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六年級學習計劃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每天早上6:00起床,用15分鐘將頭天要背的課文溫習1—2遍,7:00從家出發。
3.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老師提問題,要積極的舉手回答。
4.因為我們的課老師已上完,這學期是復習,所以要把以前學得不好的,補上來。
5.遇到不懂的要及時問老師或問同學,弄明白。
6. 對于副課,每學完一課當天的內容并預習課后,要用心去做自己買的課外習題書,做的時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書,憑借自己所學的去做。如果遇到不會的題,也不能馬上看答案或看書,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時背過。
7.我要做個好孩子,不打架、不罵人、不說假話。
8.就這些吧,相信我自己,希望我能靠考上重點初中
1. 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鐘將頭天要背的課文溫習1—2遍,6:30-6:40鍛煉,7:10從家出發。
2. 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做好筆記。
3. 認真仔細寫作業,不對答案,認真對待每一門課。
4. 寫完作業后,復習當天的內容并預習第二天上課的內容。
5. 對于每學完一課后,要用心去作自己買的課外習題書,作的時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書,憑借自己所學的去做。如果遇到不會的題,也不能馬上看答案或看書,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時背過。
6.自學缺漏知識,以便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跟上和適應新教材的學習。
7. 遇到不懂得要及時問老師或問同學,弄明白。
8. 每天晚上聽30分鐘英語,訓練自己的聽力。
9.每天做十道數學題.
10.每天背兩首古詩.
小學生學習計劃
1. 語文方面,我決定每天課外閱讀一個小時,一周看一本課外書,增加我的課外知識,擴大我知識面。我還決定報讀一個作文班,要使作文提高到一個我理想的程度。上語文課我要積極舉手發言,要多發表我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 數學方面,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還可以,但是我仍然要努力。上數學課認真聽講,不講悄悄話,也要積極舉手發言。
3.英語是我的弱項,我要多閱讀,多記英語單詞,爭取英語有所進步。
5.體育方面,我準備進行魔鬼訓練,每天吃完晚飯就去室外活動,打羽毛球,踢足球等等。晚上在家也要多鍛煉,做啞鈴操,和仰臥起坐等。早晨我也要早點起床,最好跑跑步,做做操。最好能報一個田徑隊。
小學學習計劃
伴隨新學期的開始,我已步入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年。為了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以便為初中緊張的學習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六年級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我為自己制定了以下學習計劃:
周一至周五早晨6:30起床,讀英語20~30分鐘,隨后,邊吃飯邊聽英語;內容北京師范大學《英語》和新概念《初中英語》。
周一至周四首先完成學校的作業,然后周一、周二和周四讀新概念《初中英語》,讀英語20分鐘,然后電話教學。周二和周五共做2篇英語閱讀新版《小學英語100篇》,做閱讀前先復習上一次閱讀中遇到的生詞,然后再做當天的閱讀文章,遇到不會的生詞,待做完閱讀后查明詞義,并記錄到書上。周五放學后做奧數作業,按照老師的要求寫明思路,且力圖多種方法。每天預習第二天所學內容:語文要求圈出文中生字,并組詞至少兩個;讀課文,了解文中大意。數學了解第二天所學內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英語找出生詞,查明詞義及讀音。
周六、周日睡到自然醒,然后周六上午10:10上奧數課,老師講解后做奧數作業中不會的題,要求寫清思路;下午3:30上舞蹈課,然后休閑活動,例如讀名著等。周日寫學校的周末作業和新概念初中英語作業(含復習本周的課堂筆記),晚上6:30上新概念初中英語。
篇2
2、面對自己所不了解的,先問自己,再問他人。
3、學會靜下心來學習,該玩就玩,該學就學。
4、尊敬師長,成為一名文明之士。
5、遇到事情莫著急,須要冷靜思考。
6、假期不忘學習,作題目的時候,閱讀題目至少兩遍。小心陷阱。認真思考。
7、應用題學會一步一步做題的好習慣。
8、考試的時候,要冷靜思考,然后再寫。
篇3
新的一學期又要開始了,同學們一定想在新的學期好好學習,爭取更上一層樓吧?下面是由課堂作文網為你提供的新學期欄目專題,感謝您的關注喲!
轉眼間寒假又過去了,不知不覺,我已經踏入了六年級下學期的階段,開始了新學期的生活。新的學期,它帶給了我們一個新的希望、新的目標、新的開始……一切都變了。我要在小學生活的最后一年里要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在這一年里我一定要珍惜每一秒時間,爭取不讓自己有荒廢的一刻。
在這學期,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我都得更加刻苦努力,因為我面臨的將是嚴峻的小升初考試。而且每天都不能松懈。對于知識不能馬虎,有不會的問題,要經過一番思考,如果真的不會請教同學或老師。每節課都要認真聽講,特別是老師分析題目的時候,更要仔細聽,不能心不在焉。寫作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認真仔細完成作業能發現不足,并且可以鞏固知識。語文作業要書寫工整、仔細分析;數學作業不能馬虎,寫完后認真檢查并驗算;英語作業書寫規范,字跡工整。所謂“苦后甘來”,只要努力就肯定會有回報。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讓我們共同探索未知世界,向著自己的目標,奮力前進!
篇4
其次,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所有作業,做到一絲不茍。課堂作業,當堂完成;課后作業和家庭作業,也要按時獨立完成。
第三,要做好語文課的課前預習。對于預習的課文,最少要出聲朗讀三遍,對于不認識的字、詞、成語,要先查字典,把它認會,懂得意思;要學會給課文分段,用最簡短的語言寫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總結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對于每篇課文的課后題,要先試著去做;對于課文和課后題,不理解和不會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書上劃下來或記下來,第二天上課時帶著問題去聽講,還可以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
篇5
1、數與代數:數的認識、數的運算、式與方程、量與計量、比和比例。重點:整、小、分數四則運算,混合運算和簡算,解方程和解比例。難點:使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概念、性質、法則、公式以及常見數量關系系統化,并能融會貫通靈活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2、空間與圖形:圖形的認識、測量與計算、圖形的位置與變換;重點:圖形的計算及應用。難點:準確的進行計算。
3、統計與可能性:統計與可能性。
三、復習目標:
1、系統地整理知識。實踐表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中的系統整理,而小學畢業復習是讓學生在對知識的回顧與整理的過程中,掌握整理知識的方法,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轉載請保留
2、全面鞏固所學知識。畢業復習的本身是一種重新學習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對學生加深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形成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發展應用意識,從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從掌握水平達到熟練掌握水平的程度。
3、查漏補缺。結合學生學情實際,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問題(特別是個別學生的計算能力相對欠缺,沒有空間想象能力---)。被學的組織培優補差,讓每個學困生都達到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
四、總復習措施:
1、全面系統地對整冊教材的知識體系進行梳理,查漏補缺。
2、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組織討論、合作學習等多形式的組織復習活動,讓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鞏固已學過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培養探索精神。
3、加強知識的縱橫聯系,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復習和整理,重視在學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則、性質的基礎上留意加強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獲得的概念、法則、性質系統化。對于易混淆的內容要加強比較,(如求比值與化簡比)使學生明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4、強化應用題的基本訓練,常見數量關系的積累和運用,使學生牢固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步驟和基本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題能力。
五、復習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
⒈數和數的運算
這節重點確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⑴、數的意義、數的讀法和寫法
⑵、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
⑶、數的整除、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⑷、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
⑸、運算定律和簡便算法
⑹、四則混合運算
⒉代數的初步知識
本節重點內容應放在掌握簡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⑴、用字母表示數
⑵、簡易方程
⑶、比和比例
⒊解決問題
這節重點放在問題的分析和解題技能的發展上,難點內容是
分數的實際應用。
⑴、解決簡單問題
⑵、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
⑶、列方程解決問題題
⑷、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⒋、量的計量
本節重點放在名數的改寫和實際觀念上。
⑴、長度、面積、體積、重量、時間單位
⑵、名數的改寫
⒌、幾何初步知識
本節重點放在對特征的辨析和對公式的應用上。
⑴、平面圖形的認識
⑵、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⑶、立體圖形的認識
⑷、立體圖形的面積和體積
⒍、簡單的統計
本節重點結合考綱要求應放在對圖表的認識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⑴、平均數
⑵、統計表
⑶、統計圖
第二階段:專題復習訓練
⒈四則混合運算、簡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強化訓練。
⒉幾何形體公式的實際綜合應用。
⒊各類實際問題的訓練。
⒋填空題和判斷題的強化。
第三階段—&md
篇6
小學生經過近六年的學習,已經接觸和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數學知識,形成了相關的數學技能,也能對生活中有關數學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智力上已達到一個“綜合發展”的層次。但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數學學習,不可否認還缺乏整體性、綜合性和發展性的認識。所以在這小學階段最后的時間里,組織學生全面復習和梳理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顯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對于部分“學習困難學生”,總復習更具有重要意義。
三、教材情況
教材總復習的內容不僅是本冊教材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內容教學質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任務能否圓滿地完成。教材把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劃分為44個課時進行整理復習。根據教材編排,大體上可將44個課時的內容分成6個部分。
第一部分重點復習數的知識,包括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等的意義和性質及其相關知識點,還包括數的整除知識。
第二部分重點復習數的運算,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法則、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解方程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等。
第三部分重點復習比和比例的有關知識,包括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求比值、化簡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義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點復習量與計量的有關知識。包括質長度、面積、體積(容積)、時間等的單位及其進率,單位之間的換算與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點復習幾何形體的相關知識。包括線與角的概念、判斷、度量、操作等,平面圖形的特征、周長與面積的計算,立體圖形的特征、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容積)等的計算。
第六部分重點復習各類應用題。包括基本的數量關系,簡單應用題、兩、三步計算的一般復合應用題和典型應用題,方程和比例應用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等。
教材的整個編排內容豐富、詳細,系統性強,力圖通過全面整理復習,促使學生達到鞏固知識,掌握基本數學概念,熟練基本技能,發展思維能力的目的。同時,力圖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總復習目標
通過總復習,引導學生力求達到:
1、比較系統、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比和比例、簡易方程等的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用學過的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進行簡便運算,力求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具有一定的速度。會解簡易方程。養成自覺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鞏固已經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各種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與換算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各種單位之間的化聚和名數的換算。
3、牢固地掌握所學各種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等幾何形體的特征,建立相應的表象,能比較熟練地計算所學集合形體的周長、面積(表面積)和體積(容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圖形實際問題。4、掌握所學統計初步知識,能正確地繪制(一般是半獨立性)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正確理解統計表(圖)并能根據圖表信息分析、解決相應的問題,正確地解答有關平均數問題。
5、牢固掌握所學常見數量關系和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正確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答相關的應用題,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6、結合總復習,引導學生養成自覺檢查和驗算的習慣,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的精神。
五、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過程的安排
由于復習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所以,學生原有的學習情況直接制約著復習過程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本班實際復習對象和復習時間來確定復習過程和時間上的安排。結合我班實際,總復習階段共計44課時,復習過程和時間安排大致如下:
(一)、數和數的運算(12課時)
這節重點確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1、系統地整理有關數的內容,建立概念體系,加強概念的理解(4課時),包括“數的意義”、“數的讀法與寫法”、“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數的整除”等知識點。
2、溝通內容間的聯系,促進整體感知(2課時),包括“分數、小數的性質”、“整除的概念比較”。
3、全面概念四則運算和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2課時),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四則混合運算”。
4、利用運算定律,掌握簡便運算,提高計算效率(2課時),包括“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
5、精心設計練習,提高綜合計算能力(2課時)。
(二)、代數的初步知識(4課時)
本節重點內容應放在掌握簡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統知識、加強聯系(1課時),包括“字母表示數”、“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識點。
2、抓解題訓練,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課時),包括“簡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課時),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應用題(16課時)
這節重點應放在應用題的分析和解題技能的發展上,難點內容是分數應用題。
1、簡單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1課時)。
2、復合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2課時)
3、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3課時)。
4、分數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5課時)。
5、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2課時)。
6、應用題的綜合訓練(3課時)。
(四)、量的計量(3課時)
本節重點放在名數的改寫和實際觀念上。
1、整理量的計量知識結構(1課時),包括“長度、面積、體積單位”、“重量與時間單位”。
2、鞏固計量單位,強化實際觀念(1課時),包括“名數的改寫”。
3、綜合訓練與應用(1課時)。
(五)、幾何初步知識(6課時)
本節重點放在對特征的辨析和對公式的應用上。
1、 強化概念理解和系統化(1課時),包括“平面圖形的特征”、“立體圖形的特征”。
2、 準確把握圖形特征,加強對比分析,揭示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2課時),包括“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3、 加強對公式的應用,提高掌握計算方法(2課時)。能實現周長、面積、體積的正確計算。
4、 整體感知、實際應用(1課時)。
(六)、簡單的統計(3課時)
本節重點結合考綱要求應放在對圖表的認識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篇7
3、應用題敘述有所變化的或情景比較陌生的離學生生活較遠的這些應用題。
4、圖形的周長、面積、體積出現在同一習題中的題。
5、一道題中有多個問題,前一題的問題是后一題的條件,象這類學生號稱“連環題”的習題。
二、復習教學目標:
1、理清已學的數的概念,弄清每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提高學生的數感。
2、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按順序進行混合運算,能根據數字特點,合理靈活地進行簡算,提高計算能力。
3、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代數式的意義。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正確解方程,初步建立函數思想。
4、進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征,能正確熟練地解答。能正確判別兩種相依變化的量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能熟練地用比例解應用題。
5、牢固掌握基本數量關系,如部分量、部分量與總量;單價、數量與總價;運走的、剩下的與總數;速度、時間與路程等等,能根據數量關系分析解答應用題。
6、進一步理解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解題方法,能通過畫線段圖分析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強化對應思想,加強對數形結合思想的培養。
7、進一步掌握五個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周長、面積計算方法,四個立體圖形的特征及表面積,體積計算方法,能根據生活實際情況來分析解答周長、面積、表面積、體積,能根據實際正確處理結果。通過數形結合、頭腦情景模擬再現等解題策略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8、進一步掌握讀統計圖表的方法,理解統計圖表的意義與作用,能根據統計圖表預測統計項目的發展規律與方向。會制作統計圖表,
通過系統整理復習,使學生對小學階段的知識有個系統的理解,使所學知識豎的連成線,橫的連成塊,明確每塊知識的要點,掌握常用的分析解題方法,能應用所學知識解答習題及解決日常生活問題,進一步提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建立與滲透化歸思想、對應思想、統一思想、函數思想、轉化思想等基本數學思想方法。通過扎實的整理與專項、綜合練習,努力達到:合格率 98% 優秀率 60% 平均分92分。為進入初中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知識,形成堅實的基本技能,建立有效的數學思想方法。
三、復習重點安排:
1、基本概念:整數、自然數、小數、分數、百分數、比、比例等意義及有關的基本性質,數的整除相關的一系列概念,量與計量的概念、進率。
2、運算:
1)四則運算中的小數乘、除法
2)四則混合運算。
3)解方程、解比例。
4)認真仔細的計算習慣、合理靈活的計算方法。
3、應用題:
1)三步運算的整、小數應用題,逆向敘述的應用題。
2)稍復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3)正反比例應用題。
4、幾何知識:
1)線、角等基礎知識。
2)五個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周長和面積計算、。
3)四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體積。
4)根據實際情況解決有關幾何知識應用題。
四、提高復習質量的具體措施:
1、訂好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精心設計好每一次練習。不打無準備之仗。
2、關心熱愛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自信心,切忌簡單粗暴的行為。深入學生的情感世界,與學生交朋友,充分發揮師愛的力量,努力提高復習效率。
3、加強課內的友情提示與課外的耐心輔導,發現問題及時補救,當天作業當天反饋,要繼續發揚作業評語制,在點點滴滴中幫助學生建立濃厚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合理的解題策略。
4、繼續采取“結對競爭”的方法,既合作又競爭,在競爭中提高,在合作中取勝,促使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盡可能發揮自己的潛能。
5、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在復習期間與家長的溝通率至少達80%,加強與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師的聯系。形成教育合力,期盼事半功倍的效率。
五、復習內容、及進度安排:
節次 日期 復習內容及要點 備注
1 4. 7 摸底考試
2 4.8 評析試卷,制定目標
3 4.9 整數(自然數)、小數計數單位、數位順序 P62-63
4 4.10 循環小數、近似數、省略萬后面的數 64-65
5 4.11 數的整除 65-67
6 4.14 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分倍數 66-68
7 4.15 分數的分類、數的變換與大小比較 70-72
8 4.16 數的知識練習 練習卷10 4.18 整數、小數乘法和除法 74-7512 4.22 四則混合運算 78-79
13 4.23 文字題 80
14 4.24 數的運算練習 練習卷
15 4.25 量和計量
16 4.28 代數初步知識、簡易方程 84-85
17 4.29 簡易方程練習 練習卷
18 4.30 比 86-87
19 5.5 比例 86-88
20 5.6 正比例和反比例 88-89
21 5.7 比例應用題 93-95
22 5.8 比和比例練習 練習卷
23 5.9 整數、小數應用題(一) 90-9125 5.13 整數、小數應用題練習 練習卷
26 5.14 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一) 95-97
27 5.15 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二) 97-98
28 5.16 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練習 練習卷
29 5.19 線和角 99-100
30 5.20 平面圖形 00-10232 5.22 幾何知識練習 練習卷
33 5.23 數據整理和求平均數 104-105
34 5.26 統計表(一) 105-107
35 5.27 統計表(二) 107-108
36 5.28 統計知識練習 練習卷
37 5.29 綜合練習基礎卷(一)
38 5.30 綜合練習基礎卷(二)
39 6.2 綜合練習基礎卷(三)
40 6.3 機動
41 6.4 綜合練習提高卷(一)
42 6.5 綜合練習提高卷(二)
43 6.6 綜合練習提高卷(三)
44 6.9 做各地典型的畢業試卷
45 6.10 做各地典型的畢業試卷
46 6.11 做各地典型的畢業試卷
47 6.12 機動
48 6.13 基本概念
49 6.16 計算
50 6.17 應用題
篇8
3、能進一步鞏固平常學習中的易錯字、難記憶的字。
4、每個單元的讀讀寫寫全部都會寫,聽寫要過關。
詞:1、所有生詞,書本里的,練習冊里的詞都要會寫,會運用。
2、所有四字詞語,成語牢記,聽寫,并會填空。
3、按照詞的類型分類復習,掌握所學的詞語盤點中的詞語,認讀并聽寫這些詞語。
4、復習課文中出現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5、根據句意填出適當的詞語。
句:1、所有日積月累里的句子全部會背,會默寫,天天早讀背,天天抽考。
2、所有句型之間的轉換,練習冊上的,卷子上的難點,弱點,
3、會背誦默寫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及古詩。
4、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次序錯亂的句子。
5、能按要求完成或改寫各種句式:比喻句、擬人句、陳述句、被字句、把字句、縮句、擴句。
段:1、能正確背誦本冊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并能按課文原形填空。
2、正確在段落中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引號、分號,能給句子加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篇:1、抓住練習冊和卷子上的篇章練習為主,在其中字,詞,句都進行了練習。
2、將書上所有精讀課文內容都過一遍,每個單元卷子中的閱讀理解逐個復習。
習作:能按要求完成各類習作,敘事清楚、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最終復習抓住書本,多講多練,針對班上孩子易錯問題進行重點復習。句型轉換,閱讀理解,詞語理解,還有就是難寫生字的反復聽寫,講解。還有就是教給孩子復習方法,最終用一個好的心態來面對考試。
三、復習重點1、正確書寫、聽寫生字詞2、背誦課文及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3、按要求改寫各種句式的練習及運用正確的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四、復習難點: 1、正確使用標點、讀懂標點,感受標點的表達作用。(重點省略號),根據省略號前面的內容概括或合理想象補充內容。正確把握詞語的意思。(包括關聯詞語)。
2、閱讀記敘文,能抓住富有感***彩的詞句、含義深刻的詞句、過渡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正確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3、寫作:記事要努力做到圍繞中心將經過寫具體。寫人要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用具體的事例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敘述,注意過渡要自然。寫板報稿要突出它的特點:標題要醒目,正文要簡明扼要。
4、口語交際:在交際過程中能專注地傾聽,抓住要點,大方地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復習策略:
1、 教師要再次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精心準備復習教案,復習作業要精而準。
2、 對于學困生,教師要多找學生談心,引導學生的心理,樹立信心。
3、 對于句式的訓練,教師要多讓學生見題,達到熟能生巧。
4、 對于閱讀和作文,教師可以課內講,課外練的方式。
5、加大測評的力度,多考多評。
6、 對于優等生,教師要給予拔高要求,培養優生,提高平均分。
復習的特色工作:
1、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掌握的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復習內容,要分析好學生的學情。
2、教師要多與其他教師聯系,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篇9
分數乘法和除法,圓,百分數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在數與代數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數乘法、分數除法、百分數三個單元。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教學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小數有關計算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分數四則運算能力以及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數四則運算能力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重要基本技能,應該讓學生切實掌握。
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計算方法,會解決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也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數學能力。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圓兩個單元。位置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初步的數學化的過程,理解并學會用數對表示位置;通過對曲線圖形--圓的特征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在統計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統計圖。在前面學習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學會看懂扇形統計圖,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和解決問題中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乘法和除法、百分數、圓、統計等知識,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進一步體會用代數方法解決問題的優越性,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要求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實際問題。
4.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圓規畫圓;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5.知道圓是軸對稱圖形,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能運用平移、軸對稱和旋轉設計簡單的圖案。
6.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8.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學情分析
我班有學生31人,班級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也很積極,但學生之間的差距較明顯,兩級分化較嚴重。大部分學生對于五年的數學知識掌握的扎實,計算正確,具有一定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但后進生落下的內容較多。
五、方法措施
1. 改進分數乘、除法的教學,體現數學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2. 改進百分數的教學,注意知識的遷移和聯系實際,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和應用意識的培養。
3. 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篇10
A.化合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B.金屬氧化物均為堿性氧化物
C.催化劑能改變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餾產品汽油為純凈物
解析 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否則不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如CaO+H2OCa(OH)2等;大多數金屬氧化物為堿性氧化物,但也有的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也有的是兩性氧化物,如Al2O3等;催化劑能改變可逆反應的速率,故可改變其達到平衡的時間;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餾產品汽油仍為混合物。答案:C。
例2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如圖裝置接通電源導電時,發生的是物理變化
B.溶液和膠體的本質區別是丁達爾效應
C.無論是在物理變化中還是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均不會發生變化
D.“酸可以除銹”、“洗滌劑可以去油”都是發生了化學變化
解析 A項,電解質溶液的導電過程是電解質溶液的電解過程,為化學變化;B項,膠體和溶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C項,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微粒,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都不會發生變化;D項,酸除銹是化學變化,洗滌劑去油是物理變化。答案:C。
考點2 化學用語
例3 下列化學式既能表示物質的組成,又能表示物質分子式的是()。
A.NH4NO3 B.SiO2C.C6H5NO2 D.Cu
解析 NH4NO3屬于離子晶體,SiO2屬于原子晶體,Cu屬于金屬晶體,它們的晶體中均不存在獨立的小分子,只有C6H5NO2既表示了物質的組成,又表示物質的分子式。
答案:C。
例4 下列分子的電子式書寫正確的是
()。
A.氨:HH∶N••∶HB.四氯化碳:ClCl∶C••••∶ClCl
C.氮:∶NN∶
D.二氧化碳: ∶O••••∶C∶O••••∶
解析 氨中N原子上少一對孤對電子;四氯化碳中Cl原子上各少三對孤對電子;二氧化碳中C原子未滿足8電子結構(CO2結構式為:O=C=O)。答案:C。
考點3 化學常用計量
例5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4 g CH4含有NA個C-H共價鍵
B.1 mol Fe與足量的稀HNO3反應,轉移2NA個電子
C.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A個HCO-3
D.常溫常壓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氣體含有2NA個O原子
解析 A項4 g CH4的物質的量為n(CH4)=4 g16 g•mol-1=0.25 mol,1個CH4分子含有4個C-H鍵,則0.25 mol CH4含有1 mol(即NA個)C-H共價鍵;B項特別注意反應物的量對Fe與稀HNO3反應產物的影響。Fe與足量稀HNO3反應生成Fe(NO3)3,1 mol Fe反應時,轉移3 mol(即3NA個)電子;C項n(NaHCO3)=0.1 mol•L-1×1 L=0.1 mol,但HCO-3發生水解和微弱電離,則1 L該溶液中含有HCO-3的物質的量小于0.1 mol(即個數少于0.1 NA);D項常溫常壓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并非1 mol,含有的O原子也不是2NA個。答案:A。
例6 實驗室欲用NaOH固體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240 mL:
(1)某同學欲稱量NaOH的質量,他先用托盤天平稱量燒杯的質量,天平平衡后的狀態如圖所示。燒杯的實際質量為
g,要完成本實驗該同學應稱出g NaOH。
(2)在配制過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確的,下列操作會引起誤差偏高的是。
A.轉移溶液時不慎有少量灑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C.未冷卻到室溫就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解析 (1)左盤砝碼共30 g,游碼為2.6 g。由左盤=右盤+游碼質量可計算出燒杯為27.4 g。需用240 mL溶液應選用250 mL容量瓶,故需NaOH的質量m=1.0 mol/L×0.25 L×40 g/mol=10.0 g。(2)A項溶質有損耗,濃度會偏低。B、C兩項使溶液體積會小于250 mL,故濃度偏高。D項不應加水,若加水濃度偏低。故選B、C。
答案:(1)27.4;10.0(2)BC。
考點4 氧化還原反應
例7 某含鉻(Cr2O2-7)廢水用硫酸亞鐵銨[FeSO4•(NH4)2SO4•6H2O]處理,反應中鐵元素和鉻元素完全轉化為沉淀。該沉淀經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CrxO3。不考慮處理過程中的實際損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消耗硫酸亞鐵銨的物質的量為n(2-x)mol
B.處理廢水中Cr2O2-7的物質的量為nx2 mol
C.反應中發生轉移的電子數為3nx mol
D.在FeO•FeyCrxO3中,3x=y
解析 Cr2O2-7具有強氧化性,FeSO4•(NH4)2SO4•6H2O具有強還原性,二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Fe2+被氧化成Fe3+,Cr2O2-7中+6價Cr被還原成+3價Cr。該反應中,Fe失電子的物質的量等于Cr得電子的物質的量,則有ny mol=3nx mol,即3x=y。據Cr、Fe原子守恒可知,生成n mol FeO•FeyCrxO3時,消耗nx2 mol Cr2O2-7,消耗
n(y+1) mol 硫酸亞鐵銨,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nx2mol×6=3nx mol,又知3x=y,則消耗硫酸亞鐵銨的物質的量為n(3x+1) mol。答案:A。
例8 美日科學家因在研究“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所作出的杰出貢獻,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鈀的化合物PdCl2通過化學反應可用來檢測有毒氣體CO,該反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種未知物質X。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為1 mol時,生成2 mol物質X B.未知物質X為CO2
C.反應中CO作還原劑
D.題述反應條件下還原性:CO>Pd
解析 鈀的化合物PdCl2通過化學反應可用來檢測有毒氣體CO,說明PdCl2作反應物,Pd化合價降低,那么CO中碳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PdCl2+H2OCO2+Pd+2HCl。X物質為CO2,CO作還原劑,Pd為還原產物,故還原性:CO>Pd;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為1 mol時,生成1/2 mol物質X,故A項錯誤。答案:A。
考點5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和正誤判斷
例9 下列表示對應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過量的NaOH溶液并加熱:NH+4+OH-NH3+H2O
C.將過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滌試管內壁的銀鏡:Ag+2H++NO-3Ag++NO+H2O
解析 結合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解決問題。A項,因反應在酸性溶液中進行,正確的離子方程式應為5I-+IO-3+6H+3I2+3H2O。B項,因NaOH溶液過量,正確的離子方程式應為NH+4+HCO-3+2OH-NH3+CO2-3+2H2O。C項,SO2過量時生成NH4HSO3,正確。D項,得失電子不守恒,正確的離子方程式應為3Ag+4H++NO-33Ag++NO+2H2O。答案:C。
例10 下列離子反應能發生且離子方程式表述正確的是()。
A.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
ClO-+CO2+H2OHCO-3+HClO
B.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鋇溶液混合:
Cu2++2OH-Cu(OH)2
C.鋁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6H2O2Al(OH)3+3H2
D.氯化銨溶于水:
NH+4+H2OH3O++NH3
解析 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鋇溶液混合時SO2-4與Ba2+也反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Cu2++SO2-4+Ba2++2OH-Cu(OH)2+BaSO4,B錯誤;鋁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AlO-2,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C錯誤;氯化銨溶于水,NH+4水解,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NH+4+2H2OH3O++NH3•H2O,D錯誤。答案:A。
考點6 離子共存
例11 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2、SiO2-3、SO2-3、CO2-3、SO2-4中的若干種離子。某同學對該溶液進行了如下實驗: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氣體甲一定是純凈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鎂的混合物
C.K+、AlO-2和SiO2-3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CO2-3和SO2-4 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解析 由框圖中呈現的有關反應現象可知, 溶液中加入過量鹽酸后,產生的沉淀甲必為H2SiO3,原溶液中有SiO2-3;有SiO2-3,則不可能有Al3+和Mg2+。產生的氣體甲可能為CO2和SO2中的一種或兩種,無色溶液甲中加入過量氨水后生成白色沉淀乙,則白色沉淀乙只能為Al(OH)3,證明原溶液中有AlO-2。溶液中存在的陽離子只有K+,故K+、AlO-2、SiO2-3一定存在于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2-3、SO2-3中的一種或兩種,無法判斷SO2-4是否存在,Al3+、Mg2+肯定不存在。答案:C。
例12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
2+、Cl-、SO2-4
B.使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篇11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計劃資助(項目編號:PHR20110838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9-0031-01
進入新世紀以來,為迎接新的挑戰,抓住難得的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我國的重點大學(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等)在20世紀末的專業設置調整(1998年專業調整)和教學計劃改革的基礎上,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目標的要求下,進一步深化了教學計劃改革,給教學計劃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采用了一些新的管理策略,表現出新的特征。具體如下:
一、培養目標高:培養目標定位瞄準高精尖,旨在培養各行各業的杰出人才
作為國家最高層次的重點大學,承擔著培養一流的科學研究、科技創新人才的重任。各校結合自身特點和使命,分別提出了明確的培養目標。落腳點都是要把一流的本科生培養為相應領域的首屈一指的人才(如領軍人才、優秀人才、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等)。例如,北京大學的總體目標定位是:為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造就在各個行業起引領作用的優秀人才;本科教育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基礎扎實、知識全面、適應力強的高素質人才。清華大學本科教育實施“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具備健全人格、寬厚基礎、創新思維、社會責任、國際視野和領導潛質,將來能夠對國家和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優秀人才。復旦大學把培養具有全面素質、創新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高質量人才作為教學的根本目標。南京大學旨在培養高層次、高質量、少而精的基礎性人才,培養瞄準國際前沿的高科技人才,培養大批優秀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無疑要依賴教育,而教育的塔尖就是重點大學,它們的高度決定了整個教育大廈的高度,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為此,各重點大學就當仁不讓地承擔起了這個責任,都制訂了符合國家社會需要的適切培養目標,力爭作出獨特的貢獻。這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使然。
二、人才素質強:強調寬厚基礎教育和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并要求有較強的適應性
在“高精尖”的培養目標的要求下,各重點高校紛紛對培養模式進行了改革,不斷探索優秀學生培養模式,打破原有專業設置及教育模式,強調開展綜合教育、注重創新教育,突出專業方向設置的柔性化,使學生具備廣泛的適應性,堅持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夯實基礎、儲備力量。
為了給學生發展奠定寬厚基礎,北京大學近年來的教學計劃修訂的基本原則強調,要從按專業組織教學向按院系(或學科大類)組織教學轉變,以實現在院系(或學科大類)內進行低年級的通識教育及基礎教育和高年級寬口徑的專業教育。并強調“大力推進本科生科研活動”,加快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步伐。
清華大學新一輪培養計劃修訂也強調,要穩步推進“按院系招生,按大類培養”模式,積極推動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和諧發展與全面成長。改革的核心是:積極推進實行按專業大類制訂統一的培養方案,以實現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并要積極推進“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實施,加速向研究型教學體系的轉變,不斷探索創新人才培養規律。為此,清華大學于2003年率先在全國推出新生研討課計劃(Freshman Seminar Program),旨在為新生創造一個在合作環境下進行探究式學習的機會,啟發新生探求未知世界的興趣,初步培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能力,使新生從入學伊始就體驗研究型學習方法和學習氛圍,盡快適應研究型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為建立基于教師指導下的探索研究的學習模式奠定基礎。與此同時,新生研討課還為新生與教授溝通創建了一條新型渠道,為教授和新生之間交流互動提供機會,縮短了教授與新生之間的距離。
浙江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也具有鮮明的特點。在“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導下,逐步完善以3M(多規格、多通道、模塊化)和“寬、專、交”為特征的KAQ(知識、能力、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將112個本科專業分成若干學科大類,試行前期按大類培養,實施通識教育,后期進行寬口徑專業教育的新模式,并著力構建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的課程體系。
篇12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選擇題
(共8題;共16分)
1.
(2分)把4:7的前項乘7,要使比值不變,后項要(
)。
A
.
乘7
B
.
乘4
C
.
加28
D
.
加16
2.
(2分)7:9的前項增加14,要使比值不變,后項應該(
)
A
.
加上14
B
.
乘14
C
.
加上18
3.
(2分)甲數比乙數少20%,甲數與乙數的比是(
)。
A
.
4∶5
B
.
5∶4
C
.
1∶8
D
.
8∶1
4.
(2分)比的前項和后項都是真分數,比值一定(
)比的前項。
A
.
大于
B
.
等于
C
.
小于
5.
(2分)比的前項不變,后項擴大為原來的3倍,比值(
)
A
.
擴大3倍
B
.
縮小為原來的
C
.
不變
6.
(2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在這24個字中,左右結構的字與總字數的最簡整數比是(
)。
A
.
9:24
B
.
3:8
C
.
9:15
D
.
3:5
7.
(2分)甲種紙2張3角錢,乙種紙2角錢買3張,甲、乙兩種紙單價的比是(
)
A
.
9:4
B
.
4:9
C
.
3:3
8.
(2分)下面選項,(
)是比值。
A
.
籃球比賽記分牌上顯示21:16
B
.
比例尺
C
.
圓周率
D
.
a:b
二、判斷題
(共4題;共8分)
9.
(2分)比的前項擴大3倍,后項縮小為原來的
,比值擴大9倍。
(
)
10.
(2分)如果甲數與乙數的比是1:
,那么,乙數:甲數=5:2。(
)
11.
(2分)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
12.
(2分)判斷對錯
兩個數互為質數,這兩個數不一定是質數.
三、填空題
(共7題;共18分)
13.
(1分)甲、乙兩數的比是4:5,如果比的后項增加20,那么比的前項必須增加_______才能使比值不變。
14.
(4分)已知x,y(均不為o),能滿足
,那么x,y成_______比例,x:Y的最簡整數比是_______:_______。
15.
(6分)一瓶鹽水中,含鹽量為五分之一,那么這瓶鹽水中鹽與水的質量比是_______。
16.
(4分)5:0.5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是_______,比值是_______。
17.
(1分)一個比的前項是0.6,后項是2.4,這個比寫作_______,化簡是_______,比值是_______.
18.
(1分)
=_______:40=27÷_______=45:_______=_______(填小數)
19.
(1分)生物興趣小組有男生7人.女生3人,男生占全組的_______%。
四、計算題
(共1題;共15分)
20.
(15分)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①18:72
②
5:
③0.15:3.5
④
時:40分
⑤1.2米:60厘米
⑥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共8題;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判斷題
(共4題;共8分)
9-1、
10-1、
11-1、
12-1、
三、填空題
(共7題;共18分)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篇13
1.四會的單詞、詞組和句型盡量讓學生掌握。
2.把課文中的重點句,按單元課文的順序進行語法歸類,附帶復習有關其他年段的知識點。
3.加強聽力、口頭和筆頭練習。
4.每課根據復習的內容做一份相關的課堂練習。
5.及時評講,及時改正,及時補差,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6.加強復習課的備課和研討。
日程安排
周次復習內容
第九周6AUnit1~3,附帶3A、3B、4A
第十周五一放假
第十一周6Aunit4,Unit1~5綜合練習,6AUnit6~7,附帶4B,5Aunit1~4
第十二周6AUnit8~10,Unit6~10綜合練習,附帶5Aunit5~10,5B1~4
第十三周6Bunit1~3,Unit1~4綜合練習附帶5Bunit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