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發現李莊 岱峻著(《民國衣冠》同作者作品圖書
人氣:57

發現李莊 岱峻著(《民國衣冠》同作者作品

抗戰期間,中研院史語所、社會所以及中博院、同濟大學、營造學社等遷到四川宜賓的李莊鎮,并在那里安居六年。本書以翔實的田野調查資料、諸多珍稀的圖片,敘述了傅斯年、陶孟和、李濟、梁思成等人的學問事功,...
  • 所屬分類:圖書 >歷史>地方史志  
  • 作者:[岱峻]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3467975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6
  • 印刷時間:2015-06-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抗戰期間,中研院史語所、社會所以及中博院、同濟大學、營造學社等遷到四川宜賓的李莊鎮,并在那里安居六年。本書以翔實的田野調查資料、諸多珍稀的圖片,敘述了傅斯年、陶孟和、李濟、梁思成等人的學問事功,更探尋了諸多不同尋常的秘辛人情。

編輯推薦

《發現李莊》極為有趣,我好像被帶回到了以前的時光。——傅仁軌(傅斯年之子)

如此大的包涵量,寫得得心應手,令我感佩,深感在材料蒐集上下了大功夫,對大師之間關系的描寫也真切可親。——李光謨(李濟之子)

涉及梁林那一章,感覺寫得很好,比較真切地再現了外省知識分子在李莊的生活狀態和心態。 ——梁從誡(梁思成之子)

《發現李莊》承襲傅斯年先生倡導的動手動腳找史料的做法,不少照片和文字材料的披露具有性。岱峻對所寫的"那時的先生"充滿尊敬之情,卻不以仰視造神的態度,而是運用急徐適度的敘述方式、褒貶得體的誠實文字,絕不為他所尊敬的人曲為回護。

——作家冉云飛

作者簡介

岱峻(陳代俊),祖籍四川資陽,定居成都。1982年大學畢業,執業媒體,已退休。早年從事文學創作,20世紀末起轉入民國學術研究,著有《發現李莊》《消失的學術城》《李濟傳》《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風過華西壩:戰時教會五大學紀》等。

目錄

李莊歌(周懋庸)

序為什么是岱峻(何大草)

自序中國李莊,一段湮沒的歷史

楔子抗戰勝利的消息傳來

及時節夏夜梆聲

第二節喜極而泣

第三節梁思成與傅斯年

第四節悲欣交集

及時章從昆明到李莊

及時節山重水復迢迢路

第二節動議遷川

第三節古鎮李莊

第四節山坳里的書案

第五節安難居不易

第二章史語所與中央博物院

及時節諤諤之士傅斯年

一臥病倒床

二要東方學的正統在中國

三白色的反思

四板栗坳傅家

五山深聞杜鵑

六西行延安

七諤諤之士

第二節謙謙君子董作賓

一所務

二甲骨彥堂

三甲骨書法

第三節那時的"先生兮"

一憂道不憂貧

二中醫與西醫

三吃人的故事

四"先生兮"不虧人

五刺刀下生存

六學者的自律

七治學與入仕

第四節《六同別錄》

一故紙堆刨出的歷史

1.李光濤與明清檔案整理

2.勞榦的居延漢簡研究

二拓荒發軔的語言科學

1.李方桂——"非漢語語言學之父"

2.馬學良:大山邊寨尋寶人

3.董同龢苦著"天書"

三高山叢林中的民族學

四鋤頭挖掘的輝煌

1.清溪閣醉別

2."蠻夷之地"的新發現

3.李濟——中國現代考古學之父

4.李霖燦——"東巴文化之父"

5.梁思永——病榻上的硬脊梁

6.夏鼐的西北行

第五節李莊的姑爺們

一傅斯年做月老,逯欽立娶淑女

二景云,你在他鄉還好嗎?

三爬山豆,葉葉長

四李光濤與張素萱:鴻案相莊

第三章陶孟和與社會科學所

及時節從社會調查所到社會科學所

第二節石崖灣與門官田

第三節高山流水失知音

第四節戰時經濟研究

第五節幻想與破滅

第四章梁思成林徽因與中國營造學社

及時節營造學社的冬季

第二節李莊的"太太的客廳"

第三節梁思成——中國建筑科學之父

第五章風雨同濟

及時節東岳廟與工學院

第二節禹王宮校本部

第三節鎮中心慧光寺

第四節小鎮之戀

第五節童第周

第六章十萬青年十萬軍

第七章走出李莊

及時節念茲別離,永懷繾綣

第二節去留兩徘徊

第三節天下同濟

第四節史語所在臺灣

第五節蚌病成珠

本書主要人物介紹(截至1948年)

參考書目

初版后記

第三版說明

在線預覽

中國李莊,一段湮沒的歷史

李莊前綴"中國",不是我要嘩眾取寵,而是因為有一段實實在在的被湮滅了的歷史。

抗戰期間,外省籍人士遷川七百余萬,李莊最盛時有一萬兩千人,人口數量不多,卻多有國之精英。那時大大小小的宮觀廟宇、會館祠堂、民家小院,四下分布著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體質人類學研究所籌備處和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同濟大學等單位。

中央研究院是全國較高學術科研機構,與國民政府的立法、司法、行政、監察、考試五大院并列。當時設有十三個研究所,社會人文學科的三個所,涉及歷史、語言、考古、民俗、民族、人類、經濟、社會、法律等學科,全都遷到李莊。傅斯年、陶孟和、李濟、李方桂、梁思成、董作賓、童第周等一大批有國際影響、國內的學者,常撐一把油紙傘,或捏一把折扇,行跡匆匆,出沒于李莊的泥濘。單是留學歐美的考古學、民族學、人類學博士就有李濟、梁思永、吳定良、凌純聲、夏鼐、吳金鼎等一大批人。1948年,國民政府選出八十一位首屆院士,從李莊走出去的就有九位。

那時寄自海外的郵件和電報,只要寫上"中國李莊"也能送達。同盟國的一些科研機構,也經常收到寄自"中國李莊"的學術刊物和書籍。外籍教授史圖博(德國)、魏特(波蘭)、鮑克蘭、史梯瓦特、韋特(德國)、陳一荻(德國)等,曾隨同濟大學遷徙李莊。而猶太人魏特先生還成了永葬李莊的孤魂。費正清、李約瑟等國際友人曾造訪過李莊,并與那里的朋友傅斯年、陶孟和、梁思成、童第周等保持著長期聯系。

當時的李莊,與重慶、昆明、成都并列為四大文化中心,是抗戰時中國具國際影響的人文中心……

發現李莊,純屬偶然。幾十年隨心遣興地閱讀,也看過一些東西。

我熱愛麗江,橫斷山脈中一個"陽春白雪"般的古城,有一個叫李霖燦的人已捷足先登。1941年,他受聘于李莊的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考察邊地藝術,發現了玉龍雪山下神秘的東巴文化。幾年以后,他攜大批東巴經典到李莊,開始了"麼些象形文字字典"的編纂和東巴文化的研究。幾十年來,他把東巴文化的研究擴大到歷史學、語言學、文化人類學,被譽為"東巴文化之父"。

王世襄是一個快活老頭。當年,他是中國營造學社的助理研究員,追隨梁思成來到李莊。前些年,他的一部三卷本文集《錦灰堆》出版,一時洛陽紙貴。書中多篇論文寫于李莊,其中有對李莊宋墓和宜賓舊州白塔的測繪與考證。

一個朋友說過,若是旅途消遣只攜帶一本書,那就帶羅爾綱的《師門五年記》。那也是一本寫于李莊的書。青年學人羅爾綱,1943年受聘于中央研 究院社會所,依據資料

悉心考證,寫出《世傳太平軍奸淫殺戮考證》,并重新開始對舊作《太平天國史綱》進行修訂。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成了太平天國史研究的。他一生的著作中,好多文章都鄭重地寫上"某某年寫于李莊"。

梁思成被譽為中國建筑科學之父。1984年美國出版的《中國建筑史圖錄》和1998年國內出版的《中國建筑史》,是梁思成研究中國建筑的扛鼎之作,也是中國現代建筑學的開山之作。此書1943年成于李莊。書中的照片有李莊板栗坳,測繪圖有李莊的旋螺殿。李莊六年,中國營造學社艱難支撐。抗戰勝利之后,以營造學社為主要的班底,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筑系。可以無愧地說,李莊是"中國建筑科學的搖籃"。

……

2003年11月13日寫于錦城萬里橋畔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赤城县| 永和县| 通江县| 南溪县| 婺源县| 大厂| 屏东县| 平泉县| 驻马店市| 临夏市| 崇左市| 怀远县| 永胜县| 扬中市| 孟津县| 长岭县| 泰宁县| 罗江县| 蒙阴县| 冀州市| 沭阳县| 凤台县| 湖南省| 抚远县| 绵竹市| 赫章县| 措美县| 获嘉县| 崇仁县| 河间市| 十堰市| 吴桥县| 南靖县| 洱源县| 镇雄县| 武山县| 太谷县| 乌什县| 闸北区|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