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獻章(1428—1500),字公甫,學者稱白沙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詩人。是嶺南入祀孔廟的大儒。《陳獻章年譜》對陳獻章的生平、學術以及交游活動,進行了詳盡考察與論述;對清人阮榕齡《編次陳白沙先生年譜》中的許多缺漏與錯誤,做了補充與辨正。
黎業明,生于1962年,廣西岑溪人,哲學博士。曾先后就瀆于北京人學、中山大學哲學系,現為深圳大學周學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中陶哲學史和明代嶺南思想史研究,著作由《梁澈溟評傳》(合著),《湛若水年譜》。
凡例
新會白沙陳氏世系表
譜前
年譜
宣宗宣德三年戊申( 1428),一歲
宣德四年己酉(1429),二歲
宣德五年庚戌( 1430),三歲
宣德六年辛亥( 1431),四歲
宣德七年壬子(1432),五歲
宣德八年癸丑(1433),六歲
宣德九年甲寅( 1434),七歲
宣德十年乙卯(1435),八歲
英宗正統元年丙辰(1436),九歲
正統二年丁巳(1437),十歲
正統三年戊午(1438),十一歲
正統四年已未(1439),十二歲
正統五年庚申( 1440),十三歲
正統六年辛酉( 1441),十四歲
正統七年壬戌( 1442),十五歲
正統八年癸亥(1443),十六歲
正統九年甲子( 1444),十七歲
正統十年乙丑( 1445),十八歲
正統十一年丙寅( 1446),十九歲
正統十二年丁卯( 1447),二十歲
正統十三年戊辰(1448),二十一歲
正統十四年已巳( 1449),二十二歲
代宗景泰元年庚午( 1450),二十三歲
景泰二年辛未( 1451),二十四歲
景泰三年壬申(1452),二十五歲
景泰四年癸酉(1453),二十六歲
景泰五年甲戌( 1454),二十七歲
景泰六年乙亥( 1455),二十八歲
景泰七年丙子(1456),二十九歲
景泰八年、英宗天順元年丁丑(1457),三十歲
天順二年戊寅(1458),三十一歲
天順三年己卯(1459),三十二歲
天順四年庚辰( 1460),三十三歲
天順五年辛巳( 1461),三十四歲
天順六年壬午( 1462),三十五歲
天順七年癸未( 1463),三十六歲
天順八年甲申( 1464),三十七歲
憲宗成化元年乙酉(1465),三十八歲
成化二年丙戌( 1466),三十九歲
成化三年丁亥(1467),四十歲
成化四年戊子(1468),四十一歲
成化五年己丑(1469),四十二歲
成化六年庚寅(1470),四十三歲
成化七年辛卯( 1471),四十四歲
成化八年壬辰(1472),四十五歲
成化九年癸巳(1473),四十六歲
成化十年甲午(1474),四十七歲
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四十八歲
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四十九歲
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五十歲
成化十四年戊戌( 1478),五十一歲
成化十五年己亥(1479),五十二歲
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五十三歲
成化十七年辛丑( 1481),五十四歲
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五十五歲
成化十九年癸卯( 1483),五十六歲
成化二十年甲辰( 1484),五十七歲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五十八歲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 1486),五十九歲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 1487),六十歲
孝宗弘治元年戊申(1488),六十一歲
弘治二年已酉(1489),六十二歲
弘治三年庚戌( 1490),六十三歲
弘治四年辛亥(1491),六十四歲
弘治五年壬子(1492),六十五歲
弘治六年癸丑(1493),六十六歲
弘治七年甲寅(1494),六十七歲
弘治八年乙卯(1495),六十八歲
弘治九年丙辰(1496),六十九歲
弘治十年丁巳(1497),七十歲
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七十一歲
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七十二歲
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七十三歲
譜后
武宗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
神宗萬歷二年甲戌(1574)
萬歷十二年甲申(1584)
附錄
一、翰林檢討白沙陳先生行狀
二、白沙先生墓表
三、白沙先生遺像贊
四、石翁陳先生墓志銘
五、明故翰林院檢討白沙陳先生墓碣銘
六、明故翰林院檢討白沙陳先生改葬墓碑銘
七、明儒學案白沙學案案語
八、陳獻章傳
征引及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