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可算是康丁斯基所寫藝術理論系列的第三本。前兩本是廣為中國讀者所熟知的《藝術的精神性》與《點線面》。這兩本書之間具有很明顯的相關性,康丁斯基自己也視第二本為及時本的延續。而第三本《康丁斯基:藝術與藝術家論》卻不同,它不是一本由康定斯基本人特別撰寫的書,而是他在不同時期發表的文章精選,由馬克斯?比爾編選。這些文章有不同的寫作動機,如及時篇《關于形的問題》雖然是為《藍騎士》年鑒而寫,卻是《藝術的精神性》思想的延續。其中有關于具象藝術的文字、為紀念蘇菲?托依伯?阿爾普的文章等,范圍非常廣泛。同時它又是《點線面》思想的繼續發展。因此這些文章,尤其是康定斯基晚年所寫關于具象藝術,是其藝術理論上的重要貢獻,而且部分文章是康丁斯基對藝術基礎的修正,尤其是繪畫方面。
超值推薦:柯林斯30分鐘輕松繪畫(原來畫畫這么簡單有趣!萬千讀者五星好評)
五星推薦點擊:輕松學藝術,快速讀理論,藝術好書超值搶
康定斯基藝術理論著作第三部首次引入中國
本書是對《藝術中的精神》《點線面》的理論延伸和闡釋
張抽象畫是何時產生的?
康定斯基是如何走向"抽象"繪畫的?
抽象藝術與自然有什么關系?
抽象畫家靠的是什么?大腦還是直覺?
在康定斯基眼中,美國的"可能性"是怎樣的?
康定斯基是如何看待保羅·克利的?
這些問題,你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
包豪斯經典譯叢(Bauhaus Series)
1.克利與他的教學筆記 [德] 保羅·克利 著
2.克利的日記 [德] 保羅·克利 著
3.藝術中的精神 [俄] 康定斯基著
4.點線面 [俄] 康定斯基 著
5.藝術與藝術家論 [俄] 康定斯基 著
6.色彩構成 [美]約瑟夫?亞伯斯 著
7.《新視覺——包豪斯設計、繪畫、雕塑和建筑的基礎》[美] 拉茲洛·莫霍利-納吉 著
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二十世紀藝術大師。生于俄羅斯,早年在莫斯科學習法律和經濟,并獲任教授席位,30歲后赴慕尼黑學畫。在德國創立青騎士社,又在現代設計教育的搖籃包豪斯學校任教十余年,直至該學校被納粹解散。后輾轉巴黎,從事純抽象繪畫,直至去世。康定斯基是現代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實踐和理論先驅,既是偉大的藝術家,也是杰出的理論家,撰有《藝術中的精神》和《點線面》等。
馬克斯·比爾序1955
關于形的問題 1912
關于舞臺構成 1912
黃色聲音 1909
純粹的藝術一繪畫
形的基本元素 1923
色彩課程與研究課 1923
關于抽象的舞臺綜合 1923
舞蹈曲線 1926
繪畫理論課程的價值 1926
而且
繪畫基本元素分析 1928
莫德斯特·穆索斯基:畫展的圖畫 1928/30
藝術教學 1928
禿墻 1929
藍騎士 1930
保羅?克利 1931
對抽象藝術的看法 1931
問與答 1935
計算 1935
今天的藝術更活潑 1935
線和魚 1935
空畫布等等 1935
抽象繪畫 1935
兩個方向 1935
法蘭茲·馬克 1936
通往藝術之路 1937
具象藝術 1938
抽象或具象 1938
我的木刻 1938
復活的穩定 1938
具象藝術作品的價值 1939
每個精神世紀 1942
蘇菲·托依伯一阿爾普的彩色浮雕 1943
附錄
1.及時張抽象畫是何時產生
1911年,即二十六年前。抽象水彩則于1910年即產生。
2.您如何走向"抽象"繪畫的
說來話長。年輕時,我就感覺到色彩豐富的表現力。我非常羨慕音樂家,能創作藝術,而不需"述說"任何"寫實的"東西。但色彩對我,就像聲音那般強烈,富有表現力。二十歲時,我被莫斯科大學一研究院保送到Wologda(歐洲蘇俄區的東北部)政府機關,做法律和民俗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在那里,看到許多農舍,里面畫滿東西——非物象的。裝飾品、家俱、餐具,都畫得滿滿的。我的印象好比進入一個什么都沒有"述說"的繪畫里。幾年之后,我在莫斯科看到一個很大的印象派畫展,有些東西也很被議論,因為畫家"處理物體的方式很偷懶"。但我感覺,"繪畫自身"抬頭了。于是我問自己,這條路是否可能繼續發展下去。此后,我便以另一種眼光看蘇俄的圣像畫。也就是說,我"看到"繪畫里的抽象。1906年,我及時次看到馬諦斯早期的作品,它們頗受爭論,原因和印象主義在莫斯科的展覽一樣。我受鼓舞又一次地問道:我們是否可以,不只是減少"物體"或"扭曲它",而是,根本就把它去掉。我便這樣地,從"表現主義"走向抽象繪畫,——慢慢地、經歷許多的嘗試、猶豫、希望和發現。
你知道,我與立體派無關,當我及時次看到畢卡索的立體派作品照片時(1912),早已畫了及時張抽象畫。
3.人們常說,抽象藝術與自然無關。你也這樣認為嗎
不!再一次,不!抽象畫脫離自然的"皮膚",但不脫離它的法則。宇宙的法則。請你包涵我用"這么大的字眼"。藝術只有當它與宇宙法則有直接關系,并臣屬于它時,才會是偉大的。當人們不是外在的與自然接近,而是內在的,——人們應不只看到自然,也"體會"到它,便無形中感覺到這個法則的存在。正如你現在看到的,這與"物體"的應用無關,一點關系也沒有!
關于此,我曾應查佛斯之邀為藝術筆記雜志寫了一篇文章。
如果一個藝術家的內外都是自然,自然便賜予他"靈感"。
4.也有很多人說,"抽象畫家"都是靠"腦袋"工作,對嗎
有時是對的。但是……"物象"或"寫實"畫家,也經常這樣。"腦袋"是人體必要,而且重要的部份。但它只有與"心"和"感覺"相通時,才能說出它所要說的。沒有這層溝通,"腦袋"會是萬惡之源。不管那里都如此,藝術當然也是。有時反而更甚;有些大藝術家,"沒有腦袋",但沒有一個是沒有"心"的。偉大的世紀,偉大的藝術家,它們經常腦袋與心(感覺)相通。只有在迷亂的時代,像今天,才會有貧血的思考產生,讓藝術只經由腦袋而成。但對我而言,這種貧血癥是死的。亨利盧梭說,他好的作品,是他"已去世的太太"授意完成的。有可能!總之,藝術沒有"內在的授意"無法誕生。"直覺!"
5.您及時張抽象畫得到怎樣的回響
我當時非常孤立,因為我的畫以最折磨人的方式被排斥。我聽到的責罵,實在都太妙了。"無能的騙子"簡直像情人說的話。之后,我的柏林作品人瓦爾登控告一位德國藝評家,他稱我是新藝術運動"白癡派"創立人。但今天到處都有這樣的"藝評家"想證明,抽象繪畫"不可能"。您也知道,不只是"藝評家"有這種看法。
我以為,抽象藝術不斷地奮斗了25年,正足以證明它的必要性,和它龐大的力量。那些能順利快速通過的,常常只是一個零。
6.你認為美國的"可能性"怎么樣
我仍未到過美國,但我從這里所聽到或看到的,都很不錯。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巨人國——這使我想起蘇俄,同樣的復雜、多樣、喜愛活潑、自由,喜新——指好的一面。
美國人有令人羨慕的朝氣,這是我們這里所缺乏的。當然到處,不管美國或歐洲都有"新潮派",也就是說,害怕"落伍"的人,因此喜歡認識新的東西。他們忘了,在過去二十到三十年間,有多少這樣的新東西只是"白搭"。但若沒有"脫離軌道",人們無法繼續發展下去——一個也許稍苦但卻永恒的"自然法則"。人們說:"不做不錯",但我要說:這樣的人反而錯得最多。
關于藝術嘛,還需要靜下來仔細研讀。這本是以前文章的集結。
大師的作品 沒什么可挑剔的 覺得是與藝術家對話 很奇妙 很多地方讀都不懂 要多讀才是
康定斯基的大名說明這書很有價值,觀點獨到,理論清晰!
如題,喜歡。書的質量很好,并附有康定斯基的一些作品!
書的感覺不錯,內容要細細看完先才好評價。不過我都很喜歡康定斯基的了
若干年前讀過他的《論藝術的精神》,這本書同樣是很好的e
這本是對點面線,還有藝術精神的闡釋,之前那兩本買了,這本也收回來了。
康定斯基的書,很好,即使不是學藝術的人,讀過之后也獲益匪淺
康對藝術的一些討論,通過閱讀參與其中,獲得自己的靈感。
讀藝術學生的課外書,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不錯
康定斯基的書一定要讀,只是這個出版社不是特別權威和有影響力的那種
不是專業學藝術的,只是感興趣,買來讀讀,覺得有學到東西,薄薄一本,讀起來比較輕松
翻譯的有點晦澀,但是康定斯基的思想很值得一讀!
康定斯基為你解讀“何為藝術,何為藝術家”,看到哪算哪吧!!!
學習藝術的人,幾乎可以不讀中國人寫的藝術概論之類的書,這本,非常不錯
藝術有藝術表達的方式,藝術家有獨特的魅力,讓人神往。
去看心理學家,哲學家將藝術不如先看看藝術家自己怎么認為藝術的
藝術與藝術家論(康定斯基為你解讀“何為藝術,何為藝術家”)(楚塵文化出品)
我喜歡他的坦誠,不為世間的所有制度約束,有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出無限大的光芒,在耶魯大學的校園里講述我們中國人是怎樣對待天災怎樣一步一步走過來,成為現在的世界強國。
沒看,沒時間看。看了一套里的另兩本,感覺一般,這本沒有拆封,一套三本一起都轉了!
很多人都說看不懂抽象藝術···其實我也看不懂,但是我會試著從他們的創作以及他們的藝術觀點中去找到聯系,然后理解他們的心境、思維方式。我不是為了成為他們,而是想要學會表達自己。這本書很系統,跟康定斯基先生其他兩本名書一樣,實用。不在提本書的印刷之類的好了,但是內容絕對精彩。
不用說,想知道現代繪畫,康定斯基的兩本著作必須要看的。這是他的關于現代繪畫的第三本書,看看也可。紙質還行,印刷也一般。周年慶半價還是值的。
基本上是康老在捍衛抽象藝術或者他稱為“具象藝術”的文章。一句話,根本沒有所謂的形式問題。還提到如何判斷一個抽象繪畫作品的價值。
學世界現代設計史時有提到康定斯基是包豪斯的老師之一,于是想了解一個如此偉大的學校的老師是如何跟學生傳授知識的,買一本他的書,或許也能學習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