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上海,有人將她稱為東方的巴黎,有人將她稱為亞洲的紐約,有人將她與印度的孟買并提。老上海自身帶有別樣迷人的氣質(zhì),她之所以迷人,不僅僅在于她的摩登大樓,更在于她的特色和底蘊。奇異的誕生因緣和輝煌的成長經(jīng)歷,為她增添了引人懷舊的無限魅力,更誘發(fā)游人探秘的興致。作者以獨特的眼光,用耗費多年時間收藏的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加以動情的文字,展現(xiàn)出上海的前世今生。
讓我們捧著《上海老城廂、龍華與徐家匯尋舊》走在摩登的上海大街上,一起尋找老上海的蹤影吧。
項慧芳,1963年生于上海老城廂,幼年曾在江西高安農(nóng)村生活三年多。1985年從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后去北京中國新聞社攝影部工作。1987年1月赴夏威夷自費留學(xué),之后定居火奴魯魯市,從事旅游和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工作至今。1997年創(chuàng)辦“讀美國網(wǎng)”(www.ReadUSA.com)。愛好集郵和收集中國老照片、明信片。育有二子。拍攝過《追尋檀香夢》《上海情》紀錄片,著有《在洛杉磯長大的故事》《旅游夏威夷全手冊》等書,翻譯過《想一分鐘》《踏浪人生》等著作。
目錄
代序/熊月之
自序
及時章 老上海發(fā)展回顧 14
古上海鎮(zhèn)地圖 22
第二章 老城廂尋舊 30
及時節(jié) 城北尋舊 36
1)大境閣和老城墻遺
2)白云庵(白云觀)
3)露香園和露香池石
4)青蓮庵
5)小娘墳
6)九畝地
7)小北門
8)老北門
9)春申君廟
10)振武臺
11)新北門
12)舊校場
13)沉香閣
14)豫園和城隍廟
15)廣福寺
16)三牌樓、四牌樓
17)縣前街、上海縣知事府
18)敬業(yè)書院
19)海防同知署、滬軍都督府、陳英士紀念
塔
20)世春堂
21) 滬南錢業(yè)公
22)萬軍臺、丹鳳樓
23) 金利源碼頭和十六鋪地區(qū)
24)潮州會館
25)木商會館
26)小東門
27)泉漳會館
28)施廟 虹橋
29)趙孟頫故居
30)西門武圣宮
31)老西門
32)白云觀、雷祖殿、上海美術(shù)專科學(xué)校
第二節(jié) 城南、南城外東部尋舊 66
33)文廟
34)半涇園
35)萬壽宮(新)
36)小桃園清真寺
37) 黃婆庵
38)也是園
39)吾園
40)龍門書院
41)一粟庵
42)小西門
43)社稷壇
44)大南門
45)咸宜堂
46)清心堂
47)大校場
48)留云禪寺
49)小南門、千年銀杏樹
50)郁泰豐田耕堂
51)喬家路“梓園”
52)徐公祠和“九間樓”
53)喬家柵
54)藥王廟
55)日涉園
56)書隱樓
57)火神廟
58)蘇松太道署
59)漕倉
60)大東門
61)關(guān)橋和江海南關(guān)
62)潮惠會館
63)篾竹街
64)花衣街和上海的棉花事業(yè)
65)董家渡天主堂
66)商船會館
第三節(jié) 城南尋舊 92
67)上海南站
68)三山會館
69)沈家花園
70)半淞園
71)江南機器制造總
72)高昌廟
第三章 豫園、城隍廟 100
及時節(jié) 城隍廟、豫園尋舊 104
第二節(jié) 豫園、城隍廟的歷史變遷 144
城隍廟歷史簡述
豫園園林的變遷
城隍廟的發(fā)展
第四章 龍華寺探源 160
及時節(jié) 龍華寺 162
第二節(jié) 龍華會 174
第五章 徐家匯 182
及時節(jié) 徐家匯簡述 184
第二節(jié) 徐家匯尋舊 190
1)徐家匯天主堂
2)徐匯公學(xué)、依納爵公學(xué)
3)徐家匯藏書樓
4)徐家匯圣母院
5)徐家匯觀象臺
6)南丹公園
7)土山灣孤兒院
8)啟明女校
9)東亞同文書院
第六章 追憶上海老城廂 206
1)百年前的老城廂
2)老城廂的眾生相
3)老城廂里的水系
4)老城廂傳承古老風(fēng)俗的牌坊
5)上海人的出行
6)老城廂的飲食
7)老城廂里的老虎灶
8)老城廂的其他營生
9)老城廂里的紅白喜事
10)小刀會在老城廂造反以及帶來的災(zāi)難
11)南市老街
12)當(dāng)?shù)厝说膴蕵?/p>
13)老城廂的消失
附錄 260
老城廂新舊路名對照
舊上海傳統(tǒng)節(jié)慶(陰歷)
老城廂方言和俗語
參考文獻
代序
世界上城市的風(fēng)貌,有如山間之綠葉,千姿百態(tài)。世界上城市的歷史,一如人間之指紋,各不相同。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值得游人觀賞的地方,都有值得學(xué)人研究的地方。但是,像近代上海這樣,景觀之怪異,結(jié)構(gòu)之獨特,歷史之奇譎,實在是絕無僅有的異數(shù),不可復(fù)制的特例。
有誰見過,一個城市有三個行政實體,彼此獨立,互不統(tǒng)轄,它們政治體制不同,管理機構(gòu)不同,司法系統(tǒng)不同,交通系統(tǒng)不同(不同區(qū)域有軌電車的路軌寬度不同),供電系統(tǒng)不同(有的地區(qū)是115伏,有的地區(qū)是220伏),甚至公文語言也不同?這就是近代上海。
假如有人想從南京路乘電車去中國城里的某個地方,他必須先乘英國電車到租界邊的愛德華七世大街(今延安東路),接著穿過馬路進入法租界,乘法國電車到南頭,然后穿過民國路,再乘中國電車繼續(xù)前行。在這趟半個多小時的路途上,首先可看到是穿著英國警察制服的英國人、白俄人和印度錫克族人,然后是穿著法國警察制服的法國人、白俄人和越南人,是中國警察。
這是哪個時代哪個地區(qū)都找不出第二例的怪異城市。有人將她稱為東方的巴黎,有人將她稱為亞洲的紐約,有人將她與印度的孟買并提。就城市的人口規(guī)模、貿(mào)易功能、時尚特點、城鄉(xiāng)關(guān)系諸方面而言,上海與那些城市或許在某一點上有些相似;但是就城市整體而言,則全然不同。
項慧芳女士生于上海,長于上海,學(xué)于上海。她熟悉上海,熱愛上海,鐘情于上海的歷史。本書以豐富的圖片、生動的文字、堅實的學(xué)理,將老上海的來龍去脈交代得一清二楚,將老上海每個區(qū)域的特色呈現(xiàn)得恰如其分,將老上海的內(nèi)在氣質(zhì)闡釋得淋漓盡致。
——熊月之(復(fù)旦大學(xué)上海史國際研究中心主任)
項女士知道的中英文的老上海故事一籮筐,可她寫的時候總是精簡,而且喜歡實地考察。我曾經(jīng)跟著她逛過無數(shù)次上海的老地方,她總是拿著老照片興致勃勃地對照。項女士愛老上海的這股熱忱令我感動。我相信她是愛上海而寫上海,她收集老上海的老照片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真正的老上海。
——劉冰 (復(fù)旦大學(xué)美國加州校友會前會長)
包裝好,促銷買的,書的裝幀很不錯。書比較厚吧。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紙張很好!
字體大小排版舒服
老上海部分地區(qū)的尋舊,值得一看。不過書的定價偏高了點。
圖文并茂,包含老城廂的海外遺失史料。作為旅游手冊價值一般,書中故地大半已毀,但作為歷史讀物確實大有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