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行者無疆(精裝本)圖書
人氣:70

行者無疆(精裝本)

余秋雨考察西方文明隨筆集,一路行走,美文相伴,在歐洲26個國家96座城市邂逅前世今生。從意大利出發(fā),穿越歐洲的心臟,聽說在歐洲的中國旅人,背包里都有一本《行者無疆》,精裝典藏,品讀余秋雨經(jīng)典之作!

內(nèi)容簡介

15年前余秋雨開始以長途旅行方式實地考察文化。他從國內(nèi)走到國外,從中華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這期間,他以《文化苦旅》和《山河之書》作為考察中華文明的記錄,以《千年一嘆》作為考察伊斯蘭文明的記錄,以《行者無疆》作為考察西方文明的記錄。

至此,余秋雨對人類歷史的三大文明進行了完整的關(guān)注和記錄。余秋雨在《行者無疆》中感嘆道:“歐洲文明確實而又成熟,能把古典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更羨慕街邊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只一閃,便覺得目光悠長,山河無恙。但這些年,卻因過度的自滿、自享而自閉,對世界對自己有不少時空錯覺。”

行者無疆》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4卷,收錄散文80篇。全書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體的張力和自由上,更勝余秋雨以前的幾部著作。全新精裝版的《行者無疆》經(jīng)過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刪,全新修訂再度出版。

編輯推薦

全世界60個國家圖書館競相珍藏,余秋雨親筆題寫全套書名。

在“秋雨書院”揭牌儀式上,余秋雨下了一個“送書”的決心。秋雨書院的第 一份國際送書禮單就是“余秋雨書系十八卷”。本書系皆由余秋雨親自題寫書名,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暢銷經(jīng)典,十年精修,全新上市!

十年來,《行者無疆》在海內(nèi)外暢銷一百多萬冊,廣受讀者喜歡。影響力的跨地域華文作家余秋雨徹底考察歐洲文明的作品。余先生花費十年時間精修此書內(nèi)容,重新增刪篇幅,此次出版,文字更為干凈、精致、從容。

余秋雨第 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隨筆集。

走遍名山大川,橫跨數(shù)千年歷史,考察人類的古老文明之后,余秋雨思考:走得那么遠、看得如此多,哪個文明,能與博大的中國文化相抗衡?那便是動人的歐洲。于是,余秋雨再度行動,6個月間,他走過歐洲26個國家96個城市,記錄了他在旅程中的全部感受。

一路行走,美文相伴,在歐洲26個國家96座城市邂逅前世今生。

從意大利出發(fā),穿越歐洲的心臟:奧地利、捷克、德國……,再繞道西班牙,往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而去,將一路的思索,終結(jié)于北歐的冰天雪地。聽說在歐洲的中國旅人,背包里都有一本《行者無疆》,它猶如無所不行的護照,帶著我們在96座歐洲城市,與前世的自己邂逅。

作者簡介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學者,藝術(shù)理論家,文化史學家。著有《文化苦旅》《何謂文化》《千年一嘆》《中國文脈》《山河之書》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他被推舉為當時中國內(nèi)地最年輕的高校校長,并出任上海市中文專業(yè)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shù)專業(yè)教授評審組組長。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wù)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之后又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shù)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萊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跡。作為迄今全球完成全部現(xiàn)場文化探索的人文學者,他對當代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在海內(nèi)外引起廣泛關(guān)注。

余秋雨的書籍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僅中國臺灣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獎、桂冠文學家獎、讀書人書獎、金石堂最有影響力書獎等一系列重大獎項。

目錄

自序

及時卷 南歐

南方的毀滅

羅馬假日

興亡象牙白

點燃亞平寧

尋常威尼斯

稀釋但丁

城市的符咒

大師與小人

圍啄的雞群

流浪的本義

只因它特別忠厚

小巷老門

死前細妝

古老的窄街

貝殼未碎

我的窗下

他們的麻煩

古本江先生

第二卷 中歐

仁者樂山

懸崖上的廢棄

醉意秘藏

哈維爾不后悔

黃銅的幽默

追詢德國

墓地荒荒

黑白照片

空空的書架

慕尼黑啤酒節(jié)

誰能辨認

龐大的無聊

學生監(jiān)獄

戰(zhàn)神心軟了

阿勒河

突破的一年

希隆的囚徒

瑞士手表

第三卷 西歐

河畔聚會

懸念落地

法國胃口

馬賽魚湯

遠年琥

諾曼底血緣

扼守秋天

莊園里的首相和公爵

牛津童話

奇怪的日子

兩方茶語

都柏林

都市邏輯

誰的滑鐵盧

藍旗和孩子

海牙的老人

自己的真相

荷蘭水

玲瓏小國

第四卷 北歐

北歐童話

漫漫長夜

瑞典小記

終極關(guān)

砰然關(guān)門

歷史的誠實

冰清玉潔的世界

生命的默契

拍雪進屋

議會—阿爾庭

尼雅爾薩迦

地球的裂縫

北極印痕

大雪小村

總結(jié)在寒夜

在線預(yù)覽

南歐

南方的毀滅

考察歐洲及時站,居然是面對一場大災(zāi)難。我知道,這個行程一定是深刻的,因為人類的歷史也是一個從災(zāi)難開始的宗教寓言。

所謂“終極思考”,其實有一半也就是“災(zāi)難思考”。因此,災(zāi)難的廢墟,是幫助我們擺脫日常平庸的課堂。

世上發(fā)生過一些集體死亡、霎時毀滅的情景,例如地震、海嘯和原子彈襲擊。這類情景,毀滅得過于徹底,使人難于對毀滅前后進行具體的對比。龐貝的毀滅是由于火山灰的堆積,連火山熔漿都未曾光臨,于是千余年后發(fā)掘出來,竟然街道、店鋪、庭院、雕塑一應(yīng)俱全。不僅如此,街石間的車轍水溝、面包房里的種種器皿、妓院里的淫蕩字畫、私宅中的詭異密室,全都表明人們剛剛離開,立即就要回來。

誰知回來的卻是我們,簡直是仙窟千載、黃粱一夢。

使我久久駐足的是那兩個劇場,一大一小。大劇場是露天座位,可容四五千觀眾;小劇場有頂蓋,可容千余觀眾。這兩個劇場外面,有廣場和柱廊。廣場上的樹現(xiàn)在又長得很大,綠森森地讓人忘記毀滅曾經(jīng)發(fā)生,只以為劇場里正在演戲,觀眾都進去了。

在歐洲戲劇史上,我對羅馬的戲劇評價不高,平時在課堂上總以羅馬戲劇來反襯希臘戲劇。但是站在龐貝的劇場,我就不忍心這樣想了。他們當時在這里演的,有塞內(nèi)加的悲劇,有米南德的喜劇,有很世俗的鬧劇、啞劇、歌舞劇,也有一些高雅詩人戴著面具朗誦自己的新作。今天我在兩個劇場的環(huán)形座位上方分別走了一遍,知道出事那天,這里沒有演出。

我們說那天出事的時候沒有演出,是因為十九世紀的考古學家們在清理火山灰的凝結(jié)物時沒有在這里見到可認定為觀眾的大批“人形模殼”。

什么叫“人形模殼”呢?當時被火山灰掩埋的人群,留下了他們死亡前的掙扎形體,火山灰冷卻凝固時也就成了這些形體的鑄模硬殼。人體很快腐爛了,但鑄模硬殼還在,十九世紀的考古學家一旦發(fā)現(xiàn)這種人形模殼,就用一根管子把石膏漿緩緩注入,結(jié)果剝?nèi)ツぃ藗兙涂吹搅艘粋€個活生生的人,連最細微的皮膚皺紋、血管脈絡(luò)都顯現(xiàn)得清清楚楚。這個辦法是當時龐貝古城挖掘工作的主持者費奧萊里(G.Fiorelli )發(fā)明的,使我們能夠看到一批生命與死神搏斗的狀態(tài)。

在一個瓦罐制造工場,有一個工人的人體抱肩蹲地,顯然是在承受窒息的暈眩。他沒有倒地,只想蹲一蹲,憩一會兒就起來。誰知這一蹲就蹲了一千多年。更讓他驚訝的是,重見天日之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竟然變成了自己的作品,都成了硬邦邦的石頭。

記得馬克 吐溫在一篇文章中說,他在這里見過一具挺立著的龐貝人遺體,非常感動。那是一個士兵,在城門口身披甲胄屹立在崗位上,至死都不挪步。我沒有見到這位士兵的人體模型,算起來馬克 吐溫來的時候龐貝古城只開挖了一小半,費奧萊里為模殼注石膏漿的方法還沒有發(fā)明,因此他見到的應(yīng)該是一具骨骼。

馬克 吐溫除了感動之外也有生氣的時候。龐貝城的石材路上有深深的車轍,他走路時把腳陷進去了,絆了一下。他由此發(fā)火,斷言這路在出事之前已經(jīng)很久沒有整修了,責任在城市的道路管理部門。這個推斷使他見到死亡者的遺骨也不悲傷了,因為任何一個死亡者都有可能是道路管理人員。

我覺得馬克 吐溫的這種推斷過于魯莽。石材路一般都不會因為有了車轍就立即更換,有經(jīng)驗的駕車人也不會害怕這些車轍。從龐貝古城的道路整體狀況看,有關(guān)管理人員還算盡職。馬克 吐溫把自己偶然陷腳的原因推給他們,連他們慘死了也不原諒,過分了。

比馬克 吐溫更為過分的指責,出自一大批虛偽的道德學家。他們憑著道聽途說,想象這座城市的生活非常奢侈糜爛,因此受到了上帝的懲罰。奢侈糜爛的證據(jù)是公共浴室、私家宅院、妓院和不少春宮畫。其實在我看來,這里呈現(xiàn)的是古羅馬城市的尋常生態(tài),在整體上還比較收斂。歌德一七八七年三月十一日到達這里,他在當天的筆記里寫道:

龐貝又小又窄,出乎參觀者的意料。街道雖然很直,邊上也有人行道,不過都很狹窄。房屋矮小而且沒有窗戶,房間僅靠開向庭院或室外走廊的門采光。一些公共建筑物、城門口的長凳、神廟,以及附近的一座別墅,小得根本不像是建筑物,反而像是模型或娃娃屋。但這些房間、通道和走廊,全都裝飾著圖畫,望之賞心悅目。墻上都是壁畫,畫得很細膩,可惜多已毀損。

意大利之行 》

我也有歌德的這種感覺,但這里包含著某種錯覺。我們平時去看正在建筑中的樓房地基,也會驚訝每個房間為什么如此之小。其實這是因為室內(nèi)空間尚未形成,只拿著一個個房間的地基面積與無垠的天地去比,當然顯得狹窄。龐貝廢墟的多數(shù)民房遺跡也成了這種開放式的地基,因此就有了歌德的這番驚訝。后來他進入了那些比較完整、又有器物裝飾的房間后感覺就不同了,說:“龐貝的屋子和房間看似狹窄,卻仿佛又很寬廣。”

法國史學家泰納( Taine)比歌德早來二十多年,得出的結(jié)論是:“他們的生活享受遠不如我們現(xiàn)在這樣舒適多樣,這樣多彩多姿。”從時間上說,幾乎所有斷言龐貝城因奢侈糜爛而受到上帝懲罰的道德評論家們,都是在泰納之后,甚至在歌德之后才出現(xiàn)的。當然,他們也沒有心思去閱讀泰納和歌德的文章。

我鄙視一切嘲笑受難者的人。我懷疑,當某種災(zāi)難哪24小時也降落到他們頭上,他們會做什么。

龐貝城災(zāi)難降臨之時,處處閃爍著人性之光。除了馬克 吐溫提到的那位城門衛(wèi)士,除了那些“人形模殼”表現(xiàn)出的保護兒童和老人的姿態(tài)之外,我心中較高大的人性形象是一個有名有姓的人。他就是《自然史》的作者老普林尼( Gaius Plinius Secundus )。

稱他老普林尼,是因為還有一位小普林尼( Gaius Plinius Caecilius),是他的外甥,后來又收為養(yǎng)子。這位小普林尼是羅馬帝國歷史上著名的散文作家。羅馬的散文有很大一部分其實是書信,這種傳統(tǒng)是由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 )發(fā)端的,小普林尼承襲這一傳統(tǒng),成了寫漂亮書信的高手。幾年前我在《羅馬文化與古典傳統(tǒng)》一書中讀到小普林尼寫的一封信,其中提到了老普林尼犧牲的過程。

老普林尼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又是當時意大利的一位重要官員,龐貝災(zāi)難發(fā)生時他擔任意大利西海岸司令(又稱地中海艦隊司令)。真不知道他長達三十七卷的巨著《 自然史 》和其他百余卷的著作是怎么抽空完成的。

據(jù)小普林尼信中記述,出事那天中午,老普林尼聽說天空出現(xiàn)了一片奇怪的云,便穿上靴子登高觀察,看了一會兒便以科學家的敏感斷定事情重要,立即吩咐手下備船朝怪云的方向駛?cè)ィ员憔徒^察。

但剛要出門,就收到了維蘇威火山附近居民要求救援的信。他當機立斷放棄科學觀察,命令所有的船只都趕到災(zāi)區(qū)去救人,他自己的船一馬當先。燙人的火山灰、燃燒過的碎石越來越多地掉落在船上,領(lǐng)航員建議回去,老普林尼卻說:“勇敢的人會有好運。”他命令再去救人。作為艦隊司令,他主要營救逃在海上或躲在岸邊的人。

他抱著瑟瑟發(fā)抖的朋友們,不斷安慰,為了讓他們鎮(zhèn)靜下來,自己滿面笑容,洗澡、吃飯,把維蘇威火山的爆發(fā)解釋為由爐火引起的火災(zāi)。,他號召大家去海灘,因為那里隨時可以坐船逃離,但到了海灘一看,火山的爆發(fā)引起了大海發(fā)狂,根本無法行船。

大家坐在海灘上,頭上縛著枕頭,以免被碎石傷害。但是,火焰越來越大,硫磺味越來越濃,人們開始慌亂奔逃,卻不知逃到哪里去。就在這時,老普林尼突然倒地,他被火山灰和濃煙窒息而死,終年五十六歲。

小普林尼那年十八歲,竟然僥幸逃出來了。這封信是二十五年之后寫的,那時他已經(jīng)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幸好他寫這封信,使后人看到了那場災(zāi)難親歷者的敘述。

我對這位因窒息而閉眼的老普林尼深深關(guān)注,原因之一是他在歐洲較早地看到了中國。

我沒有讀過他的《 自然史 》,據(jù)《羅馬文化與古典傳統(tǒng)》一書介紹,老普林尼已經(jīng)寫到中國人“舉止溫厚,然少與人接觸。貿(mào)易皆待他人之來,而絕不求售也”。他當時把中國人叫成“賽里斯人”。

他說這句話的時間是那么早,比馬可 波羅來華早了一千二百年,比利瑪竇來華早了一千五百年。他是通過什么途徑知道中國人的這些特點的呢?我想,大概是幾度轉(zhuǎn)說,被他打聽到了。作為一個科學家,他會篩選和分析,竟然篩選出了“舉止溫厚”這個概念,把儒家學說的基本特征和農(nóng)耕文明的不事遠征,都包括在里邊了。

他寫《 自然史 》的時代,在中國,王充在寫《 論衡 》,班固在寫《漢書》。龐貝災(zāi)難發(fā)生的那一年,班固參加了在白虎觀討論五經(jīng)的會議,后來就有了著名的《 白虎通義 》。

“舉止溫厚”的王充、班固他們不知道,在非常遙遠的西方,有人投來關(guān)注的目光。但那副目光不久在轟隆轟隆的大災(zāi)難中埋葬,埋葬的地方叫龐貝。

羅馬假日

世上有很多美好的詞匯,可以分配給歐洲各個城市,例如精致、渾樸、繁麗、古典、新銳、寧謐、舒適、神秘、壯觀、肅穆……

只有一個詞,各個城市都不會爭,只讓它靜靜安踞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給那座的城市。

這個詞叫偉大,這座城市叫羅馬。

偉大是一種隱隱然的氣象,從每一扇舊窗溢出,從每一塊古磚溢出,從每一道雕紋溢出,從每一束老藤溢出。但是,其他城市也有舊窗,也有古磚,也有雕紋,也有老藤,為什么卻乖乖地自認與偉大無緣?

羅馬的偉大,在于每一個朝代都有格局完整的遺留,每一項遺留都有意氣昂揚的姿態(tài),每一個姿態(tài)都經(jīng)過藝術(shù)巨匠的設(shè)計,每一個設(shè)計都構(gòu)成了前后左右的和諧,每一種和諧都使時間和空間安詳對視,每一回對視都讓其他城市自愧弗如,知趣避過。

因此,羅馬的偉大是一種永恒的典范。歐洲其他城市的歷代設(shè)計者,連夢中都有一個影影綽綽的羅馬。

我及時次去羅馬,約了一幫友人,請蔣憲陽先生帶隊。他原本是上海的男高音歌唱家,因熱愛意大利美聲唱法而定居羅馬多年。他先開車到德國接我們,然后經(jīng)盧森堡、法國、摩納哥去意大利,一路上見到雕塑、宮殿無數(shù),但只要我們較長時間地駐足仰望,他就豎起一根手指輕輕搖動,說:“不!不!要看羅馬的,那才是源頭。”我們笑他過分,他便以更自信的微笑回答,不再說話。但是一進羅馬就反過來了,沉默的是我們,大家確實被一種無以言喻的氣勢所統(tǒng)懾,而他則越來越活躍。

今天我再次叩訪羅馬,伙伴們聽了我的介紹都精神抖擻,只想好好地領(lǐng)受一座真正偉大的城市。但是,誰能想到,最讓人驚訝的事情發(fā)生了。

伙伴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呆看半晌,便回過頭來看我,像是在詢問怎么回事,但他們立即發(fā)現(xiàn),我比他們更慌神。

原來,眼前的羅馬幾乎是一座空城!

這怎么可能?

家家商店大門緊閉,條條街道沒有行人。

千年城門敞然洞開,門內(nèi)門外闃寂無聲。城門口也有持劍的衛(wèi)兵,但那是雕塑,銅肩上站著一對活鴿子。

即便全城市民傾巢出征,也不會如此安靜。即便羅馬帝國慘遭血洗,也不會如此死寂。

當然偶爾也從街角冒出幾個行人,但一看即知也是像我們這樣的外國來訪者,而不是城市的主人。好不容易見到兩位老者從一間屋門里走出來,連忙停車詢問,才知,昨天開始了長假期,大家全都休假去了。據(jù)說,五千八百萬意大利人,這兩天已有三千萬到了國外。

如此的人數(shù)比例我很難相信,但是后來住進旅館后看到,電視臺和報紙都這么說。

歷來羅馬只做大事。我站在空蕩蕩的大街上想,這寬闊的路,這高大的門,這斑駁的樓,曾經(jīng)見過多少整齊的人群大進大出啊,今天,這些人群的后代浩蕩離去,大大方方地把一座空城留給我們,留給全然不知來路的陌生人,真是大手筆。

在中國新疆,我見過被古人突然遺棄的交河古城和高昌古城,走在那些頹屋殘墻間已經(jīng)驚恐莫名。我知道那種荒廢日久的空城很美,卻總是不敢留在黃昏之后,不是怕盜賊,而是怕氣氛。試想,如果整整一座西域空城沒有一點動靜,月光朦朧,朔風凄厲,腦畔又浮出喜多郎的樂句,斷斷續(xù)續(xù),巫幻森森,而你又只有一個人,這該如何消受?

今天在眼前的,是一座更加古老卻未曾荒廢的龐大空城。沒有人就沒有了年代,它突然變得很不具體。那些本來為了召集人群、俯視人群、笑傲人群、號令人群的建筑物怎么也沒有想到哪24小時會失去人群,于是便傲然于空虛,雄偉于枉然。

營造如此空靜之境的,是羅馬市民自己。這才猛然記起,一路上確有那么多奇怪的車輛逆著我們離城而去。有的拖著有臥室和廚炊設(shè)備的房車,有的在車頂上綁著游艇,有的甚至還拖著小型滑翔機。總之,他們是徹徹底底地休假去了。

何謂徹徹底底地休假?

在觀念上,這里體現(xiàn)了把個體休閑權(quán)利看得至高無上的歐洲人生哲學。中國人刻苦耐勞,偶爾也休假,但那只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歐洲人反過來,認為平日辛苦工作,大半倒是為了休假。因為只有在休假中,才能使雜務(wù)中斷,使焦灼凝凍,使肢體回歸,使親倫重現(xiàn)。也就是說,使人暫別異化狀態(tài),恢復(fù)人性。這種觀念融化了西方的個人權(quán)利、回歸自然等等主干性原則,很容易廣泛普及、深入人心,甚至走向極端。

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的一位朋友告訴我,有次中國領(lǐng)導人訪問羅馬,計劃做了幾個月,但當領(lǐng)導人到達前一星期,意大利方面的計劃負責人突然不見了,把大家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只得重新開始計劃。奇怪的是,他們那方的人員只著急不生氣,因為那個負責人的突然不見有一個神圣的理由:休假去了。

我們很多企業(yè)家和官員其實也有假期,而且也能選擇一個不受干擾的風景勝地。然而可惜的是,他們放不下身份。于是,一到休假地立即用電話疏通全部公私網(wǎng)絡(luò),甚至還要與當?shù)氐南嚓P(guān)機構(gòu)一一接上關(guān)系。結(jié)果可想而知,電話之頻、訪客之多、宴請之盛,往往超過未曾休假之時,沒過幾天已在心里盤算,什么時候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那么多羅馬人到國外休假,我想主要是去了法國、西班牙和德國南部。意大利人的經(jīng)濟狀況在整體上比法國、德國差得多,比西班牙好一點,他們在外應(yīng)該是比較節(jié)儉的一群。歐洲人出國旅游一般不喜歡擺闊,多數(shù)人還愿意選擇艱苦方式來測試自己的心力和體力,這與我們一路上常見的那些腰包鼓鼓、成群結(jié)隊、不斷購物的亞洲旅行者很不一樣。

那天我們?nèi)|海岸的圣喬治港,經(jīng)過一個小鎮(zhèn),見到有一位白發(fā)老者阻攔我們,硬要請我們到附近一家海味小館吃飯。理由是他曾多次到過中國,現(xiàn)在正在這個小鎮(zhèn)的別墅里度假。

跟著他,我們也就順便逛了一下小鎮(zhèn)。小鎮(zhèn)確實很小,沒有一棟豪華建筑,全是一排排由白石、水泥、木板建造的普通住房,也沒有特別的風景和古跡,整個兒是一派灰白色的樸素。

大概走了十分鐘路,我們就見到了那家海味小館。老人不說別的,先讓我們坐下,一人上一碗海鮮面條。

那碗面條有什么奧妙?我們帶著懸念開始下口。面條居然是中國式的,不是意大利面食,大湯,很清,上面覆蓋著厚厚一層小貝殼的肉,近似于中國沿海常吃的“海瓜子”。這種小貝殼的肉吃到嘴里,酥軟而又韌性,鮮美無比,和著面條、湯汁一起咽下,真是一大享受。老人看著我們的表情放心地一笑,開始講話。

他的及時句話是:“現(xiàn)在我已向你們說清我在這個小鎮(zhèn)買別墅的原因,這面條,全意大利數(shù)這里做得好。”說完,他才舉起酒杯,正式表示對我們的歡迎。

我們感謝過后,問起他曾多次去過中國的事。

他的回答使我們大吃一驚,他去中國的身份是意大利的外貿(mào)部長、郵電部長和參議員!這就是說,坐在我們對面的白發(fā)老人是真正的大人物。

今天他非常不愿意在自己擔任過的職務(wù)上說太多的話,因為他在休假。

他努力要把攔住我們的原因,縮小為個人原因和臨時原因。他說,妻子是一個詩人,現(xiàn)在正在別墅里寫詩,但別墅太小,他怕干擾妻子,便出來蹓跶,遇到了我們的車隊。

告別老人后,我們又行走在小鎮(zhèn)灰白的街道上了。我想,這樣的小鎮(zhèn),對所有被公務(wù)所累的人都有吸引力和消解力。它有能力藏龍臥虎,更有能力使他們忘記自己是龍是虎。這種忘記,讓許多漸漸走向非我的人物走向自我,讓這個世界多一些赤誠的真人。因此,小鎮(zhèn)的偉力就像休假的偉力,不可低估。

那么羅馬,你的每一次空城,必然都會帶來一次人格人性上的重大增補。

……

追詢德國

只有柏林,隱隱然回蕩著一種讓人不敢過于靠近的奇特氣勢。

我之所指,非街道,非建筑,而是一種躲在一切背后的縹緲浮動或寂然不動;說不清,道不明,卻引起了各國政治家的千言萬語或冷然不語……

羅馬也有氣勢,那是一種詩情蒼老的遠年陳示;巴黎也有氣勢,那是一種熱烈高雅的文化聚會;倫敦也有氣勢,那是一種繁忙有序的都市風范。柏林與它們?nèi)徊煌⒉荒昀希绞兰o中葉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貨商集散地,比羅馬建城晚了足足兩千年,比倫敦建城晚了一千多年,比巴黎建城也晚了六百多年,但它卻顯得比誰都老練含蓄,靜靜地讓人琢磨不透。

成為德意志帝國首都還只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事,但僅僅幾十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已幾乎夷為平地,成了廢墟。縱然是廢墟,當時新當選的德國領(lǐng)導人阿登納還是擔心它仍然會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心理威脅,不敢把它重新作為首都。他說:“一旦柏林再度成為首都,國外的不信任更是不可消除。誰把柏林作為新的首都,精神上就造成一個新的普魯士。”

那么,什么叫做精神上的普魯士,或者叫普魯士精神?更是眾說紛紜。最有名的是丘吉爾的說法:“普魯士是萬惡之源。”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是正義的聲音,戰(zhàn)后盟軍正式公告長期地解散普魯士,國際間也沒有什么異議。但是五十年后兩個德國統(tǒng)一,國民投票仍然決定選都柏林,而且也不諱言要復(fù)蘇普魯士精神。當然不是復(fù)蘇丘吉爾所憎惡的那種釀造戰(zhàn)爭和災(zāi)難的東西,但究竟復(fù)蘇什么,卻誰也說不明白。說不明白又已存在,這就是柏林的神秘、老練和厲害。

不管怎么說,既然來到了柏林,我就要向它詢問一系列有關(guān)德國的難題。例如——

人類一共就遇到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兩次都是它策動,又都是它慘敗,那么,它究竟如何看待世界,看待人類?

在策動世界大戰(zhàn)前藝術(shù)文化已經(jīng)光芒萬丈,遭到慘敗后經(jīng)濟恢復(fù)又突飛猛進,是一種什么力量,能使它在喧囂野蠻背后,保存起沉靜而強大的高貴?

歷史上它的思想啟蒙運動遠比法國緩慢、曲折和隱蔽,卻為什么能在這種落后狀態(tài)中悄然涌出萊辛、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這樣的精神巨峰而雄視歐洲?有人說所有的西方哲學都是用德語寫的,為什么它能在如此抽象的領(lǐng)域后來居上、獨占鰲頭?

一個民族的邪惡行為必然導致這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在世人面前大幅度貶值,為什么唯有這片土地,世人一方面嚴厲地向它追討生存的尊嚴,一方面又恭敬地向它索求思維的尊嚴?它的文化價值,為什么能浮懸在災(zāi)難之上不受污染?

歌德曾經(jīng)說過,德意志人就個體而言十分理智,而整體卻經(jīng)常迷路。這已經(jīng)被歷史反復(fù)證明,問題是,是什么力量能讓理智的個體迷失得那么整齊?迷失之后又不讓個人理智喪失?

基辛格說,近三百年,歐洲的穩(wěn)定取決于德國。一個經(jīng)常迷路的群體究竟憑著什么支點來頻頻左右全歐,連聲勢浩大的拿破侖戰(zhàn)爭也輸它一籌?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冷戰(zhàn)時代曾在德國做過情報工作,當選總統(tǒng)后宣布,經(jīng)濟走德國的路,世人都說他這項情報做得不錯。那么,以社會公平和人道精神為目標的“社會市場經(jīng)濟”,為什么偏偏能成功地實施于人道記錄不佳的德國?

……

這些問題都會有一些具體的答案,但我覺得,所有的答案都會與那種隱隱然的氣勢有關(guān)。

世上真正的大問題都鴻蒙難解,過于清晰的回答只是一種邏輯安慰。我寧肯接受這樣一種比喻:德意志有大森林的氣質(zhì):深沉、內(nèi)向、穩(wěn)重和靜穆。

現(xiàn)在,這個森林里瑞氣上升,祥云盤旋,但森林終究是森林,不歡悅、不敞亮,靜靜地茂盛勃發(fā),一眼望去,不知深淺。

……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直喜歡余秋雨,但是沒有讀過他的作品,這次好了,把他的一個系列都買下來,打算珍藏了!很開心。

2014-01-13 14:27: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的很好,物流很快,精裝版的書看上去很精致

2015-10-23 09:10:34
來自清風莞**的評論:

剛拿到書是,我就認出一個疆字,著實很囧。這次買了整套余秋雨精裝版的書,慢慢看吧,相信看完之后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2013-10-16 17:21:46
來自盼星星5**的評論:

紙張是米白色,不刺眼;排版很好,字體比其它版本的稍大,看著舒服。只是不明白,為什么刪減了一些段落?有些地方刪除后讀起來感覺戛然而止,氛圍不太……

2014-08-16 15:00:33
來自曾經(jīng)殊**的評論:

余秋雨的文字挺美的 剛剛看書 但是雖然包裝不錯 但是太貴了覺得故意把字弄大 顯得書本內(nèi)容很大

2014-11-13 16:40:27
來自靜聞墨**的評論:

質(zhì)量不錯,應(yīng)該是正版。就是拿到包裹的時候吃了一驚,這包得也太隨便了點吧,一點保護措施都沒有,封面是硬的都有點劃痕了。

2015-07-16 21:15:51
來自山口野**的評論:

余秋雨雖然號稱話題人物,這幾年有點負面影響較多,但書還是值得看的。

2014-06-11 18:16:26
來自孫連強**的評論:

作為中國人,余秋雨的作品使我們不能錯過的作家作品,也是思想心靈的一次洗禮。

2014-09-28 07:34: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經(jīng)典 十里不同天 一方水土一方人 旅游看的不光是自然風景更迷人的是風土人情

2016-04-23 19:34:5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早就相買,近年來自己也愿意出去走走,確實增長了一些見聞,但現(xiàn)在工作很多,所以也很少出去,就想買這么一本書,借別人的眼睛認識外面的世界。

2014-11-09 20:22: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對余秋雨老師的書傾心已久,收到書很開心。只是書的前幾頁有些快脫落的樣子,不過紙質(zhì)非常好喔

2015-02-07 11:37:09
來自談笑413**的評論:

精裝版的就是不同 沒這么容易壞 書的內(nèi)容也挺好的

2017-11-12 10:32: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收到了,和網(wǎng)上描述的一致,印刷質(zhì)量不錯,挺便宜的,而且還免費贈送其他書籍的電子書,真的很不錯!

2016-05-21 21:59:11
來自深海一**的評論:

喜歡余秋雨寫作的風格,能讓歷史產(chǎn)生畫面感,內(nèi)容深刻,通俗易懂。

2014-12-03 22:48:40
來自知味讀**的評論:

當當網(wǎng)就不能把包裝做的好一點嗎?隨便套個塑料袋,就快遞出來了,精裝書的封面有一角已經(jīng)摔得折了,你以為快遞都會愛惜商品嗎,無語了

2016-03-04 11:45: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是正版圖書,最近一直想看,就趁著打折買了一套,很不錯,質(zhì)量很好,當當網(wǎng)圖書效率高啊高,昨天買的今天到了?我喜歡,大愛

2016-11-12 21:49: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余秋雨第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隨筆集。一路相伴,邂逅前生今世

2014-01-16 14:27:47
來自小田螺**的評論:

喜歡余秋雨的文字,更欽佩這位大學者對文化的敬畏!

2015-11-20 10:50: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不錯的書。喜歡行者無疆,喜歡余秋雨,喜歡旅行。

2014-12-31 12:52: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看是余秋雨先生寫的書,就覺得應(yīng)該買了。能堅持不懈,厚積薄發(fā),難能可貴。也特別喜歡這類型的書,文化與旅游兼顧,更厚重,有深度。等待時間,抓緊看完。期待。

2015-06-04 18:48: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余秋雨先生的行者無疆是他在歐洲95個城市的行走游記,非常好看

2013-11-12 19:29:20
來自guangzh**的評論:

行者無疆(精裝版)(全球60個國家圖書館限量珍藏,余秋雨誠意題寫全套書名)

2014-05-05 15:34:00
來自凌***3(**的評論:

余秋雨的文章很有情懷 對文化的解說很好 中國 世界 文化的異同都體現(xiàn)了出來 很不錯的書 看了多遍了

2017-06-01 08:51: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讀余秋雨的文字,便追隨著他的腳步,體味著他的情懷

2016-11-25 11:39:00
來自xiaonia**的評論:

走遍名山大川,橫跨數(shù)千年歷史,考察人類的古老文明之后,余秋雨做為文學奇葩人物,伴隨我們走過了十幾年的風雨。

2016-01-25 17:28: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裝幀很好 適合收藏 。“行者”就是行走的人嘛 主要是作者在歐洲各國的見聞,沒有作者其他書的名氣大,但是對我這種對歐洲充滿向往的人是很好的書,推薦,但是,重在內(nèi)容的哈 沒有精美插圖的。想要買精美插圖的,有一款世界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很不錯,紙張也比這個版本的好。

2015-06-08 14:10:38
來自小企鵝**的評論:

余秋雨的作品確實很經(jīng)典,這篇游記版的書稍稍有些厚,需要慢慢品讀,希望以后有機會也能揣著這本書到歐洲旅行,嘿嘿~P.S.當當?shù)陌b還可以,是紙盒,而且墊了很多氣墊,但是運回來的時候這本書上面還是有點兒壓皺了,還有些黑,不過不影響。好書要贊個!

2014-06-10 16:52:2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宿迁市| 利辛县| 屏南县| 苍梧县| 准格尔旗| 芮城县| 雅江县| 新宁县| 蒙阴县| 哈巴河县| 丁青县| 曲沃县| 扶余县| 平遥县| 陇川县| 惠安县| 通渭县| 敖汉旗| 漯河市| 都江堰市| 祁连县| 化德县| 临汾市| 申扎县| 永寿县| 南漳县| 鹿邑县| 汝南县| 乌兰察布市| 梓潼县| 湘潭市| 大荔县| 亳州市| 礼泉县| 拜城县| 临洮县| 刚察县| 达尔| 富蕴县|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