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孩子走向:我家孩子也曾是中等生》教你怎樣科學引導中等生,讓他: 1.愛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基礎,正確的動機是學習的動力,明確的目的是動力的源泉。這些比一兩次成績重要得多。
引言:別對你家的中等生太嚴厲
Part 1 我家路路也是中等生
我家路路也是中等生,面對他的成績,我們也曾掙扎,是剝奪他原本已少得可憐的快樂,加強學習,還是相信兒子,遵循他的天性去引導?我們選擇了后者。孩子還只是一個小學生,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小學時代的成績經驗豐富,對于人生的漫長馬拉松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相反,擁有一個快樂而充實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
1 從沒考過90分的孩子
2 從23到32
3 我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
4 作業正在扮演殺手的角色
5 興趣比什么都重要
6 為自己而學
7 可怕的考前綜合癥
8 不愛問問題的中等生
9 “胸無大志”的路路
Part 2 Stop!別再逼中等生了
孩子是中等生,家長往往又氣又急,不斷給孩子加壓。其實,孩子已經處于水深火熱中了——在學校,老師不關注,同學漠視;回到家,等待他們的又是家長的橫眉冷對、枯燥漫長的補習。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承受了太大的壓力,很容易產生心理扭曲。這對于孩子剛剛開始的人生才是致命的打擊。
1 屢遭打擊的路路
2 沉默寡言的孩子
3 焦慮到罵人的靜靜
4 常說“煩死了”的抑郁男孩
5 “無所謂”的路路
Part 3 被霧霾遮擋的閃光
你客觀地評價過你家的中等生沒有?如果你仔細去看他們,你會發現,這些孩子可能除了學習成績差強人意以為,其他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他們有好性格、好品質、好人緣。相比那些只有成績好,其他方面都很糟糕的優等生來說,他們才是未來真正的創造者。
1 懂愛的路路
2 路路的平和與感恩
3 路路是個“智多星”
4 有主見的路路
5 路路是個小管家
6 自律的路路
7 小路路的大胸懷
8 自己去看演唱會
9 受歡迎的路路
Part 4 拯救自信
長期的高壓已經將中等生的自信心磨沒了。而一個失去自信的人,怎么可能獲得人生的成功呢?或許,這才是輸在起跑線上。
1 媽媽,我是不是笨的人
2 我要是你就好了
3 贊美別人更要欣賞自己
4 允許“花球”慢慢開
5 為努力的孩子鼓掌
6 給孩子3次成功的機會
7 我家的“評優”時間
8 路路要競選三好學生
9 鼓勵就會創造奇跡
10 每天一個勵志故事
11 用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
12 高不成就低就
Part 5 好成績不是逼出來的
學習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一味的苦學是難以出好成績的。科學的學習就是把握住正確的學習目標,以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去學習,從玩中學,從日常生活中學,還要讓孩子見到學習的成果——不是反應在考試成績上,而是反應在學習的真正意義上,就是解決生活難題上。這才是好的學習。
1 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兒
2 滿分是目標,但也要一分一分進步
3 考得不好有“糖”吃
4 信任孩子
5 關注成績上升而不是名次上升
6 鼓勵每次小的進步
7 關注失敗的關鍵點
8 給孩子一個成功的暗示
9 別和一個難題較勁
10 正面強化興趣
11 我家的“十萬個為什么”
12 我家的讀書時間
13 路路的“讀書破萬卷”
Part 6 起跑線上比什么?
起跑線上比的不是考試成績,比的孩子擁有的成功的資本,比的是綜合實力。一個只有考試成績好,其他方面都很糟糕的孩子,是難以贏得人生這一超級馬拉松的冠軍的。所以,不管你的孩子是優等生,還是中等生、差等生,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和習慣,有良好的品質和性格,他就擁有了通往成功的船票。
1 不是“名”的樂趣
2 給孩子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3 傾聽,給孩子尊重
4 給孩子一點“冷”教育
5 給孩子一個英雄去崇拜
6 教孩子別濫用自由
7 給孩子一點苦日子
8 把好習慣刻入骨髓
9 不欠孩子一個童年
10 玩就是好的教育
11 孩子,沒有什么比你的快樂更重要
......
《陪著孩子走向:我家孩子也曾是中等生》:
一年級時,期末考試成績第20名,那時他的班級有50個學生。
二年級時,期末考試成績第20名,那時參加考試的學生只有四十多人。
到了三年級,期末考試成績仍然是鐵打不動的20名。
一、二年級時,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我還能安慰自己,孩子剛剛上小學,還不太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可是到了三年級,小學的學習生活已經過去一半了,學習成績還在中游晃蕩,這可咋辦呢?
我心里著急,路路爸卻很淡定,一直說:“我兒子能厚積薄發。”于是對路路的學習,依然是“放任自流,偶爾監督”。
但這都只是表面上的,在我心里,還是希望路路能夠“厚積薄發”,早點成為優等生的。我想每個父母都是這樣的,要說真不在乎孩子的分數,那是假的,但太在乎,又怕傷了孩子。
于是,每次路路考試回家,我都會假裝不經意地問:“這次你們班級考試考得好嗎?你在班里考第幾名啊?都考了多少分啊,告訴我一下唄。”每次聽到兒子說“還行吧”“一般吧”,我的心就開始下沉,但我臉上還得表現出假裝不在乎的樣子。或許我問的次數太多,兒子也感到我這個媽媽“有點煩人”,后來索性不告訴我具體分數,而家長會后在路路爸那里聽到孩子的具體分數時,我都覺得不理想。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路路四年級期末,路路班主任趙老師找我們談話。
這一次,路路考了班級的第25名。趙老師說:“路路算不上聰明的孩子,但頭腦靈活。還有兩年就要小升初了,以他現在的成績,肯定上不了重點中學的,不過我們還有兩年的時間。這兩年時間,家長、老9幣共同努力,多給孩子輔導輔導,還是有希望取得理想成績的。”
路路的第25名的成績給了我重創,老師的話更給了我警醒。我想,這樣下去不行,就得像老師說的那樣,多輔導、多監督才行。于是從那時起,我們家一改“放任自流,偶爾監督”的方針,開始了家庭輔導計劃。
每天下班后,我或者路路爸就拿起了路路的書本,輔導路路做作業。做完作業后,又帶領路路復習、預習。每天都要學到10點鐘,然后上床睡覺。路路放學后的生活,再也沒了動畫片、故事書、足球、戶外跑步
五年級期中考試,路路的成績沒有一個科目上90分(這可能與我們的輔導方式及路路一貫的“放任自流”有關,但當時我們并沒有意識到)。所幸,他的成績也沒有下降,都在85分左右。我和路路爸私下里說,90分可能是路路考試分數的“大限”,上去了提升就會很快,不過想要考過90分卻有點難度,所以我們的輔導還要堅持下去。為了路路的學習,我和路路爸經常吵架。因為路路爸經常在家里做“好人”,每次他輔導路路,不出半小時,兩個人肯定會瘋玩在一塊兒。而我每次黑著臉訓路路時,他爸爸都會嬉皮笑臉地替路路答應,而一臉不服氣的路路,看見爸爸這樣,也會嬉皮笑臉答應。雖然路路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和路路的沖突,但那時我一心要提高路路成績,特別討厭他的這種做法。直到后來我才明白路路爸這樣做的重要性,這是后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