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進入廠區先通過截流井進入粗格柵到污水泵到細格柵到沉沙池到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BOD5、SS和以各種形式的氮或磷)進入終沉池(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進入D型濾池(進一步減少SS,使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標準)進入紫外線消毒(殺滅水中的大腸桿菌)然后出水。

生化池、終沉池出的污泥部分作為生化池的回流污泥,剩下的送入污泥脫水間脫水外運。

污水處理主要有物理處理法、生化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生化處理法經常被使用,主流處理方法主要看被處理水質和受納水體情況,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主流處理方法為生化處理法,如活性污泥法、mbr 等方法。

二、現代污水處理技術

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刪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經過格刪或者篩率器之后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淀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過濾及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后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干燥設備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三、各個處理構筑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粗格刪進入污水提升泵房,然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運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廠運行總能耗相當大的比例,這與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揚程有關。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以便減輕無機顆粒對水泵、管道的磨損,減輕沉淀池負荷及改善污泥處理構筑物的處理條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多爾沉砂池和鐘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應的主要是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以及曝氣沉砂池的曝氣系統。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級污水處理廠的主題處理構筑物或作為二級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構筑物設在生物處理構筑物的前面,處理的對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筑物的運行條件并降低其BOD5負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淀池、輻流沉淀池和豎流沉淀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設備是排泥裝置,比如鏈帶式刮泥機、刮泥撇渣機、吸泥泵等。

4.生物處理構筑物

污水生物處理單元過程耗能量要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相當大的比例,它和污泥處理的單元過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氣系統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基本上是連續運行的,且功率較大,否則達不到較好的曝氣效果,處理效果也不好。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較低。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濃縮池、污泥脫水、干燥都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污泥處理單元的能量消耗是相當大的。

四、針對各個處理構筑物的節能途徑

1.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節省能耗,主要是考慮污水提升泵如何進行電能節約,正確科學的選泵。讓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地形減少污水的提升高度來降低水泵軸功率也是有效的辦法。

2.沉砂池

采用平流沉砂,避免采用需要動力設備的沉砂池。如平流沉砂池、采用重力排砂,避免使用機械排砂,這些措施都可大大節省能耗。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的能耗較低,主要能量消耗在排泥設備上,采用靜水壓力法無疑會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4.生物處理構筑物

國外的學者通過能耗和費用分析比較了生物處理工藝流程,他們認為處理設施大部分的能量消耗是發生在電機這類單一的設備上,選擇高效機電設備及減少高峰用電。他們提出的節能措施既包括改善電機的電氣性能,也包括解決運轉的工藝問題,還包括污水廠產物中的能量回收。

曝氣系統的能耗相當大,對曝氣系統能耗能效的研究總是涉及到曝氣設備的改造和革新。新型的曝氣設備雖然層出不窮,但目前仍然可劃分為2類:第1種是采用淹沒式的多孔擴散頭或空氣噴嘴產生空氣泡將氧氣傳遞進水溶液的方法。第2種是采用機械方法攪動污水促使大氣中的氧溶于水的方法。

生物膜法處理工藝采用厭氧處理可以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中對排泥設備的研究和排泥方式的改善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系統節能研究主要集中于污泥處理的能量回收,從污水污泥有機污染物中回收能量用于處理過程早在上世紀初就已投入實踐,但能源危機之前一直不受重視,目前有兩種回收途徑:一是污泥厭氧消化氣利用。一是污泥焚燒熱的利用。

篇2

引言

城市污水處理工程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系統工程,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不科學都會給整個工程帶來影響和損失。

一、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出現問題的因素

(一)環境意識缺失

在我國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對于環境的保護情況存在著“先污染、后治理”,這種思想原本就是對環境保護的一種意識形態的缺失,從每一個城市成員角度來說,城市成員在對于水資源的保護意識的缺失是導致我國城市生活用水污染嚴重的意識因素。

(二)城市經濟發展速度過快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經濟速度十分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的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用水量,數量增多的城市生活用水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水污染。城市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直接導致了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問題的出現。

(三)硬件設施不齊全

在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過程中,城市生活用水處理過程需要完善的硬件設備支持,其需要結合不同的城市生活用水情況,來建立和完善不同的硬件設備,以便于更好的進行污水的處理。從目前我國城市對于生活污水處理的設備支持來看,其較工業污水處理的設備來說還不是十分的完善,其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

(四)處理技術更新慢

處理技術的更新速度慢導致了更多城市污水處理問題的出現,加之對于污水處理設備維修的不及時,更是使得城市生活污水處理難上加難。技術更新速度慢對于我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來說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直接關系到污水處理的程度。

二、城市生活污水主要處理技術

(一)膜分離技術

目前此項技術已經被應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當中并在某些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且一些經過處理之后的生活污水已經被二次回用,當然此項技術也伴隨一定的問題,就是難以控制的膜污染。膜污染就是處理膜因而多次使用而使得膜處理能力下降,如何進行膜污染防治。就目前來說,主要有對濾液的前處理工作,對處理環境的改善以及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就對膜進行及時的清理等處理工作。通過這些工作可以實現如下結果:1)及時的將濾液中一些較大的顆粒物處理掉;2)在沖洗的情況下將膜污染的程度降低。雖然這些處理措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耗能較大且費時費勁,因而探討一種創新性的低消耗高處理的污水處理技術勢在必行。

(二)強化一級處理技術

對于此項處理技術來說,其有著投資需求低,費用消耗少,污染負荷得到及時控制的優點,因而它是城市污水處理中發展最快的一種處理技術。同時此項技術操作比較簡便和靈活,并且處理結果相對穩定,故而其很快的在諸多中小城市當中得到了推廣和大范圍的應用。此項技術可以分為兩大塊,第一大塊就是一級處理工藝,第二大塊就是生物強化一級處理工藝。在這當中,CEPT的處理有著不小的成效。但是,就此項技術來說,目前也面臨一些考驗,就是處理難度較大,處理的費用也相對較高,同時,在此項技術當中因為絮凝劑的使用也伴隨一些問題 ,因為此物品容易給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生物處理技術

(1)生物處理技術之厭氧處理法

此處理法在處理城市污水中有著不少優點,諸如其反應時的體積較小,同時耗能不多,操作過程較為簡單,因而此法是生活污水處理應用較多的法子之一,當然此法在應用中也難免伴隨一定的問題,因為在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大多的時候并不是很高,因而,人們在處理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并對此項技術進行創新和改進,就目前來說,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2)生物處理技術之生物膜法

此項技術一般都是用來處理生活污水的一些深水上,有人通過研究發現,如果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此項技術也可以對有機物與氧進行及時的處理,因而此法在未來當中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

二、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常見問題分析

(一)難以控制時刻變化的污染負荷

就當前來看,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豐富,隨之的對水需求也是與日俱增,于是,生活污水的組成成分也難免逐漸豐富而復雜,而加之四季的氣候變化,給污染負荷的控制工作提出了極為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是處理方法的選擇還是處理計劃的設定都存在一定的難度。

(二)處理技術受外界影響很大

就目前的很多城市污水處理技術來說,它們都是來自于前人的經驗和實驗總結,然而,不同的環境影響可能會有不同的處理結果,也就是說操作過程受外界的影響不可避免,同時,不同地區的文化經濟以及習慣也有著不同,也難以避免對處理技術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傳統處理技術成本相對較高

對于生活污水的處理來說,其主要技術是通過對污泥的厭氧消化來對其中一些能源進行回收從而實現對其的二次利用,但我國的厭氧消化廠為數并不是很多,因而節能消耗在很短的時期之中是難以實現的。而傳統的處理技術卻需要相對較多的能量,同時也就擺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成本相對較高。

(四)污水處理技術難以滿足當前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就我國當前的污水處理技術來說,與國外很大的差別,國外傾向于對生活污水的處理與再回收和再應用同時對污水中的處理物如氮、磷等也進行回收并對其進行合理應用,而我國目前卻僅僅處于處理生活污水的階段。可以說,我國的污水處理技術目標就是采用較低的消耗對污水處理進行合理的處理并且盡量達到污染物的零排放,可以看出,我國的技術空間在這方面仍然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優化措施

(一)優化硬件設施

對于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來說,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優化需要硬件設備的支持,而目前我國在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的硬件措施保障上還是不是十分的全面,我國應結合不同城市對于生活污水處理的要求,研發并引進一些先進的硬件設備,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優化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同時,要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作提供相應的場地支持和援助,要選擇有助于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的場地來進行城市污水處理。

(二)優化技術工藝

無論任何工作,技術的支持都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環境中,良好的技術支持是體現工藝性的關鍵,因此,對于城市污水處理工作來說,其需要創造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相適應的技術工藝,并結合不同的生活污水處理方法使其的效果達到最大化和最優化。

(三)優化設計工藝

在不同的城市中和不同的環境中,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的設計是不同的,結合不同的城市生活環境和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而言,生活污水的處理需要不同的設計工藝。因此,我國在優化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過程中,要選擇切合實際的處理工藝,結合生物法和化學法來制定相應的設計工藝,力求在設計環節保證整個污水處理過程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四)優化回收工藝

在污水的處理過程中污水的回收再利用是一個關鍵性的環節,在我國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過程中,同樣需要回收工藝的支持,對處理好的污水進行回收再利用,實現污水處理的可持續性,進而達到節能、節水,這是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的較高要求。在回收工藝上來說,我國要借鑒國內外一些先進的回收工藝。

(五)充分體現污水水質的特點

無論何種污水,都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才可以在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決不允許對有毒、有污染的廢水進行污水處理。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評價時,一定要對污水水質的特點、污染物的構成給予詳細的分析。

(六)合理選擇污水處理工藝

(1) 活性污泥的方式。它是目前全球各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方式。通過一定的方式變成回流污泥,回流污泥是為了讓曝氣池里具備一定的懸浮固體濃度;(2) 生物膜的方式。此方式為正在發展中的處理工藝,主要特征是微生物處于介質濾料表層,構成生物膜,污水在同生物膜接觸后,被溶解的有機污染物通過微生物的吸附轉變成其他物質以及微生物細胞物質,使得污水被凈;(3) 氧化的方式。此法是當前廣泛使用且非常具有發展潛能的污水處理方式之一。通過氧化劑的類型和反應器的分類,氧化法能夠分成化學氧化法、濕式氧化法、超臨界氧化法、催化氧化法以及光催化氧化法等。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提升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需要不斷的創新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在現有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基礎上,創新污水處理的程序,控制污水處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篇3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成熟,污水處理廠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也在不斷的革新和發展,但具體還是要通過粗格柵、污水泵、細格柵、沉沙池、生化池、終沉池和過濾池等環節,通過各個程序的連續操作,采用一系列的處理方式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1 污水處理

1.1 污水處理

污水處理主要是指通過采用合理有效的處理手段,采用有效的設備和空間對收集的污水進行過濾和消毒等,排出后可以供再次使用,或者排入到某個特定的區域,不構成環境和生態的污染。

1.2 污水處理等級

通常按照污水處理的等級將污水處理分為三個等級,分別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等。(1)一級處理主要是消除污水中的懸浮顆粒物和固體物質等,一級處理可以采用物理處理法進行處理,通過可以達到30%的處理,滿足不了排放的標準和要求,一般為二級處理的前奏。(2)二級處理主要是消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或者溶解狀態的物質,包括BOD.COD物質,消除90%以上的污染,滿足排放要求。(3)三級處理屬于高等級的污水處理,將污水中的可溶性無機物和氮磷等元素消除掉,具體的可以采用砂率法、混凝沉淀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等,另外還可以使用電滲分析法和離子交換法等技術來處理。

1.3 污水處理方法

污水處理的一般過程是通過廠區獲取一定量的待處理污水,然后通過截流井讓污水進入到廠區處的粗柵格中,去除過大的渣滓,經過污水泵后經污水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在流入到細格柵,去除掉較小的渣滓,利用重力分離的原理在沉沙池將污水跟沙分離,排除較大的顆粒物,然后再轉到生化池,此時采用活性強的污泥將水中的SS、BOD5和其他的氮和磷等消除掉,通過終沉池排除剩下淤泥后進入到D型過濾池,徹底消除掉SS,最后進行紫外線消毒來消滅水中的大腸桿菌等細菌,排除過濾后的水。

在進行污水處理時采用物理處理法、生化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等,通常生化處理法將被運用在城市生活污水的主流處理上,例如具體的方式可以采用mbr和活性污泥法等。

1.4 污水處理中各構筑物的作用和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污水提升泵房的耗能占據了污水處理廠生產環節的很大比例,當污水通過粗格柵流入到提升泵房時,在提升泵房將污水轉移到高處的沉砂池的前池,在該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其中耗能的多少也跟污水流量有關系。

(2)沉砂池。沉砂池主要分為多爾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平流沉砂池和鐘式沉砂池等類型,通常可以將沉砂池安置在泵站之前,避免污水中的顆粒對管道和水泵的磨損等。沉砂池主要為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供應能量。

(3)初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一般分為豎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和輻流沉淀池等,對于一級處理來說非常重要,設置在生物處理構筑物的前方,可以消除掉BOD5和SS等物質,減少了BOD5的負荷。該構筑物的能耗主要是在排泥裝置上,其中涵蓋了刮泥撇渣機、鏈帶式刮泥機和吸泥泵等設備,因為這種能耗受到周期性的影響,能耗程度較小,所以可不予考慮其能耗。

(4)生物處理構筑物。污水的污泥處理和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能耗占據了整個污水廠直接能耗的60%,例如在進行曝氣處理時需要消耗很大部分的電能,在處理曝氣問題時可以采用生物膜法處理設備進行,同時搭配活性污泥法,但生物膜法耗能較小,可以大規模的使用。

(5)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過程中主要是涉及到污水表層上的漂浮物的消除,同時還會進行污泥的抽吸等過程,但兩者對能量的消耗較少。

(6)污泥處理。污泥處理時整個污水處理流程中較為重要的過程,主要包括污泥脫水、干燥等過程中的能量消耗,這些處理設備都需要做很多的功,所以設備的電耗很大。

2 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節約能源、維持生態平衡等過程,其中通過有效的污水處理方式可以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將污染物轉化為對環境沒有危害的物質,達到凈水的目的。其中污水處理的方法有:

1)物理化學法,例如可以在處理污水時采用混凝沉淀法。2)物理處理法,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采用沉淀法和過濾法等,有效的將污水的雜質去除掉,達到凈水的效果,提高水源質量。3)采用生物處理法,該方式主要是通過經微生物放置于污水中,將微生物來分解和吸附污水中有機物等,將有害的、不穩定的有機物等消除掉,或者將其轉化為無害的物質,污水得到凈化的目的,其中活性污泥法就屬于生活處理法的范疇。

預處理階段:由格柵間來處理污水中的懸浮顆粒物,進入曝氣沉砂池,將無機顆粒物進行沉淀,在配水井中處理從曝氣沉砂池流出的污水,經過緩沖和分配,穩定性處理,利用傳動刮泥機等工具來去除大部分的泥渣。

生化處理階段:在A/O生化池,通過微生物來消滅掉水中的磷和有機物等,進入二沉池,將底部的泥渣跟水分離開,進入鼓風機房達到處理污水的效果。然后通過水的排放系統將水排放到河道中,在由污泥處理系統將污泥進行處理。

3 結語

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使得社會中的污水排放量逐漸增加,不但破壞了社會環境和生態平衡,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所以要想提高社會生態環境的質量,就需要加大對污水的處理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污水處理主要是通過對污水進行集中、過濾、消毒等一系列的程序進行,最后得到達標的處理水。由于在處理中會涉及到很多個環節和處理工藝,再加上條件的復雜性等,降低了污水處理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所以,針對目前污水處理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污水處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然后指定有效的應對措施,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振.活性污泥數學模型在天山污水處理廠工藝優化改造中的模擬研究[D].東華大學,2004.

[2] 朱勇.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方案的層次分析和工程設計實踐[D].重慶大學,2004.

篇4

一、化工企業污水處理廠改造的必要性

(一)設備老化且年久失修

最近幾年來,由于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廠年久失修等原因,使得很多的化工污水處理廠的中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老化以及損壞的現象;有些是污水處理廠中的格柵、曝氣頭、污水提升泵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有些是化工企業污水處理廠中的脫水機設備等出現了老化、損壞的情況。現目前,許多出現老化的企業污水處理廠,由于損壞程度或者老化程度較為嚴重,使得污水處理的效率較低,都需要對其進行技術上的改進。

(二)處理能力和處理要求不匹配

很多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廠在進行初始設計的過程中,沒有較為周全考慮到化工企業自身的發展速度的問題,或者說即使考慮到了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處理量預留,但是在后期受到化工企業用地問題的出現,都沒有能夠真正實現對化工企業處理量的預留,從而導致了化工企業污水處理廠處理量越來越小,無法承擔化工企業的日常排水量。隨著現代社會的污水處理技術不斷的發展,并且國家對于污水排放的標準越來越高,對于一些處理能力不足的陳舊化工企業污水處理廠就應該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容。

(三)建廠時調試沒有到位

由于各個方面的因素,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廠對于污水廠的調試工藝意識不到位,在進行污水處理廠建設之初就沒有考慮到位,從而使得污水廠自身的運轉不流暢,或者是污水廠所處理的污水水質無法達到相關的要求,并且污水廠在進行運作的過程中,其運行成本較高。

二、污水廠改造方案

(一)污水廠工藝改進的思路

為了加大處理量,降低處理成本。具體而言,包括以下方面:提高有機負荷;提高處理速度(效率);提高脫氮、除磷效率;提高抗沖擊負荷能力;提高對難降解物質的去除率;減小構筑物面積(增加池體深度);提高曝氣效率(減小風機耗電量);減小回流量(污泥回流、混合液回流、硝化液回流);減小污泥產量;深度處理與回用。

針對COD去除率的提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增加DO、延長曝氣時間、增加污泥濃度;針對難降解物質去除率的提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曝氣方式的改進、曝氣時間的延長、反應器方面的改進、采用生物強化技術、采用固定化細胞技術、采用厭氧和缺氧反應來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二)在不變動基建設施的前提下進行改造

變更構筑物的功能,即調整好氧池、缺氧池、厭氧池以及沉淀池的順序,甚至變更其功能;改變進水點位置;改變回流液體的方式;變更藥劑投加的位置或者投加量。

(三)采用強化微生物技術

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污水技術特別適合于對現有老舊化工企業污水處理廠的擴容和技術改造,對處理能力不足和處理后出水不達標的老舊化工企業污水處理廠,應用該技術進行擴容和技術改造,基本不用動基建設施,只需將現有生化池或處理水池改造成3T-IB固定化微生物厭氧濾池(3T-AF)或3T-IB固定化微生物曝氣生物濾池(3T-BAF),視水質情況不同,在池內裝填3T-IB高效專用生物載體和投加3T-B高效專用微生物,即可提高處理水量1倍以上,并能提高處理水質,降低運行費用,保證能達標排放。3T-IB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污水技術是對現有老舊化工企業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容和提高處理水質的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先進技術,可大大節約改造投資費用,取得最佳改造效果。

三、對于除磷問題的改進

近年來,隨著污水處理行業脫氮除磷要求的提高,污水處理系統在除磷方面的欠缺經常被人們提出。對于污水處理系統的除磷過程,主要的影響因素有環境因素、設計參數、水質條件三大類。環境因素包括DO、溫度、pH等;設計參數包括泥齡、停留時間、剩余污泥處理方法等;水質條件是近年來針對除磷效果的眾多研究的中心話題,主要包括基質的可獲得性、進水水質特性、VFA產生量、硝態氮的濃度。提高污水處理系統中除磷效果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增設厭氧池

首先,在污水處理的上游增設厭氧池,為生物除磷提供先進行磷的釋放、后進行磷的過度吸收的場所,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其次,在污水處理中可設置多處厭氧段或者缺氧段,實現更高程度的除磷效果。再次,安排多種厭氧段和好氧段交叉的運行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除磷率,但要以優良的自控系統為前提。

(二)降低厭氧區的DO

設法限制進入厭氧接觸區的DO量,避免快速降解基質被迅速耗盡,保證貯磷菌所需的脂肪酸產生量,這是提高除磷率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減小硝態氮的影響

設法不讓硝態氮進入磷的釋放區,是保證脫氮除磷互不干涉的關鍵。通常可以考慮在磷的釋放段前設置前置缺氧段,使反硝化先行完成。

四、結語

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廠在進行改造的過程中,必須要從節能、提高效率以及運行管理便捷等方面來進行考慮,從而使得化工企業污水廠的處理效率能夠更為符合國家的相關要求標準,促使污水處理廠的進一步發展,為我國的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篇5

在油田的開發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生產污水,如果不對其進行合理的處理回注和排放,不僅使油田地面設施不能正常運作,而且會因地層堵塞而帶來危害,同時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影響油田安全生產。因此,必須合理地處理并回收利用含油污水。

1.油田污水處理的原理

油田污水處理所利用的基本原理主要分為:自然除油、斜板除油、粗粒化除油、氣浮除油、旋流除油、過濾除油。

2.常見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目前的油田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由于污水水質差異較大,處理流程種類較多,現針對不同含油污水水質特點、凈化處理要求,按照主要處理工藝過程,大致可劃分為重力式流程、壓力式流程、浮選式流程三種基本處理流程。另有除油、浮選、生物降解、沉降、吸附過濾流程用于排放處理。

2.1.重力式流程. 自然(或斜板)除油-混凝沉降-壓力(或重力)過濾流程。從原油處理系統分離出的含油污水經自然收油初步沉降后,投加混凝劑進行混凝沉降,再經過緩沖、提升、進行壓力過濾,濾后水再加殺菌劑,得到合格的凈化水,外輸用于回注。濾罐反沖洗排水用回收水泵均勻地加入含油污水中再進行處理。回收的油送回原油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重力式處理流程處理效果良好,對生產污水含油量、水量變化波動適應性強,自然除油回收油品好,投加凈化劑混凝沉降后凈化效果好。但當處理規模較大時,壓力罐數量較多、操作量大,處理工藝自動化程度稍低。當對凈化水質要求較低且處理規模較大時,可采用重力式單閥濾罐提高處理能力。

2.2.壓力式流程。 旋流(或立式除油罐)除油―聚結分離―壓力沉降―壓力過濾流程。它加強了流程前段除油和后段過濾凈化,原油處理系統送來的含油污水,若壓力較高,可進旋流除油器;若壓力適中,可進接收罐除油,為了提高沉降凈化效果,在壓力沉降之前加一級聚結(亦稱粗粒化),使油珠粒徑變大,易于沉降分離。亦或采用旋流除油后直接進入壓力沉降。根據對凈化水質的要求可設置一級過濾和二級過濾凈化。壓力式處理流程處理凈化效率較高、效果良好,污水在處理流程停留時間較短,但適應水質,水量波動能力稍低于重力式流程。旋流除油裝置可高效去除污水中含油,聚結分離可使污水中微細油珠聚結變大,縮短分離時間,提高處理效率。該流程系統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稍高于重力式流程,現場預制工作量大大降低,且可充分利用含油污水來水水壓,減少系統二次提升。

2.3.浮選式流程 。接收(溶氣浮選)除油―射流浮選或誘導浮選―過濾、精濾流程。該流程首端大都采用溶氣氣浮,再用誘導氣浮或射流氣浮取代混凝沉降設施,后端根據凈化水回注要求,可設一級過濾和精細過濾裝置。浮選流程處理效率高,設備組裝化、自動化程度高,現場預制工作量小。因此廣泛應用于海上采油平臺,在陸上油田,尤其是稠油污水處理中也被較多應用。但該流程動力消耗大,維護工作量稍大。

3. 某海洋石油平臺污水處理流程設計

生產污水處理系統采用重力沉降、加氣浮選和核桃殼過濾器過濾三級處理流程,其中包含了3 種以上流程。重力式流程在沉降艙內得到了體現,浮選裝置為浮選式流程的代表,而在整個浮選至過濾的過程中,所有設備及管線密封帶壓,概括了壓力式流程。來自原油處理系統的含油污水首先進入 2 個污水沉降艙,在 100.8~110 kPaA 操作壓力下進行重力沉降分離,除去浮油、部分顆粒直徑較大的分散油及雜質。另外,需要在沉降艙的四周安裝加熱器,以確保冬季或關斷期,艙內溫度維持最低 50 ℃。經過沉降分離后的含油污水由 3 臺污水增壓泵提升進入 2 座加氣浮選裝置進行浮選,除去污水中的乳化油和細小的固體顆粒。經浮選裝置浮選處理后的含油污水再經過雙介質核桃殼過濾器過濾處理,除去污水中的微小懸浮物和油珠及被殺菌劑殺死的細菌和藻類等。雙介質核桃殼過濾器為5 用 1 備。處理后的生產污水進入凈水緩沖罐。當核桃殼過濾器需要反沖洗的時候,凈水反沖洗泵將處理后的生產水打回核桃殼過濾器。含油污水處理系統需用惰性氣體進行密封,以保證注水水質中含

氧量的要求。在含油污水的處理過程中需注入破乳劑、絮凝劑、浮選劑、助濾劑等化學藥劑。 經過三級處理后的生產污水已經達到含油污水排海水質要求。根據各開發年份逐年產出的水

篇6

1 工藝流程

在工藝流程中為了確保生物處理環節的有效性,再加上工業污水的水質復雜不均以及ph值變化過大,所以在工藝設置上,多采取中和調節-沉淀-氣浮預處理的工藝流程來降低ss濃度和調節ph值的大小。通常還根據工業廢水的污染物雜質的濃度過高,導致了可生化性逐漸降低的趨勢,我們選擇了水解酸化的工藝流程以便有效地提高廢污水的可生化性,為提高后繼的處理環節中污染物的除去率目的。

2 工藝選擇

2.1 氣浮藥劑用量

經過一些學者的實驗和研究,目前已經出現了很多種的氣浮藥劑,據試驗的數據顯示,這些藥劑處理高濃度的抗生素工業廢水的能力都得到了很高的ss與codcr去除率,國內的有些學者才用分散型水介質陽離子pam處理ss濃度68500mg/l,codcr濃度50000mg/l硫酸慶大霉素制藥廠所產生的廢水,ss與codcr的去除率分別高達到98.7%和75.9%。與它不同的是本工藝流程處理中對氣浮藥劑的選用是采用聚合氯化鋁和陽離子型的pam。聚合氯化鋁配制濃度為1%,pam配制的濃度為0.03%,將配置好的聚合氯化鋁分別加入濃度200mg/kg, 150mg/kg,100mg/kg,把pam分別加入濃度為10mg/kg,5mg/kg,3mg/kg,然后進行氣浮藥劑的實驗,測定出、進水中ss和codcr濃度。

2.2 水解酸化

水解酸化工藝流程主要是通過對控制污水的酸度、停留時間將厭氧消化反應控制在酸化和水解階段。它是利用產甲烷菌與產酸菌的世代周期、ph值以及生存環境等條件的不同,經過水解酸化的不斷處理,流出的工業污水中那些較為難以分解的一些大分子就會逐漸降解為一些比較容易分解的小分子顆粒,從而確保了抗生素生化毒性的降低,保證了廢水的可生化性提高的可能。本文闡述的水解酸化的工藝流程中設置了2個5m×5.3m×5.3m的反應器,他們的有效容積達到120m2;每一個反應器底部3.4m~1.5m處設有xy型彈性的藥劑填料層,填料占空間占整個反應器容積的40%左右,當水解酸化的反應器里面布設了填料,既可以通過掛膜的方法,進行廢水的上流過程中所產生的水解酸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同時還可以阻留和過濾細小的輕質雜質污泥,從而大大降低了出水cod濃度、ss以及污泥的流失率。然后通過2臺抽水泵的運行,不斷地向2個反應器中注水,讓氣浮后的工業廢水能夠在水解酸化的反應器中長時間的停留,停留最佳時間為分別為26h、13h、6.5h。然后在測定出、進水中的nh3-n、bod5、codcr濃度以及出水中的所有的有機揮發酸(vfa)的濃度。

2.3 sbr負荷

sbr工藝流程具有厭氧與好氧兩個過程不斷交替進行,它的優點是耐沖擊負荷性能強、脫氮除磷處理效率高、各工序可根據水量、水質靈活調整,無須二沉池、占地省、工藝流程簡單、造價低等特點。它主要是用于那些間歇排放以及小流量污水處理工程。高濃度的抗生物廢水通常都是采用好氧-厭氧等多種方法進行聯合處理,好氧性反應器的主要作用就是進一步地處理那些在厭氧環節中出水,使其能夠達標排放標準。本工藝流程中對sbr采用了2個5.2m×6.3m×5.4m的反應器,他們中最大的有效容積為125m3;污泥的濃度高達2000mg/l;排出比為35%。排水1h,沉淀1h,進水1h,通過不斷地加入自來水或調節池的儲水,就可以調節進水cod濃度分別為1500mg/l,1000mg/l,通過調整操作的時間分別是8h,6h,4h,可以調整污泥負荷0.05kgbod/kgss·d~0.2 kgbod/kgss·d,測定在不同條件下出、進水的nh3-n、bod5、codcr濃度,以確定sbr對負荷的承受能力。

3 結論

運用氣浮-水解酸化-sbr工藝處理硫酸卷曲霉素是切實可行的,不同負荷處理結果表明系統抗沖擊性能較好。本工藝較適宜的運行條件為:氣浮工藝pam濃度5mg/kg、聚合氯化鋁濃度100mg/kg;水解酸化反應器廢水停留時間13h;sbr反應器污泥負荷為0.14kgbod/kgss·d。在此參數下運行,出水水質能夠達到cod<150mg/l、bod5<50 me,/l、nh3-n<20mg/l。

篇7

項目位于井岡山風景名勝區,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光輝的革命歷史與壯麗的山河交相輝映,構成井岡山得天獨厚的紅綠旅游文化。近年來,井岡山旅游持續開發,接待旅游人數不斷增長,現有井岡山劉家坪污水處理廠規模已無法滿足污水量增長的需要,為了保護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自然環境,使井岡山旅游保持可持續發展,必須對現有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

井岡山劉家坪污水處理廠擴容改建工程采用異地擴建方式,廠址位于劉家坪養豬場附近,用地面積2.17ha,擴建規模為1.5萬m3/d,服務范圍包括:茨坪、劉家坪、土嶺、梨坪、大井、小井。污水處理工藝采用A/A/O生物脫氮除磷處理工藝,曝氣方式采用鼓風曝氣,出水消毒方式采用紫外線消毒,處理后尾水排入小溪,最終流入黃坳河,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排放標準的B標準。污泥處理采用帶式濃縮脫水一體機,污水廠污泥脫水后的污泥統一外運,由園林部門進行最終處置。

2 進出水水質及工藝流程

2.1 進出水水質

現有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檢測指標為:CODcr=120mg/L,BOD5=50mg/L,SS=280mg/L,NH3-N=10mg/L,TP=4mg/L。由于服務范圍為山區地形,污水收集系統較為復雜,地下水滲漏量較大,上述水質指標基本反映了井岡山生活污水的水質情況,可以作為確定擴建工程進水水質的參考依據。

考慮到收集管網進一步完善后,污水處理廠進水指標將有所提高,因此可以參考江西省相似地區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確定。江西省相似地區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為:CODcr≤220mg/L,BOD5≤120mg/L,SS≤200mg/L,NH4-N≤25mg/L,TN≤35mg/L,TP≤3mg/L。

本污水處理廠尾水排至附近小溪,此小溪由井岡沖水庫流至黃坳河,水體未規劃使用功能,本水體非水源取水區,可按三類水體考慮。

根據尾水排放水體為三類水體,依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確定處理程度為一級標準中的B標準,同時預留今后將處理程度提高到一級標準中的A標準的處理構筑物。最終確定本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指標見表1。

2.2 工藝流程

井岡山劉家坪污水處理廠擴容改建工程采用A/A/O生物脫氮除磷處理工藝,尾水輔以化學除磷,污泥采用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處理,工藝流程圖如圖1:

3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3.1 細格柵及沉砂池

污水通過管道收集,重力自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細格柵用于截除污水中較小漂浮物,沉砂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徑≥0.2mm的砂粒,使無機砂粒與有機物分離開來,便于后續生化處理。

細格柵和沉砂池合建,分為2格。細格柵選用2臺循環式齒耙清污機,單臺設備:B=0.8m,b=5mm,α=60°,N=1.5kW。沉砂池選用2臺旋流沉砂器,單臺設備功率1.5kW。

同時配備無軸螺旋輸送機1套,槽寬260mm,N=1.5kW。螺旋輸送壓榨機1套,槽寬200mm,N=1.5kW。砂水分離器1臺,?準220,N=0.37kW。

氣提用鼓風機2臺(1用1備),單臺設備:風壓39.2kPa,風量2m3/min,功率2.2kW。

3.2 A/A/O生物反應池

生物反應池用于污水的生化處理,本工程設反應池1座,平面尺寸L×B=56m×32m,池深6.8m,有效總容積約9420m3,共分為2格,每格能獨立運行。每格反應池分為厭氧區、缺氧區和好氧區,厭氧區、缺氧區共設直徑1400mm的低速水下推進器12臺,每臺功率3kW;好氧區共設DN65的管式微孔曝器管480m。反應池主要設計參數如下:

(1)污泥負荷:0.06kgBOD5/(kgMLSS?d);

(2)污泥濃度:4g/L;

(3)總污齡:17d;

(4)水力停留時間15h,其中厭氧區1.4h,缺氧區4.1h,好氧區9.5h;

(5)標準供氧量:3560kgO2/d;

(6)實際供氧量:5020kgO2/d;

(7)污泥產率:1.48kgMLSS/kgBOD5;

(8)干污泥量:2000kg/d。

3.3 二沉池

每格生物反應池配套1座二沉池。二沉池采用中進周出沉淀池,共2座,每座能獨立運行,池體直徑28m,池邊水深4.5m。二沉池表面負荷0.77m3/(m2?h),每個池子配置周邊傳動刮泥機1臺,單臺設備:?準28m,N=0.75×2kW。

3.4 消毒池

采用紫外線消毒池1座,當水流達到峰值流量、紫外線透過率為65%,且燈管達到壽命末期時的紫外C輻射劑量(253.7nm)不低于16mJ/cm2。設計安裝6個排架,每個排架設12支燈管,同時配套中央控制柜、整流器柜、空壓機等,設備總功率24kW。

3.5 污泥回流泵房及剩余污泥泵房

污泥回流泵房及剩余污泥泵房與生物反應池合建。混合液回流比按300%考慮,每格生物反應池選用3臺(2用1備)混合液回流泵,單泵參數:Q=500m3/h,H=1m,N=5.5kW。污泥回流比按100%考慮,共設4臺(3用1備)污泥回流泵,單泵參數:Q=200m3/h,H=7m,N=7.5kW。系統剩余污泥量為2000kg/d,換算成99.5%含水率濕污泥為400m3/d,共設2臺(1用1備)剩余污泥泵,單泵參數:Q=40m3/h,H=20m,N=5.5kW。

3.6 污泥濃縮脫水機房

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剩余污泥采用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進行處理,以便后續的污泥運輸和最終處置。

剩余污泥經剩余污泥泵提升至儲泥池,儲泥池直徑6.0m,有效水深2.6m,內設LFJ-500型單層半高槳板攪拌機1臺,?準=5m,H=3.0m,N=0.75kW。

污泥濃縮脫水機房平面尺寸L×B=33m×11m,內設2臺帶式濃縮壓濾機,每臺帶寬1.5m,處理量40m3/h,功率為3.7kW+7.5kW。污泥進料采用螺桿泵,共2臺(1用1備),單泵參數:Q=40m3/h,H=20m,N=7.5kW。

污泥濃縮脫水前需投加混凝劑對污泥進行調理,混凝劑采用PAM,污泥加藥量為0.004kg/kg污泥。加藥采用螺桿泵,共設螺桿泵2臺(1用1備),單泵參數:Q=1100L/h,H=60m,N=2.2kW。

3.7 尾水出水井

污泥脫水機濾布沖洗泵房與尾水出水井合建。尾水出水井用于控制出水水位,保證電磁流量計內滿管流;濾布沖洗泵用于污泥脫水機濾布沖洗。共布置濾布沖洗泵(長軸深井泵)3臺(2用1備),單泵參數:Q=25m3/h,H=60m,N=7.5kW。

4 主要構筑物的儀表設置

4.1 細格柵及沉砂池

細格柵設2套液位差計,1套液位計,1套COD測定儀。

沉砂池出水槽設1套PH/T檢測儀,1套懸浮物濃度計,沉砂池出水管設1套電磁流量計。

4.2 生物反應池

每格生物反應池設1套MLSS濃度計,共2套。每格生物反應池設1套溶解氧濃度計,共2套。每格生物反應池設氧化還原電位分析儀2套,共4套。

污泥池設液位計1套,SS濃度計1套。

4.3 二沉池

每座二沉池設泥位計1套,共2套。

4.4 消毒池及出水井

出水總管設電磁流量計1套,出水井設懸浮物濃度計(SS)1套,PH(帶溫度計)1套,在線總氮/總磷/COD測定儀1套,氨氮測定儀1套。

5 工藝設計特點

5.1 A/A/O生物脫氮除磷處理工藝

A/A/O法即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其構造是在A/O工藝的厭氧區之后、好氧區之前增設一個缺氧區,好氧區具有硝化功能,并使好氧區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區進行反硝化,使之脫氮。污水在流經三個不同功能分區的過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機物、氮和磷得到去除,達到同時進行生物除磷和生物除氮的目的。

在系統上,該工藝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的條件下,可抑制絲狀菌的繁殖,克服污泥膨脹,使得SVI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泥水分離。由于厭氧、缺氧和好氧三個區嚴格分開,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長,脫氮除磷效果好。

5.2 化學除磷

污水除磷主要有生物除磷和化學除磷兩大類。對于城市污水采用生物除磷為主,必要時輔以化學除磷作為補充,以確保出水的磷濃度在標準范圍之內。

根據本工程的進出水水質指標,需采用除磷脫氮工藝,而本工程BOD5:P=30>17,BOD5:N=3.42≈3.5,基本滿足生物除磷脫氮的條件,因此本工程采用生物除磷脫氮工藝,即二級強化處理工藝。由于工程有較高的除磷要求,設計考慮設置化學除磷以提高除磷效果。

6 結束語

井岡山劉家坪污水處理廠擴容改建項目采用先進的AAO污水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排放標準的B標準,建成后將對解決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水污染和水資源化利用發揮重要作用。

篇8

Keywords: return sludge ; pipeline; velocity; pumping station

中圖分類號:U664.9+2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引言:污水處理設計中,污泥回流泵站作為一道重要的處理設施,對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運行費用、生化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上。在進行設計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設計前注意事項

1.回流污泥泵選型: 根據本次工程污水設計流量Qmax,根據生化池相關計算最終確定污泥回流比Q1,Q1≤Qmax。揚程的確定則根據回流污泥泵站的液位與厭氧池液位的高差(為了節能,選取揚程時,盡量考慮回流污泥泵在池內高液位運行)、回流污泥泵的局部與沿程損失共同確定,并最好略微取高0.5-1m的富裕揚程。

2.剩余污泥泵選型:原則上設計剩余污泥泵每天工作8h(或16h與污泥濃縮脫水機工作時間相同),設計流量Q2根據生化池相關計算后確定。考慮剩余污泥泵的間歇運行狀態、剩余污泥的含水率以及實際運行中的相關資料,確定其揚程在H≥20m。Q2應與污泥脫水機房污泥濃縮脫水機污泥處理量Q3相對應,應Q3=Q2+Q4(初沉池剩余污泥泵流量)。

3.集水池容積的確定:集水池容積不低于1臺回流污泥泵5分鐘的出水時間,并且要扣除回流污泥泵的最低運行液位這一塊沒用的容積。由于二沉池的吸泥機是靠靜壓排泥與污泥回流泵站相連通,因此一旦污泥回流泵因為故障或者停電等原因停止運行,二者將形成U型連通管,導致污水從集水池外溢。所以污泥回流泵站集水池的頂部高度必須要與二沉池頂部標高一致。

4.起吊裝置高度的確定:根據起吊污泥回流泵的重量確定電動葫蘆的選型,然后根據電動葫蘆本身以及吊鉤最高的高度,還有回流污泥泵的泵體高度,再加起吊時泵體底部與集水池頂部的安全距離(0.5m),然后加上導軌與棚頂底部所需要的距離,從而確定起吊裝置導軌的安裝高度以及棚頂的高度。

二、設計中注意事項

1.電動葫蘆導軌必須要伸出池壁以外1.5m:以便電動葫蘆導軌能夠將回流污泥泵從集水池內吊出直接放至汽車車斗內運走維修。并且上部的棚蓋也相應順延,蓋住伸出的導軌,以免下雨導致導軌濕滑及電動葫蘆短路連電等現象。伸出導軌方向盡量選擇靠近道路的一側,并且避開爬梯或者與爬梯分置兩側。導軌伸出方位應避開閥門井等不抗壓的設施。

2.潛污泵吊裝口盡可能做小:上加熱鍍鋅鋼格蓋板或玻璃鋼格蓋板(需有相關國家或行業標準),如果有樣本,則安裝樣本所需尺寸預留。每個泵體宜單獨設置一個吊裝口,不可多個吊裝口合并設置。如果允許可在吊裝口周圍設護欄,導軌中心線處留門,以便設備進出。設護欄大大提高安全性。

3.泵站池體上方如果需要設置護欄:設置不銹鋼護欄,高1.1m;且在導軌延長線上留門,以便潛污泵順利吊出維修。

4.在池體上部適當位置設置一個進人孔:0.8*0.8m,并設置鋼爬梯,上覆蓋鋼格蓋板或者玻璃鋼格蓋板。人孔頂部適當比集水池池頂高0.15-0.3m,避免人在上面走, 發生危險。

5.整體閥門井可以一側設置混凝土蓋板,另一側密封:但是要注意土建設計的橫梁是否會阻礙通行。閥門井蓋板要通長鋪設,以便每個管路上的閥門損壞后可以直接從其正上方取出維修,否則因閥門過重而人力抬不動或不方便運輸。

6.池內預留套管均為剛性防水套管:在出水管至穿池壁之前加上彈性柔性接頭,穿池壁后在閥門井內的控制閥門前也設置柔性接頭。保證池體與閥門井不均勻沉降時管道不至于被折彎。

7.閥門井與池體一律分開建設:院內規定。閥門井內均需設置集水坑及爬梯,除非閥門井較淺,可不設爬梯。閥門井預留洞一般比管道大1號,即DN300的管道預留400*400的洞口。閥門井總高度不宜過高,以不超過2m為宜,越淺越好,但必須滿足管道最小覆土要求0.6m。如果因為回流污泥管總管所需埋深較深,可將回流污泥支管在穿出閥門井后向下翻至所需埋深要求。閥門井內的調節閥門、止回閥應盡量選用橫向尺寸較小的型號:調節閥門選用蝶閥、止回閥選用HH49X型微阻緩閉消聲蝶式止回閥,可以減少閥門井橫向尺寸,減少占地。調節閥一般不采用閘閥的原因:閘閥閥桿較長,操作不如蝶閥簡便易行,且采用閘閥會大大增加閥門井深度,故不宜選用閘閥,特別是大管徑管道的調節閥門。

8.蝶閥與止回閥之間一律用意短管連接:短管長度由蝶閥閥瓣尺寸確定,以免蝶閥開啟時閥瓣頂到止回閥,導致蝶閥無法達到最大開啟度。經常操作的閥門應設置于混凝土蓋板正下方或靠近其正下方。

9.電動葫蘆導軌平面位置根據水泵泵體中心線確定:選型時需要注意電動葫蘆本身以及吊鉤的高度,從而確定導軌的高度,以免起吊時起吊高度不夠,導致泵體提不出吊裝口。

10.選取的回流污泥泵應注明泵的最低運行液位,正常運行液位,以及最高液位(與二沉池液位相同)。

11、管道一般需設置支架:除了DN100以下的可打膨脹螺栓外,其余均預埋鋼板焊接支架或管卡等,特別是池內的位于水面以下的支架一定要預埋鋼板,否則打膨脹螺栓會因為污水腐蝕而損壞。大管徑的管道的預埋鋼板尺寸由土建設計人員根據計算后確定。

12、水泵出水管管道流速選取:可取比水泵出口大1號或2號的管徑即可,但要根據所選管徑復核管內流速、復核其管路局部損失是否過大,如果過大,就再加大一號管徑或者重新選取高揚程的水泵;多臺水泵出水管并管以后的出水管,其流速一般取1~1.2m/s即可,即為相應管道的經濟流速。

13.套筒排泥閥等設備可以通過水泵吊裝口進行吊裝的,可以不設其專用吊裝孔(吊裝孔的尺寸應按吊裝的最大部件或設備外形尺寸各邊加0.2m的安全距離確定)。套筒排泥閥調節液位高度宜為1m,調節液位最高液位標高與二沉池液位標高一致即可。選用套筒排泥閥時,進泥管高度應從池底進入,以方便其管道的支撐,可以用混凝土支墩。

14.所涉及到的工藝設備、管件等均宜按照實際尺寸繪制:在統計材料時可以更加準確,特別是閥門,在其平面上、剖面上均需考慮相對位置上的空余空間是否滿足安裝以及通行等要求。

15.管路連接方式:凡是涉及到閥門、彈性柔性接頭的均采用法蘭連接,凡是需要經常檢修的管路連接用法蘭連接,其余均用焊接連接。≤DN400的彎頭均可采用對焊無縫彎頭,>DN400的彎頭采用鋼制焊接彎頭。

16.回流污泥泵泵體凈距:回流污泥泵泵體之間的凈距應不小于1m,以防相鄰泵體之間因同時運行而產生水力吸水條件變差,影響其正常運行。泵體與側面池壁的凈距不宜小于0.5m。

三、結束語

污水處理廠設計中有關廠址的選擇、處理工藝選擇、污泥處理與處置等問題值得研究、探討,但歸結到一點,就是使工程設計能更切合目前我國的具體現狀。為了克服不可預見的因素,城市污水廠建設似可先建一級處理部分,待污水系統完善后,積累了若干年進廠水質水量資料后,再建二級處理部分,以更好發揮投資效益。

篇9

1.生物處理(活性污泥法)

生物處理中采用的處理工藝有:氧化塘法:Carrousel,交替式,Orbal.Phostrip法,Phoredox法,SBR法、AB法、生物流化床法、ICEAS法、DAT-IAT法、CASS(CAST,CASP)法、UNITANK法、MSBR法、A/O法、A2/O、A3/O、UCT法、VIP法、UASB法、一體化生化法、好氧污水處理、生物流化床污水處理、固定化細胞技術污水處理、生物鐵法、投加生長素法、集成生化加過濾法、增加流動載體法、深井曝氣法、生物濾池法、生物轉盤法、塔式生物濾池的生物膜法等等的城市污水一級、二級、深度處理法。

2.化學強化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過程中,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于受磷污染,富營養化嚴重,國家環保局為控制磷污染,對磷排放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標準。化學強化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工藝以除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和各種形態的磷為主,此污水處理工藝將化學除磷和生物除磷一體化,通過厭氧消化生物系統中活性污泥產生揮發性有機酸,作為聚磷菌生長的基質或稱之為營養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選擇性增殖,并將其回流到生物系統中,使生物污水處理系統工作在高效除磷狀態;同時污泥在厭氧條件下產生的磷釋放,通過化學除磷消除。這是一種高效市政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滿足了我國現階段,為解決水體富營養化,需要在常規二級污水處理基礎上進一步除磷的要求。

3.曝氣生物濾池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曝氣生物濾池,就是在生物濾池處理裝置中設置填料,通過人為供氧,使填料上生長大量的微生物。這種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裝置由濾床、布氣裝置、布水裝置、排水裝置等組成。曝氣裝置采用配套專用曝氣頭,產生的中小氣泡經填料反復切割,達到接近微控曝氣的效果。由于反應池內污泥濃度高,處理設施緊湊,可大大節省占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

4.循環間歇曝氣污水處理工藝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各地相差較大,經濟發展滯后的城市還不能拿出很多資金用于污水治理,因此,怎樣利用有限的資金,降低環境污染,是很多城市政府面臨的問題。在污水處理方面,直到不久前,一些城市還采用一級或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技術,出水達不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對除去有機污染物的要求。循環間歇曝氣工藝充分發揮高負荷氧化溝處理效率高的優點,又充分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出水好的特點,保證了系統出水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一級標準在除去有機污染物方面的要求。在投資和運行費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機污染物為主的二級生物污水處理系統降低30%左右,是適合我國現階段污水處理要求的工藝技術。

5.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

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污水處理工藝CCAS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CCAS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出水可達標排放。

污水處理工藝CCAS上獨特的優勢:a曝氣時,CCAS污水處理的污水和污泥處于完全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b“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c沉淀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于完全理想沉淀狀態,使出水懸浮物極低,低的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6.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

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是在生物轉盤技術基礎上,結合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優點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處理技術。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提供了一種簡單和可靠的污水處理方法。整個污水處理系統中的轉軸是唯一的轉動部分,一旦機器出了故障,一般機械人員都可以進行維修。系統生物量會根據有機負荷的變化而自動補償。附在轉盤上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當污水中的有機物增加時,微生物隨之增加,相反,當污水中的有機物減少時,微生物隨之減少。所以這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效果不容易受到流量和負荷的突然變化和停電的影響。運行費用低,只有其他曝氣污水處理系統耗電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占地面積僅相當常規活性污泥法一半。由于生物系統中生長的微生物種類多,能夠高效處理各種難降解工業污水。

7.A/O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由于我國小城鎮居住點分散,污水源分布點多量少,城鎮級污水廠的規模多低于10000噸/日。目前國內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經常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會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運行費用,無法持續運行。必須針對小城鎮的特點采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穩定可靠,操作與管理相對簡單的工藝。

8.MBFB膜生物流化床工藝

篇10

一、概述

(一)污水處理分類

按污水來源分類,可將污水處理劃分為生活污水處理和生產廢水處理兩類污水處理。其中生活污水處理就是對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的處理,這些污水主要是指各種各樣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及其混合物,其中包括純溶液、懸浮和漂浮的各種各樣的固體顆粒以及凝膠狀和膠狀擴散物等;生產廢水處理主要包括工業廢水處理、農業污水處理以及醫療污水處理等。

(二)常見的污水處理方法

幾種常見的污水處理方法:

第一、物理處理法。這是一種通過物理或機械的分離過程的一種處理方法,包括沉淀、過濾、離心分離以及上浮等技術方法。

第二、化學處理法。這是一種通過加入化學物質與污水中有害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轉化過程的處理方法,包括氧化、還原、分解、中和、混凝、化學沉淀等方法。

第三、物理化學處理法。這是一種通過物理化學的分離過程的一種處理方法,包括吸附、萃取、離子交換、電解、滲透等技術方法。

第四、生物處理法。這是一種通過微生物在污水中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和分解的新陳代謝過程的方法,包括生物濾池、活性污泥、生物轉盤、厭氣消化等技術方法。包括厭氧生物處理和好氧生物處理兩類

(三)污水處理的一般工藝流程

現代污水處理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將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劃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第一、一級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該流程主要凈化污水中那些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大部分物理處理法可以完成這一級處理的要求。作為二級處理的預處理,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其毒害物質一般可去除三分之一左右,還不能達到排放的標準。

第二、二級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該流程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溶解狀態的膠體等有機污染物質,通過該流程,絕大多數的有機物都得到了凈化,達到了有機污染物的排放標準。

第三、三級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該流程是用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以及容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氮和磷等可溶性物質。該流程主要用到的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活性炭吸附法以及離子交換法等。

概括的講,整個過程為原污水經過通過粗格柵的污水提升泵提升后,在經過砂濾器或格柵之后進入沉砂池,將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排放到初沉池,這一過程稱為一級處理;初次沉淀池的出水通過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進入生物處理設備,經過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沉池;二次沉淀池的出水經過生物脫氮除磷法、活性炭吸附法以及離子交換法處理后進入三級處理,完成整個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二、污水處理工藝分析

(一) 改良型SBR生物處理技術

改良型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它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其工藝原理是預先培養一定量的活性污泥于反應器內,當廢水進入反應器后,這些活性污泥就會與污水中的微生物混合在一起,這樣的話微生物就可以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新陳代謝,從而可以將有機物降解,并將其沉淀分離,達到廢水處理的效果。改良型SBR生物處理過程主要由初期的去除與吸附、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以及沉淀物的形成等幾個凈化過程來完成污水處理的。

改良型SBR生物處理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為:進水泵房曝氣沉砂池改良型SBR生物處理反應池紫外消毒系統出水。

(二) 氧化溝生物處理技術

氧化溝又名氧化渠,其構筑物多呈封閉的環形溝渠。它是SBR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變型。由于氧化溝生物處理技術的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氣渠道中是不斷循環流動的,所以氧化溝又稱為循環曝氣池。其中氧化溝一般由導流和混合設備、溝體、曝氣設備和進出水裝置等組成,溝體一般采用的呈環形、長方形、L形、圓形或其他形,溝端的形狀多為矩形和梯形。

氧化溝生物處理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為:進水泵房初沉池氧化溝生物處理池二沉池紫外消毒系統出水。

(三) 倒置A/A/O生物處理技術

倒置A/A/O工藝是是厭氧-缺氧-好氧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該工藝處理效率比較高,一般適用于要求脫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廠的污水處理,與效率呈正比。倒置A/A/O工藝的基礎建設費和運行費用也非常的高,而且運行管理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倒置A/A/O生物處理技術多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廠的污水處理。

倒置A/A/O生物處理技術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為:進水泵房初沉池倒置A/A/O生物處理池二沉池紫外消毒系統出水。

三、污水處理工藝的管理

(一)建立和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二)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

人才是做好污水處理的關鍵,盡管不少從事污水處理的相關人員都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這些專業知識往往與實際管理相脫節。采用理論講課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培訓機制,強化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學習力度,通過對專業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實際條件下污水處理工藝的各項核心技術環節,熟悉污水處理的實際工藝流程,明確流程的要領,通過提高人才的專業技能來有效提高污水處理的質量和效率。

(三)做好各項技術改造

除了做好上述的工作外,還要做好各項技術改造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對沉降的處理、對設計缺陷的整改、對設施缺陷的整改、對設備缺陷方面的整改、對污泥調節池的改進以及對出泥管道的改進等。

(四)做好標準化建設認證

四、小結

水作為人類的生命之源,做好生活和工業污水的處理工作,保護生態環境,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因此,做好污水處理工作意義重大。污水處理的核心在于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實施,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生物、物理和化學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污水的處理效率,然而污水處理工藝在運行時還應注意一些細節的技術問題,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做好細節的技術問題,將決定污水處理的質量和成效。

參考文獻:

[1] 楊學智.淺談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新理念及策略[J].能源技術經濟,2005(8).

篇11

一、工程概況

崇州市位于四川省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南北長42.5km,東西寬66.5km,共轄25個鄉鎮,市中心東距省會成都(繞城高速公路)28km。崇州市已建有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一座,規模4.0萬m3/d,服務范圍為崇州市區。各鄉鎮根據臨近鄉鎮的實際情況,采用集中或分散的污水處理方式。本文所涉及到的鄉鎮有8個,分別是崇平、大劃、觀勝、集賢、江源、廖家、燎原、隆興及梓潼,該鄉鎮主要為生活污水,牲畜污水均通過化糞池處理后再匯集污水管網系統,由于受地形特點,經濟條件等因素,均實行污水就近處理,即采用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

二、工程規模及處理工藝

崇州市九個鄉鎮根據各鄉鎮的人口不同,污水規模也不一樣,但污水水質均以生活污水為主,在設計中,進水水質基本上一樣,出水水質根據當地環保部門要求出水達標為國家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級標準。

污水處理工藝是根據污水量、污水水質、環境容量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等多方面的因素確定的。目前,比較成熟可靠的污水處理工藝主要有以下一些工藝系列:氧化溝系列、A2/O系列、序批式反應器(SBR)系列和生物膜系列等,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工藝系列均在不斷地發展、完善和提高,從處理效果看,均可滿足處理要求。在工藝選擇上,從本工程實際情況及特點:1、污水量小,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擁進,存在著水量減少的可能;2、水質波動大, 水量排放時間比較集中,在晚間一般水量很小,水質濃度變化較大;3、處理工藝需具有脫氮除磷功能。根據上述特點要求,各鄉鎮污水設計水質及處理工藝如下:

污水處理設計進出水水質

項目 BOD5 CODcr SS TN TP

進水(mg/L) 150 250 150 35 3

出水(mg/L)

(一級B標) 20 60 20 20 1

出水(mg/L)

(一級A標) 10 50 10 8 0.5

各鄉鎮污水處理概況

鄉鎮名稱 規模(m3/d) 處理工藝 出水標準 占地面積(畝) 工程投資(萬元)

崇平 400 CASS 一級B標 2.28 123.65

大劃 400 CASS 一級B標 2.28 123.65

觀勝 200 A/O生物流化床 一級B標 1.9 105.08

集賢 3000 奧貝爾氧化溝 一級A標 8.2 613.42

江源 400 人工快滲 一級B標 3.2 121.58

廖家 400 A/O生物流化床 一級B標 2.16 136.92

燎原 300 人工快滲 一級B標 2.7 101.30

隆興 300 CASS 一級B標 2.16 112.49

梓潼 200 A/O生物流化床 一級B標 1.9 105.08

CASS是在SBR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SBR池內進水端增加了一個生物選擇器,實現了連續進水(沉淀期、排水期仍連續進水),間歇排水。CASS工藝對污染物質降解是一個時間上的推流過程,集反應、沉淀、排水于一體,是一個好氧-缺氧-厭氧交替運行的過程,因此具有一定脫氮除磷效果。

CASS工藝流程如下:

CASS工藝流程示意圖

A/O生物流化床的主要工藝單元是流動床生物膜反應器,也被稱為懸浮載體生物膜反應器,是指生物膜載體在高速水流和(或)氣流或機械攪拌的作用下而不斷運動(攪動、膨脹、流化、紊動或循環等)的生物膜反應器。在生物流化床反應區內,污水在水力、曝氣的作用下形成蝶形流化,使多孔高分子復合載體、溶氧和污水進行充分高效傳質。多孔高分子復合載體表面存在多種好氧微生物,微生物對污水中的CODcr、BOD5和油類等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去除,對磷進行聚合固定和對氮進行硝化作用。

A/O生物流化床工藝流程如下:

A/O生物流化床工藝流程示意圖

奧貝爾(Orbal)氧化溝是一種多級氧化溝,溝中安有水平旋轉的充氧轉盤。其特點是從外到內的三條溝的溶解氧濃度由低到高遞增,稱之為“0、1、2”(外溝溶解氧為零,中溝溶解氧為1mg/L,內溝溶解氧為2mg/L)工藝,由外到內形成缺氧,低氧及富氧區,以適應生物除磷脫氮的要求,稱為生物反應池的大環境。污水及回流污泥由外溝進入,處理后出水從內溝流入二沉池。

奧貝爾氧化溝工藝流程如下:

奧貝爾氧化溝工藝流程示意圖

人工快速滲濾系統(CRI)是在快速滲濾系統的基礎上,采用滲透性能良好的CRI介質(以一定級配的天然河砂為主,并摻入活性礦物質填料),采用干濕交替的運轉方式,污水在通過快滲池時產生綜合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反應,使污染物得以去除。CRI系統對于生活污水和受污染河流水凈化效果良好,與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相比較,該技術有成本低(包括建設和運行成本)、出水效果好、不產生活性污泥,操作簡單、抗沖擊負荷強、運行穩定。

CRI系統工藝流程如下:

CRI系統工藝流程示意圖

三、工程實際運行效果

上述小型污水站均于2011年建成并投入運行,并由專業的運營公司管理運行。上述四個處理方法:CASS和奧貝爾氧化溝核心為活性污泥法,A/O生物流化床核心為生物膜法,人工快速滲濾系統核心為土地生態處理技術。在實際運行中,針對自動化程度較高的CASS工藝,由于水量小大多時間為人為控制,但就目前運行效果來看,除A/O生物流化床工藝處理效果存在不達標外,其他三種工藝運行正常并均已達標。

A/O生物流化床工藝不達標原因經調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1、厭氧段填充有彈性立體填料,填料攔截和吸附污泥,造成淤泥多,填料堵塞;2、好氧段采用曝氣管,曝氣不均勻,曝氣管距離池底有60cm的高度,造成池底很大一片死角,容易沉淀污泥;3、好氧池內采用的多孔高效微生物載體填料,填料在曝氣過程中,至濾床階段無任何攔截措施,造成填料流失;4、管理上的問題,由于小型污水站本身規模小,水量變化較大,時大時小,大多都不太引起重視,在管理和運營上都比較松懈,水量較小時很少開啟曝氣鼓風,造成填料污泥沉淀堵塞。

篇12

Key words: sewage treatment, automatic control, PLC, intelligent instrument

中圖分類號: U6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引言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建設的加快,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逐年迅速遞增,據統計,2011年全國廢水排放量為652.1億噸[1],大量未經處理的城市污水任意排放,不僅造成水環境的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同時制約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危害了人們的健康[2]。

近年來國家對城鎮污水處理工作非常重視,不斷在各城鎮投建各種規模的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系統中,電氣自控系統的可靠、準確、穩定的運行是污水處理工藝正常進行的重要保證,在節約人力資源的同時,又能夠準確及時的反應各種工藝參數的變化情況[3-4]。本文結合某縣城污水處理廠工程實際,介紹了污水處理自控系統的整體方案設計及具體實現。

2工藝過程簡介

本工程主要針對城市生活污水進行處理,污水廠工程建設規模為10000m3/d。根據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及出水水質要求,水處理工藝必須采用具有除磷、硝化和反硝化功能的二級生物處理和三級處理才能達到設計要求,因此,改污水處理的總體工藝流程包括預處理段、二級生物處理段、三級深度處理段、消毒處理段。本工程污水處理主體工藝采用“A2/O(二級生物處理段)+混凝沉淀+過濾法(三級深度處理段)”處理工藝,污泥處理主體工藝為采用“污泥濃縮池+高壓隔膜壓濾機”處理工藝,消毒工藝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藝。廠內構(建)筑物主要包括:粗格柵及提升泵房、細格柵及沉砂池、A2/O生化池、沉淀池、二沉池、V型濾池、濃縮池、污泥脫水機房、加藥消毒間、鼓風機房、變配電室及綜合樓等。

3自控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根據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要求,廠內各主要用電設備均采用兩種控制操作方式,即就地手動開停控制和自動控制,兩種控制方式可由現場切換開關進行選擇切換。手動控制按鈕設于機旁,完成設備的單體動作,主要用于設備的檢修與調試,也可作為生產過程中臨時、應急操作手段。正常情況下,工藝流程控制方式為自動控制,本工程中自控系統的設計遵循“集中管理、集中控制、資源共享”的設計原則,使其符合工業自動化控制與信息化管理相結合的發展趨勢,實現工藝參數和設備運行的集中監測和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

本自控系統采用縱向分層式控制結構,由上至下依次為生產管理層、生產監控層、現場控制層以及現場設備層,各層通過工業以太網、PROFIBUS-DP總線進行通訊,形成一個測控網絡,實現對生產現場參數(pH值、溫度、電導率)進行在線監測,根據監測數據對現場設備進行控制,并記錄管理信息、顯示報警信號等功能。

4各子系統的設計與功能分析

按照功能將本污水處理廠自控系統分為中央監控系統、生產控制系統和儀表系統。

4.1中央監控系統

中央監控系統由位于綜合樓中中央控制室的兩臺PC機、廠長室的一臺PC機、總工室的一臺PC機、化驗室的一臺PC機以及網絡交換機、打印設備、配套上位機監控軟件等構成。其中數據網絡為10/100Mbps快速工業以太網,傳輸介質為光纜或五類(或超五類)雙絞線,所有PC機以及下一級的PLC現場監控站均掛載于以太網上。

位于中央控制室的兩臺PC機作為互為備用的監測操作站,通過工業以太網向下采集現場PLC監控站上傳的各類數據和信息,建立數據庫并進行存儲,供給操作人員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不同的現場設備進行控制,完成生產調度。作為監控操作站的PC機采用面向工作站的實時多任務、多用戶的WindowsNT網絡操作系統,兩臺PC機中的一臺兼作數據服務器,同時配置相應的實時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軟件和生產組態監控軟件。本工程選用的生產監控軟件為FIXMMI-IX-2070C開發版,該軟件功能豐富、界面良好,可以顯示整個污水處理廠區的平面圖、各構筑物的相對位置、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圖和電氣系統圖、現場設備的運行狀態、工藝過程中的各種參數值等,它可以實現工藝流程趨勢分析、參數調整、維修記錄、故障報警、設備材料管理、能耗及物流統計、自動生成報表等功能。此外,監控軟件還可以配合打印機實現生產報表定時打印,事故狀態實時打印的功能 。

篇13

一、油田采出水治理技術現狀

近年來,勝利油田先后在高滲、低滲、稠油熱采、三采注聚、高溫高鹽等油藏進行開發,各類油藏產出污水都進行處理,形成了采出水處理后回注、回用鍋爐、達標外排等系列技術,基本滿足了高含水期油田各類油藏的開發需求。經過多年發展,形成多項常規采出水處理技術:重力混凝沉降除油技術,壓力密閉除油技術,浮選除油技術,水力旋流除油技術等。為解決含聚污水問題,自2004年開始,勝利油田先后進行了加藥混凝沉降、RSK紊流矩陣除油、電絮凝、氣浮、OPS、磁分離等多項含聚水處理試驗研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并發展形成多項含聚污水處理技術:一級氣浮工藝處理低含聚污水技術,兩級氣浮處理含聚污水技術,OPS+CoMag磁分離處理含聚污水技術。

二、東三污改造前生產運行情況

東三聯污水站始建于1992年,污水處理采用壓力沉降除油+過濾工藝流程。

由于東三聯污水站已運行近20年,其工程現狀已明顯地暴露出諸多問題,而正是這些問題導致處理出水水質更加無法達標,主要表現在:1)現工藝不適應聚合物配注污水保粘要求;2)現工藝不適應含聚污水處理的特點;3)處理工藝流程不完整,無法保證水質達標;4)設備腐蝕嚴重,無法保證正常運行;5)無污泥系統,導致水質進一步惡化。

三、東三污改造后生產運行情況

2011年開始東三污水站整體改造工程,改造內容包括:新建8座玻璃鋼污水罐,改造2座2000m3污水緩沖罐及2座5000m3污水罐內構,增加氮氣溶氣聚結除油流程,增加污泥處理工藝(包括污泥池、污泥泵及3臺污泥壓濾機),更換3臺污水外輸泵。目前污水站改造已完工,除污泥處理流程外全部投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方城县| 广南县| 阿荣旗| 秀山| 泾川县| 汶上县| 肇源县| 宣化县| 永平县| 延吉市| 耒阳市| 德安县| 囊谦县| 桑植县| 阿拉善左旗| 湘乡市| 大渡口区| 吐鲁番市| 海伦市| 高青县| 鲁山县| 磴口县| 库尔勒市| 孟津县| 济源市| 皮山县| 鄂州市| 大庆市| 和田市| 肇庆市| 桃园市| 都安| 陇西县| 山阴县| 高安市| 天柱县| 六盘水市| 余干县| 衡阳市|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