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了國家部委研究機構和上海的高校研究機構、部委研究部門、外資咨詢機構、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等智庫的研究成果,評估上海自貿試驗區以及閩津粵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以來的運行情況和效果,總結經驗和問題,提出進一步推進改革的思路,并結合中美BIT等中國參與國際自由貿易協定的實踐,為中國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提供較高標準開放與制度創新的政策建議。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智庫報告》旨在集結中外智庫關于自貿試驗區的研究成果,及時推介國內外自貿區理論、發展動態和經驗,為打造開放度的中國自由貿易區,構建中國開放經濟新體制提供智力支持。
肖林,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研究院院長等。全程介入自貿區國家戰略實施并參與決策,上海推薦國新辦、商務部解讀自貿區專家。
第1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評估
1.1 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總體進展良好
1.2 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的問題與難點
1.3 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開放的建議
第2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推出政策梳理及效果評估(A)
2.1 自貿試驗區已推出政策梳理
2.2 自貿試驗區已推出政策效果評估
2.3 自貿試驗區第三年的努力目標和措施
第3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推出政策梳理及效果評估(B)
3.1 政策梳理與效果評估思路和框架
3.2 “政府職能轉變”與“創新監管服務模式”政策梳理
3.3 “政府職能轉變”與“創新監管服務模式”效果評估第1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評估
1.1 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總體進展良好
1.2 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的問題與難點
1.3 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開放的建議
第2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推出政策梳理及效果評估(A)
2.1 自貿試驗區已推出政策梳理
2.2 自貿試驗區已推出政策效果評估
2.3 自貿試驗區第三年的努力目標和措施
第3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推出政策梳理及效果評估(B)
3.1 政策梳理與效果評估思路和框架
3.2 “政府職能轉變”與“創新監管服務模式”政策梳理
3.3 “政府職能轉變”與“創新監管服務模式”效果評估
3.4 評估發現的問題
3.5 政策建議
第4章 擴圍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定位和作用(A)
4.1 全國自貿試驗區擴圍對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影響
4.2 全國自貿試驗區擴圍后上海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思路
4.3 上海自貿試驗區在全國自貿區戰略中的定位
4.4 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圍后的效應研究
第5章 擴圍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定位和作用(B)
5.1 擴圍后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背景分析
5.2 粵津閩自貿試驗區的定位與作用
5.3 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先發優勢與粵津閩自貿區的后發優勢
5.4 新格局下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定位與作用
第6章 未來兩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舉措(A)
6.1 主要思路及戰略重點
6.2 主體任務推進維度
6.3 推進舉措及政策建議
第7章 未來兩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舉措(B)
7.1 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開放再思考
7.2 圍繞更高層次開放的制度創新
7.3 圍繞功能創新深化的制度創新
7.4 圍繞政府治理改革的制度創新
第8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放和制度創新保持經驗豐富重點領域(A)
8.1 服務業開放領域保持經驗豐富的思路和舉措
8.2 金融制度創新領域保持經驗豐富的思路和舉措
8.3 貿易監管制度創新領域保持經驗豐富的思路和舉措
第9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放和制度創新保持經驗豐富重點領域(B)
9.1 保持經驗豐富的新壓力、新動力和新結構
9.2 保持經驗豐富的重點領域和具體措施
9.3 總結
第10章 上海市區縣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和政府職能轉變
10.1 復制推廣取得積極進展
10.2 復制推廣中需要突破的難點問題
10.3 進一步推進復制推廣自貿區制度創新經驗和深化改革的建議
第11章 中國(天津、廣東、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進展
11.1 近期動態
11.2 總體評價
11.3 給上海的啟示
第12章 中美BIT談判金融及服務業領域在上海自貿試驗區選擇性先試先行(A)
12.1 中美BIT談判的歷程
12.2 上海自貿試驗區目前的發展狀況
12.3 中美BIT與上海自貿試驗區比較
12.4 上海自貿試驗區各項細則及與中美BIT聯動性研究
12.5 中美BIT負面清單預測
12.6 中美BIT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
第13章 中美BIT談判金融及服務業領域在上海自貿試驗區選擇性先試先行(B)
13.1 中美BIT談判金融服務業相關重要規則梳理
13.2 金融服務業負面清單分析
13.3 中美BIT談判金融服務業相關內容預測分析
13.4 中美BIT相關規則與國內金融業現狀對照
13.5 自貿區金融及相關服務業選擇性先行先試政策建議
第14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更高標準開放特別管理措施拓展先試先行
14.1 全球貿易投資規則體系發展趨勢與對策
14.2 探索跨境電子商務更高標準開放特別管理措施
14.3 金融領域更高標準開放和先行先試
第15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透明度(A)
15.1 國際投資規則中的透明度
15.2 美國BIT負面清單格式文本及透明度
15.3 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在透明度方面的主要差距
15.4 提升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透明度建議
第16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透明度(B)
16.1 中美BIT談判負面清單格式文本和透明度要求
16.2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透明度
16.3 提高負面清單透明度思路
第17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透明度(C)
17.1 國際經貿規則中有關貿易投資透明度的要求及檢驗指標
17.2 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透明度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7.3 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透明度與國際通行規則的比較
17.4 完善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透明度的建議
第18章 自貿試驗區與上海“四個中心”和“科創中心”聯動協同(A)
18.1 三大戰略聯動協同發展的基本思路
18.2 自貿試驗區內研發與創新便利化服務平臺建設
18.3 以“信息互聯互通平臺”推進新興服務業發展的制度創新
18.4 推進自貿試驗區外資研發中心創新升級的制度保障
18.5 三大戰略協同的中長期規劃思路
第19章 自貿試驗區與上海“四個中心”和“科創中心”聯動協同(B)
上海金融學院課題組
19.1 自貿試驗區對上海“四個中心”和“科創中心”聯動與協同
19.2 上海“四個中心”和“科創中心”對自貿試驗區聯動與協同
19.3 上海“四個中心”和“科創中心”之間聯動與自貿試驗區的協同
第20章 自貿試驗區與上海“四個中心”和“科創中心”聯動協同(C)
上海財經大學課題組
20.1 科創與經濟、金融聯動發展的理論及國際經驗
20.2 國際金融中心與科創聯動發展的國際經驗借鑒
20.3 上海“四個中心”、自貿試驗區和科創發展狀況
20.4 科創中心與“四個中心”和自貿試驗區聯動協同機制
第21章 全國自貿試驗區體系中制度創新異同比較——以海關支持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為視角
21.1 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戰略定位和總體要求
21.2 滬津閩粵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比較分析
21.3 自貿試驗區監管創新國內外經驗借鑒
21.4 自貿試驗區海關制度創新面臨的挑戰
21.5 深化自貿試驗區海關制度創新的對策與建議
第22章 全國自貿試驗區體系中改革開放措施異同比較
22.1 滬津閩粵自貿試驗區功能定位比較
22.2 滬津閩粵自貿試驗區政府職能轉變及投資管理制度創新比較
22.3 滬津閩粵自貿試驗區貿易便利化措施比較
22.4 滬津閩粵自貿試驗區金融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比較
22.5 滬津閩粵自貿易驗區開放領域對比
22.6 進一步發揮上海自貿試驗區示范引領作用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