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英語論文開題報告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英語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英語論文開題報告

篇1

對于課堂互動與英語口語教學之間的關系,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構建主義模式 它是以構建主義理論為基礎的互動模式,司洪海在《構建主義理論與英語口語教學》中從對現有教學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討將構建主義引入英語課堂教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義和作用。盧艷春和路雅琴在《構建主義與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則分別從構建知識觀構建學習觀構建教學觀入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性、構建性。

(2)角色扮演模式 徐志敏、王瑛在《大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角色扮演探究》中著重探討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動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對指導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黃玉蘭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語專業口語教學中》從角色扮演是多為互動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了角色扮演這一教學方法的目的、步驟和利弊等方面。

(3)以學生為中心模式 這一模式被單獨研究的較少,黃影秋在《以學生為中心提高英語口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中》通過對學生口語課堂學習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實現教與學的雙邊互動。并提出闡述如何運用其他教學策略提高口語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而劉蓉在《談英語口語課堂互動》中則提出了互動可以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口語課堂和整體小組作業模式,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合作性學習模式 這種模式的研究較為普遍和盛行,它興起于美國,在后來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黃艷在《合作性學習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中提出了以下幾種合作模式,從而的出該模式的優勢所在。顧曉樂在《合作性學習與情景劇表演》中從情劇表演的角度來證明合作性學習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中則通過合作學習在口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原則。而慕東文在《合作性學習的特點、目標、內容和實踐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則,對待新的理念,指導英語口語教學。

(5)情景設置模式 它主要是根據Gillian Brown George Yuled的語言情景對第二語言習得者的交際緊張、焦慮的研究表明口語情景設置不適當,會影響學生用目標語進行交流,進而強調進行口語教學情景設置的重要性。張舍茹、孫邊旗在《英語口語教學的情景設置》中就論述我們應注意情景互動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及如何設置英語口語教學中情景設置的形式兩個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討了情景設置這種互動模式。孫久榮在《論英語口語課的情景教學》中對情景設置這個模式從宏觀上進行了分類,進而得出開放式情景和封閉式情景,為情景設置互動模式研究開辟了一個小領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通過對目前已經發展起來并比較成熟的幾種互動模式的歸納來看:關于人際互動這種互動模式在目前的互動性研究中被單獨研究還比較少,沒有被當作一種獨立的模式應用到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它更多的是被貫穿到其他幾種互動模式當中。因此,本論題認為它還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四、研究的理論依據和研究方法:

本論題將以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為基礎,以互動理論和構建主義理論為依據,運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對已有的研究進行宏觀上的概述,從而引出本文論題,通過例證分析、驗證人際互動模式對課堂英語口語教學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五、提綱: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1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

1.2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action

1.3 Some Main Interactive Modes in the Present Classroom

Chapter Two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llow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1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2.2 The Necessity and Merit of Taking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2.3 Oral English InteractionTeaching Mod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Chapter Three Personal Interaction in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3.2 Two Types of Personal Interaction

3.3 Classroom Climate

3.4 Classroom Size

Chapter Fou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4.1 Some Principles Should Follow When Evaluating

4.2 The Concept of Evaluating

4.3 The Technology of Evaluating

Conclusion

六、參考文獻

Jonssen, DHThinking Technology: Toward a Constructivist Design Model .Educational Technolgy. 3 (1994): 3435.

Littlewood, 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盧艷春, 路雅琴。構建主義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前沿雜志。 11 (2006):98100.

司洪海。構建主義理論與英語口語教學。 基礎英語教育。 4 (2005):89.

吳蕾。構建主義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東華大學學報(社科版)。7 (2007):2324.

范雄飛, 黃玉蘭。把角色扮演引入英語專業口語教學之中。讀與寫雜志。 9 (2006):3537.

徐志敏, 王瑛。大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角色扮演探究。 外語研究。 8 (2006):5657.

黃影秋。以學生為中心提高英語口語課堂效果。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3 (2007): 8188.

何亞娟。中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渭南師院學報。 12 (2004): 7273.

顧曉樂, 黃芙蓉。合作學習與情景劇表演。 國外外語教學。 2 (2004):5556.

黃艷。合作性學習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 長沙大學學報。 10 (2007):145146.

篇2

外國語學院英2009肖靜語級靜

學生姓名學號

2009932125劉麗

指導教師姓名

填表時間:

2012年12月24日

擬選題目選題依據及研究意義TheScarletLetterisan1850romanticworkoffictioninahistoricalsetting,writtenbyNathanielHawthorne.Itisconsideredtobehismagnumopus.Setin17th-centuryPuritanBoston,Massachusettsduringtheyears1642to1649,ittellsthestoryofHesterPrynne,whoconceivesadaughterthroughanadulterousaffairandstrugglestocreateanewlifeofrepentanceanddignity.Throughoutthebook,Hawthorneexploresthemesoflegalism,sin,andguilt.Hawthorneisafamousromanticnovelistofthe19thcentury,hewasadeptatusingromanticimagination,symbolism,aplentyofmoralsubjectivecolorandPsychologicalanalysistoexploretheinnerworldofthecharactersandpresentthetheme.InhismasterpieceTheScarletLetter,Hawthornemakesfulladvantagesofthoselanguageskills.Mostimportantly,symbolismisthroughoutthewholenovelandhasvarietiesmeaning.So,Hawthorneisregardedasapioneerofthemodernsymbolismliterary.ThisthesisbrieflyfocusesonanalyzingthosesymbolismsinTheScarletLetter.Symbolismisakindofspeechwhichdependsontheinnerlinkoftwothings,usessomespecificimagestopresentabstractconcepts,thoughtsandemotions.Symbolism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literarywriting.Itbringsaloftysignificancetothearticleandmakesthearticlehaveasubtleandprofoundtheme.ThisthesisconcentratesontheapplicationofsymbolisminTheScarletLetter,whichisregardedasthemajorwritingcharacteristicinthenovel.Wecanfindsymbolisminthechangemeaningof“A”,inthesymbolofthenameofthecharacters,inthemeaningofthescenes.Itisnodoubtthatonlybyanalyzingthosesymbolismindetail,canwehaveaoverallsenseofthethemeandgetabetterunderstandingofsymbolism.

SymbolisminTheScarletLetter

選題的研究現狀TheScarletLetteristhefirstnovelofHawthorne,afterthebookadventin1850,Hawthornebecamefameandrecognizedasthemostimportantwriteratthattime.Further,Hawthornecalledhis“romance”as“psychologicalromance”,thisisenoughshowsthatHawthornehadpaidmuchattentiontopsychologicaldescription,thereasonwhyheattachmuchimportancetopsychologicaldescriptionisthat:ononehand,hewasaffectedbythetimesandreligious,confusedwiththespiritandthesoul,hethoughtsincethesoulhavegoodandevil,loveandhate,andhavesins,theyareshouldberevealedsoastopunishingevilandpromotingvirtue,awardingloveandsuppressinghate.Butontheotherhand,people’spsychologicaldependonpeople’sbehavior,ifwenotanalyzethecharacter’spsychologicalwecannotunderstandtheinnerofthecharacter,wewillinevitablyseemedsuperficial.Forreaderswhoareaccustomedtoreadingourtraditionaltechniquestodrawcharacters,theymayfeelThestoryrhythmistooslow,butheistheoriginator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novels.Aftersomanyyears,thebookalwaysunderworship,thecriticsneverstoppedconcerningaboutthisnovel.TheScarletLetterisnowrecognizedasanimmortalmasterpieces,Hawthornealsoreceivedahighrating.TheScarletLetterisan1850romanticworkoffictioninahistoricalsetting,writtenbyNathanielHawthorne.Itisconsideredtobehismagnumopus.Setin17th-centuryPuritanBoston,Massachusettsduringtheyears1642to1649,ittellsthestoryofHesterPrynne,whoconceivesadaughterthroughanadulterousaffairandstrugglestocreateanewlifeofrepentanceanddignity.Throughoutthebook,Hawthorneexploresthemesoflegalism,sin,andguilt.Indomestic,manyscholarshavedeeplyresearchedTheScarletLetter,someanalyzedit’sthemefromtheperspectiveofthesocietybackgroundandstoryStructure,somefocustheirresearchonhowwomenpursuingmarriageandamourunderthatsocietysetting,somescholarspayattentiontothesymbolismusedinthenovel,but,amajorityofscholarsputmainenergyonanalyzingthepsychology,character,imageoftheheroandheroininTheScarletLetter,byanalyzingthehumanityofthethreemaincharacters,wecanunderstandtheabominableinfluenceonhumanityresultedfromPuritanism.Inourcountry,therearemanyworksaboutresearchingthescarletletter.Forexample,Hawthorne’sfeministthoughtreflectedonHesterPrynnewrittenbyChengShuHua.PaltielguliIsaac’sworkfromChinesefeministliterarycriticismperspectiveviewHesterPrynne’simagein

TheScarletLetter.ForeignscholarshavealongerhistoryinresearchingHawthorne,intheearly1836,ParkerBenjaminpublishedthefirstarticlemadecommenceonHawthorne’sworksontheNewEnglandjournal.In1932,RandallStuarteditedandpublishedHawthorne’sAmericandiary,thispushedtheresearchofHawthornetoahigherclimax.Atthattime,theresearchbegantoinvolveHawthorne’sbeautytheoryandpoliticalpoint.In1976,Americanestablished“researchinstituteofHawthorne”especially,payattentiontoHawthorne’sromanceprinciple.SomehavesuggestedthatTheScarletLetterisfartoodescriptive,tothepointthatthewordsloosemeaning,andthereaderisdesensitizedtothemessagethattheauthoristryingtoconvey.Thisalsocausesthebooktolosepace,andturnoffreaderstoreadingHawthorne’sworkentirely.Whichissomewhatapity,consideringHawthornewasquitetheauthorinwritingshortstories,andpoems.Perhapshefeltheneedtowriteabookonthesubjectbecauseitwaspersonal,however,manyfeelitisashortstorywiththelengthandpaceofagreattome.Hawthorne’sworksreallyaregood,butsomedidfindthatthisbookdidusetoomanywordswhenjust1or2wouldhavebeensufficient.Methinksthat’smorearesultofromanticstylethanitishisindividualwordchoice.Theexcessofwordscanbefoundinotherbooksofthatera,likeFrankenstein(particularlyPercy’sedit)--MaskedSheik,6January2007(UTC).Contrarytowhatsomebelieve,thisisagoodbook,Ithinkitisfineinthemethodsofdescriptions,thoughIwillagreethatattimesyoudogetboredwithit.Thenagain,everybookhasit’slessinterestingparts.Ifyouliketofigureoutsymbolismoryouliketoseehowpeoplereactincertainsituations,psychology,itisinteresting.Oryoumightreaditduetothesimplefactthatitisrequiredforschool.Irrelevantofwhetheryouguysthinkthatthisbookisgoodornot,thecriticismsectionneedsreferences.Perhapsincludingarticlesofliterarycritics,orsomeotherdocumentedcriticismofthenovel,Justsaying“thisisagoodbook”doesn’tnegatetheneedforsuchasection,andsaying“Somehavesuggested”isborderingonweaselwords.Let’suseactualcitations,notourownopinions.AlthoughIpersonallyagreethatthisbooksucks,Iagreewiththecommentabove.Ifthearticlecontainsanyopinions(whichisdebatablewhetheritshould),theymustbebalanced,andbefromcrediblesources.(Wikipedia:Describingpointsofview).MostreviewersgaveHawthorne’snovelhighpraiseatthetimeofitspublication.EvertA.Duyckinck,oneofthemostinfluentialcriticsofhisday,calledthetalea“psychological

romance”,astudyofcharacterinwhichthehumanheartisanatomized,carefully,elaborately,andwithstrikingpoeticanddramaticpower.HealsopraisedHawthorne’sdeparturefromtheoverlyornatewritingstylepopularatthetime,whichdisplayed“artificeandeffortattheexpenseofnatureandease.”Duyckinck’sreviewwassupportedbymostwesternscholars.(Wikipedia:Neutralpointofview)

擬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思路TheScarletLetterisregardedasthefirstsymbolismnovelinAmericanliterature.Wecanfindsymbolismthroughoutthewholenovelandhavevarietiesmeaning,suchasthesymbolof“A”,thesymbolofthecharacter’sname,thesymbolofdifferentscenes,onlybyanalyzingthosesymbolismindetail,canwehaveaoverallsenseofthethemeandgetabetterunderstandingofsymbolism.Thisthesismainlyinvolvesfollowingtopics:1.IntroductiononHawthorneandTheScarletletter.1.1IntroductiononHawthorne.1.2IntroductiononTheScarletletter.1.3IntroductiononTheThemeofTheScarletLetter.2.IntroductiononSymbolism.2.1DefinitionofSymbolism.2.2CharacteristicsofSymbolism.2.2.1Polysemy2.2.2Uncertainty3.TheUsageofSymbolisminTheScarletLetter.3.1TheSymbolof“A”.3.1.1“A”standsfor“adultery”3.1.2“A”standsfor“alienation”3.1.3“A”standsfor“able”3.1.4“A”standsfor“angel”3.2TheSymboloftheCharacters.3.2.1HesterPrynne3.2.2ArthurDimmsdale3.2.3RogerChillingworth3.2.4Pearl3.3TheSymboloftheScenes.3.3.1Thescaffold3.3.2Thejailandthetomb3.3.3Thevalley4.Conclusion

研究的創新點及重、難點ThisthesislaystheemphasisonanalyzingsymbolismusedinTheScarletLetter.Asweallknown,TheScarletLetterisregardedasthefirstsymbolismnovelintheAmericanliterature,therearevarietiesofsymbolisminthestory,suchasthesymbolof“A”,thesymbolofthecharactersname,thesymbolofdifferentscenes.AmongThem,itisdifficulttounderstandthesymbolof“A”,because“A”variesconstantlywiththedevelopmentoftheplot,andtheyareoftenemergedinthecriticalperiodoftheplot’sdevelopment.Besides,thisthesisisontheuniquepositiontorevealthesymbolismofthescenes,whichisveryinnovative.Throughoutthewholenovel,therearedifferentscenes,carryingdifferentmeanings,thoughtheyhaveprofoundsymbolism,theyrarelybediscussed.Thisthesistryingtomakeupfortheshortageinthisaspect.

研究進程安排December20-January16:January17-February28:March7-March27:March28-April10:April11-May8:posingquestionsoftheresearchandcollectingmaterialsanalyzingthematerialsandwritinganoutlinecompletingthefirstdraftandseekingthesupervisor’sadvicerefiningthepaperaccordingtosupervisor’ssuggestionsfinalizingthethesisbasedonthesetrequirements

主要參考文獻[1]Brown,Gillian.“Hawthorne,Inheritance,andWomen’sProperty”,StudiesintheNovel23.1(Spring1991):107-18[2]Brodhead,RichardH.Hawthorne,Melville,andtheNovel.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3[3]ChangYaoXin.ed.ASurveyofAmericanLiterature[M].NanKaiUniversityPress.1990[4]GeorgeMcMichael,ed.1985,ConciseAnthologyofAmericanliterature(SecondEdition)[M].MaemillanPublishingCompanyNewYork,181.[5]Perry,R.B.PuritanismandDemocracy[M].NewYork:VanguardPress.1944.[6]霍桑.霍桑作品集——紅字[M].周曉賢,鄧延遠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7]霍桑.紅字[M].熊玉鵬,賈文淵,賈文浩譯,太原:北岳文藝出版,2000[8]李儒壽.《紅字》女主人公海絲特·白蘭性格特征探析.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

[9]任曉晉,魏玲.《紅字》中象征與原型的模糊性、多義性和矛盾性.外國文學研究,2000

其他說明

指導教師意見

篇3

選題依據:(包括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的有關情況)

目的:

美國作家杰克?倫敦,是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其文風剛勁,熱衷在文學中探尋生命和自然的本質,在美國甚至世界文壇“自然主義”文學中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在對杰克?倫敦文學創作產生影響的哲學思想中,尼采的哲學的影響最深(白淑榮2),學界對杰克?倫敦“自然小說”中尼采哲學滲透的研究更是層出不窮。

然而,學術界對杰克?倫敦在“自然主義”文學創作上取得的成就給予了極大關注,卻忽視了其在另一文學領域的卓越貢獻,這一領域便是拳擊文學。在對國內外拳擊文學研究進行檢索之后發現,學界對拳擊文學的準確概念尚無定論,普遍認為拳擊文學是拳擊運動市場化的一部分(Mitchell225)。類比體育文學的概念,我們可以將拳擊文學定義為“從拳擊的基本精神及立足于此的現實情況出發所進行的文學性虛構”(申相星29)。杰克?倫敦作為美國乃至世界上第一位名副其實的拳擊文學作家(Mitchell225),其拳擊小說理應受到讀者及學術界的重視。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填補文學界對杰克?倫敦拳擊小說研究的空白,以杰克?倫敦作品中最為核心的尼采哲學作為切入點,深入探索尼采的代表性思想“日神-酒神精神”在杰克?倫敦拳擊小說上的體現程度及體現方式,證明“日神-酒神精神”是杰克?倫敦拳擊文學創作的主導哲學主題,更是一大創作特色和標志。

意義:

拳擊文學是杰克?倫敦文學創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與其非拳擊文學擁有相同的文學地位。同時,拳擊文學作為“體育文學”這一更大類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需要獲得更多的關注。研究“日神-酒神精神”在杰克?倫敦小說上的體現,不僅僅可以完善杰克?倫敦小說的研究,更是對體育文學所承載的哲學內涵愈加深入的挖掘,對學術界具有雙重意義。

國外研究情況:

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檢索表明,在杰克?倫敦拳擊文學研究這一領域里,成熟的學術研究非常匱乏。實際上,自杰克?倫敦的第一部拳擊小說誕生起,學術界和評論界便對之采取忽視態度,沒有以嚴肅、嚴謹的學術態度予以對待。富蘭克林?沃克評價杰克?倫敦的拳擊小說《蹩腳?貝路》為“杰克?倫敦最差的小說之一”(Mitchell226),凱文?斯達在其為小說《月亮谷》所做序言中,對主人公比利?羅伯特的拳擊手背景只字未提。直到20世紀下半葉,美國文學界才出現了少量對杰克?倫敦拳擊文學的研究,且研究大多數局限于對其拳擊場面描寫“真實性”(Mitchell229)的探討,而未深入至主題及哲學內涵層面。

國內研究情況:

反觀國內,學界對杰克?倫敦文學的研究更為局限,在中國知網核心期刊總庫中以“杰克?倫敦”為關鍵詞檢索,所得結果60%以上都是對其“自然主義”小說《野性的呼喚》、《海狼》和《白牙》的研究,而其余研究也大多關注杰克?倫敦的政治觀和超人思想,極少涉及“日神-酒神精神”,更未見對其拳擊文學的分析。在此研究背景下,本研究將嘗試填補這一領域研究的空白,并試圖為后續研究打下基礎,完善杰克?倫敦小說的研究,更為體育文學的研究提供新的內容。

研究的主要內容及預期結果

主要內容:

本文的寫作基于廣泛閱讀,包括杰克?倫敦的小說《拳賽》及尼采的著作《悲劇的誕生》,國內外各評論界批評文章,以及文學理論和哲學理論的相關文獻。

寫作內容主要分為:1、“日神-酒神精神”的概述;2、利用“日神-酒神精神”對杰克?倫敦小說《拳賽》進行文本分析,具體包括(1)情節分析,(2)人物分析,(3)寫作手法分析;3、綜合文本分析,總結出杰克?倫敦的拳擊小說在“日神-酒神精神”視角下的文學意義和哲學內涵,并得出其拳擊小說作為傳達“日神-酒神精神”的載體之一所具備的獨特性。

預期結果:

本論文試圖證明尼采的“日神-酒神精神”不僅僅是杰克?倫敦的“自然主義”小說的核心哲學思想,也是其拳擊小說中的重要哲學主題,是杰克?倫敦創作藝術的一大特色和標志。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杰克·倫敦拳擊小說:《拳賽》。

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通過對于作家作品、相關評論等文獻資料的閱讀,搜集有價值的信息,并進行整合。2、邏輯分析法,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比較和歸納,找出內在聯系。

論文進展計劃

6月10日論文撰寫工作啟動,通知學生暑假論文選題,撰寫論文開題報告。

7月15日——8月31日學生閱讀文獻,撰寫開題報告

9月1-6日學生將論文開題報告交給班長,統一匯齊后交給外語系負責老師。

9月15日前外語系根據學生選題分配論文指導教師,通知學生與指導教師見面,制定科研工作計劃。

9月30日前填寫畢業論文任務書。

10月31日前查閱資料、處理數據,完成論文寫作大綱,交給指導教師審定。

11月30日前按指導老師審定后的提綱完成初稿,交給指導教師審閱,進行論文中期檢查。

12月20日前按指導老師意見完成初稿修訂工作,提交論文二稿

1月10日前提交論文終稿,交給指導教師,進行論文初步評定。

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中常出現的問題

摘要:開題報告是本科論文工作的首要環節和重要基礎,為提高大學生開題報告的質量,有利于大學生完成畢業論文階段的工作和學習,本文結合實踐教學工作經驗,總結了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中常出現的幾個問題,并進行了必要的闡述。

關鍵詞: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1.前言

本科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是本科教學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本科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綜合運用所學過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進行初步的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的能力,提高分析實際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因此,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環節。同時,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也是衡量教學水平的重要依據。做好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對于全面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畢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開題報告是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工作的首要環節,是為闡述、審核和確定畢業論文題目而做的專題報告,它是實施畢業論文課題研究的前瞻性計劃和依據,是監督、檢查和保證畢業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培養大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與學術著作撰寫的能力的有效的實踐活動[2]。為提高大學生開題報告的質量,有利于大學生完成畢業論文階段的工作和學習,我們在本文中對大學生開題報告的目的和在開題報告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做一個簡要的闡述。

2.開題報告答辯的目的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往往通過“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答辯”的形式組織專家對大學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進行審核和檢查,其目的主要是(1)檢查學生閱讀的相關文獻是否充分;對研究背景的了解是否深入,全面;對國內外研究工作的具體進展是否了解的全面、詳細;引用的資料是否具有針對性,可比性;(2)檢查學生是否充分具備完成論文研究工作所需要的相關知識;(3)檢查學生所選課題是否符合其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論上的意義或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在其專業方向上從事科學研究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4)檢查所選課題的研究內容是否適中,是否適合于本科生的特點和畢業論文的時間要求。(5)檢查學生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是否合理,是否切實可行等等。為有助于學生的畢業論文順利進行,在“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答辯”中,專家組還針對具體的檢查結果對學生及其指導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因此大學生的論文開題報告應主要針對以上目標和要求進行準備。

3.大學本科生開題報告中常出現的問題

實踐教學中我們發現大學本科生的開題報告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具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開題報告題目中出現的問題

開題報告題目是畢業論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因此開題報告題目應該結合具體的研究對象,盡量簡要概括出所研究的具體內容。為此要求題目既要準確又要規范,既能將研究的問題準確地概括出來,又能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此外,開題報告題目中的用詞造句要科學、規范。在開題報告題目中學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一個是所選題目過大,過于籠統。例如2006年我校有個學生的題目是“稀土過渡族化合物的性質研究”。眾所周知,稀土過渡族化合物有很多種類,每一種又有多方面的性質,因此從題目上根本得不到論文選題所研究的具體內容。在開題報告題目中另一個常出現的問題是題目與將要研究的內容不符,例如2004年我校有個學生的題目是“2∶17型稀土過渡族化合物的結構與磁性”,答辯中發現其研究內容是2∶17型稀土過渡族化合物的熱膨脹性質。雖然2∶17型稀土過渡族化合物的熱膨脹性質與其結構和磁性有關,但很明顯這個題目與具體的研究內容是不相符的。實際上出現這些錯誤與指導教師的工作不細致有一定的關系,因此要求指導教師在開題報告的題目上要充分重視起來,嚴格把關。

(2)文獻綜述中出現的問題

文獻綜述,即論述國內外研究現狀,并進行分析比較,要以查閱文獻為前提,所查閱的文獻應與研究問題密切相關,但又不能過于局限,過于局限就會忽略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的關系,不能充分理解文獻的意義,不能準確地掌握文獻中的研究方法,使視野狹隘,思維窒息。所謂綜述的“綜”即綜合,綜合某一研究領域在一定時期內的研究概況;“述”更多的并不是敘述,而是評述與述評,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獨特見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發現問題,突出選題在當前研究中的位置、優勢及突破點;要摒棄偏見,不引用與導師及本人觀點相悖的觀點是一個明顯的錯誤。綜述的對象,除觀點外,還可以是材料與方法等。實踐中常出現的問題主要有①文獻閱讀量少,信息不充分,特別是缺少對重要文獻的評述,反映出學生對研究狀況了解的不夠;②對文獻只引用,不評述,缺乏對文獻的理解,實際上是對文獻的羅列;③文獻綜述定性描述過多,缺少重要的定量的數據指標。例如2009年有個學生描述其擬研究的某種光致色變材料時,介紹這種材料最大的優點是“電導率高”,這里就應該有一個定量的與其它相關材料的電導率的比較,作為其立論的依據;④引用文獻的結論時不加標注。文獻綜述所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應予著錄,這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論的真實依據,另一方面也是對原著者創造性勞動的尊重。此外,在文中相應的引用之處必須加以標注;⑤對文獻中(研究內容中)中所涉及的特征量(研究目標)的含義不清楚,這實際上反映出學生缺乏相關的基礎知識。例如2008年有個學生擬研究的內容是某種有機分子磁體的結構對Tc溫度的影響,答辯中發現學生不知道“Tc”這個符號表示的是居里溫度,更不知道居里溫度的意義,甚至在反鐵磁材料的論述中還在討論Tc溫度。這個學生顯然不具備研究內容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因此在文獻閱讀之前,應該補上這些必要的知識。這一點要特別引起學生注意,任何一個研究工作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一些以前沒有學到過的知識,因此在研究工作開始之前及貫穿整個研究過程之中都要不斷地去學習。另外,學生在文獻綜述中經常過多地介紹基本概念,占去了大量篇幅,實際上忽略了文獻綜述的主要目的。

(3)研究內容中出現的問題

研究內容應該充分考慮到本科論文的目的、特點和完成論文的時間要求,學生的研究內容計劃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研究內容過多、過泛,有些甚至可以作為博士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這在本科論文半年的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其次是忽略了主次關系,研究計劃中對重要的問題沒有充分安排,而不重要的問題卻安排得很多,這實際上反映出學生對研究目標的理解還不夠。

(4)研究方法、技術路線中出現的問題

選題確立后,最重要的莫過于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本科論文應盡量采用已經成熟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當然,采取一個新的視角,采用一種新的方法和技術路線,也常能得出創新的結論,但在本科論文階段,采用新的方法和技術路線時一定要慎重,最好有一定的預研工作作為基礎。在這部分學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一個是對已經成熟的方法介紹得過細,占去了過多的篇幅,另外一個是詳細描述整個實驗(或研究)過程,包括每一步的研究結果,似乎研究結果已經確定,全部研究工作已經完成。

綜上所述,大學生在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每一部分基本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在開題報告之前為學生專門做一個專題講座,以提高開題報告的質量,這將有利于大學生完成畢業論文階段的工作和學習,為將來的工作和進一步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篇4

Chinese grammar system, in one sense, is basically an imitation of western grammar systems. But when we put into pratice , many Chinese grammarians have found that the rules of the westernized languages do not hold water. Therefore, many disputes and controversies have arisen,especially the differences of Topics and Subjec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Chinese grammar with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theory of grammar, so that it can help our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joint the mainstream of Linguistics worldwide and bring the two way together---try to find the universal grammar. We believe that, the process in conformity is not always Smooth and pleasant, but the results are supposed to benefit China and the world finally .

III. Literature Review

Subject and topic as two basic concepts in modern Linguistics , their relationship is considered as the crucial research project and heated topic in Linguistics.

1, Subject is originated form the western grammar systems . In general linguistics , many scholars are trying to give a current concept to subject .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all kinds of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 Keenan(1976) summerized the grammatical,semantic and textual features that subject has . The following are conclusion Trask(1993:266) made from all kinds of documents including Keenan(1976) (參見石毓智,2019):

Subject is the noun phrase that probably has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in syntactic relation in sentence. Subject has all kinds of features in grammar, syntatics and text , mainly consisting of:

1 Subject represents independent substance;

2 Subject restricts the co-reference in sentence, including pronoun, reflexive pronoun and null anaphor;

3 Subject restricts the agreement in verbs;

4 Subject is the topic with no mark;

5 Subject can be questioned by interrogative pronoun,and also can be focused.

6 Subject is usually lack of morphological markers.

7 Subject is ususlly considered as the actor of unmarked structure.

His conclusion may be more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s of western languages . Concerning Chinese, part of the descrition fail to reflect the linguistic fact in Chinese. For example, Trask thought that subject is the topic with no mark . He neglected of pragmatic feature of topic . Because we can’t confirm whether the subject is equal to the topic in a single sentence. And he also thought that subject is ususlly considered as the actor of unmarked structure, which is not accord to the fact in our Chinese .As in Chinese , not only actor, but also patient, instrument, timing and location can act as subject in sentence.

2 , In 2019, Shi Yuzhi tried to conclude about the subject ’s characteristers in form in Chinese. His conclusion is as followed :

The form of the subject can be placed both in subordinate clause and sentence.

Subject can be focused.

Subject can be questioned by interrogative pronoun.

And its semantic characters are :

Subject is the actor of behavior act.

Subject is the main body of nature and state.

Shi thought that the main difference butween subject and topic is that subject is the ingredient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 while topic belongs to the discourse concept. The former one can be put into sentence and subordinate clause; the latter only can stay in sentence aspect. But his method to distinguish subject to topic seems to be a bit vague.As in Chinese, there is a kind of sentence in unusual order, for example: “書小王看完了”. In Shi’s opinion, that is a topic structure for it can not be placed in a clause. But in fact, it belongs to a classical 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 “書” is either the subject, or the topic.

3 , Since Zhao Yuanren introduced ‘topoc’ into our grammar study in Chinese , the scholars in Chinese home and abroad keep going with research on topic . Li Na & Thompson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n this issue. They’ve done a systematic contract to subject and topic. They said that topic means what is about in the sentence while subject is what the verb predicates; topic can not be indefinite and generic but subject can ; topic have to appear at the front of a sentence while subject is allowed to appear in the sentence; there always be a pause between topic with other parts of a sentence.But in Chinese , it is not necessary that the topic appear at the front of a sentence. For example: “老師,這件事讓我來處理吧。” In this sentence, “這件事” is the topic ,but it doesn’t appear at the front of a sentence.

4 ,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subject is a concept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while topic belongs to Pragmatics . But Xu Liejiong & Liu Danqing(1998) didn’t . In their thesis, they consider topic as a ingredient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Just like suject and object , the topic also share a position in a sentence. As an independent ingredient , each of them should has its own position and can not be overlapped. Then, let’s analyze this following sentence “小張不來了。”. “小張” is the subject and topic at the same time. subject and topic have been overlapped, so it doesn’t work to consider topic as an ingredient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5 Qu Chengxi(1996), as a specialist of functional grammar, thought that if one only adopt his own theory when he is doing research on Chinese grammal , he will always feel impractical. We should try to appreciate other’s thinkings or even accept them if available and no conflict arisen. And I think his opinion is quite fit to grammar study on Chinese.

IV. Methods and Materials

Through reading materials from library and the Internet, I’ve acknowledged much about subject and topic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heir differences . Many scholars have defined the subject and topic in many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the form, cognition,function and so on. I prefer to study subject and topic from functional grammar than from the others. At the same time , it will be basic on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V. Discussion

Guided by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re is a point we should make sure, subject is a concept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while topic belongs to Pragmatics whatever our research goals are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s. At the same time , we have to accept that Chinese is a language that is lack of morphological change and is very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subject from topic. So when we are doing this kind of research ,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define it clearly ,especially formally.

VI. Outline of the Paper

1. Introduction

2.Subject and topic in English

2.1Subject in English

2.1.1 Dispute over subject in English

2.1.2 Definition of subject in English

2.1.3 Choice of subject and its semantic role

2.2Topic in English

3. Subject and topic in Chinese

3.1Subject in Chinese

3.1.1Importance of subject to Chinese

3.1.2 Choice of subject and its semantic roles

3.2Topic in Chinese

4.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4.1 Subject in Chinese and English

4.2 Topic in Chinese and English

5. Conclusion

VII. References

[1]曹(Cao)逢甫主題在漢語中的功能研究[M]. 北京: 語文出版社, 1995: 36

[2]屈(Chu)承熹. 漢語認知功能語法[M].黑龍江: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9:2~5 .

[3]屈(Chu)承熹. 漢語功能語法芻議[J]. 世界漢語教學. 1998,4:28-42

[4]屈(Chu)承熹. 從漢語的焦點與話題看英語中的Y-Movement及其它倒裝句[J]. 外語學刊. 1993.3

[5]石(Shi)毓智. 漢語的主語與話題之辨F[J]. 語言研究. 2019, 43(2): 82-91.

篇5

二、研究現狀:對于課堂互動與英語口語教學之間的關系,國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構建主義模式它是以構建主義理論為基礎的互動模式,司洪海在《構建主義理論與英語口語教學》中從對現有教學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討將構建主義引入英語課堂教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義和作用。盧艷春和路雅琴在《構建主義與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則分別“從構建知識觀”“構建學習觀”“構建教學觀”入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性、構建性。

(2)角色扮演模式徐志敏、王瑛在《大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角色扮演探究》中著重探討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動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對指導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黃玉蘭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語專業口語教學中》從角色扮演是“多為互動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了角色扮演這一教學方法的目的、步驟和利弊等方面。

(3)以學生為中心模式這一模式被單獨研究的較少,黃影秋在《以學生為中心提高英語口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中》通過對學生口語課堂學習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實現教與學的“雙邊互動”。并提出闡述如何運用其他“教學策略提高口語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而劉蓉在《談英語口語課堂互動》中則提出了互動可以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口語課堂和整體小組作業模式”,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合作性學習模式這種模式的研究較為普遍和盛行,它興起于美國,在后來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黃艷在《合作性學習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中提出了以下幾種合作模式,從而的出該模式的優勢所在。顧曉樂在《合作性學習與情景劇表演》中從情劇表演的角度來證明合作性學習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中則通過合作學習在口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原則。而慕東文在《合作性學習的特點、目標、內容和實踐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則,對待新的理念,指導英語口語教學。

(5)情景設置模式它主要是根據GillianBrown&GeorgeYuled的語言情景對第二語言習得者的交際緊張、焦慮的研究表明口語情景設置不適當,會影響學生用目標語進行交流,進而強調進行口語教學情景設置的重要性。張舍茹、孫邊旗在《英語口語教學的情景設置>>中就論述我們應注意“情景互動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及如何設置“英語口語教學中情景設置的形式”兩個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討了情景設置這種互動模式。孫久榮在《論英語口語課的情景教學》中對情景設置這個模式從宏觀上進行了分類,進而得出“開放式情景”和“封閉式情景”,為情景設置互動模式研究開辟了一個小領域。

篇6

論文大綱及撰寫計劃

1.はじめに

2.先行研究

3.「デ格の各意味用法

3.1範囲の限定

3.2地點?時點の限定

3.3事物の限定

4.「ニ格との相違

4.1場所を示す

4.2時間を示す

4.3原因を示す

5.おわりに

撰寫計劃

2009年10月-11月查找資料,擬定題目

2009年11月-2010年2月完成初稿

2010年2月-2010年3月完成二稿

2010年3月-2010年4月完成終稿

主要參考書目菅井三実1997「格助詞デの意味特性に関する一考察『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P127森山新2002「認知的観點から見た格助詞デの意味構造『日本語教育115,1-10

森山新2004「格助詞デの放射狀カテゴリー構造と習得との関係『日本認知言語學會論文集4P66-75

森山新2006「多義語としての格助詞デの習得過程『認知言語學考論

森山新2006「JSL(第二言語としての日本語)における格助詞デの習得過程に関する認知言語學的考察『日本認知言語學會論文集6

杉村泰2005「イメージで教える日本語の格助詞と構文『言語文化論集17-1

審核老師意見

日語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二

所選題目名稱:

外來語の激増の原因とその影響について

外來語激增的原因及其影響分析

課題研究現狀:

外來語是西方國家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成果不斷流入日本的證明。而使用外來語是我們學習和使用日語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外來語作為一種社會語言現象和文化現象,促使了日語本身的發展和日本社會文化的進步。同時隨著外來語在日語中的泛濫,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引起了日語學習和研究者及日本社會的廣泛關注。

關于日語外來語,《大辭泉》(小學館)將其定義為:ほかの言語から借用して、自國語と同様に使用するようになった語。借用語。日本では、広義には,漢語を含まれるが、狹義には主として歐米諸國から入ってきた語を言う。現在では一般に片仮名で表記される。1956年日本國立語言研究所就日語中和語,漢語,外來語,混合語幾類構成日語的詞匯,對大眾化的90種雜志進行調查,得出以下數據:和語36.7%漢語47.5%外來語9.8%混合語6.0%。10年后的1966年同一研究所又以《朝日新聞》,《每日新聞》,《讀賣新聞》三大報紙一年的日報,晚報為對象,進行了日語詞匯構成比的調查,得出以下數據:和語38.8%漢語44.3%外來語12.0%混合語4.8%。由此可見,10年歲月的推移,外來語的比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外來語在日本社會和文化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關注。日本學者荒川物兵衛在《角川外來語辭典》(1969)一書中指出:“一個個單詞是民族文化的種子,一個個外來語則是一個民族吸收外來文化的種子。”《實用最新外來語辭典》(1979)的序作者富道勇夫也曾說過:“難于出口的話語用外來語說就容易多了。”

隨著中日兩國間的不斷交流和合作,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學習和研究日語。日語外來語也受到了一些從事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學者的興趣。皮細庚在《日語概說》(皮細庚,1996)專門辟章探討了外來語,是外來語研究歷程中的一塊里程碑。皮細庚不但討論了外來語的來源,揭示了外來語的本質,還分析了外來語的特點,著重將外來語和原語進行對比,對其中的“和制英語”作出了詳細的解釋。此后多年我國外語界的一部分學者深受外來語研究的啟發,陸續發表了一些論文和書籍。

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國內學者對外來語研究的范圍更加廣泛。鄭成在日語學習與研究(2001年第4期)上發表了名為《試析日語外來語與日本的社會心理》的論文。鄭成不僅深入研究了外來語的特點,還深刻分析了外來語使用的現狀,提出外來語激增的雙刃劍作用,更將外來語和日本歷史社會的心理聯系起來。沈宇澄在其主編的《現代日語詞匯學》一書中就外來語的作用、表記、語義展開討論。朱京偉則在《日語詞匯學教程》(2005)中論述了外來語的特征和歷史,同時也分析了外來語和原語的區別,特別提出了外來語和在來語的關系。《相識日語》(2005)的作者王冰從外來語詞語的移植方式的角度對外來語進行了研究。

綜上所述,近年來有很多學者都對外來語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外來語的來源、特征、現狀、作用及同原語的比較上,并且都已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對外來語近年來激增的原因及其影響的研究略有不足,所以本文將著重研究外來語的激增原因和影響。

課題研究目的:

本文通過對日語外來語激增的原因及其影響分析,旨在加深對外來語的了解,以便為廣大的日語學習和研究者帶來更多便利,方便其更好地使用外來語。由于外來語在日語中的比例不斷增加,所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外來語對于我們學好日語,進行中日跨國交流有很大的幫助。外來語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也可以視作一種社會和文化現象,因此對外來語激增原因及其影響分析對外語教學研究、翻譯和實際應用都具有積極地指導意義。

課題研究要點:

1引言

2外來語的定義

3外來語的現狀(激增)

4外來語激增的原因

4.1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4.2日本人的心理原因

4.3日語本身的語言結構特性

5外來語激增的影響

5.1積極方面

a外來語高雅、新穎

b能委婉地表達事物

c能精練表示事物的概念與區別

d有利于日本的國際交流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5.2消極方面

a日語喪失其純正性

b造成不同年齡段間的語言交流障礙

c外來語的泛濫和誤用

6結論

課題進度安排:

10月30日,提交開題報告。

11月3日,參加開題答辯。

1月8日,完成畢業論文初稿(電子稿)。

3月18日,完成畢業論文終稿(紙質稿)。

3月27日,參加畢業論文答辯。

主要參考文獻:

1富永道夫.實用最新外來語辭典[M].日本千曲秀出版社,1979(這是日本文獻,請用日語表達)

2荒川物兵衛.角川外來語辭典[M].角川書店,1969

3鈴木孝夫.閉ざされた言語:日本語の世界[M].東京巖波書店,2000

4皮細庚.日語概說[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5沈宇澄.現代日語詞匯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篇7

本課題擬在外語教學法的范疇內,通過探討如何運用課堂提問技巧,一方面為學生能夠根據問題更快,更準確地把握對文章的綜合理解,更好地獲取文章的內在信息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本課題的內容在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出現很少,而本課題的研究將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也為廣大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技巧提供了一項參考.它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將會十分顯著.

2,研究目標:針對課文內容的不同,在閱讀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中精心設計問題,為引導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閱讀教學,使其能夠帶著疑問對文章進行閱讀,并向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語言的機會,讓學生回答問題,分析問題或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文章的內在信息,提高其閱讀速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改善閱讀課堂教學的質量.

3,研究的內容:主要探討如何在閱讀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設計課堂提問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閱讀教學,在活躍的課堂教學環境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本課題研究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對閱讀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來改善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2),根據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探索和總結適合于閱讀教學的課堂提問的技巧特征.

(3),總結和探索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課堂提問的技巧能否有利于優化閱讀課堂教學的各環節.

4,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方法:調查法,歸納總結法,例證法,教學觀摩法,查閱文獻資料法.(2),課題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以實際應用為主,兼以完善這一理論研究.

5,研究的進度安排:統一按照院系領導和指導老師的安排,并結合論文寫作的實際情況,認真完成論文協作的每項步驟.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 上海: 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2019

2. 桂詩春.新編心理語言學[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9

3. 胡春洞,王才仁.英語閱讀論[M]. 南寧: 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 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5. 施建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五種問題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2): 41.

6. 遲克曉.設計創新問題 優化教學環節 培養創新思維[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7): 128.

7. 沈正南.高中"開放式"課堂教學初探[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4): 11.

8.何文琴.高中英語課堂提問藝術初探[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2):18.

9.楊李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天津教育,2019(11): 54.

10.范煜華.精心設計課堂問題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6): 22.

11.余冰清,謝建珍.充分利用新教材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6): 21.

12.孫曼麗.高中閱讀課導入與小結的創新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9): 21.

13. 周春敏.談談高中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5): 20.

14. 林松青.創設教學活動情境 培養學生創造個性[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9(9): 56.

15. 葛文山,朱俊爽.淺談課文教學中問題的設置[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9(3): 6.

篇8

一、引導碩士生繼續保持刻苦、認真的學風

當前,不少人上碩士研究生只是為了拿張文憑,以便找份較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為了從事研究,因而,讀研期間的學研態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課程學習期間,一些碩士生上課經常遲到,甚至經常曠課。碩士生的許多課程屬選修課,一些授課教師為了吸引足夠的學生上自己的課,平時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績考核都不嚴格,個別學生甚至數月或整年不上課,期末考核仍然過關,甚至還能得不低的成績。遇上出勤管理較嚴的老師,一些碩士生為了出去代課或打工掙錢,甚至還找無關的人“替其上課”。基本課程學習結束后,在醞釀畢業論文開題的半年里,更多的碩士生外出代課或打工,把開題的事兒拋到腦后;待到開題前三五天,才慌忙到優秀碩博士上看別人的畢業論文,把某些論文改造成自己的論文框架――開題報告,蒙混過關。開題后近一年時間里,一些碩士生要么代課或打工,要么忙著考各種證書,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時間里,又四處跑著找工作,很少查閱與畢業論文相關的資料,也不認真考慮論文寫作,直到離答辯前一個月左右,才開始上網搜索別人的論文,以拼湊自己的論文;結果拿出的英語論文語言錯誤到處都是,內容觀點或站不住腳,或邏輯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畢業論文絕大部分是抄來的……

針對如此的讀研風氣,碩士生導師在其指導學生入校之日起,就應嚴格要求,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其珍惜讀研機會,鼓勵其繼續保持準備考研階段的刻苦、認真的學風,并讓其明白,若不踏踏實實地學習,達到最基本的學業水平,畢業時連按時拿到文憑也會成問題。其次,導師要根據所指導碩士生的研究方向,給其推薦一些必讀書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與所帶的碩士生就其最近學習的內容、研讀的書籍等進行座談。這樣不僅可以適時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碩士生“常年見不到導師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碩士生,讓其不敢偷懶,以避免一些碩士生該畢業了導師推薦的書還“沒來得及”看的現象。第三,導師不僅自己上課要加強考勤管理,而且要與其他授課導師經常溝通,了解所指導碩士生的課堂出勤情況,及時發現個別學生經常缺課的原因,以便及時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四,導師要至少提前半年開始指導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在開題之后一年左右的畢業論文寫作時期,要督促其繼續認真查看相關文獻資料,盡早動手寫論文,并經常了解和幫助解決他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第五,相關授課教師和培養單位要嚴格碩士生的課程考核、開題和答辯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碩士生都不能畢業,以對下屆碩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導碩士生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

在本科階段,許多學生只滿足于學習幾本相關教程,考研時,又只是反復復習幾門必考課程,因而成為碩士生后,知識面非常有限。有的導師在其碩士生入校后,就給其確定了明確的研究對象,僅推薦了與其畢業論文直接相關的書籍,完全忽視許多碩士生實際上對自己的研究領域缺乏全面、透徹的了解這一事實。就英美文學專業來說,不少碩士生連“什么是文學”都說不清楚,別說用英語就是用漢語寫文章也不完全能寫通順,甚至連標點符號也不完全能恰當運用。鑒于此,碩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學專業的導師應引導其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應讓碩士生清楚,從一定意義上說,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學有看不完的書籍;同時,應圍繞“英美文學”既是“英美”的文學,又是“文學”,且是“西方”的文學這一特質,給碩士生推薦一些必讀書籍。這些書籍可涉及以下類型:

第一,英美文學背景知識類。包括外國文學史(或歐美文學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國通史(或文化史),美國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學史,西方美學史。這類書籍導師可鼓勵碩士生讀英文版的。

第二,文學原理、文學批評方法、文學理論史類。這類書導師應要求碩士生讀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從小潛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響,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論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對有關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較全面地了解西方現當代文論,可以增強研究者的洞察力,為評論自己感興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適宜的理論基礎。

第三,中國文學作品、中國文學史、中國美學史(或文論史)類。鑒于國內絕大多數外國文學論文是用漢語寫作和發表的,倡導英美文學專業的碩士生讀一些中國的文學作品、文學史、文論史,不僅可以使其開闊視野,加深對文學的認識,提高文學欣賞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較好的文學功底和漢語文學水平,使其在文學鑒賞和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第四,與導師的研究方向相關的文學理論和作品類。比如說,導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一般就要給自己的碩士生推薦較多的女性主義批評論著,及女性主義經典文學作品和最新作品。碩士生多看一些與其導師研究方向一致的書籍,研究方向或畢業論文選題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將有助于導師發揮其特長,提供更多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三、培養碩士生的科研選題和進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碩士生畢業論文該開題了,還沒找到題目,讓導師給找題目;題目確定了,卻不知如何寫,反而輕信“天下論文一大抄”的謬論,東抄西拼,整篇論文沒有自己的觀點。為此,導師應從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導碩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確定一個切入點,然后圍繞這個點有針對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書。比如說,引導碩士生把英國或美國文學的某一體裁的某一個作家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以便集中精力,閱讀該作家的代表作、其傳記、可行的文學理論及相關文獻。同時,要提醒碩士生擯棄“印在書本上的話都是完全正確的”觀念,看書時要敢于質疑。如果碩士生對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關文獻非常熟悉,又具有質疑精神,他們就會發現,他人的相關評論并非“定論”,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話可說。

第二,要告誡碩士生,他們所選定的研究課題應是自己有獨到見解可陳述的――要么是沒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獨特的視角去研究經典性作品,但無論如何,要有一些新發現,要得出一些獨到的結論。這一點以第一點為基礎――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讀遍某一特定領域里的相關文獻,才能掌握該領域的國內外動態,確定既富創新性又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第三,引導碩士生進一步廣泛地收集、有效地閱讀和分析相關文獻。除從本地圖書館和從網上收集文獻外,導師可告知碩士生從我國的國家圖書館收集資料的便捷方式(實際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過一些機構,獲得相關材料的復印件);如果導師的科研經費較為充足,也可資助碩士生通過“卓越亞馬遜網”直接從美英兩國購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議碩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于收集來的大量相關文獻資料,一部分需反復細讀,大部分只需有選擇性地閱讀,比如說,可通過相關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閱讀和自己研究內容直接相關的頁碼的內容。閱讀文獻時,對他人的觀點應始終秉持“批判揚棄”的態度:面對有瑕疵的論斷,可做些修正,從而提出自己的論點;對自己同意的觀點,可拿來引用,但要作為自己提出更高一層論斷的論據。

第四,鼓勵碩士生在鑒賞作品和研讀文獻的基礎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練就既能充分論證、合乎邏輯,又做到條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學論文寫作能力。要正告碩士生,搞科研、寫論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證據,在真理面前,沒有長幼,沒有尊卑,在文學欣賞和批評領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復細讀所研究的文學作品的感悟,并以相關參考文獻為佐證,形成自己獨到的觀點;然后就是有理有據地陳述自己的觀點過程――此即論文寫作。論文要做到觀點明確,論述充分,層次分明。同時要建議碩士生,既然學文學專業,自己寫論文時就要發揮平時閱讀英、漢文學作品所積聚的文學能量,盡量使論文文筆流暢,且不輸文采。

總之,碩士生招收院校、負責培養的院系、所有授課老師,尤其是責任導師,要努力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嚴格管理,善于引導,使碩士生能繼續保持刻苦、認真的學風,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培養獨立地進行選題和從事研究的能力。通過這樣有針對性、有步驟的耐心、艱苦、綜合努力,碩士生才能培養較強的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畢業后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層次人才。

參考文獻

[1] 聶珍釗.“中國的英美文學研究:回顧與展望”全國學術研討會閉幕詞[J].外國文學研究,2004(5).

[2] 束少軍.弱勢族群的崛起與中國學者的學術自覺――記全國英語文學研究高層論壇[J].當代外國文學,2013(1).

篇9

1.前言

近15年,體裁(genre)和體裁分析(genreanalysis)成為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教學領域里的熱門話題(Hyon 1996)。我國不少專家、學者都試圖把這種理論應用在具有特定交際目的的篇章上,如分析農業英語論文摘要(易興霞,2006),分析應用語言學領域學術文章的宏觀和微觀結構(楊瑞英,2006),分析商務促銷類語篇(王宏俐,郭繼榮,2006)等。本文擬從Bhatia的英文促銷信的體裁分析模式入手電子商務論文,分析主要交際目的為說服潛在客戶購買商家所提供的產品或接受其服務的英文促銷信的表現形式,圖式結構和特殊信息,并通過分析語義的文化預設和搭配意義,加深對促銷信的語言表面特征的認識。

2.理論依據

2.1體裁

語言學中的體裁(genre)不同于文學中的體裁。Swales(1990:45-58)認為體裁是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對人類交際事件進行分類的結果。所謂交際事件就是人們按照特定目的和特定程式運用語言在社會中辦事的實例。新加坡的Bhatia(1993:13-16)在Swales的體裁理論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完善,認為:1)體裁是一種可辨認的交際事件;2)體裁不是一般的交際事件,而是一種內部結構特征鮮明,高度約定俗成的交際事件;3)在建構語篇時,必須遵循某種特定體裁所要求的慣例;4)盡管體裁有其慣例和制約性,內行人仍可在體裁規定內傳達個人意圖和交際目的。因此交際目的往往決定應該使用哪種體裁,而體裁的常規性又為我們提供了可以遵循的體裁結構潛勢。

2.2體裁分析

體裁分析是20 世紀90 年代由Swales (1990)和Bhatia (1993)發展起來的一種分析方法。他們認為任何體裁都是由一系列的語輪構成,語步(move)和步驟(step)是語篇分析的出發點論文開題報告。Swales的層次動向法(move approach)常用在具體的體裁分析中,即根據不同的交際目的,對某一語篇按照意義與功能劃出層次,然后再根據層次來考察分析語言的表達形式。Swales 沒有對語步和步驟提出明確的定義,但Nwogu(1997)認為語步是一個由一系列詞匯,主題意義和修辭特征所標明的具有統一意義傾向的語篇片斷,步驟是實現語步的可供選擇的修辭策略,一個語步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步驟來實現。例如,Bhatia (1993:62)根據體裁“語步(moves)和步驟(steps)”分析理論電子商務論文,將推銷體裁概括成七個“語步”(move):1.Establishing credentials (確立資格證明);2. Introducing the offer (介紹推銷內容):(1)offering the product or service (介紹產品或服務),(2)Essential detailing of the offer(介紹推銷內容的重要細節),(3)Indicating value of the offer(指明推銷內容的價值);3. Offering incentives(激勵購買);4.Enclosingdocuments(附寄文件);5. Soliciting response(請求回復);6. Using pressure tactics(采用壓力策略);7.Ending politely(禮貌收尾)。在以上七個“語步”中,第二語步Introducing the offer 又是由三個步驟(step)組成的。

體裁分析模式為語篇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察視角與方式。使用體裁和體裁分析理論對某個特定語篇進行分析,是對語篇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分析的有機結合,既注重語篇結構的宏觀結構和認知結構,也注重特定的體裁結構在詞匯和語法層面的特定表現。

3.體裁分析在英文促銷信中的應用

3.1促銷信的體裁界定

促銷信是商務英語中常見的一種語篇,它是以書信的格式由促銷人員向顧客傳遞商品或服務的存在及其性能、特征等信息,幫助顧客認識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利益,從而達到引起顧客的注意和興趣、喚起需求、采取購買行為的目的。因此它的本質是銷售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溝通,主要交際目的就是通過向消費者的宣傳、誘導和提示,促進消費者產生購買動機,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實現產品由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的轉移。這樣的交際目的決定收信人和寫信人通常為并不熟悉的雙方,因此語言上謙虛有禮、簡潔明晰是必不可少的。

3.2 促銷信的內在宏觀結構

一封成功的促銷信在內在結構上,基本遵循 Bhatia 的七個 “語步”的模式,通過吸引客戶的注意、向客戶詳細介紹所推銷的產品或服務并索求回復等語篇片斷來實現說服潛在客戶購買所推銷產品或服務的交際目的。下面我們從Bhatia的英文促銷信的體裁分析模式入手,來具體討論促銷信的層次動向。

Dear customer,

⑴The union bakers would like to announce a great offerthis Valentine day. Every two kg cake you buy you get raffle ticket whichallows you to enter into a draw which will give you a chance to win a dinnerfor two at a three star hotel. You can have a wonderful dinner with your lovedone on the eve of Valentine’s Day.

⑵ The bakers will arrange for the pickup and drop to thevenue and you can enjoy the dinner along with the dance party at the three starhotels.

⑶Don’t you think it will be funto take your girlfriend or boyfriend out for dinner on a valentine’s day and make the day a special one? Imagine all thatfun you have with your loved one with tasty cuisine and exciting and thrillingdance party. To top it all you can meet famous singer and dancer who is theguest of honor that day.

⑷Visit any of our outlets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Hurryand buy a wonderful tasty cake for your loved one.

⑸Since the offer is valid till (time how long).please actnow.

⑹Sincerely電子商務論文,

這封促銷信由五段組成,第一段的第一句是第一個語步:Establishing credentials (確立資格證明),通過提及在情人節要提供的一項服務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第一段的第二句到第三段是第二個語步:Introducing the offer (介紹推銷內容)。第二個語步由三個步驟組成:⑴offering the product or service(介紹產品或服務),⑵Essential detailing of the offer(介紹推銷內容的重要細節),⑶Indicating value of the offer(指明推銷內容的價值)。第一段的第二句是第一個步驟,主要介紹了即將推出的服務——每買兩千克蛋糕就能抽簽,就有機會贏得在三星級賓館的兩人晚宴;第一段的第三句和第二段是第二個步驟,詳細介紹推銷服務的細節——情人節前夕在三星級賓館和摯愛共進晚餐、共舞;第三段是第三個步驟,主要指出推銷服務的精神價值——使情人節過得特別,并能遇到明星。第二個語步是促銷信最為重要的部分,決定能否幫助顧客認識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利益,從而達到引起顧客的注意和興趣、喚起需求、最終采取購買行為的目的。第四段是第三、四個語步:Offering incentives (激勵購買)和Soliciting response(請求回復)。第四段第一句是請求顧客做出回復——到銷售點尋求更多信息;第二句是鼓勵有購買傾向的顧客下定決心。第五段是第五個語步:Using pressure tactics (采用壓力策略),Sincerely和簽名是第六個語步:Endingpolitely (禮貌收尾),作為傳統信件獨特的結尾方式,這一語步在促銷信中也很常見。

與Bhatia的七個語步模式略有不同的是:這封促銷信并沒有Enclosingdocuments (附寄文件)這一語步;而且Offering incentives (激勵購買)和Soliciting response(請求回復)的順序也有所不同。王宏俐,郭繼榮(2006) 認為,在語篇構建中常使用的語步是核心語步,不太出現的輔語步是外圍語步,在促銷信中電子商務論文,第一、二、四語步是核心語步,由于Enclosing documents (附寄文件)這一語步是外圍語步,銷售者可根據情況決定是否使用;至于語步順序,盡管促銷信是專門用途英語里的一種,有其慣例和制約性,但我們仍可在體裁規定內傳達個人意圖和交際目的。

3.3 促銷信的文化預設和搭配意義

這實際是一封是以西方文化為背景的抽獎促銷信論文開題報告。促銷信的最主要部分——第二語步也是以這個文化預設為先決條件的。銷售者想要促銷的商品是蛋糕,但在促銷信里,抽獎有可能贏得情人節的晚餐卻是描述的重點,這主要是商家抓住了顧客消費過程中的僥幸獲大利心理——以抽獎贏得與摯愛在情人節共進免費晚餐的機會,設置中獎機會,利用抽獎的形式,來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蛋糕。令人心動的抽獎活動成功地把顧客的注意力指向拉到了本應大力宣傳的產品——蛋糕上面。如果收信人不了解這個文化預設,就不容易達到促銷信的交際目的。

Leech(1981:17)認為:搭配意義是指一個詞與另一個詞連用搭配時使得該詞的意義隨語境而發生的變化。因此促銷信在詞的搭配上非常注意。促銷信使用的形容詞大多是描述性和評價性的,多為褒義詞,例如:great,wonderful,special,tasty,exciting電子商務論文,thrilling,famous,wonderful,這些形容詞為收信人勾勒出一幅浪漫、激情、美味的晚餐情景。盡管這是一封書信,但口語詞匯多余書面語詞匯,淺顯易懂、簡潔明晰。銷售者為了推銷商品或者服務,常常直接使用反問疑問句和祈使句,增強引導功能,說服或敦促收信人采取購買行動。

3.4 總結

體裁分析超越了對語篇語言特征的簡單描述,力求解釋語篇的理據,探討語篇結構背后的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認知因素,揭示實現交際背景的特殊方式和語篇結構的規范性。促銷信具是專門用途英語的一種,把促銷信這一體裁語篇看作是一個有規律的有結構的層次動向的組合的思想,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種信函體裁,寫出目的明確、結構清晰、用詞準確的促銷信。

[參考文獻]

[1]Hyon,Sunny. Genrein Three Traditions: Implications for ESL [J]. TESOL Quarterly,30/ 4 :693-722,1996.

[2]易興霞.體裁分析與農業英語論文摘要[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9.

[3]楊瑞英.體裁分析的應用:應用語言學學術文章結構分析[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0.

[4]王宏俐,郭繼榮.體裁分析與商務促銷類語篇[J]. 外語教學,2006,7.

[5]Swales,J. M.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篇10

(一)題目、署名及層次格式、文字、字數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檔;中文標題為三號宋體,正文為小四號仿宋體;英文字體為TimesNewRoman,標題字號為三號,字母全部大寫;如有副標題,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寫,正文為小四號字體;文稿應加注頁碼。

2、題目居中,署名及單位標在題目下,例如:數字城市化進程王趙(大學系,北京100001)(設計院,天津300001)需作敘述時,可在當頁下方劃一條橫線,在橫線下加說明。

3、摘要和關鍵詞,寫在題目下、正文前。

4、論文的層次,統一要求采用:11.1(占一行或接排。當接排時,標題后要加標點)1.1.1*1.1.1.1

(二)文稿和圖稿其它要求:

1、正確闡述技術內容。名詞術語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范。如所采用的名詞術語尚未編定時,可采用各業務部門和科研單位常用的名詞術語,不要任意用簡稱、方言。

2、準確使用標點符號,注意:(1)標題、圖題、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標點;(2)阿拉伯數字的起止(范圍)號用“~”,如:“20~30”,“8%~10%”,“0~10oC”

3、對正文中的某些問題需加以說明時,可用“呼應注”(也叫腳注),即在所要加注處的右上角標注“①、②……”,同時在本頁末留出位置,劃一橫線與正文隔開,在橫線下注明“①、②……”。

4、計量單位采用國務院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一律用拉丁文書寫。

5、外文字母寫成印刷體,同時注意將正斜體、大小寫分清楚。

6、數字的書寫(統計數、各種計量及圖表編號等各種順序號)均用阿拉伯數字,世紀、年代、月、日和時刻均用阿拉伯數字,并一概用全稱。

7、表格、公式、樣圖均要編號,每篇論文加注流水號,例如:圖1、圖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8、照片要求清晰、層次分明,非彩印書盡量用黑白照片。墨線圖要大小適當,圖線要規整。照片、圖稿等電子文件需備份一份隨稿件一并提交。

9、參考文獻的項目要列全,例如:[1]主編.結構力學.北京:出版社,2003[2]主編.城市規劃.上海:出版社,2001

(三)文稿最后應有附件頁,注明作者個人信息,內容見下表:作者基本情況表姓名性別職稱工作單位職務聯系電話(固定電話請注明本地區號)傳真通信地址郵編E-mail

知識擴展:英語論文的標準格式

英文論文格式均以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出版社的標準格式為準。

英語論文用激光打印機打印,打印稿為黑白稿,彩色打印件會影響出版效果。版心:A4紙,上、下頁邊距3.5cm,左、右頁邊距均為3.25mm。論文內容寬不得超過14.5cm,長不得超過22.5cm。

字體和字號:正文,標題,作者聯絡信息和圖表中的文字均為TimesNewRoman12號字。可以跟據需要使用同類字體中的粗體,斜體。

行距:單倍行距。

頁碼:論文正文和文后所附圖例都需添加頁碼。頁碼為阿拉伯數字,位于頁面下方居中。

文體:文章應語法正確,技術用詞準確。標題應該以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如果標題較長,請采用Title:Subtitle的形式。

數學公式:文中的數學公式不得手寫,必須打印。公式如果在文中多次被引用,應該編號。公式之間,公式和正文之間都應該空一行。單位:文中所用的度量衡單位應為國際單位。可在括號內,單位對應表中列出其他單位。有關國際單位的使用(StandardPracticeforUseofTheInternationalSystemofUnits)可以通過電話1-800-548-2723向ASCE索取。其他相關使用參考文獻,如ANMCMetricEditorialGuide,5thed,1992可向美國國家公制協會索取(AmericanNationalMetricCouncil,1735N.LynnStreet,Suite950,Arlington,VA22209-2022)

圖表:

標題說明和圖例:插入的圖表應該以出現順序編號(Figure1,Figure2,Table1,Table2)。圖的說明和標題,包括圖的序號應該位于圖的下方。表的說明和標題,包括表的序號應該位于表格上方。

位置:圖可以插入到正文中,或者集中放在文章最后。如果在正文中插入圖,盡量放在頁面的頂部或尾部。不要選擇文字環繞圖形的對齊方式,可選擇上下環繞方式。

底紋:插圖中不要選擇帶陰影或底紋,否則會影響印刷效果。

照片:如果文中需要附上照片,在文中出現照片的地方貼上其黑白光面沖洗照片,標題說明位于照片下方。照片將和正文一起縮印,請不要提供彩色照片,以免影響印刷效果。

掃描圖:印刷后的掃描圖不如原件清晰。如果文中有掃描圖,請提供灰標掃描圖。

作者聯絡信息:請用橫線和正文隔開。聯絡信息可以為一位作者或所有作者的,包括以下內容:作者全名;所屬學會;學歷或授予的榮譽;所在單位;通訊地址和電子郵箱;電話和傳真。

參考文獻:所有參考文獻為單倍行距,放在文章最后,按照第一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如有同一作者的兩篇以上文獻,按出版年代先后排列。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時,作者和出版年代應該放入括號內。由于上標縮印后會變小,難于辨認,正文中不使用上標標注參考文獻。所列出的參考文獻應當在正文中都有所引用,如果正文中沒有引用,請將文獻列入文章最后的附加信息(AdditionalInformation)部分,或者相關材料(RelatedMaterials)部分。

畢業論文范例:撰寫論文的時候,學生需要了解論文的格式。那么,怎樣的論文格式才是標準的格式呢?有著怎樣明確規定呢?學生在論文格式注意的是哪些內容呢?歡迎閱讀小編整理的標準論文格式要求,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一、論文篇幅:3000—4500字,論文必須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4個關鍵詞。

二、論文格式:

(一)題目、署名及層次格式、文字、字數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檔;中文標題為三號宋體,正文為小四號仿宋體;英文字體為TimesNewRoman,標題字號為三號,字母全部大寫;如有副標題,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寫,正文為小四號字體;文稿應加注頁碼。

2、題目居中,署名及單位標在題目下,例如:數字城市化進程王趙(大學系,北京100001)(設計院,天津300001)需作敘述時,可在當頁下方劃一條橫線,在橫線下加說明。

3、摘要和關鍵詞,寫在題目下、正文前。

4、論文的層次,統一要求采用:11.1(占一行或接排。當接排時,標題后要加標點)1.1.1*1.1.1.1

(二)文稿和圖稿其它要求:

1、正確闡述技術內容。名詞術語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范。如所采用的名詞術語尚未編定時,可采用各業務部門和科研單位常用的名詞術語,不要任意用簡稱、方言。

2、準確使用標點符號,注意:(1)標題、圖題、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標點;(2)阿拉伯數字的起止(范圍)號用“~”,如:“20~30”,“8%~10%”,“0~10oC”

3、對正文中的某些問題需加以說明時,可用“呼應注”(也叫腳注),即在所要加注處的右上角標注“①、②……”,同時在本頁末留出位置,劃一橫線與正文隔開,在橫線下注明“①、②……”。

4、計量單位采用國務院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一律用拉丁文書寫。

5、外文字母寫成印刷體,同時注意將正斜體、大小寫分清楚。

6、數字的書寫(統計數、各種計量及圖表編號等各種順序號)均用阿拉伯數字,世紀、年代、月、日和時刻均用阿拉伯數字,并一概用全稱。

7、表格、公式、樣圖均要編號,每篇論文加注流水號,例如:圖1、圖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8、照片要求清晰、層次分明,非彩印書盡量用黑白照片。墨線圖要大小適當,圖線要規整。照片、圖稿等電子文件需備份一份隨稿件一并提交。

9、參考文獻的項目要列全,例如:[1]主編.結構力學.北京:出版社,2003[2]主編.城市規劃.上海:出版社,2001

(三)文稿最后應有附件頁,注明作者個人信息,內容見下表:作者基本情況表姓名性別職稱工作單位職務聯系電話(固定電話請注明本地區號)傳真通信地址郵編E-mail

知識擴展:英語論文的標準格式

英文論文格式均以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出版社的標準格式為準。

英語論文用激光打印機打印,打印稿為黑白稿,彩色打印件會影響出版效果。版心:A4紙,上、下頁邊距3.5cm,左、右頁邊距均為3.25mm。論文內容寬不得超過14.5cm,長不得超過22.5cm。

字體和字號:正文,標題,作者聯絡信息和圖表中的文字均為TimesNewRoman12號字。可以跟據需要使用同類字體中的粗體,斜體。

行距:單倍行距。

頁碼:論文正文和文后所附圖例都需添加頁碼。頁碼為阿拉伯數字,位于頁面下方居中。

文體:文章應語法正確,技術用詞準確。標題應該以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如果標題較長,請采用Title:Subtitle的形式。

數學公式:文中的數學公式不得手寫,必須打印。公式如果在文中多次被引用,應該編號。公式之間,公式和正文之間都應該空一行。單位:文中所用的度量衡單位應為國際單位。可在括號內,單位對應表中列出其他單位。有關國際單位的使用(StandardPracticeforUseofTheInternationalSystemofUnits)可以通過電話1-800-548-2723向ASCE索取。其他相關使用參考文獻,如ANMCMetricEditorialGuide,5thed,1992可向美國國家公制協會索取(AmericanNationalMetricCouncil,1735N.LynnStreet,Suite950,Arlington,VA22209-2022)

圖表:

標題說明和圖例:插入的圖表應該以出現順序編號(Figure1,Figure2,Table1,Table2)。圖的說明和標題,包括圖的序號應該位于圖的下方。表的說明和標題,包括表的序號應該位于表格上方。

位置:圖可以插入到正文中,或者集中放在文章最后。如果在正文中插入圖,盡量放在頁面的頂部或尾部。不要選擇文字環繞圖形的對齊方式,可選擇上下環繞方式。

底紋:插圖中不要選擇帶陰影或底紋,否則會影響印刷效果。

照片:如果文中需要附上照片,在文中出現照片的地方貼上其黑白光面沖洗照片,標題說明位于照片下方。照片將和正文一起縮印,請不要提供彩色照片,以免影響印刷效果。

掃描圖:印刷后的掃描圖不如原件清晰。如果文中有掃描圖,請提供灰標掃描圖。

作者聯絡信息:請用橫線和正文隔開。聯絡信息可以為一位作者或所有作者的,包括以下內容:作者全名;所屬學會;學歷或授予的榮譽;所在單位;通訊地址和電子郵箱;電話和傳真。

參考文獻:所有參考文獻為單倍行距,放在文章最后,按照第一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如有同一作者的兩篇以上文獻,按出版年代先后排列。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時,作者和出版年代應該放入括號內。由于上標縮印后會變小,難于辨認,正文中不使用上標標注參考文獻。所列出的參考文獻應當在正文中都有所引用,如果正文中沒有引用,請將文獻列入文章最后的附加信息(AdditionalInformation)部分,或者相關材料(RelatedMaterials)部分。

畢業論文范例:基于Java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摘要:系統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在校外實習的學生畢業論文過程管理,主要解決了指導老師和實習生在完成畢業設計及論文工作上面的繁瑣,也從另一方面有效的對論文及其相關文檔的管理,能進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系統地分析了實習生論文管理系統開發的背景、意義,概述了系統實現所需要的關鍵技術。本系統使用的編程語言是Java,使用了當前流行的SSM組合框架實現系統的搭建,采用了MVC設計模式,使系統各模塊之間解耦,從而使系統具有高內聚,低耦合的特性,前端頁面的設計主要用到了BJUI框架,減少了頁面布局的困擾,也方便管理。后臺使用MySQL數據庫,通過將所有技術合理的融合,最終實現了這個系統。

關鍵詞:畢業論文管理;Java;MVC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7)32-0103-03

目前市面上的管理系統很多,但是針對在外實習的學生畢業論文管理方面的系統還是很少出現的,老師與在外實習生之間開展論文開題報告等環節都還是比較分散的去管理。本系統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導師和學生,通過一個網絡管理平臺更好地完成畢業設計及論文工作。該文從使用的框架和設計模式、系統設計、數據庫設計及功能模塊的實現等方面進行闡述。

1系統框架

1.1持久層MyBatis

先來說說為什么會出現Mybatis。我們原來使用JDBC和數據庫進行交互不也可以實現正常的業務處理么,為什么非要使用框架呢,答案很簡單:框架使我們開發出來的系統更加高效,維護方便,穩定,Mybatis將我們平時在Dao方法里面寫的sql語句全部抽出來放在一個單獨的文件中進行管理,方便了我們后期的維護,所以持久層框架是很有必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夠解決代碼冗余的問題,而且能夠實現對數據結果集的封裝。

MyBatis框架根據XML配置文件創建SqlSessionFactory,SqlSessionFactory再根據配置獲取一個SqlSession。SqlSession包含了執行sql所需要的所有方法,完成對數據的增刪改查和事務提交等,用完之后關閉SqlSession。

1.2控制層Struts2

Struts2是一個基于JAVAEE的MVC模式實現經典框架,在Struts2框架中,視圖通常由HTML、JSP和Struts2標簽表示,JSP頁面結合Struts2的標簽庫構成了視圖組件的主體[1]。在該框架下,Struts2的主要作用是充當控制層來進行后臺與前端頁面的數據交互和轉發請求的操作。Struts2框架實現的核心技術是通過Filter攔截所有請求,然后根據相應的URI去執行相應的任務請求的分發工作,在這過程中涉及多種攔截器和過濾器,最后才能到達真正請求對應的Action。

1.3框架Spring

Spring致力于J2EE應用的各層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僅僅專注于某一層的方案。可以說Spring是企業應用開發的“一站式”選擇,并貫穿表現層、業務層及持久層。然而,Spring并不想取代那些已有的框架,而是與它們無縫地整合。在本系統中Spring擔任所有類實例化的容器,通過它整合了Struts2,MyBatis框架,實現了MVC設計模式,有助于開發的維護和成本的降低。

1.4視圖層B-JUI

B-JUI框架是基于現在流行的Bootstrap樣式及其豐富的jQuery庫來實現的開源框架,只要使用過HTML的用戶就可以很便捷的去使用此款客戶端框架,將框架放入你的項目中,然后就可以簡單的配置HTML屬性,進行開發,其是對Bootstrap樣式及其豐富的jQuery進行封裝的,我們只需要使用class屬性去調用相應的樣式即可。所以就算沒有js開發經驗的程序員也能夠創建出漂亮的前端展示頁面。

2MVC設計模式

模型(Model)-程序員編寫程序應有的功能(實現算法等等)、數據庫專家進行數據管理和數據庫設計(可以實現具體的功能)。

視圖(View)-界面設計人員進行圖形界面設計。

控制器(Controller)-負責轉發請求,對請求進行處理。

MVC設計模式實現的業務處理和視圖展示的分離,降低了每個模塊之間的耦合度,達到了系統的設計目標和整體要求[2]。目前最流行的就是MVC設計模式,structs、spring、hibernate、JSF等則是實現MVC模式最流行的框架方案[3]。

3數據庫設計

MySQL是一個輕量級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他是跨平臺的,所以這讓它在同類型的數據庫下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Mysql是在控制臺上面進行操作的,然后也出現了一些Mysql的圖形式的客戶端的免費軟件,供我們更好地去操作數據庫,Mysql具有開源,簡便易用的優點,我們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去修改源碼,重新打包編譯。本系統設計表中的Id均為主鍵,數據表及屬性如下:

1)文件管理表(Filemanage)。屬性分別為Id、filename、filename、Filepath、Uploadtime、Md5。

2)開題報告表(Ktbg)。屬性分別為Id、Xtdy、Zywt、Lwsl、Lwtg、Ckwx、Zdlsyj、Stuid、Status、Name、StuNum。

3)老師擬題表(lsnt)。屬性分別為Id、Lwtm、Zdls、Xtlx、Rwyq、Uid。

4)論文表(Lw)。屬性分別為Id、Stuid、Fileid、Status、Name、StuNum。

5)我的資源表(Myzy)。屬性分別為Id、Fileid、Stuid。

6)任務書表(Rws)。屬性分別為Id、Zynr、Jbtq、Yjrw、Mb、Ckwx、Xyyj、Status、tuid、Stunum、Name。

7)老師學生管理表(Teawithstu)。屬性分別為Id、Stuid、Teaid。

8)用戶表(Users)。屬性分別為Id、Userid、Userpwd、Role、Username。

9)問題反饋表(Wtfk)。屬性分別為Id、Stuid、Fklx、Fknr、Dsjd、Status、Title。

10)選題審批表(Xtspb)。屬性分別為Id、Stuname、Stunum、Zdls、Lwtm、Tmly、Tmlx、Xtly、Zdlsyj、Lwxzyj、Status、Stuid。

11)學習資料表(Xxzl)。屬性分別為Id、Type、Fileid。

12)制定計劃(Zdjh)。屬性分別為Id、Name、Stunum、Lwxtstime、Lwxtetime、xdrwststime、xdrwsetime、zxktbgstime、zxktbgetime、sclwstime、sclwetime、Status、Stuid。

13)資源鏈接表(Zylj)。Id、Type、Name、url。

4系統功能設計

系統實現了類似于‘單點登錄’的功能,用戶登錄時系統采用驗證碼的機制防止機器注冊等不安全因素,而且在系統中設置了會話超期的功能,如果在session中該字段消失了,就表示此次會話結束,一旦會話結束,就必須重新登錄系統,系統是通過jsp的重定向實現的,會先請求服務器,此時是否有會話還沒有結束,如果沒有結束,就會跳轉到正在執行的會話頁面,如果沒有則轉向登錄頁面,如圖1所示。

5詳細設計

5.1學生模塊

根據需求分析學生應包括在線選題,在線學習,制定計劃(嚴格按計劃執行),上傳(綜合實訓和畢業設計)各階段文檔和視頻,與導師互動等功能,分析之后得到學生需要的模塊截圖如圖3所示:

學生制定完計劃之后,還可以回頭來查看,所以此頁面還得具有會顯得功能,即當學生第一次進入頁面進行編輯的時候,頁面時空,當學生第二次進入時,里面展現的值是上一次錄入的,并且是不能修改,所以在整個系統中,是用status變量來控制它們,讓一個頁面可以根據不同的status呈現不同的值。

選題模塊,該模塊主要是通過集合存儲從數據庫傳過來的值,然后在頁面通過遍歷,獲取到所有的選題,每個頁面還帶有分頁功能,此功能主要是借助BJUI控件開發出來的。通過從頁面中傳到后臺的limit和start參數,利用mysql中的limit進行限制,從而實現分頁的功能。

任務進度模塊,數據庫中每個表都會有一個status字段,每次打開審核結果頁面時,都會去讀取該字段,來判斷學生提交的報告有沒有通過。

在資源上傳模塊,為了提供論文的上傳和后面模塊的學習資料的上傳及其學生自己開發的系統的上傳,此模塊中主要是通過BJUI的一個上傳組件(data-toggle="upload")來操作的,他傳遞給后臺一個文件流,后臺只要寫一個文件變量和其對應,就可以接收了,然后進行流的操作,就可以實現文件上傳的功能,當論文上傳成功之后,還可以進行論文的下載查看,主要是用于導師審核。

系統開發模塊主要使用到的是文件的上傳與下載功能,上傳功能和上面模塊類似,并且還提供了刪除功能,刪除功能使用的是ajax的異步請求,ajax的異步請求功能它只會刷新頁面的部分數據,而不會請求整個頁面,造成資源的浪費。

在線學習模塊又分為在線資源和我的社區兩個子模塊,在線資源模塊主要是老師上傳的一些學習資料和一些在線鏈接,它里面的內容又會按照不同的學科進行分類。在線學習模塊的第二個功能是社區功能,學生可以在這里進行提問,然后由老師解答,它的首頁面列出了該生自己提出的所有問題及其解決的狀態。

5.2導師模塊

選題是老師給學生提供選題的一種方式,學生可以在參考選題節點下獲取到老師的選題,而且老師的選題中的指導老師字段必須是老師自己,不可修改的。

審核計劃模塊的功能主要是通過改變每個表中的status字段的值來決定他們通過不通過,而且在頁面中會根據status的狀態值,來顯示通過或者不通過,當還沒有審核時,他是一個通過或不通過按鈕,審核成功時會有一個回調結果,用來提示用戶的操作狀態。

在線支持模塊主要是老師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的功能模塊,老師可以看到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而且可以無限次的解答,任何導師都可以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5.3管理員模塊

該模塊就是用來管理學生和導師及其他們之間的關聯,同時管理員還要具備管理用戶和管理進度的權限。而且在每個模塊上都支持根據某個屬性進行模糊查詢,還支持刷新功能。其中,進度管理主要是修改學生制定的計劃時間,因為系統中規定學生提交的計劃書一旦通過,所有流程都會按照此計劃走,所以如果某一階段的任務超出了時間規定,我們就不能進入此節點去完成相應的任務,我們必須借助管理員的權限去修改計劃,讓學生的流程得以進行。

6總結

本系統主要運用了JAVA編程語言及SSM框架技術,搭建出了一個MVC設計模式的論文管理系統。系統具有使用簡單、維護成本低、后臺代碼分層清晰等優點,另外登錄入口采用密碼和驗證碼的雙重驗證,在安全方面做了保證。系統中有些模塊還存在代碼過于繁瑣,前端界面設計過于簡單等不足之處,后續會進行代碼的優化和前端界面設計的改進,進一步完善系統。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银川市| 上栗县| 武宣县| 无锡市| 龙胜| 台东市| 铁岭县| 都匀市| 清丰县| 青州市| 高唐县| 新乡县| 建昌县| 崇左市| 万安县| 云安县| 监利县| 电白县| 乐安县| 齐河县| 介休市| 西畴县| 乐清市| 米脂县| 平邑县| 姜堰市| 河源市| 章丘市| 神农架林区| 永兴县| 门头沟区| 兖州市| 醴陵市| 泾川县| 黄梅县| 渭南市| 香河县| 兴业县| 安达市| 陆川县|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