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初法國歌劇作為當時社會受歡迎的藝術體裁,承襲意大利正歌劇和喜歌劇的音樂形式,融入法國音樂特色,在19世紀20年代,與意大利歌劇并列,成為歐洲歌劇的主要流派之一。該書搜集了19世紀法國不同時期代表性的女高音歌劇詠嘆調18首,分別出自Giacomo Meyerbeer、Charles Francois Gounod、Georges Bizet等9位偉大作曲家的13部歌劇作品,并按照作曲家和作品的創作年代為序,具有代表性。
曹金,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旅歐女高音歌唱家、國際聲樂比賽評委。
1989-1994年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倪承豐教授。畢業后考入上海歌劇院,任歌劇演員,曾在《蝙蝠》、《卡門》、《江姐》等歌劇中擔任主要角色。1998年赴德國柏林藝術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留德期間曾在《魔笛》、《藝術家生涯》、《唐·爵凡尼》、《阿莉亞特娜》等多部歌劇中扮演女主角,并與德國柏林交響樂團、勃蘭登堡交響樂團、波蘭國家交響樂團、保加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等樂團合作,舉辦了多場音樂會。先后三次在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并獲得瓦格納獎學金,受邀參加了舉世聞名的群羅伊特藝術節。2002年獲得表演碩士學位,作為引進人才受聘于華東師范大學音樂系,擔任聲樂學科帶頭人。回國后先后與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上海歌劇院、廈門愛樂樂團、香港愛樂樂團等藝術團體合作參加了多場音樂會的演出。2004年獲國家留學基金,赴維也納音樂表演藝術大學攻克大師文憑,并以全年級的""畢業。2007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09年任博士生導師.開設了全國首個美聲聲樂表演的博士研究生課程,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聲樂藝術、德奧藝術歌曲、西洋歌劇。學術兼職有:英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客座教授;美國阿肯色中央大學客座教授;意大利貝爾岡吉國際聲樂比賽中國賽區評委;德國新聲音國際聲樂比賽中國賽區評委;全國電視大獎賽上海賽區專業組決賽評委等。
19世紀法國歌劇詠嘆調.女高音作品專輯上冊
19世紀法國歌劇詠嘆調.女高音作品專輯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