精算模型

選擇,數據準備,精算假設篩選和確定,精算評估結果表述,經驗監控,精算建

議,再回到風險評價等的循環過程。應該說,精算管理系統突破了精算師傳

統的工作領域和工作職責,使精算師的工作職責從對保費和準備金的計算轉向對

產品和計劃的設計和管理上。計算機的普及和運算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大大提高

了精算師的工作效率,也使精算師有可能跳出原來狹窄的工作領域,轉向探索公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逍遙子0**的評論:

開啟民智,應對人口重度老齡化。

2012-02-11 15:14: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3-11-20 18:27: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3-01 10:10: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書

2015-08-30 22:58: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行吧

2015-09-12 13:02: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方便快捷,省時省力,非常滿意

2017-02-10 19:19:3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本書不錯!

2017-02-21 11:45:4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鹰潭市| 怀来县| 内黄县| 阿克苏市| 来宾市| 砀山县| 开封县| 元江| 年辖:市辖区| 六枝特区| 原阳县| 西吉县| 漳州市| 金阳县| 开鲁县| 右玉县| 满城县| 盐城市| 定兴县| 穆棱市| 永吉县| 察雅县| 凤冈县| 景德镇市| 云和县| 六安市| 县级市| 区。| 平和县| 南木林县| 天台县| 浦县| 桓仁| 石城县| 文登市| 达拉特旗| 茌平县| 焉耆| 天柱县| 广饶县|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