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數據理論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育苗方法
1.1扦插育苗
櫸樹資源稀少,生產上可采用硬枝扦插和綠枝扦插育苗。硬枝扦插的枝條取自一至二年生健壯枝條,插穗長度10~15cm,粗度0.5~1.0cm,每個插條上至少含有2個以上健壯飽滿腋芽,時間以春季扦插為好,其平均成活率可達16.7%;扦插時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使插條生根率達到80%以上,當年苗高可達50~180cm。綠枝扦插宜在6月上旬進行,自母樹年齡較小當年生半木質化的粗壯嫩枝上剪取帶2~3片葉的插穗,迅速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做到隨采隨噴水,隨用生根劑處理,隨扦插。扦插苗床基質以蛭石、河沙等為宜。扦插密度以插穗間枝葉互不接觸為宜。插后噴水1次,上罩塑料膜弓形小棚,再搭起1.2~1.5m高的框架,用草簾或遮蔭網在上方和兩側遮蔭,保持20%~30%的透光率。扦插前期要做好葉面噴霧保濕、消毒防病、通風換氣和噴水降溫等工作;中期要以揭除薄膜和逐步移去遮蔭物煉苗為主;后期做好消除雜草、施肥等。
1.2嫁接育苗
選擇一至二年生、地徑1.5~2.0cm的白榆實生苗作砧木,以一至二年生的櫸樹枝條作接穗,在樹液流動季節進行嫁接,嫁接可分枝接和芽接2種。枝接一般在4月進行,操作時可用劈接和皮下接方法。適時嫁接、避開連陰雨天氣、接穗削面光滑平整、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對準、綁扎適度是影響嫁接成活的關鍵因素。芽接宜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進行,方塊形芽接比“J”字形芽接為優。為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時要將塑料薄膜帶輕輕插入接穗芽與皮部內皮層與砧木密接,在操作技術保證的情況下,櫸樹嫁接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枝接當年生長量80~160cm,地徑0.8~1.5cm左右。
1.3播種育苗
櫸樹種子采集時間常在10月中下旬,采種期3周左右,選擇樹齡30年以上,結實多且籽粒飽滿的健壯母樹,在果實由青色轉為黃褐色時進行采種,采得的種子去雜陰干,裝入布袋或麻袋貯存備用。播種分秋播、冬播和春播。秋播需隨采隨播,發芽在翌年3月上中旬,種子發芽率和出苗率較高,苗木生長期長。春播宜在雨水至驚蟄時進行,最遲不得遲于3月下旬,播種量150~200kg/hm2。當年種子翌年播種,發芽率高。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出苗率,可對種子進行選種、浸種、消毒、催芽、低溫存積處理等。播種后,25~30d種子發芽出土,應防止鳥害。出苗后要及時揭草煉苗。幼苗期應及時間苗、松土除草、灌溉追肥。此外,櫸樹苗期普遍有分叉現象,應在苗期進行修剪,蓄好1個主干,以利干形通直。
1.4組織培養
利用大葉櫸樹未成熟種子的胚依次在誘導愈傷組織培養基、愈傷組織繼代培養基、芽分化培養基、壯苗培養基及生根培養基上培養,可生產出3~5條不定根幼苗,生根率達30%,生根幼苗移植到溫室花盆中成活率在50%以上。日本在櫸樹組織培養方面成功較早,有許多可供參考的經驗。
2造林與管理
造林地宜選擇在坡度30°以下,低山丘陵區土壤肥沃、保水較好的群山中下部、谷地、溪邊。采用全墾方式整地,整地規格為50cm×50cm×40cm。3月上旬左右,選取無風陰天或小雨天氣,用櫸樹一年生實生苗栽植,栽植前用10%~15%的過磷酸鈣泥漿沾根,以提高成活率。栽植時要根舒不彎曲,嚴禁大土塊和石塊壓在根部,回填土要實,深度為苗期地面與地相接觸處印痕之上3~6cm為好。栽植密度可為1.6m×1.6m或2.0m×1.6m。另外,可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栽植不同的樹種。如山頂、山脊可栽馬尾松、櫟類,山腳、山腰栽櫸樹,形成馬尾松、櫸樹、櫟類塊狀混交林。在立地條件好的山坡中下部可栽植櫸樹與山杉木行狀混交林。苗木栽植后,前3年,每年撫育2次,分別于6月和10月進行。隨時注意培蔸、撫正,剪去干上叢生小枝,將分叉株去除弱的分支,每年
篇2
在授課過程中通過一個或幾個獨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讓學生在案例的閱讀、思考、分析、討論中,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而又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技能素質。在所有授課過程中,通過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及圖書館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及管理,講解數據庫理論知識,學生能夠學有所用,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項目中。
1.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網絡數據庫中的案例來源于企業真實項目,通過分析討論,學生會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例如,我們在授課過程中引入東軟等公司真實項目員工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及實現、網上購物系統數據庫設計及實現等。在案例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到較高的水平,有利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同時,學生是主角,由過去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接受并積極去探索,便于學生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相關問題,通過認真思考,提出解決辦法。
1.3較強的實踐性
案例式教學過程中所選的案例必須與學生的實際項目需求相結合,所學案例要具有準確性及代表性,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對案例中所涉及的相關知識應有較深刻的認識,選擇適合教學需要的高質量案例。所選案例必須與學生的實踐項目相結合,通過案例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具備一定難度的案例,激發學生進行深入仔細地調查研究和分析評價,便于對這些難點和重點問題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法通過一個個典型案例,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舉一反三,對案例進行完善和擴展,符合高職院校對學生能力培養要求。案例式教學實現了教學相長,即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是講授者和組織者,而且是討論中的一員,通過交流,產生思維共振和學術共鳴。學生的思維如果都活躍起來,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上往往會超越教師,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成為可能。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法,積極實行啟發式教學,對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運用已有的能力解決它,為學生提供在“做”中“學”的學習機會,為以后更快更好地適應就業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篇3
一、數據挖掘概述
(一)數據挖掘技術。數據挖掘是指從大量的、不規則、亂序的數據中,進行分析歸納,得到隱藏的,未知的,但同時又含有較大價值的信息和知識。它主要對確定目標的有關信息,使用自動化和統計學等方法對信息進行預測、偏差分析和關聯分析等,從而得到合理的結論。在檔案管理中使用數據挖掘技術,能夠充分地發揮檔案管理的作用,從而達到良好的檔案管理工作效果。(二)數據挖掘技術分析。數據挖掘技術分析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1.關聯分析。指從已經知道的信息數據中,找到多次展現的信息數據,由信息的說明特征,從而得到具有相同屬性的事物特征。2.分類分析。利用信息數據的特征,歸納總結相關信息數據的數據庫,建立所需要的數據模型,從而來識別一些未知的信息數據。3.聚類分析。通過在確定的數據中,找尋信息的價值聯系,得到相應的管理方案。4.序列分析。通過分析信息的前后因果關系,從而判斷信息之間可能出現的聯系。
二、數據挖掘的重要性
在進行現代檔案信息處理時,傳統的檔案管理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其管理的要求,數據挖掘技術在這方面確有著顯著的優勢。首先,檔案是較為重要的信息記錄,甚至有些檔案的重要性大到無價,因此對于此類的珍貴檔案,相關的檔案管理人員也是希望檔案本身及其價值一直保持下去。不過越是珍貴的檔案,其使用率自然也就越高,所以其安全性就很難得到保障,在檔案管理中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可以讓檔案的信息數據得到分析統計,歸納總結,不必次次實物查閱,這樣就極大地提升了檔案相關內容的安全性,降低檔案的磨損率。并且可以對私密檔案進行加密,進行授權查閱,進一步提高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其次,對檔案進行鑒定與甄別,這也是檔案工作中較困難的過程,過去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主要依靠管理檔案管理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主觀上的因素影響很大,但是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及時對檔案進行編碼和收集,對檔案進行數字化的管理和規劃,解放人力資源,提升檔案利用的服務水平。第三,數據挖掘技術可以減少檔案的收集和保管成本,根據檔案的特點和規律建立的數據模型能為之后的工作人員建立一種標準,提升了檔案的鑒定效率。
三、檔案管理的數據挖掘運用
(一)檔案信息的收集。在實施檔案管理工作時,首先需要對檔案信息數據的收集。可以運用相關檔案數據庫的數據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制定科學的說明方案,對確定的數據集合類型和一些相關概念的模型進行科學說明,利用這些數據說明,建立準確的數據模型,并以此數據模型作為標準,為檔案信息的快速分類以及整合奠定基礎。例如,在體育局的相關網站上提供問卷,利用問卷來得到的所需要的信息數據,導入數據庫中,讓數據庫模型中保有使用者的相關個人信息,通過對使用者的信息數據進行說明,從而判斷使用者可能的類型,提升服務的準確性。因此,數據挖掘技術為檔案信息的迅速有效收集,為檔案分類以及后續工作的順利展開,提供了有利條件,為個性化服務的實現提供了保證。(二)檔案信息的分類。數據挖掘技術具有的屬性分析能力,可以將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分門別類,將信息的對象通過不同的特征,規劃為不同的分類。將數據挖掘技術運用到檔案管理中時,可以簡單快速地找到想要的檔案數據,能根據數據中使用者的相關數據,找尋使用者在數據庫中的信息,使用數據模型的分析能力,分析出使用者的相關特征。利如,在使用者上網使用網址時,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充分利用使用者的搜索數據以及網站的訪問記錄,自動保存用戶的搜索信息、搜索內容、下載次數、時間等,得到用戶的偏好和特征,對用戶可能存在的需求進行預測和分類,更加迅速和準確的,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三)檔案信息的整合。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對新舊檔案的信息進行整合處理,可以較為簡單地將“死檔案”整合形成為“活檔案”,提供良好的檔案信息和有效的檔案管理。例如,對于企事業單位而言,培訓新員工的成本往往比聘請老員工的成本要高出很多。對老員工的檔案信息情況進行全體整合,使檔案資源充分發揮作用,將檔案數據進行總結和規劃,根據數據之間的聯系確定老員工流失的原因,然后建立清晰、明白的數據庫,這樣可以防止人才流失,也能大大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這個信息技術迅速跳躍發展的時代,將數據挖掘技術運用到檔案管理工作中是時展的需求與必然結果。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可以使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不僅減少了搜索檔案信息的時間,節省人力物力,避免資源的浪費,還能幫助用戶在海量的信息數據中,快速找到所需的檔案數據信息。數據挖掘技術的運用,使靜態的檔案信息變成了可以“主動”為企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個性化服務的檔案管家,推動了社會的快速發展。
作者:于然 單位:揚州市體育局辦公室
【參考文獻】
篇4
1.2應用程序設計應用程序用于讀取工具數據庫信息,是計算機程序與用戶的人機對話界面,班員無需查看數據庫文件,從應用程序顯示界面里能了解工具信息,通過應用程序實現人員登錄、使用、歸還等功能。
1.2.1登錄:校驗班員名與密碼的正確性。在圖2的登錄界面上設置一個Combo1.text復選框,里面存放班組人員姓名,再設置一個文本框,可輸入登錄密碼,程序設計。ToolUse.LogN=Combo1.Text----讀取Combo1里的班員姓名IftxtPassword="123"Then----判斷密碼LoginSucceeded=True----密碼正確標記UnloadMe----關閉登錄窗口ToolUse.Show----顯示工具管理程序界面ElseMsgBox“密碼錯誤,請重輸!",,"登錄"班員選擇用戶名,然后填上密碼,按“確定”按鈕,如果密碼正確,則登錄為True狀態,如果密碼不正確,則提示“密碼錯誤,請重輸!”。
1.2.2使用:記錄使用工具信息。在圖3的應用程序界面上,設置“使用”按鈕。
1.2.3歸還:記錄歸還工具信息。在圖3的應用程序界面上,設置“歸還”按鈕。
1.3程序健壯性設計程序的健壯性(Robust),也稱為程序的容錯性。它反映了程序正確處理錯誤數據和錯誤操作的能力。編制一個合理的應用程序,遇到用戶錯誤輸入時,應該首先判斷用戶輸入的數據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再進行計算。不合法,應提示用戶。班員在要使用一件工具,在輸入工具編號時寫錯了編號數字,導致應用程序查詢不到該編號對應的工具,設計如下代碼,程序將給出錯誤工具編號提示,提示班員正確輸入編號。
篇5
智能光網絡的優勢十分明顯,我們理應把這種優勢合理的利用到電力數據通信網中來,在當前我國的電力數據通信網中對于智能光網絡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首先在集中控制系統當中智能光網絡的運用可以有效地為電力數據通信網提供一個動態的、靈活的智能芯層,進而提高電力數據通信網的運行效率,并且這種動態化的配置還能夠有效的提高電力數據通信網中的資源利用率,使得數據服務層之間的連接實現真正的自動化;(2)智能光網絡在電力數據通信網中的運用還體現在信號機制的建立上,尤其是對于信令的使用更是進一步提升了電力數據通信網的質量,實現了整個電力系統的平穩安全運行。
3提高電力數據通信網絡的可靠性
當前隨著我國電力應用的逐步增多,電力系統所面臨的壓力也正在逐步增大,這也就給電力數據通信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面對這種壓力,電力數據通信網必須提高自身的可靠性才能夠滿足當前人們對于電力系統不斷提高的各種要求。
3.1電力數據通信網可靠性指標。電力數據通信網的可靠性指標我們可以參照安全性指標進行分析,具體來看,可以分為應用層、業務層和設施層三個不同的層級對電力數據通信網的可靠性進行評價。
3.2做好網絡管理系統。網絡管理系統是整個電力數據通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電力數據通信網的安全,提高電力數據通信網的可靠性,尤其是網絡管理系統中的故障管理功能能夠及時有效地發現并且處理電力數據通信網中發生的各種故障,即使處理不了的也能夠及時的進行報警交由專業人員進行處理,有效避免了長時間發生故障的可能性。
3.3加強維護運行管理。網絡的維護對于整個的電力數據通信網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電力數據通信網維護到位就能夠有效地避免很多事故的發生,有效提高電力數據通信網的可靠性,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于電力數據通信網維護運行的管理,尤其是要提高網絡維護運行管理部門的辦事效率,明確每一個員工的具體職責,加強對于整個電力數據通信網的維護和管理,確保電力數據通信網的正常運行。
3.4加強對于網絡運行環境的管理。我們都知道電力數據通信網絡的有效運行必須依靠一定的環境,而網絡運行周圍環境對于電力數據通信網可靠性也存在著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電力數據通信網絡中機房的環境和光纜鋪設周圍的環境對于電力數據通信網的影響最為重要,此外,周圍環境中自然條件的變化也會對電力數據通信網的運行產生影響,甚至會導致電力數據通信網運行故障的發生,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對于網絡運行環境的管理和控制,有效避免周圍環境對于電力數據通信網的不良影響。
篇6
大數據時代正在逐漸嶄露頭角,企業要想順應時代的變化獲得新的發展,就必須對營銷體系進行重構,若能夠通過大數據資源開展電力營銷,必然會產生極大的市場價值。
1通過消費者視角,分析潛在需求行為大數據的特征表現在海量化的數據上,企業要想獲得更為精確的信息,就需要通過大數據的分析來尋找顧客的潛在需求。因此,電力營銷企業要想做好營銷體系的構建,擴大企業經濟市場,就要制定好多種方案,在大數據中尋找潛在的客戶需求,學會通過客戶的視角,對客戶的消費行為進行行為與特征分析,從而進一步提高客戶滿意度,最大化的打開企業知名度。
2精準定位消費群體,開展個性化營銷大數據能夠為電力營銷提供海量的數據信息,讓企業能夠在追求精準化的同時準確定位自身營銷方式,從而劃分出消費群體,打造個性化營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力營銷企業開始越來越重視營銷的精準化,而大數據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產品的質量,導致消費者市場也出現變化。消費者市場的劃分需要通過大數據進行主要原因自傲與企業所面臨的是個體消費者,而不是群體消費,這樣一來,個性化的營銷必然會成為電力企業的營銷主體。
3拓展營銷新市場,制定產品新戰略大數據是營銷策略制定的基礎和依據,這對于市場和業務的開拓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如騰訊游戲的研發,往往是通過大數據來進行精確地分析,從而使其能夠領先于其他手游行業,牢固自己的經濟市場地位。運用大數據分析數據,開拓新市場、新業務也是當今時代電力企業營銷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想做到領先同行企業,牢固自身市場地位,就需要在產品研發前期深入分析和研發大數據,制定更為符合客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戰略,并進一步確定產品營銷渠道,拓寬產品領域。
4依靠互聯網技術,合作開展大數據營銷隨著互聯網營銷的興起,互聯網行業將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大數據的應用上,大數據的應用也逐漸成為了營銷的主要手段。大數據從狹義來看是人們通過互聯網的使用而產生的數據,互聯網行業擁有者手握最大的數據源,如阿里巴巴、百度和微博等等,其搜索引起聯合線下進行,已經覆蓋了人們絕大部分的生活。而電力營銷要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就要擠入互聯網行業中,進行大數據營銷。除了在自身領域建立數據資源優勢以外,還可以通過業務延伸來實現多元化的發展。
篇7
基礎數據主要包括基礎地質數據等多種數據,這些數據類型對國土資源空間的基礎框架進行了定義。在這些類型的數據中,相對重要的是各空間比例尺基礎數據。基礎數據主要通過原始地理數據促進國土資源業務管理數據共享的形成。元數據是數據的實體信息,主要包括元素類型和編碼、實體之間關系等,元數據是一種與數據存儲管理相關的信息,同時也是與數據應用相關的信息,主要包括使用限制、方法以及歷史記錄等。與描述數據對象相結合,可以將元數據分為技術數據元數據、管理數據元數據、業務數據元數據等。
3國土資源數據管理組織現狀
國土資源數據庫存儲組織應對以下幾方面的需求進行綜合考慮:首先,開放性需求,與GIS行業標準相符合,空間數據組織為主流GIS平臺提供有效支持;其次,數據量需求,對含量數據的存儲進行支持,進而使數據量實體的可管理性得到有效提高,最終對大數據量數據的存儲效率進行保證;第三,應用透明支持需求,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結合事務業務要求相結合,對各數據庫土層和業務處理過程空間數據的套合進行靈活的選擇,可以同時支撐各種應用;第四,管理需求,對各類應用的業務連續性要求進行滿足,可以同時支持多種空間比例尺和多個投影帶的空間數據應用。
3.1資料數據組織及技術方法
目的在于保護本單位全部國土資源的原始資料,并對本單位的國土資源數據資料進行全面的規劃與設計,建立起以此為基礎的分類目錄體系和數據管理資料庫,促進未來資料管理工作朝著有序、全面的方向發展。
3.2基礎數據等數據的組織與技術方法
這些數據的目的是為國土資源監管而服務,同時針對基礎數據等數據資料建立起存在有機關聯的基礎數據庫等各種數據庫。國土資源數據的采集是按照主題分層和空間分幅等原則進行的,在數據庫建設的過程中應對數據產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考慮,通過一種與業務部門需求相符合的方式促進這些數據庫建設的實現。
3.3元數據組織及技術方法
元數據中記錄的是國土資源數據等相關信息,在資料數據和技術數據等數據庫建設過程中,應該針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組織,同時通過多種途徑對元數據進行發現與收集。根據元數據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分為核心元數據和詳細元數據2級。從元數據的內涵與目的來看,可以通過XML語言對元數據按照層狀結構進行組織,還可以對XML的自描述等特性進行充分利用,為元數據管理信息化的實現奠定基礎。
篇8
2系統實現
2.1系統用戶界面的設計用戶界面設計的要求是:(1)簡單清晰,一目了然,容易上手;(2)功能相似的頁面,采用統一的布局;(3)方便操作,盡量減少數據錄入量;(4)具有較好的錄入容錯功能。用戶工作界面由三層組成:上方是圖標欄;左下方為事務菜單;右下方為操作界面。頁面主要采用webForm來進行設計。如校級管理員用戶通過驗證后的登入界面。
2.2數據庫的實現本科研管理系統采用了三層結構的框架,將訪問數據庫的一些底層方法封裝在DBUtility這個類庫中,其中DbHelperSQL類和DbHelperSQLP類是連接數據庫字符串和一些公用的方法,如簡單的SQL語句,帶參數的SQL語句,存儲過程的操作等,DES-Encrypt類是數據庫的安全性,加密解密等操作。PubConstant類是動態的配置數據庫的連接字符串。
2.3配置web.config為了方便數據操作和維護,可以將一些數據庫連接配置參數放在web.config文件中,代碼如下。
2.4科研項目管理功能模塊的實現高校科研項目管理主要針對已通過審核的項目提供管理功能,能提供項目的信息,對項目實現增加、修改、查找等功能。點擊項目管理,可以出現項目一覽和新增項目兩個功能模塊。這時候點擊項目一覽,可以出現項目的一些基本信息,并且可以對其進行增加、修改、查找等相關操作。系統管理員有最高權限,可以查找全校的申報項目,可以模糊查找,有修改、刪除的權限,還可以導出所要的項目資料。以下是校級科研項目管理設計界面,如圖4所示。
篇9
本文對石家莊地區制藥企業的專利數據進行挖掘分析,挖掘對象是華北制藥集團公司、石家莊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神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四藥股份、河北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市華曙制藥集團、河北醫科大學制藥廠、河北圣雪大成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等地址在石家莊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藥企,希望通過這些藥企數據能夠找到石家莊地區制藥領域的核心組成,并能為藥企更好地發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IPC號是目前權威的專利技術主題的標識編碼之一,基本包含了各行各業的專利信息,是一個龐大的專利信息體系。目前國內外很多分析方法及技術大部分是基于專利的IPC分類號來分析專利技術主題的,此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科學性,而且對于具有大量專利信息的分析具有很好的總結概括效果。本文以專利全部IPC號為分析對象,并且構建IPC號之間的關聯規則,在最大程度上揭示隱含的專利技術關聯性,從而為石家莊地區制藥企業專利技術的發展提供參考。
1.數據準備。數據來源的準確與否是數據分析與挖掘的基礎,是數據分析與挖掘的根本。本文所使用的石家莊地區制藥領域專利數據由萬方數據公司提供,以制藥企業地址為石家莊為檢索條件,搜索出了包括從1985—2014年間石家莊地區制藥領域專利644條,分別分布在A、B、C、D、E、F、G、H八個大部。對專利數據庫中的644條專利進行篩選,根據“分類號”字段限制,它涉及專利信息的分類,有些IPC所涉及的范圍與石家莊地區制藥領域沒有聯系或聯系很小,不宜保留。根據“申請人(專利權人)”字段的限制,剔除與石家莊地區制藥不相關或制藥企業地址不在石家莊地區的專利。最后篩選出590條最符合該領域特點的專利。由于IPC號在幾乎所有現存數據庫中均是以一個字段存儲一個專利的所有IPC分類號的,形如:A61K38/26、A61K9/08、A61K47/12、A61P3/10,且每個專利一般都有好幾個分類號,而每個企業又研究大量的專利,所以在進行專利分析之前,需要對專利IPC號進行數據整理。由于過于細致的IPC分類號并不利于專利主題的分析與揭示,所以本文中采用專利小類分析,就是取IPC號的前4位。并將申請人與其對應的多條IPC號進行拆分,拆分后的數據項有773條,即顯示每個申請人對應的一條IPC分類號。
2.數據挖掘。本文數據挖掘過程將采用Excel和SQLsever2005軟件,首先對所得到的數據導入SQLserver2005進行挖掘,利用SQLserver2005可以直接進行IPC號的關聯規則挖掘,然后對專利信息進行分析。
3.數據挖掘結果與分析。基于關聯規則制作依賴關系網絡圖,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各個IPC號之間的關聯和依賴狀態。
(1)以A61K、C12N、C12P、C07D、C07C為中心的核心專利技術群。這些專利的IPC分類號是關鍵部分藥物組成的各種化合物即藥物主要成分的重要聚集組。A61K(醫用、牙科用等的配置品)是項集次數最多的,即支持度較高的,C12P(發酵或使用酶的方法合成目標化合物或組合物或從外消旋混合物中分離旋光異構體)、C12N(微生物或酶;其組合物)、C07D(雜環環合物,例如鄰氯芐星青霉素的合成)、C07C(無環和碳環化合物)通過專利相關知識我們已經知道這些都是藥物的合成成分,即土霉素、鏈霉素、青霉素等多種抗生素和維生素的主要成分組成,是制藥領域的核心。這也是和石家莊地區制藥企業的核心領域相符合的。另外這些專利主題的相互關聯、依賴說明了石家莊地區制藥企業在該領域具有很好的布局網絡,在研發數量上也占有一定優勢,所以說是石家莊地區制藥企業的主要研究領域。
(2)以B65G、C12M為中心的輔助設備專利技術群。藥品的生產離不開設備的支持,所以設備方面的專利也能體現制藥企業的技術水平。在圖1中也能體現出來,專利間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和關聯性,在核心專利周邊有B65G(運輸或貯存裝置,例如裝載或傾斜用輸送機、車間輸送機系統、氣動管道輸送機)、C12M(酶學或微生物學裝置),這些是制藥的輔助技術手段,與中心專利是相互聯系的,也是制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在這些方面的提高有利于制藥核心領域的發展。先進藥品的研制離不開先進制藥設備支持,所以設備水平的提高也是關鍵的。如圖3所示,石家莊地區制藥企業在這一方面的技術依賴網絡也已經形成,說明在此技術領域也已經擁有較強實力。但與中心主要專利相比,輔助設備專利技術還是需要不斷提高的。
篇10
1.3QoS技術分析QoS指網絡提供服務的能力,包括專用帶寬、抖動控制和延遲(用于實時和交互式流量情形)、丟包率的改進以及不同WAN、LAN和MAN技術下的指定網絡流量等,同時確保為每種流量提供的優先權不會阻礙其他流量的進程。QoS是網絡與用戶之間以及網絡上互相通信的用戶之間關于信息傳輸與共享的質的約定,例如,傳輸延遲允許時間、最小傳輸畫面失真度以及聲像同步等,是用來解決網絡延遲和阻塞等問題的一種技術。現在的路由器一般均支持QoS,當網絡過載或擁塞時,QoS能確保重要業務量不受延遲或丟棄,同時保證網絡的高效運行。
1.4IPv6技術分析IPv6被稱作下一代互聯網協議,它是由IETF設計的用來替代現行的IPv4的一種新IP。現在互聯網大多數應用的是IPv4,但IPv4面臨著地址匱乏等一系列問題。在IPv6的設計過程中除解決了地址短缺問題以外,還考慮了在IPv4中解決不好的其他一些問題,主要有端到端IP連接、QoS、安全性、多播、移動性、即插即用等。
二、安全體系建設內容
2.1MPLSVPN協議安全性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承載了數10個重要業務,業務之間的安全和隔離成為首要安全設計目標,正是因為如此,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使用MPLSVPN技術對網絡進行整合。MPLSVPN提供的業務之間的隔離性是邏輯性的,但是要想從一個業務VPN非法訪問另一個業務VPN基本不可能。在MPLSVPN中,業務隔離性是來自于每個業務VPN實例都有一個獨立的邏輯控制平面,這表明一個業務VPN實例并不能學習到另一個業務VPN的路由表。這樣的隔離性不僅可以確保VPN之間的獨立性,還可以確保任何一個業務VPN都不能訪問骨干網的全局路由空間(IGP),確保骨干網的安全。因此MPLSVPN在協議上即具備極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MPLSVPN技術對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進行整合可確保遼寧電力各項重要業務的隔離性和安全性。
2.2數據鏈路層安全綜合數據通信網的本地接入層和邊緣接入層連接的網點、廠商網絡眾多,接口數量巨大,是進行安全防御的重點區域,而在本地接入層和邊緣接入層網絡中,數據鏈路層較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為了防范問題,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部署了如下安全措施:對于所有的中繼端口使用專門的VLANID;避免使用VLAN1;將所有的業務接口設置為非中繼;為業務接口部署端口安全;部署ARP安全選項;啟用STP攻擊防御(BPDU防護及根防護);在不需要的地方禁用CDP;禁用所有未使用的端口,并將它們放入一個為使用的VLAN中;在需要的地方部署DHCP安全選項。
2.3IP地址安全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在IP地址規劃充分考慮了安全控制,采取基于業務角色的子網劃分方法,并預留足夠的擴展空間。同時,也采用路由匯總的方法來提高路由效率以及管理效率。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地址規劃使用RFC1918定義的私網地址,確保綜合數據通信網的地址空間獨立和安全。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使用了MPLSVPN技術,在MPLSVPN中,VPN實例通過路由標識符RD(RouteDistinguisher)實現地址空間獨立,且MPLSVPN使用VPN-IPv4地址族,VPN-IPv4地址共有12個字節,包括8Byte的路由標識符RD(RouteDistinguisher)和4Byte的IPv4地址前綴,如圖1所示。增加了RD的IPv4地址稱為VPN-IPv4地址,這樣PE從CE接收到普通IPv4路由后,轉換為VPN-IPv4路由,進行私網路由在公網上的傳輸。RD確保了MPLSVPN中的地址空間獨立性和安全性。
2.4預防DoS安全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完善工程在省網骨干層以及地市匯聚層均增加了防火墻板卡以及入侵檢測板卡,可以有效預防DoS攻擊。防火墻板卡可以攔截TCPSYN泛洪等欺騙類DoS攻擊,可以通過限制會話數量以及設置會話超時來預防DoS攻擊。當入侵檢測板卡發現DoS攻擊時,還可以進行記錄并與防火墻聯動對攻擊進行攔截。另外,在重要的業務網絡邊緣上進行限速措施,防止DoS攻擊對業務網絡或骨干網絡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在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部署NetFlow管理,可以及時發現異常流量以及蠕蟲、DoS攻擊等威脅。
2.5訪問控制安排和部署(1)MPLSVPN策略設計使用MPLSVPN技術,在同一物理拓撲的基礎上,MPLSVPN能夠按照需求實現多種業務的隔離,并且管理和控制VPN的業務只是在數據上作相應配置,物理設備和鏈路都不用作改動,這樣為各VPN業務的管理和維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具有很好的業務擴展性。BGP/MPLSIPVPN使用32位的BGP擴展團體屬性-VPNTarget(也稱為RouteTarget/RT)來控制VPN路由信息的。通過嚴格的RT規則控制,上述業務網絡之間做到了完全隔離,確保各業務網絡的運行安全。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通過MPLSVPN部署,實現物理上多網合一、邏輯上各網絡隔離,滿足多種靈活的業務需求。(2)面向MPLSVPN的防火墻及入侵檢測系統設計及部署地市業務匯聚層設備連接了地市各類業務網絡,是綜合數據通信網的重要安全邊界,也是MPLSVPN的重要PE設備,本次新增防火墻板卡及入侵檢測板卡主要部署在此設備上。在省網骨干層以及地市匯聚層均增加了防火墻板卡以及入侵檢測板卡,在PE的邊界進行邏輯部署,對PE上每個業務VPN的進出流量都可以執行訪問控制等防火墻功能,確保業務網絡以及綜合數據通信網骨干網的安全運行,部署方式如圖2所示。入侵檢測系統(IDSM-2)的邏輯部署位置在防火墻后側,靠近業務網絡CE。入侵監控模塊本身沒有物理端口,通過多個GE和背板總線連接,可以同時監控多個VLAN和VLANID,通過VLAN訪問控制列表VACL獲取功能來提供對數據流的訪問權限VACL。防火墻板卡(FWSM)與入侵檢測系統(IDSM-2)聯動部署。融合兩種技術發展趨勢的優點,在單一設備中提供業界領先的安全保護;IDSM-2和FWSM防火墻模塊之間可以非常容易地實現互動,IDSM-2在監測到網絡攻擊之后,可以直接控制FWSM防火墻模塊和CAT6K做出相應的安全防護動作,有效地防護網絡攻擊。
2.6網絡管理協議安全性在網絡管理協議安全性方面,本次工程采取了如下措施:通過全網安全加固,已全部禁用Telnet遠程訪問協議,并啟用SSHv2協議;Web管理協議已全部啟用HTTPs,禁用HTTP;網絡管理協議正在向SNMPv3遷移;禁用TFTP進行設備文件傳輸,從FTP向SFTP遷移;定期檢查設備的Syslog服務器配置來確保Syslog傳輸安全;只在網絡的關鍵點部署NetFlow,并避免長距離傳輸NetFlow數據,通過NetFlow的正確部署,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可以及時發現異常流量以及蠕蟲、DoS攻擊等威脅。
2.7重點業務保障對于重點業務,例如視頻會議、調度電話、95598用電服務、行政電話網絡、電能質量在線監測等業務實現安全保護機制,網絡實時業務安全(監控)機制。對各專項業務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管理,確保業務網絡數據傳輸質量,減少因個體業務分支的因素影響全部數據信通運行的風險。
2.8實時業務服務質量保障對重點保障業務,由使用單位提出最低保障帶寬,通過QoS保障技術確保數據傳送的安全。為了保障實時業務的服務質量,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實時業務流量抓取及分析;基于MPLSVPNQoS的實時業務服務質量保障;實時業務的QoS持續優化。
三、項目創新點
在本次遼寧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安全體系建設中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這些技術和管理方法上的創新形成了一個創新集合,為電力綜合數據通信網建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案例,本次完善工程中主要的技術創新點如下。(1)基于MPLSVPN的綜合數據網整合方案傳統的VPN構建使用永久虛電路(PVC)和隧道技術。隨著網絡連接范圍的不斷擴大,其可擴展性和管理問題日益突出。MPLS技術的出現使我們可以建設能夠支持多種業務級別并且能夠無限擴展的全互連IPVPN。(2)基于MPLSVPNQoS的實時業務服務質量保障MPLS實現了一種高效的流量工程機制。采用基于MPLSVPNQoS的實時業務服務質量保障解決方案能夠平衡網絡中的各種鏈接、路由器和交換機上的網絡匯集業務負載,使這些特定的單元不會被過分使用,也不會未被充分利用。這樣可以使網絡的運行更有效,并能提供更多可預測的業務。(3)面向MPLSVPN的防火墻及入侵檢測系統設計及部署,建立通道保障體系面向MPLSVPN的防火墻及入侵檢測系統在復雜網絡、多數據、多設備的情況下,通過該保障體系保障了實時業務、高保護業務的安全。(4)IPv6在綜合數據網中的應用遼寧電力公司是國網IPv6試點單位,率先在省公司和營口、渤海等地進行應用,在使用過程中驗證了IPv6的優越性。
篇11
是由不同的動態網頁所構成的,而該系統的各項功能也借助動態網頁得以實現,檔案管理人員、檔案使用人員以及檔案管理系統和后臺數據庫之間的交互,從而實現單位管理與文件管理的功能,而檔案管理人員可以在經過身份驗證后對這些檔案進行管理。對檔案進行的管理包括對檔案的添加修改以及刪除。其中添加頁面與修改頁面比較相似,但是修改頁面上的控件已經有了初始值,而添加頁面中的數據控件默認是空值,所以添加、修改頁面可以在同一個頁面中得以實現,在引用比較具體的頁面時的區分方式是利用URL后的查詢字符串。在對這些檔案數據進行操作管理時,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頁面提交前應當首先進行客戶端的驗證,從而保證提交數據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其次為了避免重復記錄在數據提交到服務器后還要進行服務器端的驗證。在對數據庫中的圖形文件進行處理時也有許多應當注意的問題,首先是圖形文件的修改,這是文件管理中一個比較難操作的模塊,在對圖形文件進行修改時,我們一定會重新上傳圖片,與此同時也要顯示出原來的圖片,但是此時圖片的大小與數量尚未確定,可能會是檔案管理系統的頁面出現排序混亂的現象,所以該檔案管理系統中只有刪除圖形文件的功能,沒有修改圖片的功能。而添加圖形文件時也有其比較特殊的部分,即我們無法確定這個文件中具體的圖片數量,即頁面中無法固定文件上傳控件的數量,此時我們可以在進入添加圖形文件頁面前先向服務器提交一個數據表明這個文件包括多少圖片,而后服務器根據這個數據去生成相應數量的文件上傳控件,對于文件上傳我們可以利用程序從提交的數據中分離出圖片信息,或者是使用特定的文件上傳組。與此同時還有客戶端的驗證問題,針對這種問題我們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利用服務器端腳本去生成客戶端腳本。在對該系統進行開發時,我們可以利用MicrosoftVisualInterDev作為系統的開發工具。該工具可以對某些對象的屬性方法進行自動處理,提高了拼寫的準確率與編程速度。同時這個工具還能夠將檔案中的某些關鍵詞句進行藍色加粗顯示,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閱讀。在系統完成后,必須應經過相應的測試,模擬實際工作進行測試,保證無問題后可投入運行。
篇12
2.高校電子數據缺乏統一管理
目前高校垂直傳輸的數據如何保管、利用沒有相應的規定,從而導致不必要的混亂。首先體現在網絡版業務軟件的推行使工作人員放松了紙質檔案存檔的意識,認為反正系統中隨時可以調用,沒必要再多此一舉。對于垂直傳輸的數據,正常情況下隨時都可以在軟件中調用,但是基層部門要不要保留數據,如何保留,上級部門也沒有硬性要求。一旦所使用的軟件系統出了問題,很容易導致電子數據的丟失,比如,省內某高校報教育部門的基層統計數據,是通過網上直報,后來上級教育部門的軟件進行升級與數據置換時將以前的數據丟失,要求各高校重新上傳以前的數據,而此高校統計員沒有及時進行數據備份,也沒及時打印紙質報表,一切工作必須重新開展。這種對系統的過度依賴思想給自己釀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其次由于高校電子數據分散于各個部門,而電子數據的可讀性低,一方面,許多電子數據離開數據生成軟件便不具可讀性,另一方面電子數據本身容易損壞而失去可讀性,如電腦遭受病毒攻擊可能導致電腦中的數據丟失,備份的電子載體如受到劃傷、潮濕、折疊等損毀,或者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而變為不可讀,電子數據的這些特殊性迫切需要有專門的人、專門的設備與工具進行統一的保管與維護,定期對其可讀性進行檢查。此外,目前各單位購買的辦公軟件或自行開發的協同辦公系統,也主要停留在網上收發文以及公告、通知與新聞的。并且這些數據自動生成后都是存放在網站所處的服務器上,也沒有專門人員對數據進行管理,更談不上異地備份,一旦服務器損壞或者網站內容已過有效期,這些數據便會逐漸消失或人為刪除。因此,在信息化的推進過程中,電子數據的管理急需跟進。
3.高校電子數據的真實性缺乏相應規范
紙質檔案的真實性易于維護和識別,但電子檔案的任何修改通常不會留下改動痕跡,其真實性辨別的難度大。如果有人為因素進行偽造的話很容易達到目的,因此,電子數據作為證據的可信度遠不如紙質檔案。電子檔案的鑒定不僅要開展內容鑒定,還要開展技術鑒定、利用多種軟件硬件檢測設備,檢測電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實性與可讀性,即雙重鑒定才能實現[2],從而導致電子數據的社會認可度相對于紙質檔案來說要低得多。
二、關于電子數據管理的對策
1.加強對電子數據管理頂層設計
教育信息化建設主要是以各類業務的需要為出發點,各自為營,沒有考慮數據的存取與易讀性及公眾利用數據的便利性。高校各業務部門都比較熱衷于各類業務軟件的購買與開發,但各類業務軟件的設計往往只考慮了局部業務流程如何進一步簡化,并沒有從學校信息化的總體規劃上去考慮,只考慮了本部門工作需要,缺乏頂層規劃。而網站建設也僅定位于網上審批和新聞,強調無紙化辦公,而對信息存儲、管理與使用等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缺少對數據資源的整合。我省高校教育信息化起步較早,上個世紀90年代末就成立了信息化領導小組,負責對全省高校的信息化建設進行規劃與引導,但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近兩年才真正啟動,2014年底已完成了一期(省級平臺)項目,今年初開始組織開展教育系統檔案信息化二期工作,省教育廳主要負責省級數據中心建設,參與建設的高校主要負責本單位不檔案目錄數字化及紙質檔案選擇性數字化等。目前檔案信息化平臺的構建只是針對現有的檔案資源的管理,還沒有針對高校各業務軟件的對接及相應電子數據的管理。我省信息化建設是分領域分部門推進,檔案信息化只是作為其中的一個子項目參與建設,并沒有真正融入信息化建設的全過程,因此,很多信息化建設項目忽略了數據的存儲、管理與利用,而側重于業務問題的處理及數據的垂直傳輸。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考慮電子檔案管理的要求,對電子數據管理進行頂層設計,建立全省高校數據中心,高校所有的業務軟件生成的電子數據最終都能匯集到這里,形成一個大的高校數據云,供大家隨時隨地利用。這樣不僅解決了數據的管理與存儲問題,還能大大提高數據的可利用性。
2.借鑒科層化管理模式,加強電子數據管理
“科層化”管理模式,是由德國社會經濟學家馬克思•韋伯在《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中構建的一種基于法理的,以實現高效率與合理化為目標的理想化的組織管理模式[3]。目前我省高校所使用的業務軟件種類豐富,同一業務軟件版本眾多,大量的重復開發與引進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信息的重復采集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作為科層式組織結構中的頂層管理者,可以承擔起省級高校數據中心的模型構建,確定數據中心需要匯集的基本數據類型與模型,組織開發相關的業務軟件與應用界面或向全國引進優秀的軟件加以改造與完善,然后在省內高校推廣使用,這樣有利于統一數據的采集標準與格式,有利于數據的集中管理與利用。各高校作為科層化管理模式的中層,其職能是貫徹決策,使業務軟件在相關的業務部門得到應用,為軟件的正常運行提供必要的條件。高校各部門的工作人員作為基層工作者,主要職能是執行決策,對業務數據按要求進行錄入處理。借鑒科層化管理模式,明確各層級的職責,才可避免每個高校都搞信息化設計,每個業務部門都開發或引進業務軟件的現象。重復開發重復建設,造成許多的資源浪費,導致大量信息孤島的形成,背離了信息化建設所要實現的節約行政成本、簡化工作、信息共享、便于利用的目的。
3.制定相關的數據管理規定與標準
標準是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統一規定,它是以科學技術和客觀實踐經驗為基礎的,其目的是為了獲得最佳工作、生產、科研的秩序和社會效益[4]。制定相關的數據管理規定與標準能夠優化工作流程,簡化工作程序。對于數據的形成與管理,我們必須用相應的標準加以規范,實施前端控制,以規避數據格式的混亂,讓數據一產生就是標準的,包括其使用的語言、生成格式、字段名、字段長度、數據描述等等,只有這樣,信息化建設對電子數據的管理才能符合檔案管理的要求。此外,對于電子數據的真實性、安全性,電子數據如何鑒定和歸檔,電子印章的使用等問題都有待進行明確的規定。只有有了統一的規定與標準,才能實現電子數據的科學管理,為數據中心的構建與實施提供必要條件。
篇13
1、環境監測模塊
該模塊的功能在于通過時間觸發器連續或間斷地對某地區環境條件下的污染物性質變化進行判斷,同時對污染物濃度發展情況、趨勢進行預測,通過預測分析污染物的變化趨勢及其可能性,判定環境問題、污染問題發生的結果。環境監測通常是按照檢測目的劃分的,其中包括兩部分,即監視性監測、特定監測。在系統設計過程中,應當參照監測目的對相關模塊進行劃分,并在此基礎上確定監視性監測、特定監測子系統。環境監測數據管理系統,圍繞著空氣質量、水質質量以及廢棄物和噪聲進行常規性的監測,從而實現數據管理、預測和統計分析,重點數據繪制環境質量圖過程中顯示出來,從而使其更加的直觀。其具體的功能結構設計如下圖所示。
2、排污申報與環境污染源管理模塊
環保法及相關法規規定的排污單位,一定要履行申報義務,排污申報是污染管理系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對于該模塊而言,其包含如下功能:數據匯總,即對污染源數據進行及時的匯總,采取相關信息資料。數據查詢:根據排污單位、污染源對其進行查詢;數據管理,即排污申請填寫,對污染源信息資料進行維護;數據分析,即針對性的對重點企業、污染源進行分析。在數據查詢功能設計過程中,查詢危險源以及排污企業,并且基于GIS技術的應用在地圖上對排污企業的具置顯示出來;按單位名稱和污染源名稱對其進行查詢,并且按地區對污染源進行查詢。數據分析功能設計為:分析污染事故緩沖區,對重點污染源進行分析,并且用圖表將其顯示出來;污染物歷年數據分析;地區污染物以及污染企業分析等。排污申報及污染源管理系統如下圖所示。
3、環境在線監控模塊
監控的主要內容是污染源排放在線監控煙塵、污水(主要是COD、流量、TOC以及總磷和pH值等),同時還包括污染源噪聲。首先,系統登陸。客戶端管理軟件提供具體的授權訪問模式,以確保該系統管理的安全可靠性。授權用戶利用賬號、密碼登錄該數據管理系統,并且用戶權限由管理員進行分配。比如,管理員可以進行建庫、控制、監測以及其他高級功能;一般用戶則只能使用基本的系統功能,比如在線監測和基本的圖表報表打印等。系統登錄過程中,先輸入用戶名、登錄密碼,然后驗證身份,進入該系統主界面。其次,系統界面。客戶端管理界面為XP風格界面,客戶端管理軟件所有功能均可通過在界面右側選擇任務欄目實現,任務欄為可展開/收縮的風格控件,功能欄目為類Web風格的超級鏈接。界面中部為GIS地理信息系統,GIS的主要功能通過GIS工具欄實現。界面右側還有若干窗口顯示即時消息、系統報警以及快速查看數據等功能。數據輸入:把各類污染物的監測數據都存儲起來,構建成一個數據庫,這樣可以方便數據統計,也為技術人員的分析提供了數據基礎。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把這些數據都統一管理,然后按照監測地點、監測類型、監測時間等信息,分類處理這些數據,方便用戶選擇,使他們可以快速的掌握到想要了解的信息。此外,必須注意數據的存儲工作,多做一些備份,以免數據丟失,影響環境監測工作不能正常的進行。數據修改:錄入環境監測數據以后,管理人員要認真仔細的核對數據,要及時的修改和更正以及刪除無效的數據,確保數據的準確性[4]。數據修改有條件修改、當前記錄修改和替換修改的功能,這些功能的設置,可以方便管理人員快速、高效的進行修改工作,也能提高數據的準確性。數據備份:由于環境監測數據眾多,而且是環境監測分析工作的基礎,一旦丟失,就會給環境檢測部門帶來很大的損失,所以管理人員在管理數據的時候必須注意數據的備份工作,把數據存儲在不同的工具下,預防電腦崩潰使數據丟失。確保數據的安全性,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數據查詢。數據查詢可以幫助用戶很快的找到他們需要的數據,使他們更好的進行環境監測工作。在查詢數據的過程中,用戶可以設置條件,然后數據庫中相關的數據就會自動出現,這樣可以減少查詢時間,提高查詢的效率,而且還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數據輸出:數據輸出一般采用打印輸出、屏幕輸出[5]以及文件輸出三種輸出方法。打印輸出,顧名思義就是把數據報表通過打印機打印出來;屏幕輸出則是把數據制作成圖形和圖表的形式顯示在電腦屏幕上,供用戶查看,然后根據這些信息來分析環境狀況;文件輸出就是把環境監測數據、分析結果通過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儲在磁盤上,可供用戶下載查看。數據統計:數據庫中的數據一般只是環境監測的原始數據,可供用戶進行查看、統計分析,然后更好的進行環境保護工作。數據統計分為常規統計和選擇統計兩種。常規統計是按照報表的要求進行的,要計算監測點以及區域的年、月、日均值等,然后保存。選擇統計則是按照用戶的定義條件進行的,靈活性較大。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把數據轉化為圖形或者圖表的形式來展示數據信息,可以使用戶更加直觀、清晰的掌握環境的質量和變化情況,方便環境監測部門快速、高效的處理環境問題,更好的服務環境保護工作。
4、環境監測部門的職能
建立環境監測數據管理系統是為了更好的管理環境監測的數據,為了使環境監測部門管理人員可以準確、快捷的掌握環境質量信息,因此必須要符合環境監測部門的工作要求,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滿足環境信息化的需求,做好環保工作。環境監測主要是監測污染源以及常規的監測,做好了這兩種工作才能保證我國環境污染狀況不再加劇。常規監測是一項銜接性很強的工作,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過程:現場采樣,樣品登記,分析實驗等等,最后通過審核簽字才能生成分析報表。在進行常規監測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有序進行[3],這樣才能保證分析報表的準確性。污染源監測也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進行污染源監測工作時首先要委托登記,其次分配任務,然后按照現場采樣、樣品登記等的順序進行監測工作。現階段我國已經控制了污染源的排放量,只有減少污染源的排放,我國的環境質量才能得到徹底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