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企業無線覆蓋方案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對于某鋼鐵企業,作者應用現代化網絡技術,同時考慮現場實際情況,通過“3G+WiFi”打造無縫覆蓋寬帶網絡,包括:
1)由CDMA2000網絡提供3G移動通信服務;2)WiFi無線寬帶提供高速上網服務;3)無線集群系統提供無線控制及指揮調度。
1.1 天翼3G網絡
天翼3G網絡,除了提供語音服務外,還可提供上行1.8Mbps、下行3.1Mbps的高速聯網服務,為公眾移通信、無線寬帶上網、無線調度提供網絡基礎。天翼3G網絡也可為固網提供無縫的網絡路由備份,增強網絡抗風險能力。
1.2 WiFi網絡
(1)建設目標(按需建設)
1)辦公室、會議室、車間等需要覆蓋的場所;2)為用戶在這些場所通過寬帶無線接入Internet及辦公網提供靈活的技術手段;3)工作人員借助WiFi網絡通過手機客戶端進行現場辦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4)基于弱電系統設備的設備監控,隨時隨地掌握設備的運轉狀態;4)WiFi網絡在物聯網中的應用,如:鋼卷信息的數據遠程采集、智能化協作,極大的減少人員工作量。
(2)網絡結構
WLAN是有線寬帶網絡的無線延伸,完成業務通道建立、用戶權限控制、業務QoS保障等功能。AP設備處于WLAN網絡的末端,可根據為用戶分配公網或私網地址而選用橋接或路由模式(鋼鐵企業環境較復雜,本方案選用路由模式)。AP設備通過EPON、LAN、xDSL和Mesh等多種方式上連至城域網,在城域網上實現計費/認證和網絡遠程管理。
(3)技術特點及優點
在局部區域(如會議室),采用WLAN網絡覆蓋,沒有線纜限制。引入了OFDM(正交頻分復用)調制方式,速率可以達到54Mbps;目前最大速率達108Mbps,最終將達到320Mbps~600Mbps,明顯優于其它運營商。
WLAN和CDMA網絡互補共存,1X網絡以話音接入為主,并承載部分中低速數據,提供與競爭對手相當的網絡覆蓋;1X增強型系統重點解決市區及重要交通干道的移動中高速數據業務需求;WLAN解決公共熱點區域的半移動高速數據業務需求,使擁有C+W客戶端的用戶可以根據網絡搜索結果選擇最佳的接入。平均每用戶單向吞吐量不低于200kbps的前提下,設備最少可支持20個用戶同時工作,并可支持至少64個用戶同時附著。
2 鋼鐵企業無線集群調度系統
2.1 無線集群需求
某鋼鐵基地集群系統的主要應用包括:生產管制、設備管制、能源管制、運輸車輛調度、應急聯動(防汛、防臺、突發、救援等)無線調度通信。要求數字集群通信系統在廠區內實現室內外無縫覆蓋,確保封閉廠房內部無線信號滿足正常通話要求,并保證容量設計滿足日常生產以及突發場景下集中性大組呼叫的通信要求。
某鋼鐵企業對于無線集群通信性能具體要求如下:
1)為保障生產安全,呼叫建立時延要求小于1s,搶權時延小于500ms;2)保證公網系統用戶變化不會影響集群系統的正常工作;3)鑒于廠區高溫高噪音的惡劣環境,要求集群終端具備防爆、耐摔、高音量的特性,并且支持GPS定位;4)支持單呼與組呼功能;5)要求在廠房中安置調度中心,提供包括添加組呼成員、插播、搶權等呼叫及用戶成員管理的功能;6)用戶呼叫可以分優先級設置;7)預計總用戶規模為12000門。
2.2 QChat系統組網方案
(1)覆蓋目標
在該鋼鐵基地工業園區內,有自備電廠、工作車間等勞動密集型廠房、原料場等開闊型區域(人員的密集將產生高話務量),是本次規劃的重點覆蓋對象。
(2)覆蓋解決方案
室外的信號覆蓋,可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采取宏基站、分布式基站、射頻拉遠等站型結合組網的方式,還可有針對性地對某些關鍵建筑建設室內分布系統。面覆蓋方面,基地工業園一期的原料場、工作車間廠房等高話務量區域,目前尚未建站,計劃新增8個室外站點,考慮與其他運營商的共建。點覆蓋的建設,是落實整個網絡建設目標的關鍵,也是網絡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由于工業區內的建筑大部分內部結構簡單,應主要通過室外宏基站穿透覆蓋方式完善室內信號的覆蓋;對于少數“重要樓宇建筑”,則采用室內覆蓋系統+信號源的解決方式。這里的“重要樓宇建筑”,應根據詳細規劃中建筑物的功能情況,結合話務需求預測情況、市場調研情況、室外基站的規劃情況綜合考慮選定。因此,室分系統的建設規模還需根據工業區后續規劃方案的調整而調整。
(3)規劃匯總
綜上所述,本期工程計劃新增8個室外基站和5套室分系統來解決某鋼鐵基地工業園一期的覆蓋需求。新建基站方案如表1,基站規劃方案圖如圖1:
表1 新增室分基站表
名稱 占地面積 RRU數量 施主基站
熱軋車間 130 4 冷軋西路
煉鐵區間 30 2 原料場
總計 160 6
圖1 基站規劃方案
(4)頻率規劃
CDMA網的工作頻段為:825MHz~835MHz(基站收,移動臺發),870MHz~880MHz(基站發,移動臺收),共計10MHz頻段。CDMA系統沿用AMPS系統的頻道號,頻道號n與中心頻率F(n)的關系為:F(n)=825.00+0.030*n(移動臺發、基站收)F(n)=870.00+0.030*n(基站發、移動臺收)頻道間隔為1.23MHz,雙工收發頻率間隔為45MHz。在10MHz頻段內,CDMA系統有283號、242號、201號、160號、119號、78號和37號7個頻道,均保持適當的保護帶寬。
篇2
室內無線的優劣勢
室內無線具有以下優勢:
冗余的互聯網接入
如果公司的固網突然癱瘓或遭遇意外事故,室內無線提供的移動互聯網接入可以方便地傳送到有線網絡。
共享有線互聯網負荷
室內無線互聯網通過蜂窩電波提供服務,它不占用公司現有的互聯網帶寬。
減少信號干涉
持牌頻率負載的蜂窩信號只對移動運營商開放。 換句話說,雙向無線電設備和微波爐都不允許使用這些頻段,因此減少了信號干擾。
但同時,室內無線具有一些缺點:
高投資
天線和相關的傳輸設備是專有的,因此初始投資比較大。 由于同軸電纜是室內無線最常用的傳輸介質,因此新線需要在室內鋪設,這將帶來更多的費用。
高訂閱費
平均而言,移動數據服務較有線互聯網費用更高。 此外,蜂窩數據訪問針對個人用戶, 不易于與其他員工共享。 這間接增加室內無線服務維護成本。
較低的傳輸速率
相比于Wi-Fi的傳輸速率從54MB / s到300MB / s而言,移動數據的傳輸速率仍限制在約30MB / s,這顯然太慢了。 在進行通過蜂窩網絡連接的視頻會議時,較低的傳輸速率意味著員工可能會遇到聲音或圖像中斷的情況。
相對于室內無線,Wi-Fi的優勢占主導地位。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Wi-Fi所有權成本比室內無線低得多。 IP語音(VoIP)是其另一個重要的應用,這將有助于解決一些已知的Wi-Fi限制。 很快,人們將能夠通過移動設備進行通話, Wi-Fi將主導無線行業。 因此,泛達將Wi-Fi視作未來為最終用戶提供無線服務的技術。
打造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
在過去的10年中,無線技術得到了巨大發展。 在語音通話初期,雙向無線電是工廠里唯一的通信設備,這意味著所有的聯系方式都依靠無形的無線電頻率。為統一管理所有的無線電傳輸,IEEE組織成立。 IEEE定義了所有設備制造商需要遵循的框架,作為提供服務的共同基準。 有了這個共同基準,無線技術的用戶不必擔心互操作性的問題。
目前業內有幾個專門針對于無線數據網絡的IEEE標準。 最常見的標準有802.11a、802.11b、802.11g和802.11n。 這些標準都指定不同的頻率和帶寬要求,以達到所需的數據通信。 例如,802.11,8年前大量使用,采用了2.4GHz的頻率,并能夠產生11Mbit / s的數據傳輸帶寬。
最近,IEEE了最新標準802.11n,占用了2.4 GHz和5 GHz頻段的頻帶,能夠達到300Mbit / s的帶寬。 過去的10年間,無線數據帶寬增加了25倍以上。 呈指數級增長的帶寬正迅速受到IT專業人士的關注,他們考慮到其網絡基礎設施是否能夠支持未來的帶寬要求。
要實現一個無線網絡,IT專業人員必須先評估如下幾點:
·覆蓋面積以及提供足夠的覆蓋范圍所需要的無線接入點總數。
·所需的基礎設施網絡帶寬(以便支持無線設備的輸出量)。
·網絡接入安全。
·無線接入點的安全性。
·要確定覆蓋范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平面圖和用戶空間。 射頻波通過墻壁反彈,因此接入點的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比較重要的是接入點的位置,盡量減少重疊接入點。 信號重疊,會造成信號干擾,用戶可能無法獲得可持續的網絡連接。
一旦覆蓋范圍確定,就不難確定足夠的覆蓋范圍所需要接入點的總數。 接入點的數量和位置確定后,需考慮基礎設施網絡內的接入點到交換機的連接。 確定支持每個接入點所需的適當帶寬非常重要。 基礎設施的布線需要提供足夠的帶寬,以確保通信順暢,因此選擇高質量的產品尤為關鍵。
設置無線網絡時,另外一個需考慮的是安全性。 安全性不僅涉及企業數據內容,也包括硬件設備的安全性。 就無線網絡的接入安全而言,有幾個加密方法可選,如WEP、WPA和WPA2。 這些方法能夠保護無線網絡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
無線硬件設備的安全性為大多數IT專業人員所忽視。 已經有許多因人為破壞而造成無線網絡設備損失的報告。 保護無線設備免遭損失的一種方法是使用無線接入點機柜。 機柜設置鎖定機制,無需專門看管,而且設計美觀。為了打造安全穩定的無線網絡環境,除了上述幾點批之外,還有其他一些需要IT專業人員考慮的問題。
泛達解決方案
作為物理企業網絡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泛達提供集成解決方案,增強企業的IP網絡、降低成本,以便更好地管理戰略決策的數據。泛達不斷研發企業解決方案,將物理基礎設施與邏輯網絡系統,包括無線應用保持一致。
泛達提供多種基礎設施網絡解決方案,以滿足當前以及未來的企業無線數據傳輸的需求。這些解決方案被歸為不同級別的解決方案,以提供極好的投資回報。 在低成本水平時,泛達為辦公環境提供TX5500 5e類銅纜解決方案;對于中小型企業,泛達提供TX6000 6類銅纜解決方案,以滿足當前的應用程序所需的數據帶寬要求;對于大型企業,泛達提供TX6A 6A類銅纜解決方案,不僅能滿足當前整個應用的帶寬要求,也為未來的帶寬要求進行配備。
泛達還提供全線的PANZONE無線接入點機柜,確保昂貴的無線設備資產的安全。泛達解決方案都是端到端的完整的交鑰匙系統,涵蓋了關鍵網絡傳輸的必要組件,包括機架、機箱、機柜、電纜、插座、跳線、電纜管理、資產管理及電纜槽等。
篇3
所謂無線局域網是計算機網絡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無線局域網是實現移動計算機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它是實現移動計算機網絡中移動站的物理層與鏈路層功能,為移動計算機網絡提供必要的物理接口的網絡。從專業角度講,無線局域網利用無線多址信道的一種有效方法來支持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并讓通信的移動化、個性化和多媒體應用得以實現。隨著應用的進一步發展,無線局域網正逐漸從傳統意義上的局域網技術發展成為“公共無線局域網”,即成為城域網的寬帶接入手段,無線局域網應用模式的這種改變使其成為一種可運營的寬帶接入業務。ZXSS10WAS是中興通訊推出的系列無線局域網產品。該系列產品包括無線網卡W100C/W200C、接入點W100A、接入網W300G/W400G、無線網橋W100B、接入控制點W100S及鑒權服務器等設備。ZXSS10WAS不僅為用戶組建完善的辦公無線局域網絡,而且為各種運營商提供全面的可運營的WLAN解決方案。根據無線局域網業務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種不同的用戶接入類型:公共場所寬帶無線接入(即公共WLAN)、企業大客戶接入、家庭和SoHo用戶。
一、無線局域網的應用
要探討無線局域網的應用,應先分析無線局域網的技術特點,因為正是無線局域網的技術特點決定了無線局域網的應用范圍。通過將無線局域網與蜂窩移動通信網絡(如2.5代的GPRS和3G)進行一下比較,就可以找出無線局域網的應用定位。
首先從工作頻段來看,蜂窩移動通信網絡的頻率均需許可、需支付費用、政府管制嚴格。而無線局域網的工作頻段則是另一種情況。
802.11b工作的2.4GHz ISM頻段為國際上通用的免許可證頻段。在我國,2001年信息產業部頒布了信部無[2001]653號通知,明確了在2400~2483.5MHz這83.5MHz頻段內,室內WLAN可以無需審批地使用。
802.11a工作的5GHz頻段在美國為U-NII頻段,也是免許可證頻段。在我國情況有所不同。2002年7月信息產業部頒布了信部無[2002]277號通知,明確在5725~5850MHz這125MHz頻段內,高速無線局域網與點對點或點對多點擴頻通信系統、寬帶無線接入系統、藍牙技術設備及車輛無線自動識別系統等無線電臺站共用這一頻段。設置使用5.8GHz頻段無線電發射臺站,必須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批準。室外設置的無線局域網需領取電臺執照。同時,5725~5850MHz這一頻段原則上用于公眾網無線接入通信,運營企業須取得相應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
比較2.4GHz頻段與5.8GHz頻段在我國的這些政策,2.4GHz頻段以其免許可性將在今后很長時間內被企業、家庭等用戶廣泛使用。而5.8GHz頻段,隨著802.11a設備的成熟和市場規模的擴大,相信在今后一兩年內基礎電信運營商將會啟動這一頻段上802.11a無線局域網的建設。
從覆蓋范圍來看,無線局域網通常只能覆蓋幾十米到百來米這樣的距離。因此,無線局域網比較適合于做小范圍的覆蓋,覆蓋機場、咖啡店、寫字樓等所謂的“熱點”地區;而并不適合進行跨城市的、連續的廣域覆蓋。而蜂窩移動通信網絡可進行全球覆蓋。
從數據速率來看,無線局域網可提供11Mbps~54Mbps的速率,這遠高于GPRS所能提供的數據速率,也將高于3G移動網絡支持的數據速率。從這一點來看,無線局域網具有高數據速率的優勢,適合于對數據速率要求高的應用。
WLAN目前主要是提供數據應用(如互聯網接入、企業網接入等)。與之功能相似的,存在有線網絡(如有線局域網)和蜂窩數據網絡。比較它們的差異,就可以分析WLAN的應用場合和發展前景。與有線網絡相比,WLAN在接入帶寬和網絡可靠性上并沒有什么優勢;但WLAN的便攜性、安裝簡易性使得WLAN非常適合于由于種種原因不易安裝有線網絡的地方,如受保護的建筑物、機場等,或者經常需要變動布線結構的地方,如展覽館等;同樣,WLAN支持的便攜性使它非常適于在賓館、寫字樓、機場等移動辦公者密集的地區向攜帶筆記本電路或PDA等便攜設備的用戶提供方便、快速的數據業務。
WLAN與蜂窩數據網絡相比,便攜性要弱,但其接入帶寬高得多;WLAN適于向帶寬要求高的移動商務辦公者提供這類服務,而蜂窩數據網絡則只能向接入帶寬要求很低的數據用戶提供服務。
從WLAN的實際應用場景來看,目前大致有兩類:一類是企業自己建立的面向企業內部用戶的WLAN網絡,以替代企業有線網或作為有線網的補充。比如一個大型超市,通過WLAN網絡,可以在超市內的任何柜臺,通過手持終端,統計存貨情況,交由中央系統處理,就可以快速、高效地掌握銷售情況,適時進貨。這類應用可以顯著提高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促進企業的發展。隨著企業對信息化的重視,這類應用必將得到迅速發展;另一類是無線ISP在諸如寫字樓、賓館、機場等所謂的“熱點”地區,建設的WLAN網絡,向公眾移動數據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并向用戶收取網絡接入費。這類WLAN網絡一般還比較分散、獨立。要建設可運營、可廣域漫游的電信級WLAN網絡,需解決諸如鑒權、計費等問題。
目前,在技術上主要有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基于SIM卡的方案,以GSM、CDMA網絡成功的漫游方案為基礎,適合于擁有GSM或CDMA網絡的運營商;另一種是基于用戶名/密碼的方案,以互聯網上成功應用的RADIUS協議為基礎,可針對WLAN的特性做相應擴展,這種方案比較適合于有ISP運營經驗的運營商。對這兩種方案的可靠性、穩定性,還需在實際運營中進行檢驗。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移動辦公、移動商務的快速普及,WLAN的這類應用存在很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機遇。
二、發展前景
隨著標準的發展與無線網絡產品的成熟,無線局域網已經能夠覆蓋有線網絡所無法顧及的領域,主要用于不能或不方便架設電纜、頻繁更換工作場地、終端變動頻繁、業務成長快速、突發性強的場合。無線局域網通信作為一種成熟的技術廣泛應用于金融、企業、醫療、教育等系統的主干/備份通信網絡,使信息電子化更加完善。有關專家還提到,無線局域網的前景是無線互聯網。
篇4
國內大部分城市地理環境較為復雜,近年來市政建設以及房地產業發展快速,大中型中高層樓盤小區建設規模迅速增長。導致城市內無線通信網絡質量明顯下降,應用傳統的規劃方式,難以實現良好覆蓋,必須結合三維數字城市領域的先進技術及無線通信三維規劃優化管理系統(3DMob),直觀的分析,才能夠有效的提高無線通信網絡的覆蓋,降低網絡建設成本.為移動通信運營商以及無線電管理機構提供完善的無線電頻譜管理,無線網絡資源規劃優化管理。
2 3D規劃流程
網絡規劃是設計流程中的一個環節,就是用無線規劃軟件進行模擬仿真。通信系統的仿真一般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鏈路級仿真,主要進行物理鏈路性能仿真與評估;第二層是系統級仿真,主要進行整個通信網絡的系統建模、分析、評估與網絡規劃。
2.1 數據準備
無線電頻譜規劃工作需要以精確的地圖數據為基礎, 不同的業務對地圖數據的精度有不同的需求,尤其是在城區內部,包括DVB-T,DVB-H,CMMB等數字音視頻廣播,以及WCDMA,CDMA200,TD-SCDMA,WiMax等新一代無線通信技術的不同業務需求。
2.2 計算分析
在無線網絡規劃過程中,需要數字化提取地圖數據,并進行柵格化,以此來減少系統計算分析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同時,還需要根據具體的地形位置,準確的選取相應的無線電傳播模型。在該系統中,提供了多達40余種的傳播模型,除了經典的ITU1546模型,ITU370模型之外,HATA模型為了適合城區內或多建筑群區域的無線網絡規劃,還特別加入了3D模型以及光線跟蹤模型(Ray-tracing Model)。在選擇好合適的傳播模型后,對初次計算分析的頻率指配結果進行專業的導頻信道規劃和蒙特卡羅仿真,而且不斷的對結果進行實時仿真優化,這樣才能保證計算分析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
在網絡規劃方面,本系統適合諸如:TD-SCDMA、WCDMA、 CDMA2000、 GSM、GPRS、WiMax、Wifi、小靈通以及未來4G等多種網絡,并提供9KHz-300GHz全頻段傳播模型。
2.3 三維顯示
計算結果被導入到數據庫中,通過三維臺站管理系統,以三維場景的方式顯示出來,用戶可以直接在地圖上通過交互式操作,以點選,漫游等方式對臺站進行查詢,管理等操作。
2.4業務應用
三維臺站管理系統,主要為基站資源管理及輔助決策系統,針對通信網絡中的基站的規模、結構、分布情況進行可視化管理和分析,通過專題地圖直觀的表達出來,改變了以往數據庫中數據不直觀、缺乏有效聯系等缺點,為業務管理提供了輔助決策的手段,從而大幅度地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主要應用方面為:
運用3DMob 創建室外綜合覆蓋管理平臺
3DMob基于精確直觀三維數字城市模型,通過三維數字城市模型和數據運算處理,可得出較為清晰的三維地圖。對于室外綜合方案的規劃優化工作已基本滿足。目前網絡規劃優化工作普遍應用Mapinfo電子地圖軟件,在Mapinfo中加載3DMob.MBX插件,可以方便地將Mapinfo的.Tab圖層轉換為3DMob格式,導入3DMob系統。在網絡規劃優化中的際應用運用3DMob工具進行室外綜合網絡規劃與優化的實際應用包括規劃選點、方案設計、資料存檔、后續優化等。
4 現場模擬,優化覆蓋
目前國內城市新增建筑較多,無線傳播環境復雜,投訴眾多,憑借現場的勘察,很難制定有效的覆蓋方案。利用3DMob三維規劃平臺,輸入現場勘察數據,結合投訴區域位置,針對性調整、控制越區覆蓋,有效解決投訴難題。
可見,結合3DMob地圖,室外天線位置、覆蓋目標以及方向角度十分直觀,對方案實施及后續優化十分有利。
5網優市場有序競爭
網絡優化覆蓋市場規模相對穩定。網絡優化覆蓋市場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成長和完善,2000年進入高速發展期。根據CCID 2005提供的數據,2000年-2004年,我國網絡優化覆蓋市場的規模分別為38.9億元、50.9億元、45.7億元、46.2億元和46億元。由于運營商資本性支出未來5年保持穩定,網絡優化覆蓋市場規模也相對穩定,預計我國網絡優化覆蓋市場規模將占運營商資本性支出的4%。
國內企業有序競爭。國內企業的發展,打破了由國外企業壟斷的市場格局,網絡優化覆蓋設備的國產化水平較高。除測試手機以及部分電子元器件外,包括直放站、天線在內的網絡優化覆蓋設備基本上由國內廠商設計和生產。以直放站為代表的2G網絡優化覆蓋技術已經成熟,移動通信網絡優化覆蓋市場總體呈現少數廠商領導、若干廠商跟隨、其他眾多廠商參與的有序競爭態勢。目前一共有超過100家的廠商從事網絡優化覆蓋解決方案業務,但具有產品研發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的廠商不足40家。
篇5
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同時,傳統無線局域網的發展勢頭同樣迅猛。相比傳統有線接入網絡,無線局域網具有無需布線安裝便捷,用戶接入方便并使用靈活,經濟節能,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自由移動,傳輸速率高等優點。由于無線局域網的多方面優點,使其在無論是覆蓋小至幾個用戶的局域網,還是大至上千用戶的大型網絡上都有應用。在醫院、商店和學校等公共場合,都有無線局域網的身影。但該技術仍然存在一些弊端,譬如客戶端經常不能連上網絡,經常掉線;可能無法獲得IP地址;可能在多用戶使用同個AP產生速度極慢的現象;若一個AP出現故障,將會大面積的使信號處于盲區等諸多問題。由于無線局域網技術發展上本身是作為以太網絡的無線接入擴展,因此在空口上對于多用戶缺少統一的調度協調,對于多個AP之間也不存在統一的調度協調,再加之過分追求速度和低成本而犧牲了很多移動速度、可靠性等方面的技術保證,因此在應用到具有大帶寬、多用戶、移動特性的公共場所時,難免弊端頻現。
目前,大部分企業專用網絡領域均采用無線局域網覆蓋方式,而企業專用網絡不同于社會公共無線熱點,它對于帶寬、可靠性、多用戶、移動性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需求。只是長期受限于頻譜、網絡規模、設備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企業專用網絡大多只能采用無線局域網的解決方案。不過,隨著萬物互聯急速發展時代的到來,移動通信技術和相關硬件平臺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有大量新的頻譜資源進行釋放。采用LTE技術來改進現有的以無線局域網標準為主的企業專用網絡必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針對企業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LTE技術的無線覆蓋方案,提供具有傳輸距離、移動性、并發用戶數和可靠性優勢的無線接入設備將會獲得市場的青睞。不過,對于廣大芯片解決方案提供商而言,這不僅是一個機會,更是一次挑戰,如果沒有無線通信領域的長期積累,也將無法在這個廣闊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中興無線通訊芯片:高移動性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縱觀國內的芯片企業,中興微電子可能會是這個市場中的一匹黑馬。中興微電子于2003年注冊成立,前身是中興通訊于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已擁有19年的IC研發歷史。根據官方消息,中興微電子現有研發人員約2000人,在深圳、西安、南京、上海、美國均設有研發機構,截至目前,共申請IC專利超過2000件。公司每年將營收的30%用于研發投入,2015年銷售規模已躋身國內集成電路行業前三。
篇6
其中現有中心機房在3層,樓體結構為V字型,辦公室均位于V的兩邊,走廊大約10M長度,辦公室大部分為實體墻結構。在實現無線網絡的同時,希望能與現有有線網絡的安全認證系統無縫結合,保證整體網絡數據傳輸的安全。
方案設計:
考慮到用戶樓體現狀,我們設計在每個樓層采用1~2個AP,對領導辦公室比較多的樓層采用2個AP覆蓋,其余的則采用1個AP覆蓋,總計共16個AP接入點。
基于無線網絡物理設備安全及配置管理維護的方便,建議采用最新無線網絡技術和產品:智能無線控制器+以太網供電交換機+瘦AP接入點組合方案。
在該項目中,建議采用美國網件旗艦產品WFS709TP智能無線控制器和WGL102瘦AP,為了減少對無線AP部署電力線的麻煩,建議采用支持POE功能的FS728TP交換機,它直接可以通過連接在AP上面的以太網線對AP提供電源,大大方便了布線施工。
NETGEAR Prosafe智能無線控制器WFS709TP是一款全特性的控制器,可集中管理16臺無線接入點,為有線和無線用戶提供了完整的無線漫游,安全以及整合服務。每臺ProSafeWFS709TP智能無線控制器可支持多達256個用戶,并且所有8個10/100端口均支持PoE供電。WFS709TP配備一個千兆以太網端口,用于把無線控制器連接到網絡骨干。WFS709TP支持眾多高級安全特性,諸如802.1x,EAP-PEAP,EAP-TLS,EAP TTLS,802.11i,MAC地址、SSID以及基于位置的認證。WFS709TP支持帶有身份認證的安全特性,比如支持RADIUS、LDAP和AAA服務器,NETGEAR Prosafe智能無線控制器能真正的統一有線和無線網絡,且不會降低其安全性。
ProSale智能無線控制器憑借其安全特性、額外的性能和價格而得到了廣泛的中小商業用戶“完美的”分數。包括集成狀態包檢測防火墻、集成RADIUS服務器、受控門戶(captive portal)認證和欺詐AP檢測與控制在內的安全特性,以及包括“最佳集成WLAN覆蓋地圖視圖RF PIan功能”在內的諸多特性。
組網圖:
方案優勢及特點
1.本方案采用的智能無線控制器技術可以更加方便的對所有無線接入點進行集中統一的管理。
2.無線網絡設備整體透傳數據報文到上級防火墻上,由它做出轉發認證的決定,更加體現了無線與有線的整體一致性。
3.WFS709TP智能無線控制器隨時可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當用戶考慮需要增加AP時,智能無線控制器也可以增加以便實現性能擴展及冗余備份。
4.先進的ARM自動射頻管理控制技術,可以使無線AP智能地檢測到其他AP的發射信號強度及范圍,為了避免無線信號干擾而自動調節自身。
5.快速無縫的漫游,并支持VoWiFi。
6.IntelliFi RF管理(負載均衡,頻道選擇,TX/RX功率控制)。
7.支持訪客接入,防止欺詐AP,對監測到的欺詐AP將報告在智能交換機的MnnItor界面中,以方便用戶做出決策。
實施效果:
通過實際的使用證實了NETGEAR公司的無線控制器帶來的價值、性能和企業級特性,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種理想且具有很強性價比的無線局域網的事實。
1.對客戶要求的樓層做到了全無線覆蓋,信號最弱處仍然能達到30%的強度。
2.與現有網絡的整體認證無縫集成。
篇7
延伸手段的一種無線技術,由于其在運營商市場和企業行業市場中固有的自身局限性,導致長久以來Wi-Fi主要只是應用于家庭、SOHO市場。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之后,Wi-Fi技術的覆蓋范圍在變寬,傳輸數率在變大,安全保障在加強......目前無論在技術成熟度、可實施性,以及用戶投資成本等各個方面,Wi-Fi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技術性能指標方面,隨著當前相關Wi-Fi標準802.11n、802.11i、802.11k、802.11s、802.11w等技術標準化進程的加快,Wi-Fi技術不但性能較之前得到了極大提升,同時,還擴大了網絡覆蓋范圍,并開拓出新的應用領域,創造出了新的商業模式。雖然在傳輸距離、通信能力等方面尚難以大規模組網,但Wi-Fi技術工作在公用頻段和低成本的優勢卻是其他無線技術無法相比的。
今年4月,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副會長、信產部通信科技委常委謝麟振曾表示,到2008年第二季度前,北京市275平方千米的范圍內將設置9000個WLAN(無線局域網)接入點,覆蓋北京市90%的主要街道。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我們將會看到在眾多奧運場館中大量使用Wi-Fi技術,而參加北京奧運會的數百萬人都將享受到無線高速數據通信服務。
據相關數據統計,到2011年,全球Wi-Fi芯片組的出貨量將達到7億~10億片。而到2012年,Wi-Fi行業總值將達到120億美元,約20萬個Wi-Fi“熱點”將遍布于機場、咖啡廳、旅館、公園、會展中心、購物區等場所,甚至是火車和汽車上。
802.11n提升
Wi-Fi核心競爭力
作為業界主推的下一代Wi-Fi技術,802.11n的基礎為多入多出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簡稱MIMO)空中接口技術,使用多個接收機和發射機,可以在同一頻道同時傳輸兩組或兩組以上的數據流。Wi-Fi CERTIFIED 802.11n 草案 2.0產品的數據傳輸速率最高可達300Mbps,為企業和家庭等網絡提供了最好的無線連接,滿足了現代多媒體應用和產品對網絡覆蓋范圍、帶寬和性能的需求。
與前幾代技術相比,802.11n不僅在帶寬上實現了與有線媲美的傳輸能力,而且覆蓋范圍擴大了2倍,性能也增加了5倍。同時,802.11n強大的Wi-Fi信號使無線網絡覆蓋范圍能夠遍布房屋的各個角落,接納更多用戶,同時各設備之間可以互傳高清晰視頻與音頻流,保證了用戶在語音電話、視頻游戲和其他多媒體應用能夠得到最佳享受。此外,802.11n技術還采用了最新的安全技術WPA2,配置AES加密,支持五種可擴展身份驗證協議,支持數據密集型應用和多用戶接入,幫助企業消除信號盲點等等,使企業工作效率大大地提升。這樣一來,802.11n極大地提升了Wi-Fi技術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盡管802.11n正式標準尚未正式頒布,但包括Cisco在內的網絡巨頭企業已經紛紛參與到其中。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超過95款802.11n產品獲得Wi-Fi聯盟認證。英特爾更是對外宣布,將在今年年底的迅馳4代PC產品中全部嵌入802.11n芯片。此外,包括Cisco、Motorola、Aruba、Trapeze等Mesh設備提供商也將開始推出802.11n Mesh無線解決方案。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參與進來,未來Wi-Fi技術將不再只是補充有線網絡,或被稱為“有線網絡的延伸手段”,而更多地將成為取代有線、構建起移動信息化堅實網絡平臺最切實可行的一種無線技術。
WiMAX、3G不確定因素
成就Wi-Fi
作為互為補充同時又互相競爭的無線技術,Wi-Fi、WiMAX和3G技術之間的關系眾所周知。但是,由于WiMAX的頻段問題以及3G牌照問題等,將在一定程度上成就Wi-Fi在無線奧運戰略中的“挑大梁”角色。
在“2007年中國電信業發展與政策通報會”上,無線電管理局謝飛波副局長曾表示,“2008年奧運會無線電管理工作,無線電管理局將把頻率規劃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無線電管理局將著重進行無線電管理理論方面研究,通過加強政企協調、頻率規劃、數據清理等工作,為2008年奧運會無線應用做好切實準備。相比Wi-Fi的公用頻段,WiMAX若想在奧運無線中分得一杯羹將難上加難。
對于3G,同樣道理使然。無論是WCDMA、CDMA2000或是TD-SCDMA,在目前的市場環境和技術成熟度,以及成本、政策等多方面綜合因素作用之下,其最終在奧運會上的表現與Wi-Fi相比,終將略遜一籌。
對于Wi-Fi本身來說,目前在移動性、安全性和基于Wi-Fi的無線應用等方面,如VoIP、筆記本電腦內嵌Wi-Fi、視頻等商業模式也已逐漸成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Wi-Fi市場的量性發展。
篇8
篇9
一、對講機的基礎知識
人們通常將功率小、體積小的手持式的無線電話機叫做“對講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小的特點,便于個人隨身攜帶,能在行進中進行通信。
在無線通信網絡的支持下,將功率大、體積較大的可裝在車、船等交通工具或固定使用的無線電話機又叫做“電臺”。通過中轉臺通信距離可達10公里以上。該機適合近距離的各種場合下流動人員之間的通信。
從頻率的波段上分可以分為U段和V段,兩者價格其實是差不多的,各自有各自的特性。
U段UHF300~3000MHZ,是0.7米波段,繞射穿透能力強,一般城市內的業余中繼用U段的較多,UHF頻段一般不超過4W,但少數也有5W。
V段VHF30~300MHZ,是2米波段,繞射穿透能力較U段弱,但是直線傳播能力不錯,空曠的遠距離地方傳播能力V段比U段好,VHF頻段不超過5W,但少數也有6W。
二、對講機系統在企業中的應用及設計方案
對講機憑借著速度快、費用低、使用便利等優勢,在企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方面:在火災、汛期、暴雨、盜搶等重大事件發生后,保持通訊的及時性與暢通性是非常重要的。使用對講機通信,以便根據環境做出快速的反應,保證公司和個人的人身及財產安全。其次,在人員和物資的調動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的辦公樓或廠房未完工之前,樓內無任何信號,所以對人員和物資的調用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最后,在停電檢修方面,每當企業在一些小長假進行設備檢修時,樓宇內的所有電力中止,信號全無,手機無法使用,送電、停電順序如何傳遞給樓宇內的工作人員傳遞信息,成為重中之重。在中轉臺前端加裝UPS,保持臨時供電,就保證了信息的暢通,為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在企業發展初期,辦公樓和生產廠房的規模比較小的時候,對講系統采用轉發式無線對講機的設計方案就可以基本滿足需求。
轉發式無線對講機就是將所接收到的某一頻段的信號直接通過自身的發射機在其它頻率上轉發出去。由于這類設備工作時處于無人值守狀態,有的中轉臺還放在高山上,工作環境較差,有的中轉臺長時間處于發射狀態。因此對中轉臺的技術設計要求比車載機、固定臺要高得多,甚至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高穩定性、高可靠性、優良的散熱性,能在高、低溫條件下長時間穩定工作。不少設備都具有在主電源故障情況下能夠自動啟動備用電源或切換到直流電源繼續工作的功能。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使用的專用中轉臺的功率都較大,一般都在25W~50W,在樓宇中使用的小中轉臺的功率一般不超過25W。
隨著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逐漸的形成了大規模集團化企業。廠房的擴建,內部結構的不斷變化,尤其是彩鋼結構的環境下,對講機的信號在同一地區不同地點的信號就會出現分布不均的情況,尤其是有地下室的地區。例如:在A樓里面3層有信號,但在地下室就無信號了,甚至說由于廠房內部結構和環境的問題,在A樓附近的B樓內對講機無信號。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采用RoIP的模式或者光纖模式,對信號進行覆蓋和放大。
RoIP(Radio Over Internet Protocol)是將無線電信號所承載的語音信號通過IP網絡進行傳輸,完成小功率超遠距離跨區域的無線電信號互聯,典型的應用有跨市區、跨省的公安部門無線指揮調度、大企業南北不分之間的無線通訊、大范圍礦場的統一無線指揮調度等。RoIP技術在近距離的應用中,可以通過局域網完成小功率的小區無線電信號覆蓋,這項技術更適合距離比較遠的兩個或幾個廠區。在實際應用中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一、距離較近的幾個廠區之間使用同一頻率的話,會產生同頻干擾,出現丟字、漏字甚至是只有接受無發射的現象。二、受網絡環境約束條件較大,當網絡堵塞或者網絡停止工作的時候,覆蓋區域將無法接受和發射信號。三、在使用過程中,因為網絡的延時,發射和接收延時會在1.5秒鐘左右,這就要求使用者必須按正規方法使用對講機。這種模式相對距離比較遠的廠區之間,并且可以使用不同頻率進行通訊的情況,是既經濟又有效果的方式。
光纖模式是將無線電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進行傳輸,在無線電信號盲區再通過A/D轉換設備轉換回模擬信號進行通訊。室內外天線接收的信號通過耦合器傳輸至中繼臺,室外天線的信號覆蓋大面積區域,室內天線通過光纖連接干放來覆蓋信號盲區。這樣設計實際上是使用了一套中轉設備,只存在一個頻率點在傳輸,就避免了同頻干擾,而且在信號傳輸過程中,對講機信號是獨立享用網絡資源,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對講機延時的誤差,使得通訊時的時效性更高,通話質量更好。此方案的成本相對較高,對網絡的要求也比較高,是一種高投資的方案,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數字對講系統的普及,光纖鏈路可以為以后的數字對講鏈路提供基本傳輸介質,為模擬時代進入數字時代打下基礎。
無線對講系統在企業中是本著最低成本,最大效果的目的,為生產提供保證。如何選用對無線對講系統的方案,盡量一次性投資,避免重復施工將是每一個設計者應當考慮的。
參考文獻
篇10
校園網是一個基于校園學習、生活、娛樂、游戲、創業為主題的SNS網絡平臺,是整合基于博客、空間、社區論壇、校友錄、群組、話題、相冊、音樂、WEB 游戲、網絡教學、P2P、流媒體、威客等眾多web2.0應用于一體的開放WEB操作系統,并采用最先進的WEB桌面操作系統技術實現。它把教育、辦公、學習和娛樂等主要活動統一起來,把行政樓、教學樓、圖書館、和學生宿舍等主要樓層結合在一起,以達到數據共享的目的。在建設無線校園網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遵循幾個重要的原則:
(一)全面覆蓋:無線AP一定要全面覆蓋整個校園,在學校的任何地方都能使電腦和智能手機連接到校園無線網絡;(二)靈活性高:采用積木式模塊組合和結構化設計,使系統配置靈活;(三)節省開支:在完成無線校園網的同時,不能鋪張浪費,構架一定要合理,無線網絡設備也要選擇恰當;(四)操作性強:組網一定要本著簡單,方便,高效的原則分布無線AP,同時用戶的界面也要人性化、易操作;(五)安全性高:無線校園網的安全性包括網絡用戶級的安全性和數據傳輸級的安全性。網絡用戶級的安全性應在網絡的操作系統中予考慮,而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則必須在網絡傳輸時解決。
二、無線校園網基礎方案設計
無線校園網基礎方案的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校園無線網絡結構、無線AP分布方案、供電方案、安全認證和加密。
三、校園無線網絡結構
校園無線網絡主要由核心層、匯聚層、無線接入層和用戶層組成,根據學校地理條件和網絡結構的實際特點,選用“核心交換機+無線控制器+無線AP”的方式,整體規劃,系統管理,合理分布,而且擴展性能高,下圖是以內科大無線校園網絡結構為例。
四、室內無線AP分布方案
無線AP即無線接入點,它相當于無線網絡的無線交換機,是構建無線網絡的核心。無線AP主要用于校園內部、事業單位、企業公司辦公樓內以及商業中心等地方,目前主要技術采用IEEE802.11標準。大多數無線AP都帶有接入點客戶端模式,可以無線連接其它的AP,從而擴展無線網絡的覆蓋范圍。
五、室外無線AP分布
以內科大校園為例,室外區域主要分布在春暉學堂周圍、活動中心、圖書館前廣場、秋實樓以及文馨書院間區域、新足球場。因為室外覆蓋較室內覆蓋無線AP不易放置,所以我們要想完全覆蓋這些區域,只能將無線AP放在這些樓的頂部,具體分布圖為:
六、供電問題
無線AP主要放置于室內,要讓它正常工作首要就是供電問題,而一般情況下采用POE供電交換機,但POE交換機價格昂貴,根據學校無線AP分布的具體情況,在行政樓、教學樓和各宿舍樓分別放一臺24口POE交換機來完成供電。
七、安全認證
隨著無線校園網絡的廣泛應用,其安全問題也引起廣大師生的關注。無線網絡信號是通過電磁波傳輸的,因此只要有對應的無線網絡客戶端設備,在信號可能覆蓋的范圍內就可以發現無線網的信號,為了防止相關惡意破解軟件,我們可以提出幾種解決方案:1.修改默認設置2.合理使用無線網絡3.建立無線虛擬專用網4.使用入侵檢測系統
八、加密技術
隨著無線網絡的不斷擴大,我們在大型商場、公園、餐廳等人流較多的地方都能搜索到可用的無線網絡信號,這些無線網一般情況下都是給大家免費使用,并沒有對信號進行加密。對企業、學校和政府來說,無線網絡更要保證其安全保密性,因此就需要對無線網絡進行加密。
篇11
一直以來,大唐集團堅毅不拔、持續創新,推動著TD-SCDMA標準不斷完善并最終被ITU批準和3GPP采納,使其成為3G三大主流標準之一。大唐集團憑借在TD-SCDMA領域8年多的深厚積累,成功完成了標準的完善、系統設備的開發和產業專項測試以及規模網絡技術應用試驗等工作。
特別是在規模網絡技術應用試驗中,大唐集團提供的TD-SCDMA系統中的關鍵技術如智能天線、接力切換、動態信道分配、聯合檢測等得到充分驗證。大唐集團TD-SCDMA產品得到進一步改進,終端整體商業成熟度進一步提高。通過測試,大唐集團積累了寶貴的網絡規劃、運維和優化經驗。
今天,大唐集團作為TD-SCDMA產業化的重要推動力量,做了很多積極和富有創新意識的工作。通過有效的合作,TD產業鏈迅速完善,并大大推動了TD-SCDMA產業化的進程。目前,TD-SCDMA的無線接入系統、核心網絡產品已完成產業化開發,初步具備了商用化水平,并形成了規模生產能力。TD已有四款核心芯片供終端產品開發使用,而十幾家企業開發出的20多款覆蓋了高、中、低檔的各款終端,也將很快形成終端的規模化生產能力。現在,TD-SCDMA的產業鏈已經形成,可以支持運營。
亮相通信展
此次展會上,大唐集團攜帶其TD-SCDMA全系列產品參展,以完善的解決方案、豐富的業務體驗向大家展示TD-SCDMA及其增強型技術HSDPA的商用前景,再次顯示了大唐集團在TD-SCDMA領域領先者的地位。
大唐集團在展會上全面展示了包含支持HSDPA和R4混合組網的全系列產品:無線網絡控制器(RNC)、拉遠型宏基站、宏基站、微基站、直放站、干線放大器等。作為TD-SCDMA產業的領先者,大唐集團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際測試,為未來運營TD-SCDMA的運營商提出了多種覆蓋解決方案,在此次電信展中都有充分的展示:包括室內覆蓋全面解決方案、密集城區和城市郊區及鄉鎮覆蓋方案、交通干線如高速公路和鐵路的覆蓋方案、草原和海面覆蓋方案等。
今年,大唐集團率先實現了TD-SCDMAHSDPA系統的商用化準備,可以滿足運營商在3G網絡建設初期在數據業務熱點區域部署HSDPA網絡的需求。在演示現場,用戶可以親身體驗其數據業務,感受HSDPA更高的業務速率。除一些常規業務如語音、VP、Streaming、MMS等的展示,大唐集團還通過對業務的整合,讓用戶在場景變換中體驗綜合的3G業務以及采用FLASH、動畫、Video等方式的多種業務應用。
此外,大唐集團展出了TD-SCDMA終端軟件平整方案,通過其終端軟件平臺、應用開發工具套件、應用軟件測試和驗證中心、應用軟件開發社區,建造一個以運營商為主導,包括終端廠商、應用軟件開發商等在內的多方共贏的產業價值鏈。該平臺提供一個開放、穩定而又多元的終端軟件平臺,更加關注各項終端能力的開發,并確保業務在不同廠商、不同型號手機上的通用性,根本上提高了3G時代的終端用戶體驗;同時也迅速降低了TD-SCDMA手機的開發門檻,大大加快了TD-SCDMA商用手機的推出速度。
以市場為導向
大唐集團憑借具備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SCDMA技術,已成為我國綜合無線接入領域的技術創新領導者。此次香港電信展大唐集團將全面展出SCDMA無線接入系統全套技術解決方案。
寬帶無線(可移動)接入系統McWiLL是基于SCDMA技術平臺開發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寬帶無線接入系統,全面支持固定、便攜以及全移動模式下的話音、數據和多媒體業務。
SCDMA1800M系統是工作在1785-1805MHz頻段的一種無線市話系統,可提供基本的語音業務和增值業務。而SCDMA400M是針對農村通信市場開發的一種低成本、廣覆蓋的無線接入通信系統,是中國政府唯一推薦的“村村通工程”解決方案。
SCDMA企業移動信息平臺ComSWAN是基于SCDMA的企業統一通信系統,能為大中型和中小型企事業單位提供最全功能的移動信息通信服務,融合了移動和固定的語音、視頻、郵件、WEB等一體化應用,可以大幅度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投資效益顯著。
通信事業的“芯”動力
微電子芯片產業是大唐集團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通過在芯片市場的步步崛起,大唐集團積極推動該領域商業模式的不斷變革,創新性的芯片技術已經成為國內運營商拓展增值業務、服務用戶、推動市場增長的重要紐帶。
此次參展的COMIP芯片是大唐集團承擔國家“十五”863計劃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專項《面向通信的綜合信息處理SOC平臺》的重點科研成果。該芯片是基于SOC(SystemOnChip)設計理念開發出的一款面向通信的綜合信息處理器。目前,COMIP芯片已成功用于SCDMA終端產品,芯片量產超過百萬顆,并可應用于信息安全業務、移動通信業務、數字電視、多媒體和數字傳輸業務等多個領域,此次大唐集團展出的畫中話圖像電話正是基于SOC綜合處理芯片COMIP應用的終端產品。
通信智能卡領域是大唐集團傳統的優勢產業,此次展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GSM手機SIM卡專用芯片、CDMA手機RUIM卡專用芯片以及面向3G(UMTS)網絡的USIM卡專用芯片。
提升管理,持續發展
大唐集團集中展示了OSS/BSS運營支撐系統、同步時鐘系列產品GNSS-97等支撐網領域解決方案,基于GEPON(千兆以太網無源光網絡)技術的AS1000(AccesSmart1000)光纖接入系統以及AS2800WLAN無線局域網接入等,LinkMasterA-100綜合接入系統、基于SP30iEx-LMCC的SCDMA核心交換系統及增值業務系統NetPlus系統等,展現了大唐集團各個方面的實力。
篇12
汕頭分公司的網絡應用需求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企業需求:
1網絡規模約為300個終端設備(含無線)。
2辦公網絡采用有線,并劃分VLAN。
3與總部和其他分公司之間常常舉行視頻會議。
4無線網絡規劃在同一VLAN里,采用微信認證供來賓和員工手機使用。
5提供PeTe VPN Server,供總部和其他分公司使用VPN訪問服務器。
不難看出,汕頭分公司對網絡安全性、穩定性、流暢性和網絡速度要求都比較高。綜合考量客戶的需求,飛魚星提供了以N5120為主路由,N350做旁路,VSA6528XA三層交換機為核心交換機的標準三層網絡結構方案。
設備清單如下:N5120(有線無線主路由)l臺,N350(AP控制器)l臺,VPT00(吸頂大功率雙頻AP)13臺,VSfx528XA(三雍誦慕換換,劃分VLAN)l臺,VS5326G(匯聚交換機,做端口VLAN)9臺,VSl508FP(接入層PoE交換機,給AP供電)4臺。
N5120是面向“互聯網+”時代的高性能企業級路由,除了為企業客戶提供基于身份的深度上網行為管理、VPN安全通信等功能外,還創新融入雙因子安全認證、微信連WfFi等諸多安全認證特性,為企業提供穩定、安全、易用的WLAN組網方案。
三層核心安全交換機V~0528XA適用于中型網絡,不僅具備豐富的二層特性,還融入了三層、四層的功能特性,支持ARP欺騙保護、環路自動抑制、防廣播風暴等安全特性。配合端口安全策略,可以過濾非法網絡流量,避免路由器遭受各種異常流量攻擊,減輕路由器負擔,讓企業網絡更安全流暢。
24G/5G雙頻大功率AP的使用,能很好地滿足會員體驗區的高密度無線接入需求,同時叉保證了整個辦公區域的全面無線信號覆蓋,為用戶提供優良的無線上網體驗。
N5120在作為主路由的同時,還作為VPN Server,提供VPN服務,使得總部和其他分公司員工能以非常安全的方式訪問位于汕頭分公司的服務器。
有線網絡做了各部門的VLAN劃分,而無線用戶使用另一個VLAN,從而實現有線不同業務之間、有線和無線之間的隔離。所有有線和無線用戶均能自動獲取IP。
篇13
一.前言
根據有關部門的調查和統計結果,我們可以知道,目前世界上大約有六百個城市已經開始或者計劃建設無線城市網絡,從而滿足人們的寬帶公共接入、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務的需要。現在無線城市網絡建設開始在中國內地興起,并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而且中國的無線城市網絡建設方案中提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同時青島等一些城市已經開始了無線城市網絡建設的試點工作。現在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掀起了無線城市網絡建設的運動,各個大小城市都在進行這方面的建設或者是論證工作。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無線城市網絡建設并不是由電信部門主導的,而是由政府發起的。原因是目前的無線城市網絡建設并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盈利模式,很多的電信運營商就望而卻步了。因此,本文主要是從無線城市網絡的特點出發,提出建設無線城市網絡的策略。
二.無線網絡城市的特點分析
無線城市網絡具有其自己的特點,這個特點主要是在與有線寬帶對比的得出的,大體可以將其特點概括為:各個城市的無線網絡建設,從其城市的基本經濟結構、區域布局,以及各個城市的無線網絡建設的策略出發,將城市的無線網絡建設成為一個,任何人、任何的事物、在任何的時間和地點都可以毫無阻礙的連接通信,實現較高水平的信息化社會。當然我們可以將其具體分為以下幾點:
1.網絡隨處都有
包括高速的寬帶網絡、高覆蓋的移動網絡、傳感器網絡以及3I/3C融合網絡等,這些網絡必須要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連接到。
2.無線網絡的服務無處不在
也就是說無線網絡的必須是全方位的,具體的服務包括人性化電子政務、智能化增值服務、多類型信息內容服務等。
三.無線網絡城市的應用
網絡主要是用來應用的,無線網絡也是如此這樣。許多的電信運營商都將應用擺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無線網絡的應用也是無線城市網絡建設的重點。當今的無線城市網絡的應用范圍很廣,但是主要總結起來,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應用。
1.政府方面的應用
無線城市網絡在政府方面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應用于公共服務,即應用于公共圖書館無線網絡接入以及資料搜索、還有實時的道路交通的影像信息,也就是我們說的電子眼。
(二)應用于公共安全,即無線網絡應用于公共場所的監控。對于緊急事件的無線通信以及對于警務的實時查詢等。
(三)應用于教育服務領域,通過無線城市網絡就可以容易的進行遠程教育、遠程視頻講座及進行遠程的學習交流直播。
(四)應用于電子政務領域,無線城市網絡可以有效的幫助政府進行現場辦公,進行有關資料表格的實時無線下載。
2.企業方面的應用
(一)應用于企業的零售、物流領域,無線城市網絡可以幫助企業現場為客戶服務,現場查詢貨單,現場進行庫存管理。
(二)應用于制造業領域,無線城市網絡可以對制造企業的廠房進行實時監控,對設備進行實時的維護,以及對工廠進行有效的實時在線管理。
(三)應用于金融保險業領域,無線城市網絡可以實時進行報單的提交,實時進行金融查詢和交易。
3.個人方面的應用
(一)可以即時通信,無線城市網絡可以方便人們進行上網,進行QQ、MSN等通信軟件的即時接入,方便人們的通信。
(二)方便人們商務辦公,無線城市網絡可以幫助人們進行無線的網絡辦公,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洽談生意,隨時進行股票交易等。
(三)方便人們獲取資訊,無線城市網絡可以使人們隨時了解新聞,隨時關注時事,進行資料搜索,隨時隨地掌握最新資訊。
(四)方便人們休閑娛樂,人們可以利用無線城市網絡看視頻,打游戲,網絡聊天等。
四.無線城市網絡的建設策略分析
一直以來,無線城市都被定義為是利用WiFi、WiMAX等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建設覆蓋整個城市或城市主要地區的寬帶接入網。眾所周知,自2004年以來,就一直延續這個模式在進行無線城市的建設,結果可想而知,一敗涂地。
WiFi,本來就是局部熱點覆蓋的技術。WiMAX也只是廣域覆蓋的技術,都不是全程全網的技術。WiFi相對而言.發展較好,現在基本每臺筆記本都內置WiFi。大部分智能手機也有WiFi的功能。WiFi上網非常方便,但是WiFi的維護困難,沒有集中的網管,而且由于覆蓋范圍的問題,經常放在一些公共的設施,如道路電線桿、書包亭上。壞了,不知道;搬動了,也不知道,沒法管理。而且供電也是問題。WiMAX雖是廣域覆蓋的技術,但是產業發展成為瓶頸,曾經刮起一片熱潮。
此外,澳大利亞也放棄全國原有的WiMAX建設導致整個WiMAX陣營基本全軍覆沒。沒有訂單,就意味著沒有前景。所以單一采用WiFi、WiMAX技術建設出的“無線城市”經無數實例證明是錯誤的,這個模式下建設的無線城市無成功案例可尋。綜合考察無線城市的需求、特點,無線城市的建網方案如下:
1. WiFi熱點接入
無線城市發展的第一步是要滿足熱點區域的覆蓋,如街道辦事處、醫院、學校、政府辦事處、機場、會展、酒店、連鎖餐飲、寫字樓、學校、商場、圖書館,樓宇等,這與WiFi技術的特點相契合。即固定區域高速覆蓋。
2.移動網廣覆蓋
在無線城市發展的中后期。從挖掘市場潛力以及保證用戶使用粘性的角度來看,無線城市必須提供全程全網的覆蓋及業務,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就中國電信而言,CDMA本身就是為個人客戶而設計的,可無縫切換漫游。同時技術成熟、產業完善、聚合各大運營商強大的技術支撐團隊,可有力地挖掘和提升移動網絡的使用發展空間,如終端的定制、設備的規格制定及組織研發等。
下面以中國電信的移動網絡為例,從網絡覆蓋的角度說明WiFi與移動網如何共同覆蓋的組網,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WiFi區域熱點覆蓋。CDMA2000 1X全網無縫覆蓋。CDMA2000 1X EV―DO Rev.A部分熱點區域廣覆蓋。當然目前來看。在大城市所建設的無線城市中,CDMA2000 1XEV―DO Rev.A也是全覆蓋的網絡。具體如下圖所示。
圖一 WiFi與移動網共同組網示意圖
3.移動網+WiFi的融合
中國電信在獲取C網業務經營牌照后,成為全業務運營商,將綜合WLAN的局部熱點優勢和C網掌上寬帶的覆蓋優勢。做好兩者的融合,拓展多元化接入手段,實現無線信號城市全方位立體覆蓋,為客戶提供隨時隨地的無線互聯網接入服務。對于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也推薦采用移動網絡加WiFi的方式,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以避免出現單一WiFi或WiMAX建設無線城市的誤區。
五.結束語
無線城市網絡建設是現代城市發展的新要求,對于城市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無線網絡城市在中國的建設,必將對中國的城市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周國豪 無線城市建設策略與WLAN網絡規劃部署方法研究 [學位論文]2010 -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
[2]潘毅明 陳文 沈世錦 無線城市的覆蓋策略研究 (被引用 5 次) [期刊論文] 《電信科學》 ISTIC PKU -2008年5期
[3]高穎 面向共用信息平臺的交通信息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學位論文]2004 - 吉林大學: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4]黃沛江 王斌 溫慶華 TD-LTE無線規劃建設策略初探 [會議論文] 2011 - 2011 TD-LTE 網絡創新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