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后,中國東南沿海出現了“下南洋”“淘金熱”的移民潮。在當時跨國郵政和金融尚不發達之時,體現華人智慧的移民金融產物——僑批及僑批業出現了。早于中國現代銀行業出現的僑批業,貼近南洋移民族群的匯款與通信需求,一百多年來,與海洋移民、華人商貿活動等融合互動,不斷創新,逐步建立起華人跨國金融體系,進而協同華資銀行、中資銀行融入全球化的金融網絡之中,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國際金融匯兌的發展歷史。
自15世紀末歐洲人開辟新航線開始“地理大發現”以來,人類文明史上開啟了有別于陸地遷徙的跨洋越海大遷徙活動。至19世紀,尤其是鴉片戰爭之后,中國清廷在此世界潮流與國情的碰撞與交集之下,準許人民出國“下南洋”“淘金”,以此參與了人類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歷程。在當時郵政和金融尚未設立之時,體現華人智慧的移民金融產物——僑批業就此萌生了。一百多年來,海洋移民、以及海外華人商業貿易、金融活動等,通過僑批業的運作,成為中國連接海外世界的民間主渠道。早于中國現代銀行的僑批業是中國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的先行者,它蘊含著貨幣、國際匯兌等重要金融業沿革的歷史。僑批業在華人移民、貿易與國際匯兌的互動關系下,以貼近南洋移民族群人的市場需求,與時俱進,金融創新,建立起華人跨國金融網絡的基礎,進而協同華資銀行、中資銀行不斷地融入全球化的金融網絡。
黃清海,中國人民大學家書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福州大學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僑批收藏與研究者。從事銀行職業,主要研究僑批與金融史。
及時章 全球化與中國海洋移民
及時節 新航線:促進全球海洋移民
第二節 中國海洋移民:“下南洋”與淘金潮
第二章 僑批業與海洋貿易
及時節 僑批:中國移民的智慧創造
第二節 僑批的金融屬性
第三節 移民財富轉移:物資與資金的選擇
第四節 僑匯與貿易互動:資金頭寸跨國轉移
第三章 僑批局與其跨國經營網絡
及時節 郭有品與其天一信
第二節 王世碑與其王順興信
第三節 新加坡僑通行與廈門僑通批信
第四節 正大信
第四章 全球視野下僑匯與海外華人金融網絡
及時節 中國僑匯所發揮的作用
第二節 移民族群商業活動與金融開創
第三節 全球化金融視野下的僑匯網絡
第四節 閩粵僑批業與晉商票號的金融文化傳承
結 語 從僑批、僑匯到“僑匯通”
——中國近現代國際金融匯兌歷史縮影
參考文獻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