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陳默老師有上萬個小時的咨詢經驗,咨詢對象絕大多數都是兒童及青少年。在此基礎上,她才能敢說她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樣的父母、什么樣的家庭教育,以及遇到問題時,父母應該怎樣幫助自己的孩子。這本書沒有理論的堆砌,主要目的是讓父母覺得這本書有用。一本書能做到有用就很不簡單,這體現了一種自信,這種自信既來自陳默老師對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的了解,也來自她長達二十幾年的實踐生涯。本書針對小學生較常出現的各類具體問題,為父母及老師分析形成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本書分為八章,包括關注孩子的情緒、促進孩子的思維發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訓練孩子的學習習慣、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異常情況處理、幫助孩子度過心靈危機、塑造有良好品質的孩子。其內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針對性、可讀性,語言流暢、感人,具有感染力。
陳默,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獲學士學位,后攻讀教育心理學碩士研究生課程。系上海心理學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長期從事心理教育工作,自1996年起擔任心理咨詢工作,2004年獲得國家職業心理咨詢師資格,被華東師范大學特聘為專家咨詢師。具有豐富的臨床診斷和矯治經驗,接診過多動癥、抽動癥、自閉癥、阿斯貝格綜合征、情緒行為障礙、人格障礙、原發性及繼發性學習困難、青少年性心理障礙、各類神經癥及少年兒童心理疑難雜癥,獨創學習困難“三維”診斷“五行”矯治理論,被納入中學教師培訓教材。多年來多篇,其中《初中教師課堂教育外顯行為對初中生學習心理影響的研究》獲全國中小學教師心理教育論文二等獎,《將戶外游戲活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嘗試》獲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二等獎。作者工作之余為《少年兒童報》《少年科技報》《新聞晚報》《新德育》等報刊的心理輔導專欄執筆,獲得廣泛好評。
及時章 關注孩子的情緒
孩子經常精神萎靡
當孩子開始妒忌別人
那些考試焦慮的孩子
妥善應對敏感多疑的孩子
孩子愛發脾氣
對所有人都很冷漠的孩子
孩子在學校里戰戰兢兢
永遠要做及時名
在學校里太無聊
總是做追隨者的孩子
希望所有人都最愛自己
從不會約束自己的孩子
深感孤獨的孩子
總和其他孩子合不來
稍受批評就痛哭流涕的孩子
孩子開始和同學攀比
父母打了孩子
第二章 促進孩子的思維發育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課文總是背不出來
要不要參加奧數訓練
計算總是出錯
如何讓孩子愛閱讀
讀不懂題外之意
對學習英語沒興趣
遇到難題就退縮
如何平衡孩子的學習與玩耍
第三章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讓孩子有學習興趣
孩子從小就開始偏科
幼小銜接對策
孩子不肯積極舉手發
做作業拖拖拉拉
不會寫作文的孩子
父母要不要陪著孩子做作業
孩子不肯做作業
孩子不喜歡老師
孩子不愿去學校
考試前后父母該怎么做
老師投訴孩子不守秩序
不可以用錢來激勵孩子學習
如何恰當地鼓勵孩子學習
第四章 訓練孩子的行為習慣
怎樣給孩子制定規矩
孩子早上不肯起床
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
讓孩子按時上床睡覺
放學回家后先做作業
不催促就讓孩子行動起來
讓孩子做事有始有終
幫助孩子規劃自己的時間
成為有毅力的孩子
孩子沉溺于電子游戲
孩子不肯好好吃飯
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第五章 鼓勵孩子與同伴交
所有的孩子都可愛
不能幫孩子挑選伙伴
平等面對孩子的小伙伴
當孩子被人欺負了
當孩子欺負了別人
被所有小朋友排斥的孩子
觀察孩子的交友特點
班里有個特殊孩子
孩子不愛出門
第六章 異常情況處理
孩子患了多動癥
改變孩子對立、挑釁的行為
患非典型自卑癥的孩子
當心兒童癔癥發生
孩子患了學校恐懼癥
從不在學校說話的孩子
總在學校摸生殖器的孩子
孩子患了抽動癥
對性萌生興趣的孩子
讓左撇子有個愉快的童年
有書寫強迫癥的孩子
第七章 幫助孩子度過心靈危機
當孩子遭遇了可怕的創傷
幫助孩子面對親人的死亡
當家庭出現重大變故
父母要離婚了
留守孩子依然可以健康成長
被母親拋棄的孩子
無奈轉學的孩子
老師要求孩子留級
孩子被摸了敏感部位
永遠缺席的父親
在學校里和同學打架之后
經歷校園霸凌事件
天天爭吵的父母
第八章 塑造有良好品質的孩子
讓孩子成為有禮貌的人
怎樣讓孩子不說謊
能為別人考慮的孩子更受歡迎
做不怕事、不惹事的孩子
尊重公共秩序,培養合格公民
會謙讓的孩子有福
培養守諾言、講信用的孩子
感恩教育怎么做
比慘教育培養了什么
朋友推薦的書,內容很好,針對各種情況作出具體分折解決措施。特別感謝快遞小哥,本來地扯寫的單位,但第二天周五沒到,請他改送小區里了,謝謝!
看評論買的,還不錯
不值得購買,內容空洞
不錯,講得比較詳細,讀后有收獲!
陳老師沒有虛話,每一句都腳踏實地,非常有幫助!!
這本書非常實用,案例也反應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而且也給出了解決辦法,真是相見恨晚!
主要講方法,家長比較實用,案例都是平時生活和學習中常見的問題,推薦大家購買。我是聽了陳默老師的講座被吸引的,舉例生動形象,家長一目了然,聽完覺得意猶未盡。這本書可以彌補我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