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化學重要知識點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純堿、蘇打、天然堿、口堿:Na2CO3
小蘇打:NaHCO3
大蘇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瑩石:CaF2
重晶石:BaSO4(無毒)
碳銨: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食鹽:NaCl
芒硝:Na2SO4·7H2O(緩瀉劑)
燒堿、火堿、苛性鈉:NaOH
綠礬:FaSO4·7H2O
干冰:CO2
明礬: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
瀉鹽:MgSO4·7H2O
膽礬、藍礬:CuSO4·5H2O
雙氧水:H2O2
皓礬: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剛玉:Al2O3
水玻璃、泡花堿、礦物膠:Na2SiO3
鐵紅、鐵礦:Fe2O3
磁鐵礦:Fe3O4
黃鐵礦、硫鐵礦:FeS2
銅綠、孔雀石:Cu2(OH)2CO3
菱鐵礦:FeCO3
赤銅礦:Cu2O
波爾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劑: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過磷酸鈣(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過磷酸鈣(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氣、沼氣、坑氣(主要成分):CH4
水煤氣:CO和H2
硫酸亞鐵銨(淡藍綠色):Fe (NH4)2(SO4)2 溶于水后呈淡綠色
光化學煙霧:NO2在光照下產生的一種有毒氣體
王水:濃HNO3與濃HCl按體積比1:3混合而成。
鋁熱劑: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機部分:
氯仿:CHCl3
電石:CaC2
電石氣: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烴:是良好的制冷劑,有毒,但破壞O3層。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氣成分(石油裂化):烯烴、烷烴、炔烴、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爐氣成分(煤干餾):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
蟻醛:甲醛HCHO
福爾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蟻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麥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軟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藍墨水褪色,強酸性,受熱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高中化學重要知識2顏色
鐵:鐵粉是黑色的;一整塊的固體鐵是銀白色的。
Fe2+——淺綠色
Fe3O4——黑色晶體
Fe(OH)2——白色沉淀
Fe3+——黃色
Fe (OH)3——紅褐色沉淀
Fe (SCN)3——血紅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藍綠色
Fe2O3——紅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體
銅:單質是紫紅色
Cu2+——藍色
CuO——黑色
Cu2O——紅色
CuSO4(無水)—白色
CuSO4·5H2O——藍色
Cu2(OH)2CO3—綠色
Cu(OH)2——藍色
[Cu(NH3)4]SO4——深藍色溶液
其他: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狀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膠狀沉淀
Cl2氯水——黃綠色
F2——淡黃綠色氣體
Br2——深紅棕色液體
I2——紫黑色固體
HF、HCl、HBr、HI均為無色氣體,在空氣中均形成白霧
CCl4——無色的液體,密度大于水,與水不互溶
KMnO4--——紫色
MnO4-——紫色
Na2O2—淡黃色固體
Ag3PO4—黃色沉淀
S—黃色固體
AgBr—淺黃色沉淀
AgI—黃色沉淀
O3—淡藍色氣體
SO2—無色,有剌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
SO3—無色固體(沸點44.8 攝氏度)
品紅溶液——紅色
N2O4、NO——無色氣體
NO2——紅棕色氣體
NH3——無色、有剌激性氣味氣體
高中化學重要知識3現象
1、鋁片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
2、Na與H2O(放有酚酞)反應,熔化、浮于水面、轉動、有氣體放出(熔、浮、游、嘶、紅)
3、焰色反應:Na
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Cu 綠色、Ca磚紅、Na+(黃色)、K+(紫色)
4、Cu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
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7、P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色,加熱后恢復原色
9、NH3與HCl相遇產生大量的白煙
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生刺眼的白光
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色粉末(MgO),產生黑煙
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
13、HF腐蝕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色變為灰綠最后變為紅褐色
15、在常溫下:Fe、Al
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試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氣呈粉紅色
17、蛋白質遇濃HNO3變黃,被灼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
18、在空氣中燃燒:
S——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H2——淡藍色火焰
H2S——淡藍色火焰
CO——藍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藍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燒——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19.特征反應現象:
20.淺黃色固體: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SO2(加熱后又恢復紅色)、Cl2(加熱后不恢復紅色)
22.有色溶液:
Fe2+(淺綠色)
Fe3+(黃色)
Cu2+(藍色)
MnO4-(紫色)
有色固體:
紅色(Cu、Cu2O、Fe2O3)
紅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藍色[Cu(OH)2]
黃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氣體:
Cl2(黃綠色)
NO2(紅棕色)
高中化學重要知識4考試中經常用到的規律
1、溶解性規律——見溶解性表;
2、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3、在惰性電極上,各種離子的放電順序:
陰極(奪電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Al3+>Mg2+ >Na+ >Ca2+ >K+
陽極(失電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屬作陽極,電解時陽極本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Pt、Au除外)
4、雙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左邊寫出水解的離子,右邊寫出水解產物;
(2)配平:在左邊先配平電荷,再在右邊配平其它原子;
(3)H、O不平則在那邊加水。
例:當Na2CO3與AlCl3溶液混和時:3CO32- +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5、寫電解總反應方程式的方法:
(1)分析:反應物、生成物是什么;
(2)配平。
6、將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寫成二個電極反應的方法:
(1)按電子得失寫出二個半反應式;
(2)再考慮反應時的環境(酸性或堿性);
(3)使二邊的原子數、電荷數相等。
例:蓄電池內的反應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試寫出作為原電池(放電)時的電極反應。
寫出二個半反應: Pb –2e- PbSO4
PbO2 +2e- PbSO4
分析:在酸性環境中,補滿其它原子,應為:
負極:Pb + SO42- -2e- = PbSO4
正極: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注意:當是充電時則是電解,電極反應則為以上電極反應的倒轉:
陰極:PbSO4 +2e- = Pb + SO42-
陽極: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42-
7、在解計算題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離子恒等、電子恒等、電荷恒等、電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質量守恒、差量法、歸一法、極限法、關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
(非氧化還原反應:原子守恒、電荷 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守恒用得多)
8、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
9、晶體的熔點:原子晶體
>離子晶體 >分子晶體 中學學到的原子晶體有:Si、SiC、SiO2=和金剛石。原子晶體的熔點的比較是以原子半徑為依據的:金剛石 > SiC > Si (因為原子半徑:Si> C> O).
10、分子晶體的熔、沸點: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
11、膠體的帶電:一般說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
的膠體粒子帶負電。
12、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價的S)
例:I2 +SO2 + H2O = H2SO4 + 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氫鍵的物質:H2O、NH3、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樣)的密度小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
16、離子是否共存:
(1)是否有沉淀生成、氣體放出;
(2)是否有弱電解質生成;
(3)是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4)是否生成絡離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 等];
(5)是否發生雙水解。
17、地殼中:
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強的酸
18、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
(-38.9C。),;
熔點最高的是W(鎢3410c);
密度最小(常見)的是K;
密度最大(常見)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時就成為了酸雨。
20、有機酸酸性的強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3-
21、有機鑒別時,注意用到水和溴水這二種物質。
例:鑒別: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與水互溶),則可用水。
22、取代反應包括:鹵代、硝化、磺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
23、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總質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變的。
恒等于單一成分該質量時產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飽和烴(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發生氧化褪色)、有機溶劑[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烴、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發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酰銨(HCNH2O)、葡萄溏、果糖、麥芽糖,均可發生銀鏡反應。
(也可同Cu(OH)2反應)
計算時的關系式一般為:—CHO —— 2Ag
注意:當銀氨溶液足量時,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H2CO3
反應式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26、膠體的聚沉方法:
(1)加入電解質;
(2)加入電性相反的膠體;
(3)加熱。
常見的膠體:液溶膠:Fe(OH)3、AgI、牛奶、豆漿、粥等;氣溶膠:霧、云、煙等;固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等。
27、污染大氣氣體: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
工業三廢:廢渣、廢水、廢氣。
29、在室溫(20C。
)時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難溶。
30、人體含水約占人體質量的2/3。
地面淡水總量不到總水量的1%。當今世界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31、生鐵的含C量在:2%——4.3%
鋼的含C量在:0.03%——2% 。粗鹽:是NaCl中含有MgCl2和CaCl2,因為MgCl2吸水,所以粗鹽易潮解。濃HNO3在空氣中形成白霧。固體NaOH在空氣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氣體溶解度: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氣體的體積。
高中化學重要知識5離子共存問題
離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離子的性質及溶液酸堿性等綜合知識。凡能使溶液中因反應發生使有關離子濃度顯著改變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難溶、難電離、氣體物質或能轉變成其它種類的離子(包括氧化一還原反應),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弱堿陽離子只存在于酸性較強的溶液中,如Fe3+、Al3+、Zn2+、Cu2+、NH4+、Ag+
等均與OH-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陰離子只存在于堿性溶液中。
如:
CH3COO-、F-、CO32-、SO32-、S2-、PO43-、AlO2-均與H+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陰離子在酸性較強或堿性較強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們遇強酸(H+)會生成弱酸分子;
遇強堿(OH-)生成正鹽和水。
如: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陰、陽離子能相互結合生成難溶或微溶性的鹽,則不能大量共存.
如:Ba2+、Ca2+與CO32-、SO32-、PO43-、SO42-等;Ag+與Cl-、Br-、I- 等;Ca2+與F-,C2O42- 等
5.若陰、陽離子發生雙水解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如:Al3+與HCO3-、CO32-、HS-、S2-、AlO2-、ClO-、SiO32-等Fe3+與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與AlO2-、SiO32-、ClO-、CO32-等
6.若陰、陽離子能發生氧化一還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如:Fe3+與I-、S2-;
篇2
1 含化學藥組分中成藥的組方特點
1.1抗感冒藥的組方特點 在抗感冒藥的中成藥中絕大部分都為中西藥復方制劑。此類中成藥的特點是以常規治療感冒的中藥為主,配以解熱鎮痛類、抗過敏類西藥。
1.2補虛藥的組方特點 在補虛藥的中成藥中有一部分為中西藥復方制劑。此類中成藥的特點是以具有補益作用的中藥為主,配以維生素類西藥。
1.3降壓藥的組方特點 在降壓藥的中成藥中有少部分為中西藥復方制劑。此類中成藥的特點以平肝潛陽類中藥為主,配以降壓類西藥。
1.4消化系統用藥的組方特點 在消化系統用藥的中成藥中有一部分為中西藥復方制劑。此類中成藥的特點是以中藥的健胃消食理氣中藥為主,配以制酸類西藥。
1.5糖尿病用藥的組方特點 在降糖藥的中成藥中有少部分為中西藥復方制劑。此類中成藥的特點是以治療消渴病中藥為主,配以降糖類西藥,西藥組分主要為格列本脲。
1.6止咳平喘化痰藥的組方特點 在止咳平喘化痰藥的中成藥中也有一部分為中西藥復方制劑。此類中成藥的特點是以中藥的止咳平喘祛痰藥為主,配以鎮咳平喘祛痰類西藥。
1.7心腦血管藥的組方特點 在心腦血管藥的中成藥中也有一部分為中西藥復方制劑。此類中成藥的特點是以中藥的活血化淤藥為主,所配西藥主要包括維生素c等。
1.8五官科用藥組方特點 在五官科用藥的中成藥中也有一部分為中西藥復方制劑。此類中成藥的特點是以宣肺通竅和辛涼解表類中藥為主,配以抗過敏和收縮毛細血管類西藥。
2 含化學藥成分中成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2.1應嚴格掌握其適應證。
2.2應嚴格遵循藥品說明書。
2.3使用方法要得當。
2.4注意老年肝腎功能狀況不好的患者。
2.5注意聯合用藥。
2.6掌握藥品不良反應的防治措施。
3 含其他西藥成分的中成藥使用注意
3.1含西藥成分的感冒中成藥使用注意 ①含安乃近成分中成藥的使用注意:在服用含有安乃近成分的中成藥時,切不可隨意加大劑量,更不能長期使用,年老體弱者用藥尤其應慎重,不能再同時加用西藥解熱。對安乃近、吡唑酮類及阿司林類藥物過敏者禁用。②含對已酰氨基酚成分中成藥的使用注意:長期大量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尤其是腎功能低下時,可出現腎絞痛或急性腎功能衰竭、少尿、尿毒癥。若與肝藥酶誘導劑尤其是巴比妥類并用時,發生肝臟毒性反應的危險增加。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慎重。服用超量可出現惡心、嘔吐、胃痛、胃痙攣等癥狀。③含馬來酸氯苯那敏成分中成藥的注意事項:氯苯那敏也稱撲爾敏,常用其馬來酸鹽,用于各種過敏性疾病,并與解熱鎮痛藥配伍用于感冒,但有嗜睡、疲勞乏力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服藥期間,不得駕駛車船、登高作業或操作危險的機器。
3.2含有鹽酸麻黃堿中成藥使用注意 鹽酸麻黃堿對于前列腺肥大者可引起排尿困難,大劑量或長期應用可引起震顫、焦慮、失眠、頭痛、心悸、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心絞痛患者應禁用含鹽酸麻黃堿的中成藥。
3.3含吲哚美辛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達35%~50%,其中約20%的患者常用不能耐受而被迫停藥。潰瘍病、哮喘、帕金森病、精神病患者、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14a以下兒童一般不用;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病、肝腎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且不宜與阿司匹林、丙磺舒等西藥合用。
3.4含有氫氯噻嗪的中成藥使用注意 氫氯噻嗪引起的不良反應最常見為低血鉀,同時因其可抑制胰島素釋放,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故肝腎疾病、糖尿病患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所以使用含有氫氯噻嗪的中成藥時一方面要注意氫氯噻嗪本身所具有的不良反應,同時也要避免重復用藥,以防止藥物自身不良反應的發生。
4 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通過對含化學藥組分中成藥組方特點及其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的了解,臨床醫師、藥師及患者就可以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該類中成藥。
參 考 文 獻
篇3
2. 對于學校設施來說,由于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特殊性學校應建立兩個會計模擬實驗室,一個是手工模擬實驗室,主要用于手工會計的實驗,且實驗項目不能僅用于會計核算上,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稅收、金融等均應設置。另一個為會計電算化實驗室,主要用于財務軟件的演示應用與練習,且在實驗室中備有各種商品化財務軟件。這樣有利于學生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進行財務軟件的演示,利用教學案例進行電算化會計的實際操作。
二、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方法
1. 展示案例
在這一階段老師所要做的是向學生展示并講解案例,指出分析案例時要注意的問題,并提出問題,以引導學生正確分析案例。
例如:在會計要素教學中,資本公積這一帳戶的應用是一個難點,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設計:
給出案例:某集團收到海外投資300萬美元,以當日匯率1:7.8入帳,半個月后收到300萬美元,當日匯率為1:8,應怎么賬務處理?
案例思考:(1)半個月前確定有這筆投資時,折合成人民幣記入什么賬戶?(2)半個月后收到投資折合為人民幣,還和我們入賬時的價值相等嗎?
學生根據老師所提供的案例與案例思考題,便會帶著興趣和疑惑去分析,或是獨立準備,或是小組以討論的方式進行集體準備,對疑惑之處進行相互交流,以便為課堂上的案例討論打好基礎。
2. 案例分析
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案例的廣泛討論,根據學生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報告,各樹己見,教師進行歸納,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判,闡明會計案例的重點和難點,指出學生分析評價報告中的優、缺點,還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讓學生進一步自己分析和評價是否正確。
例如:根據以上案例可以引導學生分析:(1)半個月前確定有這筆投資時,折合成人民幣記什么賬戶?(學生回答:實收資本)(2)問學生:半個月后收到投資折合為人民幣,還跟不跟我們入賬的相等?(學生回答:不相等)(3)提出問題:能不能再記一次?(學生回答:那就重復了)(4)問題關鍵:多出來的怎么辦?能不能補記實收資本?回答:根據實際成本原則,企業的各項財產以實際取得時的價值入賬,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另有規定外,企業一律不得自行調整其賬面價值。給出正確答案:多余部分記入資本公積帳戶。
通過這種引導分析和評價復雜多變的會計和理財實際問題,讓學生掌握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3. 案例實踐
篇4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lant chemotaxonomy of Brassicaceae. MethodsHigh-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rassicaceae (mainly flavonoids basis). ResultsThe electrophoregrams of the studied species had more or less difference, so it could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species in Brassicaceae. Conclusion By using HPCE, we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solving some disput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Brassicaceae and exploitation of new medicinal resources in Brassicaceae.
Key words:HPCE; Flavonoids constitutes; Plant chemotaxonomy; Brassicaceae
十字花科植物包括330多個屬,約3 709種[1],各大洲除南極洲外均有分布,尤以北溫帶分布最多,其多樣化中心為伊朗-吐蘭、地中海和西北美地區。我國有102屬,412種[2],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以西南、西北、東北高山區及丘陵地帶為多,平原及沿海地區較少[3]。
十字花科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蕓苔屬和蘿卜屬是我國主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也可做調味品,還有許多作為藥用植物的種類,比如板藍根、大青葉的原植物菘藍Isatis tinctoria L.,葶藶子的原植物獨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等,此外,廣布種薺菜Capsella bursa-pastoria (L.) Medic.,帶花全草及根供藥用,具有清熱涼血、止血、降壓、利尿、消炎等功效,可根治結膜炎;廣布種蔊菜Rorripa indica (L.) Hiern,有止咳、平喘、解毒之功效,主治慢性氣管炎、肝炎等癥,外用可治瘡毒;小花糖芥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inn.全草及種子有健脾胃和消食之效等。該科植物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 Heynh.在植物生物學的各個領域實驗研究中被作為最重要的模式材料。因而該科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由于具辛辣氣味、十字花冠、四強雄蕊、角果等獨特特征,十字花科被公認為是一個自然科。但是科下分類一直以來是眾多學者爭論的熱點和焦點,主要體現在族的劃分、屬的界定和種的分類位置等方面[4]。十字花科族的劃分一直存有較多爭議。不同學者曾將其劃分為若干族,如Hayek將十字花科劃分為10個族,Schulz劃分為19個族,Janchen分為15個族,Takhtajan則將其分為14個族,但近來分子系統學研究結果認為這些劃分都存在問題。比如將原本親緣關系較遠的劃在同一族中,如獨行菜屬與薺屬;而將親緣關系很近的劃在不同族中,如葶藶屬與南芥屬。
在十字花科的屬間劃分上也同樣存在很多爭議,比如鹽生模式植物鹽芥所在的鹽芥屬,有些學者支持該屬的成立,有些學者認為應將其并入擬南芥屬,還有些學者認為應將其并入大蒜芥屬。此外擬南芥屬的分類也一度十分混亂,曾有多達50種的植物被放入該屬中。經過近年來一系列的分類修訂研究, 擬南芥屬僅包括9個種[5~7]。我國擬南芥屬植物1種2亞種[2]。
迄今為止十字花科植物中仍有許多分類問題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關于十字花科植物的系統分類研究仍需不斷全面深入。本研究首次利用高效毛細管電泳技術(HPCE)分析十字花科部分藥用植物中化學成分(主要以黃酮類為依據)的差異來初步研究各種屬親緣關系的遠近,為十字花科的系統分類及藥用植物資源開發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及試劑高效毛細管電泳儀(美國BECKMAN公司,型號:P/ACE System MDQ)、超聲清洗器、研缽、漏斗、容量瓶、濾頭、甲醇、硼砂等。
1.2 材料實驗材料為12種十字花科藥用植物(多為模式種),隸屬6族,10屬,經山東師范大學李法曾教授鑒定,標本存放于山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植物標本室(SDNU)。見表1。表1 實驗材料來源(略)
1.3 方法
1.3.1 預處理采集新鮮植物,自然晾干,將干燥植物材料全株剪碎,研磨,過篩,備用。
1.3.2 供試液制備取植物粉末2.0 g,加甲醇20 ml,超聲提取1 h,離心10 min,然后用濾紙過濾,濾液再用0.45 μm的濾頭過濾,濃縮定容于5 ml容量瓶中,備用。
1.3.3 HPCE分析
以含體積分數為15%甲醇的10 mmol/ L 磷酸二氫鈉-20 mmol / L 硼砂溶液(pH8.89)為電泳緩沖液,毛細管柱[57 cm(有效長度為50 cm)× 75μm i.d.,美國],于25 ℃,20 kV 恒壓下進行電泳分離,在245 nm 波長處檢測。毛細管柱使用前用0.10 mol/L 的NaOH、水和電泳緩沖液分別沖洗3 min,2 min 和2 min。每次電泳后,用電泳緩沖液沖洗毛細管柱2 min。
2 結果
12種藥用植物的高效毛細管電泳圖譜見圖1~12。
從高效毛細管電泳圖譜可以看出,所研究的12種十字花科植物在特征峰出現的時間、位置、峰形等方面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可以彼此區別開來,同時可以初步反映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據圖譜分析,擬南芥與葉芽擬南芥、琴葉擬南芥具有相似的特征峰,表明三者所含主要化學成分具有一致性,擬南芥屬目前包括9個種,我國1種2亞種[2],葉芽擬南芥和琴葉擬南芥在《中國植物志》第33卷[3]中,被放在南芥屬,在《Flora of China》Vol.8[2]中移入擬南芥屬中,從本實驗研究結果看,我國分布的擬南芥屬植物是一個單系,高效毛細管電泳指紋圖譜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支持《Flora of China》Vol. 8 中關于擬南芥屬的處理。而鹽芥屬的模式植物鹽芥的指紋圖譜與擬南芥屬的3種植物的圖譜具有明顯的差異,同時與大蒜芥屬的無毛大蒜芥也具有不同之處,因此本研究認為鹽芥既不位于擬南芥屬中,也不位于大蒜芥屬,支持鹽芥屬的成立,但相比而言,其系統位置與大蒜芥屬要更近一些。
小花糖芥是糖芥屬的模式種, Latowski等[8]曾建議將糖芥屬與大蒜芥屬放入同一族中,但本研究發現,小花糖芥的毛細管電泳圖譜與無毛大蒜芥差異明顯,但與擬南芥屬等三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研究不支持糖芥屬與大蒜芥屬具有較近的關系,似乎與擬南芥屬具有更近的親緣關系,該推測與近來的分子系統學研究結果相吻合[1]。
芥菜為蕓苔屬植物,圖譜分析發現其所含化學成分較復雜。此外從圖譜中發現,隸屬獨行菜族的薺屬與獨行菜屬、鳥頭薺族的鳥頭薺屬與舟果薺屬植物化學成分差異明顯,表明彼此之間具有較遠的親緣關系。
3 小結
從本實驗結果可以看出,高效毛細管電泳技術在確定十字花科植物的親緣關系遠近上還是起到一定佐證作用的,盡管目前僅從圖譜上來判斷植物的親緣關系的遠近難免有誤差,但亦可看出擬南芥屬幾種植物的化學成分非常相似,所以通過進一步的統計學處理,本項研究一定會為解決十字花科系統分類上一直存在的某些分歧提供新的證據,同時為利用藥用植物親緣學研究開發十字花科藥用植物新資源提供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Al-Shehbaz I A, Beilstein M A, Kellogg E A. Systematics and phylogeny of the Brassicaceae (Cruciferae): an overview[J].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Special Volume) , 2006: 89.
[2]Zhou Taiyan, Lu Lianli, Yang Guang,Al-Shehbaz. Ihsan A. Brassicaceae[A].In :Wu Z Y, Raven P H eds. Flora of China Vol 8 [M].Beijing: Science Press; St. Louis: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2001.
[3]周太炎, 郭榮麟, 藍永珍, 等. 中國植物志,第33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1.
[4]張學杰, 樊守金, 孫稚穎, 等. 中國十字花科植物系統分類研究進展[J].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3, 21(3):267.
[5]Al-Shehbaz I A, O' Kane S L. Generic placement of species excluded from Arabidopsis. Novon, 1999, 9: 296.
篇5
高中化學;學習興趣;多樣化;教學方式
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自我約束與擴展的重要心理狀態,也是提高教學效果與學習質量的關鍵性基礎。因此,教師在組織高中化學教學時,一方面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與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融入化學教學課堂中,增強學生對教學知識點以及教學邏輯的掌握,進而全面提高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性、主導性、積極性、實踐性,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思維能力與擴展化學思維范式,優化學生的整體化學綜合素質。
一、分析化學教學要求,將知識點進行系統化、細節化、框架化的梳理與整合
1.將化學知識點進行專題性梳理,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的化學知識點認知能力高中化學知識點多,知識點間聯系性差。因此,教師應該做好對化學知識點專題性梳理工作,尤其是應該立足于課本與考試考核要求的基礎上,將化學知識點進行有選擇、有目的、有側重的梳理與分析,讓學生可以對化學知識點以及考核要求有一個全面細致的認知與理解。
2.掌握化學知識點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將化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而且實際生活中對化學知識的運用與實踐對學生來說具有更強的吸引力與認知價值。因此,教師應該全面掌握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將化學教學與實際運用結合起來,通過生活現象、化工運用、生活經驗等進行課堂教學的情境設計,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學習興趣與深度理解。
二、開展形式多樣化的化學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性與參與性
1.利用化學課堂教學實驗,提高學生對化學現象、化學理論、化學實驗操作等方面的掌握由于小型的化學實驗在安全性與可操作性上都具有很強的教學實踐性,同時對提升學生的課堂興趣與專注度、規范化學實驗操作、視覺化化學實驗現象等都具有教學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化學課堂教學實驗,全面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與興趣。比如,教師在進行“鎂條燃燒”的教學時,可以將化學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等以化學實驗為基礎進行課堂教學演示,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熟悉程度與認知深度。
2.采用多媒體教學形式,擴展化學知識點運用、化學實驗操作等方面的廣度與深度多媒體教學軟件課堂通過視頻、圖片等進行形象化的教學呈現。因此,教師應該主動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化學學習與實踐對應起來,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豐富化學知識的整體框架,提升學生對化學實驗、化學現象、化學實踐的整體認知。比如,在進行“焰色反應”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高清圖片進行焰色反應的展示,增強學生對元素燃燒反應現象細節化的認知與掌握。
3.使用學生講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化學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教學引導把控能力教師應該主動將課堂教學過程交給學生自己來進行,幫助學生完成對化學知識點邏輯、化學教學思維、化學思維能力的全面擴展,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以及基礎素質。比如,教師可以將制取氧氣(產物中有氧氣)的知識點總結教學交給學生來進行,讓學生自己盡可能熟悉所有有關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化學實驗,提高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與熟悉,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興趣。
4.運用化學知識競賽的形式進行化學教學考核,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熟悉程度化學知識點多、思維要求高、細節性強。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化學知識競賽的方式來進行化學教學考核。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學生對化學問題進行搶答與講解,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每一個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榮譽感,進而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高中化學教學具有很強的學科特點,實驗多、理論強、知識點分散等原因都造成了學生學習困難,教師應該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化學游戲、化學知識競賽等形式,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積極性,讓化學學習不再單調乏味,這樣才能真正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
作者:李茂林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篇6
初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對化學知識點進行分層講解,而對于有的知識點卻與其他知識點分離,要進行單獨的講解,這就影響了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系統化,使得這個知識點難理解和難記憶。因此,做好知識的銜接,改革化學內容結構是新課改的重要要求。
1.1 以“織網”方式進行知識點銜接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初高中化學的教材進行了分析,發現了初中化學知識的介紹只是屬于常識性的,并沒有構建出一個統一的知識體系,其知識結構的主干是以物質分類進行介紹,每一章或者每一節的知識也只是針對重點來講解,幾乎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獨立的,很少有聯系。對于高中化學來說,其知識的主干是物質的量、化學反應速率、物質結構、能量變化、元素周期律。高中化學必將要從初中知識的點擴展到面,將知識點加以補充,將知識點與知識點緊密地聯系起來,變成一種知識網。以實現知識的積累,讓學生可以從化學知識中構建一個系統的體系。有些化學知識在初中沒有涉及或者缺少,在高中化學中有所體現,那么高中化學講解時就要與初中相聯系,以作為知識點的補充,比如,在初中化學中沒有學習由溶解度的內涵而進行溶解度的計算,那么就要在高中化學剛開始就要將其作為銜接展開教學,為高中化學的開端奠定好基礎;在初中化學中沒有將氫氣的化學性質和實驗室制法,那么在高中必修1第四章就需要進行一個銜接,為非金屬元素的講解奠定好基礎;又如初中忽略對鹽、堿、酸、氧化物分類的知識點,那么就要在必修1第二章中進行相應的銜接,聯系物質的分類進行講解。再如,SO42-、Cl-的檢驗被初中化學忽略了,那么就需要在高中化學必修1第一章進行補充和銜接,為學習必修1的知識奠定好基礎。
1.2 以“階梯”方式對教學難度進行調整
我國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初中化學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難度,然而對于學生來說,其難度還是很大,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后,因為基礎薄弱,使得高中化學的學習難度增加了,也為學生制造了壓力。尤其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這就使得高中化學無法將難度降下去,這就又提升了初高中化學的難度。而且我國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仍然為考試而進行教學,對于中考和高考的考點進行講解,而忽略其他知識點,這就使得化學知識體系的不完整,知識體系處于分裂和脫離的狀態,也就是無法實現知識點的聯系,因此,做好知識點的銜接,對難度進行調節是必要的。以“階梯”方式實現教學銜接是一種重要的改善方式。要循序漸進地增加化學知識的難度,這樣學生才能容易接受。比如,在初中化學中降低了氧化還原反應這個知識點的難度,以得失氧的角度簡單介紹氧化還原反應,而在高中就要逐步提升難度,首先,氧化還原反應以化合價的高低角度來認識;其次,氧化還原反應根據電子得失的觀點進行講解;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方程式進行配平的方法,這樣逐一提升了氧化還原的難度,最終不但讓學生掌握了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知識,同時也讓學生掌握了配平的方法,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學生也較容易接受。
2 化學學科教學方法的銜接
由于初中化學比較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力圖幫助學生找到教學方法,治安要簡單地掌握化學知識就可以,然而高中化學不僅提升了化學知識的難度,同時教師教學方式也比較抽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學的重點和目標。因此,初高中的教學方式是不同的,那么學生由初中過渡到高中,很難適應教學方式的改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必然要做好教學方法的銜接。
2.1 應用教學方案的教學方式
教學方案的應用不但為教學而且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化學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之前,教師要設計學生的學習方案,然后根據此方案進行教學。首先,在新課開始之前,讓學生進行預習,以整體掌握即將要學習的知識脈絡,構建一個學習的知識框架,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此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這樣教師在講解時就會容易很多,學生針對自己預習沒有弄懂的問題可以著重聽講,同時可以為實際的化學知識運用奠定理論基礎。對學生進行評價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反饋,針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進行反思,為下一步教學方案的設計提供依據。化學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構建一個知識框架,并設計一個學習方案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主動去學習,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在設計教學案時要特別設計哪些初高中相聯系的知識點,做好銜接。
2.2 運用情境教學方式
篇7
一、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根據人腦記憶科學而設計的課堂教學方式。目前我國很多學科都能夠把這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應用到教學中去,特別是像政治等文科課程。相對來說化學等理科學科應用思維導圖并不常見。除了課本的編制沒有經常應用到思維導圖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沒有很好的發揮思維導圖的重要作用。要想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化學的課堂效率就要首先明白思維導圖的內涵。
思維導圖具體說來是把人類的發散性思維具體化的教學模式,總的來說它利用各種視圖把人們的思維集中起來,在人們的大腦中建立其知識脈絡和相關的知識體系。剛開始的時候,思維導圖主要是作為一種筆記方法出現的,它多應用在知識點的整理與記憶上,課堂上應用思維導圖并不常見。隨著思維導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意識到應用思維導圖的優勢(可以輔助學生完成課前預習并且在課堂上把知識點以最簡潔明了的形式呈現出來)。思維導圖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一種樹狀發散結構,它以重要知識點為原點,隨后把知識點按照重要程度進行排列。也就是說在整個思維導圖中越是處于末梢的知識點它的重要性就不是特別高。
二、高中化學教學如何應用思維導圖
(一)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
課堂是學生能夠獲得知識點的最主要途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和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國各個學科都對課堂教學進行了改革和創新。高中化學是一門既強調理論知識又強調動手實踐能力的學科,所以改革課堂教學成為化學老師的工作重點。目前我國高中化學課堂的創新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比如探究式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等都有效促進了我國高中化學學科的發展。思維導圖在化學課堂中也得到了良好的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信息越來越多。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多樣,雖然這位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制造了機會但是這樣容易造成知識的混亂,這對這樣的情況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學科的特性開展知識點梳理,幫追學生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在我講解高一必修1《化學實驗基礎》這一節時,我根據這一節課的知識點特點。為學生繪制了思維導圖,很明顯在這一節中,化學實驗物質的實驗方法是重點,所以在思維導圖中,“實驗物質的各種方法”處于中心位置,位于二級的知識點主要是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物質鑒別和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和程序。很多化學教師都知道這一節的知識點比較繁雜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知識點疏漏的情況,而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為學生呈現出良好的知識點圖示。
(二)鼓勵學生在課下使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記憶
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住具體的知識點,而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在高中化學中,學科的知識點非常多,如果單靠老師進行課堂講解,學生不能完全掌握這些知識點,還需要學生在課下認真預習和復習,這樣才能保證學科的完整性。我一般會引導學生應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課前預習,也即是說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制思維導圖,在課堂講解前我會讓學生展示思維導圖并進行簡要的點評,然后在進行知識點講解,課后我會讓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修自己的思維導圖。然后將思維導圖上交,我進行二次評價。雖然這個過程看來比較簡單,但是通過這個過程學生能夠及時地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并學會如何學習。而且通過兩次點評學生的思維導圖我能夠了解學生的掌握特點,然后調整教學方案。
三、結束語
在長時間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明顯感覺到創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但是進行課堂教學要根據學科的特性和學生特點來進行,一定結合實際。思維導圖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雖然發展時間很長但是高中化學應用這種教學手段的時間并不長,要在化學教學中發揮這種教學方法的優勢還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一定要做到長期堅持使用,在教育過程中注意誘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習慣;二是積極改進形式和風格,導圖的形式一定多多樣,否則的話會引起學生的厭煩,不能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梁曉康,廖銳星,楊美珠,周合兵,莫海洪. 思維導圖在高一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人教版《化學1(必修)》第一章為例[J]. 化學教育 2011年08期
篇8
高中化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應對考試,更多的是為了激發起學生主動探索化學知識的興趣,見識到化學對于大千世界的作用,從中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從而促進化學知識學習效率的提高。
1.改變傳統的知識灌輸模式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都是采用知識灌輸的模式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是高中化學課堂中的主宰者,在課堂中起到主導的作用,而學生只是機械的接收知識。高中化學知識點繁多,而又比較分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不大,比如金屬鈉的性質:Na是一種非常活潑的金屬單質,能夠和許多物質反應,例如與S反應能生成硫化鈉,與H2O能劇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還原性較強,是由于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1,很容易失電子。再比如氫、氦、鋰、鈹、硼等元素的原子序數以及電子排布式等。如果學生僅僅是被動的去學習這些化學知識點,就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課業負擔,影響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
教師應該主動的轉變自己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角色,改變傳統的知識灌輸模式,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主觀意識,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主動的掌握化學課堂學習的節奏,更加積極的去學習,這樣才能高效率的學習并掌握高中化學知識點。
2.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
化學是一門具有實驗性質的學科,縱觀歷史上的重大化學發現,無一不都是在開展化學實驗的基礎上取得的,比如法國著名的女化學家―居里夫人,是在不斷的實驗中,才突破性的發現了釙以及鐳這兩種元素,并獲得了科學界的最高獎項―諾貝爾化學獎。如果學生僅靠在課堂中聽老師講述化學理論、化學原理等,是無法真正的體會到化學物質之間到底是如何反應的,再精準的語言也不如讓學生真正的看到化學實驗現象,體會其中的化學原理。
因此教師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應該多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通過科學的引導,首先打消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恐懼心理,接著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通過提前預習明白化學實驗的目的以及大致流程,在課堂中制定一系列詳細的化學實驗計劃,在學生看到實際的化學反應之后,再引入要學習的化學知識點,這樣學生在親自進行操作之后,肯定會對課本中的化學原理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3.增加高中化學教學的趣味性
由于高中化學知識點的增多及其難度的增大,很多學生都對高中化學有著較為抵觸的情緒,加之化學教師往往都是用生硬無趣的教學方法、單調的板書等來講述化學知識,這就更讓學生提不起對高中化學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采用網絡多媒體教學法,依靠網絡多媒體,能夠將高中化學中非常抽象的化學原理具象化,將課本中對化學反應現象的描述生動化的展現出來。比如,在講化學有機反應的知識點時,其中涉及到消去反應、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聚合反應等多種反應類型,每種反應類型中都會涉及到多種有機物,例如CH3COONa、C12H22O11等,這些有機物與平常所接觸到的H2O、CO2等簡單分子不同,它們分子量較大,分子結構比較復雜,學生學習起來會覺得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這些復雜結構的有機分子,使其三維立體結構呈現在學生面前,或者不同有機分子之間進行反應時,將其反應中分子結構變化的過程都展現出來,這樣就會大大減弱學生對這些復雜有機分子的陌生感,幫助其理解不同反應的過程,加深印象,以便更好的掌握這些有機反應。
4.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探究問題
學生能夠提出問題,本身就是對知識的一種思考,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主動去探究問題,在發現問題并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提高。生活中有很多現象都與化學知識相關聯,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根據知識點的類型,設計與生活相關的課題,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
比如在高中化學中,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而鐵又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金屬元素,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純鐵這種金屬進行觀察,然后提問,學生可能會問老師“展示的鐵是銀白色的,而我們平常所見的為什么是紅褐色的?”,這樣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本中找尋答案,因為鐵容易與氧氣、水等發生反應,從而生成紅褐色的鐵銹,繼而就可以讓學生繼續探究反應的過程及鐵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價位的轉變等知識點。
5.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
教師直接面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的作用不可替代,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就顯得更加重要。為了提高教學水平,教師首先要從自身做起,轉變意識,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教學中對教材的熟悉與掌握,更要主動拓展知識面,提高自身能力。教師除利用傳統信息媒介接受化學知識外,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上網查閱資料后經過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認識,經過長期的總結可達到豐富自身知識體系的目的。另外學校要注意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組織教師學習優秀課程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同時構建教師交流平臺,可通過定期舉行交流會等形式促進化學教師直接交流,分享教學心得,實現教學水平的共同提高
6.布置典型精煉的題目
做習題是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的重要手段,但在傳統教學活動中,這一手段被過分利用,學生往往要進行大量化學習題的練習。在保證教學質量同時為了減少學生的作業量,必須對題目進行精心設計,布置典型精煉的題目。題目必須緊扣所學知識點,重點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而不在其他方面設置難度。教師可根據作業情況掌握學生的學習程度并對題目進行詳細透徹的講解,使學生達到做題鞏固知識的目的。
結語
針對高中化學教學,可以從改變傳統的知識灌輸模式、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增加高中化學教學的趣味性、鼓勵學生發現探究問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布置典型精煉的題目等方面入手,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其動手能力,推進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最終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在高中化學教學改革中受益。
參考文獻
篇9
化學教學具有復雜性特點,特別是不同的教學在針對不同學生的時候教學模式具有差異性特點。合理配置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課程能夠提升教學質量。整合教學資源在基礎教材課程體系上不斷的進行課程教學完善,構建雙方之間的聯系紐帶。將兩者之間存在的重復點轉換為關聯教學。
1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課程協調內容
1.1整合教學知識點
根據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之間的關系,對教學知識點進行整合。結合教學的實際狀況內在的重復知識點要優化。特別是在物理化學中知識點的應用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回顧。整合之后的知識點能夠體現教學大綱的重點,根據教學進度安排進行課程設計。能夠使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都具有可操作性,這樣能夠避免學生單調的接受化學知識,更好的引導學生開展化學學習。
1.2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學習的過程中要增加學生的創新實踐環節,在教學中要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轉換課程教學功能,由知識的單一講解轉變為教學引導。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對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主要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優化教學方式,更多的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使學生能夠在獨立的環境中開展化學問題的思考。例如在無機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平衡教學知識點構造,針對化學計算方法進行總結,比較不同的教學模式。能夠在整體上確認化學基本情況。物理化學要結合課程主要內容,重點講解基礎知識。理論性較強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的知識點異同比較,總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不同的條件下開展化學計算,另一方面在整合教學內容的時候優化課程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增加教學實踐功能,設計合理的綜合實驗。學生通過實驗教學將會提升科研能力,是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重要體現。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教學方法的創新對于未來化學應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1.3加強學科之間的滲透
整合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之后,教師要根據教學主要內容適當性的增加兩門課程的專業知識點,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樣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開展化學學習。擴充的知識點并不需要系統的進行講解,可以簡單地進行說明。增加學科教學的前沿性,為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推動力。要對學科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的了解,能夠正確處理生活中實際問題。在無機化學中對于污染的處理與物理化學中有著明確的區別,物理化學主要講解的是相關概念,為學生介紹臨界流體,無機化學講解萃取技術以及降低污染的措施。在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學習中都需要通過對課程內容進行協調,使學生能夠明確教學的主要內容,針對教學的重點協調雙方之間的關系,處理好潛在的矛盾,使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既能夠相互促進同樣能夠差異存在。
2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課程協調教學方法
2.1重點教學
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課程協調要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資源的優化整合。不能夠簡單的對知識點進行劃分,要掌握一定的方式進行講解。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教學內容上會出現重復,并且限于學生知識水平,需要使學生能夠明確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的主要問題。注重教學主要內容,將部分內容在特定條件下系統的帶入到教學主體中。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在限定條件下研究學科本身的發展規律,重點傳授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基本知識,為學生開展化學研究奠定基礎,同時也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應用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
2.2統籌教學
無機化學主要研究的是無機化合物,是化學領域的重要分支學科,與有機化合物相對。物理化學是在物理學科與化學學科基礎之間發展起來的將化學現象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根據物理理論進行實驗,構建化學體系,總結歸納化學的基本發展規律。是化學科學重要理論基礎。物理化學能夠反映化學的主要發展趨勢。在無機化學中需要解決氧化還原反應,但是在物理化學中將要描述電化學的知識體系。兩者作為完整的理論體系能夠解決化學的基本問題。對于兩者理論知識要進行合理的分配,根據學生特點進行規劃。
3結束語
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教學模式簡單,并不適合新時期現代教育的發展需求。無極化學與物理化學課程協調教學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根據教學的主要內容結合實際情況,對于知識點進行有機配合,實現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教學相連接。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構建統一協調的課程。協調教學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深入性理解,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擴展科學思維。參考文獻:
[1]王小兵,盧文貫,任健敏.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課程整合與優化初步探討———以環境工程專業為例[J].大學化學,2014,4,28.
篇10
學習興趣在任何學科的學習中都是推動學習進步的主要動力,尤其像高中化學這種具有零散特點的學科更是如此。因此,學生要想提高化學成績,一方面與自己辛勤的汗水、所付出的努力相關,另一方面,要學會學習興趣的自我培養,只有培養出對一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上才不會感到枯燥無味,學起來才會輕松有效。而且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主動探索,在學習中解決問題的途徑以及方法,這是我國現代化教育的必然趨勢。
一、高中化學的學習特點
(一)教學模式零散
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中,知識點是環環相扣的,而且聯系十分緊密,比如高中化學中的有機化學,如果前面的基礎不牢固,往往會影響到這一章節的結構式的書寫;再比如物質的量和摩爾質量的知識點十分重要;化學結構式的書寫往往不僅僅需要死記硬背,還要注重理解才能在考試中得心應手。在教學中,由于知識點的繁雜,教師通常采用零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知識點的銜接方面仍需要加強。也因為如此,倘若前面的某一張章內容沒有鞏固,后面的知識必定會受到影響,而且隨著知識點的增多,難以理解的也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必將導致對化學徹底失去興趣。
(二)語言教學枯燥
因為高中知識繁多的緣故,許多教師為了加快課程進度往往采取理論知識教學,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高中化學中的有些章節本身就帶有枯燥無味的特點,倘若教師的課堂是這種“一言堂”的講課方式,不但不能幫助學生吸收課堂知識,反而容易使學生產生抵抗情緒,影響教學質量。
(三)教學方法的單一
高中化學分為蘇教版和人教版兩種教材,兩種教材又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學習部分,其中知識點的繁多可以說是浩瀚,如果僅僅依靠教師單一的教學方法,缺乏教學的有趣性、生動性,是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的。不但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一知半解,事倍功半。
二、培養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僅僅會提高學生在這一門學科的學習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在物理、語文、數學等科目上均會有所幫助。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主動挖掘自身的自主學習的潛能,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需要的不再是墨守成規的學生,而是需要那些會學習、敢學習的高素質人才。單單依靠教師的一味灌輸知識,是難以跟隨社會前進的步伐的。可見,自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對日后的發展也會起到重要作用。
三、如何培養化學學習的興趣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無論學習什么,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學生受益終身,也是學習效率的間接體現。因此,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上,首先一點要保證課堂上的高效率。另外,學生要每天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前初步的了解教學內容,將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樣在課上就不會盲目地聽課,找不到學習重點和難點;在上課學習的時候就會集中注意力,學習自己之前沒有弄懂的地方,將繁雜的知識點形成自己的體系,提高對化學的學習效率,加深課堂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在邊聽其他同學問問題的同時,自己也思考,了解答案背后的深意和思路。在課堂上還要積極與老師交流,積極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在回答問題的同時,也會加強自己的信心,慢慢的會感覺到自己對化學學科的喜歡;在課后要做一個系統的復習,對課前、課后不懂的知識點做一個全面的整理,爭取將書本上的知識化為自己的知識,這是自主學習的關鍵所在。另外,知識點的鞏固與加強是和大量做練習題分不開的,在一段時間后要經常做一些鞏固練習,加強對知識點的學習與記憶。
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后,記憶也會遵循一定的科W規律,這樣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就會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并且隨著學習成績的提高,自信心也會隨此增長,對自主學習興趣的培養也有一定的幫助。
(二)將化學知識貼近生活
相比外國的化學學習特點,外國教師更注重讓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像我國教師主動將知識灌輸在學生的大腦中。也正因為如此,這兩種不同的教學理念導致教學方法有大大的不同,雖然如此,作為學生可以博采眾長,吸取國外學生的學習方法,增強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拿美國來說,他們的化學教材將生活中的許多化學現象引入到教學之中,化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有時候就連做飯都帶有許多的化學知識,這樣淺顯易懂的教學方式,不會使學生學而無用,也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因此,我們在學習的同時,要學會將知識點聯系生活,比如我們做飯常用的小蘇打也就是化學中所說的碳酸氫鈉,在做飯時,我們常用小蘇打作為膨松劑,但在使用后會有一點點的咸味兒,這是因為碳酸氫鈉加熱后會殘留碳酸銨,因此會產生特殊的味道。將所學的知識點聯系生活,會加深學習的印象,不僅僅對化學學習中知識點的鞏固復習,也容易感到化學并不是脫離了實際生活的一門學科,恰恰是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增加了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
四、結論
化學作為一門繁雜的學科,培養自主學習興趣無疑對學生的化學學習和課堂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應該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上,尋找貼近生活的化學案例,增強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化學的學習成績。
篇11
化學反應、化學實驗、化學物質與化學方程式等都是高中化學學習的主要內容,高中化學知識點既復雜又繁多,這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逐一講解知識點,并采取相應對策幫助學生系統地了解與把握化學知識點,反之學生無法掌握知識點。化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若學生無法系統的掌握知識點,長期以往,學生會喪失學習積極性。因此,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系統性思維尤為重要。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系統性思維的重要性
化學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學科,既需要大量實驗支持又緊密聯系著朝陽科學,且是社會急需、承前啟后的實用性與創設性科學。毋庸置疑,化學一門應用較為廣泛的學科,其方式與情感價值是值得人們學習與借鑒的,但改革開放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應試教育的發展,尤其是高中階段,應試教育的發展趨勢直線上升,所以高中化學教學逐漸失去了基于生產與發展的生活世界,及失去了靈活的科學方式與情感的向度,最終只殘留貧乏枯燥的知識,日益陷入不良境地,成為了理科中的文科。新課改背景下,基礎教育逐漸有了新的活力,但高中化學教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至今仍居于缺乏系統性思維的狀態,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中化學教師落后的教學觀念與方式,大部分化學教師忽略了化學學科本身的系統性、忽略了化學與社會、科學等的互相影響與作業、忽略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等,只知道一味的灌輸學生零散的重難點與重要習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且學習目的也僅是提升化學考試分數。從高中生科學教育角度而言,我們應該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有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系統化知識,逐步產生科學態度,熟知科學方式,理解科學精神,以及幫助學生了解與掌握自身對社會、自然應負的責任,而不是盲目灌輸學生零散、脫離生活的空洞事實與理論知識。由此可見,系統思維是最適宜也是最急需的思維方式。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系統性思維培育策略
(一)基于新課預習掌握化學教材
鼓勵學生預習化學新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在新課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整體掌握化學教材,預先計劃化學內容。具體而言,學生首先需要熟讀化學教學內容,且速度不宜過慢;第二次預習則需要結合相應的預習綱要,且需要集中精力分析與思索教材中出現的問題,及創建教學目標,通常教師都希望學生閱讀教材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完成課后相應的習題,所以在新課預習的基礎上學生能夠掌握化學知識點,并認真標識出重難點,然后在課堂上結合重難點認真聽教師的講解,從而更好的理解重難點。由此可見整體掌握化學教材是新課預習的良好作用。
(二)基于知識總結加強系統性思維
學生系統性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整體掌握化學教學,并將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分列,產生完整的化學體系;教學需要幫助學生在學習階段有效融合化學實驗概念、物質組成等板塊,并從多個角度進行總結化學知識;教學需要幫助學生健全系統體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充實現有知識結構,并與舊知識相聯系。學習一段時間后,教師便可引領學生結合筆記本教學標準自行總結歸納知識點,或者是讓學生總結這段時間普遍出現的題型,或者讓擅長化學實驗的學生總結化學題涉及的方式,或者是讓學生總結系統性學習方式。學生在知識總結過程中,不僅提升了系統性思維而且把握了化學知識,以及提升了學習興趣。
(三)基于課后練習梳理知識
課堂學習固然重要,但課后練習也不容忽視,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需要注意題量,不能為了覆蓋課上所有知識點而布置大量作業,而是應該注重化學知識的梳理,著重布置反復強調的重點內容,在此基礎上拓展化學知識,以及針對學生經常出錯的題目布置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認清錯誤的原因,并深追其本質,從而培養學生系統性的化學思維。在做課后練習題的過程中,先要用心的整理化學知識,每一道題目涉及哪些知識點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把握練習方向,探尋解題契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系統性思維對高中化學教學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升教學質量,但系統性思維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課前預習、課上總結、課后梳理至關重要,從而加強學生的系統性思維,以及幫助學生產生系統性化學知識框架。
【參考文獻】
篇12
1.1從初中化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來看,初中化學是任何一名學生初次接觸化學知識的基礎,為此,要讓每一位學生有良好的化學基礎,引起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這就有必要教導學生學會遷移,學會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諸如類比、聯想等等。讓學生學會遷移,也就是讓學生學會用已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去解決新問題,尋找知識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也能進一步深化已學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1.2從化學知識的學科角度來看,化學知識包括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化學觀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識。它的學習過程也可以大致分為“感知、加工、形成、聯系、整合、應用”這幾個階段。而初中化學是學生化學知識教育的啟蒙教育階段,讓學生理清化學知識的來源以及感知化學知識的概念很是重要。初中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就是讓學生學會找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找規律,找相似點。這種能力的培養無疑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
2.淺談初中生化學知識遷移能力培養的途徑
2.1引導學生學會利用組圖的方式來培養學習遷移能力。曾經在教育界有這樣一句話“給你的思維畫一幅導圖”,這句話形象揭示了有關思維的深深奧妙。我們知道,化學知識的學習并不是零散的,而所謂思維導圖的方式就是確定一個中心主題,由這個主題展開一系列有關聯的分支,這樣層層推導就有利于知識重點的把握,找到知識之間的關聯,由此及彼,從而不斷擴展知識面,培養良好的學習遷移能力。我們可以用化學課本中有關“燃燒與滅火”的知識來舉例說明。假如以“火”為主要主題,由它展開則可分出這樣幾個次主題,即燃燒條件、預防火災、如何自救、認識消防標志,在燃燒條件中又可以分為著火點、氧氣、可燃物等。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串聯知識點,也可以讓學生學會系統地掌握知識,真正做到學習的有效遷移。
2.2引導學生重視化學知識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培養遷移能力。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有其自己的規律,通過重視學習過程可以讓學生看到知識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逐漸養成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舉一個具體的實例來說,在“質量守恒定律”的學習當中,我們首先通過實驗現象的感知、實驗現象的分析從而歸納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通過對此現象的微觀分析得出,原子質量、原子種類、原子數目不變,從而讓學生清楚元素的種類不變、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分子的數目可能改變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明白化學反應的實質,也能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會感悟、體驗,增強化學知識的遷移觀念,提高初中生的化學知識遷移學習能力,切實提高學習效率。
2.3引導學生學會課后復習,課前預習,學會總結、反思。遷移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要在已有的認知系統下來實現知識點之間的靈活運用,即它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來進行發散、轉換。所以,學生學會復習是形成知識系統網絡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學生學會知識點之間轉移的一大重要前提。在此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構建有效的知識網,通過知識網絡的建構來將新舊知識、相關聯的知識進行梳理;從而使知識更加合理化、系統化。而復習則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最有效途徑,通過復習不僅使原有知識更加深入人心,進一步加深理解,同時這也是將新舊知識聯系、關聯新舊問題、拓展學生遷移能力的重要手段。
篇13
一、培養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每個人學習新的知識時,并不是一次性就能接受的,為了使自己更好地學習新的知識,可以通過預習對新知識有一個大體認識與了解。然而預習也是有技巧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所擁有的輔導教材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閱覽,畫出自己所認為的重點,并對這些重點進行解剖分析,當然要懂得新舊知識的結合,還要學會將自己不懂的知識點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堂上解決自己的問題。最后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公式等知識點多讀幾遍,以便熟記于心。
二、課上聽講
在做好充分預習基礎上,在課堂上能更好地跟上老師的節奏,使自己的思維更活躍,并且大大集中自己上課時的注意力。緊跟老師的上課思維,抓住課堂重點,帶著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上課,仔細聽老師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有哪些地方是自己沒有想到的,以便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彌補自己的弱處。有時也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解決問題獨特的解法,這樣更有利于課堂內容的掌握。
1.在聽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做筆記,畢竟書本只是知識的濃縮版,更多的詳細解答是老師在課上板書或者口述的,所以在課上要勤快地動自己的筆頭,但也不是老師上課講的所有內容都要記錄,學會抓住重點,否則自己在忙著做筆記的同時也會遺漏重要的知識點。
2.化學這門課有大量的實驗,所以在課上要對老師所做的實驗詳細地觀察分析,記錄實驗反應的現象及產生的結果。
因此,在化學這門課上,要認真地聽好每一節課的內容,課上的時間比較短暫,我們要借助筆記進行課后學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點。
三、及時復習鞏固新知識
及時復習課上所學的內容,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因此,好的復習方法是很重要的。
1.在課后我們要對課上所做的筆記內容進行及時的整理與歸納,對課堂內容進行總體回顧,使課上的內容在自己的腦子里系統化、詳細化。
2.我們要把新舊知識進行結合,發現新的規律和知識點,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適當的拓展,使自己對各個知識點更好地融會貫通。
3.在自己總結與分析的情況下,還要做一些習題對自己所學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測試與鞏固,看看自己在課上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點,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需要通過一些習題對這些新知識進行系統的檢測。
(1)做習題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如若不細心就算做再多題目也是于事無補的,所以在做習題的時候,要學會認真審題,學會分析題目的要求,不要一看到題目就盲目地寫答案,否則很容易導致做題失誤。所以在做題時要先學會審題,在仔細通讀并且分析題目后再進行答題,確保準確率,從而降低失誤概率,達到精練的要求了。
(2)在做題時,有很多學生都會出現本可以做對的題目卻做錯了的現象,這說明有很多學生不知道應該如何做題,只知道盲目地趕時間,而忽視做題的準確性。因此,要提醒學生在做題時要做到,通讀全題,認真審題,看清題目中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假設條件及需要解決的問題;要學會分析題目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及概念,做題目時所要用到的化學知識點,分析問題與條件之間存在的關系,并且善于觀察題目中是否含有隱含條件或者考察內容。在進行最后解答時根據題意與條件,選擇自己所能得到的最佳解題方法,在進行公式轉換、數據處理等對細心程度有較高要求的步驟時,一定要仔細審查與計算,對最后結果也要進行適當的分析與檢查,以確保正確性。
(3)最后,對于不同的題型要學會總結,這也被視為提高做題效率的一個重要環節。
四、建立屬于自己的錯題集
對于每次測驗結束或者平時學習中所做的錯題要進行匯總,建立自己的錯題檔案,這個檔案中不僅僅包含錯題,還要寫明自己做錯的原因,是思考方式的錯誤,還是知識點錯誤、又或者是運算的失誤等原因,并且把正確的解題步驟寫下來。
1.錯題集中不僅僅可以記錄自己做錯的題目,還可以將自己平時學習中認為重要的知識點匯總在錯題集中,這樣在復習時,看到其中某一個知識點,就可以聯想到跟這個知識點緊密相關的一些習題,使習題與知識點相互連接。也可以記錄下有規律性、具有特殊意義的知識點和有代表性的例題。這樣可以使自己對這些重點知識不斷地進行加強鞏固,以便熟練地掌握這些知識點,在遇到陌生的題目時不至于慌亂而不知所措。
2.還需定期對錯題集進行分類整理,這個過程可以使學生在歸類整理的過程中再次學習,再次認識錯誤,再次總結做題經驗教訓,使自己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從而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刻使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更牢固。
3.建立自己的錯題集后并不是就完成任務了,這不是建立錯題集的初衷。為了使其更好地發揮其本身的作用,所以在平時,要經常翻閱自己的錯題集,防止在以后的做題中再次出現相同的錯誤。要使自己做到同一題或者同一類型的題目不錯兩次,從而減少自己的錯題量。也要學會跟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每個學生的基底不同,所以錯題類型也不同,所以通過學習交流,可以吸取到其他同學的經驗教訓,并從中得到啟發,以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從而增強自己在做題過程中的準確性。如果能從同學所做的錯題集中得到一些啟發,使自己不犯類似的錯誤,那么自己的成績也將有更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