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名門,家道中落,自小混跡京城天橋,少時飽嘗世態炎涼。
投身藝術,自成一派,未竟十載名揚四海,成為影劇無冕之王。
黃佐臨與他亦師亦友,稱他為稀有表演藝術家。
梅蘭芳給他寶貴指導,看了他的表演動容落淚。
張愛玲讀過他的小說,把他與高爾基相提并論。
老舍與他是莫逆之交,艱難時刻給他精神支持。
他是享譽上海的話劇皇帝(《日出》《原野》《秋海棠》《大馬戲團》)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表演大師(《太太萬歲》《哀樂中年》《假鳳虛凰》《腐蝕》《夜店》《艷陽天》)
他執導的電影堪稱影壇珍寶(《關連長》《雞毛信》《天仙配》《霧海夜航》《我這一輩子》)
------------------------------------------------------------------------------------------------
鎖線精裝
首次公開與梅蘭芳、程硯秋、蓋叫天等京劇大師的討教實錄
特別收入石揮撰寫的《雷雨》《原野》、滑稽戲等6篇罕見劇評
內含《秋海棠》等10篇演出手記,條分縷析角色塑造全過程,堪稱石揮表演藝術的揭秘檔案
完整輯錄14篇石揮探討演技層次提升的文章,系統呈現石揮對表演理念與技法的獨到認識
內含近30幅罕見的話劇劇照、生活照、報刊廣告等圖像資料
收入石揮翻譯的西方表演專著:《演技教練》《一個演員的手冊》
依初發表之樣貌保留舊時體例,按文章類型與發表時間重新整理
遍覽京津滬多家圖書館,搜求齊備,校勘精當,注釋詳盡
石揮(1915—?),原名石毓濤,天津楊柳青人。中國影劇史上才華橫溢、特立獨行的天才,視藝術為生命的、純粹的現實主義大師,享譽上海的“話劇皇帝”,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影壇巨擘。作為演員,代表作有話劇《大馬戲團》《秋海棠》及電影《假鳳虛凰》《太太萬歲》《哀樂中年》等;作為導演,代表作有《我這一輩子》《關連長》《雞毛信》《天仙配》《霧海夜航》。1957年,石揮被劃為“右派”,后登上“民主三號”郵輪悄然離滬,從此再無音訊,謎案至今未解。其創作生涯雖短暫,作品卻歷久彌新,影響了幾代人。
主編簡介
李鎮,電影史學者,現供職于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簡 目
代序 黃佐臨
導讀:勿忘石揮 李鎮
壹 精進演
貳 演出手記
叁 演員制度
肆 取法京劇
伍 觀劇感悟
陸 他山之石
后 記
目 錄
代序 黃佐臨
導讀:勿忘石揮 李鎮
壹 精進演
1939-07-25 演員如何才能抓住觀眾
1939-11-01 現階段的話劇:由籌備起到演出止,問題的多重解
1939-12-01 話劇演員怎樣創作角色?
1940-12-14 演技和抓住觀眾
1941-01-17 演技給予觀眾的刺
1941-02-10 由“習慣動作”談到生理動作與社會動作(演劇漫談)
1941-03-07 表演的離心與向心
1941-03-25 當心!“搶半步”!
1941-07-01 讀詞與動作的難易:異議于袁牧之的說法
1941-08-10 演劇的兩條路:迎頭搶 由根起
1941-10-26 要使觀眾滿意,但不給觀眾滿足!
1943-01- ? 眼看四處,耳聽八方
1943-08-25 詩與演劇
1943-10-01 舞臺語
貳 演出手記
1939-07-01 一部演員的話
1940-02-01 為什么在現社會下演《日出》?
1940-07-01 《〈日出〉批評特輯》讀后:對批評者摯誠傾吐
1941-01-07 此時此地演《花木蘭》
1941-06-05 我期待著指示與批評
1942-12- ? 我將如何演秋海棠
1942-12-10 慕容天錫七十天記:從受胎 育成 產生 到滅亡
1943- ?- ?秋海棠之一角
1943-02-10《秋海棠》演出手記
1943-10-09 秋海棠觀后:附石揮上官云珠之答案
叁 演員制度
1943-01-10 演員創造的限度:打倒AB 制 取消代戲
1943-02-28 齒輪演劇與AB 制及明星制
1943-05-10 不是論戰:談AB 制之再檢討
1946-04-27 話劇演員的地位與待遇問題
1946-06-29 覆李健吾先生
肆 取法京劇
1942-10-01 體格鍛煉與戲劇
1946-11-11 致程硯秋先生
1947-04-01 與李少春談戲
1947-11-23 舊劇場面有改良必要
1947-12-01 怎么辦
1956-11-05 必修課
1956-11-10 從蓋老的眼神兒談起
1956-11-12 與蓋老先生談心
伍 觀劇感悟
1940- ?- ? 我從最表層看仇虎、金子、焦母
1940-05-18 閑話燕大《雷雨》的演出
1956-07-21 應該關心和重視它:滑稽戲《西望長安》觀后感
1957-01-14 從“三毛”看滑稽戲的獨特表演方法
1957-01-27 雜談滑稽戲
1957-07-24 談維亞特金的滑稽表演
陸 他山之石
1941-05-10 漫談《演員藝術論》
1943-07- ? 演技教練
1944-01-10 一個演員的手冊
后 記
推薦語
石揮演的魯貴,比我寫的都好。
——曹禺
有幾個人能夠像高爾基像石揮那樣到處流浪,哪一行都混過?
——張愛玲
他的《秋海棠》是契訶夫式的《天鵝哀歌》,演出了哲學意味。
——趙丹
一個演員,能夠在角色身上把人物與自我融化得如此之協調,是難能可貴的,而他在眾多人物身上都取得了這種和諧,不能不說是個具有藝術魅力的、技巧嫻熟的天才表演藝術家。
——黃佐臨
我崇敬石揮,他拍的作品我都喜歡。他的表演藝術理論和實踐,對我啟發很大。他是一個對工作一絲不茍,創作充滿了靈氣的人。前輩當中還有許多大藝術家都值得我去學習繼承。
——黃磊
我深深地感覺到,石揮在演戲的時候,有非常強烈的享受……盡管演的是不同的人物,但是他其實很會抓所謂戲的那部分,也就是人失控的部分,而人失控的部分往往是暴露本質的時候。
——姜文
我參加了1982年在意大利舉行的中國電影回顧展回顧展,發現了中國電影,也發現了石揮。
——讓 米特里
過去我只知道中國有個趙丹,現在我發現還有石揮。
——佐藤忠男
梅蘭芳看了石揮的表演忍不住落淚,說:“我忘了我這是在看戲了。”
讀書是一種樂趣,讀好的書更是一種享受,當當的圖書品種不僅很全,而且還很正宗,尤其是性價比很高,比實體店便宜好多,實體店沒有的,當當上幾乎都能找到。當當的物流也非常的給力,物流師傅也很辛苦,而且做事很負責任,會一直支持當當。
石揮老師是中國最好的男演員,沒有之一,這套書詳細記錄了石老師的藝術人生,必須收藏
好書入手好評
很好的工具書
一共三本,很好讀的書籍
東西非常好
每個學表演的人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