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英語課程改革考察報告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英語課程改革考察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英語課程改革考察報告

篇1

Key words: demand analysis;English learning;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2-0193-03

0 引言

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時代,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這樣一個時代里,高校如何培養高水平英語人才的話題越演越激烈。2014年,第四屆全國大學英語院長/系主任高級論壇上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守仁教授強調大學英語教學是為了更好滿足學生的需求。與會的另一位知名學者、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秦秀白教授也強調大學英語教材改革必須滿足學生的需求。如此看來,滿足學生需求的英語教學顯得格外重要。本文基于需求分析來探索理工科學生對英語課程的需求情況。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又稱需求評價,由Richterich于1972年首次提出。需求分析旨在滿足外語學習者在未來的語言使用環境中的交際需求(余衛華,2000:20);而Jack C.Richards認為需求分析是收集學習者需求的過程。關于需求分析的定義,Munby(1978)認為語言課程中的需求分析是為了符合不同層次不同學習目標學習者的需求。而語言學家Ellis(1994)提出需求分析是獲取詳盡學習者需求的有效方式,學習者使用該種語言的特定目標:語言的哪一方面需要掌握、起始水平和目標水平。Brown(1995)則強調需求分析在課程設計中的基礎性作用。毫無疑問課程設計中的需求分析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來研究理工科新生的英語學習需求。作者采用問卷和訪談的形式來收集信息和數據。問卷首先對受試者的個人情況調查,如年齡、家鄉、高考英語成績、學習英語成績。問卷主體涉及17個問題,其中有16選擇題和1個問答題。問題1-3為背景問題(英語基礎如何、英語學習中最弱的項目和語法中最弱的項目)、4-6關于英語學習的動機和困難(學習英語的目的、英語學習的難處和平時英語學習情況)、7-12關于教師和教學材料(期冀教師上課使用的語言、授課方式、授課內容和教材的難易度和有用性)、13-15關于學生業余英語學習(期冀英語課程、課后英語學習時間和途徑)、16-17關于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態度(期冀大學英語開設課程和對大學英語改革的看法)。研究對象為云南某理工科院校大一新生,總共發放120份問卷,回收問卷103份,其中有效問卷87份,并對其中15人進行了訪談。數據分析采用科學統計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3 結論

3.1 背景 受試者中約67%來自云南本省,而剩下的33%主要來自中東部地區(僅有一名學生來自西部寧夏)。調查發現,云南學生的高考英語平均成績與中東部學生有一定的差異,據調查顯示云南英語平均成績95.06,中東部學生109.41。從學習年限上來看,云南學生的英語學齡絕大多數在6年,也就是說學生從初中才開始接觸英語,而中東部地區的學生則擁有10-15年的英語學齡。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其英語成績產出有一定的關聯。Lenneberg(1967)提出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建設(CPH),強調語言學習的關鍵期為2歲到13歲,超過這一年齡,將會是低效的語言學習。Dekeyser,Ravid&Alf-shabtay(2004)曾指出十歲時習得詞匯和句法的最佳年齡。根據幾個學者的觀點,云南學生英語成績的低產出可能與其開始學習英語的年齡有關。

3.2 動機和困難 大學英語學習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陳克衡,1988:59)。2007年版《大學英語課程標準》中強調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調查研究顯示:52%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以后更好的就業;22%學生是為出國做準備;19%學生為考試而學英語;7%學生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學。

大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動機是為以后工作生活提供一個工具(周燕、高一虹,2009:117)。與調查結果顯示一致,大學生學習英語更多的是為了以后的工作。

通用英語(EGP)和專業英語(ESP)是近年來大學英語改革的焦點(蔡基剛,2004:24)。專業英語這一概念于1987年由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指英語教學和學科、就業相結合。調查研究顯示,大學生對于通用英語和專業英語的需求上,67%的學生趨向于專業英語教學,11%認為基礎更重要,而22%則認為無所謂。

關于這一問題,章振邦教授(2003)和程雨明(2004)皆認為在具有高英語水平能力的基礎上開展專業英語教學。然而針對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2007年版《大學英語課程標準》中把大學英語分成必修課和選修課:綜合英語1-4為必修英語;專業選修英語課。這一措施為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提供了便利。基于此,筆者認為大學英語課程應該必修英語課程和選修英語課程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需求。

語言是一個復雜的現象(紹華,2005:1)。英語教學包括語言、詞匯、語法、句法、聽力、寫作、文化等等。問及哪一部分最難學,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答案。調查研究顯示:32%認為語法難學;14%學生認為詞匯;21%學生認為聽力;24%認為口語;9%認為其它。

英語語法與中文語法具有顯著的差異。在時態上,英文句子有時態的區別而中文的句子無時態(楊靜怡,2008:27)。這也是中國學生學習語法的難點之一。在交談中,學生表示希望能夠增加語法、聽力和口語的訓練。英語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注重中英的差別,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英文文法。

3.3 教師和教材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當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促進者和參與者的作用(楊華堂,2006:23)。在課堂教學中,研究調查表明:78%的學生希望老師上課中英文結合授課;16%學生希望英文授課;6%則希望中文授課。而對于教室上課方式,73%學生希望師生互動式課堂模式,25%學生希望教師直接主導講授式,僅有2%學生認為以學生自我講解的課堂模式。

采訪當中,受試者表示教室上課課文閱讀時采用英文,而講解時基本上偏向于中文,他們希望能參插簡單的英文講解;而對于教學方式,教師喜歡直接陳述而間或提問學生,受試者希望能參插更多的師生互動形式。

當前該校采用的是新世紀大學綜合英語系列書本,本文對該書籍對該校生的難易程度和有用性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發現:19%學生認為該系列書太難,74%學生認為該系列書籍難度系數適中,而7%學生認為該系列書本比較簡單。另一項調查研究顯示:14%學生認為該書有用;52%學生認為無所謂有用沒用;而22%學生則認為該書沒用。

研究調查表明絕大部分學生認為該系列書籍難度適中,這符合Krashen的輸入假設(Input Hypothesis),他認為學習者習得的最佳可理解性輸入應該不能太難或太容易,太難易于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太容易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性(胡壯麟,2008:207)。而對于書本的有用性,其與秦秀白教授在全國第四屆大學英語院長/系主任會議上的發言相悖,秦教授強調該系列書籍是以學生為主導。文秋芳教授(2014:1)指出了其原因:無論怎樣改,社會和學生似乎對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滿意度都沒有明顯提高。原因有二:一方面國家對大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愈來愈高,另一方面不少學校在想方設法壓縮大學英語課程的學分和學習周期(蔡基剛,2012;王守仁、王海嘯,2011)。采訪中,受試者強調其覺得專用英語更適合他們以后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更有用。因此,教師要在學習生活中轉變其觀念,可以讓有能力的學生學習專用英語,但必須擺正態度,通用英語是基礎。

3.4 自主學習 教育是教與學的結合。教師負責教學,學生的責任是學習,也可以說是自主學習。江慶心(2006:12)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質,就是教師幫助學生不斷強化自主學習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并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師生互動過程。本文從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和自主學習內容入手進行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表明絕大部分學生每周英語時間在10h以下。而這其中,他們絕大部分時間花費在教科書的掌握上,這一數據與石進芳老師(2014)基于理工科學生英語學習的研究一致。石老師采用元認知策略訓練來研究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并取得一定成效,在此,筆者認為該理工科學校教師可以借鑒石老師的研究成果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效。

3.5 大學英語課程改革 專用英語(ESP)能否替代通用英語(EGP),這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爭論最為激烈的問題之一(文秋芳,2014:1)。文老師指出當前存在兩種觀點:專用英語替代通用英語教學與專用英語與通用英語教學相輔相成。文老師本人更傾向于后者。本文從大學英語課程是否需要改革以及如何改革兩方面入手來調查研究。

44%學生認為大學英語需要改革,在他們看來大學英語需要改革,需要以就業為導向,與他們的專業相結合,在此,如筆者在3.3中提到的那般,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擺正態度,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選擇學習專用英語選修課來提高自身能力。

4 結語

需求分析是大學英語課程發展中的核心問題。本文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以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科學統計法來分析理工科學生英語學習需求。從理工科學生的英語水平、英語學習動機和困難、教師教學方法和教材的需求、自主學習情況以及對當前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態度5個維度入手。

大學英語改革是現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熱點,然基于文秋芳老師(2014)的研究,結合該校學生的英語基礎,專用英語并不適合他們的必修課。建議采取通用英語必修課和專用英語的選修課相結合的方式求,基于通用英語為基礎英語課程,針對不同層次和不同英語學習需求的學生多方面開設英語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多層次需求。同時要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大學英語課程改革聚焦于自主學習(江慶心,2006:15)。古人云:師父領進門,修行在自己。因此,自主學習是提高自身英語學習的關鍵,筆者認為大一學生處于高中和大學的銜接點,教師應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自主學習模式。學生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時,應該多方面多維度的擴充其英語知識面,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無論大學英語改革與否,幫助學生端正英語學習態度、引導其英語學習自主性是大學英語教師刻不容緩的責任。

參考文獻:

[1]Brown,J.D.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DeKeyser,R.,Ravid,D.,&Alfi-shabtay,I.,(2004). Age effects in Russian immigrants acquiring English or Hebrew.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guistics, Porland, OR.

[3]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Jack C.Richard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6]Munby, John,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7]Lenneberg, E.(1967).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 John Wiley.

[8]Richterich,R.A Model for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Needs ofAdults Learning a ModernLanguage.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1972.

[9]蔡基剛.ESP 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2):22-28.

[10]蔡基剛.從統一性和規范性到個性化和多元化[J].中國大學教學,2009(3):82-85.

[11]蔡基剛.中國大學英語教學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12]陳克衡.對“大學英語教學目的”的理解[J].教育與現代化,1988:59-61.

[13]程雨民.入世形勢下的外語教改[J].外國語,2002(6):10- 12.

[14]戴煒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一條龍”[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5):322-327.

[15]韓寧.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調查與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4(1):102-10.

[16]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7]華邵.語言經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18]江慶心.論教師介入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J].外國語,2006(2):10-15.

[1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0]林德華.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從句錯誤――一項基于語料庫的研究[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3):49-52.

[21]龍獻平,劉喜琴.大學生英語語法學習觀調查及其對語法教學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6):28-30.

[22]盧仁順.“輸出假設”研究對我國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4):34-37.

[23]石進芳.網絡環境下理工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一項基于元認知策略訓練的實證研究[J].中國外語,2010(2):63-67.

[24]王守仁,王海嘯.2011.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方向[J].中國外語,(5):1-5.

[25]王守仁,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J].外語界,2013(6):9-13.

[26]文秋芳.大學英語面臨的挑戰與對策:課程論視角[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2):283-292.

[27]文秋芳.大學英語教學中通用英語與專用英語之爭:問題與對策[J].2014(1):1-5.

[28]徐杰舜,吳政富.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考察報告[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7:12-16.

[29]楊華堂.英語教師的中介作用[J].外語界,2006(2):23-29.

[30]楊靜怡.中英文的部分差異淺談英語學習[J].職業技術,2008(1):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怀仁县| 锡林郭勒盟| 沁源县| 临清市| 西贡区| 阳城县| 新竹市| 含山县| 通许县| 望城县| 兴安县| 辽中县| 张家川| 修武县| 南皮县| 河北省| 辽宁省| 微山县| 武平县| 大新县| 通州市| 新安县| 新宁县| 汕尾市| 固安县| 英山县| 商洛市| 西充县| 福泉市| 铁岭市| 玛曲县| 普定县| 门头沟区| 环江| 冀州市| 平湖市| 建平县| 宁南县| 定边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