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算學已有干年歷史,對于中國算學歷史自要深切詳知。本書是一部近代數學史專著,共分十章,將中國算學史分為五期:上古期(黃帝至周秦)、中古期(漢至隋)、近古期(唐至宋元)、近世期(明至清初)和近世期(清中葉至清末),敘述自上古至現代各時期算學家對數學發展的貢獻,以及中國數學發展的歷史。
專題史是對一個學科歷史的總結,是學科入門的必備和學科研究的基礎,也是對一個時代艱深新銳問題的解答,是學術研究的高點。 專題史著作中,既包含通論某一學科全部或一時代(區域、國別)的變化過程,又囊括對一時代或一問題作特殊研究的,還有少部分是對某一專題的史料進行收集的。 原創與翻譯并重,翻譯的底本大多選擇該學科的代表著作或歐美大學普及教本,兼顧性和流行性,其中日本學者的論著占據了相當比重。日本與中國同屬東亞儒家文化圈,他們在接納西方學術思想和研究模式時,已作了某種消化與調適,從思維轉換的角度看,更便于中國借鑒和利用,他們的著作因而被時人廣泛引進。
李儼(1890-1963),數學史家。1913年肄業于唐山路礦學堂,曾任隴海鐵路局副總工程師。一直從事中國數學史的研究和整理工作,是中國數學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建國后,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主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和歷史研究所第二所學術委員會委員。著有《鐵道定線法》、《鐵道曲線表》、《鐵路選線法》、《隧道定線法》、《中國數學源流考略》、《中算史論叢》、《中國數學大綱》。
及時章 上古期
1.緒言
2.結繩
3.數字
4.黃帝作數
5.規矩
6.九九
7.算學教育
8.十進記數
第二章 中古期
9.張蒼耿壽昌
10.許商杜忠
11.劉歆
12.劉歆圓周率
18.周髀算經
14句股方圓圖注
16.九章算術
16.徐岳敷術記遺
17.劉徽九章注
18.劉徽割圓術
19.劉徽重差術
20.中古後期算學
21.孫子算經
22.張丘建算經
23.夏侯陽算經
24.五曹算經
25.五經算術
26.祖沖之父子割圓率
27.祖暅之開立圓術
28.甄鸞撰注算經
第三章 近占期
29.近古期算學
30.隋唐算學
31.王孝通撰輯古算經
……
第四章 印度歷算之輸入
第五章 天元術
第六章 宋元算學
第七章 第四 近世期
第八章 珠算術
第九章 西洋歷算之輸入
第十章 第五 最近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