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外科學全書 瘢痕整形美容外科學》由蔡影龍主編
蔡景龍,1986年畢業于山東醫科大學,1994年創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燒傷整形科,1997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9年任碩士生導師,2001年破格晉升教授并任山東大學整形外科博士生導師,2004年獲評山東省醫藥衛生系統首批中青年重點科技人才,任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美容整形燒傷外科主任。2005年和2010年兩次榮獲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很好醫師獎。2006年被聘為山東省整形外科學重點學科帶頭人。2009年7月被選拔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任整形十六科主任、瘢痕綜合治療中心主任。2013年獲評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二級教授和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整形外科博士生導師。
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教育部、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市課題評審專家,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常務委員、瘢痕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抗衰老分會副會長、整形與重建外科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雜志》、《中華整形外科雜志》、《中華創傷雜志》、《中華燒傷雜志》、《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中國美容醫學》及《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等10余本雜志編委、常務編委等。
醫療方面:擅長瘢痕和瘢痕疙瘩防治、腫脹局麻技術、男女乳房整形、醫學美容外科手術,為萬余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塑造了美麗。教學方面:1998年主編出版的《現代瘢痕治療學》,為我國靠前部瘢痕學專著:2008年主編出版的《現代瘢痕學》(第2版),被譽為"瘢痕學的百科全書",首先提出了瘢痕防治動態綜合療法、瘢痕疙瘩臨床分類方法和瘢痕疙瘩發病的腫瘤源性學說等學術觀點;參編了全國??漆t師培訓教材《整形外科學》、衛生部規劃教材《美容外科學》(第2版)等著作18部;指導了30余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科研方面:主持開展瘢痕方面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北京市和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各1項,170余篇,獲教育部、中華醫學會、山東省科委等成果獎勵10余次。
上篇 瘢痕整形美容基
靠前章 人體皮膚的發育、結構、功能與美學
靠前節 人體皮膚的胚胎發生
第二節 正常人體皮膚的組織結構
第三節 人體皮膚的生理功能
第四節 人體皮膚美學
第二章 皮膚創傷修復
靠前節 概述
第二節 皮膚創傷愈合類型
第三節 皮膚創傷修復過程
第四節 皮膚創傷修復影響因素
第五節 皮膚創傷修復轉歸
第六節 皮膚創傷修復研究的啟示
第三章 胎兒創面無瘢痕愈合研究
靠前節 概述
第二節 胎兒創面無瘢痕愈合的特征
第三節 胎兒皮膚細胞外基質
第四節 胎兒創面無瘢痕愈合的機制
第五節 胎兒創面無瘢痕愈合的調控
第六節 胎兒創面無瘢痕愈合的動物模型
第七節 胎兒創面無瘢痕愈合展望
第四章 瘢痕的臨床特點與病因學
靠前節 瘢痕的發生率與臨床特點
第二節 影響瘢痕發生的內在因素
第三節 影口向瘢痕發生的外在因素
第五章 瘢痕病理學
靠前節 細胞病理學
第二節 組織病理學
第三節 瘢痕形成過程
第四節 免疫學因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第五節 細胞因子與瘢痕形成
第六節 細胞凋亡與瘢痕形成
第七節 基因與瘢痕形成
第八節 瘢痕形成的影響因素
第九節 瘢痕轉歸
第六章 瘢痕的臨床表現與診斷
靠前節 臨床表現
第二節 臨床分類與常見類型瘢痕的臨床特點
第三節 臨床分期和分度
第四節 診斷方法
第五節 診斷規范
第六節 臨床評價方法
第七節 鑒別診斷
第七章 瘢痕的臨床處理原則
靠前節 預防
第二節 手術治療原則
第三節 非手術治療原則
第八章 瘢痕手術治療注意事項
靠前節 術前注意事項
第二節 術中注意事項
第三節 術后注意事項
第四節 不同類型瘢痕手術方法選擇
第九章 瘢痕手術的麻醉
……
第十章 瘢痕整形美容中醫療糾紛的防范
中篇 瘢痕整形美容常用技術
第十一章 瘢痕手術常用方法
第十二章 軸型皮瓣的臨床應用
第十三章 皮膚軟組織擴張術
第十四章 顯微外科技術
第十五章 毛發移植術
第十六章 藥物療法
第十七章 激光治療
第十八章 放射治療
第十九章 加壓療法
第二十章 物理康復療法
第二十一章 生物療法
第二十二章 心理治療
第二十三章 綜合治療與防治動態綜合療法
下篇 各部位及特殊類型瘢痕的整形美容
第二十四章 頭皮瘢痕
第二十五章 額眉部瘢痕
第二十六章 眼部瘢痕
第二十七章 鼻部瘢痕
第二十八章 口周瘢痕
第二十九章 耳部瘢痕
第三十章 頰部瘢痕
第三十一章 頸部瘢痕
第三十二章 軀干部瘢痕
第三十三章 四肢瘢痕
第三十四章 會陰部瘢痕
第三十五章 特殊類型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