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有見過了更大的世界,才會知道自己在井底看到的一片天空是多么窄小;你只有看過了更美的風景,才會懂得自己本守著的一朵野花有多無奇。所有的努力都有一個天下大同的答案,那就是:我真的不想要差不多的人生,我要只屬于我自己的人生。
●我想要的人生差一點都不行!
●成功從不會放棄任何人,只是你放棄成功罷了
●成熟不是把自己的棱角磨圓,而是用一個更大的圓把自己的棱角包裹住,內有鋒芒,外在沉穩。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價值的過程。
●干貨滿滿,見解獨到,擲地有聲;接地氣,實用性強。
妙芙,原名曾誠,人大在讀研究生,知乎熱門答主,性格略有沉悶,愛讀書寫字,做過最自豪的一件事是運動減肥成功,因為努力過,所以才敢不將就。不忘初心,熱氣騰騰,誠摯天真,偶爾一抬頭,還能遇上溫柔月光。
及時輯 我要的人生差一點都不行
我不要差不多的人生 / 003
你真的會遇見對的人嗎 / 007
我做過好的事,就是堅持 / 012
畢業后的經歷,才是真正的成長 / 018
活,該任性 / 023
愿你心里隨時能炸出一朵花來 / 027
那些日子里的自己,是這么多年最棒的我 / 031
我才不想要“等著打折”的人生 / 036
嘿,少年,走出來打怪吧 / 039
第二輯 我要成為自己的太陽
你總得成為自己的太陽 / 047
自己撐起的天空,才最晴朗 / 052
追風箏的人 / 056
我所有的自負,皆來自于我的自卑 / 061
上帝喜歡的女孩不像我 / 066
你不在安靜中沉淀,沒人替你成長 / 070
成長是神經病逐漸好轉的過程 / 074
清晨六點鐘,布谷鳥未眠 / 078
春日落,夏風起,我最怕辜負你 / 082
第三輯 所有的得到都是努力之后的水到渠成
哪有什么運氣爆棚,只有水到渠成 / 091
你真的拼盡全力了嗎 / 096
愿你早些感受到世界的惡意,然后開啟愛誰誰的快意人生 / 100
你若咬定了人只活一次,便沒有隨波逐流的理由 / 106
不想被逼婚,就要證明你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 109
不必抱怨,哪樣的人生都不容易 / 113
能坦然面對孤獨的人,生活也一定不會太糟 / 117
將青春打磨成一顆鉆石 / 121
第四輯 我們曾相逢,又都說再會
當夏目遇見貓老師 / 127
好的感情,是勢均力敵 / 142
請像個男人一樣,禮貌地對她告別 / 147
我不相信愛情,只相信你 / 151
再見,二丁目 / 155
不是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 160
春風十里不如你 / 164
單槍匹馬,了無牽掛 / 170
第五輯 盡興此生,赤誠善良
人生,不過是笑中帶淚 / 177
所有的悲喜,你都得自己消化 / 183
年少總無知 / 188
陽光下像孩子,風雨里像大人 / 196
愿你在以后的每24小時里都活得像林志玲 / 200
愿你不曾饒過歲月 / 204
這一路上的星光 / 208
在看清世界本質之后,依然對世界動之以情 / 214
第六輯 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河東河西不必三十年 / 219
相遇不難,難的是重逢 / 224
一個人好的樣子 / 228
我真情愿你是渣的那個人 / 233
自古英雄出少年,如今朋友圈里出智障 / 237
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 241
你自澄澈天自藍 / 247
這世界,有時還真是溫柔啊 / 253
及時輯 我要的人生差一點都不行
你只有見過了更大的世界,
才會知道自己在井底看到的那片天空是多么窄小;
你只有看過了更美的風景,
才會懂得自己本守著的那朵野花有多無奇。
我真的不想要差不多的人生,
我要只屬于我自己的人生。
你只有見過了更大的世界,才會知道自己在井底看到的那片天空是多么窄小;你只有看過了更美的風景,才會懂得自己本守著的那朵野花有多無奇。
我不要差不多的人生
下班回來,我正對著電腦注冊新生信息,閨蜜給我發來一段消息。
她在微信里說:“你知道嗎,我被迫回家相親了”。
我一愣,因為她和我年齡相仿,還沒有到經歷大齡未婚青年危機的時候,對于終生大事,何至于如此匆忙呢。她接著說:“我爸說女孩子過了25歲就沒人要了,就嫁不出去了”。
那一刻,我心底里生出來一股蒼涼之感。即便親密如父母,依然會把女孩子的價值和年齡掛鉤。如果女兒年齡大了一些還沒有嫁出去,父母就覺得自己仿佛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在親戚鄰里面前都抬不起頭來。而作為孩子,在好的年齡里,不得不被推著趕著去戀愛相親去見一個又一個明碼標價的相親對象。
家庭條件匹配,彼此沒什么意見,就訂親結婚擺宴,然后羞澀著在一片喜慶和喧鬧中接受眾人“早生貴子”的祝愿。就此一腳踏入油鹽醬醋茶的生活里,買菜做飯,上班下班,有了孩子之后接送孩子,這樣相夫教子的生活,一眼望得到頭。看到有的人依然如風一般滋潤,也許當事人偶爾也會覺得乏味,但見周圍大部分人都是這么活著,大家都差不多,便安慰自己,平淡也有平淡的好。
因為,大多數人都過著差不多的人生。大家每天上著差不多的班,坐著差不多的公交車,穿著差不多的衣服,聽著差不多的歌,交著差不多的朋友,熬著差不多的夜,打著差不多的游戲,做著差不多的發達夢,執行的時候打著差不多的哈哈敷衍。
一個正在復習考研的學妹向我討教經驗的時候說了一下自己的感慨:“學姐啊,我有時候在想,我為什么考研呢,考上了要找工作然后結婚生孩子然后再盼著孩子光宗耀祖……考不上也是要找工作然后生孩子……這樣一想感覺人生好無聊啊。”
我也曾經想過這樣的問題,頓覺得人生無望,極度無趣,非常厭世,甚至想隱避俗世在深山大廟里了此余生。但是轉而一想,我經歷了中考和高考,度過了那么多個挑燈夜戰的日子,艱辛跋涉,一路奔波,才成為現在的自己,難道就因為要過和別人差不多的生活而膽怯而退縮了嗎?
相比較于從前,我已經變好了很多,我也去過很多我同學沒有去過的地方,也見識了更厲害的人。我為什么不能,再繼續努力,去看更廣闊的世界,去爭取更大的自由,去過上更好的生活?
打算考研的時候,我也曾經左右搖擺,也曾對一些工作機會蠢蠢欲動,想趕快經濟獨立和自由。我媽知道了我的想法以后,只對我說了幾句話:“不考研的話,找一份工作,幾年后結婚生子,就這樣一輩子很快就過去了;考研的話,得到的絕不是更高的平臺那樣簡單,你的一切,都會改變。”
有人說,不考研我也過得很好啊。我的朋友很年輕就結了婚生了孩子也很幸福啊。
每個人有各自的追求,幸福如同悲傷一樣,是無法提取的東西,也是不可測量的虛幻之物。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就像我選擇考研,只是想給自己爭取一個機會,一個在以后變得更強變得更有自主權的機會。距離考試還有三四天,背了幾十遍的專業課依然有不熟悉的地方,而我自己的那個目標,那么高那么遠,越往前走,反而看不到光。壓力巨大,我躲在宿舍的被子里嚎啕大哭。為什么哭呢。一是覺得自己考不上,配不上那
些更美好的事物,二是覺得人生太苦了,我拼盡全力,只是為了當一個這世界里有點不一樣的過客。哭得失魂落魄,還是爬起來去考了兩天試,答題答到手指紅腫抽筋。
那些紛飛的不想妥協的眼淚啊。
我都記得。
只是想過上一點點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生,而這一點不一樣,不是在身上打孔穿耳釘來標新立異,不是奇裝異服博取眼球,也不是作跳梁小丑來獲取關注度,而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人生。我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去做什么。我的工作,我的事業,我的婚姻,要靠我自己做主,我要自己說了算;我的喜怒哀樂,都和自己有關,不依附也不捆綁在任何人身上。聲色犬馬和少年意氣,我都要。而這肆意人生的前提是自己要非常非常努力,有姿色也有資本,有感性也不缺理智。
你只有見過了更大的世界,才會知道自己在井底看到的那片天空是多么窄小;你只有看過了更美的風景,才會懂得自己本守著的那朵野花有多無奇。所有的努力都有一個天下大同的答案,那就是:我真的不想要差不多的人生,我要只屬于我自己的人生。
25歲再不嫁就嫁不出去啦!
“我這么好,又這么美,還有錢,沒人配得上我。”
愿你有24小時能用上這句話。
一個人越成長越覺得很多東西不必看得太重,比如外界對你的期望,比如無關緊要的人對你喜歡與否。過分看重就會讓你迷失自我,僅僅是活出了他人幫你定義的成功。為了討好別人。踮著腳尖改來改去,而被別人綁架了人生。一路走下來,才明白真正的魅力不是你應該因為誰而變成誰,而是你本身是誰。
你真的會遇見對的人嗎
“你可以繼續孤單一人,想念你曾擁有的;也可以拋下過去,迎接嶄新和美好的未來。”
在我倍受煎熬難過的那段時間里,我的很多朋友安慰我,“你總會遇見對的人的。”這種安慰的話或許會對處于谷底的我起一點作用,清醒之后再看這句話,什么叫做“對的人”?所謂的“對的人”真的會來到嗎?
我知道,曾經堅持過的故事,不必再提,沒有人在意。向前看,我也并不確定我就能遇見所謂的對的人。
想過要迎接新的生活,面對新的喜歡我的人除了有一份感激之外,還有一份不能報以同等喜歡的內疚。
想重新談成一段成功的戀愛,除了我喜歡你,湊巧你看我也順眼,彼此的在乎程度還得在同一水平線上。還需要長期的信任、尊重、了解、禮讓、包容、溝通、忠誠、體貼、耐心、責任心。還需要價值觀,世界觀,家庭觀一致,還有……算了,這樣一想感覺一個人也挺好的呢。
在網上看多了安慰失戀的人的帖子,翻來覆去總是告訴那些人要繼續相信愛情相信下一個會更好。
我在想,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那為何還有失戀之后再談戀愛然后再分手的人?反反復復,百折不撓,越挫越勇,不知何時,已經修煉成“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戀愛高手。這樣的人有點可悲了,愛情在他眼里不過是消遣,他永遠也不會得到真正的愛情。
6月3號是Facebook COO桑德伯格的丈夫去世30天的忌日,桑德伯格貼出了一篇紀念文章,寫得十分動人。她在文中說,“‘真正的同情不是堅持說一切會好起來,而是承認一切不會好起來。’‘你的人生會恢復正常,可是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美好,’這樣的話反而更能安慰我,因為他們知道真相,并且告訴了我真相。”
那么真相就是,就算你依然相信愛情,或者依然在尋找心里的理想型,從灰暗期恢復過來,人生看起來正常得不得了,那你也不會遇見對的人。因為,你自己都還沒有成為對的人,怎么會遇見另一個對的人。
很久沒有發自內心的快樂過開心過,在一次又一次的糾結和徘徊中也逐漸明白,很多人走著走著就不見了,想去追也沒用,或者那些走掉的人是為了給后來的人騰一些地方,所以走掉的人不必追問,他們也成了別人的世界里,后來的人。
我告訴自己,我也不確定能不能遇見對的人,也許以后真的不會有更好的人或者更讓我喜歡的人,但是我并不在乎這些了。我還要繼續做關于未來的夢,不去感嘆,而是相信這個世界,因為我也是這世界的一員,人生就是從愛上自己的未來開始的,如果一個人很無聊的話,那就找個人和未來談戀愛吧,朋友也行戀人也行,夫婦也行,家人也行。和未來談戀愛,是要讓自己取悅未來,把自己變得更好啊。
只要身邊有意氣相投的人,人生就會變得更加給力。
我有一個朋友,在很努力的健身增肌,每天早上去鍛煉。今天他發了一張自拍,我感覺現在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比以前要好。我告訴他說,我要再減十斤。他說加油啊,我們都在變成更好的人。昨天參加了一個有趣的比賽,認識了一個志趣相投的朋友,甚至可以聊一聊米蘭昆德拉,我感到很幸運和欣喜。
我希望和這些人同行。我暗暗下決心對自己說,要再減掉十斤,要改掉以前的壞脾氣和壞毛病,不要說臟話不要爆粗口,要看很多書,看很多電影,懂得很多有趣的技能,要做一個溫柔堅強沉穩內斂而且還有趣的人。我在改變的路上,我相信,我會與那個對的我相遇。
一個人越成長越覺得很多東西不必看得太重,比如外界對你的期望,比如無關緊要的人對你喜歡與否。過分看重就會讓你迷失自我,僅僅是活出了他人幫你定義的成功。為了討好別人。踮著腳尖改來改去,而被別人綁架了人生。一路走下來,才明白真正的魅力不是你應該因為誰而變成誰,而是你本身是誰。
我想先遇見對的我,使自己有獨立的人格,清醒的頭腦以及面對一切的自信和勇氣,還要有超脫的自省意識,審視自己愛的人到底值不值得愛,一旦觸及自尊,立刻放棄。那種低到塵埃里的,犯賤當真愛的,我不敢茍同。
電影上有臺詞說:“不管是好萊塢明星,還是貴族王子,都只能跟自己遇見的人相戀,一生之中能相遇的人其實很少,倉鼠只能跟同一個籠子里的倉鼠配成對,道理是一樣的。這樣也讓我碰到了自己喜歡的人,我覺得我很幸運,我要感謝把我和茉莉關進同一個籠子里的上帝。”
我在想,就算上帝想把我和丹尼斯吳關在同一個籠子里,他也有點犯難啊,畢竟現在的我真的好弱呢。
我會加油,先和對的自己相遇。其他的,交給上帝吧,興許,等我遇見對的自己的時候,變得太好,他會覺得丹尼斯吳太老了,配不上我,更犯難呢。那個對的人,你不要著急啊。
人生啊,光勤奮還不夠,堅持下去才能看見光明。只要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并且真正地堅持下去,你真的會活出你最想要的自己。
我做過好的事,就是堅持
[1]
初中的時候,我成績很好,也受老師喜歡,整個人都很驕傲。后來進入了當地好的高中,有非常多聰明的學生,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一道我用兩節課的時間才能做出來的數學題解決掉,我的驕傲逐漸喪失殆盡,成為縮在角落里長得不好看也最不起眼的中等生。
有時候因為作文寫得好,會被老師當成范文在班上閱讀,每次老師看向我的時候,她總要撥開前面好幾排的人,贊許的目光才能落在我頭上。
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會往書本后面縮了再縮。對于一個不太自信的人來說,不起眼才是保護色,如果被注目,反而會讓他坐立不安渾身上下不自在。
那時我有一個好朋友,個子小小的瘦瘦的,但這小小的身體里仿佛蓄積了巨大的能量:數理化樣樣好,語文英語也不差。她活潑開朗,和躲在教室角落里陰郁的我形成鮮明對比,那時的她是我做夢都想成為的人。
有一次老師念完她的作文,非常親切又期待的問她:你以后的夢想什么呢?
她落落大方地站起來底氣十足的說:“我想拿諾貝爾獎!”老師帶頭鼓起了掌。而同樣被念完作文的我,老師問都沒問。當時只覺得委屈,眼睛里濕了濕,低下頭,悄悄用書本遮住了臉。我在等待被提問的時間里已經想好了答案——只等待著老師讓我站起來回答問題的那一莊嚴時刻。我甚至有些緊張和激動。然而,那個答案永遠地埋在了我的心里。
[2]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想成為一個寫故事的人。
那時的我不敢企盼成為作家,“作家”這個詞太遙遠了。
后來開始試著在語文課或者自習課寫一些故事。就是用那種帶格子的作文本,正面寫完,又翻過來在反面寫——其實沒想到能寫那么多。寫完了就先傳給周圍的同學看,讓他們在后面寫評價。傳到我手里的時候,本來就落魄的作文本變得更加不堪了,每一頁都翹著,最外面一頁不知是誰粘了幾層透明膠布,勉強能稱之為封面。拿到本子,我就看后面的評價,有的同學寫完評價,還在空白處標了一個圈,特意畫了一個箭頭標出來“你看,這是我掉的眼淚。”有的同學還會再寫幾個另外的結局。每次我都是被其他班的陌生人喊到教室外面,一臉茫然的接過自己的本子。
那是我最開始的嘗試。故事里的少年,為了給好朋友報仇,殺死了那個曾經詛咒過朋友的算命先生。
后來上了大學,零零散散地寫一些算不上文字的文字,發給好朋友看,然后眼巴巴地等著QQ消息,看他們發過來讀后感言。又或者是在QQ空間里寫日志,記錄與人的交往,生活中的感動。
當時在想,就這樣簡單的寫下去就好了。
[3]
其實事情并非像我想的那般簡單。母親對我的寫作并不支持,她總覺得寫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呢,又沒有人愿意看,還不如多記幾個單詞來得實在。于是我就偷偷地寫,弄得自己像搞地下活動的共產黨員一般壯烈。每天寫公眾號,從寥寥幾人,到后來的滿屏轉發。我朋友截圖給我看:你看我朋友圈里,都是轉發的你的文章。
于是突然有了走下去的動力。日更非常累,那段時間里,每天晚上寫完今天的份額,就開始躺在床上構思第二天要寫什么,走在路上也會想。大學期末考試,別人都躲在圖書館的書架后面背書,我蹬蹬蹬地跑到機房去寫推送。寫東西是費腦子的事情,寫完一篇,精神往往非常疲憊,但對于我,寫完之后神清氣爽,像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那是一段拼命榨干和掏空自己的時間。我把我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困惑、孤獨和痛苦一股腦兒的都說了出來——其實那也是大部分人的困惑和孤獨。
雖然一步一步地堅持下來有些艱辛,但回過頭來看,那些撓著頭對著電腦拼命構思和噼里啪啦打字的日子,是我曾經好的時光;而日復一日地堅持,是我做過的好的事。
沒有那些一如既往的堅持,我不會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出版自己的及時本書。對一個文學青年來說,出版自己的一本書是多大的一個夢啊。
我是多幸運啊。沒有那些堅持,我不會有那么多關注我的讀者和朋友,我們曾經相互安慰,并肩同行。我依然記得那個高中女同學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夢,我不知道她是否還一如既往的像高中那樣寫著文章。我們很久不聯系了。我還依然在堅守著成為一個寫故事的人的初心。
[4]
記得《霸王別姬》上有句臺詞:“要想成角兒,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生活中,誰能成全誰啊,自己的一堆麻煩還等著呢,哪還能顧得上別人呢。再者說了,別人成全的,心里總歸是不踏實的,別人能給,也能拿走。
在生活里對某樣有興趣的事情堅持下來,就是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名角兒不知受了多少苦挨了多少打,你也不知道要看多少書寫多少字才會上岸。每個人都是卷在生活漩渦里的人,只是有人在生活的暗涌中拼命掙扎和呼救,希望不被卷到更深更暗的地方。而這堅持,是對生活的不屈服,也是對自己的不滿意。
你知道嗎。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上岸,我想,只要我堅持呼救和掙扎,也許就能有人聽見我的聲音,也許就能抓住水上的一棵浮木,我自己爬上岸或者有人把我拉上去。
在別人看劇的時候,我坐在寢室里的床上,對著電腦打下一行又一行的字,有時候不滿意再一個字一個字刪掉;每天晚上去操場跑步,那些無言的跑道,吞噬了我的汗水也見證了我的堅持,而日復一日的堅持,讓我一個自卑的胖子減掉了20多斤。
只要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并且真正地堅持下去,你真的會活出你最想要的自己。你看我,能夠成為今天的樣子,也并沒有什么天分和資源,只是把我當初最簡單的初心堅持了下來,只是在好的年齡堅持做了正確的事。
人生啊,光勤奮還不夠,堅持下去才能看見光明。而我知道,只要我繼續堅持下去,我的故事就沒有結束。
不要放棄,你終會上岸,陽光萬里。
成熟不是把自己的棱角磨圓,而是用一個更大的圓把自己的棱角包裹住,內有鋒芒,外在沉穩。女孩啊少年啊,真正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也許成長會從頭來一場,但撐過去后,回首那些艱難的路,雖然布滿了掙扎的痕跡,但每一個印記,都是變強的證據。
畢業后的經歷,才是真正的成長
畢業時攢下的一大把照片還在手機相冊里存著沒來得及上傳,那些在一起吃飯喝酒話別的事情仿佛只是昨天發生的事情,而我不過是喝得盡興宿醉了一場很久才醒來。醒來發現很多事情都變了,也有許多事情沒變。
大學時建的室友微信群依然活躍,晚上的時候,大家時不時出來聊個天,互相推薦個好看的韓劇,吐槽一下劇中的女主,某個人發個表情包,屏幕前的自己也會心一笑,神思恍惚間好像大家還都躺在各自的小床上,一聲不吭,卻在面前亮著的那一小片屏幕里嬉笑怒罵。一抬頭,就能看見彼此,再晚一些,能聽到不知是誰翻下床躡手躡腳地跑去洗手間輕輕推門的聲音。
現在一轉身再也看不到那幾個嘰嘰喳喳的女孩子了。微信群里依然在互相推薦韓劇,也偶爾出現幾個面膜、化妝品或者衣服的鏈接,求個參考意見;她們的王者榮耀依然在打,每天在群里嚎一句“出來開黑啊”。你說變了什么呢,不過是買東西拼不了單了,不能往某個人身邊一坐一塊看電視劇吐槽了。
畢業的前幾天,我們舉行了隆重的散伙飯儀式,去海底撈吃飽喝足之后開始進行大學總結討論會。會長是覺主,你看這名字,大抵你就懂她的嗜好了。可能畢業的氣氛作祟,六個人坐在一起,面前的高湯翻滾熱氣蒸騰,面對一桌的杯盞殘羹,突然有種難過的情緒。每個人對過去的四年都有種過來人的感嘆:原來就這樣,就這么快的過去了。
我們都坦言曾經的那幾個敏感幼稚愛哭鋒利的小姑娘,在經歷了世情和世事的磨練下,已經成長了很多。變瘦了變美了,性格也不再那么敏感,語言也不再那么鋒利,每個人都有了好的變化。
那天晚上大家卸了妝在KTV里拼命的嘶吼《天高地厚》和《離歌》,我們以為,除了那些外顯的成熟,說再見的時候不掉眼淚,也是一種成長了。
然而,畢業沒多久的現在,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一件事是:畢業后的經歷,才是真正的成長。
微信群里依然會聊韓劇和綜藝,但更多的是討論租房子和工作的事情。覺主準備落腳北京,臨時住在親戚家里的她,租房子成了頭等大事。租哪兒,租什么樣的,租多少錢的,和誰一塊租,都是問題,而這樣的問題的解決辦法,大學沒有教過。她偶爾在群里插句嘴,還是抱怨一句:“我在背公司的案例,74個,太痛苦了”。
生活的壓力推搡著人急速成熟。實習間隙有時候會分神一下,老覺得自己還是那個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怎么一晃眼就工作了呢。
本性寡言少語喜歡沉默的自己,不得不開始扭轉本性,在公司里學著和前輩打招呼。對于一個內向的人來說,主動性的互動簡直是一場災難。但是依然艱難地轉變,學著去給前輩打招呼和聊天。在大學里可以簡簡單單孤單一人,自由如風,但在社會上,沉默和孤單會成為一個奇怪的標簽,把你跟其他人分隔開,變成游走于邊緣的家伙。
還沒發工資,就開始在心里打小算盤,計劃及時筆工資該怎么花,花到哪兒去,給家人買些什么。到了社會上,正式實習以后,每天按點上下班,再也不像上學時那般自由。在通過自己日復一日的腦力勞動來換取工資的過程中,居然稍稍感受到了大人生活的不易,所以開始想為他們分一點憂,分一點生活的重量。以前只懂得吃喝玩樂的自己,此刻覺得自己像個大人了。
去超市買東西,開始學著像大人那樣挑選,拿起來紫薯看看表皮新不新鮮,捏一捏看看水分足不足。看看打折的水果新不新鮮,牛奶有沒有過期。比較一下街頭小販攤上和超市里的價格。那些從未學習過的東西,此刻突然施了魔法般的無師自通了。買完東西走在回去的路上,袋子有些沉,路有點長,于是走走停停,只當是晚上的散步,天幕低垂,卻沒有星星。
后來在想,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幾年吧。
整個社會都流行焦慮,而畢業后踏上社會的我們,不僅焦慮,被生活攆著往前走的同時還生出來一種恐懼感。中產階級們往上爬有心無力,往下走卻又不甘心,于是焦慮由此而生,而我們這些剛畢業沒多久,被社會快速催熟的公務員、普通白領、銷售、保險員、銀行柜員、實習生,兩手空空,無依無靠,除了焦慮就剩恐懼了。
回頭看,雖然大學四年里有很多事情讓人成長,但那些與現在比起來無足輕重。那時候自以為是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眼淚,每一次疼痛,都是世事人情的預警罷了。這世界,遠比自己想象的復雜。脫離了象牙塔,一切事情都帶著某種不可言說的功利性和利益相關性,那些真正讓人成熟的事情,都是在畢業后遇見的。
世界雖如此,現實亦沉重,但仍要負重前行。成熟不是把自己的棱角磨圓,而是用一個更大的圓把自己的棱角包裹住,內有鋒芒,外在沉穩。女孩啊少年啊,真正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也許成長會從頭來一場,但撐過去后,回首那些艱難的路,雖然布滿了掙扎的痕跡,但每一個印記,都是變強的證據。
活,該任性地活。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即使做錯了,那也是一種收獲,總比不做強。年輕的時候想跨越高山,渡過大海,想騎最野的馬,喝最烈的酒,愛最美的姑娘,但是卻擔心高山太長,大海太險,野馬太難駕馭,烈酒太傷身體,姑娘太難追上。熱情和野心就一日一日猶豫和躊躇中蹉跎下去。不要等到年老的時候,發現自己有很多事情還沒嘗試過,后悔年輕的時候沒有任性一把。
活,該任性
[1]
天階夜色涼如水,何故倚繁星?
沒有理由,也沒有多余的言語。有時候,就是想自己安靜一下,陷入一種無邊無際的頹唐里,覺得整個人很累,沒有力氣,沒有可以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看見再有趣的笑話也笑不出來。滿腦子里怪念頭很多,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可稍稍一清醒,就知道自己其實是什么都沒想。只想靜靜地一個人坐著發呆或失神,置身事外。按照世俗的標準,這樣可以說是很喪的一種狀態了。
在遍地都是勵志人物的世界里,每個人都被鼓勵著要精神昂揚斗志滿滿地去過每24小時,人生不可虛度,喪是可恥的。可是,人這種生物,荷爾蒙和腎上腺素都有低迷的時候,于是就想靜靜地待著,一個人喪著,想蒙著被子大哭一場,想一個人出去走走,想一個人捧著白水杯子自言自語說很多話,想睡一個橫跨春秋的大覺。
想喪就喪吧。勵志讀物不過是精神鴉片,看的時候熱血沸騰感覺自己所向披靡,然而現實中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解決完了這個問題,還有另一個麻煩等著你。有時候喪一下,不過是過一個緩沖期,蓄積一下能量,再接著面對下一個問題,下一個喪。
活著本來就該任性。很多心情只是一剎那就逝去了,而喪的時候,卻能讓自己沉靜下來認清自己,想喪就喪一下吧。
何故倚繁星?
繁星無語人亦無語,只想靜靜地喪。
[2]
大學的時候,在社團里認識了一個學弟,他對于騎行去西藏有著強烈的執著。后來,我畢業,他即將大四,在大四前的暑假里,他從四川開始騎行,經歷了一個多月,終于騎到了碧空下的布達拉宮。
我在朋友圈看到他發的照片,記憶里在黃昏中找我拿書的白白凈凈的小伙子,滿臉滄桑,
打開書,原來文字也是那么的寂寥和溫暖,如和一個知心的朋友在傾心長談一樣,一下子填滿我所需要的那種感覺!——讀者評論
純真的妙芙姑娘寫了純真的文字,讓這個喧囂的世界多了一些純真的美麗。我們每個人都要清楚內心所想的,并積蓄足夠的勇氣去靠近那個想去的世界。—— 李菁 代表作《當茉遇見莉》
很多年前,我們純粹得如一張白紙,為了牽一個人的手,可以走幾十里山路,趟數條河。多年以后,世界開始變得條理清晰,而剩下的,只有潮水般泛濫的思念。事實上,不管你在乎過誰,放不下誰,都會塵埃落定,除了回憶我們什么都帶不走。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面對接下來的生活,一直往前——我非常喜歡這種人生狀態,它充滿了讓人奮進的力量,而妙芙的這本書,處處都有這樣的力量。—— 程沙柳 代表作《我想和你看一看永遠》
文字真是很奇特的東西,它讓兩個原本毫無關系的人變成朋友,讓感覺迷惘的人感受到力量,讓想要妥協的人重生勇氣……妙芙的文字就以這樣一股清新脫俗的氣質帶給大家這些,我想在她的文字里,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那些在的或懷念著的青春奮斗時光。—— 咸泡飯 代表作《我知道沒有人值得我羨慕》
不管是欲言又止的經歷相似、感同身受,抑或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管是愿無歲月可回頭,還是且以深情共余生;不管是書寫的她的故事,還是記錄同齡人的故事,紙上相遇,即是機緣。小妙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和堅持,向同齡人廣而告之——不管身處何處,你都可以做你自己,成為想成為的樣子。——韋宇教 代表作《愿無歲月可回頭》
她在好的年齡干了一件好的事,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如此。時間還很長,你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想清楚,怎么去過一個不差一點的人生。——沉香紅 代表作《蒼涼了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