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數學是中國傳統科學文化百花園中一朵璀燦的奇葩。自先秦以迄清末,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出現了一批又一批天才的數學大師,撰寫了一部又一部經典的數學名著,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經驗豐富世界的輝煌成就。近代以來,中國數學家又在艱難困苦中,繼承中國古代數學的傳統,汲取西方近代數學的先進精華,中西結合,融會貫通,努力攀登數學高峰。可以預料,中國將在21世紀成為世界上的數學大國,其前景燦爛,令人備受鼓舞。
及時章 古代算器與算法語
及時節 籌算回顧
一、算籌
二、籌算算法
三、歌訣與籌算簡化
第二節 珠算
一、珠算的起源
二、算盤早期的形式與結構
三、早期珠算口訣的特點及存在問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文藝作品中的"珠算盤
及時節 宋元作品中的珠算盤
一、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的算盤
二、《五山文學全集》和《五山文學新集》中的算盤
三、劉因《靜修先生文集》中的算盤
四、元初畫家王振鵬繪制的珠算盤
五、《元曲選》中的算盤
六、《輟耕錄》中的擂盤珠、算盤珠、佛頂珠
第二節 明代作品中的珠算
一、《魁本對相四言雜字》和《新編對相四言》中的珠算
二、《金瓶梅》等書中的算盤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珠算名家與珠算名著
及時節 《數術記遺》
一、徐岳與甄鸞
二、《數術記遺》作者之爭
三、對甄鸞及《數術記遺》的新認識
四、《數術記遺》中的非珠算內容
第二節 《盤珠算法》和《數學通軌》、《一鴻算法》
一、徐心魯與《盤珠算法》
二、柯尚遷與《數學通軌》
三、《一鴻算法》
第三節 程大位與《算法統宗》
一、程大位
二、《算法統宗》
三、《算法統宗》與《算法纂要》明代版本考
第四節 《算學新說》與《算法指南》
一、朱載墉與《算學新說》
二、黃龍吟與《算法指南》
第五節 盤海補遺
第六節 清代的珠算家及其著作
一、李長茂與《算海說詳》
二、方中通與《數度衍凡例》
三、李子金、杜知耕、毛宗旦
四、沈士桂與《簡捷易明算法》
五、梅彀成與《增刪算法統宗
六、張豸冠與《珠算入門》
七、潘逢禧與《算學發蒙》
……
第四章 明代珠算法
及時節 珠算加減法
第二節 普通珠算乘法
第三節 金蟬脫殼法
第四節 珠算商除法與歸除法
第五節 定身乘除法
第七節 珠算開方法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實用算術歷史研究
及時節 實用算術體系的形式(秦漢
第二節 實用算術的深化(東漢至唐中
第三節 唐中期到元中期的實用數學
第四節 實用算術的傳授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明代的實用數學
第七章 明代數學及科學就用數學的重新評價
第八章 明代政治經濟與實用數學
第九章 明代實用數學方法的傳播及現代意義
二、《算學寶鑒》現存版本研究
李儼《明代算學書志》稱:"《算學寶鑒》三十卷,明王文素(1524)撰,現存。北京圖書館藏有藍格抄本《算學寶鑒》六冊。"丁福保、周云青編《四部總目算法編》收有李儼撰《中算書錄》,載:"《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四十一卷,藍格抄本六冊,明王文素撰。"又云:"明王文素撰《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亦簡稱《算學寶鑒》。最近由北京圖書館于舊肆中發現。此書四百年各收藏家及公私書目,未經著錄。自序成于明嘉靖三年(公元一五二四年),比吳敬《九章詳注比類大全》(公元一四五。年)為遲。據其自序、卷首之集算詩及寶朝珍序文,知此書之成,時經三十年,王文素年已六旬,無力付刻,吉武杜瑾雖愿出資刊刻,而實現與否,尚無證明,是以流傳甚少。此書采集宋楊輝、明金陵杜文高、江寧夏源澤(公元一四三四年)、金臺金來朋諸家算法,加以編訂。其畫十六等圖,即出于楊輝,而所稱杜、夏、金三家著書名,尚未獲知杜、金二家,只夏源澤一人可考。據其目錄,全書共分子至亥等十二本(今訂成六冊),共四十一卷(自序作四十二卷)。"[7]查華印椿《中國珠算史稿》有類似說法。
這里出來一個問題,李儼《明代算學書志》與《中算書錄》中談論的是不是同一部書?若是,為何一日30卷,一日41卷?
我及時次在北京圖書館所見《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是1985年,當遠在李儼之后。我見《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41卷,首一卷,共42卷,真真切切,而非"自序作四十二卷"。抄本12冊,而非6冊。題汾陽王文素述于饒川西城之館(也題汾陽王文素寓饒川述編),有1513年寶朝珍序和1524年王文素自序。從李儼的介紹看,似李儼與我所見本相異。寶朝珍序:"先生又出平日所改正數書十帙,分為三十余卷,名日《通證古今算學寶鑒》",即1513年版為十帙,30余卷。
……
實用
好書 實用不錯 值得推薦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