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中職機電技術應用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1.機電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學校機電專業教師師資隊伍的結構較為合理,人才發展空間較寬,是一支高素質、業務精的團隊:從學歷上看,我校教師學歷近乎達到標準,但在學歷層次方面還有待與于進一步提高;從年齡結構上看,學校76%教師從教10年以上,有一定的業務經驗和業務積累,是一支業務過硬的教師隊伍,但30歲以下教師所占比例較低,青年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形成了年齡結構斷層現象。我們必須清醒認識,雖然教師工作熱情較高,態度也很端正,但是他們在專業建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培訓等方面存在如下現象:缺乏一定的職業理念與師德;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業務能力;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水平;缺乏一定的專業培訓與終身學習理念。
2.1開展職業道德培訓,促進教師道德修養發展
一是邀請省內外專家來校講學,提升教師師德行為規范,邀請江蘇省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研究所所長方健華來校作題為《面對職教新體系,我們需要怎樣的師德》的講座,圍繞“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專業化教師”,“我們需要怎樣的道德修養”,向全校教師闡述當前職教教師應具有的師德修養。二是對學校教師提出更高要求,結合每學年度考核,考核教師師德規范,把教師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以及教學道德規范,納入教師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內,如對教師在教學中和課外輔導中對其政治導向、教學工作責任心及敬業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學改革中是否具有創新進取精神、教學效果、為人師表,育人情況等,通過自我總結、學生測評和組織考核等形式進行綜合評價教師教學道德。三是組織專業教師走出去,學習外校外系統的典范,提高自身師德素養。如組織專業教師參加拓展訓練,開展觀摩學習,培養團隊意識,增強凝聚力。
2.2扎實推進校本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知識發展
實施教師青藍工程:通過師徒結對、互相觀摩聽課,以示范課、公開課、研討課、觀摩課,匯報課等形式,互相聽課、集體評課,充分發揮“做中學,學中做”的課堂教學模式,抱著共同提高的態度探討教法,講優點、談不足、提建議,進行深刻反思,以促進共同提高,進一步培養青年教師隊伍。鼓勵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實施課題帶動戰略,把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難題作為教科研課題進行研究,即教師的課題基于學校,基于教育教學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解決問題,隨問題而研究,隨感而發,從而解決問題,得到提高。通過參加課題研究,老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科研水平都得到很大提高,促進了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2.3加強實習實踐,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發展學校一方面注重在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下,為專業課教師創造更多機會到企業生產內部,多方位的接觸生產實踐,了解新產品、新工藝,熟悉近期的專業技能與訓練方法,以便在教學中及時補充反映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新標準,從而在教學中可以有條理、有組織地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學校注重通過實習實踐來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資源和青年教師下企業培訓制度,專門出臺《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管理辦法》,有計劃地安排專業教師進企業進行生產實踐,不斷提高專業教師技能和實踐能力。近年來,學校輸送8名機電專業教師赴英國、德國、美國等國家學習“雙元制”、“現代學徒制”等教學模式,4名青年專業教師下企業實習鍛煉,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2.4健全培訓體系,促進教師終生化發展
中職學校應把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提高到戰略性的地位,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師繼續教育機制;建立起職前教育、在企業鍛煉和學習考察、企業鍛煉后職業培訓相結合的教師繼續教育體系;,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即嚴格的培訓計劃、培訓目標、監督制度、考核制度和評價制度。學校在教師專業化建設中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培養和繼續教育制度。對于新選聘入職的教師實行“先培訓、后上崗”的準入制,嚴格執行教師入職前綜合業務素質培訓制度,對于青年專業課教師,通過研修班、短訓班、專題講座、下企業實踐等形式開展繼續教育,增強技能,使他們知識結構不斷完善,工作經驗更加豐富,教學科研能力不斷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