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后工業化國家與第三世界貧窮國家之間的巨大經濟差距由來已久。半個世紀前,經歷了兩百年發展和演變的世界經濟秩序就已經形成,它集中表現為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之間人均國民收入的巨大差距。貧窮國家出口大宗商品(農產品或礦產品),富裕國家出口工業制成品。在《貿易與貧窮——第三世界何時落后》一書中,杰出的經濟史學家杰弗瑞?G?威廉姆森將第三世界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這種大分化追溯到貿易、商品專業化和貧窮的相互聯系上。
從19世紀初到及時次世界大戰期間,全球化步伐加快,但全球貿易的飛速發展伴隨著工業化國家與非工業化國家之間日益嚴重的經濟分化。威廉姆森采用計量經濟學方法,通過對印度、土耳其和墨西哥的案例分析闡明了專業化、非工業化和商品價格波動在貿易與貧窮的相互關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全球化與大分化之間存在因果聯系,因此過去兩個世紀的全球化興起可以解釋今天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
在這本《貿易與貧窮》的著作中,經濟歷史學家杰弗里 G 威廉姆森追蹤西方國家與第三世界之間的巨大差異到貿易、商品生產專業化和貧窮的聯系上了。
早在19世紀早期到及時次世界大戰,全世界就在迅速地全球化了,全球貿易爆炸式地增長。伴隨著的是,工業國家與非工業國家之間越來越大的經濟鴻溝。運用計量經濟學和案例的方法,杰弗里 G 威廉姆森分析了在印度、土耳其和墨西哥等國家生產專業化、反工業化、商品價格反復波動等的作用。他發現,貿易與貧窮密切相關。全球化自然與國家之間的巨大差異相關,過去200年來的全球化應該為今天富裕國家貧窮國家之間的收入差距負責。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作者簡介:
杰弗瑞?G?威廉姆森是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萊爾德?貝爾名譽教授,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經濟系榮譽研究員。同時,他也是以下兩部著作的合作者:《全球化與歷史:19世紀大西洋經濟的演變》(與凱文?歐羅克合作)、《全球移民與世界經濟:兩個世紀的政策和表現》(與蒂莫西?J?哈頓合作)。這兩部著作分別于1999年和2006年由麻省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
譯者簡介:
符大海,西澳大利亞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講師,兼任聯合國貿發會議咨詢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與貧窮和收入不平等、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與實證、貿易政策的實證分析,已在World Development, China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 等國際期刊多篇,主持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和聯合國貿發會議咨詢項目各一項。
國際貿易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形式和 內涵,貨物和服務貿易是發展中國家取得 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但貿易同樣會 對國家之間和一國內部的收入分配帶來重 要影響。盡管許多發展中國家實施了貿易 自由化,但并沒有帶來生產和出口的產業 結構升級,從而仍然維持低速增長和貧窮。 即使有些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 取得了高速經濟增長,但仍然有大量的貧 窮人口至今生活在國際貧窮線之下。因此, 發展中國家不斷融入全球化的過程引發了 學術界和各國政府關于貿易與貧窮關系的 廣泛爭論。當今西方后工業化國家與第三 世界落后國家之間的巨大經濟差距是如何 造成的?經濟全球化是否對富國和窮國都有利?經濟全球化是否對富國更有利?經濟全球化與國家之間的大分 化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對于這些問題的深刻洞見對于我們理解經濟全 球化與經濟發展的爭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幸運的是,這些問題我們都將在杰弗瑞?G?威廉姆森的《貿易與貧窮:第三世界何時落后》一書中找到答案。
最近看了一些西方作家道德倫理方面的書,感覺寫的不錯,有的鞭辟入里,有的妙趣橫生,這一本也有這一特點,喜歡!就是價格貴了一點。呵呵
包裝好 內容好
經濟史學家考察了全球化對于全球貧富差距的影響
屯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