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書法字體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書法治療概述
書法治療作為心理藝術治療的一個分支,其研究起點較之音樂治療、繪畫治療等相對較晚,研究深度也相對較淺。書寫行為本身即是一種有意義的身體機能調節和認知活動,其書寫的對象是文字,那么文字的意義也會隨著書寫的過程與個體產生交互。書寫中身體動作控制和毛筆控制也是由書寫字體和形狀大小的變化而異,所以在書寫的過程中,個體便形成一個知、情、意循環流轉的整體。漢字的組成規則是豐富的,其象形文字的幾何特征也為中國書法添上了格式塔心理學的標記,結構的連通性、閉合性、對稱性,左右上下結構的比例美感,在書寫的過程中都喚醒書寫者的知覺、認知和身體狀態進行調整并達到平衡的狀態。
二、毛筆書法字體與治療的關系
在進行書法治療的過程中,來訪者參與書法寫作的形式會根據其對毛筆書法的掌握程度而設定。那么根據不同的治療對象和治療目標,書法本身的字體形式成又與治療有著密切的相關。字體,即文字的不同樣式,有文字的結構形式之分,又有書法流派和書法大家存筆風格之分,此間我們主要討論前者。字體變遷與古代對文字傳播的需求和當時技術的發展高度相關,許多文獻和著作對此都有詳盡的討論。此間文段主要從符號學的意義上來討論,以文字的結構形式分類的書體與不同心理治療目的的契合點。
三、不同毛筆書法字體構析
1.篆書:為大篆、小篆統稱,由于篆書是取于文字形成之初,所以其行既是表意,它們的存在都充溢著古代形象文字鮮明的特點。其特點是形態端正,橫畫逼平、豎畫必直,是嚴緊而又工整的書體形式。篆書書寫要求運筆能力平穩舒緩,由于筆畫粗細均勻,那么書寫時的較長時間內筆者須得氣沉、手躬懸臂保持力道平易,這種字體要求書寫者有較高的書法功底,書寫的時間往往較長而無太多波瀾,能很好的適應于養生之道。從治療角度來探討,可適應于多動癥、焦躁癥狀等。
2.隸書:隸書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蠶頭燕尾:曲折方園,點畫分明;提頓結合,粗細兼備。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這種殷實而輕重頓挫富有變化的字體是非常適合練習的,書寫隸書時,褪去了書寫篆書時那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握筆指法可以更加放松,而氣息隨著書寫的變化游離于丹田和鼻息問。扁平的字態適合于將凝重的心情鋪張在紙面上,隨著筆鋒結束的輕微上揚亦可以釋放壓力。所以在進行書法治療時,隸書將是減壓、穩定情緒、整合的良好選擇。
3.楷書:又為正楷、楷體等。是漢字字體中最為常見的,楷書是由隸書經過魏碑演化而來,其特點整齊一律。章法的整體感,首先是整齊,字的排列形式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等距,給人一穩定、莊重的視覺效果,這種形式最適合嚴格意義的楷書。楷書的最大特點是帶有行書的成分,筆法多變,因字賦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樣性、變化性中有著十分和諧統一的關系。給人的感受是靜中有動,字中融情??瑫跁ú疮熤械淖饔檬亲顬閺V泛和最為適用的。其適合長期的書寫來幫助實現個人整合,通過創作書法來發現兒童的創造力,以及焦慮癥、恐懼癥、抑郁癥等都可以使用楷書臨摹來幫助治療。
4.魏碑:魏碑字體風格多樣,富于變化,不拘法則;點畫形態豐富多變,摻雜有濃厚的隸意:橫畫起筆時先豎向寫,豎畫起筆時先橫向寫,體現出中國書法理論自古崇尚的“中和”之美,字體面貌明顯受到刊刻工具的影響,呈現出方整峻厲的風格。在書法治療中,如若來訪者有獲得輕松而無拘束的意愿,那么魏碑是最好的選擇,其較適合于由孤獨和自閉等問題造成的心理問題。
5.行書和草書:在對毛筆書法文本的界定中,行書和草書的含義總是相對模糊的,行書在楷書的基礎上產生,是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行書和草書書寫時,運筆和思緒是不同的,若書寫行書和草書一味隨意奔放,寫出的字多為散亂無力。所以書寫時須氣沉丹田而頭腦清晰,字與字的布局構造密切相關,每一筆都是有意而為,這樣便要求書寫著擁有強大的掌控能力,并且能平衡氣息和運筆能力。那么,在書法治療中,行書和草書使用范圍便有自閉和孤獨癥等,其次在協調性訓練、壓力釋放等方面都可以使用。
篇2
一、創新書法字體的意義
書法技術在我國有著漫長的發展歷史,書法作品應用于包裝設計當中,不僅可以使包裝設計的美感得到線條和點面的合理搭配,也能使包裝的設計樣式具備更強的藝術價值。此外,書法藝術雖然簡單的由單一的色彩和線條組成,卻能夠形成同其它類型藝術作品相同的藝術價值和藝術感染力[1]。另外,書法技術不僅具備較強的美感,也能很好的對書法書寫者的主觀情感進行良好的表達,使書法藝術作品能夠具備更強的生命力。包裝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對參與設計人員的心理感受重視度較高,因此,書法藝術這種具備很強藝術感召力的藝術形式能夠很好的進行字體藝術價值的提高,使包裝能夠的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比較高的重視。雖然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是書法不具備太高的使用性能,但書法作品強大的魅力依然能夠對很多的人形成感染。此外,書法藝術相比于其它形式的藝術擁有較高水平的影響力,如果商品包裝的書法字體設計具備較強的科學性,則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商品購買者的關注和認同,因此,書法藝術在提升商品競爭力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2]。另外,書法作品還具備較強的個性色彩,試想,如果雕牌洗衣粉或勁酒的書法只采用簡單的楷體字,則很難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因此,在當前很多商品出現同質化競爭模式的情況下,使用書法對商品進行藝術性設計,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強商品的市場競爭力。
二、字體創意法的具體實施
(一)通過字體設計體現商品特質的創意
首先,書法字體的設計必須嚴格按照商品的具體性質進行研究處理,既要保證書法字體本身的美觀性,又要注意對商品的特色進行展現,使所有的字體設計都能在書法藝術的展現之下凸顯商品的具體特點[3]。另外,要對使用的書法字體進行基礎性范圍的設定,一般情況下,商品的包裝所使用的書法字體往往為行書或草書。此外,商品的包裝需要針對消費者的視覺需求進行書法整體形象的設計,作為商品外包裝的美學點綴,書法字體需要以較為粗狂的線條作為字體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模式,使書法能夠在應用的過程中具備更強的靈動性特征,并保證對商品的包裝提供較為活躍的商業氣氛。另外,在研究商品特質的過程中,可以將商品的具體年限作為一項重要考慮內容,如果商品的年代較為久遠,則需要運用較為古樸的書法風韻進行外包裝的處理,使商品包裝能夠呈現出更加貼近商品特征的文化意蘊。例如,在進行月餅外包裝設計的過程中,要使用具備傳統因素的書法風格進行包裝設計,使包裝能夠同商品具備相同的文化意蘊。如果進行飲用水外包裝的設計,則需要將書法風格設置得更加清新靈動,使書法作品能夠運用藝術表現力進行商品商業價值的彰顯,以便書法的字體可以更好的進行商品市場價值的體現。商品包裝的書法字體還需要結合商品的應用特征進行處理,如果食品包裝需要進行辛辣食物的包裝,則可以將書法字體轉變為比較粗重的形態,使書法作品中更多的豪放性文化特色能夠得到有效的體現。
(二)通過書法字體設計體現消費者性格特征的創意
商品包裝的設計最主要的商業動機就是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因此,根據消費者的個性需求進行書法字體的設計,能夠有效增強商品的售賣靈活性[4]。首先,在針對兒童年齡段的商品包裝設計過程中,要加強對童趣因素的關注,使用較為新穎的書法設計形式進行傳統書法的包裝,不能簡單的照搬古典書法的形態和特征,使兒童商品的外包裝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吸引兒童的關注。另外,在進行老年人商品外包裝設計的過程中,要將風格豁達的字體作為書法字體的首選,使商品能夠更好的獲得老年人的喜愛。在進行隸書字體選擇的過程中,要對傳統的隸書字體實施現代化設計,避免隸書字體呈現出較為莊重的氛圍,而是要利用隸書字體圓潤、清秀的特征,對祥和溫馨的氣氛進行塑造,使書法字體的各類優勢能夠共同獲得消費者的喜愛。
(三)通過體設計體現商品品名內涵的創意
商品的名稱是提升商品銷售額度,打造商品品牌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從商品的品名研究入手,對書法字體進行調整,使書法字體的設計能夠將商品品名作為核心因素[5]。此外,要從商品的包裝分析入手,對全部的商品品名進行處理,以便商品可以通過品名獲得內涵意蘊的有效處理,以便商品可以在使用的過程中更好的得到消費者的喜愛??梢允褂米匀灰蛩剡M行商品內涵的設計,如果使用較為兇猛的動物作為外包裝,則需要配以相應蒼勁的書法字體。如果使用較為安詳的字體作為商品包裝的設計因素,則需要使用細線條的字體作為基礎性設計因素,使商品的品名能夠有效的展現商品特色。
(四)字體設計的變體創新方法
書法字體的設計要結合字體的創新需求進行處理,并保證書法作品能夠呈現出更高水平的個性特征,另外,要從書法作品的內涵分析入手,對現有的書法作品進行必要的改良,保證書法作品可以在創新的過程中有效的結合多種字體的美學特征進行處理,使商品可以的創新過程中獲得更好的市場份額。要大膽使用新型計算機技術對字體進行處理,使傳統書法藝術可以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帶動下實現有效的創新。
三、結語
對書法字體實施科學的設計,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包裝設計的質量,并且使包裝的設計能夠具備更高水平的親和力,從字體設計的意義入手進行字體創意法具體實施方式的研究,對提升包裝的書法設計質量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侯婧.書法字體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棗莊學院學報,2015(03):129-131.
[2]谷李煒.包裝設計中書法應用之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
篇3
漢字書寫的獨特性首先根植于漢字造字時,中國人將之對世界的理解寄托于文字創造之中,形成最初的象形漢字,這種象形性在現今漢字上的保留,仍可追溯出漢字最初的樣貌。“象形是漢字的基本特征,所謂漢字的象形并非對事物的真實描繪,而是選擇事物最本質的特征,用最洗練的形象符號直接表現隱藏在對象表象下的本質。”在漫長的書寫過程中,具有象形性的漢字在承載本身的符號意義之外,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一種文字書寫方式的審美法則。文字不僅單單傳達了用于語言作用的約定俗成之意,還用豐富的筆法表達了與漢字象形結構一致的情感意向。漢字自身的字型天然便具有“訴說”的形態。“中國文字因兼表形意味而具直接之形象性,而形象與形象的聚合,即可將其間之抽象的關系意義,亦寄予其中。于是抽象的關系意義,亦即由具體的形象之聚合,加以表示。中國文字造字之法,象形以外,尚有會意、指事、形聲等,初亦都意在形成綜合的形象之結構,而寓關系意義于形象之結構中。”
這種漢字特點培育了書法藝術形成的良好土壤,筆法的運用與變化在漢字字型中得到對照呼應,很好地利用了漢字的象形特點。而象形的漢字在造字中體現的生活智慧也得以在書寫中傳承下來,并在書寫之中得到藝術性升華,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漢字相比于其他表音文字的優勢所在,西方人已經認識到“他們受語言影響的文字只記錄語言(標音字母),形成‘語言中心論’傳統,從而也想借鑒中國的文字,這是他們某些思想精英的想法(如法國的德里達)”。中國漢字自身的特點有利于書法這種文字書寫藝術的出現。
在漢字的象形特質的基礎之上,字很容易和人的情感產生聯系,人們寄予漢字書寫的內涵情感就十分豐富。字的書寫(刻寫)在這種“有形”的審美追求之上,在書法藝術中逐漸孕育出一種對于“無形”的“境界”的追求。中國書法的文人書寫是中國書法藝術觀形成的關鍵之處,在一代代文人筆下,漢字或搖曳生姿,或莊嚴莊重,或溫婉含蓄,相連于書寫者的所思所想、抱負愿景。中國文人追求的“境界”已經高于情感的表達,其中蘊含著中國文化中獨有的關于哲學、人生道德的深層智慧。此時的書法藝術不再拘泥于“形”的追求,字型與筆法全部服務于“意”的表達。如果文字的書寫性筆法追求是一種線條的流動韻律美感,那么更深一層的書寫是試圖營造一種“言外之意”。
在字與筆的基礎之上,“境界”的追求成就書法的藝術高度。書家喻意于字中,毛筆的書寫之下產生了漢字豐富的形態,這是書法筆法運用展現出的美。漢字的書寫中,將漢字蘊含的情態意蘊通過毛筆帶來的書寫變化表達出來,是對意與筆的活態結合的追求。而書寫出的漢字是這種結合的靜態視覺結果,這是漢字書法史上能夠涌現出如此多樣的書體樣貌的內在動力。
篇4
書法藝術與字體設計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為時代所接受并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漢字是書法藝術的載體和字體設計的基本元素,在設計者的思維中得到多樣化的發展,用途也更加廣泛。設計者應該認真研習傳統文字的發展脈絡和設計原則,明確字體設計目的,在字體的外形、筆畫和局部結構上進行某些裝飾、美化和創意變形等藝術處理,創造出更加貼近內容、更能切合語境的個性化藝術風格及時代氣息的活潑生動的書寫形式。字體設計應滲透到設計的各個領域。書法最初只是交流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書法變換著字體形態滲透到各個領域,可以作為印刷字體,可以作為設計元素,可以變換編排方式等加以運用。漢字字體設計在不同的設計領域都有著相應的融合表現。比如在視覺傳達藝術設計領域,文字可以不同設計形式做為推廣海報、招貼、企業標識等;在室內設計領域,加入文字設計元素,可以加強室內的文化氛圍等;在服裝設計領域,加入字體設計元素,更具有動感與文化氣質等。
2、書法藝術在字體設計中的應用
篇5
在中國文字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都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征,而各種內在美的藝術形式,都能為現代設計所用。當我們用一種“敬鬼神,畏天命”的態度開始書寫甲骨文時,書法之美便已不知不覺地融入到我們的血脈之中,刀刻所產生的挺勁樸拙的圖形化文字,殷商巫術禮儀文化的時代風貌充分地得以展現。當文字發展到金文時期時,人們已開始有意識地將文字作為藝術品,強化對形式美的追求,從不自覺的行為,逐漸變成自覺的行為。秦滅六國后,以李斯為代表的一些人,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以秦文字為標準的基礎上,整理出書寫更加簡單的小篆,成為官方文書通用的字體。小篆線條挺勁圓潤,且富有立體感,結構整齊對稱,將莊嚴凝重與舒展自如統一于崇高肅穆的氣度之中。以上三種字體古樸典雅,都有很強的裝飾和圖形化色彩,但在識別性上都很弱,在現代設計中,很難作為信息傳遞的工具使用。但很強的圖形化特征,卻可以作為其他文字的有益補充,去表現那類歷史沉厚的設計課題。
隸書產生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漢代,因為小篆結構的繁瑣,筆畫減少、化圓為方、書寫速度加快的隸書便應運而生。隸書古樸厚重且便于識別,在現代設計中非常適宜于傳統題材的表現??瑫加谖鳚h,魏晉盛行,盛于唐代;行書興于東漢,是最為實用的字體;草書得名于草稿,從章草開始,唐展到一個高峰時期,至此不再有新書體出現??瑫?、行書的定性化字形呈長方形,為現代美術字(印刷字)之基礎,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在現代設計中被廣泛使用。草書線條優美、靈動順暢,有很強的韻律感,雖然識別性不強,但在現代設計中仍可以作為圖形化語言使用。
綜上所述,傳統書法藝術和現代字體設計有很強的血緣關系,可以說過去的時代,當某種書體為官方所認可時,便成為該時代時尚的、實用的字體,書法家也自然就成了該時代的字體設計師了。
二、如何將書法藝術融入到現代字體設計教學中
在字體設計教學中,如何將書法藝術所蘊含的美感融入其中,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筆者在課堂教學中也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嘗試。
1.理論講解。在理論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文字即中國書法的發展史,認識書法藝術中所蘊含的審美取向。隨著學生認知及思維的拓寬,教師便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來強化這種概念。如:教師可以在介紹中國書法藝術的審美取向及發展規律的同時,對有代表性的書法作品進行一些字體特征的分析,引導學生去認識時代審美風尚和實用要求的制約對書體形式的催生作用,從而能夠啟發和明晰對字體設計原質及方法的認知。
2.原型解析。教師盡量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有設計風格特點的書法(特別是傳統書法)作品進行臨摹練習,目的在于通過具體感性地對字體結構及點畫特征進行摹習,激發靈感,去發現、探索具有個性特征的、新的字體形式。由于其目的不是去寫好、掌握某一名帖,因此對于字帖的選擇,臨習的方法與時間的安排,都應當與傳統的臨摹有所區別。如:字帖不一定強求名帖,只要是風格特征明顯,具有個性,甚至是字體發展過程中的不成熟形態。由于其自身具有形式的傾向性和可生發性,反而可以成為我們觀察、研究的資源;另外,一些非主流的書家,其獨特的字體形態相對于傳統審美,或許傷于乖張,但倒不失為字體設計中具有啟發性的素材;再者,周期要短,原因在于我們不追求技巧上的熟練,而重點在于對其形態特征的解析;臨習的手段與方法上,形似并非首要的追求,可更多地強調感受,強化對形態特征的夸張,主動把握內在組合及符號化局部點畫的規律。而且,更進一步的是對于審美特征的把握、梳理,當然,從審美特征角度的運化、升華,需要更深層的文化審美的底蘊,但這正是從傳統藝術角度進行探索的原動力與目的所在,自然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3.案例分析。教師需要收集一些以書法藝術為基礎的字體設計典型案例,做專題講解,具體可從三個方面切入:第一,直接借鑒傳統書法形態而進行的單純的字體設計案例;第二,以書法的形態特色、審美風格為基礎而展開的設計應用,如:以傳統書法為元素的標志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經典的例子包括:2008北京奧運會的一系列視覺設計,靳埭強的設計作品等;第三,可以嘗試從日本的字體設計中汲取營養。日本也是一個東方國家,日本文字又是從漢字中分離而來,其文字設計就是在鮮明的現代風格基礎上,融入了個性獨具的東方文化元素,在審美取向上,是東西方結合的很好范例,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好的啟示。在專題分析的基礎上,再可以安排學生各選擇幾組自己感興趣的字或詞,結合書法藝術和現代元素進行多種形式的嘗試設計。
4.綜合實踐。有了以上的基礎后,教師便可以結合某些主題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如:教師可以尋找一些適合用傳統元素去表現的實踐性課題,結合主題,讓學生去完成字體設計部分。
篇6
二、平面設計的書法字體研究
在平面設計中,書法字體是一種按照特定視覺規律,將信息傳播與情感表達相結合的視覺表現形式。在進行平面設計時,通俗易懂、容易辨認的字體可以迅速表達出創作者的意圖,表現出設計思想。一樣的文字,通過書法字體設計,所呈現出的最終效果不盡相同。應用書法字體需要適應平面設計的整體風格,書法字體的應用不能脫離主題和中心思想,否則就不能準確表現字體的意義。所以,在應用書法字體時應該根據平面廣告設計的風格與訴求確定文字的結構。
對于漢字而言,書法具有獨特性,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平面設計中應用書法字體,可以提煉出事物的中心內容,具備強烈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在具體應用時,書法字體需要整合廣告的性質進行創新與選擇,從字體構成元素、歷史以及書法的演化歷程等方面尋找靈感,追求新的表達途徑??梢詮奈淖直磉_的內容出發,尋找對應的書法字體。表達內容決定表現形式,而表現形式服務于設計內容。在平面設計中,將具有不同屬性、不同風格的字體結合在一起,可以表現出書法字體的獨特魅力。
篇7
藏文字,自創制之日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過程中藏人民對其進行過多次厘定修正,并最終形成了自己規范的書寫形式。藏文字是一種拼音文字,由30個輔音字母、4個元音字母構成。其字體結構特點是以輔音字母為核心,其余字母在此基礎上前后上下附加、疊寫,組成一個完整的藏文字。其書寫方向為從左至右,各音節間用音節點隔開,藏文的音節最少可由一個輔音字母構成,現代藏文最多可由7個音素拼合而成。[3]藏文中的元音字母不能獨立書寫,應加在輔音字母的上面、下面或正中。輔音字母中有20個基字,是藏文字形結構的核心字母。其余字母中加在基字前面的叫“前加字”,加在基字后面的叫“后加字”,加在基字上面的叫“上加字”,加在基字下面的叫“下加字”,如圖1所示。有了基本的文字結構形態之后,藏人民依據這些已有的造型特點,通過運用藝術手法、調動藝術構思,又創造出許多和諧優美、妙趣橫生的藏文字體。藏文的書寫字體種類繁多,本文僅以烏金體(藏文楷體)和烏梅體(藏文行書體)兩大類作簡要的相關描述。
(一)烏金體
烏金體的特點是每個字母最上一筆是橫直的,字母排列時,上端必須在一條直線上,形似平頂帽,所以烏金體也被稱為冠體。由于烏金體莊重、美觀,所以在當時通常用于書寫王室的文告、執照、碑文、鐘銘以及佛經等。特別是佛經寫卷幾乎都是用烏金體書寫。比如,十二世紀中葉,大譯師仁青桑布在組織修訂并補譯佛經時,邀請了全最著名的書法家們,用蘭靛紙和復合紙抄寫了幾十部經文,并要求卷與卷、部與部書體一致[4]。烏金體中又有字體:蟾體、列磚體、雄雞體、稞體、串珠體、蜣螂體、魚躍體、騰獅體。這字體各有特色,大多也都依據各自本身的字形而得名。如:蟾體,因其字形如同一只伸開四肢的黑色蟾蜍,故得名為蟾體;雄雞體,因其字形恰似一只昂首鳴叫的雄雞,字體的腿細長,橫向筆畫略帶傾斜,線條有粗有細,富有節奏感,故因此得名。
(二)烏梅體
烏梅體相對于烏金體來說,其字母頂端沒有橫直的一筆,酷似摘去了帽子,故因此而得名。烏梅體多用于民間行文,書寫形式相對于烏金體來說更加自由,因此,在前宏期和后宏期烏梅體字體樣式都呈現出多樣化。如:白徂體、朱匝體、徂仁體、徂同體、酋體等。這些字體依據各自的特色有著不同的用途,或用于撰寫佛經寫卷,或用于地方政府的政令和碑文,或用于人們平時習字等。用于書寫這些藏文的工具歷來是硬竹筆。這種筆是用經過牛骨髓或酥油浸泡再烤干的竹子削制而成,長十一至十三厘米,寬一厘米多,筆尖呈鴨嘴狀,正中有一道蓄墨的細縫。墨汁多為煙炱和樹脂水研磨后加適量杜仲水制成墨塊,用時削下少許,加水后調成[5]。藏文多書寫在名為“阿交如交”的紙上,這種紙由藏人民自制而成,其原料主要取自一種桿莖綿柔、名為“阿交如交”的植物,用其制成后經久耐用,不易磨損。
藏文書法字體的視覺形態特征
(一)線條的表現性
藏文字體特有的藝術特點之一在于它線條的表現性。古往今來,“線”在字體設計中的應用也為之甚多,在幾何學上,線是一個看不見的實體,它是點在移動中留舊的軌跡。因而它是破壞點最終自足的靜止狀態而產生的[6]。可見,線是由具有動感的點組成的,這就使得線本身有著一種靈活多變的特質。藏文字體通過線條長短、粗細、方圓、彎曲等的變化,形成一種虛實相生、剛柔相濟的意境,使得藏文字體充滿生氣,氣韻生動,變化無窮。正如美國威廉•布萊克所說:“藝術品的好壞取決于線條,彈性的線條俞是獨特、鮮明,藝術作品就俞是完美?!?/p>
(二)富有裝飾性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藏文字體藝術并不遜色于繪畫。在很多寺院的建筑墻壁上以及佛教的法器供器上都會出現各種形式的藏文字體,它們一方面傳達了宗教觀念、宗教情感以及宗教精神,同時也起到了很好的裝飾作用。這一點與伊斯蘭教的字體設計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伊斯蘭教文字的直線型特征較為明顯,文字與裝飾密不可分,特別是在寺廟或者宮殿里,文字被書寫得異常華麗、壯觀;不同的是,伊斯蘭教人此時會把文字作為一種對真主膜拜的特定符號來使用,以至于會忽視文字的可視性,如圖2所示。
(三)有趣的象形
藏文書法字體的名字很多都是因其字體形態的象征性而得名。如,列磚體,因其每一個字母形似方磚,排列整齊有序,故稱列磚體;魚躍體,因其筆畫呈傾斜的弧形,左邊高右邊低,類似于跳躍的魚,故稱魚躍體。這一點與古時漢字的象形字有相似之處,都擇取了自然界的形象作為造型,增加了藏文字體的趣味性和可視性。之后,隨著人們社會生活實踐以及宗教活動的需要,藏文化藝術不斷向前發展,在此基礎上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字體,如覺羅體、多丹體、八思巴體、洛旦體等。這些新字體雖然形態各異,但也都有著藏文字體獨特的風格特征,不僅加強了藏文字傳播信息的社會功能,也起到了美育和陶冶藏人民心靈的作用。
藏文書法藝術對當代漢字設計藝術的影響
字體設計是研究文字的造型規律、視覺與心理表現的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信息傳遞藝術中的符號性視覺語言[7]。它要求對文字字體、筆畫、結構等進行探討與研究,最終提高字體的可視性、藝術性、思想性。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字體設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藏文書法藝術對于當代漢字字體設計的影響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藏文書法的形式美
藏文書法的形式美為漢字字體的外在結構形式設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優秀元素。漢字在筆畫特征、形態結構上都與藏文有著明顯的不同。當今漢字出版印刷使用最為廣泛是宋體字和黑體字,其主要風格特征為:有明確的筆畫,包括:點、橫、豎、撇、捺、鉤、挑、折等。這些基本的筆畫構成了結構飽滿的方塊字,并且每個漢字都可以獨立存在,每個字都占同樣大小的空間,整齊劃一,具有平面性特點。漢字的結構是很有規律和系統的,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抽象、理性、簡潔。而藏文字體在書寫形式上則顯得更為感性,富有節奏和韻律,并帶有一定的裝飾性色彩,整個形式充滿優美和諧之感。對于這一優秀元素的吸收借鑒在當今的很多廣告設計中已有所體現。例如,以下的幾種廣告字體設計,在形式上采用了藏文字體帶有裝飾性的特點,突顯了筆畫線條粗細、彎曲、虛實等的變化,使得設計字體充滿生氣、氣韻生動,別有一番風味,如圖3和4所示。
篇8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和進步,視覺傳達設計的疆界被不斷拓展,作為主要視覺要素的圖像和文字的表現手段也日新月異。20世紀80年代,我國研制成功漢字激光排版系統,完全解決了漢字處理的計算機化,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80年代后期,計算機排版首先在各大報社印刷廠使用,90年代在各大書刊印刷廠使用。到20世紀末,計算機排版已在全國普及,這是中國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是漢字進入信息化時代的標志。印刷漢字字體的設計可以通過計算機完成,計算機字體庫空前豐富,由楷、宋、仿宋、黑體一統天下的印刷字體時代徹底終結。與此同時,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的使用,極大地拓展了二維設計空間的視覺邊界,字體選擇多樣化、表現個性化、媒介數碼化改變了普通出版物和其他數字媒體的圖文面貌。
一、印刷字體中的名家書體
選用當代名家書體用于印刷字體,在宋、元、明、清各代都有例證,這種字體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在計算機排版字體中,較早出現的是方正舒體、方正康體、方正啟體等。這些近當代書法家的字體引入印刷字體,有利于豐富版面的藝術效果。隨時間推移,一些專業的專業的字體字形設計開發機構開始挖掘富有個性的書法字體,在方正公司的字體樣本上,我們可以看到黃彰任的黃草體、馮金城體,曾正國楷體,張灝硬筆書法體,敬偉硬筆行楷體、呂建德行楷體,書體的原創作者可能在書法藝術影響力方面不及歷代名家,甚至從創作者身份來看,算是跨界合作了。比如,2007年4月,方正公司了影視明星徐靜蕾的手寫體。政治人物字體也已經開發出來,并開始在網絡媒體上大量應用。若不是版權歸屬問題的羈絆,以及字體盜版導致字體開發者無法獲得預期收益等問題的限制,我們能夠看到的新計算機字體恐怕需要用“雨后春筍”來形容了。如今專業的中文字體字形設計開發機構已達18家之多。但令人尷尬的是,使用者在計算機書法字體的應用方面卻應十分謹慎,本人在版式設計教學中,關于字體,首先告訴學生的不是該用什么字體,而是謹慎使用什么字體。而最需謹慎使用的字體就是一些書法字體,這些字體對使用環境和氛圍要求較高,一般以文本為主的期刊和報紙的正文部分不使用書法字體,這主要是基于易讀性的考慮,同時,現代版式設計的審美傾向于網格化的視覺效果,規整的經典宋體、黑體及其變體強化了“方塊字”的特征,正好契合版式的整體效果的需要。
二、書法字體的美感缺失
對書法字體的使用應持謹慎態度,除因為書法字體使用環境的制約之外,筆者更多關注的是字體本身美感的缺失,下面以現今使用較廣、影響力較大的書法字體為例,談談書法字體在由書法作品向計算機字體轉化過程中書法美感的缺失。
1.筆墨肌理感和整體氣韻的缺失
“具有四性,即多偏旁性、多筆畫性、多間距性(字與字的間距)、多符號性的‘第一形式’的漢字,僅僅是升華為‘第二形式’的書法的物質材料,它們要實現藝術的升華,還要靠書法家的審美再造和心靈滲透,而這種再造和滲透,又離不開中國書法的獨特工具——筆?!雹倜P這一原始的書寫工具,看似簡單,卻是中國書法發展的一大契機。用獸毛毛束成的筆柔軟而富有彈性,筆毫具有毛細作用,可以攝住墨汁,不使它任意旁溢?!拔┕P軟則奇怪生焉”,東漢蔡邕早就指出毛筆寫出能剛能柔的字,是使書法藝術具有莫大魅力的重要因素。
筆與墨的結合所創造出來的變化多端的肌理效果,是難以精確量化的,區別于用規矩繪制出的標準化圖形。而計算機書法字體則是將書法字體標準化,通過輔助設計軟件,將手寫書法字體以圖形導入其中,并對文字原稿進行修改和“潤色”,字形風格統一,筆劃形態標準化。這就使得同一種字體用在不同環境和媒介中是同一個面孔,毫無“意外”的只有大小和色彩的區別。筆墨紙三者造就的飛白,筆劃的肥瘦、粗細、方圓、疾澀、藏露、濃淡、枯濕變化被減弱或者消失。
對用于一般印刷媒體對字體的使用而言,要求做到印刷字體字與字之間具有書法作品的氣韻生動顯然要求太高了,但是不意味著對單個文字的設計制作到應用可以輕松隨意,因為一種書法字體從設計到制作、修改到完善直到應用的周期和“鉛與火”的時代相比大大縮減了。計算機技術提高了新字體開發的效率,但往往是以犧牲字體的美學價值為代價的?;谶@種考慮,我們也應該謹慎對待新字體的創造和使用。
2.對書法原作者字體特點的夸張與扭曲
書法大家自有大家的風格特點,啟功書法結體嚴謹精確,筆畫清朗剛健,布勢輕重有別,風神俊秀且雅俗共賞,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方正公司開發的啟功字體比較自然地再現了啟功的書法特點,但在字形上不像原作般修長高挑,筆劃的粗細對比被有意減弱,強調均衡多于變化。(圖1)
篇9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11-0041-02
Calligraphy Font is Analysed in the Level of New Appearance in the Movie Poster Design
ZHANG Qiang(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Xi ’an 710065, China)
Abstract :The movie is a comprehensive modern visual arts, movie posters is accompanied by a film which i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promotion of market. I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the movie theme content variety and visual perception in the ascent. At this point, as movie posters of the film business card, rely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industry and constantly change, in the movie posters with double functions on artistic charm and information title font design, as well as the title font design expression of calligraphy font, present a new art form and expression form.
Key words :movie poster; calligraphy font; calligraphy font new appearance level
Internet :.cn
一 、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是電影宣傳的重要手段,是對電影內容題材高度概括和提煉濃縮的產物,是圖形創意、文字信息、色彩三者完美結合,以達到“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宣傳效果的視覺畫面。電影海報是信息傳遞、藝術內涵、民族文化與時展完美結合的藝術品。一個時期或一個時代的電影海報具有指代性,設計風格和印刷工藝視覺畫面的呈現,直接反映某個特定時代電影行業的發展水平,以及它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社會環境,大眾的審美取向,是時代藝術發展的縮影,具有時代藝術的視覺烙印。
二 、書法字體
書法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寶,用柔軟毛筆徒手書寫高妙的點線藝術,是以漢字為符號載體的一種藝術化審美創作和表現。書法字體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傳承記載著不同歷史朝代的繁榮與興衰,同時被各個時代的文人騷客以自身不同的藝術觀創出風格迥異的書法藝術形態和書寫風格流派。書法主要分為五大系:篆、隸、楷、形、草。例如: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是甲骨文、金文、六國文字等的總稱,書法細勁挺直,靈巧生動。小篆被稱“秦篆”,是大篆的簡化字體,秦朝統一六國后,實施統一度量衡和文字政策后秦國的通用文字,這一舉措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可被視為漢字進化的里程碑,其字體略顯修長,都以均勻等寬圓頭線條的相互竄插化構成,具有很強的裝飾構成感。隸書也稱“古書”,其為了更加便捷的滿足書寫需求而在篆書基礎上進行優化,并去掉了小篆裝飾性的線條,使筆畫更加方正,橫長豎短,工整精巧,蠶頭燕尾??瑫卜Q“正書”,在隸書的基礎上字體變的更加簡化,字形橫平豎直,更為方正規矩整齊,被一直沿用至今。行書是楷書的快速書寫形成的一種書法,書寫上是介于端莊工整的楷體和豪放飄逸的草書之間,在兼具可識度的基礎上更加藝術化。草書是中文漢字從規范體中發展出來的手寫體形式,其結構省簡流便,偏旁假借,將一定規律字的點畫帶鉤連,筆畫環轉。
這些書法字體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傳承,形成了中華民族獨樹一幟的民族藝術,如今以嶄新的視覺面貌被運用在各種電影海報中,在傳遞電影信息的同時,升華了電影海報的功能和藝術價值,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享受和需要,使中華名族的傳統文化得以新生和發展。
三 、書法字體的新形態
如今“讀圖時代”充斥著我們周圍的一切,各種廣告招貼和電影海報蔓延滲透到我們眼睛所能看見的各個場所,吸引著不同領域不同群體的眼睛和注意力?,F今在電影海報設計中,書法文字已經不僅是擁有傳統的單純記錄、傳遞影片信息的功能,而是更多做為視覺畫面的焦點,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幅電影海報藝術性、設計品位高低的重要因素。傳統書法和字庫現有的書法字體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下豐富多元化的電影題材的藝術美感,情景內涵,獨一無二的的電影片名字體設計顯得尤為重要。至此,設計師根據不同電影題材的主題內容和藝術風格,在利用傳統書法字體藝術語言表現形式和字體筆法特征基礎上,加入更多創造性設計思維,使再設計的書法字體更能和電影風格融為一體,并且呈現出新穎的視覺感受和藝術形式。
(一)書法字體筆畫構件更趨裝飾性
現今很多電影海報片名以“書法”元素的韻味和形式為基礎,結合平面設計構成方法,打破了傳統書法字體的形態和書寫規范,筆畫構件的抽象統一化更具裝飾性,使整個片名的藝術形態更具有設計感和現代感。例如:《大圣歸來》宣傳海報(圖1)片名中“大”字的撇畫在筆畫末端主觀性的上提,捺畫視覺中心上提同時縮小加粗,填補了左邊橫與撇之間的空缺;“圣”字底部的橫畫采用夸張手法向左拉長,與“大”字右下方互補;“歸”字右邊結構縮小,和“來”緊貼排列。整體筆畫結構沒有草書和行書的行云流水,一脈相承,而是把筆畫構件概括為不同形態書法飛白語言線條化的集合,在筆畫形態和組合結構上概括、夸張、變形,看似書寫隨意,筆法簡單,卻是設計師深思熟慮后的匠心經營,不同角度和夸張的點線集合在粗細變化和長短曲折中探尋和諧與秩序,方向對比中所產生的節奏感,可以使片名呈現一種視覺的張力,使片名字體更具裝飾性和構成感。片名書法字體設計最終所呈現出豪放遒勁的線條形式與電影中孫悟空天不怕地不怕豪放不羈的性格不謀而合,完美的詮釋了影片的主題。
(二) 書法字體再設計更具加趣味性
在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電影(圖2)片名設計中,是在傳統行書字體的基礎上提取升華和創新,在充分體現書法藝術的視覺特性同時改變筆畫構件的書寫規范,夸大筆畫的動態走向。每個字筆畫的起筆書寫敦厚有力,縱放曠達,不受拘束,是一種再創造的設計過程,展現出傳統書法字體在新時代下結合設計思維去創新的另外一種形式美感?!懊馈弊制厕嗫鋸埩Χ?,粗獷殘破的視覺形象細細品味從中卻可以找到魚蝦驅體局部寫意縮影;“人”字撇捺筆畫縮短,上部挺拔直立的筆畫造型像一個直立行走的人,更加抽象符號化;“魚”字在收縮字體中宮同時,把底部的橫畫置換電影中的形象元素,猶如跌宕起伏的海面和一只魚尾巴的融合,這一移花接木的創意,點明主旨,巧妙有趣,方便大眾的理解和記憶,更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語言和文字的傳播局限性和直抒胸臆的直白。“美人魚”在腦海中浮現的是婀娜多姿,柔美優雅的畫面,字體設計風格更加柔美性感,但是這部片名的設計與我們的認知大相徑庭,敦厚粗獷的飛白效果,極力夸大字體筆畫的形態結構,給人一種壓迫和危機的心理感受,當觀看完這部電影后,似乎就明白這種趣味性圖形符號化和書法語言的結合在滿足視覺美感和心理上的趣味娛樂性同時暗含著深刻的哲思,引起內心情感的沖擊和波瀾,警示人類對自然生態的反思。
(三)書法字體表現形式更具情境化
電腦技術的發展,可以使字體圖像表現形式更加多元化和藝術化,不同肌理材質、立體空間、色彩感受等表現形式和手法的的結合運用,使不同題材的電影海報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和意境美感。俗話說“形象易得,意境難求”。意境是一種韻味和感覺的共同體,是中國傳統古典美學中的一種獨特的概念,集中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審美理想,被認為是藝術作品的靈魂。在電影海報中書法字體在電腦技術的藝術化處理后,不同的排列組合和藝術書寫形式可以傳達不同的心理感受,形式美感,意境視界。電影《武俠》海報(圖3)片名字體設計中,“武俠”兩個字濃烈的筆墨痕跡和潑墨飛濺,筆畫結構之間的概括、夸張、變形、錯位,如同俠客對功夫精髓的總結和領悟后的較量,收放自如,重拳出擊,借助電腦技術對筆畫形態和色彩的處理,使書法字體呈現出動靜結合的武者姿態,有的筆畫緊湊成面,拔地倚天,猶如刀鞘;有的筆畫疏于點線,灑脫自如,剛柔并濟。粗細形態不均的筆畫構件組合起來構成點線面的集合,在傳統書法字體可識別性的基礎上,賦予了筆畫形態新的視覺張力和生命力,上下錯位補缺的排版片名字體猶如在空間和時間之間運動,宛如身臨其境感受俠客之間一絕高低的動態情境畫面。海報中片名字體的放大和縮小的人物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給人帶來強力的視覺感受,使海報中有限的形象蘊涵著無限的情景內容和遐想空間。
四、結語
隨著數字化、信息化的極速發展,書法文字作為傳達信息和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其應用范圍和媒介都發展了巨大的變化,字體的功能、形式和審美也在隨之改變,我們更應該站在傳統文化的基石上,注入新的設計靈感,將書法字體的功能和美學與新媒介融合在一起,探索出多元化表現形式和視覺美感,使電影海報成為在傳遞電影信息同時兼顧更多藝術價值,建立藝術性、民族性、文化性集于一體的中國風電影海報。
參考文獻:
篇10
“瘦金書”是宋徽宗獨創的一種楷書,宋徽宗喜歡鶴,也常畫鶴,所以“瘦金書”也有些“鶴韻”。
“廋金體”的特點是筆劃瘦細而有彈性,尾鉤銳利,運筆迅疾,字形一般呈長形,張弛有度,有一種秀美雅致、舒暢灑脫的感覺,而且通篇法度嚴謹,一絲不茍。
“瘦金書”在書法歷史上的影響,主要在于一種新的審美意識的形成,所以人們一般都把“瘦金書”做為宋徽宗的書法代表作。
宋徽宗還是工筆畫的創始人。宋徽宗擅長畫花鳥、山水、人物,注重寫生,體物入微,以精細逼真著稱。相傳宋徽宗曾用生漆點畫鳥睛,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令人驚嘆。宋徽宗在位時廣收歷代文物、書畫,并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給畫家以優厚的待遇,鼓勵畫家創作優秀的作品,所以當時出了米芾、張擇端這樣的書畫大家。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1
一、變體美術字設計的審美原則及作用
(一)審美原則
1、思想性。要求“文體相符”,即要從內容出發來對文字進行加工,使之生動、概括,突出表現出其精神含義,以增強宣傳效果。美術字多種多樣,但因內容部同而情調不同,所以要求字體和形式以及色彩也不一樣。有的需要嚴肅莊重(黨代會、人代會、追悼會等),有的需要結實有力(政治運動、動員大會、大型活動等),有的需要活潑秀麗(幼兒園、娛樂場所等)......。
2、可讀性。美術字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否全部都是美的還不一定。如果不該夸張的夸張,不該裝飾的裝飾,或者歪曲字形,或者出現錯別字,甚至主觀造字使人不認識,那就失去了美化的意義和文字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能過分的變化字形結構,隨意刪減和改變字形筆畫。
3、藝術性。要求“美觀舒服”。美術字與其他藝術作品一樣,要有藝術特色,吸引讀者和觀眾。這就要求我們,不僅每個字要美觀醒目,而且整幅、整篇的文字,都要整齊劃一,均勻穩定,達到整體美觀協調的效果。
(二)變體美術字的作用
1、變體美術字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所必需的宣傳工具之一。比如,政治標語,經濟廣告等。
2、變體美術字的藝術感染力起著美化人民生活的作用。比如,人們在生活中,根據精神需要書寫的中堂、對聯、大門上的福、壽、喜字等,都給人以精神享受。書寫變體美術字應該運用的工具古字或作畫,講究“文房四寶”。也就是文人墨客寫字、寫文章或作畫所必備的工具---筆、墨、紙、硯。寫變體美術字也離不開這幾類工具,只是名字和質地的不同而已。
筆---也就是書寫用的筆?,F代一般常用的有鋼筆、鉛筆、圓珠筆、毛筆、排筆、粉筆、水彩筆等等,還有的自己制作適合自己用的書寫筆,比如用一塊海綿綁到一塊木板上可以當作排筆用,特別是寫黑體字特別出效果。
墨---也就是書寫用的顏料?,F代一般用墨汁、廣告色、水彩水粉顏料、油漆顏料、油畫顏料等等。
紙---也就是書寫用的對象?,F代一般用宣紙、板紙、色紙等,還有的在即時貼、木板、有機玻璃板或墻壁上書寫。
硯---全稱叫硯臺。是用來磨墨塊和潤筆、蘸墨用的石塊,是一種顏料工具?,F在一般練習書法,也經常用到。但由于使用顏料的不同,顏料存放的工具也很多。如,色彩盒、色彩板,有的直接用大瓷碗、小水桶。
由于書寫的對象不同,書寫變體美術字的工具也要隨之變化。比如,有的需要打地子,有的不需要。有的需要打草,有的不需要。如果打草就必須根據書寫的質地,準備好尺子、橡皮、黑板擦或濕布一類的工具。初學者,一般要先打草,甚至反復修改,滿意后再上色。待練習熟練后,可直接書寫。
二、書法藝術與變體美術字之間的內在關系
變體字設計是文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和書法有著不解之緣。中國悠久的歷史、豐厚而獨特的書法藝術,為變體字設計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根據具體的廣告、包裝、書籍、展示設計等來考慮書法的適用性,運用得當能創造別致新穎的視覺效果。從概念上看,書法藝術是以線條的組合和變化來表現文字之美的藝術形式,它主要通過用筆用墨、結構章法、線條組合等方式,進行造型和表現主體的審美情操。變體美術字則是通過對字體結構和文字意義的理解,進行解構和再設計,使學生掌握文字的書寫規律及韻律美感,目的在于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設計和書寫能力,并將這種能力運用到今后的專業設計中。直觀地理解,二者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書法藝術更加注重書者的主觀感受,變體美術字設計則是注重外在形式美的同時,強調其實用功能。
在中國文字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的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都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征,而各種內在美的藝術形式,都能為現代設計所用。當我們用一種“敬鬼神,畏天命”的態度開始書寫甲骨文時,書法之美便已不知不覺地融入到我們的血脈之中,刀刻所產生的挺勁樸拙的圖形化文字,殷商巫術禮儀文化的時代風貌充分地得以展現。當文字發展到金文時期時,人們已開始有意識地將文字作為藝術品,強化對形式美的追求,從不自覺的行為,逐漸變成自覺的行為。秦滅六國后,以李斯為代表的一些人,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以秦文字為標準的基礎上,整理出書寫更加簡單的小篆,成為官方文書通用的字體。小篆線條挺勁圓潤,且富有立體感,結構整齊對稱,將莊嚴凝重與舒展自如統一于崇高肅穆的氣度之中。以上三種字體古樸典雅,都有很強的裝飾和圖形化色彩,但在識別性上都很弱,在現代設計中,很難作為信息傳遞的工具使用。但很強的圖形化特征,卻可以作為其他文字的有益補充,去表現那類歷史沉厚的設計課題。
隸書產生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漢代,因為小篆結構的繁瑣,筆畫減少、化圓為方、書寫速度加快的隸書便應運而生。隸書古樸厚重且便于識別,在現代設計中非常適宜于傳統題材的表現??瑫加谖鳚h,魏晉盛行,盛于唐代;行書興于東漢,是最為實用的字體;草書得名于草稿,從章草開始,唐展到一個高峰時期,至此不再有新書體出現??瑫?、行書的定性化字形呈長方形,為現代美術字(印刷字)之基礎,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在現代設計中被廣泛使用。草書線條優美、靈動順暢,有很強的韻律感,雖然識別性不強,但在現代設計中仍可以作為圖形化語言使用。
綜上所述,傳統書法藝術和變體字設計有很強的血緣關系,可以說過去的時代,當某種書體為官方所認可時,便成為該時代時尚的、實用的字體,書法家也自然就成了該時代的字體設計師了。
三、將書法藝術融入到變體字教學中的方法
在字體設計教學中,如何將書法藝術所蘊含的美感融入其中,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本人在課堂教學中也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嘗試。
1、理論講解。在理論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文字即中國書法的發展史,認識書法藝術中所蘊含的審美取向。隨著學生認知及思維的拓寬,教師便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來強化這種概念。例:北師版五年級下冊《爆炸的信息》一課,在上設計廣告詞這一教學環節時,我就要求學生利用大家熟悉的廣告語的結構特點,創編廣告用語,并使用變體字來設計。首先介紹中國書法藝術的審美取向及發展規律的同時,對有代表性的書法作品進行一些字體特征的分析,引導學生去認識時代審美風尚和實用要求的制約對書體形式的催生作用,從而能夠啟發和明晰對字體設計原質及方法的認知。
2、原型解析。教師盡量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有設計風格特點的書法(特別是傳統書法)作品進行臨摹練習,目的在于通過具體感性地對字體結構及點畫特征進行摹習,激發靈感,去發現、探索具有個性特征的、新的字體形式。由于其目的不是去寫好、掌握某一名帖,因此對于字帖的選擇,臨習的方法與時間的安排,都應當與傳統的臨摹有所區別。如:字帖不一定強求名帖,只要是風格特征明顯,具有個性,甚至是字體發展過程中的不成熟形態。由于其自身具有形式的傾向性和可生發性,反而可以成為我們觀察、研究的資源;另外,一些非主流的書法家,其獨特的字體形態相對于傳統審美,或許傷于乖張,但倒不失為字體設計中具有啟發性的素材;再者,周期要短,原因在于我們不追求技巧上的熟練,而重點在于對其形態特征的解析;臨習的手段與方法上,形似并非首要的追求,可更多地強調感受,強化對形態特征的夸張,主動把握內在組合及符號化局部點畫的規律。而且,更進一步的是對于審美特征的把握、梳理,當然,從審美特征角度的運化、升華,需要更深層的文化審美的底蘊,但這正是從傳統藝術角度進行探索的原動力與目的所在,自然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3、案例分析。教師需要收集一些以書法藝術為基礎的字體設計典型案例,做專題講解,具體可從三個方面切入:第一,直接借鑒傳統書法形態而進行的單純的字體設計案例;第二,以書法的形態特色、審美風格為基礎而展開的設計應用,如:以傳統書法為元素的標志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經典的例子包括:2008北京奧運會的一系列視覺設計,靳埭強的設計作品等;第三,可以嘗試從日本的字體設計中汲取營養。日本也是一個東方國家,日本文字又是從漢字中分離而來,其文字設計就是在鮮明的現代風格基礎上,融入了個性獨具的東方文化元素,在審美取向上,是東西方結合的很好范例,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好的啟示。在專題分析的基礎上,再可以安排學生各選擇幾組自己感興趣的字或詞,結合書法藝術和現代元素進行多種形式的嘗試設計。
4、綜合實踐。有了以上的基礎后,教師便可以結合某些主題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如:教師可以尋找一些適合用傳統元素去表現的實踐性課題,結合主題,讓學生去完成字體設計部分。
篇12
“丙午之秋與用和游獅子山歸來寫此,石壺。”款(圖一)
該題識,總體以篆隸結體,行書筆法。獨體字盡量撐大,左右結構字的各部分盡量求得視覺均衡。因字距緊密,線條不時粘連,造成某種奇特的效果:猛然一看,可能把前一字或者前一字的某部分和后一字,或后一字的某一部分誤看成一字。然而,這樣的組合,因不可識讀,或文辭不通,又會提示觀者進行重新審視、組合,進行全新的釋讀。經過這樣的過程,觀者對整個題款是怎樣組合而成的理解變得更深刻。這就是陳子莊先生一直在追求的藝術效果。他曾談到李白《上陽臺帖》題款的“太白”二字,粗看似“大二日”,細看才知是“太白”的藝術錯覺的妙處,以及由此帶給觀者心理的微妙感受所引起的藝術趣味。為便于理解,引文如下:
李白所書《上陽臺帖》,落名“太白”,寫得近似“大二日”,很像“大大白”,很有啟發性,藝術品須偶一望去易生錯覺方為有趣。若用此筆法畫山水、花鳥,是為最高格。[2]
陳子莊先生的畫和書法都強調“意趣”,他認為藝術錯覺為意趣重要體現。在他的談藝錄中,他也多次提到藝術錯覺與意趣的關系。所以他的這類題款應該是這種思想的具體表現。
這類題款,常出現在橫構圖的長款中,這占到陳子莊題畫款識的一定比例。如:《秋紅》(圖二)等畫的題款,就極為典型。
“曾數過劍門石筍峰,今寫其意,石壺。”(圖三)
這樣的題款,放在畫面中,把畫面拓展開闊了,給人的感覺,像是摩崖刻石。該款用篆隸之結構,線條相對勻凈潤實,筆調協調在整體布局的較規則的正方形中,使這些自由率意的線條表現出穩重感。章法也是采取壓縮字距和行距的方式,上下、左右的偶然粘接、穿插造成自然而和諧的無行無列的章法效果?!笆T”二字周圍的相對開闊的空間,為整篇的結構緊密,留出了視覺進出的孔道,虛實結合得自然而又出人意料。這類題款在陳子莊先生的畫中,多不見。這可能與陳子莊先生畫的意境和題材取舍有關。從今見的資料看,陳子莊喜歡輕松、真實的畫境?!秳﹂T石筍峰》這類畫的畫境所暗示的莊重、沉穆的意境,在陳子莊先生的畫作中不多,陳先生似乎對該類題材興趣不大。這可作為該類題款不多的一種可能的解釋。
“丙午于重慶速記,石壺?!笨睿▓D四)
該款,以行書用筆行筆,線條率意,信筆而為,只是某些字的某部分用篆隸結體,暗示出整個題款的非行非草而行草自在其間的意趣,極為精彩。這類題款在陳子莊的畫中占到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僅署“石壺”二字窮款的題識,幾乎全用此法。把這二字題識慢慢玩味,有回味悠長的意趣。與此類似的還有“石壺丙午過內江速寫”(圖五)等。
“余不畫藤花已二十年……”款(圖六)
此款用篆隸書線質,墨濕而厚,行書筆意,偶爾間一二草篆,亦偶見上下牽絲映帶。這就造成通體暢而不滑,流而時阻的動靜協調的效果。若款長至兩行或更多,行距總會被壓縮,行間偶見的粘連或穿插,將行的留空,分割成數塊隨機的不定形空間,生動而精彩,這有效地避免了畫面中較規則的縱向帶狀空間的出現。這類題款,在陳子莊的條幅作品中是很多的。
款“攫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圖七)
此款純以碑味行書題寫,在陳子莊先生的畫中,并不常見。即使是在這樣的題識中,前述題識中用粘接或穿插來分割行空間的章法手段,也照樣被自如地使用。
從對上述各類題款的分析看,陳子莊先生的繪畫題款,有如下特征:題識線條多用率意、生澀的篆隸線條;以行書(偶見草書)筆法行筆,結體多用破體,字間的聯系,通常以字勢的安排來求得聯系,較少使用上下的牽絲映帶;章法緊密,無行無列,字間行間的留白多為封閉或半封閉的無定形空間;呈現“滿天星”式的黑白空間,自然和諧。題款整體古拙輕松,率意自在,生澀而又不失厚潤,平中寓奇,意趣奇絕。如陳子莊先生本人評《祀三公山碑》之言,“氣度大,寫得滿不在乎”[3]。這樣的題款,與其畫面構成和諧的統一,加之,陳子莊先生的畫中線條,多用書法用筆寫成,所以這樣的題款就有機地與畫面融為一體:畫,局部看是書法,書法,整體看是畫。這與他對書法與繪畫的關系的認識――“中國畫應該從整體看是一幅畫,分開看,都不是畫,是書法”[ 4]是一致的,或者說,他的畫和題款達到了他追求的統一。
從現有資料來看,陳子莊題畫主要有行草書題款、篆(隸)書題款和破體題款幾個主要的類型。他的行草題款又有兩種小的分別,一種是碑味很濃郁的,另一種則有帖的味道。和別的國畫家一樣,陳子莊也很喜好篆隸題款,然而,在其題款中最奇特的則是將篆書(或隸書)和行草書協調運用的破體題款。
所謂破體,就是打破書體界限,將各體協調統一進行書法創作產生的新的體勢的統稱。從今見資料考察,王獻之將行、草融為一體,進行書法創作,是書法名家打破書體界限進行書法創作的第一人,《十二月帖》就是王獻之破體的代表?!捌企w”一詞即得名于徐浩對王獻之等書法的評價:“鐘善真書,張稱草圣。右軍行法,小令破體,皆一時之妙。”[5]徐浩將王獻之的“破體”與鐘繇的真書、張芝的草書和王羲之的行書并稱,顯然此處的“破體”就是一種新的體勢,并且是有“一時之妙”的新體。
其后顏真卿對此作了進一步的探索,將楷、行、草界限打破,完成規則的楷體到草體的破體,實現了今文字中形體風格差距最大的字體間的破體?!吨伊x堂帖》中顏真卿的《修書帖》(756年)、《守政帖》(767年)、《廣平帖》(778年)、《裴將軍詩》(約772年)即是很精彩的破體作品。
到明代,趙h光(1559-1625)和傅山(1607-1684或1685)將草書筆法和篆書或隸書結合,他們打破的不僅僅是字體的形體界限,更重要的是他們嘗試了不同字體的筆法融合?!案瞪竭@種打亂字體之間界限的做法,當是受到趙h光發明的‘草篆’的啟發,但是他走得更極端,完全打破了多種字體的固有界限?!盵6]晚明的各體融合(尤其是草、篆破體),將破體書法探索引向了書體結體和筆法層面的“破”和“立”。趙h光在《寒山帚談》中還提出了破體創作的某些原則,將破體探索理論化。清代“揚州畫派”的書畫家鄭板橋(1693-1765)和高鳳翰(1683-1748)以及晚清的吳昌碩(1844-1927)都不同程度地探索過破體,近人呂鳳子(1886-1959)、馮建吳(1910-1989)亦對破體鐘愛有加。
從陳子莊的破體題款看來,陳子莊先生對破體書法的運用是很自然的,很成功的,破體也是其題畫的常用方法。其純粹的書法作品又是什么面目呢?這樣的題款形式與其書法的關系如何呢?
陳子莊書法作品,筆者無緣多見。從今見的作品來看,其書法作品也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就是如“攫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碑味較濃的行書作品,另一類則是篆書和隸書作品。(圖八、圖九)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是信筆以意行之,一任自然。在章法上通常也是采取縱成列,橫無行的形式。同樣,在行空間的處理上也總是,壓縮行間距,并通過筆畫或字塊的穿插、粘連去分割、消解行的縱向空間,使行空間變成無數生動的相對封閉、半封閉空間,這樣,整幅作品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整體感極強。他的篆書作品也常常是采取與此相近的章法形式,不像一般書家的篆書作品通常采取的橫成行,縱成列的章法。他這種章法有意無意間與金文(尤其是秦漢權量銘文)的章法靠近,表現出生疏而又古樸的意味。另外,他的篆隸作品也通常不是純粹的篆隸書用筆,而是或多或少帶有率意的行書筆意,這一特點與其題畫書法有了一定關聯。
但是,陳子莊先生的書法作品和題畫書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前面已述,陳子莊先生的題畫書法多以破體形式出現,與其畫的構圖和線條十分和諧。其書法作品雖然在章法上與題畫書法相似,章法茂密,多以行書筆意行筆,自然率意,然而,與其題畫相比,其書法作品的顯著特點是,破體的形式很少在書法作品中出現。與其題款類似的率意的篆書作品,筆者僅見過一件(圖十)。為什么陳子莊先生會放棄在題畫中和諧成功的破體書法形式而采取較為純粹的形式呢?當然,一個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題畫書法是為畫面服務的,這種破體的形式與其畫面很相合。是不是他認為題畫的書法不是書法創作,就可以不那么嚴格地局限在某一特定的字體中,也就是說可以破體,而書法創作就應該注意字體的相對統一?這樣的假設是否成立,根據現有的資料,我們還無法作出準確判斷,更談不上作結論。不過,陳子莊先生對書法的一些看法可以幫助我們思考這一問題:
寫字需通六書。通六書則了解造字原料,可以把字抖得散,檔寐#如以面做包子,可隨意拿捏。能有組織五千字的功夫就了不得了。不能死抱住別人的字體,要能自己造型。[7]
寫漢隸可以變一下,變為篆體;也可以用篆筆寫隸書。[8]
這些言論雖然不能直接說明陳子莊先生思考過破體書法,但是他要求通六書而自己造型以及要求將隸書和篆書結體和用筆相互借用,說明他認為書法字體間的界限并不是森然不可逾越的,是可以適當借鑒而相互為用的。他的書法作品沒有太多地采取破體的形式,可能與我們所見資料相對較少,所見不豐有關,抑或有其他原因。就目前狀況而言,他題款和書法創作的不一致現象的具體原因,只能留待進一步探討。但是,其大量和諧的破體題畫作品,至少表明他的破體書法在題畫上的成功,這也證明其看法是有意義的,是值得作進一步研究的。至少,陳子莊先生的題畫破體,可以給當下書法創作探索以某些啟迪。
陳子莊題款中的破體書法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特點:一是,將篆書或篆書偏旁行書化,二是,篆、隸書結體經過相應改造后的相互借用,第三,這也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篆書的行書化還是篆、隸的相互借用,都是以行、草書筆意作為統一的手段。由此我們可以考慮,如果要借鑒陳子莊題畫的破體書法,那么他的破體的這三個特點就值得探究。另外,因陳子莊先生的畫多為小品,題畫的字通常不大,也不多。所以我們就得思考:他這種破體,到底用在什么形制的書法作品中是為最佳?該以多大的字徑為好?根據陳子莊先生題畫的特點,可能在尺幅較小的斗方、手札、冊頁或手卷中運用會相對較好。若要以此創作大幅的作品,則應該與其他一些破體書家的作品相互參照,進行取舍??赡?,這是我們從陳子莊先生破體題畫書法中得到的最直接的啟示。
參考文獻
本文應用的圖片,除特別標注外,主要來自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2月出版的《石壺畫集》一書。另外,亦參考了四川美術出版社1982年10月出版的《陳子莊作品選》,外文出版社、四川美術出版社1988年8月出版的《陳子莊畫集》,四川美術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的《陳子莊畫集》等書。
關于破體書法的源流及發展,請參閱侯開嘉、蔣培友共同署名發表于“第六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香港)”的論文《論破體書法的緣起和發展》,詳見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六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 陳滯冬.陳子莊談藝錄[Z].河南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43.
[2] 陳滯冬.陳子莊談藝錄[Z].河南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143.
[3] 陳滯冬.陳子莊談藝錄[Z].河南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142.
[4] 陳滯冬.陳子莊談藝錄[Z].河南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138.
[5] [唐]徐浩. 論書[A].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 歷代書法論文選[C].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275-276.
篇13
一、更新美術書法教學觀念
受傳統教學思想觀念的影響,美術書法一直被高中學校所忽視,導致老師也沒有重視美術書法教學,有的高中生都沒有接觸過美術書法教學。在美術教學課堂上,為了完成任務對書法常常一筆帶過,學生都沒有理解書法知識。在高中美術書法教學中,老師自身專業水平有限導致對學生的要求都降低了不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也不培養學生寫字習慣,久而久之高中生的寫字水平呈現下降的趨勢。要想改善學生的現狀,必須先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讓教師轉變思想,重視美術書法教學,在課堂上提高對學生的寫字要求,合理利用課堂時間,保證學生書法練習時間,把書法練習時間和書法質量要求落實。
二、高中教師要為學生起到表率作用
高中生一般都會向老師看齊,老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高中美術書法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做好帶頭作用。教師在上課板書的時候一定要把字寫好,要寫得美觀。批改作業的時候也一定要整潔端正,因為老師的字就是學生模仿的標準。為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握筆的姿勢,為學生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在平時課余時間,美術書法老師也不能怠慢,要勤練習自己的字體,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老師對學生積極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老師如果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學生就一定能學好美術知識,把字寫好。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1.重視姿勢的指導
學過書法的學生都應該知道寫作姿勢對書法質量有很大影響。正確的姿勢能幫助學生寫好字,并且對寫作水平也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該幫助學生保持正確的寫作
姿勢。
2.加強寫字過程的指導
高中生即將面臨升學的壓力,所以對寫字水平要求比較高。在美術書法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對其字的書寫有嚴格要求,每個筆畫的起筆、止筆,每個筆畫的占格、占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都要給學生耐心講解。老師一定要以身作則,讓學生先描后臨,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四、激發興趣,提高寫字教學質量
1.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在美術書法教學中,教師可以集思廣益,比如欣賞書法作品。書法在我國幾千年文化中絕對是文化的一塊璞玉。在中國浩瀚歷史中,出現了很多有名的書法家。教師要對其綜合篩選,選取一部分有名的書法作品給學生欣賞,讓學生在書法作品中發現書法的重要性。只有學生深深被書法所吸引才能引發學生寫字的想法,學生通過不斷臨摹練習,寫字水平也會不斷提高。
2.開展各種活動
傳統高中書法教學都是枯燥的,這就是澆滅學生興趣之火的主要來源。學生可以從傳統模式中獲得啟發。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書法漢字相關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老師也可以開展優秀書法展覽,對那些優秀作品獲得者給予一定的獎勵。還可以作業展評、寫字比賽等活動,提高學生興趣。
3.充分利用多媒體
在信息技術發展發展的今天,在高中美術書法教學課堂,教師完全可以借助多媒體動態地向學生展示書寫過程,可以形象生動地向學生展現漢字的魅力。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象形字,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通過多媒體就可以解決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通過有趣的畫面還能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從而提高寫字水平。
五、注重評價
在高中美術書法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完成某一課堂任務后,要及時對學生的成果做出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哪方面比較弱,需要不斷練習。這對學生提高寫字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應該多多加以表揚,從而鼓勵學生再接再厲,能夠起到積極作用。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評價可采取老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兩種方式,對學生的評價要保證及時、客觀、公正,評價要多鼓勵、表揚,少批評,不然會打擊學生寫字的積極性。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學生才能及時糾錯,這對提高高中生的寫字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俗話說得好: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高中生的寫字水平也不是一天能夠提高的,提高寫字水平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希望每一個高中生都能寫一手漂亮、規范的漢字,這是每個美術書法老師想要看到的,也是美術書法教學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書法老師一定要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