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雷鋒格言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雷鋒格言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雷鋒格言

篇1

3、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雷鋒

4、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雷鋒

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

6、但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雷鋒

7、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雷鋒

8、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雷鋒。

9、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10、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11、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

1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13、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14、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15、力量從團結來,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

16、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

17、凡是腦子里只有人民、沒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榮譽和威信。反之,如果腦子里只有個人、沒有人民的人,他們遲早會被人民唾棄。

18、世界上最光榮的事——勞動。世界上最體面的人——勞動者。

19、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

20、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

21、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名人名言 )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善于鉆。

22、我覺得一個革命者就應該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的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

23、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24、驕傲的人,其實是無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幾碗干飯,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滄海一粟……

25、我愿做高山巖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風雨中鍛煉自己,不愿在平平靜靜的日子里度過自己的一生。

篇2

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活得更美好。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1.推敲字詞語句

語言風格首先體現在詩歌的字詞語句的選用上。比如,宋代晁補之的《吳松道中二首(其二)》:“一徑沿崖踏蒼壁,半塢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門,殘花滿地無人跡。”詩歌中的每一個字詞都經過了作者的細心推敲,像“曉”“路”“雨”“葉”“雁聲”“客程”“孤舟”“楓橋”等名詞,“飄”“宿”“系”等動詞,“蕭蕭”“急”“寒”等形容詞,這些詞語蘊含著作者的意圖和審美情趣,能比較直觀地反映詩歌的語言風格。由此看來,推敲詩歌的字詞語句就能夠迅速地把握其語言風格。那么,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從字詞的功能類屬入手

詩人擅長使用哪一類詞,善于用什么樣的手段使用詞語,往往帶有較大的“習慣”色彩,從這一“習慣”入手,就可以捕捉語言風格的“蛛絲馬跡”。比如,唐代詩人王維的詩歌《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詩中“空”“新”“明”“清”等詞語顯示出的共同特征是空靈、澄澈、清新,給人以素雅、純凈的美感。這種特點幾乎是王維“詩中有畫”的一貫風格。

第二,從字詞的味道色彩入手

所謂字詞的味道是指詩歌語言中的字詞因意義、用法等因素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意趣的個性特征。所謂字詞的色彩,是指詩歌語言中的字詞所表現出來的褒貶、文白、雅俗、莊諧等不同的個性趨向。個別字詞的“味道”和“色彩”構成了詩歌整體的語言風格。所以,把握了每一個字詞的味道色彩也就把握了整首詩的語言風格。

第三,從字詞的音節韻律入手

詩歌的音節韻律總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疊音詞的使用總是能彰顯出獨到的藝術風格。比如,李清照的《聲聲慢》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疊音詞的使用不僅增強了語言的韻律感,而且強化了詞的意境氛圍,同時,也顯現出一唱三嘆、凄切哀婉的語言風格。

2.明辨表現手法

首先要關注的是修辭手法,尤其要注意比喻、對比、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在詩中所起的作用。這些修辭手法在展示語言風格方面有時比思想內容更直接,比如,李白的《觀廬山瀑布》,采用夸張的手法,描繪所看到的瀑布,體現了瀟灑飄逸的語言風格。由此看來,鑒賞語言風格,不能孤立地只看語言本身,還應高度注意與語言相關的一些因素。

3.體會意象用典

意象是凝聚了作者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的物象。意象有別,思想感情亦不同,所體現的語言風格也不一樣。比如,楊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這就決定了作為意象的“楊柳”常用于送別類題材的詩歌中.

二.如何解答語言風格鑒賞類試題

1.了解命題形式

鑒賞詩歌語言風格類試題命題樣式比較單一,命題角度比較直觀。其基本提問方式是: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什么特色?變式提問方式有: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②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等等。在具體命題樣式上,有時將語言風格和表達技巧合并在一起來考查。

2.掌握解題方法

因為這類試題注重的是整體把握,所以,解答題目的前提是對詩歌的思想內容、表現手法和語言特點有一個宏觀的整體認識。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對語言進行微觀分析,從而把握語言風格。答題時,要注意三點:一是要準確判斷詩歌的語言風格,能用一兩個術語來概括;二是要結合具體的語言實體來分析,不能游離于語言本身做空洞的論述;三是要語言簡要精煉,不必拖泥帶水,答出要點即可。

篇4

目前大部分的新聞評論類節目支持人多采用客觀深刻、犀利尖銳的語言風格,這當中運用最得當的莫過于央視主持人白巖松。這樣的特點,要求主持人必須要具備良好的文化內涵,較高的智商和十分敏捷的反應能力。同時,作為新聞評論類節目主持人,一定要擁有寬闊的知識面,要對國內國際新聞動態有密切的關注,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必須能夠做出迅速的反應。論白巖松的語言特色?

皺著眉頭,表情凝重,標新立異的修辭,咄咄逼人的口吻,專家一樣的評論,學者一般的反問,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與思索。機敏和語言犀利是白巖松的優勢,他主持的節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潑而不媚俗,其主持風格自成一派。白巖松睿智,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表面上,他的語言更華麗,更有詩情畫意,但藏在一副眼鏡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訴我們: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穩。他樸實無華,一身正氣,對祖國,對人民真誠的愛:決不嘩眾取寵,真是做人,在做事中踏踏實實做人,這就是白巖松。白巖松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知識儲備,白巖松的每期節目中都能就新聞事件展開富于思辨的評論,常常能夠發人深思,給觀眾帶來很多的啟發。白巖松的語言特點不僅富于文學性,讓人聽起來耳目一新,而且富于思辨性,深刻獨特,發人深思。

二、新穎獨特、發人深思型

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新聞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過程中不僅要求能夠清楚面熟新聞現象以及新聞影響,更要在支持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看法,這樣才不至于讓觀眾在看新聞節目的過程中味同嚼蠟。例如,體育解說員黃健翔以一句“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讓大家記住他,雖然在體育競技類節目中太鮮明的表達自己的傾向性有一些不妥,但是毫無疑問,正式這一點成為了黃健翔的標簽,使一個節目主持人更加以“具有獨立思想的人”的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但是,作為一個新聞類節目主持人,承擔有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在一個新聞現象解說完之后的幾句新穎獨特、發人深思的具有社會正能量的點評會成為點睛之筆。

三、善于發問、追求深度型

作為一個新聞類節目的主持人和評論員,在很多情況下都會面臨采訪受訪者的情況,而在采訪過程中一個善于發問、追求深度的語言風格往往會讓觀眾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對著臺本按部就班的采訪,看似不得罪受訪者的采訪方式往往會讓觀眾有一種隔靴搔癢的痛楚,久而久之就會喪失觀眾。例如最近大火的綜藝節目《金星秀》中節目主持人金星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被采訪者大呼緊張、害怕,而觀眾看后則大呼過癮,從而造就了很高的收視率。作為新聞類節目主持人,在采訪過程中善于發問、追求深度的語言風格會讓觀眾眼前一亮,從而形成主持人特有的語言風格。

四、機智幽默、追求卓越型

電視節目主持人中還有一種十分常見的風格就是機智幽默。機智幽默可以說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行之一,同時也是主持人十分難得的素質之一。一個主持人如果能夠機智幽默,追求語言的創新和趣味性就一定能夠獲得觀眾的喜愛,能夠讓觀眾在笑聲中感受美好的陶冶。

篇5

調節情志患者要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現實,要學會緩解自己抑郁、焦慮的心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保證充足的睡眠。經常參加文娛活動,如聽音樂、下棋、閱讀等以保持精神舒暢怡然。

合理搭配飲食合理飲食宜三少、三多,具體講應少吃海鮮,如海參、海魚、海菜等;少吃油膩、肥膩食物;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甜食,不僅要忌糖果、巧克力、冰淇淋、甜餅等甜食,就連土豆、山藥等含淀粉多的食物也要少吃。多補充維生素,關節炎患者要不斷地補充各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有利于病損組織的修復,必不可少,因此要多吃綠葉蔬菜、動物肝臟等。多補纖維素,可多吃些韭菜、芹菜、蘑菇等。多補鈣,在補充維生素B的同時,需要補充鈣,才有利于修復病損關節,因此要多吃含鈣多的食物,如牛奶、蝦皮、豆制品等。若能再輔以祛風除濕的藥膳,效果會更好。類風濕屬中醫的痹癥范疇,一般風濕用蔥姜以發散,寒痹用干姜、胡椒以溫陽,濕痹選茯苓、薏苡仁以利濕,熱痹用絲瓜、冬瓜以除熱。患者可根據病情及口味選用合理的食療方。

適度的功能鍛煉鍛煉時我們提倡全身鍛煉,可進行游泳、散步、打太極拳、肢體伸展、抬舉活動、手部抓握等練習。鍛煉強度以不引起關節疼痛加重為度,每日活動由小到大,時間逐漸延長,持之以恒。

起居有常, 避免風寒日常起居對病情有很明顯的影響,多數患者發病前都有受涼史,所以在起居方面患者總的原則是要防止受寒和受潮,關節處注意保暖,居住的房屋應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被褥要干燥輕暖,床鋪要平整,不要貪涼,日常活動中盡量應用大關節,避免應用小關節等。

篇6

三弦在京劇中進行伴奏時,要想發揮好三弦的演奏風格類型和演奏技法,首先就需要掌握三弦在京劇里定音的問題,在把握好這方面以后,才是掌握三弦的把位,做好這兩個方面,就能夠在京劇中做好伴奏。其實三弦樂器比較好把握,是一個容易學習的樂器。

一、三弦曲中戲曲的風格類型、演奏技法和技法特征

(一)京劇三弦演奏的技法特征

1.定音[1]在我國的京劇的三弦定音中,主要是根據演唱者個性特征進行定音,也就是演唱者的嗓音的高低決定三弦定音的高低,在這樣的過程中是沒有固定的高低音的標準,而且在采用的都是空弦,但是在有的情況下也會采用反二黃進行定弦,主要用這兩種方式來完成多種調門的彈奏。現在的京劇演奏中這樣的定調方式也是京劇唱腔調式必須要有的,同時在這樣的演奏技法里其非常易學,對于技法的要點也非常容易進行掌握,而且這樣的技法在流傳中比較久遠,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在進行定音時,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這主要是定音的忽高忽低造成,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造成三弦的音色在發揮時很難以對其進行控制,出現了有時脆亮清晰或者是有時散亂低沉,出現這樣的情況,肯定會影響到演唱者的效果,而且會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弦的張力是遠遠達不到標準的,在樂器的發音部位蒙皮,震動發音時就非常難以對其進行音色控制,達到理想的效果,不理想的效果主要表現在音色不夠圓潤和音色的發散特點。在進行評論時,主要是根據京劇中三弦發音的角度來講,每一個音都是以顆粒型爆發性的特點而單一出現的,這樣的情況下,就造成京劇中的三弦演奏時,出現了音質不準的情況,但是就算是發現了這樣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下很難對問題進行調整。在這個問題中,不僅在京劇的三弦彈奏中出現,這是彈撥樂器中的共性,主要的原因是進行京劇的三弦彈奏中,這種三弦沒有品位的原因,需要進行彈奏的過程中,對音準的要求就很高,比其它的樂器要高很多,所以在三弦的彈奏者中要求的技法技術更高。2.把位[2]京劇的演奏過程中,需要對三弦樂器進行把位,在采用的方式里,主要是對傳統的把位方式進行使用,這種方式中就包括了上中下三種把位方式,京劇的三種把位方式中,就可以完全滿足在京劇演奏中的音域要求,而且在這個音域中是完全可以融合在京劇的四大組件里,形成京劇獨特的戲曲特點。但是在這樣的傳統把位中也有著一定的缺點,這個缺點就是在把位時指間的距離相對較遠,這樣的情況下,進行把位對換位時速度就會減慢。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最為常用的方法就是要使用好人的左無名指和食指,要使用它保留指的作用,這樣就能夠有效地解決好在傳統把位中浪費的時間,對三弦在彈奏中的速度進行提高,同時在連貫的彈奏速度中也能夠進行提高。還有就是下把位的問題,可以有效地利用好中指的功能,這樣就能夠解決好在京劇的演奏中不能夠對高八度進行演奏的問題。還有一種解決的方法就是,對低把的增加,要求是增加一個低把,就可以在按弦的速度中進行提高,這樣組合的演奏方法,主要使用在老生的演奏和在二黃塊三眼的彈奏中,增加的底把,就可以在二弦和一弦中進行高八度的音階彈奏,進行彈奏的速度中,可以和京胡的速度基本上能夠保持一致。

(二)京劇三弦演奏的風格和類型

1.音色寬闊雄厚[3]在京劇的四大件里,三弦樂器在音域中是最為寬闊,這個比較主要是在京劇四大件中進行比較,而且在比較中三弦音色也極其多樣化。京劇中的三弦在音色表現中主要有著三個方面的特點,包括陽剛又柔美的音色特點,清脆而且鮮明的音色特點和深厚而且堅實的音色特點。京劇三弦中有著陽剛之氣的音色,使用它演奏的曲子就能夠顯示出鏗鏘之氣,同時也有著柔美的音色,同樣可以演奏出細膩委婉的韻律。在京劇三弦的節奏型方面進行分析,三弦有著無可替代的支撐能力。從京劇三弦的三個音色特點中可以看出,在進行曲子的演奏時,旋律的表現中就猶如融合了一套鼓點,鼓點的特性中就包括了變化的多樣性,而且根據鼓點這個特性傳遞出音樂的情感,這樣的演奏特點,其它的樂器無法實現,同時還能夠避免樂隊出現虛弱無力的情況。當然,再好的樂器也需要好的藝術家進行使用,一個技術嫻熟的三弦演奏者,能夠更好地發揮三弦的精氣神。還有一個方面就是,三弦獨特的表達方式和獨特的藝術語言,能夠更加深刻地表現音樂所包含的魅力,而且對表達唱腔的內容與情感具有非常強烈的烘托作用。比如在進行演奏時,掃弦的合理使用就可以增加音樂的氣勢更加強烈,而且也可以使音樂的旋律更加強烈。2.具有更為明顯的地域特點和民族特點[4]三弦樂器是一種傳統的樂器,因此在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淀。我國境內流傳的三弦,在特點分析中不管是在流傳的形式還是在流傳的大小中,都有著非常明顯的特點。但是從地域中進行細分,又有著很多的不相同之處,比如在我國的北方和南方地區,三弦在進行演奏的技法中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同時,這樣的演奏在地域中也有著很多的地域差異性。可以使用三弦的定弦為例子來講,民間的樂師在進行的過程中往往是使用風格和樂譜為依據,根據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定弦。一方面能夠使樂曲風格和類型調試與調性的特征更為顯著,另一方面也使三弦指法更加多樣化,增強其彈奏的表現力。大三弦在演奏的過程中主要是用來進行伴奏的使用,在這樣的三弦演奏的風格中就有著醇厚和古樸的表現;小三弦在演奏中主要是用來在高音樂器中進行使用,這種類型的三弦在風格中就表現出清揚和空靈,小三弦在演奏曲目時有著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藝術的魅力。

二、三弦在昆曲伴奏中的運用

篇7

福雷(Gabridl Faure)是19世紀著名的法國作曲家、鋼琴家,也是法國最有影響、最富代表性的藝術歌曲作曲家之一。他的藝術歌曲創作極其豐富。在他的生命中,共寫出了100多首藝術歌曲。他是一位力求創新的作曲家。早期,他遵守著后期浪漫派作曲家古諾的風格,后期擺脫瓦格那歌劇與思潮的影響。雖然身處后期浪漫派的眾多創作流派之中,福雷自始至終忠實于自己的創作理念,不為迎合時尚而妥協。他是個完美主義者,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歌曲都采用和他同時代的詩人作品,善于把音樂的重音和詩的邏輯重音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他的旋律與和聲寫作很有創新性,是印象派音樂的先驅。也正是這些作品造就了他在法國藝術歌曲發展中不可取代的地位,奠定了法國藝術歌曲的基礎,并對法國藝術歌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作為當時最有獨創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語言純潔干練,有典型的法國特色。由于福雷在整個歐洲藝術歌曲發展中的卓越地位和貢獻,被后人譽為“法國的舒曼”。

二、福雷藝術歌曲的演唱風格

1.音樂與詩歌的高度交融

法國藝術歌曲就是詩歌與音樂的一體化。由于法國人熱衷于本國語言及出于民族的自豪感,藝術歌曲的歌詞深被重視,法國音樂家采用最多的歌詞出自19世紀后半期的巴那斯派和印象派詩人的詩作。詩有著自己的韻律和邏輯重音,那么他就天然地和音樂有著共同點,他們的交融就沒有異議了,一首好的詩就好似音樂,給人美的享受,音樂和詩的結合必定會給人高貴、典雅的感覺。

2.含蓄而高雅的演唱風格

法國藝術歌曲是文人與音樂家相結合的創造物,常常表現出高雅的氣質。同時,法國藝術歌曲的精練、優雅,也正是法國民族性格的反映。法國音樂家知道為達到詩意的境界,僅僅靠堆砌音符和詞語去自我表白是徒勞的,必須另辟蹊徑。而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含蓄,“含蓄”的方式更能表達出內在的、復雜的、無法說清楚的情。福雷以含蓄的音樂與詩歌密切配合來描述某種意境與心緒,這種意態或情感是朦朧而不明確的,應該是屬于一種溫婉雅致的風格。福雷的歌曲是簡潔的、迂回的、婉約的、欲語還休的。但是簡單,蘊含著深刻的內容,柔和里充滿了熱愛,它們帶給我們的感受既是純真的又是豐富的。

三、《月光》演唱分析

《月光》是福雷采用象征派大師威爾蘭的詩所譜寫的第一首歌曲,是出自威爾蘭的詩集《風流慶典》。此詩分為三個詩節,每段詩分別由四個句子構成。除了第一詩節的第一句與第三句沒有相同的押韻之外,第二與第三詩節,在每句字尾后一個音節的發音,均形成規則的押韻。這是他早期作品,此時期的作品,均編入藝術歌曲集,之后的十余年,福雷停止了藝術歌曲的創作。《莉迪婭》《夢后》及今天我們要分析的《月光》,均普遍受到大家的認識與喜愛。這時期的歌曲作品,主要是以浪漫派詩詞為譜曲之題材。歌曲中常出現以數個音符配以一個音節的裝飾性旋律。就歌曲的速度而言,福雷早期的二十首歌曲中,快慢各占一半。就曲式而言,反復是最常見的歌曲形式,前奏主要是由的琶音及和弦構成,此時所采用的間奏次數較多,樂句的長短,在調性上較為單純而不繁雜,并且常使用教會調式。

福雷用《小步舞曲》這個名稱作為這首《月光》的副題,因此,此曲自然是以三拍子的舞曲形式組成。此曲為通作歌曲形式。從福雷早期所作的歌曲中可觀察出,每首歌曲里,一定先由一個長短不同的前奏,引導聲樂部分的開始。而《月光》的前奏,由于有十二小節之長,因此與其它歌曲的前奏比較,就顯得格外獨特。在前奏中,伴奏者要注意彈奏時左右手的平衡感,鋼琴不停滾動的十六分音符,呈現一種連綿不絕的效果,為聲樂提供了背景烘托。第一段歌詞在前奏的第十二小節的第三拍開始:Votre âme est un paysage choisi,Que vont charmant masques et bergamasques,Jouant du luth et dansant et quasi,Tristes sous leurs déguisements fantasques.(您的心靈是幅精致的景色,那兒,舞者們帶著迷人的面具漫游者)。在一段相當長的前奏之后,演唱者要隨著前奏中鋼琴旋律己營造出的撲朔迷離氣氛,做自然而連貫的銜接與開始。因此,聲樂旋律與鋼琴旋律其實是一體的。演唱者需掌握,當聲樂旋律加入鋼琴旋律時,要避免造成唐突的感覺。他應像是從鋼琴旋律體內生出的另一個清新旋律。雖然聲樂旋律開始了另一段不同的進行,但他仍和鋼琴部分如影隨形的密不可分。從一位演唱者對此處的處理方式,足可感覺出其音樂修養。在第十六與第十七小節之間,bergamasque這個富有詩意的字眼,它代表著十八世紀流行的貝加摩舞。雖然整曲在愛奧利亞調式上,帶著一絲傷感的氣息,但因歌詞的內容及整曲節奏的輕快流動,演唱者仍要呈現出小步舞曲的舞曲性格,而不要流入悲哀。對第三句歌詞的內容,演唱者可以聯想法國十八世紀名畫家的喜劇面具人物的圖畫及景色,來揣摩威爾蘭在詩中所強調的感覺與氣氛。

從第十六至三十六小節,包含整個第二段的歌詞,演唱者仍應如前面一樣,以敘述性的口吻,繼續描述這一幅月光舞會的情景:Tout en chantant sur le mode mineur,L'amour vainqueur et la vie opportune,Ils n'ont pas l'air de croire à leur bonheur,Et leur chanson se mêle au clair de lune。

(所有的人都唱著小調,贊頌得勝者的愛情與歡愉的人生,他們卻好像不相信他們的幸福,他們的歌聲融合在月光中!)此段中,演唱者要掌握好這些在發音技巧上“過渡聲區”,才不至于因為聲音在連貫傳送過程中的不通暢,而影響樂句該有的圓滑與柔和性。第三段歌詞從第三十九小節開始,此段歌詞在文字間,反映出月光其沉靜又帶有些憂郁的氣質。而福列在此處標明感情標記(有表情與溫柔的),以強調演唱者對夜景氣氛的表達。從最后的兩句歌詞中,演唱者可以想象,在朦朧月光籠罩之下的畫面。而這幅畫里,似乎散發著深夜里的寧靜與一絲的冷清。第五十二至五十四小節中,演唱者要隨著旋律音高的起伏,作一次較為明顯的漸強,歌曲結尾的部分,是由六小節的后奏作為結束。

這個曲子要在一種朦朦朧朧的畫面中演唱,來表現月光的美,聲音的基調要輕柔,線條要流暢,要纖細,絕對不要叫喊,否則就會破壞歌曲的意境,這首歌的演唱,會對我們歌唱藝術修養的提高有很大幫助,所以希望大家要準守上面的歌唱風格!

四、語言問題

1.連音問題

連音就是前一個詞與后一個元音開頭的詞的連讀,如《月光》中Voter〔voter]與ame這兩個字,在朗讀時,就必須將兩個字相連,即Voter的字尾與ame的字頭相連,這使原本兩個字,得以相互串聯成一線條,讀成〔voter em]。Ame與est的連讀,讀成{m e}等等。

法語歌曲中一般一個音對應一個語言音節,剩下的輔音在下一個音發聲此外,16小節的Berga應該ber是一個音節ga是一個音節,但是唱歌的時候就要變成be一個音節,rga一個音節,這是為了唱歌發音的需要。

子音在字尾通常不發音,但若是子音結尾,連接到一個字是元音開頭,并符合以下規則,就必須發音,并己連音朗讀語演唱。如26小節tout en原來tout發{tu},t不發音,但是連頌了就發音了要和en 連起來發音,組成一個音節。

2.明元音和暗元音

演唱法語藝術歌曲,受到元音明暗的影響。在法語中,元音有“明元音”(sonore)與“暗元音”(Sourd)兩種對比的音色,其明暗是來自于朗讀時,法國人對語言特有的美感,而賦予元音明暗度,除了以文字表達情緒,也以元音發出的明暗度,使文字如同音樂般,有高低起伏,這也增加了作曲家創作上的困難。福列的《月光》,高低起伏的旋律線條,大致上是配合元音的明暗,明元音配上較高的音或上行音型,暗元音則配上較低的音或下行音型,這樣歌唱起來,就能保證朗讀法文詩時的音調與韻律。《月光》,元音的明暗與音高的變化L’amour vainqueur et lavie opportune(贊詠得勝者的愛情與人生的美滿)。

法文中元音的明暗,與文字具有相同的感染作用,一遇上明元音的字,就必須轉換共鳴的技巧,產生明亮的音色,暗元音則用暗郁的音色,在演唱時軟口蓋必須打開,氣流保持在上口蓋。將音波送入面部與頭部的共鳴腔,形成面部與頭腔的共鳴,就能發出明亮的音色。總而言之,在法語歌曲演唱前,要先對樂曲中的詩詞詳加分析,不僅了解歌詞的詞意,更要深究法語語韻,再配合技巧,作出正確的診釋。

3.子音較少給法語歌曲帶來了很強的流動性

法語的子音較少,因此元音較少被子音切斷。加上法語字尾子音除了c、r、l、f之外,其余都省略不發音,不會被子音發聲占據時間,而元音得以有較持久的共鳴,或者與下一個字相連,而不受子音的干擾。此外,加上混合元音的連接,連續出現,更容易使共鳴保持在同一個位置上,便于音樂的圓滑,所以說元音是發揮美麗聲音最好的方式。鼻元音an、on、un、in,這些發音創造了法語發音上獨特的色彩,這些元音發音時一定要帶上鼻音,演唱起來別具風味。

小結

通過以上分析,唱好法語歌曲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不光要有很好的音準和節奏感,掌握它的風格是至關重要的,而語言更是國人一大頭疼的事,不像意大利語那樣好學,其中有很多的語音是國語里沒有的,還有很多語法的變化,也會導致發音的不一樣,如動詞的變化就會導致有的字母不發音,它只是一種標志,表示意思的變化。

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要點:第一,音量不要大,線條要連貫,走大線條。第二,注意每個表情、速度、力度等標記,忠實于原風格。第三,保證法語發音的純正,注意法語的邏輯重音。第四,建立在內心感受的基礎上,以冷靜、理智的敘述性口吻診釋歌曲。第五,福雷的藝術歌曲要求有良好的文學修養、優關純凈的聲音,成熟的表演技巧,更要有一個忠于藝術的心靈。

月 光

你的心靈是一幅絕妙的風景畫

村野的假面舞令人陶醉忘情,

舞蹈者跳啊,唱啊,彈著琵琶,

奇幻的面具下透出一絲凄清。

當歡舞者用“小調”的音符,

歌唱愛的凱旋和生的吉祥,

他們似乎不相信自己的幸福,

當他們的歌聲溶入了月光――

月光啊,憂傷、美麗、靜寂,

照得小鳥在樹叢中沉沉入夢,

激起那纖瘦的噴泉狂喜悲泣,

在大理石雕像之間騰向半空

參考文獻:

[1]張建一著,法語歌唱正音[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6

[2]喻宜萱,陳瑜著 ,福雷藝術歌曲選[M].北京:人民音樂

出版社

篇8

其次,豐富的語言積累是想象的基礎。

豐富的語言積累為學生打好終生學習的底子,更加為他們個性化作文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個性化作文需要人的獨特的感悟、聯想和構思,體現了運用文字的創造性,而這種聯想是在積累較豐富的基礎上才能具有的。個性化作文離不開想象,想象力本身就有創新的特點。要順利地進行想象,首先要有豐富的語言基礎,并運用所積累的知識,在原有的理解中進行“再造”,形成新的表象――即創新的結果。例如學生在作文構思時,特別是作文的謀篇布局、開頭結尾的方法等方面,常常會受到某種“原型”的啟發,并由此“茅塞頓開”,產生新的想法,寫出新穎的作文。

語言的積累是個性化作文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那又該如何促進學生的有效積累呢?我認為可以從這幾方面著重引導。

一、在課堂教學中積累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絕大部分是文質俱美的,因此在課堂上要淡化分析,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進行積累,例如通過遣詞造句、摘抄喜歡的詞語和句子,促使學生掌握較多的詞匯及句式。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背及仿寫強化記憶,通過仿寫盡量使文中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還有就是我堅持一周盡量上一堂美文推薦課,并讓學生談體會和看法,使學生獲得啟迪和陶冶。這種積累體現于學生通過語言表達表現出來的語言個性。

二、在課外閱讀中積累

首先背誦大量詩詞、成語警句。古代詩詞所蘊涵的深沉思想、寬廣胸懷、婉約情致、挺拔風骨等永遠放射著璀璨的魅力,同時,古詩由于富有情趣、節奏、意境具有突出的語感特點,學生喜聞樂見,吟誦成趣。我在古詩中精選了優秀詩詞上百首,成語警句200余條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吟頌背誦,在日積月累,漸染成習的過程中,我組織了幾次“漫游古詩園”、“成語故事大比拼”等諸如此類的語文活動課,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積累的興趣。作文中,孩子們也非常樂于用古詩成語來表達。

其次,閱讀大量書籍。中學生學習閱讀,從不會閱讀到會閱讀,從讀不懂到讀得懂,從讀得不熟練到逐步讀得熟練,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語言的積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課文是學生學習的對象,但課文的內容并不是學習的主要任務,而是課文的“語言文字”、“表達形式”。例如,我每天晚上總是盡量不布置課文中的作業,而讓出時間給學生去背名言警句,背古詩,看課外書。暑假期間,我推薦了五十幾本中外優秀文章,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并寫個性化讀書筆記。開學后,我上了一堂作文課《推薦一本好書》,孩子們推薦的好書竟達三十幾種。如果沒有平時的積累,學生就不會有開闊的眼界,豐富的知識。

篇9

一、學習風格的特征

關于學習風格的涵義,眾說紛紜,盡管許多研究者對它的表述不一,但其實質是相同的。Keefe將學習風格定義為學習者對學習環境的感知和認知,以及對學習環境做出的反應和與學習環境相互作用時表現出來的具有趨向性的方式,這種方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Reid認為,學習者所采用的吸收、處理和儲存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能的方式,這種方式是習慣的和自然的,不會因為教學方法和學習內容的不同而發生變化。Dunn和Price認為學習風格包括學習者對學習環境的選擇、情緒、對集體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具有穩定性。Schmeck(1988)認為學習風格是采取某個具體學習策略的一種傾向性。Merriam和Caffarella(1991)認為學習風格是人們在學習環境下處理信息、感情和行為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方式。James和Gardner(1995)認為學習風格是復雜的方式和條件,人們在某些條件下以復雜的方式有效地感知、處理、存儲和記憶他們的學習內容。譚頂良在《學習風格論》中提出:“學習風格是學習者持續一貫的帶有個性特征的學習方式,是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

盡管有不同的措辭和強調重點,但是上述對學習風格的定義都蘊涵了對其獨特性、穩定性、復雜性和過程性的肯定。學習風格的獨特性是指不同個體具有各自的學習風格,世界上很難找到兩個具有完全一樣的學習風格的個體者。這是因為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對環境的不同認知和不同的反應模式。學習風格的穩定性,或者持久性,是指學習風格不會隨著情景的變化而發化,即使有也是量變。這是因為學習風格深受到家庭環境、文化、社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是學習者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沉淀、內化而形成的。學習風格是一種傾向,或者“習慣成自然”,是學習者在具體的學習環境中自發的、甚至無意識的行為和心理反應。學習風格是復雜的,這種復雜性也是導致學習風格概念的多樣性和模糊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學習風格包含個體的生理特征、認知特征、性感特征、行為特征,等等,是一個多層次、多水平復雜的有機系統。Cohen和Weaver(2006)把學習風格分為感知型(包括:視覺型、聽覺型和體驗型)、個體差異型(外向型、內向型)和認知型(全面型、具體型、綜合型、分析型、演繹型、歸納型、場獨立型和場依賴型)。

二、大學生學習風格的分析

1.從學習風格感知方面、思維個性差異和認知方面分析大學生的學習風格

大學生的總體學習風格從感知方面來分偏向體驗型(50.03%),這并不難理解。近半個世紀以來,教育部一直呼吁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學中要多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在加強基礎訓練的同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學習風格與個性的關系上,研究表明:“個體學習活動以某種(些)特定的方式和傾向得到經常的表現,則形成學習風格并以特定的形式固定下來進而形成個性;個性一旦形成,反過來制約個體的學習方式和傾向,使學習風格更加鮮明化。”(譚頂良《學習風格論》)在學習風格的思維個性差異方面,大學生傾向于外向型。外向思維直覺型大學生往往用思維主宰一切,欣賞實際行動和長期計劃,對思維的依賴使他們邏輯性強、善于分析、機靈果斷。

2.其它因素對大學生學習風格的影響

(1)大學生學習風格與學習成績

本研究表明,學習風格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方面,學習風格的各個組成部分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顯著的關系。以英語為例,聽力和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往往喜歡視覺學習方式。另一方面,采用不同類型學習風格學習的學生,其學習成績是不一樣的。學習風格越多樣化的學生,學習成績越好。

(2)大學生學習風格與性別

一般而言,男、女生在學習風格的喜好上沒有顯著差別,但他們之間表現出顯著的差異趨勢。男生更傾向于聽覺學習方式,女生則喜歡視覺方式。根據觀察,男生似乎不太喜歡記筆記,比較懶于動手,而只是“聽課”。因此,相對于女生而言,他們更愿意采取聽覺學習方式。

三、結論及啟示

大學生的學習風格總體上偏向視覺型、直覺型、外向型、綜合型。學習風格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并非不可改變。因此,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識別自己的學習風格,培養他們能針對不同的學習任務有意識地改變和調整自己的學習風格。同時,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學習風格積極探索并調整相應的教學模式,采取豐富的教學策略、手段及內容,適應并拓展學生的學習風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譚頂良.學習風格論.講出教育出版社,1995.

篇10

一、理論分析與假設提出

依據Ang(2006)等人的研究,目前波動性風險應當可以分為系統波動性風險和特質波動性風險,后者可以通過投資組合的方法分散,而前者則不能。在資本資產定價理論中,只有系統性風險能夠參與定價,從陳健(2009)等的研究分析可知由于現實市場的不完全有效性,使得非系統性風險也可能參與定價。風險能參與定價說明投資者對這類風險要求溢價,所以可能會有更高的預期報酬率,按照投資者角度對資本成本的定義,資本成本應該會增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三條假設:

假設1:波動性風險中,系統波動性風險以及特質波動性風險均與資本成本有正向關系;

假設2:信息風險與資本成本有正向關系;

假設3:流動性風險與資本成本有正向關系。

二、資本成本的度量方法

度量資本成本最經典的兩種方法為資本資產定價法(CAPM)和Fama-French三因子法,然而,這些方法均在市場有效且完美的假設條件下。本文將考慮更為實際的資本市場環境,假設上市公司剩余收益在未來有某一固定增長率,參考Hanlon和Steele(2000)的方法將剩余收益增長率引入了剩余收益模型度量從而衡量資本成本大小,其計算公式如下:

=0+1+j,t(1)

其中?啄0可用來衡量資本成本大小,回歸系數?啄1=(r-g′)/(1+g′),g′為剩余收益增長率,epsj,t為第j公司在第t時刻每股收益,bpsj,t代表第j公司在第t時刻每股賬面價值,pj,t為第j公司在第t時刻的每股價格。

三、實證設計與結果分析

實證分析選取我國A股市場2007―2010年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數據來自于銳思、國泰安數據庫,其篩選規則如下:(1)剔除PT、ST的公司樣本;(2)剔除金融類、保險類公司樣本;(3)剔除當年新上市的公司;(4)為保證計算流動性風險對數據樣本連續性的要求,選取2007―2010年均滿足上述三個規則的樣本。

(一)波動性風險與資本成本

本文擬將波動性分為系統波動率和特質波動率,進而從更微觀的角度研究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波動性風險對資本成本的影響。基于Ang(2006)提取特質波動率的研究,認為不能由Fama-French三因子解釋的超額收益的波動率為個股特質波動率,而能由這些因子解釋的為系統波動率。其計算方法如下:

Ri,t,y=?琢i,y+?茁Mi,yMKTt,y+?茁Si,ySMBt,y+?茁Hi,yHMLt,y+?著i,t,y(2)

其中Ri,t,y為超額,MKTt,y、SMBt,y、HMLt,y為三因子,則IVOLi,y=std(?著i,t,y)為特質波動率,而SVOLi,y=std(Ri,t,y-?著i,t,y)為系統波動率。為了研究各類波動性風險與資本成本的關系,每年按照系統性風險和特質風險高、中、低三個水平將股票樣本分為3組,取對應的高波動風險和低波動風險的兩組樣本資本成本的估計結果進行對比,以比較系統性風險以及特質風險對資本成本的影響有無顯著差異。其估計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結果可得到系統性波動風險較高和較低的樣本2007―2010年估計所得的資本成本大小分別為[0.089 6,0.050 2,

0.032 4,0.064 4]、[-0.045 1、0.026 3、0.022 7、0.050 9]。每年高系統波動風險的資本成本均大于低系統波動風險樣本的資本成本,表明系統風險越高,投資者可能要求更高的溢價,從而影響投資者預期收益率,進而使得資本成本偏高,驗證了假設1中對系統波動風險與資本結構之間關系的描述。而從表1中還可知,特質風險較大的樣本在2008年和2010年的資本成本大于特質風險較小的樣本,而在2007年與2009年得到的結論卻相反,因此通過以上分析不能得到特質波動性風險大小對資本成本影響的確定性關系,這可能是由于這一部分風險投資者可以采取投資組合的方式進行分散,要求的溢價比較低,因此該風險對資本成本的影響不明顯,且資本成本還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此處得不到較為明確的相關關系,因此假設1中對異質波動風險與資本結構之間關系的假設無法得以驗證。

(二)信息風險與資本成本

研究信息風險與資本成本的關系,首先需要度量信息風險。本文將基于Easley和O’Hara(1996)最早實現信息風險度量方法的EKOP模型,用知情交易者概率(PIN)衡量信息風險,計算如式(3)所示。

PINi,t= (3)

其中?琢為樣本區間內信息發生的概率、u為知情交易到達率,?著b、?著s分別為不知情交易的買單、賣單到達率。與上文研究波動性風險和資本成本的方法類似,按照信息風險大小每年將樣本分成3個子樣本,取信息風險高、低的兩組資本成本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高信息風險與低信息風險樣本在2007―2010年資本成本大小的估計值分別為[0.014 9,0.017 5,0.013 9,

0.078 2]、[0.012 0,-0.003 9,-0.011 9,0.053 4],高信息風險樣本的資本成本每年都大于低信息風險的資本成本。該結果表明信息風險的增大會造成資本成本的提高,驗證了假設2,這實質上與劉善存和李朋(2005)、Mohanram和Rajgopal(2006)研究信息風險對超額收益率有顯著正向影響的結論一致,他們的結果間接說明了信息風險與資本成本正相關。由微觀結構的理論的角度分析可知,在二級市場各個投資者的信息掌握程度是不均勻的,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處于信息弱勢的投資者由于面臨信息風險,需要尋求更多的風險溢價,因此隨著信息風險的增大資本成本也將增大。

(三)流動性風險與資本成本

基于Pastor和Stambaugh(2003)的方法,本文擬在包含流動性因子的四因素模型基礎上,將流動性因子的系數?茁定義為流動性風險。其中流動性因子的計算方法如下:

?酌ei,d+1,t,y=?茲i,t,y+?準i,t,yri,t,d,y+?酌i,t,ysign(rei,d,t,y)×?淄i,d,t,y+?著i,d+1,t,y(4)

?酌i,t,y為計算所得股票i在第y年第t月的流動性,ri,t,d,y、?淄i,t,d,y分別為股票i在第y年第t月第d天的收益率及成交金額。則是從流動性為?酌t=i,t/Nt,參考Pastor和Stambaugh的方法用規模系數修正后得到市場流動性為?酌t′,此時由式(5)得到的ut為流動性的非預期程度,則流動性因子LIQ=100×ut。

?駐?酌t′=a+b?駐?酌′t-1+c?酌′t-1+ut(5)

為保證流動性風險計算的準確性,因而要求回歸的樣本數量足夠大,所以本文以三年為一個滾動時間窗口度量流動性風險。在2007―2009年以及2008―2010年兩個樣本時間內度量流動性風險大小,并按其大小分為3組,得到高、低流動性風險樣本中度量資本成本模型的參數(見表3)。

如表3所示,在2007―2009年、2008―2010年兩個研究時間段內,高流動性風險樣本的資本成本估計值分別為[0.038 6,0.037 4],而低流動性風險樣本的估計值為[0.029 0,

0.032 5]。由此可以看出,高流動性風險的樣本估計所得的資本成本均高于低流動性風險的樣本,因此可能流動性風險越高資本成本越大。流動性風險較高時說明投資者可能會出現因為市場缺乏流動性,從而造成交易成本上升以及交易時間的延遲。該結果說明除了波動性風險、信息風險以外,投資者對影響執行成本及機會成本的流動性風險也要求風險溢價,該類風險對資本成本的影響很大。因此它可能會影響到公司進行融資決策,至此驗證了假設3。

篇11

《惡搞研習營》(又名《腸子》、《作家研習營》)是作家恰克·帕拉尼克繼《搏擊俱樂部》之后創作的又一部“邪典”力作。《惡搞研習營》中包含了二十二個看似獨立又相互關聯的故事,故事內容恐怖、荒誕,同時又讓人覺得反胃。《惡搞研習營》中講述了各色人物因一則廣告而聚集在一起,于是皆陷入了被人精心安排好的騙局,開始了類似于“求生”游戲。這些應征而來的人同時又像是在進行一場關于“生存”的真人秀表演,在沒有光亮、食物,沒有電和暖氣的惡劣環境中表現出人類、人性的劣根性。恰克·帕拉尼克在寫作活動中,靈活運用了其特有的“邪典”語言,將“殘忍”作為《惡搞研習營》的寫作風格,通過各色人物的不可令人理解的、非正常人所能為之的怪異、殘暴、血腥的極端行為,表現現實世界所存在各種社會問題,對現實世界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和冷峻有力的抨擊。

1.小說《惡搞研習營》中的殘忍風格

殘忍,多指由于某種本性或本能所表現出的十分冷漠、殘酷的感情,也常用來形容人或某種事物的行為活動,然而對恰克·帕拉尼克的小說《惡搞研習營》而言,“殘忍”卻是對于作者寫作風格的概括和總結。作為一部典型的“邪典小說”,《惡搞研習營》無論是在寫作手法,還是在故事情節方面都充滿了詭異、恐怖、暴力和血腥。小說《惡搞研習營》中,作者恰克·帕拉尼克的藝術文學語言雖然透露著超現實主義的黑色幽默,荒誕詼諧,卻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讓讀者笑出聲來,反而是在閱讀的時候覺得毛骨悚然。例如在《惡搞研習營》中,恰克·帕拉尼克將腸子比喻成蛇,當腸子脫離身體,作者寫道:“有什么可怕的海怪,一條海蟒,從來沒在光天化日見過的東西,一直躲在游泳池出水口的黑暗深處,等著咬我。”,由此,我們可以想象,甚至是可以感受到被蛇咬上一口的痛楚感。作者恰克·帕拉尼克可以這樣生動的將疼痛感形象的描繪出來,使得字里行間充滿了冷漠、殘忍。

小說《惡搞研習營》的殘忍不僅體現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對于疼痛等細節的生動描寫上,還體現在作者對于小說情節內容的安排。作者將一群人“囚禁”在“困境”中,現實生活的丑陋和不盡人意使他們透不過氣,于是他們希望通過一些其他的方式來宣泄和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做一些極端得令人無法理解、接受的怪異行為,自虐、屠殺……作者恰克·帕拉尼克并不在作品中給予他們任何“存活”的希望,而是讓他們在絕望中慢慢的“死去”。

2.《惡搞研習營》中的人類反思

該怎樣定義恰克·帕拉尼克的《惡搞研習營》,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嚴峻的問題。如果單單從作品殘酷的內容和風格來講,《惡搞研習營》的確是一部典型的“邪典小說”,其內容充滿恐怖、血腥、重口味和惡興趣,但是在作品中恰克·帕拉尼克所表現、表達的現實內容和思想感情卻又使《惡搞研習營》成為了一部典型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在小說《惡搞研習營》中,作者通過對各色人物的極端行為進行描述來表達自己對于現實世界、現實社會和人類發展等諸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反思。

例如在《惡搞研習營》中,富翁要依靠扮演乞丐來緩解壓力,卻因為這樣的怪癖行為而被當作游民遭人殺害;13歲的早衰癥少年誘騙有錢的、同情心泛濫的太太們上床;看不慣同時男同事欺辱的單身女子,帶著娃娃出逃并且自殺……作者恰克·帕拉尼克所以這樣安排故事情節,設定人物角色并不是為了通過惡俗、低級的內容來迎合讀者獵奇的心理需求,而是要用這樣一種極端表現形式來對現實社會進行深刻的嘲諷和批判。現實世界的人們所有會擁有各種怪異的,不為人理解的,甚至遭人唾棄鄙夷的惡習慣、行為,是因為現實生活中,人們在承受著不同的壓力而形成的。在現實的壓力面前,人們常常不知所措,而這些讓人無所適從的社會現實又常常得不到重視。在人類及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有太多嚴峻問題被人類忽視,從而為人類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極為惡劣的后果。作者恰克·帕拉尼克認為,他所以創作《惡搞研習營》就是希望用荒誕的喜劇形式,讓讀者在發笑的時候感受到由作品形式到故事內容所衍生出來的巨大的痛苦,由此得以警醒。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小說作品的語言藝術、內容風格來講,還是從小說作品深刻的現實意義來講,恰克·帕拉尼克所著的《惡搞研習所》都是一部成功的文學作品,正如《時代周刊》所言,“他把槍口對準當下的現實,這是人們閱讀帕拉尼克的原因。”以此同時,恰克·帕拉尼克在文學創作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也為我國通俗文學的創作與發展作出了良好的啟示。

參考文獻:

[1]恰克·帕拉尼克.腸子(惡搞研習營)[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1.

篇12

一、引言

從孔子因材施教到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個體差異始終是中西方教育者探究的重要學情。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多從知識基礎、應試學力、性別等角度考慮學情,忽視學生認知風格的差異。“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s)指個體感知、記憶、思維、問題解決、決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范式。”主體認知風格不同,學習方法也迥異,相應地教學方法也應隨之改變。

學生舞臺上的活力無限與文化課程學習的死氣沉沉始終困擾每一位從事藝術教育的工作者。為何藝術生對于專業和文化學習態度落差如此之大?我們發現藝術生同其他專業學生的認知風格有所區別。基于這種感官的認識,本課題對新疆藝術類中職生認知風格進行科學調查研究。目的是了解新疆藝術類中職生的認知風格并針對具體認知風格進行教學方法改革。

二、研究過程

(一)選擇被試

本研究選取新疆藝術W校初高中六個年級、三個學科,共計568名學生作為被試。其中初一學生88人、初二學生75人、初三學生74人、高一學生128人、高二學生116人、高三學生87人;被試所學專業為音樂教育和音樂表演、舞蹈表演、美術設計和美術教育;被試年齡集中在12-18歲之間;被試的民族包括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及其他少數民族;被試男生209人、女生359人。

(二)研究實施

1.《鑲嵌圖形測驗》。本研究選用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修訂的《鑲嵌圖形測驗》作為對學生認知風格的測量工具。鑲嵌圖形測驗要求被試者把一個隱藏在復雜圖形中的簡單圖形在規定時間內找出來,主要考察被試者的知覺能力。具有場獨立性認知風格的被試者能夠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而具有場依存性認知風格的被試者則難以完成。

2.《鑲嵌圖形測驗》內容及標準。測驗試題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預測,共9題。目的是考察被試者是否理解測驗要求,成績不計入總分;第二、三部分為正式測驗,各10題。前兩題記0.5分,3、4題記1分,5至10題記1.5分,滿分為24分。測試時間影響測驗結果,不同組別限定不同的時間。初中組,每次7分鐘,共21分鐘;高中組,每次5分鐘,共15分鐘。

3.研究程序及統計方法。本研究是以班級為單位的課堂情境集體測驗。實驗在指導語的引導下完成,重點向學生指導《鑲嵌圖形測驗》填寫要求和過程步驟。本研究共發放測試圖形568份,回收有效圖形543份,剔除填寫不合格圖形25份,有效回收率為95.59%。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假設性檢驗。

(三)研究結果

1.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整體特征。本研究對新疆藝術學校568名被試進行鑲嵌圖形測驗,回收有效圖形543份。得分、人數、百分比、累計百分比等情況統計見表l:

根據鑲嵌圖形評分標準,本次測驗最高分24分,最低分1分,平均分為8.6。從成績分布圖可知,總體成績呈正偏態分布,得分低的同學較多。參照相關場獨立和場依存類型劃分標準,我們認為新疆藝術類中職生認知風格以場依存性為主,繼而確定場依存者為289名,場獨立者為68名,其余確定為中間型者。

2.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年齡差異檢驗。本次研究對象年齡集中在12-18歲之間,年齡差距較大。處于成長階段的個體的身心發展特征形態差異。本研究將對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年齡差異進行檢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年齡差異顯著。差異具體在哪一階段還需要深入研究。

3.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性別差異檢驗。一般認為男生和女生身心發展速度、思維方式、學習方法等方面有差異。本研究的被試年齡差異大,身心發展速度不均衡,因此需要對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的認知風格進行性別差異檢驗。檢驗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性別差異顯著。

4.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民族差異檢驗。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心理特點、語言等方面差異較大。本次研究對象涉及漢族、維吾爾族、回族等,所以需要對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民族差異進行檢驗。

由表4可知,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民族差異檢驗不顯著。

(四)分析和討論

1.新疆藝術類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整體特征討論。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測驗分數主要集中在0-10分區間,成績呈正偏態分布。由此可見新疆藝術類中職生的認知方式以場依存類型為主。

藝術是人類思維和情感表達的方式之一,以感性、跳躍性、靈感等思維方式為主,同其他學科思維方式有所不同。藝術類中職生受內因驅動的影響選擇自己喜好的專業,區別于模式化的普通中小學九年義務教育。本次研究結果證實教育實踐中我們對于藝術類中職生認知風格以場依存類型為主猜想的正確性。

2.新疆藝術類中職生認知風格的年齡差異討論。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年齡差異顯著。本次研究共有六個年級。年級從初一到高三,跨度大。被試年齡集中在12-18歲之間。一般認為普通中學生的思維成熟在初中二年級,年齡集中在14歲左右。當然這個階段因人而異,不同類型人群特點不同。我們認為,年齡維度存在差異原因在于: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部分音樂、舞蹈專業學生年齡普遍小于14歲。低年級段的學生思維發展并未成熟、認知風格并未定型;而高年級段的學生思維發展成熟、認知風格定型。

3.新疆藝術類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性別差異討論。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性別差異檢驗顯著。人是能思維的高級動物。不同類型的人群思維方式、性格特點、認知方式等存在差異。學者劉進認為:“男孩偏向于理性思維、女孩偏向于感性思維。”本研究結果證實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我們認為,雖然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職生的認知方式性別存在差異,但這只是一個模糊的結論。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說,藝術類中職生年齡跨度較大,存在穩定和變化的沖突,所以差異的變化階段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4.新疆藝術類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民族差異討論。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藝術學校中職生認知風格的民族差異檢驗不顯著。本次測驗共涉及到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在我們的感官印象中,新疆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同漢族的民族風俗、文化特點有所不同。按邏輯推理來說,差異檢驗應該顯著,但結果卻相反。我們認為,能歌善舞雖是少數民族文化特征,并不能代表整體民族特征。而本次測驗研究重點考察中職生的知覺能力,屬于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所以這個結論同實踐感官印象有區別是正常的。

三、結論

(一)新疆藝術類中職生的認知風格以場依存型為主;(二)新疆藝術類中職生認知風格存在年級差異;(三)新疆藝術類中職生認知風格存在性別差異;(四)新疆藝術類中職生認知風格不存在民族差異。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8.

[2]李岳燕.美術特長生認知風格與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5.

篇13

1.起重機械發生事故的原因

1.1.起重機械的結構一般比較復雜,可以完成一個或多個起升運動。在作業的過程中,起重機可以完成起升、變幅、回轉等運動,操作起來的難度比較大,容易出現事故。

1.2.運載的產品多種多樣,荷載變化比較大。如鋼材,有的重達幾千噸,長達幾十米,有的形狀不規范,甚至有沙粒、融合狀物體,在吊運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物體的掉落現象,造成事故。

1.3.起重機械的工作范圍非常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需要裝設軌道和車輪,甚至有的需要裝設輪胎在地面上進行作業,活動的面積較大,出現事故時造成的傷害面積較大。

1.4.在生活方面,起重機械的運用,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如電梯、升降機等,但同時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安全。

1.5.零部件較多,且與工作人員直接接觸的起重機械,存在的隱患相當大,許多喜歡挑戰的人,會做出危險系數較大的動作,潛在許多偶發的危險因素。

2.起重機械檢驗的類型與特點

2.1.定期檢驗

起重機械在使用單位的工作期間內,要進行日常性維護與保養,并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提供的特定設備進行檢測。檢測主要目的是起重機械可以安全的工作,延長設備的使用時間,及時的發現起重機械存在的問題。

2.2.檢驗新安裝的設備

起重機械進行安裝、改造、維修時,首先要向相應的檢驗機構提前申請,并且在檢驗機構的監督下進行。其次,起重機械的安裝、維修,以及對起重機械的改造,在使用單位要進行自行檢查,而且國家質監局會提供特種的設備對施工過程進行驗證性檢驗。

2.3.起重機械制造過程的監督檢驗

起重機械在生產的過程中,制造單位要對產品進行檢測,在其檢驗合格之后,國家質監局核準檢驗機構會對產品的安全性能進行監督檢驗。起重機械的所有制造過程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標準來執行。

2.4.型式試驗

起重機械在正式定型之前,由國家指定的起重機械型式試驗機構對起重機械做定型試驗,質量與性能進行考核,驗證該產品的設計能否達到相關標準要求。

2.5.事故鑒定檢驗

起重機械在出現事故后,由指定機構進行鑒定檢測,查明發生事故的原因,確定責任的負責方,如果無法明確事故的發生原因,需要對起重機械進行技術分析。主要可以從起重機械的運行時的狀況、安全系數、金屬結構等方面分析。

2.6.故障診斷檢驗

主要是對起重機械的重要崗位,有關鍵作用的、具有價值的起重設備,自行檢驗或有相關部門進行檢驗。這樣可以及時的發現起重機械存在的問題,并查明問題出現的原因,進一步分析診斷,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進而避免事故的發生。故障診斷檢驗的過程是起重機械故障分析的安全評估重要內容。

2.7.科研試驗性檢驗

研究發明的新科技成果,在設計理論、工藝程序、工藝流程、新材料的運用、使用壽命、制造過程等方面要進行科研試驗性檢驗。

2.8.企業內部檢驗

我國在企業自行檢測內容方面有原則性規定。為保證起重機械能安全作業,要查找隱患并及時解決,日常要對設備進行維修與保養、在線檢查等,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3.基于風險的檢測

基于風險的檢測就是根據設備風險的不同進行分類,劃分為不同的風險等級,依據風險等級的劃分,合理的安排檢驗時間和資源,處理設備作業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問題,安全風險等級越高的設備部位要著重進行檢驗檢測。

3.1.基于風險的檢測技術對設備缺陷的認知

3.1.1.起重機械設備的缺陷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由于某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生產缺陷,;另一方面是在設備的運行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的操作失誤、維修不當、未進行保養等原因致使設備的零件損壞,造成運行中的缺陷。

3.1.2.設備出現缺陷,而有些缺陷對設備的正常運行影響不大,對于這些小缺陷,不要投入過多的檢測資源。如果投入的資源過多,不僅會使檢測的成本提升,還會導致其它風險等級較高的缺陷投入不足,缺陷問題會更為嚴重,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設備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

3.1.3.起重機械設備的許多缺陷對設備的正常作業影響不是很大,造成的后果也不會使設備功能失效,導致設備嚴重后果的缺陷還是有限的。

3.1.4.風險等級高的缺陷,要著重分配檢驗時間與資源,對設備中的重要部件要有針對性的檢測,發現其缺陷。

3.1.5.設備中的許多風險由極少部分的設備缺陷造成的。

3.2.基于風險評估方法

設備的風險等級評估,需要綜合考慮發生事故的頻率與造成事故的嚴重性。基于風險的評估方法可以分為定性評估、定量評估、半定量評估三大類進行分析。

3.2.1.定性風險評估,可以由基于風險檢測的專家或者施工單位的實際工作人員來進行的。評估之后的結果可以分為失效結果與失效風險,結果的不同將其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

3.2.2.定量風險評。運用邏輯模型來演示重大事故中的組合,使用物理模型展示重大事故的進程。這一分析法在分析深度、數據精確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事故模型化的體現,分析時更加的簡單。

3.2.3.半定量風險評估結合了上述兩種方法的優點,雖然依托于定量方法中的大量數據,但是對數據的要求不用過于精確,建立起的模型也不需要像定量風險評估中的那么嚴密,分析出的結果不再是具體的風險值,而是,失效后果的嚴重等級和發生概率的等級。

3.3.基于風險的檢測過程

基于風險檢測的對象如果有多個部件,應當先應用定性風險評估對工藝進行評估,分析出相應的風險等級,風險等級較高的部件,需在進行一部采用定性風險評估的方法進行分析。

3.3.1.評估前準備,在實施評估之前,要確實評估的目標,根據要評估的部件選取評估使用的方法,合理的分配資源。

3.3.2.分析失效模式和失效機理,通過對設備的運行狀況和設備周圍的地理因素調查與研究,分析設備出現實效的原因。

3.3.3.采集數據,主要對起重機械的整體設計、零部件、控制系統、檢測等數據的收集。

3.3.4.評估失效概率,其主要是指設備在工藝設計上出現的每種失效機理的次數,評估單位最小可以是一個部件,對過去的有效檢測進行量化,計算出具體的實效概率。

3.3.5.評估失效后果,設備在實效的情況下,會對經濟造成損失,環境造成危害,安全出現嚴重問題等,對事故造成的后果進行評估。

3.3.6.風險評介,對事故的發生的綜合因素進行考慮,評估出實效概率和失效后果,將設備的風險性劃分等級。

3.3.7.風險管理,制定相關的檢測方案,控制風險的發生頻率,減少以及避免事故的發生。對于風險情況的不同,合理分配資源,風險等級較高的,加大資源的分配量。

3.3.8.風險再評估,根據上述的風險評估方法,分析出評估結果,對出現危害的設備進行處理,并且再次進行評估,直到將風險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3.3.9.檢測數據,起重機械的每次數據要隨時進行整理,真實的數據能夠準確的分析出起重機械及零件的是實效速率。同時進行有效的評估,在檢測能力的范圍內一定要進行檢測。

3.3.10.數據敏感性分析,對顯著影響起重機械及其零部件風險程度的數據,應投入更多的力量和時間。對同一風險等級的起重機械設備,還可以進行細分,如是同級風險的設備,實效概率高于失效后果是一種組合,實效概率中和實效概率后果高是另一種組合,兩種的檢測計劃也就不相同。按照風險排序的結果,對 10% ~ 20% 的設備進行重點檢測,力求達到消除系統內 80% ~ 90%風險的效果。

4.結束語:

目前,我國的起重機械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生產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也面臨著一些安全隱患問題。傳統的起重機械在安全技術方面的檢測沒有針對性,其效率,作業效果并不理想,同時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本文對起重機械檢驗的類型、特點、基于風險檢測等方面進行了闡述與分析。在起重機械的檢驗方式上,對資源的利用不合理,檢測效率較低。為此,通過基于風險的檢測的各種方法相結合,不斷提高檢測的效率的有效性,將風險不斷的降低,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參考文獻:

[1]馬廣斌.起重設備檢驗流程效率分析及提升研究 [J].山東大學,2012(3).

[2]吳亢.強化起重機械的安全技術檢測管理[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1(2).

[3]宴明 ,王福綿.起重機械各類檢驗的特點與基于風險的檢

測研究[J].起重運輸機械,2012(8).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顺昌县| 商洛市| 平潭县| 江陵县| 东平县| 民勤县| 咸阳市| 陆川县| 民和| 抚松县| 新蔡县| 渝中区| 开江县| 永川市| 呈贡县| 呼图壁县| 宿州市| 西青区| 卫辉市| 扎鲁特旗| 桦南县| 改则县| 察雅县| 新沂市| 麦盖提县| 抚松县| 凤凰县| 墨玉县| 新郑市| 太谷县| 诸暨市| 信阳市| 虹口区| 定西市| 庆云县| 翼城县| 开封县| 巫山县| 咸阳市|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