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民族幾代人數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到幼兒教育中去,它能夠創造出怎樣的奇跡——5歲便能輕松跑程馬拉松,幼兒園時期便能達到2500冊圖書閱讀量的孩子們,是什么讓這些平凡的孩子們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奇跡?
日本國民的高素質是舉世公認的,但這背后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日本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們為此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和努力?
趙惠慶及她的團隊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對日本的幼兒園進行了一次零距離的全景掃描,使我們得以以第三者的眼光,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媽媽們也會從書中多種幼兒教育方法中找到自己孩子的一種,創造不一樣的“奇跡”。
書中78張真實的照片和多種幼兒教育方法,將帶給你的教養感受。
我對日本幼兒教育感受最深的一點——那就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極富使命感的態度。在日本,有許多家族,一代代人為了幼兒教育而奉獻終身。數十年如一日地在教育及時線零距離觀察、接觸孩子,這使他們創造出一套套包含自己獨特教育哲學的教育方法。我們羨慕、尊敬日本幼兒教育的原因,絕不僅僅是因為幼兒園的硬件設施,而是那些真正懂教育的,培養孩子的人。
——趙惠慶
差距從幼兒園開始
中國該向日本學什么?
你會讓你的孩子去跑全程馬拉松嗎?你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期能達到2500冊圖書的閱讀量嗎?你會為了孩子的幼兒教育而放棄城市的生活,陪著孩子到鄉村去上幼兒園嗎?你遇到過一個家族幾代人都投身到幼兒教育中的幼兒園老師嗎……
《奇跡幼兒園》是一本神奇的書,它記錄了日本幼兒教育的奇跡。通過作者的眼睛,我們將看到日本幼兒園新奇而令人震驚的一面。也許,你會被書中的方法驚得目瞪口呆,但靜下心來想一想,就會明白那些方法帶給孩子們的無窮好處。 然后反省自己是不是沒有讓孩子發揮潛能,沒有給孩子足夠的信任,代替孩子做了過多的事情。
當你讀完《奇跡幼兒園》,再也不會為自家的孩子不夠聰明,任性而發愁了。書中那一張張真實的照片,會帶給你前所未有的沖擊力;書中眾多的幼兒教育方法,是日本幾代教育工作者數十年如一日在幼兒教育線工作凝成的心血,它將幫助你開啟孩子的心,創造出屬于孩子自己的奇跡;那些平凡甚至身有缺陷的孩子走向成功的故事,會激勵媽媽們在孩子教養的道路上愈戰愈勇,直至成功。
《奇跡幼兒園》讓媽媽們看到了中國和日本幼兒教育的差距,也提供了迎頭趕上的方法。不得不說,《奇跡幼兒園》是每一個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必讀之書。
現在,就讓我們翻開《奇跡幼兒園》,開始世界上有意義的變化吧!
趙惠慶,韓國教育電視臺EBS的制片人,1970年出生于忠清北道的堤川。她養育有三個女兒,飽嘗了養育子女的痛與快樂。因為工作與家庭的原因,她時刻關注著世界各國教育理念的更新與發展。她所制作的紀錄片《世界教育現場》詳細記錄了日本幼兒教育的發展現狀,在韓國國內引發了關于幼兒教育和國民教育的大討論。
熱愛跑步的孩子們
用馬拉松塑造孩子品格的星子幼兒園
每天,愉快地慢跑
了不起的幼兒園孩子們
是什么讓聰明孩子變笨了?
攀登富士山
呦吼,泥漿浴
水是孩子好的玩具
“Enrich環境”
沒有平足和過敏癥的孩子們
讓孩子自由奔跑的操場
給孩子“魚”不如教孩子“漁”
孩子們把競爭當游戲
不強制、不訓斥,讓孩子創造奇跡的通山保育園
把“不行”的孩子變得“行”
讓孩子自發地學習
讓孩子把競爭當成游戲
每個人都是及時名的賽跑
珠算的復活
讀完2500本書的孩子們
把家搬到鄉下的媽媽們
孩子們喜歡小小的挑戰
讓孩子自己主動學習的通山保育園
跳一跳,摘桃子
偉大的黑板備忘錄
5歲孩子的日記
為了成功,不知疲倦
“我想當哥哥”
給孩子創造一些可以克服的困難
了不起的農民大媽
用音樂和禮儀培養孩子的人格
聆聽孩子內心的鈴木音樂教育法,學習院
從出生起就聽莫扎特
不比較、不著急、不放棄
日本皇室學校——學習院
懂得感受自然的孩子
做家務的3歲孩子
禮儀從準備中來
孩子任性怎么辦?
餐桌上的戰爭
“我給爸爸洗頭”
9點睡覺的孩子們
培養孩子品行的動物老師
恩惠動物園幼兒園和圣瑪格麗特小學
這里是動物園幼兒園
上學的狗:巴蒂
動物同班教育的關鍵
訓練很必要
巴蒂服務小隊
看到巴蒂就想到了媽媽
最愛吃米飯的孩子們
飲食教育的奇跡,吉野保育園
一個半小時的午飯時間
“我喜歡粉紅色的米飯”
“我想吃大醬湯”
宴會般豐盛的午餐
自己種菜自己吃
阿姨為什么冷?
零食的秘密——魷魚干
櫻花櫻桃韻律操
哇,看看腳趾的力量
獻給在激進和放任之間搖擺的苦悶的媽媽們
每天,愉快地慢跑
我有3個女兒,一個13歲,一個10歲,最小的5歲。這3個小家伙真是我們夫婦“甜蜜的負擔”,說她們是天生的“麻煩制造者”,絲毫都不夸張。因為她們,我們夫妻倆每天都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下,隨時準備應付孩子們的“奇襲”。
不過,即使我們把弦兒繃得緊緊的,還是會出現讓我們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況——5歲的小女兒雅麗不喜歡出門,這個小家伙十分固執,要是和她一起外出,光是做準備就能愁死人。雅麗和大女兒差8歲,和二女兒差5歲,大家都把她當寶貝看待,她自己也習慣了享受種種優越的待遇。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丈夫一看見小女兒純真的眼神,就失去了所有的判斷力,所以,在這個家里,簡直沒有能夠對付小女兒的方法。雅麗出門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圍著她轉,仿佛要準備一場戰斗似的。
只要一走出大門,雅麗就想成為“坐在魯道夫的雪橇上的圣誕老人”,非要騎在爸爸的肩膀上。童話故事當然對她有影響,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她不愿意走路。剛走幾步就會嚷嚷著腿疼,坐在地上開始耍賴了。我會在心里一遍遍地對自己說: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要拒絕孩子,要無條件地愛她。我自己也堅信這樣才是正確的。但是雅麗不停的哭鬧卻可以動搖我這一信念的基石。這不禁讓我感慨:“孩子們該不會是把媽媽的耐心看得比牛筋還要結實吧?”正巧這時,我得知了日本的小朋友跑馬拉松的事情。我仿佛感覺到,有一扇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門向我打開了。
大概很難有人相信,幼兒園的孩子能跑完42.195公里的全程馬拉松。我作為一個成年人,跑10公里的距離都覺得困難,怎么能夠相信和我家雅麗一樣大的5歲孩子去參加馬拉松比賽,還能跑程呢?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和攝像師一起飛赴日本大阪的四條畷市,尋找這個答案。
小馬拉松選手們所在的星子幼兒園,在當地被稱為“馬拉松幼兒園”,非常有名。幼兒園是一棟兩層建筑,小樓前方就是運動場。從幼兒園里的建筑和周圍那些有一人環抱粗的樹木來看,這個幼兒園有著悠久的歷史。已經在這里做了39年園長的鐵村和夫74歲了——應該是我見過的年齡較大的幼兒園園長了,他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園長看上去堅毅而干練,而幼兒園里的26個孩子,個個皮膚都散發著黝黑的光澤,看起來十分健康。
每天早上7點30分,孩子們就坐著校車,或者自己騎著自行車來到幼兒園。孩子們會首先向園長行禮、問好,這和我們的孩子沒有什么不同。但是緊接著,他們卻做出了令人奇怪的舉動,他們把書包、上衣和鞋放進柜子,男孩兒女孩兒都露出可愛的小肚子,穿著短褲,光著腳,開始忙碌了。
3歲的孩子在擦桌椅和鞋柜;4歲的孩子把屁股撅得高高的,跑來跑去用抹布擦著教室的地板;5歲的孩子拿著掃帚,清掃幼兒園外面的胡同。而在這個時間,我們的孩子要么還賴在溫暖的被窩里,要么剛剛在飯桌前坐好,嫌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合胃口……但是這里的孩子已經在沒有人要求,沒有人指揮的情況下,自覺地打掃衛生了。看到他們一邊擦著額頭和鼻梁上的汗珠,一邊認真勞動的樣子,我真的很受感動。當時正值夏天,不穿衣服也就罷了,但是孩子們光著腳在外面的胡同中走來走去,還是不禁讓我有些心疼。
對于我關于“赤腳”的疑慮,孩子們反而覺得奇怪,在他們看來,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平常得就跟吃飯、喝水一樣。“難道孩子們光著腳和馬拉松有什么關系?”我一邊思考,一邊想到了首爾的我的小女兒雅麗。和這里的孩子們相比,害怕出門,趴在爸爸背上不肯下來的雅麗,顯得是多么弱不禁風啊。雅麗甚至連在海邊、在草坪上的時候都要穿著涼鞋,即使穿著鞋,她也會因為害怕鞋里進去沙子、小石子,而經常站著一動不動……我很羨慕這里的孩子,如果雅麗也能像他們一樣朝氣蓬勃該有多好啊——這恐怕是每一個母親的心愿。
幼兒園的小孩子們能夠如此干凈利落地完成自己的清掃任務,真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清掃工作完成之后,孩子們并沒有進入教室,而是到操場上集合,很整齊地排好隊,跟著音樂做起了體操,邊做還邊喊著“加油”。
隨后,孩子們開始跑步。園長跑在隊伍的最前面,后面依次是5歲、4歲、3歲的孩子們和他們的老師。幼兒園里的運動場一圈大概是300米,孩子們每天都要跑10圈,也就是大概3公里的樣子。園長說,他跑在隊伍的最前面是有原因的,這正是他“身教重于言傳”的教育哲學的體現——園長在前面愉快地跑,孩子們也就自然而然地把他當成榜樣,也就能把跑步當成一種樂趣了。這里的孩子在幼兒園的3年期間,每天都跟著園長的背影跑3公里。從這個幼兒園走出去的孩子,身體怎么會不強壯呢?
星子幼兒園的孩子們每天都心情愉快地慢跑。除了極個別的日子和特殊的天氣,幾乎從不間斷。雖然原則上是下雨天不跑步,但是在夏日的雨天,或者在其他的季節,如果雨不算大,他們也會堅持跑步。孩子們認為在雨中跑步是一種樂趣。園長也認為讓孩子們淋淋雨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而想想我們的家長們,又是擔心酸雨,又是擔心這操心那的,仿佛孩子淋了一滴雨都是天大的事情一樣。和日本的孩子們一比,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每天的慢跑對于星子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早已成了習慣。當然,他們每天跑步的距離都是在身體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而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孩子們的身體還處于發育階段,天氣狀況、孩子們的體力和身體條件等都是跑步時需要考慮的因素,過大強度的鍛煉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只是,每個孩子都把“馬拉松”這個看似可望不可即的距離,當成一個目標,每天堅持著慢跑。
3歲的孩子們無法一次性跑完3000米的距離,對于3歲的孩子,老師有特殊的方法。他們會為孩子們訂立幾個容易實現的目標,比如“我們先跑到秋千下”;“這次,我們跑到滑梯旁好不好?”用這樣的方法來誘導、鼓勵孩子們。的確,一味強迫孩子跑步并不是一個好方法,在跑步中加入游戲的性質,跑步中間進行適當的休息,效果反而更好。對于成年人來說,長跑都是單調而枯燥的一項活動,如何不讓孩子們對跑步感到厭煩?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是想盡了各種各樣的方法。
即使是在幼兒園里跑步,孩子們每天跑的路線也并不相同。有時候是像走迷宮一樣曲折繞行;有時候是跑到滑梯處,上了滑梯,滑下來后再接著跑;夏天的時候,老師們還會打開水龍頭,用膠皮管子給孩子們沖涼。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們覺得“長跑是一個快樂的游戲”。
一直到11月,星子幼兒園的孩子們都是赤裸著上身,光著腳跑步。即使在冬天,大部分孩子們穿的也不過是一件T恤加上一雙運動鞋。有些特別怕冷的孩子,可能會穿上運動服。但是一跑起來,許多孩子就又會脫下衣服和鞋子,像夏天那樣奔跑了。幼兒園的老師說,對于習慣了跑步的孩子們,不穿衣服跑步更有利于他們進行新陳代謝,對皮膚也更有好處。另外,孩子們不懼怕寒冷,也就不容易感冒,即使患了感冒也會很快好起來。
“現在很多孩子的家長想的只是怎么讓孩子穿得更好、更漂亮,他們覺得不穿衣服是不文明的表現,而且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孩子被曬黑了就不好看了。但是我們認為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利于健康,什么方式我們都欣然接受。”不知那些擔心孩子受到紫外線傷害的家長們聽到這位老師的話,心中會有什么想法。
這個幼兒園的孩子家長們對于自己的孩子每天光著上身赤腳跑上3公里沒有任何意見,反而都非常贊成。剛開始的時候,也有些家長擔心孩子會吃不消,但是一段時間之后,發現之前動不動就生病的孩子變得結實多了,就會覺得之前的擔心是多余的。家長們都覺得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和他們堅持慢跑是分不開的。
日本著名的研究人類大腦奧秘的科學家蓧原菊紀博士認為,光腳跑步相比起穿鞋跑步有很大的好處。光腳跑步的時候對大腦的刺激會更強烈,雙腳結結實實地踏在地上,對于大腦活動能夠起到非常良好的促進作用。腳掌可以說是“第二個心臟”,對于全身的血液循環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光著腳跑步,可以提高記憶力和反應的敏捷程度。而長跑這樣的有氧運動,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對大腦也非常有益。但是,為什么非得讓這么幼小的孩子去跑成年人都很難完成的馬拉松?有這個必要嗎?
園長笑著說:“跑馬拉松是要培養孩子們的夢想和他們的冒險精神。平日的慢跑,是為了實現對馬拉松的挑戰——當孩子們挑戰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夢想就在他們心中誕生了。”
原來是這樣,跑步不僅僅只是為了孩子身體的健康,也是為了他們精神上的成長。這是一個培養和刺激孩子目標意識的教育過程。
讀者熱評
你能想像5歲的孩子能跑程馬拉松?你會相信你自己會放棄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只是為了孩子上幼兒園而和孩子一起去往小縣城?你的孩子在5歲的時候讀過2500本書嗎……這一個個看似的不可能卻都真實地發生了,這讓我不禁感嘆日本幼兒教育的力量,認真地把《奇跡幼兒園》讀了一遍又一遍。
——樸貞英
我是從別的媽媽那聽到的這本書,最初的感覺就是難以置信。但是,書中那些真實的照片震撼了我,有些甚至讓我流下了眼淚——孩子們的堅持和勇氣讓我感動。這些孩子們所創造出的奇跡,有些是身為成人的我也難以企及的。我多么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
——月亮媽媽
很多時候,我都會忘了這是一本家教書,而覺得自己在讀一本故事書——一本孩子們如何創造“奇跡”的故事書。我一口氣就讀完了這本《奇跡幼兒園》,并為之深深感動。書中的方法簡單易懂,大量真實的照片很有沖擊力,讓人讀起來感覺十分輕松,讀后余味猶存。
——金善京
作為一名幼兒園的老師,這本書中最為打動我的不僅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方法,更是那些心甘情愿為孩子付出的人——74歲的幼兒園老園長;將每一個孩子都看成一個獨立個體,為每一個孩子尋找適合的教育方法的老師們;甘心為了孩子的教育放棄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前往小城鎮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媽媽們;用21種食材為孩子們做三菜一湯和粉紅色米飯的老師們。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和肩上的重任,真心希望每一個幼兒教師都能來看看這本《奇跡幼兒園》。
——尹恩淑
看到日本幼兒園里的那些孩子,我真恨不得馬上讓自己的孩子也變成那樣。如今,書中的那些老師和媽媽就是我的榜樣。我也會在家中放置一塊小黑板,每天記錄孩子的點滴進步;不斷給孩子以鼓勵,讓孩子接受超出自己能力一點點的挑戰;努力給孩子創造全力競爭,但不迷戀結果的環境……我欣喜地看到,我的孩子正在24小時天改變,24小時天向著奇跡邁進。
——家有小苗天天長
如果你和我一樣,正在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苦惱。那《奇跡幼兒園》就應該放在你的書架上。書中介紹的5個幼兒園,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絕招。很多困擾我許久的問題,都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相對于標準化的教育模式,我更欣賞這些個性化的教育。我相信,書中講述的“絕招”能讓媽媽們輕松應對孩子的各種狀況。
——李亞妍
園長語錄
我的方針只有一個,那就是“努力”。即使不能成為好的,即使慢,即使晚,但是只要我努力了,我就會活得很驕傲。這才是最重要的。在幼兒期要培養孩子們“努力”的意識。
——星子幼兒園園長 鐵村和夫
我們培養孩子的品格,就是教會他們懂得謙讓,懂得忍耐,懂得和朋友分享。品格其實就是基本的禮貌。
——學習院小學教師 高橋義雄
硬要讓孩子做一些他“不行”的事情,再怎么教,也一定會失敗的,因為孩子心里抵觸,不愿意去做。我的方法是讓孩子做他能“行”的事情,這件事情做得熟練了,自然而然地就會上到一個新臺階。
——通山保育園園長 橫峰吉文
有些老師不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只重視知識的灌輸。使用的方法也是錯誤的,要求所有的孩子都步調一致,整齊劃一,這對孩子其實非常有害。僅僅傳授知識,是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教會孩子如何成長才是對教育者來說最重要的事,我們需要以洞察和經驗為基礎的新的教育方法。
——通山保育園園長 橫峰吉文
飼養動物帶給孩子們的好處是讓孩子們養成了親善的品格。動物的本能讓它們可以分辨出人們的行動是好是壞,所以孩子們也很快知道了自己的一些行為是動物喜歡的還是討厭的。進一步的,孩子們也就知道了對于他人來說,自己的行為是好的還是不好的。
——恩惠幼兒園園長 大迫信也
食育,即飲食教育,是培養國民的飲食習慣,讓每個人健康生活,以及對食品好壞的判斷能力的教育。飲食習慣一旦養成,終身都不會輕易改變,因此對健康有著的影響。
——吉野保育園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