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稅務系統管理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稅務系統管理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稅務系統管理

篇1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的動員大會上說,打造中國會計工作“升級版”重點在于大力培育和發展管理會計。管理會計主要服務于企業和單位的內部經營管理,區別于傳統會計的會計核算功能,著重于通過分析財務會計及其他業務數據,為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提供決策支持,提高預算決策科學性和預算透明度,增強其預算管理能力,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會計人員從記賬員向決策參與者身份的轉變。稅務系統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對創新稅務財務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機制,提高資金分配的科學性、預見性,規范、有效使用資金,落實稅務系統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當前稅務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分析

1.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重視程度不足

管理會計人才是一個全方面的綜合性人才,它涉及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風險控制等各個方面。然而當前稅務系統普遍存在以財務會計為核心,重會計核算、輕會計管理的現象,沒有意識到會計與管理之間的關系,會計人員僅僅簡單地掌握記賬、對賬、編制報表等常規性工作,財務管理能力較弱,與稅收業務相脫節,難以為稅務機關領導干部及各業務部門提供決策支持,嚴重制約了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同時稅務系統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框架,會計人才評價體系不夠健全,最終影響到稅務機關的管理成效。

2.稅務系統管理會計內部教育滯后

由于高校管理會計教育體系本身不夠完善,教學模式偏理論教學,過于重視“知識型”人才培養,忽略了實際操作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的培養,導致高校雖然培養了大批的會計人才,在管理會計方面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卻依然是個大缺口。這些會計人員從高校投入到稅務系統后迫切需要系統的學習更新和提升管理會計理論素質和水平。但是,目前稅務系統管理會計教育機制不夠完善,每年稅務系統組織了很多中、青年業務骨干班業務綜合型培訓,如稅務稽查、反避稅、涉外稅收管理、納稅評估等,與此相比,財務人員培訓較少,教學方式單一,沒有建立相應地學習考核體系,且業務培訓大部分僅限于會計制度、會計核算軟件等日常會計核算工作,嚴重制約了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步伐。

3.缺乏內部激勵機制,財務人員學習主動性偏低

財務部門在稅務機關中作為后勤保障部門,缺乏相應的人才激勵制度,財務系統面臨著青黃不接、不愿不愛做財務的現狀,一些會計人員抱著“一入財務深似海”的思想,學習主動性較低,與其他部門業務相脫節,導致財務人員的思想觀念和能力素質與當前財務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任務存在差距,如預算編報不盡科學,在后期預算進度執行上也有所偏差,缺乏宏觀財務管控能力,大大降低了資金的利用率。

三、加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幾點建議

1.轉變理念,重視管理會計

首先,應加強組織領導。各級稅務機關應高度注視,強化管理會計在稅收、財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做好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宣傳倡導、人才培養等工作,做到不僅要重財務會計核算,也要重管理會計運用。其次,完善稅務機關會計人才培養框架和相適宜的人才評價體系,將管理會計納入會計人才培養范疇,同時注重政策的有效性、長效性,及時制定管理會計人員培養計劃,管理制度,加強宣傳引導。

2.注重管理會計知識的繼續教育

對于管理會計人員來說,會計知識的持續更新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的形勢而言,行政事業單位在這一方面尤為薄弱。為轉變這一局面,除前文所提及的思想上重視之外,還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考核管理、繼續教育,鼓勵、督促會計人員在不影響日常工作的情況下,定期參加培訓,進行知識上的系統梳理及實時更新。在培訓課程方面不僅要加強管理會計知識的應用,也應創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可以建立系統內部的在線網絡課程,定期由業務骨干或聘請專業老師進行網絡授課,形成共同學習的良好環境。同時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學術和文化交流,進一步加強與國內著名高校合作,委托開展與管理會計在稅收工作中的運用相關培訓。

3.健全激勵機制,加強內部崗位交流

從稅務人才的需要、動機、期望和公平等因素出發,建立多元化的激勵機制,達到激勵和保障稅務人才隊伍的效果。因此,對在財務會計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和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各類人才應該給予相應的獎勵,提高稅務機關財務人員學習管理會計的積極性。同時做好管理會計人才儲備工作,充分利用輪崗制度,加強財務人員在其他業務部門的交流學習,了解不同部門中的業務運作,綜合把握運行規律,提升本單位的管理會計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正陽.劉正航淺析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4(12).54.

[2]趙海霞.我國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初探.華東經濟管理,2007(2).148-150.

篇2

一是加大稅法宣傳力度,發揮協稅護稅網絡作用。利用社會有關的資源,為稅法宣傳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切實提高經營戶依法辦證的責任意識。

二是加強對稅務部門內部人員的培訓、教育,提高對依法辦證重要性及意義的認識。堅持普遍登記的原則,建立稅源檔案,為做好下一步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是加強部門配合,共筑防漏墻。一方面,稅務部門應積極主動地與工商部門聯系,互通信息,加強登記資料比對,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加以整改。豐富登記崗位職責內容,以便適應新形勢稅務登記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做好國、地稅稅務登記信息資料的溝通、比對,使得國、地稅兩單位資料互補,相互借鑒,互為完善。

篇3

二、各市主管出口貨物征稅的稅務機關應嚴格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國稅函[*]117號文件的相關要求,統一使用計算機開具出口貨物專用稅票。開具內容要完整、準確規范、清晰。

三、自*年11月起,各市局應按照下列時間要求上傳和下載專用稅票電子信息。

(一)每月12日前上傳本地開具的專用稅票電子信息,以及出口退稅審核系統產生的專用稅票疑點數據和疑點核查反饋信息;上傳路徑、內容、名稱、格式同以前。

(二)每月20日后從省局服務器(75.16.16.20)\退稅分局\_部門公用文件\省局下傳文件\退稅\ts+年份\ts+月份下載本地使用的專用稅票電子信息、專用稅票錯誤數據。

四、對*年9月至*年8月期間存在以下疑點的專用稅票電子信息,容許按以下原則進行人工挑過處理:(此款已廢止,冀國稅發〔*〕150號)

(一)對于已組織到審核區的專用稅票電子信息,僅“填發日期”、“稅種”、“銷貨發票號碼”、“課稅數量”、“計量單位”、“單位價格”、“法定稅率”、“征稅率”字段中的一項或多項與紙制單證內容不符的。

篇4

一、前言

在大城市供水管網管理過程中普遍采用GIS技術進行管理,我國GIS供水管網管理起步相對較晚,在管理運行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采取相關的措施,逐步的進行解決。促進城市管網建設的更好發展。

二、GIS的概念及其應用現狀

GIS,即地理信息系統。它是一種集采集、分析、顯示、應用、管理及存儲地理信息于一身的計算機系統。作為通用技術,GIS可以對大量的地理數據進行分析及處理。它具有空間分析及可視化表達的強大功能,與具有數據量較大、關聯地理位置以及區域性強等特點的供水管網信息管理相適應。因此被廣泛應用到了城市供水管網的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當中。

在美國、日本、西歐等國家及地區當中的大城市都有相對完善的GIS供水管網的管理體系,通過這些系統可以管理城市管網。在這些系統當中,大多數都集成了包括最佳路徑、空間定位、緩沖區、管網事故、拓撲關系等分析以及最優輸配水方案等各種不同的數學模型,增強了系統穩定性和功能發揮效果。并且這些系統還跟自動制圖、設施管理、決策支持以及專家等不同系統進行了結合,進而給城市建設的規劃及管理建立了精度與可靠性都高的供水管網信息系統。

盡管我國的基于GIS的供水管網系統起步時間相對較晚,但在我國城建規模的擴張之下,很多的城市也開始在使用這一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地下供水管網的特點就是具有隱蔽性、復雜多變且使用時間長,很容易造成供水管網資產管理難題。在應用這一供水管網系統的時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解決了部門問題,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存在。我國在進行這一系統建設的時候,可以適當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自身城市建設實際,達到穩固基于GIS供水管網系統的目的。

三、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1、系統的結構

系統以城市地下供水管網管線數據庫、基礎數據庫和相關輔助數據庫為核心,面向城市供水管網管理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一體化管網信息管理和服務。由于現有GIS技術的限制,管網資料更新維護很難在瀏覽器端實現,因此,采用客戶/服務器(C/S)與瀏覽器/服務器(B/S)相結合的計算機應用解決方案。服務器主要包括數據服務器、GIS應用服務器和Web應用服務器。客戶端面向管網管理部門,實現管網數據的管理、維護以及事故處理等功能,瀏覽器端主要面向社會公眾,實現管網資料Web的查詢(二維/三維)、檢索與分析等功能。

2、系統的功能

根據系統的解決方案和系統的結構,劃分了系統的功能模塊。整個系統主要由管網管理信息系統和管網信息服務系統組成。管網管理信息系統包括管網輸入輸出、顯示(二維/三維),查詢統計、管網維護和事故處理模塊;管網信息服務系統主要包括管網信息瀏覽(二維/三維)、停水區域查詢等。在整個解決方案中,管網管理系統是整個解決方案的核心,提供了一體化系統集成用戶界面。其中,輸入輸出是用來進行管線數據的導入與導出,二維/三維顯示是用來對管線數據的顯示控制,方便用戶對管線的管理,查詢統計是用來進行管線信息的查詢與統計、管線設施的查詢與統計,管網維護是用來管理和維護供水管網資料數據庫,保證系統管網數據的現勢性。事故處理用來對管網事故的定位、顯示,以及關閥搜索等,為事故的及時處理提供幫助。管網信息服務系統是整個解決方案的升華,主要由屬性信息查詢服務和地圖服務組成。地圖服務實現管網的瀏覽(二維/三維)、信息查詢、專題圖制作等服務功能。

四、GIS系統在管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1、設備設施管理中的應用

資產的GIS系統化建設有利于對企業資產(如管子、閥門、消火栓、水表、橡膠接頭、流量計等)的摸清摸底,并且能了解和查看資產的分布情況,或通過一定的統計分析條件進行資產信息的統計,相對于一般的信息化系統而言,GIS系統能提供更完善的背景信息、位置信息,并結合這些信息為設備設施的管理提供指導作用。以管網易損性分析為例,供水管網GIS系統中采集的數據可直接或間接提供管網易損模型中的參數信息,管網的位置可以間接反映管道埋設地域的環境(土壤腐蝕性、是否處于浸泡狀態),管網屬性信息可以直接反映管材、管道腐蝕性保護等信息。

2、管網運行管理中的應用

在管網GIS系統基礎上,可以對管網運行管理工作提供輔助功能,包括管網拓撲分析、關閥方案輔助分析、閥門操作單的生成及優化、管網漏水管理、測壓測流管理、測壓曲線圖輔助生成、三維顯示及斷面查詢、事故處理輔助決策等。為管網管理工作提供輔助決策方案,幫助各級工作人員對管網突發事件做出迅速反應。例如,我們可以在系統中進行爆管事件的記錄,包括爆管事件發生地點,詳細情況,產生原因,解決辦法等,對歷史累積的爆管事件進行分析,預測出易產生爆管位置或時間段,或分析原因或提前防御,體現了管網運行管理中的預見性管理原則。

3、管網調度管理中的應用

在管網GIS系統的基礎上,可以對供水管網的調度、監測進行計算機管理與輔助決策,直觀顯示管網監測實時數據(如流量值、壓力值等),分析歷史數據,緊密結合供水調度的業務流程,實現調度管理、監測管理的科學化和自動化。系統建設的目標是實現各級工作人員通過GIS系統可以進行調度監測、設備設施管理、業務管理、業務分析、斷水分析、客戶管理等工作,并實現GIS系統與SCADA系統的有效數據交互,實現管網帶水狀態的實時動態更新。

4、管網營業管理中的應用

管網GIS系統可以對營業收費系統中的水表信息進行管理,對水表的戶號、動態號、口徑、表類型、表狀態以及水表讀數統一管理起來。根據水表讀數及收費情況直觀的在GIS系統上形象展示出來,為水表壓力測試和布局分析等提供決策支持。

5、緊急事故處理中的應用

當某地出現爆管或漏水現象需要進行搶修工作時,系統提供的模擬分析功能可以輔助調度人員現場進行模擬分析,分析出供停水影響范圍,且分析結果將快速并詳細的呈列表形式顯示,為工作人員提供了直觀的方案決策分析資料。同時系統可以統計出由于關閉閥門而受影響的用戶,輔助生成斷水通知單;作為輔助分析,供水管網GIS系統不僅可以通過拓撲關系,分析維修的最佳路徑,還可通過GIS特有的地理信息,找出事故管段是否與醫院、大用戶等相連,使之成為指揮決策時應考慮要素,提早做出補救措施

五、管理維護

1、硬件和網絡管理

服務器是GIS系統的硬件核心,所有的GIS數據都儲存在服務器中,因此應保證服務器時刻處于安全、高效的狀態。除了保證服務器外部環境的要求外,也應注意服務器的病毒防護等工作。GIS的數據交換離不開網絡,要實現GIS系統安全高效的運行就要建立完善的網絡系統。服務器管理采取集中管理模式,既能保證服務器的安全,也能使服務器在一個適合的環境中運行。

2、軟件管理

軟件管理主要是針對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修改調整。每次版本更新時,需記錄每個版本更新的信息,并對上一版本進行保存備份。設立了專門的人員對GIS系統進行管理,管理人員將各操作人員發現的問題集中反饋給開發人員,經開發人員修改和雙方測試后的新版本系統通過內部網絡,用戶通過系統登錄自動更新。管理人員對上一版本系統進行備份保存。

3、系統管理

(1)權限分層管理

為有效管理系統,保證系統數據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必須對系統使用者進行權限分配。如:瀏覽權限人員只能瀏覽系統,而不能對系統數據信息進行編輯修改,而編輯權限人員則可通過系統修改數據。在供水管網GIS系統中的權限分配主要有兩種方式:用戶權限組設定,不同權限組中的操作人員有不同的權限,相同權限組中的操作人員有相同的操作權限。自定義權限,可對相同權限組中的特殊人員進行特殊權限分配。

(2)系統操作培訓

在系統開始運行初期,應對系統操作人員進行全面、并有針對性的操作培訓,在系統功能調整后也需要針對調整進行再次培訓。在GIS系統運行初期對不同部門的操作人員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培訓,分為基礎操作培訓、管網操作培訓和水表操作培訓。

(3)制定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數據及時、準確地錄入GIS中,能真正在生產、運營、管理中發揮作用,就必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證GIS系統應用到各類業務上。在供水GIS系統建設完成后,制定了GIS系統相關制度,并將相關業務與GIS緊密聯系到一起。如:停水方案的制定必須通過GIS系統,管網工程竣工驗收必須先將管網資料錄入到GIS系統等。

(4)數據維護

GIS系統常采用的數據維護形式有集中式管理和分散式管理。采用的數據維護方式為分散結合部分集中的管理方式。對于一般管網數據的維護更新,由分公司各片區分別錄入;部分重要數據由集團負責更新編輯,這種方式能有效地保證管網數據及時更新到GIS系統中,同時也能使GIS應用更廣泛,使GIS系統應用面最大化。

六、結束語

在城市供水管網運行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的應用GIS對其進行管理和服務,提高城市供水管網的運行水平。

篇5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58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10-127-02

隨著近幾年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科技的投入逐漸提升,非營利水利系統在各類經費使用過程中呈現成倍上漲的情況,為水利系統開展各項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但是在水利系統各項改革過程中,可以提升各種項目經費的綜合利用水平。為水利系統各類人員順利工作提供保障,為水利系統更好的服務社會提供重要的會計財務管理支持。從當前的水利系統會計財務運行狀況看,存在很多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水利系統改革過程中存在管理人員大幅度縮減的問題,會計財務人員與新形勢下會計財務安全管理要求不適應,嚴重影響了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管理的實施,對水利系統全面協調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從水利系統長期發展情況看,存在投入不足的問題,水利系統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提升自身的發展水平。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對資金的使用和監督方面的問題,需要對其效益進行全面考核,從近幾年水利系統會計財務運行狀況看,各級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加大了對水利系統經費的投入,同時對資金的監督力度存在不足。各個單位在發展過程中進行會計財務資金方面的改革,通過加強經費管理,提升資金的會計財務安全管理水平[1]。水利系統發展過程中要根據會計財務運行狀況進行經費和資金安全管理,與企業單位進行比較,水利系統在資產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會計財務咨詢服務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會計財務從業人員在素質方面與水利系統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距離。

(一)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基礎工作不規范。水利系統在會計財務管理過程中會計制度執行比較單一,很多水利系統把本單位發生的所有經濟業務納入事業核算過程中,其包括下屬的經濟實體等。最終容易造成核算混亂和事企不分的狀況。水利系統的會計處理方法經常變更,科目設置過程不科學、不規范。很多水利系統在發展過程中亂用會計科目,有的水利系統對新老會計制度的理解存在誤差,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水利系統在會計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只做流水賬,有的單位存在賬表不全的問題,造成賬目不清的現象,對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運行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水利系統固定資產管理薄弱。水利系統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共享機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問題,因此系統設備費用存在私有化等方面的問題。大型設備采購存在重復購置等問題,設備資源利用率低,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設備采購過程中存在人員不熟悉業務等問題,設備采購過程中與主要人員缺乏相應的溝通,水利系統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與使用人員缺乏相應的溝通,造成專用設備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無法滿足單位正常使用。固定資產建賬過程中存在不規范的問題,賬物、賬賬不符的現象比較嚴重,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需要對折舊問題進行綜合考慮,對于喪失固定資產價值的賬不需要進行處理。水利系統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虛增固定資產的問題,固定資產管理薄弱等問題,導致隨意處理固定資產問題嚴重,固定資產流失現象普遍[2]。

(三)水利系統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流于形式。水利系統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流程不夠清晰,很多事情因人而異,因此會計財務處理程序很難規范化、標準化,水利系統固定資產處理標準經常出現變動,凡事按照主管領導的標準進行處理,造成制度虛設現象比較嚴重,工作效率比較低。水利系統固定資產支出合法性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系統支出擠占公款現象比較嚴重,挪用公款現象比較普遍,對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性管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從水利系統固定資產管理情況看,整體支出界限比較模糊。

(四)水利系統會計人員業務水平與實際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水利系統在管理過程中需要財政供給情況進行會計財務狀況分析,當前水利系統的收入相對比較穩定,如果不能對業務狀況進行規范化管理,存在會計財務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從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狀況看,很多單位對會計財務收入狀況不夠重視,任務會計財務只是一種算賬,沒有從制度上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導致水利系統資金運行存在不安全的因素[3]。會計財務管理工作不重視是影響會計財務安全的重要原因,水利系統會計財務人員大多數是一種調入,主要是從原職工中選拔產生,因此其在會計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漏洞,未經專業性訓練。如果水利系統不能很好的加強業務學習,很難承擔起會計財務管理的重任。

(五)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分析、咨詢服務管理工作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分析過程中只是對一些會計財務指標進行分析,缺乏系統性的會計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對水利系統會計財務運行產生很大的影響,對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管理工作造成負面作用。從根本上限制了水利系統機構會計財務管理職能作用,造成會計財務指標體系不完善,會計財務分析和管理工作相對比較滯后,導致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實施,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得到保障。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過程中很難對會計財務整體狀況進行全面把握,缺乏相應的會計財務指標管理體系,水利系統的經費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導致經費利用率不高,對水利系統提高管理水平產生很大的影響,水利系統績效管理效益不能得到提升,對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運行產生負面作用[4]。

二、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運行措施

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運行管理過程中需要從資金和資產兩個方面開展工作,水利系統的資金收入和支出主要包括四個類別,分別為基本建設費、事業費、業務費、科技開發、經營服務收入等。

(一)水利系統嚴格預算管理,從根本上確保資金安全。預算資金在保證水利系統公益性工作順利開展同時,需要保證水利系統各項資金能夠高效運轉。水利系統在業務工作方面需要進行不斷創新,會計財務安全管理是各項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的保證和前提,會計財務安全工作也是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的重點和核心,對水利系統全面發展會產生積極的作用[5]。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管理工作過程中需要圍繞本單位業務中心開展,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編報相關預算,按照量入為出、優先保證、突出重點,提升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水平。水利系統在落實會計財務預算之后,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工作,對會計財務運行狀況進行定期考評,及時了解水利系統經費開支進度,針對水利系統會計財務運行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提升水利系統會計財務預算執行水平。

(二)水利系統項目資金管理需要強化,提高投入產出效率。水利系統項目資金管理過程中需要強調監督意識和服務意識,掌握各種類別項目管理具體要求,指導和配合相關人員了解水利系統會計財務預算管理狀況。項目資金管理過程中需要遵循水利系統的基本要求,在項目立項、執行和驗收過程中對各種環境進行強化會計財務服務管理,從而能夠對會計財務的約束性盡心綜合研究,確保會計財務經費能夠發揮最大化的作用,提升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運行水平,為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運行奠定重要的基礎。

(三)加強水利系統生產經營會計財務管理,從根本上提高經濟效益。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需要逐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不斷提升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水平,降低會計財務管理安全風險。水利系統通過服務社會獲取一定的報酬,為建立獨立核算或者非獨立核算經營單位創造基礎,嚴格按照水利系統會計財務成本核算,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已經成為其工作的重要內容。在組織單位創收的過程中,需要發揮經營實體經濟的能力,逐步提升水利系統會計財務安全管理水平。

(四)水利系統需要強化基本建設資金管理,從根本上保證基建資金順利進行。基建資金在水利系統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資金來源進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好的提升水利系統基本建設能力,從而能夠更好的提升單位的創新能力,改善職工工作環境和生活水平。水利系統建設基金建設過程中存在數量大、收支集中等方面的問題,需要不斷加強基建資金的監管,確保水利系統各項會計財務管理工作順利推進,提升水利系統會計財務資金綜合管理水平,保證水利系統會計財務資金安全運行,從根本上解決水利系統會計財務漏洞的問題。水利系統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規范資產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水利系統在會計財務管理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清查資產,加強對設備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登記制度,確保登記、領用、報廢、歸還等管理制度,提升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綜合水平,為資金安全高效運行奠定重要的基礎,為水利系統全面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艷萍.淺談如何加強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J].成功(教育),2011,(02).

[2] 白玲.水利系統會計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09,(01):78-79.

篇6

1.2水利工程管理子系統詳細設計

水利工程管理子系統邏輯設計。需將上面的數據庫概念結構化為VisualBasic系統所支持的Access數據模型,也就是數據庫的邏輯結構。

1.3系統結構設計

在上面的實體以及實體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形成數據庫中的表格以及各表格之間關系。因本系統在滿足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分析,暫不需要表間的關聯,因此各數據表之間相互獨立。

1.4模塊設計

1.4.1用戶管理

其他類的用戶是指當前系統中所有的非水務局人員,其用戶名為該用戶的姓名,該類用戶能夠參與意見并瀏覽一般信息結果,但是不能瀏覽內部用戶的信息結果,也不能對自身和他人的信息進行管理。2)職工類用戶主要對業務進行管理,包括創建業務表單、修改業務表、撤消業務表等。3)管理員類的用戶,在實際中就是系統管理人員,他們有特定的權限對系統中的所有人員進行瀏覽、查找,并進行管理。本系統用戶管理通過登錄人員類進行管理。

1.4.2統計類

本系統定義統計類對象以方便管理。統計類中將記錄統計創建者的職工編號、統計中各業務項目庫的11種項目類型的項目數、統計是否創建等,同時也提供創建統計的方法。

1.4.3統計創建、瀏覽及修改

統計創建分為職工統計以及系統自動統計兩種方式,自動統計方式由登錄的職工指定各種項目類型的項目數后,系統自動由相應項目庫的功能以及從項目庫中選取項目的功能。統計修改功能也是為職工類提供的,職工類用戶可以對系統創建的以及職工統計創建的統計進行修改。

1.4.4項目庫管理

此部分功能是為職工類用戶提供的。主要是提供對項目庫添加新的項目、刪除舊項目、修改原項目等功能,系統功能模塊。

2結論

篇7

首先是稅務內部辦公網(以下簡稱內網)。由于我們嚴格遵照總局內外網物理隔離的要求,因此內網面臨的威脅主要是病毒、蠕蟲和木馬程序,此外還有少量的后門及暴力破解。其中病毒造成的網絡堵塞、系統崩潰、數據丟失乃至硬件損壞等都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噩夢。而木馬程序、后門和暴力猜解雖然在我們的內網中不常見,但是其影響及破壞程度同樣不容小覷。

其次是稅務系統的互聯網區(以下簡稱外網)。由于現在稅務機關普遍對納稅人提供實時的網上申報、網上認證和出口退稅等業務。這些業務影響面廣,實時性強,一旦發生故障,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對稅務部門帶來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相較稅務內網而言,外網由于直接暴露在互聯網上,再加上自身安全防護措施不嚴格,防護技術不到位,因此極易被黑客攻擊。目前互聯網面臨的攻擊主要是拒絕服務攻擊和網站的侵入。

拒絕服務攻擊主要包括Flooding攻擊、Smurfing拒絕服務攻擊、Fragmeng Attacks、帶外數據包攻擊/Nuking、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等。這些攻擊的主要特點是,首先攻擊者向服務器發送眾多的帶有虛假地址的請求,服務器發送回復信息后等待回傳信息,由于地址是偽造的,所以服務器一直等不到回傳的消息,分配給這次請求的資源就始終沒有被釋放。當服務器等待一定時間后,連接會因超時而被切斷,攻擊者會再度傳送新的一批請求,在這種反復發送偽地址請求的情況下,服務器資源最終會被耗盡。網站入侵就是黑客通過技術手段侵入到稅務部門的門戶網站,通過提升權限取得管理員的權限,然后隨意修改網站的內容及竊取數據等信息。

緊扣理論 加強建設

以南通市國稅局為例,我們制定了《南通市國家稅務局工作人員信息安全規范》和《計算機操作簡明手冊》等。規范從設備管理、網絡操作、系統操作、數據操作和強制性五個方面對所有人員的計算機操作進行約束。

篇8

On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y and Management of Tax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UANG Jian-qun

(Xi'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 710065,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irst, points out that informa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tax system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of tax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Concludes with the tax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management solutions, The program in improving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ax information has some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ax systems; information security; security policy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途徑,相關的稅務系業務要求其具有準確性、公證性和完整性的特點,因此保證稅務信息系統的安全性意義重大。稅務系統作為電子政務系統的一部分,屬國家基礎信息建設,其基本特點是:網絡地域廣、信息系統服務對象復雜;稅務信息具有數據集中、安全性要求高;應用系統的種類較多,網絡系統安全設備數量大,種類多,管理難度大。

稅務系統是一個及其龐大復雜的系統,從業務上有國稅、地稅之分,從地域來說又有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區縣四級。網絡結點眾多、網絡設備和網絡出口不計其數、操作系統種類繁多、應用系統五花八門、網絡機構極其復雜。面對如此復雜的系統,其內部安全隱患隨處可見,經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已經積累了大量解決稅務系統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的方法和經驗,形成一整套稅務系統的安全保障方法,相關安全保障的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中。

1 網絡信息安全在稅務系統中的重要性

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為電子稅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尤其是國家金稅工程的建設和應用,使稅務部門在遏止騙稅和稅款流失上取得了顯著成效。電子稅務可以最大限度地確保國家的稅收收入,但卻面臨著系統安全性的難題。

雖然我國稅務信息化建設自開始金稅工程以來,取得了長足進步,極大提高了稅務工作效率和質量。但稅務系統本身也暴露出了一系列要改進的問題,各種應用軟件自成體系、重復開發、信息集中程度低。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基于信息網絡及計算機的犯罪事件也日益增加。稅務系統所面臨的信息網絡安全威脅不容忽視。建立稅務管理信息化網絡安全體系,要求人們必須提高對網絡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增強防范意識,加強網絡安全管理,采取先進有效的技術防范措施。

2 稅務系統安全建設

如何保證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安全性對稅務系統來說至關重要,任何網絡設備或者解決方案的漏洞都會對稅務系統造成很大影響。如何成功處理信息安全問題,使國家稅務系統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同時,保障系統的安全,對稅務系統建設具有極大意義。信息安全的建設涉及到信息賴以存在和傳遞的一切設施和環境。構筑這個體系的目的是保證信息的安全,不僅需要信息技術的努力與突破,還需要相關政策、法律、管理等方面提供的有力保障,同時也需要提高操作信息系統的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

2.1 稅務系統安全防護體系

稅務系統安全防護體系保證了系統在生命期內處于動態的安全狀態,確保系統功能正確,不受系統規模變化的影響,性能滿意,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強有力的生存能力等。

稅務信息系統安全模型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服務和措施,增加了動態特性,強調了各因素之間關系的重要性。該模型是一種實時的、動態的安全理論模型,是實施信息安全保障的基礎。在模型基礎上建立安全體系架構隨著環境和時間改變,框架和技術將會主動實時動態的調整,從而確保稅務系統的信息安全。

2.2 稅務系統風險評估

稅務系統信息安全保障的目的是確保系統的信息免受威脅,但絕對的安全并不可能實現,只能通過一定的控制措施將系統受到威脅的可能性降到一個可接受的范圍內。風險評估是對信息及信息處理設施的威脅、影響、脆弱性及三者發生的可能性的評估。風險評估用來確認稅務系統的安全風險及大小,即利用適當的風險評估技術,確定稅務系統資產的風險等級和優先風險控制順序。

風險評估是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為降低網絡的風險、實施風險管理及風險控制提供了直接依據。系統風險評估貫穿于系統整個生命期的始終,是系統安全保障討論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3 稅務信息系統整體安全構架

一般稅務信息系統所采用的安全架構模型如圖1所示。

從安全結構模型可以看出,該安全架構主要分為三部分:網絡系統基礎防御體系、應用安全體系和安全管理體系。網絡系統基礎防御體系是一個最基本的安全體系,主要從物理級、網絡級、系統級幾個層次采取一系列統一的安全措施,為信息系統的所有應用提供一個基礎的、安全的網絡系統運行環境。

該體系的主要安全建設范圍如下:

1) 物理級安全:主要提供對系統內部關鍵設備、線路、存儲介質的物理運行環境安全,確保系統能正常工作。

2) 網絡級安全:在網絡層上,提供對系統內部網絡系統、廣域網連接和遠程訪問網絡的運行安全保障,確保各類應用系統能在統一的網絡安全平臺上可靠地運作。

3) 系統級安全:主要是從操作系統的角度考慮系統安全措施,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操作系統的一些BUG、后門取得對系統的非法操作權限。

4 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4.1 安全管理平臺

信息安全管理的總體原則是“沒有明確表述為允許的都被認為是被禁止的”。信息安全管理實行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制定安全等級劃分標準和安全等級的保護辦法。從管理的角度,將系統中的各類安全管理工具統一到一個平臺,并對各種安全事件、報警、監控做統一處理,發現各類安全問題的相關性,按照預定義的安全策略,進行自動的流程化處理,從而大為縮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減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通過技術手段,構建一個專門的安全管理平臺,將各類安全管理工具集成在這個統一的平臺上,對信息系統整體安全架構的實施進行實時監視并對發現的問題或安全漏洞從技術角度進行分析,為安全管理策略的調整提供建議和反饋信息。統一的安全管理平臺將有助于各種安全管理技術手段的相互補充和有效發揮,也便于從系統整體的角度來進行安全的監視和管理,從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4.2 物理安全策略

物理安全是對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設備、設施及相關的數據存儲介質提供的安全保護,使其免受各類自然災害及人為導致的破壞。物理安全防范是系統安全架構的基礎,對系統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然,信息系統安全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安全攻擊和防范技術的發展,安全策略也必須分階段進行調整。日常的安全工作要靠合理的制度和對制度的遵守來實現。只有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做到技術與管理良好配合,才能長期、有效地防范信息系統的風險。

5 網絡信息安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目前網絡信息安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使用一系列的安全技術來防止對信息系統的非授權使用。討論稅務系統安全策略問題時,相關人員往往傾向于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等實際的安全設備。其實,造成系統安全問題的本質是稅務信息系統本身存在脆弱性。任何信息系統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或多或少的脆弱性,而且這些脆弱性都是潛在的,無法預知。系統出現脆弱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系統的復雜性使得系統存在脆弱性的風險成正比,系統越復雜,系統存在的脆弱性的風險就越大,反之亦然。

安全防御的總策略為:1)建立網絡邊界和安全域防護系統,防止來自系統外部的攻擊和對內部安全訪問域進行控制;2)建立基于整個網絡和全部應用的安全基礎設施,實現系統的內部的身份認證、權限劃分、訪問控制和安全審計;3)建立全系統網絡范圍內的安全管理與響應中心,強化網絡可管理、安全可維護、事件可響應;4)進行分級縱深安全保護,構成系統網絡統一的防范與保護、監控與檢查、響應與處置機制。

6 結束語

解決信息系統的安全不是一個獨立的項目問題,安全策略包括各種安全方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技術標準、管理規范等,是整個信息系統安全建設的依據。現有的安全保障體系一般基于深度防御技術框架,若能進一步利用現代信息處理技術中的人工智能技術、嵌入式技術、主動技術、實時技術等,將形成更加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稅務信息安全直接關系到稅收信息化建設的成敗,必須引起稅務機關和每一位稅務人的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不一定能對任何事物的本質和現象都產生影響,技術只有與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體制相結合,才能產生巨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蔡皖東.信息安全工程與管理[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2] 譚思亮.網絡與信息安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3] 譚榮華.稅務信息化簡明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4] 李濤.網絡安全概論[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5] 朱建軍,熊兵.網絡安全防范手冊[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篇9

我院是渝中地區衛生系統的醫療、急救、教學、科研中心,是涪陵區惟一一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開放病床達580張,年收治住院病人16000余例、門診病人40余萬例次。從2003年起陸續投資了約200多萬的資金用于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的建設,到目前為止已成功建立了門診收費系統、門診掛號系統、住院收費系統、物資管理系統、住院醫生工作站、門診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醫技科室工作站、院長查詢系統等較為完善的各種子系統,設計了符合各科室尤其是財務管理需要的各種報表,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工作流程,方便了病人及醫務人員,也在提高醫院財務管理水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1 優化流程,減輕病人負擔

以前在門診,病人首先要在掛號處排隊手工掛號,然后到醫生處排隊看病。醫生手工開具檢查申請單或處方,病人到各醫技檢查科室、藥房排隊進行劃價,再到收費處排隊繳費,并且由于醫生的字跡較難辨認,往往會讓病人反復跑幾趟。使用計算機收費系統后,在門診,病人既可以先到掛號處掛號,也可以直接到醫生處掛號,并且所有的劃價收費工作由收費員一次性完成,明顯地減少了病人的排隊、等候的次數和時間,此外通過網上信息。醫生和門診收費員可隨時查詢某種藥品的庫存情況,并且由于藥品的單價是價格庫設好了的,所以也不像以前由藥房工作人員手工劃價那樣容易出錯,極大地減輕了病人往返跑的麻煩。在住院部,以前是由病人天天拿著處方、申請單到各科室劃價后再到收費處繳費的情況變為病人只需在收費處繳納一定金額的預交金,醫生在電腦上下醫囑后。由護士執行各項醫囑再傳到相應的各科室,各醫技科室、藥房接到網上傳遞的醫囑執行收費并進行預約。病人不再到多個科室跑上跑下,然后每日計算機會打印出“病人費用一日清單”交病人監督,既減輕了病人的負擔,又達到了讓病人“明明白白消費”的目的。

2 規范醫療收費,加大了物價檢查力度

物價管理一直是財務管理中較為頭痛的問題,醫院為此也年年成為各種檢查的“運動員”,有了信息化系統后,由財務科物價員統一設立價格庫,對各種可以收費的醫療項目嚴格按物價政策設立了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允許收費的科室,并且隨時由物價員根據政策及有關文件精神調整價格庫,各科室只能在本科室允許收費的項目上輸入發生的次數,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科室亂收費、巧立名目收費、比照項目收費等現象,同時,物價員還可通過電子病歷的完善檢查科室是否按醫囑進行收費,有無亂收費或應收未收的費用,既保證了醫院收入的完整性,同時通過規范醫療收費,也增加了病人對醫院的信譽度,使我院在社會效益明顯提高的同時也達到了經濟效益的明顯增長。

3 提高了醫院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

醫院財務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業務性、時間性都很強的工作,在手工作業時期,僅僅是收費員開醫藥發票以及結帳就要花費很多時間(還不一定準確),且速度較慢、字跡明顯不清,甚至為收費員作弊(如大頭小尾)提供了方便,為內部審核和病人報銷都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并且由于收費員對收入的分科、分項不準確以及物資會計支出統計的分科分項的不準確,為成本核算工作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帶來了難度。實行信息化管理后,財務科就可隨時按工作需要重新增添、設計報表,系統就能按需求自動地對各種數據進行計算、分析、歸類、存儲、整理等,不僅可以滿足財務管理不同層次的需要,也為決策者提供了大量準確可靠的會計信息,而且在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上也有明顯提高。此外由于信息化管理,也迫使財務人員加強計算機理論及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減少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4 為加強和提高醫院成本核算水平提供了技術空間

新《醫院會計制度》的實施對醫院成本核算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簡單的手工核算已越來越不適應現代財務管理的需要,要求醫院成本核算從無成本核算到半成本核算到準成本核算,最后發展到全成本核算,而信息網絡就為這個工作提供了較大的技術空間,網絡系統不僅能提供滿足成本核算所需要的相關收入的分類、匯總,準確、及時、完整地反映各科室的經營成果,而且通過和各物資部門的聯網,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各科室的各種支出的總額及構成,為財務部門分析各科室經營成果、進行綜合評價、指導各科室增收節支提供了依據。

5 為決策者提供依據

原來的手工作業時期,當院領導需要各部門提供決策需要的數據時,各部門從收集數據到形成報告,要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提供,而且提供的數據準確性也不一定高。而實現了信息系統化,只要根據院領導的需要,設計好報表后,院領導可以自行遠程調閱數據,更可以對此作出各種統計分析,資源共享改變了數據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及時性,也為決策者作出正確的決策提供可靠、及時的數據支撐。

篇10

在項目研制過程中不僅使用了先進的微機、通訊等管理設施,改變了原有傳統工作方式,而且使供水服務管理工作規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反饋速度,更便于供水服務的管理和監控,進一步提高了自來水企業科學管理水平和窗口服務水平。

1 系統構成

1.1 系統構成圖

本系統為站、所(或廠)、公司三級子系統用Modem遠程連接而成,見圖1。

1.2 硬件配置

① 站、所(或廠)級

彩色VGA監視器:建議256色或以上,實際采用256色、分辨率800×600;

586微機:建議CPU 200或以上,內存16 M或以上,實際采用CPU 200、內存32 M;

打印機:A3 (Canon 330,LQ 1600KIII);

Modem:實際采用33 600 bits/s;

電話線:2對。

② 公司級

主要配置同上,另增設通訊中繼線一條、通訊用工控機(公司調度室)一臺。

2 系統軟件研究

2.1 軟件開發環境

操作系統:Windows 95

開發工具(RAD):對較為流行的Powerbuilder、Dephi、Developer、VFP等進行分析,考慮到VFP50是在中文Windows 95環境下使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其運行速度快,數據處理功能強,用戶界面友好,軟件開發工具豐富,在開發費用、開發周期、使用維護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優勢,而且這一系統已經為公司各有關部門業務管理和微機操作人員所熟悉、掌握,故將其作為開發工具。

2.2 軟件設計流程圖

經反復研究修改后,提出各級軟件設計流程框圖,因篇幅關系,僅給出站級軟件(以下同)設計流程框圖(見圖2),據此進行數據庫設計和程序的編制。

2.3 數據庫結構設計

與公司、所、站內各部門協調,建立數據采集、處理、儲存的標準。建立數據庫最基本的策略是各部門(包括各站)的信息資源不但能為本部門的人員訪問,而且可被上一級部門具有合法權限的人員訪問。

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生成報表的格式,同時收集當前用于記錄數據的表格等,最后確定采用關系型數據庫的結構。

2.4 數據庫文件設計

本系統設計的數據庫文件主要由主執行文件、業務數據庫、數據庫字典、數據庫復合索引、數據庫業務表、巡檢、施工及業務人員表和遠程通訊等20多個文件組成。

2.5 菜單結構與軟件功能

2.5.1 菜單結構

菜單項結構設計見表1、表2、表3。

2.5.2 軟件主要功能

① 電話熱線服務:全系統用一個對外公布的特號(易記號)電話進行供水服務,用戶一旦有需求電話撥入,系統即可形成用戶、公司(或所)、站(用戶所在地)的三方同時通話。由站級操作人員接待用戶電話、錄入電話記錄、發出派工單并錄入完工信息等;所、公司級操作管理人員進行追蹤查詢和監督,并對用戶與上級領導的詢問及時反饋。

② 增加、修改:對系統中各個數據庫文件增加新接報的電話記錄、修改或刪除已有記錄,并對新記錄或修改記錄進行合法性檢驗。

③ 瀏覽:讓操作人員隨時瀏覽查看數據庫的內容。

④ 查詢:根據操作人員輸入的條件,查詢有關記錄。

⑤ 報表:根據操作人員輸入的條件,從數據庫中整理出有關記錄加以匯總、統計,并以報表形式顯示或打印(本系統可根據需要打印數十種不同格式的報表)。

⑥ 統計計算:根據領導及管理人員的要求,計算出相應的數據,并以報表形式顯示或打印。

⑦ 數據傳送與接收:對數據文件(日報、月報等)隨時可進行站—所、所—公司之間的遠程傳送與接收。

⑧ 所、公司可根據接收的數據文件(日報、月報等)進行有關報表的打印和匯總分析。

3 結論

經過近一年的運行、考核與改進,該服務系統可最大限度地發揮供水業務管理資料的作用與效能,并可實現三級數據資料共享(站、所、公司)。操作人員可以改變過去人工的、經驗的管理方法,用微機在軟件系統支持下進行高效、科學的管理。

表1 站級菜單項結構設計 系統維護 數據錄入 數據瀏覽 統計 報表打印 幫助 生成上報

遠程通訊

等待所來訪

退出

關閉計算機 業務

人員

今天

本月

尚未修復

全部

及時率

主動率

暗漏檢出率

漏子修復報表

零活修復報表 臺帳

日報(接報)

日報(修復)

未處理報表

不考核漏子 幫助 關于

關機

重啟 檢漏指標完成報表

漏水修復情況月報

零活月度統計報表 任務單

...... 表2 所級菜單項結構設計(營業所、水廠略) 系統維護 數據錄入 數據瀏覽 統計 報表打印 巡查各站 幫助 單位人員庫

維護

發送與接收

下訪

退出

關閉計算機 停水記錄

一站

二站

三站

四站

五站

六站

等......

按接報時間

按修復時間

及時率

主動率

暗漏檢出率

漏子修復報表

零活修復報表 臺帳

日報(接報)

日報(修復)

不考核漏子

停水記錄 巡查

各站

幫助 關于

關機

重啟 檢漏指標完成報表

漏水修復情況月報

篇11

Keywords: hefei; Sewage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U664.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概述

合肥作為安徽省的省會,現轄四區四縣一市和四個開發區,總面積1.14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745.7萬人。按照合肥將建成千萬人口區域性特大城市,“141”城市發展框架,大力改造核心主城區,給水環境治理帶來了契機。截止2010年底,合肥市運行的污水處理廠有王小郢、望塘等11座,污水管道總長約為4420公里,共有30座污水提升泵站。

污水輸送系統指污水管網、污水提升泵站所組成的系統,把污水排放戶的排水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輸送系統運行與管理包括泵站的管理、管網的管理、運行維護中安全管理。

二,輸送系統運行與管理現狀

作為市級管理部門合肥市排水管理辦公室下設合肥市城市排水管網管理所、合肥市防洪管理所,分別負責污水管網、污水提升泵站的日常運行管理工作。

伴隨著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道路,要求同步建設污水管網。由勘察單位、設計單位進行排水設計前期工作;實施階段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參與,市政質量監督部門監督工程質量;參與工程的五家單位與管理單位共同完成工程竣工驗收。工程備案后,污水管網正式移交到管理部門。一年質保期滿后,安排工程質量回訪。

在驗收中,本人作為驗收組的現場成員,發現了許多諸如管道內有磚塊、垃圾等小問題,也有諸如管道倒坡、管道接口錯位等影響污水流態的問題,頂管中出現管段中局部高程倒坡、有裂縫等。在施工過程中未能及時糾正、預防問題,待工程收移交前,這些問題也不能較好徹底的解決。在運行中極大影響了污水系統的運行。

隨著污水處理的市場化的運作,如何均勻、優質地輸送達標污水送入污水廠,也在摸索之中。有的配套管網系統全部是重力流,且多為合流制管道截流,晴、雨天流量變化大,且多為明渠、沖溝,河床淤積嚴重,影響了污水截流量,增加了管道的阻塞頻率。因河床與管道的管理權屬單位不一,使得清理河床、管道不能同步進行。有的配套管網系統末端設有數量不等提升泵站,直接提升至污水處理廠,各末級泵站的開、停水泵需統一調度,但在實際運行中泵站進水管管道由原設計的非滿流狀況變成了滿流狀況,重力流變成了壓力流,對管道的管材及接口質量是一種考驗。

三、輸送系統運行與管理中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案

1、合流管上截流問題

按照“先截流、后分流”的宗旨,在排向河道的出口前因地制宜敷設污水管道,晴天時有效的截流了合流管道中的污水。雨天時系統僅僅輸送了一部分混有雨水的污水,其余部分通過截流管上的溢流井排放到水體中,仍會造成污染,其污染程度隨工業與城市的進一步發展而日益嚴重。為保護水體,可對溢流的混合污水進行適當處理。可增設蓄水池或地下水庫將溢流的混合污水儲存起來。待暴雨過后再將它抽送入截流干管進污水處理后排放。

同時并從源頭上對沿線排污單位抓好雨污分流工作,防止污水系統不能滿負荷運行甚至不能運行。可通過以下途徑:

(1)通過行政、法律手段,督促沿線單位實施雨污分流達標排放。

(2)直接從各單位排污口設置截流井,全部截流晴天污水。

(3)直接從雨水管截流晴天污水,但由于污水管網埋沒較深,要注意汛期雨水倒流問題,可在截流管增設閘門,汛期閉閘,停止截流。

2、泵站管理問題

(1)格柵和水泵設備

格柵要最大程度地發揮攔截作用,保持最高的攔污效率。但因配合管網設施工程需降低水位,污水中污物隨著水流流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多,加重格柵的運行負擔,需要及時清除柵渣。格柵除污機控制方式有一般三種:手動現場開停,時間程序控制方式,柵前后液位差控制。不管用哪種方式,值班人員經常觀察柵渣的積累情況及時清污。

水泵通常采用潛污泵,在降低管道水位時,通過加開水泵的臺數來降低集水池內的水位,水泵的開停次數也因此增加。為防止頻繁開啟水泵電機損壞、降低壽命,只可能在一個允許的控制范圍內開停水泵,水流流速過大,易引起池底淤積,懸浮的泥沙加重水泵葉輪的磨損,嚴重時會堵塞水泵進水口。值班人員經常觀察電流和電壓的變化,做到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2)集水池清淤

根據《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維護技術規程》(CJJ68-2007)規定,集水池要定期清理,水泵停運牽扯到污水處理廠的輸運水量,在污水處理市場化的今天,如何處理多送或少送污水,是否均勻送水,給集水池清淤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在保證安全施工中,集水池清淤的工期盡可能縮短,減少對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的影響。

3、管網養護問題

在排水管渠中,由于水量不足,坡度較小,污水中污物較多或施工質量不良以及人為因素等原因而發生沉淀淤積,淤積過多將影響管渠的通水能力,甚至使管渠堵塞,需要定期清通。一般采用人工疏通與機械清通相結合。由于城市發展較快,早期的竣工圖紙上的參照物與現場的差別較大,另外由于管道養護中管理不到位,許多排放戶不辦理相關手續,私自亂接污水管道,且好多單位都為雨污合流,增加了污水運行的負擔。對此,我們在組織清淤中,核對圖紙,標注道路兩側顯著的建筑物。注意觀察井內水流的異常狀態(包括滿管水、前后水位差較大等)并分析原因。排水管道的運行維護工作必須注意安全,按照《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維護技術規程》(CJJ68-2007)規定:對下井這一項采用下井作業票制度,下井前采用自然通風和氣體檢測,必要時另加機械通風,下井時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

4、與其他職能部門的關系

在運行管理中,管理部門經常與市政道路管理部門、交通部門、綠化管理部門發生聯系,遇到井蓋座二次澆筑維護時,與市政、交警部門發生關聯;在完善管網需要破復道路時,與市政道路管理部門發生關聯;需要破除綠化時,需與綠化部門發生關聯,如何妥當處理相互之間的關系,是公用事業的管理的關鍵。能否通過中間機構(像公用事業監察機構)來協調解決矛盾,使得污水系統的運行和維護工作順利進行。

5、運行方案的調整

針對污水管網的不正常運行(非滿流現為滿流,重力流現為壓力流),通過定期調整泵站的運行模式,降低管道內的水位,使污水流態恢復正常,同時利用管道內水位下降,流速增加,水力清洗疏通管道,管道的淤泥和漂浮物等隨水流入泵站,利用格柵清理出雜物,疏通管道和檢查管道,但同時加重泵站的運行負擔,增加了格柵和集水池的維護周期。泵站僅僅是一個點,而管線涉及的影響面就較大了,綜合比較利大于弊。

四、綜述

在污水輸送系統的運行和維護中,從源頭抓起,堅決執行“雨污分流”原則,結合城市的總體發展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污水輸送系統的敷設,從日常的維護、巡視和監察中,不斷完善系統,使輸送系統能做到“有水就有網、有網就有水”,美化城市環境,改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合肥市污水專項規劃(2007-2020)》(合肥市市政設計院)

篇12

第二條 國稅系統固定資產是指縣國稅局及各分局所有使用的,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含500元),耐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單價雖低于500元,但耐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財產也視同固定資產管理。

第三條 固定資產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和健全各項管理制度;進行固定資產核算;保管、使用、配置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實施固定資產產權管理,保障固定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條 固定資產實行電算化核算,統一使用《國家稅務局系統財務管理軟件》和《國家稅務局系統固定資產管理軟件》,所有固定資產均必須實行編碼登記。

第五條 國稅系統固定資產屬國家所有,由各級國稅部門管理和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轉讓、出租和變賣固定資產。

第二章 管理機構及工作職責

第六條 國稅系統固定資產實行“統一領導、歸口管理、下管一級、分級負責”的管理體制,財務室是固定資產的歸口管理部門,縣國稅局辦公室負責資產和實物管理與財務核算等日常工作。

第七條 各級國稅部門的財務管理部門和辦公室(或機關服務中心)是固定資產管理的職能部門,具體分工是:

財務室的主要職責是:

(一)根據國家有關固定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制定本系統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負責系統內固定資產的購建、調撥、轉讓、報廢、報損、盤虧、盤盈等的審批。

(三)編制系統內主要項目固定資產購建預算。

(四)定期匯總上報固定資產報表。

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并組織實施本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具體辦法。

(二)對固定資產實行會計核算。

(三)建立固定資產使用登記卡片和臺帳。

(四)負責權限范圍內固定資產增加需求的審核及編制本級固定資產購建預算。

(五)辦理固定資產入庫、領用、內部變動、處置手續。

(六)保管固定資產,維護固定資產的完好。

(七)年終前對固定資產進行清理盤點,發生盤盈、盤損、報廢、盤虧等應及時查明原因,并辦理報批手續。

(八)年終固定資產清理后,固定資產實物管理部門與財務核算部門和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對帳。

(九)負責報送固定資產報表。

第八條 辦公室負責固定資產管理的全部職責。

第九條 固定資產使用部門的主要職責是:

(一) 對本部門在用的固定資產進行登記。

(二) 維護本部門在用固定資產的完好。

(三) 對閑置固定資產及時退回固定資產管理部門。

(四) 年終與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對帳。

(五) 提出本部門固定資產的增加、處置需求。

第八條縣局辦公室負責固定資產管理的全部職責。

第九條 固定資產使用部門的主要職責是:

(一) 對本部門在用的固定資產進行登記。

(二) 維護本部門在用固定資產的完好。

(三) 對閑置固定資產及時退回固定資產管理部門。

(四) 年終與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對帳。

(五) 提出本部門固定資產的增加、處置需求。

第十條 固定資產管理一律實行會計核算管理與實物管理分開的方式進行,各級國稅部門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將資產管理責任落實到有關部門和個人。

第十一條 固定資產管理要制定并嚴格執行驗收、登記、保管、領發、檢查和維修等制度。

第三章 固定資產的分類和計價

第十二條 固定資產分為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設備、專用設備、文物及陳列品、圖書和其他固定資產六大類,下設子目和細目。

第十三條 房屋及建筑物類資產

房屋及建筑物類資產是指各級國稅部門擁有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及其他附屬設施,包括土地、辦公用房、職工宿舍和其他建筑物4個子目。

(一)土地,指上無建筑物、有專門用途、并已辦理土地證的空地,包括農場、果園和其他土地3個細目。

(二)辦公用房,指用于辦公的房屋、建筑物及其他附屬設施。

(三)職工宿舍,指職工宿舍及其他附屬設施等。

(四)其他建筑物,指培訓中心、教學樓、招待所等建筑物, 包括培訓中心、教學樓、招待所和其他4個細目。

第十四條 一般設備資產

一般設備資產,指用于稅收業務工作的通用性設備,包括15個子目。

(一)小汽車,指小轎車、吉普車、旅行車以及屬于小轎車型、吉普車型、旅行車型各種封閉式車輛,包括小轎車、吉普車、車內座位在20人以下的旅行車和其他小汽車4個細目。

(二)大轎車,指車內座位在20人以上或車長在6米以上的旅行車。

(三)貨車,指大貨車、小貨車、廂式貨車、轎車等,包括大貨車、小貨車、廂式貨車、轎車、其他貨車等5個細目。

四)摩托車,指兩輪摩托車、三輪摩托車(不包括后三輪貨運摩托車)。

(五)其他機動車,指除小汽車、大轎車、貨車、摩托車以外的機動車輛。

(六) 各種機動船,指稽查、征管業務用機動船。

(七) 計算機,指大型機、小型機、pc機、臺式pc機及便攜式pc機等各種計算機。

(八)復印機。

(九)傳真機。

(十)移動電話。

(十一)尋呼機。

(十二)錄像設備,指錄像機、放像機、攝像機等設備。

(十三)照相機,指各種照相機及附屬設備。

(十四)電視機。

(十五)其他一般設備,指以上各類項目中未包含的一般設備,包括以下5個細目:

1、空調機。

2、辦公家具,包括保險柜、文件柜箱、沙發、茶幾、床、辦公桌椅等。

3、打印機。

4、音響設備。

5、其他

第十五條 專用設備類資產

專用設備類資產,指各種具有專門性能和專門用途的設備。

第十六條 文物和陳列品類資產

文物和陳列品類資產,指各級國稅部門接管、接受捐贈或購置的歷史文物和陳列品,包括古物、字畫、紀念品和其他4個子目。

第十七條 圖書類資產

第十八條 其他類資產

其他類資產,指以上各類未包含的固定資產,包括各類文體設備、醫療器械、廚房設備、洗衣機、電冰箱和其他6個子目。其中,各類文體設備包括大型樂器和大型體育器材2個細目。

子目錄“其他”是指批量購置的被服、茶具、電水壺等辦公和生活用具以及不屬于上述各類的固定資產。

第十九條 固定資產計價方法

(一)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建造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全部支出計價。

(二)購入、調入的固定資產,按買價、調撥價加上運雜費、保險費、安裝費、車輛購置稅計價。購置固定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差旅費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三)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擴建的,按原有固定資產帳面值和擴建發生的凈增加值計價;改擴建中有變價收入的,按改擴建發生的支出,減去改擴建過程中發生的變價收入后的凈增加值,增計固定資產帳。

(四)接受捐贈,無償使用的固定資產,按照同類固定資產市場價格估價入賬。

(五)盤盈的固定資產,按重置完全價格計價。

(六)已投入使用但未辦理移交手續的固定資產,可先估價入帳,等確定價格后再進行調整。

第二十條 各級國稅部門的固定資產原則上不計提折舊。但對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其固定資產比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計提折舊。

第四章 固定資產的增加

第二十一條 增加固定資產,要編制購置計劃,列入當年預算。對技術含量高及貴重的設備要進行論證。

第二十二條 增加固定資產要嚴格履行報批手續。縣局新建房屋必須報市局審批,縣局購置單價在5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必須報市局審批。對政府采購的設備、工程和服務,實行招標采購制度。

第二十三條 增加固定資產按自制、購建、無償調入、盤盈和其他5種方式填報審批、驗收資料。

第二十四條增加的固定資產要及時辦理驗收、入庫等一系列手續,及時登記卡片、入實物和財務帳,同時定期進行清查,保證帳帳相符、帳卡相符、帳實相符。

第二十五條 增加的固定資產不論是否有產權都要進行資產登記。無產權的固定資產在登記時注明無產權,在電算化管理中自動不歸在核算范圍內。如事后產權歸屬本系統,由資產管理人員及時更改產權性質,并按正常程序通知財務核算人員記入固定資產帳目進行核算。

第五章 固定資產的處置

第二十六條 固定資產的處置分出售、無償調出、盤虧、報廢報損和其他5種方式。

第二十七條 固定資產處置范圍

(一) 閑置的固定資產

(二)因技術原因經科學論證,確需淘汰的固定資產。

(三)因單位分立、撤銷、合并、隸屬關系改變等原因發生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轉移的固定資產。

(四)盤虧及非正常損失的固定資產。

(五)已超過使用年限的固定資產。

(六)根據國家政策規定需要處置的固定資產。

(七)無償調出的固定資產。

(八)其他需要處置的固定資產。

第二十八條 固定資產處置審批權限

1、各級國稅部門處置固定資產均需按規定上報市局審批。

2、固定資產原值在1000萬元(含)以上的辦公房屋建筑物,由市局按程序上報省局審批。

3、無償調出國稅系統以外價值在10萬元以上(含)或國稅系統以內處置單價在30萬元(含)以上的固定資產,由市局按程序上報省局審批。

第二十九條 出售固定資產前,應進行資產評估,出售價格不得低于資產評估價,并按實際轉讓價格登記入帳。

第三十條 固定資產處置申報程序

由使用部門提出申請,由本級資產管理部門或社會中介機構進行鑒定,經財務部門審核同意,按照規定的審批權限報上級財務主管部門批準。

第三十一條 固定資產處置資料

處置固定資產時,首先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填寫《國家稅務系統資產處置表》,并附下列有關文件及資料。

1、固定資產價值憑證,包括購貨發票或其復印件、工程決算副本、審計報告等;

2、固定資產報廢的技術鑒定;

3、固定資產評估文件等;

4、其他有關文件。

第三十二條 調撥已入庫的固定資產要履行固定資產處置申報程序和相應的報批手續。經審核批準后,具體手續如下:

(一)由財務部門根據《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處置表》開具《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調撥單》,并交付實物撥付部門。

(二)實物撥付部門憑財務管理部門開具的《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調撥單》方可進行實物調撥,調撥時撥入單位領取人要進行簽收,調撥后實物撥付部門將已簽收的《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調撥簽收單》交付財務核算部門。

(三)撥出單位憑《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處置表》和《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調撥簽收單》為調整實物帳和會計科目的原始憑證。

(四)撥入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憑《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調撥單》填寫《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驗收單》增加固定資產,同時《國家稅務系統資產調撥單》是撥入單位財務核算部門調整會計科目的原始憑證。

調撥新購置的未入庫的固定資產,可由財務管理部門根據有關批準文件直接填列《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調撥單》交付實物部門進行調撥,同時撥入單位領取人進行簽收,有關批準文件和《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調撥簽收單》為撥出單位的有關會計科目的原始憑證。

第三十三條 非經營性固定資產轉作經營性固定資產時應當確保固定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嚴防固定資產的流失;同時,應當收取一定比例的資產占用費,主要用于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

第三十四條 固定資產的使用要堅持面向征管、突出重點、保證急需、勤儉節約的原則。對于長期閑置不用的資產,上級主管部門可予以調劑處置;拒絕調劑處置的,上級主管部門有權暫停撥付其經費。

第三十五條 無產權固定資產調回原產權單位,要填列《國家稅務系統固定資產處置表》,手續齊備后方可退回。

第六章 固定資產的變更

第三十六條 固定資產變更是指已入帳的固定資產原值發生變化或出現需要進行調帳的情況。

第三十七條 入帳固定資產分為結帳固定資產和未結帳固定資產。結帳是指在財務軟件中完成結帳處理并且進入下一個會計期,而未結帳固定資產是指在財務軟件中本會計期未結帳。對于未結帳固定資產,可將錯誤的資產撤銷憑證,直接在固定資產增加中修改固定資產卡片信息。對于結帳固定資產,需填列《固定資產變更通知書》后,方可進行相關處理。

第三十八條 固定資產變更形式包括:改建、擴建、修理、修配、增加原值、減少原值等。改建、擴建基本建設項目要按省局蘇國稅發[]242號文件規定,由申請單位填寫《國家稅務系統基本建設項目審批表》,按審批權限分級報批,完工后交付使用時,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填寫《國家稅務系統基本建設項目驗收單》和《固定資產變更通知書》。

第三十九條 固定資產使用部門的變更,需由實物管理部門填列《固定資產部門變更通知書》,經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固定資產實物在使用部門間的變動。

第七章 固定資產的清理

第四十條 固定資產清理是指從實物管理的角度,對本單位實際擁有的固定資產進行實物清點,并與固定資產帳務核對,確定盤盈、毀損、報廢及盤虧資產。

第四十一條 固定資產清理的程序

(一)對本單位擁有的固定資產進行實物清點,并登記造冊。

(二)將實物按品種、數量、型號等與固定資產帳進行核對。

(三)按照管理權限上報有關情況,并根據批復進行帳務處理。

(四)固定資產清理結果報上一級財務管理部門。

第四十二條 固定資產清理每年至少進行一次。

第八章 固定資產的報告制度

第四十三條 國稅系統資產報告制度是指各級國稅部門在一定時期內,對本單位的資產使用情況,通過資產報表形式,綜合反映其存量、分布、結構和使用效益的變化情況,為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第四十四條 按照市局要求,在年度終了后,在對單位進行資產清理、會計決算以及整理匯總資產數據資料的基礎上,向上一級國家稅務局報送報表,要求做到報送及時、內容完整、數字準確。

第四十五條固定資產的報告形式采取逐級匯總上報的形式。

第九章 固定資產的檔案管理

第四十六條固定資產檔案是指涉及固定資產形成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有關資料,包括固定資產卡片、臺帳、明細帳、入帳單、出庫單、驗收單以及各種申報表、評估文件、技術鑒定報告書、批復書、報表、數據磁盤、光盤等。

第四十七條固定資產紙制檔案要按年裝訂成冊保管,數據磁盤、光盤也按年度妥善保管,確保檔案的完整性。固定資產數據要進行數據備份處理,有業務發生的單位,每月至少備份一次,且要雙備份,即軟盤備份一份,硬盤備份一份。

第四十八條 固定資產檔案應從記入固定資產當年起,保管到固定資產處置后2年(不含當年)。數據磁盤、光盤永久保管。

第十章 固定資產的監督管理

第四十九條國稅部門的財務管理部門和監察部門是固定資產的監督檢查部門。固定資產的監督除了日常監督、審批外,還有對固定資產的審計工作。固定資產的審計每年不少于一次。

第五十條國稅部門在進行財務審計時必須對被審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審計,檢查固定資產管理是否規范,是否實行統一的電算化管理,資料是否完整,報表是否真實,是否帳帳相符、帳卡相符、帳實相符,并在審計報告中反映檢查情況。

第十一章 固定資產的管理責任

第五十一條 國稅系統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國稅部門的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使用部門都負有依法維護其安全完整的責任。

第五十二條 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上級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其改正,并追究主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一)未按規定履行職責,固定資產管理不善,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不如實進行資產登記、填報資產報表,隱瞞真實情況或弄虛作假的。

(三) 擅自處置固定資產或未經批準辦理合法手續,將固定資產用于經營投資的。

(四)以各種目的和手段侵占固定資產或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

(五)固定資產未按規定的審批權限實行分級報批或手續不全的。

(六)未按市局要求實行統一電算化管理,資料保管不齊或未按要求保管資料檔案,不按時按質報送報表資料的。

篇13

Keywords: water; Management; Database; System design

中圖分類號: G25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快速進步,水資源缺乏成為人們面臨的現實問題,水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們生活的穩定。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技術水平已成為水務管理發展的重要趨勢。信息化是近年來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是引導我國產業優化升級和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關鍵技術。本文針對水務管理數據庫系統的設計與應用進行探析。

國內外水務管理現狀

2.1 國外水務管理現狀

西方發達國家由于發展歷史比較長,其水務管理有序,方法比較先進,相關水務管理的法律法規比較健全。發達國家十分重視水資源保護,依法保護城市水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節約用水,是世界各國解決城市用水問題的共同方向。需要不斷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如政府允許水管理私有化和特許經營,把經營權交給私營企業,引入競爭、提高水務管理的效率。為此,西方國家普遍采用了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對水務管理現代化。

2.2 國內水務管理現狀與信息化建設

我國水務管理模式仍有許多工作地方是沿用傳統的水資源城鄉分割,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管理的體制,這些體制存在較多的弊端。“多龍管水,政出多門”、“水源地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以及缺少建立集防洪、水源、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和回用一體化的管理體制等,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著我國的水務管理的發展。這種情況既有管理體制問題,也有沒有利用諸如信息化、網絡化的新技術體系問題,特別是與水務管理手段上沒有充分發揮數據庫技術的作用有關。

2. 水務管理系統概述

水務管理系統一般可由4個管理版塊和44個功能管理組構成,功能管理組別依據各自的職責進行具體的實施與操作。每個功能管理組制定相應的操作手冊,內容包括日常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常見問題、工作涉及相關制度及處理及應急預案等,各功能組須按照手冊要求嚴格執行。信息中心手冊根據工作實際情況定期進行修訂以保證符合工作實際,保障工作效率,提高業務管理水平。

(1)業務辦理版塊(10個):報裝問題處理組、檔案資料更改組、收費資料更改組、總分表問題處理組、一戶一表、銀行代扣業務組、財務報表處理、異常問題處理組、網站資料錄入、電話接聽及回訪。

(2)設備管理版塊(9個):遙測設備維護組、客服設備維護組、會議設備維護組、網絡設備維護組、服務器設備維護組、考勤設備組、業務終端維護組、倉庫管理組、采購管理組。

(3)系統管理版塊(22個):營業系統管理組、數據備份組、呼叫中心管理組、銀行代扣系統管理組、生產數據采集系統管理組、生產報表上傳系統管理組、水質監測報表系統管理組、OA系統管理組、網站管理組、視頻監控系統管理組、遙測系統管理組、GIS系統管理組、考勤系統管理組、工資系統管理組、人事系統管理組、GPS車輛系統管理組、網絡殺毒系統管理組、短信平臺管理組、網絡管理組、視頻矩陣管理組、139郵箱管理組、直飲水系統管理組。

(4)事務管理版塊(3個):檔案管理組、內務管理組、宣傳聯絡組、培訓管理組。

為了實現上述功能,發揮系統在水務管理作用,其核心技術工作是設計系統的數據庫系統。

3. 水務管理系統的數據庫設計

3.1 數據庫設計概述

數據庫設計是建立數據庫及其應用系統相關聯的技術,把系統中的大量的數據按一定的模型組織起來,提供存儲、維護、檢索的功能,使得系統可以方便、準確地從數據庫中查找到所需的信息。設計數據庫應該采用集中式數據管理模式,保證數據共享有較高的程度,有利于實現相關部門的協同應用;利用Oracle提供的存儲過程,使應用程序變得穩定,大大提高了系統的性能;使用視圖實現數據,保證了數據的訪問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數據檢索的速度。

3.2 水務數據庫設計要素

水務數據庫信息管理涉及到基礎和空間數據庫,采用形成標準的基礎和空間數據庫、各類專業數據庫的數據字典和數據庫表結構,采用先進的數據庫管理平臺和GIS平臺,來實現數據錄入、修改、維護、權限、安全等管理功能模塊。

水務數據庫管理系統建立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水務管理系統涉及到的數據庫種類較多,數據量巨大,結合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將數據信息化管理,能夠全方面管理;其次,不同地區的水務管理需要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再次,將水務數據庫管理系統以及數據庫安裝在統一的服務器上,便于管理和匯總。

3.3 數據庫系統規劃構建

規劃水務管理數據庫時,應當充分考慮數據的分布不同站點可能,超前考慮數據各方來源及用戶分散特點。如市水務管理中心,其數據庫分布點主要是水廠網站、管理中心和和信息中心等,涉及水利方面的網絡(如水利信息網)以及通過互聯網的相應站點。水務管理數據庫構建數據庫環境的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水務數據庫建設結構示意圖

3.4數據庫邏輯設計

系統涉及管理人員、工程師、操作員、水表抄錄員、用戶表、用電表、各類統計表等實體,從實現功能出發,并進行簡化處理,設計數據表格。為了便于開發系統,如、VC#、編制程序,表中字段名采英文字符。對于各功能模塊涉及數據庫表,盡量減少數據冗余、達到第三范式要求。

3.5 數據庫物理設計

系統選Oracle作為后臺數據庫,并把水務綜合管理系統的邏輯模型映射到該數據庫管理系統上,主要是根據各個表之間的關系,確定主鍵與外鍵,主鍵用來保證表中數據的唯一性,而外鍵應用完整性,從而得到正常維護的表之間的關系,也使得數據庫中分散的表就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3.6 數據庫安全設計

基于水務管理系統開放性,其安全必將受到威脅,因此,必須注重數據庫安全設計。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數據庫完整性保護,身份認證,控制,信息加密,審計跟蹤,特別是做好數據庫備份工作。

4.水務管理數據庫的系統應用

在.NET平臺上使用C#作為開發語言,鏈接已建立的數據庫系統的水務綜合管理系統,在水務管理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其操作界面簡單,操作功能易于掌握,受到多個城市的水務管理部門好評,目前正在完善功能、規范數據庫設計,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其系統功能實現主菜單:如圖2所示。

圖2. 水務管理系統主菜單。

以數據庫為核心技術支持的水務綜合管理系統,基于XML Web服務構建的三層分布式應用程序,采用技術與Oracle作為后臺數據庫鏈接, 作為數據訪問技術,這種體系設計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為提升水務管理水平發揮作用。

5.結語

水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是各城市水務管理工作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率,推進水務管理信息化,提高水資源的管理的一個突破口,有利于節約用水,減少污染,解決水資源缺乏的現實問題,從而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基于B/S架構、分析系統功能需求,而設計為數據庫系統,可以滿足水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實需求。在數據庫設計中,要做好規劃、從邏輯和物理方面設計數據庫的組成,并對數據庫進行安全防范,這是體現水務管理系統的核心技術,是實現水務信息化管理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丁惠英,丁民. 國外城市水務管理經驗分析[J]. 中國水利,200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井研县| 青龙| 文安县| 台南县| 肥城市| 门头沟区| 陈巴尔虎旗| 兰西县| 宜阳县| 敦化市| 通许县| 积石山| 乐清市| 察隅县| 铁岭县| 宣城市| 修水县| 江川县| 香格里拉县| 牙克石市| 和平区| 尖扎县| 临桂县| 彩票| 濮阳县| 聂荣县| 土默特右旗| 东乡族自治县| 柏乡县| 仙游县| 南华县| 饶河县| 东莞市| 洛南县| 璧山县| 太康县| 乐业县| 榆社县| 龙陵县| 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