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原始資料,本書解釋了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體育運動是如何形成和塑造的,這源自主要的政治和經濟事件。本書突出了媒體和體育之間的共生關系,并且次試圖解釋世界各地的現代體育運動的出現,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對體育歷史或體育社會學,或現代世界的社會和文化歷史感興趣的人士皆可閱讀。
本書描述了從十九世紀中葉至今,現代資本主義如何推動了體育產業的形成,從的視角勾勒了當今市場化運作的體育產業,是一本具有可讀性的介紹體育產業發展簡史的著作。
托尼•柯林斯,歷史學教授,英國萊斯特德蒙福特大學體育歷史與文化國際中心主任,曾任2012BBC廣播“運動和英國人”系列節目首席顧問。出版著作有《橄欖球大分裂》《英國橄欖球聯盟的社會歷史》。
譯者簡介王雪莉,博士,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副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組織變革、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中國式管理、價值觀和文化。著有《西風東漸:西方管理對中國企業的影響》《企業組織革命》《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用人模型與關鍵決策》等。
引
及時章 資本主義和現代體育的誕生 第二章 階級沖突和傳統運動的衰落
第三章 運動、民族主義和法國大革命
第四章 中產階級發明業余主義
第五章 女人和男性運動王國
第六章 維多利亞時代的體育產業革命
第七章 大英帝國時期的運動
第八章 不公平競爭:體育中的種族政治
第九章 足球的全球化
第十章 第二次革命: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運動
第十一章 革命中的體育
第十二章 “冷戰”中的性別、藥物和體育
第十三章 20世紀60年代的抉擇
第十四章 電視帶來的革命引言
及時章 資本主義和現代體育的誕生 第二章 階級沖突和傳統運動的衰落
第三章 運動、民族主義和法國大革命
第四章 中產階級發明業余主義
第五章 女人和男性運動王國
第六章 維多利亞時代的體育產業革命
第七章 大英帝國時期的運動
第八章 不公平競爭:體育中的種族政治
第九章 足球的全球化
第十章 第二次革命: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運動
第十一章 革命中的體育
第十二章 “冷戰”中的性別、藥物和體育
第十三章 20世紀60年代的抉擇
第十四章 電視帶來的革命
第十五章 贏家和輸家:世界新秩序中的體育
總結 體育的未來何去何從?
及時章
資本主義和現代體育的誕生
7
對于大眾而言,運動的形式和社會作用隨著時代遷移而不斷改變。但是到了16世紀,運動的三大類已經形成。有些運動與軍事訓練相關,比如格斗和馬術類的射箭、馬上槍術比賽。有些運動與宗教等儀式相關,比如英國在圣誕、懺悔節等宗教節日時舉辦的社區宴會和運動會,即教會售酒節(Church Ales)和足球比賽。有些運動是在集市或節日上舉行,比如五月柱舞(Maypole dancing)和女性的罩衫賽跑(smock racing)。當然,很多運動的開展僅僅是因為人們有空閑時間,比其他運動更加自發和隨意。
這些分類并不互相沖突,而是可以重疊,甚至可以合并。中世紀的精英們有大量的空余時間,他們開發了復雜的比賽活動。社會最富裕的階層有能力聘請劍術、室內網球、馬術等運動的專業人士和教練。但是這些活動與現代體育不同,它們沒有普遍適用的規則,不是商業行為,也沒有和日常生活區分開。有時候人們會針對運動來賭博,舉辦運動的酒館店主也會趁機增加飲料和食品的銷售。然而在18世紀之前,這些商業行為都是偶然性的,并沒有促使運動成為文化生活中的獨立范疇。
從18世紀初開始,英國最重要的一些運動的性質改變了。到17世紀50年代左右,英國最重要的三大運動——賽馬、拳擊和板球——發生了根本性的質變。這些運動起源于農村,后來卻有了顯著變化。相較于其前身的農村運動,這些運動有了普遍適用的規則,并且能夠系統性、有規律地產生收入。
簡而言之,這些運動成為了商品,觀眾付費觀看、運動員收費參與、可以押注大額賭注。現代體育開始形成了。
然而,現代體育為什么會發祥于這個歐洲西北海岸上的、被喬治 奧威爾(George Orwell)稱為“寒冷而微不足道的小島”的地方?為什么是在這個時期?
這不是因為英國人比歐洲其他國家更熱愛運動。其他歐洲國家也有類似的運動傳統。在近代歐洲的早期,幾乎每一個地區都有本地運動的風俗。比如意大利佛羅倫薩有復雜的卡爾喬足球(Calcio)、歐洲大陸隨處可見的簡單的跑步和跳高、跳遠。西班牙斗牛彰顯了西方世界對流血運動的熱愛,在英國則表現為斗雞和斗公牛。法國的運動傳統與英國極為相似。法國北部盛行蘇爾球(Soule)運動,這是一種在教區和其他社區間舉行的球類運動。法國拳擊是一種流行的搏斗運動,但與現代自由搏擊并不相似。室內網球(Jeu de paume)是現代網球在中世紀的先驅。在古典槌球(Jeu de mail)運動中,人們用木槌打球,與現代的槌球運動類似。此外,法國的上流社會和英國貴族一樣熱衷于賭博。一位17世紀初期的觀察家發現,英吉利海峽兩岸的這兩個國家,在運動的習慣上并無二致。
然而,法國等國家的傳統運動并沒有驅動19世紀末、20世紀橫掃歐洲大陸乃至全球的體育革命。起源于英國的現代運動和基于英國模式發展的運動,才是體育革命的主流。一些美國運動在20世紀大行其道,但它們也都源于英國。比如
美式足球由英式橄欖球發展而來,棒球是英國的傳統運動,籃球由強健派基督徒發明。與歐洲不同的是,在19世紀中葉以前,美洲的運動長期不發達、缺乏活力,甚至沒有運動。在18世紀的英倫三島,經濟和社會發展推動了傳統農村運動的轉變,這也體現了英國在現代體育發展中的中心地位。
18世紀,英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國家,尚未達成工業化。封建制度在農村的殘余,正被逐步掃清。在此前的兩個世紀中,經濟和社會的性質發生了巨變。歐洲的其他國家,按照封建制度的固定社會階級來組織農業,而英國則是由擁有土地的貴族按照資本主義利潤驅使的原則進行組織。17世紀中葉的英國革命摧毀了封建制度的經濟殘余,競爭獲得租賃、土地和工作已經成為社會規范。歐洲貴族以隨行扈從的人數來彰顯地位,英國貴族則已經以財富為標準。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國內還是國外,甚至是休閑娛樂,英國經濟的目的都是產生利潤。
得益于英國尤其是英格蘭農業經濟的發展,英國貴族對待財富的態度與歐洲貴族迥異,其財富積累也豐厚很多。英國貴族的財富不僅來自農業,還有戰爭獲利、政府合同、股市投機以及在大英帝國海外殖民地的投資。此外,從伊麗莎白時代起,英國貴族就有大額賭博的傳統,這種傳統在此時發展成為了金融投機的狂潮。正如勞倫斯 斯通(Lawrence Stone)所說,對于英國貴族而言,“用100英鎊押注擲骰子和投資高風險的探險航行、購買弗吉尼亞公司(Virginia
Company)的股票和下注賽馬,心理上是一樣的”。在英國,彰顯貴族地位的手段不僅是揮霍財產,還有奢侈浪費。尤其是年青一代,他們通過賭博來展示自己揮霍不盡的財富、充沛的男性氣概和大量的休閑時間。1750年,坎伯蘭公爵(Duke of Cumberland)押注杰克 布勞頓(Jack Broughton)和杰克 斯萊克(Jack Slack)之間的一場頗有爭議的比賽,損失了一萬英鎊。這樣的賭注絲毫不少見,也遠不是當時單次下注較大的運動賭博。
體育將十八世紀的商業規則和十九世紀的業余主義的紀律管控結合起來,反映了資本主義“世界新秩序”的現實。縱觀現代體育發展的宏觀歷史潮流,本書發掘了驅動體育擴張的基礎動力。閱讀此書,能夠更好地理解今天的全球化體育產業。——鮑明曉(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中國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體育發展戰略研究會委員)
在體育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閱讀一本有關資本主義體育簡史的書,不是簡單地模仿,而是以史為鑒,更好地理解體育。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更多懂歷史、懂體育、懂產業的人共同貢獻力量。
——楊揚(中國位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冠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活動時購買,好多專業書籍。相當劃算。
寶貝不錯 喜歡
這次購買的圖書很是不開心,硬皮封面居然被褶皺,壓有深坑,有塑封但封面依然有黑色劃印,至于排版,字體設計的很大,感覺很是怪異,書的內容,待讀完豆瓣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