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期中考試成績分析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期中考試成績分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期中考試成績分析

篇1

三年級本次考試平均分90.48,第5名,低分人數6人,低分率名次第6,優秀人數12人,優秀率名次第5,綜合名次第5。

根據以上數據,三年級成績要想保持這個名次或者是有進一步地提高,需要在提高平均分及優秀率和降低低分率上同時下功夫。

三年級學生剛接觸英語,如果想提高平均分,首先在平時的知識學習中,注意邊學邊復習。三年級英語內容比較簡單,每單元的重點句型很少,因而可以每次上課都對前面單元的重點句型進行復習,讓知識在學生腦子里根深蒂固。

對于優秀率地提高,則是要對那些有潛力學好英語的學生嚴格要求,像***,這幾位同學此次都沒有進入到優生,而看他們平時的表現,完全是有能力進入到優生行列的。

至于低分段的學生,像***,平時多對他們關注一些,轉變一下他們的學習態度,尤其像王尊祥,再抓一下他的書寫,相信成績也會有所提高。

二.四年級成績分析及提高辦法

四年級本次考試平均分77.62,第4名,低分人數8人,低分率名次第8,優秀人數13,優秀率名次第3,綜合名次第4。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如果四年級想要提高成績,迫切需要降低低分率。而看在低分段的學生,因為他們底子差,學習英語又缺乏技巧,學習態度也不端正,所以就只能從最基礎的單詞句子抓起,并給這些學生分別找一位“小老師”,每天負責監督他們完成作業,讀背課文以及默寫單詞。

三.五年級成績分析及提高辦法

本次考試五年級平均分62.12,第8名。低分人數13人,低分率排名第12。優秀人數11人,優秀率排名第7。綜合名次第10。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五年級要想提高名次最重要的就是減少低分段人數,在低分段的學生中,像***都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這些同學需要在老師地嚴格監督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對自己嚴格要求,從提高作業質量入手,逐步提高成績。

優秀人數也可以有所增加,像***這些同學都有能力進入到優生的行列。

總體提高措施:

1.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尤其是后進生的學習態度。

2.新授課時對新課內容進行提煉,對提煉出來的重點句型進行操練,以讓大多數同學能夠熟練掌握。每次新授課之前都對之前的內容進行復習,讓學生對這些知識不斷進行復習鞏固。

3.單詞的默寫和課文的背誦是一定要讓學生做的工作,尤其是后進生是一定要抓好他們的單詞的掌握的。平時要在課堂之外的時間,讓這些后進生來單獨默單詞,力求一個個過關。

4.抓好作業質量,每天都檢查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并讓課代表及時收繳。對于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的同學,要多督促,效果不明顯的話,再聯系家長。爭取讓所有同學都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

5.多做多講練習題,在又快又有質量的結束新課內容之后,就讓學生做大量的習題,讓他們多寫多練多見體型,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五年級這次沒有考好的原因我認為就是期中考試前的習題量沒有跟上,所有在以后的時間里我會多加注意,在保證三四年級成績的同時,讓五年級的成績再有所提高。

篇2

對于大題來看:

1.學生的識圖能力有待加強,例如:21題是由行政區劃及周邊鄰國、海域為主的填空題,偏向基礎,學生對于被遮擋住的緬甸的辨識錯誤率高,22題對于地形的判斷部分同學仍不是很熟練。

2.在氣候地形與農業,本次涉及不多,但此處確實會考易錯點高發的部分,各要素之間的聯系也主要是考察此部分。

3、答題中未加后綴詞,如“畜牧業”缺失“業”字

篇3

班級是一個整體,學生要在這個集體中學習、生活、成長。好的環境能夠激勵人,可以改造人。因此這個集體需要有團結合作、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優,永不放棄的上進精神;不怕困難、不畏對手的亮劍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在學生中有,在我們整個班級所有任科老師隊伍里也有。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級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從文理分班后開始,我對學生思想上的錯誤,和不好的行為習慣,舍得花時間及時的來引導他們,利用班會、座談會等多種途徑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審美觀、人生觀。

我班之所以能取得較好的成績,與全體科任教師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任課教師經常跟我在一起討論、研究學生的學習情況,班里的紀律情況,我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動態。特別是現在的評價機制-----------------------捆綁式評價,只有所有老師團結一致,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才能形成強有力的合力。

讓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增長其才干的重要途徑,競爭是一股巨大、潛在的,其他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在我們班,以宿舍為單位,進行日常學習競賽,對大型考試實行量化評價的競爭機制,每次考試都要獎勵先進,鞭策后進。

篇4

1 研究對象

我校0901~0904班中職護理專業學生197人,0910~0915班高職護理專業學生289人。

2 結果對比

中職護理與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護理學基礎期中考試成績見表1。

表1 中職護理與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護理學基礎期中考試成績

結果顯示,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平均成績明顯低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經比較兩者有顯著差異(P

3 問卷調查

針對上述結果,筆者對2份試卷進行了比較,發現2份試卷的題型、題量及難易度相當,因為中職護理和高職護理學生均以通過護士執業考試為出發點,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參照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為了探究引起差異的原因,筆者從可能引起這一結果的10個方面著手,設計了調查問卷,對中職和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進行調查。調查問卷中問題的選項為封閉式,即在問題后列出備選答案,學生在“是”、“一般”、“否”中只能選擇一個。共發放調查表486份,回收有效問卷480份,有效回收率為98.77%。結果見表2。

調查結果顯示,中職護理與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相比,其學習動機不甚明確,大多數學生無法做到課前預習、課間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復習。此外,任課教師授課的語速、方式、與臨床聯系是否緊密及課堂的互動情況等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4 原因分析

上述結果的原因主要分為兩方面因素,包括學生的因素和教師的因素。

4.1學生的因素

4.1.1對該課程的感興趣程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好一門課程的首要因素是興趣。對于護理學基礎,大多數高職學生和部分中職學生比較有興趣,經過教師對護理學基礎的介紹、操作技能的練習和上一屆同學的經驗,學生能逐漸適應并由此產生學習興趣。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相對而言,高職學生較中職學生興趣高。

4.1.2對任課教師的喜歡程度: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調查發現,學生若是喜歡一位教師,對該教師所教的課程,學習熱情較高,學習效果較好。

4.1.3課前預習:調查結果顯示,預習程度不高是中職和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中職和高職學生起點為初中畢業,他們學習習慣欠佳,中職護理專業僅有8.07%能做到課前預習,高職護理專業16.41%的學生能做到。

4.1.4聽講情況:調查顯示,中職護理專業學生聽講認真程度明顯低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課堂聽講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上課打瞌睡,說話和開小差,還有個別學生玩手機。這些情況都使得其課堂學習效率大大降低。

4.1.5實驗課的學習: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在開始上實驗課時覺得自己可以動手,有新鮮感。部分操作步驟復雜,學生的畏難情緒逐漸產生。加上練習時間一長,新鮮感消失,學習積極性也隨之降低。

4.1.6課后復習:結果顯示,無論中職護理專業還是高職護理專業,都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做到及時復習,鞏固和消化課堂知識。大部分學生都是等到要考試時才復習,而有些學生則根本不復習。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1],遺忘呈現先快后慢的規律,提示學生及時復習對掌握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4.2教師的因素

4.2.1上課時能否根據學生的理解力來調整講課的速度:學生喜歡上課時語調適中、對其不會的或難以理解的問題能夠反復講解的教師,課堂效果相對好;有些教師講課的速度過快和語速過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與接受能力,其學習效率降低。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教師在授課時更應注重因勢利導,因人而異;對于難以理解的內容,應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啟發學生的思維。

4.2.2教學方式: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實用性強的應用性學科。中職和高職教育課程的特點是突出知識的實用性,“為了行動而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行動即學習”。護理學基礎的理論知識比較枯燥,教師在講解時采用圖片、動畫、模型、視頻等多媒體教學,先使學生對知識有感性認識,再引導學生動腦思考,讓學生的直觀感受升華為理性思考。實踐教學中融入案例、演示、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感受病房的氛圍和患者的心情,從而深入理解每項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4.2.3上課時的學生與老師的互動頻率:調查結果顯示,教師采用討論式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學習效果相對就好。上課時照本宣科的教師,自然出現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差。

4.2.4課堂與臨床聯系的程度:上課時教師若只是單純講解護理學基礎知識,學生會覺得枯燥不感興趣。在講解的過程中適量穿插一些與該內容相關的臨床小故事和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尤其是與同理心和溝通能力有關的臨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加深學生印象,對于培養學生的溝通技巧也很有幫助。

5 討論

綜上所述,若想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應從學生與教師兩方面著手。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雙方配合,共同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

首先使學生明確學習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過程,是教為主導和學為主體相結合的活動。學生只有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果。

其次,充分的備課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護理學基礎教師應掌握護理相關學科的知識,盡量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利用相關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及態度。

再次,重視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大多數學生習慣了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臨床實例,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擬”“任務驅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2-3],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最后,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4]。積極聆聽學生對技能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認真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適當的鼓勵和獎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譚頂良.高等教育心理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7.

篇5

方差分析的零假設是:m組樣本均值都相同,即μ1=μ2=…=μm。如果經過計算,顯著性,即零假設發生的概率小于0.05,根據小概率原理,它在一次試驗中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拒絕零假設,認為m組樣本均值存在顯著性差異,否則認為零假設成立,m組樣本均值不具有顯著性差異。從表2中可以看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成績顯著性都低于0.05,所以這些科目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至于哪些班級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這就用到了兩兩比較。依次單擊分析比較均值單因素ANOVA...,打開單因素方差分析對話框,因變量列表選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因子選擇班級,單擊兩兩比較,打開單因素ANOVA:兩兩比較對話框,選中LSD復選框,單擊繼續,回到單因素方差分析對話框,單擊確定。以數學為例,表2為數學成績的部分班級兩兩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342與344班數學均分相差6.3分,顯著性低于0.05,有顯著性差異;342與347班數學均分相差13.4分,顯著性低于0.05,顯著性低于0.05,有顯著性差異;342與348班數學均分相差8.9分,顯著性低于0.05,有顯著性差異;342與349班數學均分相差7.8分,顯著性低于0.05,有顯著性差異。

篇6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students' Resul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EXCEL2007 VBA

LI Li-min

Abstract: This thesis designed and realized the students’ result Management SystembyVBA programming platform in Excel2007, separately elaborated through function design, modular design, Excel2007 table design and VBA programming.

Key words: EXCEL2007; VBA programming; students' result management

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是非常流行的應用程序開發語言VASUAL BASIC 的子集,VBA簡單易學,但功能強大,可以寄生于已有的應用程序,如在EXCEL 、WORD、ACCESS、 OUTLOOK、 FOXPRO、 POWERPOINT 中都可用VBA拓展這些應用程序的功能。Excel 2007是一款功能強大的辦公軟件,利用該軟件可以完成信息保存、數據計算、數據分析、信息動態等功能;同時,它還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即允許用戶使用VBA語言進行二次開發,所以把EXCEL2007與VBA結合開發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1 系統設計

設計思想:在已制作好的EXCEL原始表中插入VBA的按鈕控件,再將EXCEL表查詢統計數據時所需要的公式全部寫入按鈕控件的后臺代碼框中,以達到用按鈕控件來計算公式的目的。

1.1 功能分析

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確定本系統的使用對象是管理人員,任課教師和學生,各自具有的需求分析如下:

1)學生用戶應具有查詢自己的成績及成績排名功能。

2)教師用戶應具有錄入學生的平時作業成績,期中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能查詢出任課班級的成績,能統計出平均成績,及格率,及格人數,各成績段的分布情況,查詢統計打印相關信息等功能。

3)管理人員應可以把學生名冊導入到成績表格中,可以修改學生的成績,添加修改刪除用戶的權限,設定用戶的權限,查詢統計打印相關信息等。

此外,為了保證系統安全,系統必須具有用戶登錄驗證功能,只有本系統的用戶才能使用本系統。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以設計出系統的數據流程圖1所示。

1.2 系統模塊的設計

針對上述的功能設計,設計的系統界面如圖2所示。

1)用戶登錄:軟件運行后,首先出現用戶登錄窗口,只有輸入合法的用戶名和密碼后, 才能進入本系統,否則,不能進入系統,系統根據用戶的權限(管理員、教師和學生三級權限)給予相應的操作窗口。

2)期末成績輸入:總成績由平時成績、期中考試成績(或實驗成績)和期末成績3部分組成,這3部分所占的比例可以在錄入頁面設置,默認為平時成績占15%,期中考試成績(或實驗成績)占15%,期末成績占70%;其中,平時成績和期中考試成績從平時成績表及期中考試表中編程獲得,期末成績需要錄入,錄入完成后,利用EXCEL的SUM函數自動計算出期末總成績,教師按“提交”按鈕后,教師就不能再修改成績了。

3)成績修改:教師錄入成績后,按“提交”按鈕后,成績己經提交存檔,如需修改,則必須經過一定的審批手續,授予一定的權限,而且,必須由系統管理員進行,修改時間及相關的理由要有記錄。

4)查詢:提供多樣化的查詢方式,學生可以查詢自己的所有成績,或指定學期的成績,還可以查詢自己的成績排名,教師可以查詢所任課程的成績,管理員可以查詢所有的成績。

5)統計:根據錄入的成績,可以統計出平均分數,及格率,最高分數,最低分數及各分數段的分布情況,可供教師進行考試質量分析。

6)生成名冊:由系統管理員根據開課單從班級名冊中導入學生的學號,姓名等信息。

7)系統維護:對用戶進行權限分配和使用資源分配,還提供用戶修改密碼等功能。

2 Excel 2007 數據表格設計

表格是Excel的基礎,只有將表格框架搭建起來,才能完成子模塊的編輯、實施。為方便數據的維護及數據的有效擴充,采用Excel創建工作表,并使用Excel內嵌的VBA編輯宏,對表格進行處理,使操作簡便、快捷。下面介紹幾個主要的表格的設計。

1)用戶表: (姓名、密碼、權限、備注);

2)學生分數表:(課程編碼、課程名稱、任課教師、上課班級、開課學期、考核方式、課程性質、課程類別、學分、學時、學生學號、學生學號姓名、平時成績、期中成績(實驗成績)、期末成績、總成績、提交標記、備注);

3)作業成績表:(課程編碼、課程名稱、任課教師、上課班級、開課學期、考核方式、課程性質、課程類別、學分、學時、學生學號、學生學號姓名、作業序號、分數、備注)。

4)成績分布表:應考人數,缺考人數,100-90分人數,89-80分人數,79-70分人數,69-60人數,59分及其以下人數,平均分。

3 VBA編程

VBA是通過對象來操作和控制Excel,操作對象有Excel程序(Application對象)、工作薄(Workbook對象),Range對象,工作表(Worksheet對象)或其中的單元格(Cell對象),本系統的VBA編程主要是對EXCEL進行相關的操作控制,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介紹登陸模塊和學生查詢模塊程序的設計。

3.1 登陸模塊

圖3為登陸窗口。

登陸按鈕事件:

Private Sub CommandButton1_Click()

If TextBox1.Text = "" Or TextBox2.Text = "" Then

MsgBox "請填寫齊全", 1 + 64, "系統登錄"

TextBox2.SetFocus

ElseIf CheckPassword(TextBox1) = TextBox2.Text Then

Unload Me

MsgBox TextBox1.Text & "你好!歡迎你進入本系統", 1 + 64, "歡迎"

Application.Visible = True

Worksheets("基于EXCEL與VBA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主界面").Visible = True

Worksheets("基于EXCEL與VBA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主界面").Activate

Else

MsgBox "登錄密碼錯誤,請重新輸入"

End If

End Sub

其中,函數CheckPassword的功能是根據用戶名查詢出相應的密碼。

Function CheckPassword(obj1 As Object)

Dim iRow As Integer

iRow = Sheets("登錄界面后臺數據").Cells.Find(obj1.Text).Row

CheckPassword = Sheets("登錄界面后臺數據").Cells(iRow, 2)

End Function

3.2 成績查詢模塊

成績查詢可以按照學生學號,姓名,班級,學科名稱來進行查詢,下面列舉說明學生查詢模塊按姓名和學號查詢的程序。查詢按鈕的事件代碼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Button1_Click()

Dim TempY As Integer

TempY = 3

If (Trim(TextBox1.Text) "") Then

While (Not IsEmpty(Sheets("學生分數表").Cells(TempY, 1).Value))

If (TextBox1.Text = Sheets("學生分數表").Cells(TempY, 1).Value) Then

Sheets("學生分數表").Select

Sheets("學生分數表").Range("A" & CStr(TempY) & ":J" & CStr(TempY)).Select

End If

TempY = TempY + 1

Wend

ElseIf (Trim(TextBox2.Text) "") Then

While (Not IsEmpty(Sheets("學生分數表").Cells(TempY, 1).Value))

If (TextBox2.Text = Sheets("學生分數表").Cells(TempY, 2).Value) Then

Sheets("學生分數表").Select

Sheets("學生分數表").Range("A" & CStr(TempY) & ":J" & CStr(TempY)).Select

End If

TempY = TempY + 1

Wend

Else

MsgBox "請輸入查詢條件", vbOKOnly, "提示"

End If

End Sub

4 結束語

本文根據學校的實際需要用簡單易用的EXCEL2007 VBA進行設計和開發了學生成績管理系,切合實際。系統用戶界面友好,功能強大,安全性好,通用性能好,實用性強,可以對學生成績進行高效的管理,以便全面地掌握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可以將一些重復性的工作簡化,降低學校的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參考文獻:

[1] 格林.Excel 2007 VBA參考大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篇7

以前,很多高校體育院系的運動生物化學成績比例較為單一,期末成績僅憑最后的運動生物化學考試試卷成績,即只依靠筆試成績對學生整學年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定,這存在嚴重的不合理性。因此,除了筆試成績,還應對學生在課堂中考勤、回答問題和實驗操作中的表現等進行綜合評定。即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應包含多方面內容,以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此外,應合理優化期末考試成績的比例,以邵陽學院體育系為例,運動生物化學的期末成績分成三部分,分別為考勤成績、實驗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所占比例為2:2:6,此種設置在很多高校體育院系中廣泛應用,優點是迫使學生重視運動生物化學整體過程的學習,不能僅靠期末突擊理論知識而一舉過關。但此種方式也有明顯的弊端,考勤成績主要是指學生的出勤率,少數學生會鉆空子,在老師不熟悉學生的情況下,找人代替,使考勤偏離了原來的出發點。而實驗課中很多學生不思進取,等別人做出結果后才動手,存在偷懶現象。所以,高校體育院系老師要在課余時間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消除學生的不良習慣和心態,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1.2考試內容的合理設置

運動生物化學考試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地學,而考試內容的選擇是決定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的關鍵所在。因此,考試內容不僅要包含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運動生物化學基礎知識,還要包含學生在課外進行運動實踐中所獲得的知識,還要包括學生在實驗中所學習的實踐知識,只有將各方面進行綜合,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整體效果,才會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對學生的評價才較為客觀公正。此外,教師應糾正學生的一些認識誤區,很多學生認為只要考勤率高,上課掌握好教材的主要知識點,課后認真完成習題,通過期末考試就沒問題。其實不然,學生還應掌握一些課外熱點知識,對實驗操作也必須進行量化考核。如生物化學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類考試,將考試分成實驗性考試與理論性筆試,通過這種創新性的考試方法,使學生享受到運動生物化學學習的樂趣。

2運動生物化學考試方式的改革

2.1考試時間的多階段化

所有考試的終極目標是檢查學生對運動生物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所以,生物化學教師應根據本門課程教學的開展情況,在一學期或一學年中增加課堂當堂檢測和階段化考試(如月考和期中考試)的次數,特別要注重期中考試的效用,因為期中考試對一學期所學知識起著連貫的作用,對期中考試成績的分析,可使學生對此時間段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估,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而教師可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綜合分析,以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尋找學生的自身原因,有的放矢地為學生進行補救,以提高后期的學習效果,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2.2把握出題難度

生物化學教師在試題的選擇上,應與學生的學習水平保持基本一致,既不能隨意拔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出難題、怪題,使大多數人掛科,也不能對學生過于心慈手軟,出小學生水平題,試題過于容易,使大家過關,皆大歡喜。在選題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好試題的難易度,科學認識考試的功能,對自己平時講授的運動生物化學知識要了然在胸,重點難點一清二楚,使學生能跟著老師的方向跑,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成就感。

篇8

   為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我校定于4月9日(星期日)召開家長會,誠邀您光臨我校共同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請您準時出席,一起共商教育大計。

   家長會具體安排如下:

   1高一年級家長會

   第一階段

   __年4月9日(星期日)上午9:00

   二樓報告廳 集中聽報告

   第二階段

   __年4月9日(星期日)上午10:00

   回各班級

   會議內容

   1、各班班長介紹班級開學以來總的活動和學習情況;

   2、家長代表發言;

   3、科任老師進班指導(語、數、英、文綜或理綜);

   4、班主任總結發言:本次考試成績分析,后階段工作展望,成立新班級家長委員會和補選年級家委會成員;

   2高二年級家長會

   第一階段

   __年4月9日(星期日)下午14:30

   二樓報告廳 集中聽報告

   第二階段

   __年4月9日(星期日)下午15:00

   回各班級

   會議內容

   1、班主任講話(上半期工作匯報,期中考試成績分析和后半期工作展望);

   2、每班科任老師代表進班講話;

   3、科任老師和家長交流;

   ____

   __年__月__日

  中學家長會的邀請函

   尊敬的家長:

   您好!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校工作的大力支持,謹向您和您的家人表示最真摯的敬意和謝忱!

   我們深知:每一個孩子都承載著家長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孩子在學校的成長和教育都離不開你們的關注和付出!每一個學生在你我的眼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讓每個學生的生命因為你我攜手而釋放出更多的光彩!

   本學期以來,學校董事會著力學校高層管理人員的調整和人才的引進,加大了辦學投資;校委會加強了學校內部管理,秉承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依法辦學、依法治校理念,教育服務學生,潛心抓教學,靜心抓管理,校風、教風、學風進一步加強,學生文明素養、行為習慣日臻規范。學生培優補差班、特長興趣班、周末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足球比賽、法制講座、消防演練等各項活動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期中考試成績也已經揭曉,想必您十分關注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和其他方面的表現。

   為了實現家校互動,為了讓您和我們在互動中更多地了解孩子,共同創造孩子們美好的明天,所以誠摯邀請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蒞臨我校參加這次家長會。

   __學校

   __年5月16日

   中學家長會的邀請函

   尊敬的家長:

   您好!真摯地感謝您對我校各項工作的關心、理解、信任與支持。我們深知,孩子的每一張笑臉都承載著家長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我們深知,學校一切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家長的關注與付出;我們深知,學校每一步的發展都離不開您的關心與支持。我們尊重并熱愛每一個孩子,我們竭力呵護每一個孩子純真的心靈。我們要讓每個孩子的生命因我們的努力而變得光亮和多彩。

   時光如梭,轉眼間,您的孩子已經在學校度過了半個學期。相信您十分關注這段時間以來您的孩子在學校學習、生活和其他方面的表現。同時,您對我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也會有許多寶貴的建議。為搭建家校聯系平臺,我們再次舉行家長會,特邀您蒞臨學校參加會議。讓我們家校攜手,走近孩子,關愛孩子,為孩子創設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立體式教育平臺,構筑孩子燦爛美好的明天。盼望您在百忙之中能按以下事宜參加家長會!

   時間:__年5月10日下午

   流程:

   家長入場:14:35--14:45(入班)

   班級匯報:14:45--15:20(教室)

   班主任班級工作匯報

   填寫家長意見書

   家校溝通交流

   專家報告:15:30--16:40(運動場)

   注意事項:

   1、 在校期間,請您不要吸煙。

   2、 無特殊情況,請不要中途離場,會議期間,請保持安靜。

   3、 返家途中,請注意交通安全。

篇9

作者簡介:周汝雁,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及系統結構等課程教學。

課程考核是高校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它既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結果,又能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是課程教學結果的主要反映形式。公平合理且科學有效的考核機制不僅會對教學效果做出真實、客觀的反饋和評價,而且不同的考核方法會促使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方法做出不同的安排和選擇,學生也會根據考核方式、考核內容以及考核項目所占比例調整學習側重點和學習方法。專業課程是高校教學內容中最重要的部分,占據了學生學業的大半時間,因此專業課程的考核方法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以“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課程為例,對課程考核采用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調整指標權重系數的方法,得到了一種科學、合理、全面、靈活、公正的課程考核方法,該方法適用于因教學大綱調整,或因不同專業、不同教學目標的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

1現行計算機專業課課程考核評價方法

現行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評價方法主要有筆試、實驗、課程設計等,基本上是以筆試為主,實驗為輔,少數課程采用課程設計。考試成績一般采用百分制,依據平時作業成績、期中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和實驗成績綜合評定,平時作業成績占10%~30%,期中考試成績占20%~30%,期末成績占40%~70%,實驗成績占20%~30%。期末考試方式多采用閉卷筆試方式。現行課程考核模式看似單一[1],但教師在實際操作時卻比較繁瑣,成績綜合評定時計算量大,容易出錯,特別是當學校進行教學改革時,隨著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調整,考核方式、考核內容以及考核各項成績所占比例進行調整后,計算方法也要進行調整[2-3]。以“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課程為例,該課程是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重要的必修課程,不僅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也有一定的實踐性,但由于學校的教學目標不同,理論教學部分和實驗教學部分安排的比例不盡相同[4-5],筆試考試成績和實驗成績所占比例就會不同,筆試考試成績可能由期中考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組成,也可能只有期末考試成績,這樣,課程考核操作繁瑣,計算量大,在考核方法調整后,計算方法也會有較大的調整。

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過程中對現行考核模式和方法進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采用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方法進行課程考核評價方法,并成功應用于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中[6],筆者將該思路應用于計算機專業課程考核中,得到一種適用性強的計算機專業課課程考核評價方法。

2 “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課程考核評價方法

2.1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雖然不同學校考核辦法不盡相同,教學目標及考核方法調整前后考核辦法會有所調整,甚至不同任課教師采用的考核辦法也不盡相同,但主要的考核指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各指標在考核成績中所占比例,因此通過設置一個較為固定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根據考核目標和考核辦法對不同的指標設置不同的權重系數,就可以靈活地進行成績的綜合評定。

結合“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和課程內容特點,建立圖1所示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為便于計算和最后的成績分析,體系中各指標均按百分制給出成績。

圖1 “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課程考核評定指標體系

課程學習結束,期末考試之后,每個學生對應課程考核評定指標體系指標得到一組成績數據,構成考核評定成績數據X =[x1, x 2, x3, x4, x5, x6]。

2.2確定權重系數

根據課程教學要求將考核評定指標體系中各評定指標按其占總成績分值的比例賦以權重系數 =[1, 2, 3, 4, 5, 6],其中:1+2+3+4+5+6 =1,對于不考核的項目i=0。

2.3考核評價方法

若采用百分制進行考核,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可由下式得到:

Sf = • X

= x1×1+x2×2+…+x6×6(1)

若采用等級制進行考核,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可按等級劃分的門限閥值進行劃分。

成績計算完畢便可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等級評定和教學效果分析。

3實例分析

學期結束后,由一個班20名學生按學號排列各項成績得到矩陣A為:

若出勤情況占5%,平時作業成績占10%,無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成績占60%,實驗成績占25%,無課程設計。則各項指標的權重系數值見表1。

表1考核評定指標權重系數

不同學校考核辦法不同時,教學目標及考核方法調整后,只需對i進行修改。

矩陣A經式(1)計算后,可得到20名學生的綜合成績,見表2。

表2學生綜合成績

若采用等級制進行考核,按門限閥值90,80,70,60,將學生成績分成優、良、中、及格、不及格5類,分類結果見表3。

表3學生等級成績評定結果

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中參與考核項的分析可通過計算各項的平均成績進行,根據各考核項平均成績可以反映學生各考核項目的教學效果,F1,F2,F3,F4,F5, F6各項的平均成績見表4。

4結語

全面、靈活的考核方法有助于教師的教學,能客觀公正地反映教學效果,科學公正合理考核方法的也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能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采用上

表4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中各考核項的平均成績

述考核方法,教師可以靈活地根據課程的授課對象及課程安排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并可根據教學目標調整指標權重系數,從而引導學生根據指標權重合理進行學習安排,考核內容全面,能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評價。

該方法在“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課程考核中使用較為滿意,還需在進一步的教學實踐和其他計算機專業課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并應用于自動閱卷及成績考核系統中,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同時提高考核成績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參考文獻:

[1] 聞麗華. 計算機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 農業職業教育,2005(2):48.

[2] 楊紅杰,易明. 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 6030-6031.

[3] 劉文娟,梁志勇.“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 現代計算機,2010(2):60-62.

[4] 孫新德,劉超慧. 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教學改革[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7615-7616,7636.

[5] 徐愛萍,黃源. 成教生“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 計算機教育,2010(2):9-11.

[6] 周汝雁,黃冬梅,陳慶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考核機制探索[J]. 計算機教育,2009(5):90-92.

An Assessment Method on Computer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ZHOU Ruyan, SHEN Xiaojing, LUO Jiemin, CHI Tao

篇10

一、當前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的必要性

期末筆試的成績比重很大,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期末的成績占到80%,期末決定了學生是否及格。有一部分學生平時不學習,臨近考試采用突擊學習的方式,考試雖然及格了,可是考試后沒多長時間基本都忘了。為了平時成績得高分,同學之間抄襲作業的情況很常見,破環了學生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了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結合目前考核體系對于本課程存在的問題,應該對現行考核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革。調整的原則是結合本專業學生的特點和專業課程體系,理論聯系實際,著重培養理論聯系實際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改革的目的是要正確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二、考試改革的方法

重視學習過程,增加期中考試。采用過程化考核思想,避免學生突擊學習,增加期中考試。用8周左右的時間學習完數組之后進行一次期中考試。目的是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程序設計語言。期中成績占總成績的30%。降低期末考試成績的權重。避免期末考試成績“一錘定音”。數據結構中的樹和圖連同查找和排序內容是期末考試的重點。為了避免遺忘線性結構的內容,期末考試也要涉及期中的相應知識點。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40%。

為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加上機實踐考核。上機實踐采用階段式的考核方式。為了避免學生的抄襲,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上機考核的內容不做統一規定。學生至少完成兩個題目,一個是線性結構插入h除等操作;另一個是非線性結構和排序中選出一個題目。兩個題目分別在期中和期末考試之前考核完畢,考核的重點是看學生對程序的理解、上機熟練操作的程度以及答辯情況。為了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后續課程的延伸,對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出色,勇于創新的學生給予加分的獎勵。實踐題目完成情況占總成績的23%,獎勵加分占2%。

降低平時成績。現行的考核體系中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偏高。平時成績的主要來源應該是學生理論課的課堂表現,包括出勤。從課堂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思考,出勤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5%。

三、考核的結果分析

考核結果的分析主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進行對比。橫向是指不同年級的同一門課程(10級和11級對比);縱向是指同年級學生的兩門課程(11級的計算機方向專業課程只開設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和《數據結構與算法》)。橫向對比的結果表明同一門課程不同年級學生的掌握情況,縱向對比的結果顯示出來的是學生的基礎和對后續課程的影響。

本次考核的主要對象是信息與計算科學系11級學生共78人,《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成績分布如下:

單獨的成績很難說明問題,下面從橫、縱兩個方面結合具體的數據進行分析。《數據結構與算法》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11級和10級學生成績分析如下表:

縱向對比:從信息11級《數據結與算法》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兩門課程成績分析可以看出11級學生對《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掌握情況不好,從及格率、優秀率、最高分以及最低分中都能體現出來,先行課的學習情況直接影響后續課程。

橫向對比:從數據表中可以看出11級的成績最高分和最低分要比10級好,兩個年級及格率的差距很小。11級的不及格率是10級的1倍,平均分差了9分,得出的結論是11級學生的基礎差很多。

通過兩組數據的對比,不難看出,11級學生學習先行課《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情況不好。11級《數據結構與算法》不及格率比10級低0.74%,平均分低0.71,但優秀率高3.43%,最低分和最高分的差距由80分縮小到62分。就11級學生《數據結構與算法》和先行課《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成績對比來說,最低分和最高分的差距由92分縮小到62分,及格率提高23.65%,平均分提高16.49分,優秀率提高3.95%。從成績上可以看出11級的學生整體成績有所提高。也就是說明本次的課程考核改革取得了相應的效果。

篇11

閆老師針對語文試卷進行分析:“一年級的語文成績整體較好,這份試卷不僅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對學生基本能力進行了考查,從試卷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她還對比了各個小題的得分率,清晰地指出:“一年級老師更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向40分鐘的課堂要效率,課后也要扎實地進行培優補差工作。”

篇12

十一月初,利用自習課時間對高二年級十個教學班部分學生進行座談,學生提出的問題十分誠懇,對老師們的整體評價較高。學生反應:絕大多數教師工作認真敬業,教學水平高,知識淵博,對學生富有耐心,教學方法得當。絕大多數班級班風正,學風濃,正處于良性發展態勢。但是,學生們對老師也提出了不少建議和意見,而且有些問題反應比較強烈。具體歸納如下:

1、平行班部分課堂紀律較差,個別教師只教不管,教學效果不好,有些課堂在學生心里成了每天的“睡覺課”和“說話課”。

2、老師和學生交流太少,下課后老師在教室停留時間短,還有極少數老師下課比學生準備得早,跑得比學生快,學生有很多問題不能當堂解決。

3、個別教師評講試題只讓學生看答案或自己念答案,缺少分析過程,缺少師生互動,重難點不突出。

4、部分教師對學生的作業檢查力度不夠,作業批改不及時,試卷批閱尺度不客觀(太松)。個別班級還出現讓課代表批改作業等不良現象。

5、個別教師上課不嚴肅,太隨意,上課時間經常與學生談論與教育教學無關的話題,學生反應強烈。

三、主要措施及要求

1、將學生的建議和意見及時反饋給相關教師,并限期改正。

2、各班在本月內召開好科班會,認真總結前一段時間班級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制定好后三個月工作重點及主要措施。尤其是重點班要盡早確定培優對象,制定詳細具體的培優措施。

3、重點班從下周開始,各學科堅持每周額外進行一次強化訓練,試題難度不能低于襄樊統考和高考難度。試題容量和訓練時間可以根據學科性質適當調整。

4、為了讓學生“進得來,留的住,學得好”,全體教師要進一步端正思想,樹立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奉獻意識和危機意識。要把教學工作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5、班主任要繼續發揚奉獻、吃苦的精神,要把工作做細做實,時刻關注學生的各種變化,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加強學法指導。

篇13

“多元智能理論”之父加德納說過:“過去和現在我們都應該相信評估是對于教育發展最有力的手段”,一個完整的教育教學環節必須要包含評價分析這一環節。考試成績是對教育教學成果的量化,運用正確合適的方法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價分析,可以使學生洞悉自己的位置,使教師和學校決策者洞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教育資源。國外有專門的國際教育評價協會(IAEA)、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EA)、學生考試研究中心(CRESST)、研究學習過程性指標(NSSE)的機構一直在研究教育規律和評價標準。

教育統計學的研究歷史很早[1],研究的方法從描述統計---推斷統計--多元統計分析,美國的桑代克(E?L?Thordike)為了達到“極力以心理學與統計學為工具而研究教育學,使教育科學化”的目的,于1904年撰寫了社會統計學應用手冊《心理與社會測量導論》,這是世界上第一本有關教育與心理統計學的專著。

二、成績分析的數據預處理

學生成績信息一般包括:學院、專業、班級、年級、學期、性別、籍貫、課程、學號,可從中研究課程之間相關性、考試難度區分度等信息。在評價分析之前,要對成績做數據預處理,一方面要針對職能部門的需求做預處理,另一方面要從統計分析的方便性、后續研究考慮。

(一)、成績格式轉化

(二)、成績分布

目前針對成績分布特點的討論不斷,統計上的分布最常見的是正態分布,有人認為成績分布不是正態分布,是負偏態分布(即高分較多),正好說明教育產生了效果。我們針對高等數學課程進行研究,利用2007-2008年的數據,發現成績分布呈現雙峰特點,是負偏態分布(即高分較多),不是正態分布。

根據考試的目的不同可將考試分為選拔性考試和合格水平考試。選拔性考試是一種難度競賽考試,它期望學生的考試成績呈現正態分布,出現比較極端的分數分布,從而有利于甄別和選拔。各種競賽和升學考試等都屬于選拔性考試。合格水平考試是一種成就考試,旨在考核學生是否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并不要求學生的分數呈現正態分布,反而希望學生成績的分布能呈現負偏態分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清考等都屬于合格水平考試。從學校教育目的的角度看,合格水平考試是更具有普遍意義的學校考試。因此,學生考試成績呈現負偏態分布時,說明教學恰恰是成功的[2]。

(三)、針對需求的數據處理

通過與教務處老師的交流,了解到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有:重要課程主要特征(均值、優秀率、不及格率)年度變化、重要課程匯總(均值、等級成績率、樣本容量)。

我們分析了重要課程的各個年度均值、優秀率、不及格率,此處為節省篇幅僅列出4門課程的相關數據表,從中發現:

1、《高等數學》課程的平均分和優秀率呈逐年下降趨勢,需要盡早穩定下來。

2、《大學物理》的不及格率偏高,這是學生因素還是教師因素,需要繼續分析。

2、《電路分析基礎》起伏較大,需總體控制。

3、《電子電路基礎》的不及格率偏高,平均分偏低.

三、結束語

考試成績是對教育教學成果的量化,運用正確合適的方法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價分析,可以使學生洞悉自己的位置,使教師和學校決策者洞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教育資源。有些細節的研究工作很重要,但是在學術界至今仍是空白,例如:基于成績分布,發現普遍不是正態分布,那么到底是什么統計分布呢?這一問題,我們做了探索性分析,發現極值(Ev)分布和韋伯(Weibull)分布是最接近的兩個。

參考文獻:

[1] 互動百科:教育統計學 http://

[2] 張國才,學生學習成績負偏態分布的合理性,江蘇高教[J],2002 (2):74-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丘北县| 临海市| 页游| 光泽县| 平凉市| 阳城县| 彭阳县| 宁城县| 棋牌| 安溪县| 喀喇沁旗| 清水县| 天峻县| 确山县| 瓦房店市| 太保市| 修文县| 调兵山市| 甘洛县| 马边| 大埔县| 靖边县| 克山县| 荔浦县| 天长市| 孟州市| 昌乐县| 榆树市| 西和县| 来安县| 壤塘县| 昆山市| 加查县| 涞源县| 台中市| 浙江省| 剑阁县| 承德市| 深泽县|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