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裕讓生活變美:空間的寬裕、時間的充裕,還有人際關系的從容就是“余裕”,這種余裕就是為生活帶來情趣的“美”。作者正是因為舍棄了多余的物品而常年身心愉悅喲。 首次自住宅大公開。作者以自己的家居為例,展示了每個空間(客廳、廚房、浴室、衛生間、桌邊、玄關、臥室)的“斷舍離”過程和結果,連自己的內衣也毫不避諱地展示呢,真是誠意滿滿哦!
生于東京,居住在石川縣,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系畢業。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并通過瑜伽參透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由此悟得“斷舍離”,遂將其落實于日常“整理”中,并構筑起任何人都可以踐行的整理術。斷舍離指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改變意識,脫離物欲和執念,讓人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 所著和主編的相關書籍,在日本累計銷量近四百萬冊。山下英子本人也因此成為百萬級暢銷書作家。
前言 面向斷舍離的未來——充滿情趣與平和的生活
第1章“食”空間
廚房,水平面上一柄壺
物品觸手可得
舍棄抹布
“收拾”干凈再扔的垃圾
剪開海綿,用途更廣
不設控水架
憑視覺效果選鍋
小小砧板拿起來全不費力
一器多用,還是和式餐具
平日就用高級茶杯
“斷舍離” 煮飯器、微波爐
空密封容器,冰箱內存放
食材按需購買
餐具墊做編導
一盤一飯,妙趣橫生
TOPPING妙用
廚房一角裝飾上最喜愛的器物
第2章“衣”空間
讓衣帽間“新陳代謝”起來
穿高品質內衣
長筒襪用無蓋收納筐保管
旅途中的全能幫手,包袱布的魅力
不持有特殊日子所需衣裝
職業裝一月一套
越是便裝越要講究
睡覺穿白色棉質罩衫
一個冬季兩款外套
第3章“寢”空間
誘發“愜意睡眠”的物品
帶腿家具,清掃方便
與首飾長久相伴
床單三天一洗
第4章“住”空間
客廳里不擺放沙發
窗邊放置酒店里那樣的桌子和椅子
不該讓綠葉和鮮花絕跡
窗外景致要講究
裝飾特產畫
第5章“洗”空間
不用浴巾
只在早晨護膚,夜間就免了
香波、香皂類每次用時再帶進浴室
只是擦亮水龍頭,盥洗室就大變樣
擦亮看不見的地方的樂趣
年底無需大掃除
無需衛生間專用拖鞋
芳香飄溢,令人歡喜
第6章“學”空間
餐桌用作工作桌
筆筒里三支筆
用“三分法”管理工作
備用文具一元化管理
多余的郵票分贈出去
將紙質品在“門口”斷絕
收到的明信片和名片的去向
賀年卡,免了!
舍棄的書,保留的書
讓背包每晚盡情呼吸
錢包,錢物之家
月歷式記事本,三色筆
俯瞰靈光一閃的“思考整理本”
以自我軸與電視共處
第7章“通”空間
鋪在三合土上的玄關蹭鞋墊
“請光腳入內”
鞋子占不到鞋櫥的一半
稱心稱腳高跟鞋,一季兩雙
一人一傘
災害儲備,六瓶水
結束語 178
穿高品質內衣
讓棉質內衣畢業吧!
如果我說我身上穿著五千日元一條的內褲,大家會很吃驚吧?以前我的老習慣是穿一包三條的棉質內衣,因為那時認定“內衣全棉,身體健康”。直到有24小時被一位先生提醒“請買高級內衣”,我才有所轉變。
這位先生就是身體研究專家三枝龍生先生,其著作《剩下的只有身體》中有這樣一段論述:“窗簾、內褲策略:更換他人看不到的東西,能感到潛意識上的覺醒,大大增加出現奇跡的可能,理論上不可思議的、不可能發生的事發生的概率將會大大提高。”
這種想法的確是“斷舍離”式的,我贊同。將不被他人所見的地方處理得清清爽爽,潛意識也會清爽起來。我從素日生活中感受到這些,也在不斷切身實踐。忙不迭地收拾衣帽間和壁櫥、興沖沖地洗刷排水溝的我,為什么不把目光轉向內衣呢?
“無需健康一邊倒,滿身情趣才更好!”如夢方醒的我以戰斗模式沖向商場,抓到手的既不是棉也不是綢,而是纖維內衣。一件襯裙兩條三角內褲一個胸罩配成一套,買了三套,總金額十萬日元。“這么貴!”我當時驚得雙腿發軟,卻毫不猶豫地買下了!
從買下來這些內衣到現在的三年間,我已經可以斷言這十萬日元物有所值,即使每天都洗也不見絲毫損壞的質量這一點著實令人驚嘆。相反,廉價內衣肯定早就破破爛爛了,購買頻率也會大幅提高。當然,請店員幫忙精挑細選,穿著的舒適感也會大不一樣。
現在我每天穿著不為人知的高級內衣,就像持有天大的秘密,心情好得不得了!
只是擦亮水龍頭,盥洗室就大變樣
讓家里如鑲滿鉆石般閃閃發亮
每逢假日來臨前,我家里由于工作關系而登門拜訪的賓客便絡繹不絕。有客登門時,我對清掃工作更加熱情高漲。
房間已收拾妥當,接下來便是“掃”,這由掃地機器人倫巴君負責。掃完就開始“擦”。對,親自動手拼命“擦”。擦衛生間、擦洗手盆、擦鏡子、擦燒水壺、擦玻璃,比平日更用心,而且擦起來就停不下手。
特別是一擦亮水龍頭,盥洗室的整體面貌便煥然一新。不需要“閃閃亮”系列洗滌劑,就用碎布不停地擦,只要擦就會干凈。
這是為招待賓客?是為請賓客看到干凈的房間?還是想獲得賓客“了不得,了不得”的夸獎?都對,回答都是“Yes”。不過,在將房間擦得锃光瓦亮的過程中,唯有“擦亮”這一行為本身最有趣。
誰都喜歡發光發亮的東西,誰都易被發光物魅惑。光亮、光輝、光閃閃……哎呀呀,家里就像鑲滿了鉆石!意識到這一點,你就會發現這最簡單的“擦亮”作業的妙趣。
不過也有這類情況,渾身上下珠光寶氣的人,家里的水龍頭卻模糊不堪、暗淡無光。我的有位學員就是這樣。從外表上看,她生活豐裕,可謂“大富豪”。她家里卻亂成一團,又可謂“貧民窟”。她自己也想設法解決掉這種不和諧,也覺得“這樣下去可不成”。就像一個明明很招人喜歡的人,說起話來卻滿嘴“不過、可是”之類的口頭禪。越是這樣越該開始“斷舍離”,把相去甚遠的外(外表)與內(家里、內在)統一起來。
如果物品收拾得不及時,達到“掃清”“拭凈灰塵”這一階段后,自己就會覺得已相當努力,往往心滿意足、止步于此。難道你不想再進一步,一起享受就在前方的鉆石般閃亮的魅惑世界么?
每次當你注意到自己在負面思考的時候,要能夠“斷”。斷的能力在于“觀”,如果你可以觀察到自己的負面思考,你就已經成功一半了。如果能不理會自己的負面思考,還是樂觀、正面地去處理事情,這樣的人就能成功地斷去讓他不幸福的思考模式。
——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斷、舍、離是必須的,若你當斷不斷、當舍不舍、當離不離,宇宙能量自然會制造事件逼你斷、逼你舍、逼你離,所以,表面上是災難,事實上卻是上天幫了你一把,把你逼上了梁山,才能激發出后面無窮的可能。
——臺灣著名占星師 唐立淇
日子過得越久,人就越懶。懶得運動、懶得整理,懶得思考……其實,越是想偷懶就活得越累,每找一樣東西都是像是一場戰斗。在一個雜亂的房間里,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都會無限放大。用斷舍離的方式去生活,開始的時候會花一些時間和心思,之后日子越過越輕松。東西少了,心卻更大了,平凡的小日子也能過出大大的幸福感。
——讀者 水鏡
這種生活方式只適合離異單身的人,正常家庭該有多乏味啊,小部分可取,該淘汰的東西要淘汰,但三個月扔一次床單,一冬天只有兩件換洗外套,估計太無聊了吧誰家會這么做
抹布用完就扔,**收拾干凈再扔,舍棄控水架,中心思想就是要扔,不用的統統扔掉,家里就干凈了。以前老婆總是不聽,現在給她看了這本書,她才想明白,家里也終于亮堂起來了
昨天剛拿到,32開180頁的書,還沒看完,作者是一個人生活,相對于三口或者四口之家實踐起來的確有點難度,但書中提出的理念很有感觸,值得一看。
感覺很不錯,作者雖是一人獨居,但其中很多整理理念可用在家庭的整理上。周末用作者的介紹的方法清理了衛生間和廚房,感覺清爽了很多。非常不錯的一本書。
佛說:人本來六塵不染,具有大智慧,然而被世俗、煩惱污染,也就慢慢墮落,愚癡、貪嗔。若能慢慢放下,東西慢慢減少,污染也就慢慢變少,人便能恢復明凈,有了別人不可思議的神通。
非常喜歡,書不大,頁數也不多,但是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東西越少,內心越豐盛,看完想把家里多年不用的東西都丟了,還降低了購買欲望,我是多空虛啊
不推薦購買,山下英子從衣食住行講了生活中如何斷舍離,但因為國情不同,很多地方并不適合,而且有效信息太少,就書的價格和內容來說不值!也就適合借來看看!
對我而言性價比不高,實用性不是太高,適合閱讀。斷舍離的精神還是值得堅持,周圍的東西少了,眼界似乎也能寬敞些。家庭整理還是要結合自身格局,摸索一些實用性更高的辦法。最后還是希望此書能給人一些啟示。
原來我家廚房是最亂的,都不想進去做飯,這本書的第一章講廚房整理,特別好用。我也按照書里講的,考慮物品取出時的動作次數來收納,發現廚房真的干凈好多,棒
這本書是山下英子以自己的家為例來展示講解“斷舍離”,可覺得她家里東西還是多了些,選擇物品的品味也不敢認同,審美觀不同吧,作者自己喜歡就好
蠻喜歡這本書的風格的,主要介紹作者生活里怎么行使斷舍離的,雖然和我們的生活習慣不同,但是也很有啟發,有想法。印刷和字體都不錯,看起來不吃力,喜歡
很久以前就愛上了斷舍離,可以說作者對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影響,喜歡這種理念。建議喜歡斷舍離的朋友看看小短片《我的家里空無一物》,會更受感染的。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教會我們如何斷舍離,斷舍離的好處,雖然可能不能完全做到,但是給我生活中還是不少的靈感,可以讓自己心情愉悅!
書本紙張和印刷質量都可以,就內容,結合現實來說可操作的空間其實不是很大,與小野的《極簡力》一書比較,《極簡力》從心理角度來闡釋操作,書更有深度一些,這本比較而言有點淺
讀《簡單斷舍離生活》,才知道,取舍之道,斷舍離生活,是極簡主義的生活態度:斷絕大量物品的涌入,舍棄不要的物品,在“斷”與“舍”中,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我們無法丟棄物品,只是認為每件物品都充滿了回憶,似乎只有好好收藏,才能表達對生活的熱情,以至物品占據了我們大部分的空間,硬生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有“戀物癖”的怪人。
文字簡潔,字數不多,大多配有圖片加以闡述。作者有提及許多知名家居品牌,可以了解一下。不過很多家具不太了解,現實生活中也覺不需要。很多方式不敢茍同,不過可以借鑒,學習其中的處世為人的態度和性情。
看到推薦買的,很多人都說很好,不過我沒什么感覺,這和其他類的書都相似,都是說的正能量,加入了自己的語言,我感覺我并不能通過她的視角去理解,畢竟每個人的生活并不同,也可能是翻譯過后味道就變了,內容是好的,可能不同的人看感受不同。
別人推薦的還沒仔細看。簡單翻了一下似乎講的是單身住房的收納,可能不適合家庭帶小孩兒的,不過讀讀作者思想也是不錯的,等認真讀完如果有感觸再來評價
觀后最大的感觸就是想收家清理不需要不用的東西,學到一些斷舍離的東西
很有意思的一本小書,無法完全做到,卻給生活有了新提示,一個人可以活的簡單精致。對于小家庭,也可以做到盡量不要買只用一次兩次的東西,家里的每個地方有舍棄一些不需要再用的東西,小家也可以變得更寬敞。
日式的收納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從酒店公寓的空間利用,到**的分類等等。去過日本的人大概都贊同我的話,他們對于空間和資源的利用,從整個社會的水平而言,在這個地球上絕對應該是數一數二的。
這其實就是極簡主義的代表,本書作者山下女士以“水平面上一把壺”、“物品三分法”規劃智慧的極簡生活,連“衣帽間也新陳代謝”起來,以“筆筒里的三支筆”,表達了極簡主義的室內家具風格。
“真正的愛戀,是經過時間萃取之后,還依然存在于那里的堅定。你必須直面對方的本質,丟掉所有外界的偽裝和粉飾,然后讓自己說出一句,還是很喜歡和它在一起。”這句話寫的真好,與斷舍離思想不謀而合,斷舍離不是扔掉所有東西,而是只留下自己喜歡的東西
山下英子的這套斷舍離系列書籍,確實不錯。看完之后忍不住會行動起來。從理論到實踐,就是一個過程而已。就看會不會邁出這一步。
早就聽說山下英子有一套關于整理收納的理論叫“斷舍離”,但一直不明白具體是一種人生哲學還是操作指南。于是翻看了很多有關斷舍離的書,發現基本都是形而上學的哲學理論,并無多大實際價值。直到偶遇這本《簡單斷舍離生活》,才發現原來可以這樣運用“斷舍離”的方法將生活做到如此的簡單、隨性、快樂。才知道“斷舍離”并非假、大而空的哲學理論,而是實實在在可以應用到生活里的有益于輕松生活的指導方法。
這本書真是拯救了我呀!我是一名家庭主婦,自從有了小孩,就一直沒有去工作。幾年下來,我發現家里在我的“打理”下并沒有任何起色,反而是東西越來越多、家里越來越亂,我以為是小孩子的緣故,結果看了書才發現,是我囤積了太多沒用且占地的物品。其中,三分法的整理術對我的幫助真是太大了,還有不設控水架,紙筒精油的小生活技巧使我的家大變樣。現在,不僅家庭打掃工作簡單了很多,小孩子在家里玩更是沒有任何危險性,因為東西有秩序了,更不會弄得很亂,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又可以做回美美的我了!
真是大愛這本書!拿到手以后手感真是太好了,書也很輕,里面的圖片非常清楚并且風格清新,是我愛的那一種!作為獨自在外工作的我,租住在一個一室一廳的公寓里,上班很忙,因此總覺得沒時間整理家,整個屋子像豬窩一樣,衣服包包亂堆。看了這本書突然醒悟,自己以前過得真是太糙了,用品、衣服都是“地攤貨”,雖然多但不上檔次。于是我遵循了書里的:只用最好的物品,用最貴的茶杯,買最好的、舒服的內衣,但不用很多,買了有品質的職業套裝等等。上班以后,同事都說我漂亮了,有品位了,真是太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