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中國生存啟示錄圖書
人氣:141

中國生存啟示錄

著名作家龍應臺說:“知識分子歷來就有矯正社會惡疾和喚醒民眾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這一點上,作家梁曉聲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梁曉聲在他的新作《中國生存啟示錄》中,把他用心靈發(fā)展出的生...

內(nèi)容簡介

著名作家龍應臺說:“知識分子歷來就有矯正社會惡疾和喚醒民眾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這一點上,作家梁曉聲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梁曉聲在他的新作《中國生存啟示錄》中,把他用心靈發(fā)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從社會生活中發(fā)展出的知識浸透到心靈里去,為那些生活在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尋找一份心靈寄托與精神生活的充實,以及能夠解決一些現(xiàn)實問題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會中的常態(tài)及潛在的問題,用從容的心態(tài)做一些新的嘗試和突破,力圖為大眾的現(xiàn)實生活尋找借鑒,在現(xiàn)實與精神的總作用下,告訴我們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啟迪人們面對各種各樣的現(xiàn)實應該擁有怎樣的生存態(tài)度。

編輯推薦

中國 “平民代言人” 梁曉聲,繼百萬級暢銷書《郁悶的中國人》《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后,發(fā)力之作!

《中國生存啟示錄》全國十幾省市區(qū)全民閱讀活動推薦書目!

作者簡介

梁曉聲

作家、教授、全國政協(xié)委員。曾任兒童電影制片廠副廠長,現(xiàn)任教于北京語言大學,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主要作品有《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雪城》《知青》《郁悶的中國人》等。

他被譽為中國的“平民代言人”,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學者、思想者、觀察家等多個維度,給人多方面的啟發(fā)。他以宏大的視野、敏銳的目光直面中國當下,呼喚社會良知,讓讀者在現(xiàn)實社會中尋找心靈的家園;他的寫作始終堅持自己的操守,稟持知識分子的良知和情懷,高揚人文主義的精神。

目錄

及時部分 共同的底線

人生和它的意義

何妨減之

論民主

民主與愛國

論榮譽

論崇高

論英雄

敬畏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羞于說真話

權(quán)利與金錢

法理與情理

讀書與人生

關(guān)于不幸、不幸福與幸福

平凡的地位

“理想”的誤區(qū)

第二部分 個人的提升

培養(yǎng)一個“貴族”是容易的

賞悅你的花季

一半幸運 一半迷惘

初戀雜感

姻緣備忘錄

男人是女人的鏡子

女人不是殘缺不全的男人

讓我們愛憎分明

中年感懷

論代溝

關(guān)于母愛

論溫馨

論寂寞

論貧窮

論“不忍”

論方法

釘子斷想

時間即“上帝”

也論“消費”

第三部分 人文的力量

拒做儒家思想的生

文明的尺度

關(guān)于情感教育

論教育的詩性

人文教育:良知社會的起搏器

論大學精神

貴賤論

貧富論

三等智商

傳統(tǒng)文化斷想

論文化在政治之上

為自己辦一所大學

做立體的中國人

在線預覽

關(guān)于不幸、不幸福與幸福

希臘神話中有所謂“美惠三女神”,她們嫵媚、優(yōu)雅、美麗,乃三姐妹,都是宙斯的女兒。一位是優(yōu)芙洛尼亞,意為歡樂;一位是塔里亞,意為花朵;還有一位是阿格拉伊亞,意為燦爛。她們喜愛詩歌、音樂和舞蹈。一言以蔽之,人類頭腦中的文藝靈感,得益于她們的暗示、啟發(fā)和引領(lǐng),故她們也往往被稱為“美惠三女神”。除了她們,希臘神話中還有所謂“復仇三女神”“夢境三女神”,也都是“三姐妹”。而在美術(shù)創(chuàng)作中,有所謂“三原色”之說,即紅、黃、藍。

我想這么比喻——不幸、不幸福與幸福,也如同我們大多數(shù)人之人生的“三原色”,也如同我們大多數(shù)人之人生每將面對的“三女神”。她們同時出現(xiàn)在我們?nèi)松畴A段的情況極少,但其中兩姐妹接踵而至甚至攜手降臨的現(xiàn)象卻屢屢發(fā)生,于是有“否極泰來”“樂極生悲”一類詞。比如,蘇三的人生可謂是否極泰來之一例,范進的人生可謂是樂極生悲之一例。

我將不幸、不幸福、幸福比做我們大多數(shù)人之人生的“三原色”,并非是指以上三種人生狀況與紅、黃、藍三種顏色有什么直接關(guān)系,我的意思是——如同“三原色”可以調(diào)配出“七常色”及“十二本色”;不幸、不幸福、幸福三類人生狀況,幾乎是各種各樣的人生的“底色”。世界非是固定不變的,人生更是如此。“底色”只不過是最初之色。

我認為構(gòu)成人生不幸的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及時,嚴重殘疾與嚴重疾病。

第二,貧困。

第三,受教育權(quán)利的喪失。

第四,由之而淪為社會弱勢群體。

第五,又由之而身為父母喪失了撫育兒女的正常能力,身為兒女竟無法盡贍養(yǎng)父母的人倫責任……

也許還有其他方面,我們姑且舉出以上幾方面原因。

在以上原因中,有個人命運現(xiàn)象,比如先天失明、聾啞、智障、患白血病、癌等;也有自然生存環(huán)境和社會苦難造成的群體命運現(xiàn)象,比如血吸蟲病、瘟疫、艾滋病、戰(zhàn)爭造成的傷殘與疾病……

一個人的嚴重殘疾與疾病,每每是一個家庭的不幸。一個群體的不幸,當然也應視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不幸。個人的不幸命運既需要社會來予以關(guān)懷,也需要個人來進行抵抗。

海倫 凱蒂、霍金、保爾、羅斯福,他們證明了人生底色確實是可以一定程度地改變的,有時甚至可以改變得比成千上萬正常人的人生更有聲有色。

但不論怎樣,不幸是具有較客觀性的人生狀況。這世界上沒有人因殘疾和疾病反而有幸福感。而某些自認為很不幸的人之所以并不能引起普遍人的深切同情,乃因他們的不幸不具有較客觀的標準。所以我們才未將失戀也列入不幸范疇,盡管許多失戀的少男少女往往痛不欲生,自認為是天下及時不幸,及時值得同情者。當然,于連是有幾分值得同情的,因為他的失戀也反映了一種社會疾病,那就是社會所公開維護的等級制。

我們中國的當下主流傳媒有一大弊端,那就是——諱言貧困、落后、苦難和不幸,卻熱衷于宣傳和炒作所謂“時尚的生活方式”。似乎時尚的、時髦的,甚至摩登的生活方式,便是幸福的生活。而能過那種生活的人,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少數(shù)。如此這般的文化背景,對新一代成長中的人,幾乎意味著是一種文化暗示,即幸福的人生僅屬于少數(shù)不普通的人;而普通人的人生是失敗的,令人沮喪的,難有幸福可言的。

除了文化的這一種不是成心卻等于成心的錯誤導向,我們國家13億人口的實際生活水平也是每使普通人感覺不幸福的原因。普通人這一概念在中國與在西方國家是不一樣的。在中國,即使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普通人及普通人家的生活水平其實也是非常脆弱的。往往是一人生病(這里指的是重病),全家愁苦,甚而傾家蕩產(chǎn)。現(xiàn)在情況好了一些,公費醫(yī)療、醫(yī)療保險等社會福利保險制度有所加強,但仍處于初級階段。糧食一漲價,人心就恐慌;豬肉一漲價,許多普通人家就奉行素食主義了;而目前的房價,使許多普通人家的“八○后”一代擁有自己住房的愿望幾成夢想……

這使新一代都市年輕人,看在眼里,心生大慮,唯恐自己百般努力,卻仍像父母輩一樣,擺脫不了普通人的命運。

如果將大學學子、研究生們與進城打工的農(nóng)村兒女相比較,結(jié)果是十分耐人尋味的——如果非是家境凄涼或不幸,只要有錢可掙,后者們的日常快樂反倒還會多一些似的。

日常快樂的多少也往往取決于性格,不見得就是實際生活幸福程度的體現(xiàn),好的性格能夠大大削弱感覺人生不幸福的煩惱。

為什么那些農(nóng)村兒女們的日常快樂反而會多一些似的呢?乃較之于成為大學學子、研究生們的都市青年,農(nóng)村兒女們對不幸見得較多,知得較多,接觸得較多。而他們對所謂幸福的企求又是較低的,較實際的。還有一點也至關(guān)重要,那就是,他們的人生是有“根據(jù)地”的,是有萬不得已的退路的,即他們來自于農(nóng)村。那里有他們的家園,有親情和鄉(xiāng)情,那里乃是沒有什么生存競爭壓力的所在。

而前者們卻不同,如果是城市青年,則他們沒有什么“根據(jù)地”,退回到家里就等于是失業(yè)青年了。如果是農(nóng)村青年,則從懷揣錄取通知書踏上求學之路那24小時起,就等于破釜沉舟地踏上一條不歸路了。他們從小學到高中以毅忍之心孜孜苦學,正是為的這樣24小時。如果他們考入的還是北京、上海的大學,那么在他們的思想意識里,不但沒有了什么退路,簡直還沒有什么別路了。那種留在北京、上海的決心,如同從前的節(jié)婦烈女,一廂情愿地從一而終,一廂情愿地為自己的“北京之戀”“上海之戀”而“守節(jié)”。這一種決心,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因為在常人看來,在北京、在上海,一個受過大學高等教育的人,終于成為不普通之人的可能性仿佛比別處多不少。即使到底還是沒有不普通起來,但成了北京和上海這等大城市里的普通人,似乎那也還是要比別處的普通人不普通。這一種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感覺追求,往往會成為一種“亞幸福”追求。但這一種決心有時候也是可怕的——因為對于人生,還是多幾種生存、發(fā)展的選擇好一些,還是有退路的狀態(tài)好一些。我這里說的退路,當然不是指農(nóng)村。大學生、研究生回到或去到農(nóng)村當農(nóng)民,是知識化了的人力資源的浪費。但除了北京和上海,中國另有許多城市,尤其是南方城市,其發(fā)展也是很快速的,對年輕人而言,人生機會也是較多的。

總而言之,我的意思是,不幸福的人生感覺人人都會常有,是生存競爭壓力對人的心理造成的負面感覺,不同的人面臨不同的生存競爭壓力。但有時候,也與我們對人生的思想方法有關(guān)。如果能提前對人生多幾種考慮、打算、選擇,也許人生的回旋余地會大一些,壓力會小一些,瞻望前途,會相對的樂觀一些;那么,不幸福的感覺,自然會相對的少一些……

談到幸福,有些人肯定會和我一樣,聯(lián)想到《安娜 卡列尼娜》開篇的那一句話——“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否也可以這樣說呢?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我個人認為,幸福的人一定是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我至今還不曾認識過一個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里但自己感到很幸福的人。曾經(jīng)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里,但后來另立門戶,擁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后,人生開始幸福了的人是有的。但前提是——他或她的小家庭,必是一個幸福的小家庭,或曰:幸福只不過是一種感覺。

此話對矣,但不夠。確乎,幸福和不幸福一樣,主要是一種心理感覺。然而人的心理,通常不會無緣無故地產(chǎn)生感覺,心理感覺更多的情況下是客觀外界作用于主觀的反映。如果說不幸福之感覺往往是與不直接的客觀外界的影響有關(guān)系,那么幸福的感覺像不幸的感覺一樣,更是與特別直接的客觀外界的實際狀態(tài)有關(guān)系。

及時,我們已經(jīng)說過,幸福的人,肯定有幸福的家庭。第二,幸福的家庭,理論上肯定是人人健康,家庭關(guān)系和睦,夫妻恩愛,手足情深,家風良好,并由而受人尊敬的。第三,一個有著這樣的家庭背景的人,他或她還需是起碼具有大學文化知識的人。第四,而且他所從事的職業(yè),恰恰是符合他理想的、他很熱愛的職業(yè)。第五,這一種職業(yè),一般而言,還要有較高的工資和較有社會地位的特征。第六,于是他本人的愛情和婚姻不但是一帆風順的,還是如愿以償?shù)摹5谄撸麄兊男〖彝テ鸫a是富裕的,當然應擁有寬敞的住房與一輛準名牌私車。第八,他們的孩子是漂亮的、聰明的,將來肯定有出息,甚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我們還可以列出幾條。

由是而論,我們不難看出,文化知識程度較高的人,比之于文化知識程度較低的人,對幸福指數(shù)的企求也是高的,即使口頭上說自己只不過心存某些一般的幸福要求,綜合起來,那些一般的幸福要求已是很不一般太不一般了。更有的時候,甚至會將幸福誤解為一種人生的狀態(tài),因而似乎應包含一切人生的美好。而實際情況卻是——世界上只有極少極少數(shù)人的人生是接近的幸福的人生。

如果將人的一生比做由一點開始畫起的一個圓,那么只有極少極少數(shù)人的人生畫得接近標準的圓形;有些人的人生僅僅是半圓,或一段弧。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畫成了一個圓,但卻是像蝕缺時的月亮似的圓。

我個人認為,能將人生畫成一個近似的圓,那委實已經(jīng)該算是不錯的人生了。我個人認為,一個人的人生,只要在以上幾條中實現(xiàn)了兩條,比如有一個比較和睦的家庭和比較美滿的婚姻,他或她就有理由感覺幸福多一些,感覺不幸少一些了。而居然實現(xiàn)了三四條,幾乎可以說,他或她真的就是一個幸福之人了。

家庭和睦,手足情深,親人健康,工作穩(wěn)定,收入能夠滿足一般消費,月有節(jié)余,哪怕很少……這是一般普通人的幸福觀。他們既為普通人,卻并不沮喪于普通的人生,于是他們反而善于在普通的人生中企求普通的幸福,并珍惜之。

這樣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是否也可以給尚處于人生的一無所有階段,但希望過上幸福生活的大家一點兒關(guān)于幸福的另類參考呢?

我要講一個漢語常識——“希望”一詞中的“希”字,在古漢語中,同“稀”,是一個演化字。“稀”——大家都知道的,乃指“少”。在農(nóng)業(yè)社會,稻糧是寶貴的,布匹是寶貴的,都是稀缺之物。生產(chǎn)力不發(fā)達,靠天吃飯,好收成非是自然而然的事,于是每每舉行祈禱。在古代,“稀望”是祭典儀式中的心理。

只要善于理性地把控自己的人生,一步步走在實處,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獲得某一部分人生的幸福。

媒體評論

活躍在當今中國文壇的作家梁曉聲一直被當做平民的代言人,通過他的作品人們看到了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們的追求及幻滅、他們的執(zhí)著與無奈、他們的默默無聞所孕育的憤怒和反抗。

梁曉聲辛辣諷刺了那些社會轉(zhuǎn)型時期,利用社會背景、職位、權(quán)力謀取私利暴富起來的一批“新貴們”,既揭露了他們致富手段的卑鄙,也揭示了他們精神生活的蒼白。相反,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雖然終日為生計所奔波,但卻享受著精神生活上的充實。在這種層面上,反映了梁曉聲在“靈與肉”、“物質(zhì)與精神”的二元對立中的抗爭與回歸,主張回歸質(zhì)樸、知足、正義的人性,摒棄那冷冰冰的理性,那裝飾得漂亮的諾言。

——《21世紀你應關(guān)注的中國人》

與共和國同齡,他用文字見證時代變遷。鐘情八十年代,他以知青文學奠定底蘊;悲憫底層命運,他筆指官僚權(quán)貴秉持道義。拒絕浮躁喧囂,時代卻奪去讀者耐心;關(guān)注現(xiàn)實民生,他為民請愿卻無能為力;現(xiàn)實無奈前行,他辛辣依舊蒼勁有力。

——《鳳凰網(wǎng)》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貼近現(xiàn)實,很多我們都經(jīng)常看到,卻不曾有深度的思考!推薦

2014-09-28 23:35:49
來自manbz20**的評論:

值得一看的好書,比那些什么所謂《一生一定要看的100篇智慧文章》好多了,水平和境界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2015-02-05 20:15:39
來自伍敏菁**的評論:

的確是好讀物!深入淺出!好!梁曉聲的書就是質(zhì)量的保證!

2014-07-20 15:06:06
來自L細細**的評論:

還沒開始看。但是書的包裝很好,整體感覺不錯。希望從中得到啟發(fā)

2016-04-22 09:45:30
來自我靠譜**的評論:

整體感覺都非常贊的一本小說,印刷上也是很不錯的,

2016-05-23 14:27: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梁曉聲的作品看過好多了,都給人以思想的啟迪。

2014-05-17 16:55:22
來自我靠譜**的評論:

整體感覺都非常的不錯,性價比還是特別的高的,印刷很正哦!

2016-05-21 14:28:23
來自我靠譜**的評論:

整體感覺都非常的不錯,性價比還是特別的高的,印刷也很正的!

2016-05-21 13:48:38
來自澶╁ぉ**的評論:

雖置身其中,但卻沒有關(guān)注,讀了此書,對社會認識深刻了!

2015-09-24 06:31:27
來自坦克讀**的評論:

作為中國人,多少了解一下自己,了解一下我們的歷史,了解一下我們的習性。

2017-10-31 15:29: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確實不錯,我也在當當網(wǎng)上購書多年,一直都給予最好評價,但是物流的小哥的確不敢也不能再恭維了,水平不高培訓不到,連基本服務水平做人素養(yǎng)卻不夠,有損當當形象。

2014-04-03 21:50: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到中國生存啟示錄的邊緣我以為是盜版呢?拆開以后看了看里面的紙張,很不錯,應該是正版。表面的做工也不錯,值得購買!

2014-05-19 12:37: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梁曉聲先生的書 不會讓你失望的 你會了解現(xiàn)在生存的困境 以及如何更好的思考人生

2014-10-22 11:00:29
來自***(匿**的評論:

紙質(zhì)印刷排版都還不錯,內(nèi)容還沒看,希望物有所值

2017-04-29 07:55: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個人比較喜歡梁曉聲的作品,屬于散文或者隨筆的性質(zhì)吧,沒有細看,喜歡的人可以看看。

2016-11-07 23:43:37
來自墨魚囡**的評論:

梁曉聲的書,家人是一直很喜歡的。生存啟示錄,可以看看。一個一直思考的人帶給你的經(jīng)驗啟示

2015-04-24 12:16:38
來自我靠譜**的評論:

紙質(zhì)特別好的一本中國生存啟示錄,印刷上也很正的哦。

2016-05-23 14:25:39
來自隗書香**的評論:

最早知道梁曉聲是他的一部《年輪》,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小說!偶然在網(wǎng)上看到這部《中國生存啟示錄》是梁曉聲的著作,就特別想讀讀!

2014-05-05 20:41:28
來自丶晶子**的評論:

在中國生存當然要讀中國生存啟示錄了,讀懂要擁有一種怎樣的心態(tài)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2014-08-07 13:54: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作者的人生、生活以及對社會現(xiàn)象的態(tài)度和觀點,好像過來人一樣在講一些經(jīng)驗,可以在放松的時候讀讀,特別是心比較煩躁的時候看看,還是有好處的。

2015-01-15 12:22:40
來自靳遜**的評論:

很敬佩梁曉聲先生的憂患意識,他是一個有擔當?shù)淖骷摇?

2016-11-06 19:55:36
來自斟一杯**的評論:

《中國生存啟示錄》顛覆往日的批判作風,告別“郁悶”“忐忑”,告訴我們?nèi)绾斡靡环N人生智慧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如何在浮躁險惡的社會中獲得屬于自己的幸福,給我們前行與追求 夢想的力量。

2015-10-16 21:16:1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梁曉聲站在文化的角度看今日之中國,剖析了眾多中國人當今的心理狀態(tài),也提到30多年前的中國,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且不管他書中所建議在如今能不能行得通,單單這本書中他所說的他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所能給我們的啟發(fā)就很不一般……

2014-10-07 20:02: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到手后,剛開始讀了幾篇,感覺作者對世界、國家、社會、大眾的深入思考,社會發(fā)展對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使社會失去了什么,個人失去了什么,失去東西如何引起大眾的思考,再重新喚起和找回,使理性回歸、文化回歸、精神回歸、責任回歸。

2014-10-19 12:16:4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婺源县| 鲁甸县| 龙海市| 双峰县| 城固县| 嫩江县| 沧源| 蒙山县| 全南县| 惠安县| 普陀区| 荆门市| 华容县| 延边| 灌南县| 三明市| 德阳市| 浦县| 漾濞| 基隆市| 吉木萨尔县| 云和县| 台南县| 佛冈县| 郴州市| 南漳县| 宁化县| 南华县| 封丘县| 河北区| 泸州市| 金门县| 黎川县| 蓝山县| 永登县| 黑河市| 冷水江市| 五常市| 香河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