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為科普讀物,從病原鑒定著手,用繪制病原形態圖、彩照和簡單文字表述了豐富的癥狀特征和治理經驗,從加強預防為主的綜合防治理念著眼的手法描繪了觀賞植物易發生的病害癥狀圖文互補,目的是向讀者提供了診斷和預防病害的基本參考內容,即可防治以未然。省去人力物力,保護了環境的潔凈,為人們提供一個優美的人工環保生態。全書共有五章,分別是:野外診斷、采集和調查觀賞植物病害基礎知識;12種觀賞植物病害;其他癥狀相似且治理方法相同的觀賞植物病害;非病害現象及處理;大樹移栽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改進方法;附錄常用自配化學藥劑及病原索引。
本書可供廣大觀賞植物生產一線的栽培者、經營者和風景園林院校及保護生物學學院校師生直觀了解植物病原特征和病害的癥狀,并進而掌握診斷和治理的基本方法。
及時章 野外診斷、采集和調查觀賞植物病害基礎知識
及時節 觀賞植物病害基本術語
第二節 生理性病害野外識別
第三節 生物性病害野外識別
第四節 生態性病害識別
第五節 預防和治理
第二章 12種觀賞植物病害
及時節 紫羅蘭屬病害
第二節 薔薇屬病害
第三節 山茶花病害
第四節 杜鵑花病害
第五節 白蘭花屬(含笑屬)病害
第六節 君子蘭屬病害
第七節 芍藥屬(牡丹屬)病害
第八節 鳶尾屬病害
第九節 石竹屬病害
第十節 大麗花屬病害
第十一節 劍蘭屬(唐菖蒲屬)病害
第十二節 百合屬病害
第三章 其他癥狀相似且治理方法相同的觀賞植物病害
及時節 灰霉菌、霜霉菌類
第二節 黑霉類
第三節 銹粉類
第四節 白粉類
第五節 煤污類
第六節 螨類
第七節 膏藥病類
第八節 病毒類
第九節 菟絲子害
第十節 根結線蟲類
第十一節 藻斑病類
第十二節 細菌類
第四章 非病害現象及處理
及時節 小型昆蟲
第二節 益蟲
第三節 與觀賞植物有關的生物
第五章 大樹移栽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改進方法
及時節 已瀕死的移栽樹
第二節 已移栽成活的大樹
第三節 大樹移栽技術
附錄與索引
一、常用自配化學藥劑
(一)保護劑——波爾多液
(二)殺菌劑——石硫合劑
(三)樹干白涂劑
二、索引
(一)病原中名索引
(二)病原學名索引
參考文獻
后記
及時章 野外診斷、采集和調查觀賞植物病害基礎知識
及時節 觀賞植物病害基本術語
一、生理性病原
不適宜的種植環境引起植物受害,不會傳染。
二、生物性病原
十大生物類群(真菌、細菌、類立克次體(RLO)、植原體、病毒、類病毒、線蟲、螨類、藻類和寄生性種子植物)引起植物受害,均會傳染。
三、觀察條件
(1)須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形態特征的是線蟲、螨類、藻類、細菌和絕大多數的病原真菌。
(2)須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形態特征的是病毒和類病毒植原體及上述在光學顯微鏡下才可觀察的生物,其個體或局部形態放到電鏡下觀察更清楚,但操作可能較繁瑣。
(3)寄生性種子植物(0.2~1.5m),經驗豐富的標本采集人,一般都能識別至科或亞科,甚至到屬種。因它們?;詮?,其中有些常依寄主定種。
四、病狀
植物發病后本身外部形態的不正常變化。生理性和生物性病害初期,常會產生相同或相似病狀,故不能以病狀診斷病害種類,更不能只靠病狀鑒定到病原。
五、病癥
是生物性病原在寄主患病處的個體或群體的營養體或繁殖體。為進一步診斷,必須對病癥作室內保濕觀察,分析和切片鏡檢,一般有了病癥時才采集作標本保存。
六、癥狀
病癥+病狀=癥狀。典型癥狀是野外診斷的主要依據,也是采集標本和作為普查及專題調查的基本條件。
七、寄主
人們需要栽培利用的觀賞植物,也即被生物性病原侵害的植物。
……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書質量很好,服務更好。
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