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斯坦福受歡迎的人生規劃課圖書
人氣:47

斯坦福受歡迎的人生規劃課

跳出舒適圈,讓生命有更多可能,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首席研究院亞當·羅威特作序推薦 精裝

內容簡介

一堂要價高達九千美元、由名校斯坦福大學所開設的“設計思考”課程,為什么只用短短三天,就能夠讓無數人重拾夢想的力量?因為,“設計思考”將教你如何活用“設計師的邏輯”,以有系統、有效率、有創意的方式來解決人生的所有大小難題。它不是提供標準答案的百科全書,而是開啟人生無限可能的黃金鑰匙。

我該和其他人一樣選擇一份現實的工作嗎?

我要如何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簡歷?

我是否該追隨夢想,開創自己的事業?

面對任何關卡,你都要像“設計師”一樣,先讓自己跳脫舒適圈,以“動手”取代“動腦”,在矛盾的地方找出重要的解決關鍵,如此一來,也才能找到你自己的選項。

編輯推薦

“設計思考”在全球有著廣泛的影響力,新加坡政府每年花百萬臺幣送官員去美國學設計思考;韓國三星甚至早在數年前于IDEO總部旁租了一間項目辦公室,直搗黃龍來學其精髓;中國政府也將在傳媒大學開設中國設計思考學院……

“設計思考”是一套系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用過去不知道的方法思考問題

四位作者運用“設計思考”取得成功,她們的真實案例能給年輕人更多的啟發。

本書一上市就登上臺灣“金石堂”排行榜前10名

本書的出版,將掀起“設計思考”課程在中國大陸的思維風暴。

作者簡介

黃菁媺 黃稚晏 李亭儀 施欣妤

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的“設計思考”課程,是斯坦福大學每年最難選的課程。臺灣大學引進了這堂課,改變了四個年輕人的軌跡。為了分享這種震撼,她們創立臺灣及時個設計思考的教育組織——臺灣大學不一樣思考社(NTUd.thinking Club),決心推廣這種思考方式,幫助更多的人。

他們的社團剛一成立就成為臺灣大學最紅社團,她們舉辦橫跨學術、企業、政府單位的教育課程,合作單位包括臺大、“政大”、“清大”、臺灣創意設計中心等,進而引發了一場風靡全臺灣的思維革命。

未來他們也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讓更多的人都能運用“設計思考”來拓展未來!

目錄

推薦序

及時章設計思考:解決問題的百寶箱

改變人生的設計思考

設計思考不只是把東西變漂亮

生活不需要設計,需要態度

一堂價值九千美元的課

設計思考初體驗:學會從“人”出發

撥云見日,矛盾之處必有問題

天馬行空的頭腦風暴,沒有“不可能”!

第二章從“人”身上找靈感

“人”來“人”去的,到底在講什么?

設計思考因為你而獨特

別讓有色眼鏡擋住眼前的風景

把自己收起來,用好奇心看世界

換雙眼睛就是全新的世界,世界的樣貌由你決定!

及時步:知道自己有偏見

關掉大腦的解讀功能,看見最初的世界

不要預設“你知道他想講什么”的立場

以“他”為中心:世界不是圍繞著“我”轉

第三章遇到問題,別急著找解決方案

人生面臨的問題,多半不是選擇題

“Need is a verb”的魔力

用“動詞”思考

常問自己:What?Why?How?

What?Why?How?幫助你把每一步想清楚

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當自己的面試官

TIP3 How Might We (HMW)statement——解決難題的好工具

第四章掌握同理心,讓你四海之內皆兄弟

認識世界好的方式

一樣米養千萬種人,觀看他人精彩的人生經驗

拿掉“價值觀”的眼睛

讓每個朋友都成為你的一面鏡子

第五章讓創意大口呼吸

如何變得更有創意

可以沒有創意,但你一定要有“創意自信”

每個人都有價值百萬的點子

什么叫做創意自信

打開塵封已久的創意之門

第六章丟光了臉,創新就不遠了

從小到大我們都害怕挨罵

感謝“成本控制家”

在粗糙和中取得平衡——速做和測試

速做與測試:具體化想法與得到回饋的過程

愛情、工作也可以試試水溫

使用小貼士,讓生活與設計思考都更便利

便利貼與設計思考結合

TIP4速做與測試有三大主要目的

第七章培養創業家的勇氣

站上臺,你才是個“咖”

速度是一切,迅速創造體驗、收集回饋

要堅持,也要懂得變通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完成比好

第八章 實現夢想的養分

堅持你所愛

找到一件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比讀什么大學都重要

不要小看細節!它決定你能走多遠

夢想家絕不孤單,別把夢想想得太難

勇敢是需要練習的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臺大醫學系

第九章跳出選擇題人生

追求夢想的四個階段

多少錢能買走你的夢想?

如果因為薪水而放棄自己的夢想,是很可惜的!

除了熱情,更要耐著性子等待對的時機

別人羨慕你的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好嗎?你快樂嗎?

“七個為什么”找回初衷

創造自己的選項,跳出選擇題人生

在線預覽

及時章 設計思考:解決問題的百寶箱

忽略設計的人同時也忽略了人。

People ignore design ignores people.

——Frank Chimero(著名設計師)

改變人生的設計思考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是一個近幾年才被創造出來的名詞,作為一個從小對于任何事情都需要知道“正確答案”的中國學生,我們不難想象你拿起這本書時,及時個想問的問題一定會是:設計思考是什么?

這問題的標準答案是:用設計師的思考方式來解決問題。這聽起來有點無聊,甚至有點“關我屁事”的感覺。這就是為什么那個只會標準答案的人(例如全校及時名的那個人)總會被其他人討厭。但如果你認真地去了解設計思考的本質,就像主動去認識“那個全校及時名的人”,你會發現他其實有許多優點值得你學習,他再也不會只是“那個全校及時名的人”,而有可能成為“我的朋友”。

一開始就跟大家說了標準答案,其實是要告訴你:接下來不會再有標準答案了!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許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問題。從每天早上幾點起床、穿什么衣服,到大學應該念什么系、選擇什么樣的工作……只要是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問題,需要被解決。而設計思考,就是一個可以解決人的問題的有效方法,所以它對于每個“有問題需要被解決”的人來說都是有用的,能幫助人系統地、快速地、簡單地解決問題。

從2010年9月接觸到設計思考,這個簡單的概念為我們的人生帶來了重大的成長與影響,在學習、工作與人際關系上產生了新的視角,因此,希望能通過這本書,把這些發現與感動傳達給各位,讓大家知道如何運用設計思考,讓生命變得更美好!

思考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的,所以從現在開始,將帶著大家從認識我的朋友“設計思考”開始。

設計思考不只是把東西變漂亮

雖然設計思考聽起來像是一種“把東西變漂亮”的方法,似乎只有學藝術或學設計的人才需要知道。但事實上,它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小孩子或是銀發族,所有人都跟設計思考息息相關,只是我們過去沒有察覺到自己在運用設計思考而已。

設計思考是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讓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用過去不知道的方法來思考問題,無論是在課業規劃、人際關系,甚至是決定自己未來該做什么,幾乎所有你想象得到的問題,都可以運用設計思考幫助你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案。

設計思考同時也是一個理念。當你把設計思考的理念貫徹于日常生活之中,它就可能變成一種改變人生、實現夢想的生活態度。

設計思考是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有人的生活都和設計思考息息相關,

它甚至可能變成一種生活態度。

生活不需要設計,需要態度

構成設計思考的幾個核心觀念,其實不是什么新玩意,也不是遙不可及的高深學問。如果你問設計思考是什么,我們會說它是一個“以人為本”、“擁抱創意”,以及“動手思考”的態度。

“以人為本”的態度會讓你更了解自己、了解別人,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也讓你看見自己能為身邊的人帶來什么價值,當然也就讓你成為一個更善解人意的朋友,以及一個有自信、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動手思考”讓你在錯誤中學習,也讓你有擁抱失敗的勇氣,及時修正并且找到適當的方法達成目標,讓你不再害怕跌倒,學會從失敗中學習,使每個下一次更好!“擁抱創意”讓你勇于面對內心瘋狂的想法,找出生活中源源不絕的點子,生活不再一成不變,也不再局限于現有的選項之中。創意不是藝術家的專利,不是老師或爸媽說了算,你也可以是一個充滿創意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你需要認識設計思考的重要原因,這個原因很單純:因為設計思考真的很好玩!設計思考就像是一個游戲、一趟冒險的旅程,從鼓起勇氣踏出及時步開始,你就已經開始學習怎么享受這個過程,并在找到改變你人生的寶藏!從過程中一邊玩一邊學,并漸漸具備“設計思考家”的態度,你會發現,并不是設計思考有什么高強的魔力幫你找到方向,而是你會為自己開創出各種可能性。

設計思考并不是維基百科,它無法立刻提供你一個的答案,但它能夠帶領你從“了解”開始,提供一些能夠實踐的方法,幫助你改變自己,用更好的方式去面對問題。

設計思考強調“以人為本”、“擁抱創意”、“動手思考”,

讓你更認識他人和自己。

一堂價值九千美金的課

如果說美國東岸的創新基地是麻省理工學院(MIT),西岸的創新基地無疑就是斯坦福大學,它培育出硅谷無數的創業家,并提供充滿影響力的新商業機會。

“設計思考”這門課正是源于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三天的課程,對外收費是一個人九千美金,而且還不包括機票、食宿。

2010年9月,臺大將這個斯坦福大學的超人氣課程搬到了臺灣,并且從一百多位報名者中,征選出30位學員,我們很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接觸到“設計思考”以后,發現自己好像踏入了一個不一樣的生命旅程。對我們來說,設計思考是串起一連串意外驚奇的開始,同時也是人生中一份“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美好禮物。

“設計思考”來自美國西岸的斯坦福大學,

它為許多人帶來了勇氣,

這堂價值九千美金的課是人生中的美好禮物。

設計思考初體驗:學會從“人”出發

在“設計思考”及時堂課中,從斯坦福大學邀請來的教練之一布先生,公布了貫穿三天的課程主題——解決銀發族的問題,然后告訴大家下午要實地做田野調查,訪談的對象是一群爺爺奶奶們。

從小和爺爺奶奶住的地方有一段距離,也少有和年長者長時間相處的經驗,所以對于這個主題難免有些害怕,也不是很了解。然而,在簡單的規劃訪問和分工之后,團隊中的Jennifer竟然陰錯陽差成為訪問的主問人。

及時位受訪者是一位外表打扮十分得體的老奶奶。訪問一開始,Jennifer拋出了及時個問題:“奶奶,請問您覺得您的生活中有什么問題嗎?”

奶奶歪著頭想了想,說:“沒有吧!現在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候,兒子家住得很近,孫子們很可愛,看到他們我就覺得很幸福,還有上帝陪伴我……一切都很好。”

奶奶說完之后,Jennifer瞬間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才好。

她心想:奶奶的生活沒有問題需要被解決,那我們還要做什么呢?四周氣氛頓時變得安靜,奶奶的臉上也出現了尷尬的微笑。

還好,這時候訪問的副手阿J打破了沉默,他試圖和奶奶閑聊:“奶奶,那您平常常去兒子家嗎?”

就是這個問題,讓奶奶的眼中立刻露出了光芒,臉上也出現驕傲的笑容。她從自己的好媳婦、的孫子,談到和家人的互動方式,再聊到年輕時經歷的戰亂、白手起家的辛苦等等,很神奇,當阿J問了一個對的問題之后,奶奶就打開了話匣子,宛如遇見多年不見的老友,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個半小時,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雖然我們一開始準備的問題幾乎都沒有派上用場,但也因為奶奶的“脫稿演出”,才能對她有這么深刻的了解。

接下來,我們去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做訪談,和課堂上的長者們一起上了一堂日文課,又去大安森林公園訪問正在公園里散步的銀發族,然后來到臺大醫院、龍山寺捷運站附近的公園,實地觀察在那里活動的老人家。

挖掘出使用者的需求是設計思考的及時步。在這個挖掘使用者需求的過程中,會運用到一些像是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法,或是在營銷研究、市場調查中的一些技巧,幫助我們更加了解使用者。在設計思考的方法中,與一般的問卷調查最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我們是為了“挖掘”需求,而不是提供使用者一份已經有選項的問卷,來“求證”我們對于使用者需求的假設是對是錯。

還記得訪問之前,布先生告訴我們:設計思考的及時個步驟是“同理心”,強調所有的設計都應該“從人出發,真正去體驗”,觀察、體會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如果我們只是假想老人家需要什么,就沒有辦法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進而解決他們的問題。

在一整天的訪問過程中,我們發現銀發族們和我們想象的年長者大不相同。每一個長者都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及動人的故事,其中一位長者,還曾經是清朝正白旗的格格呢!我們從來不曾想過這樣的人會出現在臺灣,而且這位格格就活生生地站在我的眼前。

我們對于爺爺奶奶們也有很多既定的想象,比如說隨著年紀的增長,人們或許就會想要減少工作時間,讓生活越來越單純,我卻發現有一位爺爺一直渴望創業,期待自己可以活到老工作到老,越活越精彩!

必須“挖掘”使用者的需求,

而非預設選項,用“事實”證明自己對使用者的預測。

撥云見日,矛盾之處必有問題

第二天,講師告訴大家,接下來的步驟叫做“定義”,也就是當我們獲得了許多解決問題的信息、也發現了我們的使用者“銀發族”的許多問題后,需要聚焦一到兩個問題來解決它。通過這個聚焦的過程,可以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定義”出來。

當下,我們頻頻點頭,覺得非常有道理。但是當我們回到工作間,看著滿墻的便利貼,突然就困惑了起來,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每個爺爺奶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也有不同的問題,要怎么做判斷,哪些是我們想要解決的?哪一些問題是“重要”的呢?實在是令人難以抉擇。

“矛盾常常代表著有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也預示著會有洞見出現!”教練之一的亞先生說。

當我們遇到矛盾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思考:為什么會產生矛盾?為什么沒辦法解決這個矛盾?再多問幾個為什么,就可以找到背后更深層的原因。

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年長者就算年事已高、體力也不如年輕時健壯,他們還是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進而增加自我價值的機會。但是,當他們主動提供協助的時候,年輕人總是擔心他們會過于疲倦或是受傷,因而婉拒了他們的好意。

經過比較分析之后,我們發現這是許多年長者共同的問題。,我們終于“定義”出這次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幫助年長者貢獻自己的價值?

愈是矛盾之處,

愈有可能隱藏未被發現的問題。

天馬行空的頭腦風暴,沒有“不可能”!

如何幫助年長者貢獻出自己的價值?這是個問句,而答案就是接下來的解決方案! 生產解決方案的過程,在設計思考里被稱為“創意發想”。

亞先生幫我們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一定要在5分鐘內想出超過一百個解決方案。在發想的時候,還要把點子寫下或是畫在便利貼上,再大聲念出來。這樣的方式,對于習慣傳統制式教育的我們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過了15秒都還沒有人開始動作。腦海中雖然閃過了幾個點子,也遲遲無法下筆……

在一陣鴉雀無聲之后,亞先生打破沉默說:“現在,只要任何你想到的點子都可以丟出來,不要考慮執行層面,越瘋狂越好!越多越好!”

“一百個點子里面只有一個會是好點子,所以如果你想出來的點子不夠好,也不用在意。”

“還有,大家都要記得,不要批評別人的點子,任何點子都是好點子。”

就這樣,我們努力丟出點子,甚至想出了“年長者阿凡達實境體驗”、“年長者彈跳座椅”這些看起來和問題八竿子打不著的解決方案。但是,也因為這些“瘋狂”的點子,進而引發出一些很棒的反響,這些又“瞎”又“夸張”的點子,也讓大家笑到肚子痛,度過了一個情緒高漲又開心的上午。

,我們雖然沒有完成一百個點子的目標,但至少在5分鐘內醞釀了將近70個點子,也提升了不少自信心!

“創意發想”是設計思考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驟。

點子一定要越多越好,

因為一百個點子里面只會有一個是好點子。

停止思考,動手去做!

“實作”是24小時課程。所謂“實作”,就是真的要動手做出一些東西,然后進行測試。

經過教練布先生的講解之后,我們更進一步知道動手做的過程叫做“速做”,而經由速做做出來的東西,就被稱為“原型”。

講師們準備了像一座小山一樣高的原型材料,有各式各樣的美術用品、紙箱、繩子等等。我們很快地找到了紙箱、彩色膠帶、玻璃紙、彩色筆和板擦,做出了仿真的電視機、機上跑馬燈盒及提供視障者使用的按鈕遙控器。

通過實做的過程,我們發現即使是原本模糊的點子,也可以在實際動手的過程中越來越清晰。比如說,在制作機上盒的字體時,我們立刻就想到年長者有視力不佳的問題,所以就把字寫得很大,選擇清晰的字體。

就這樣,通過“動手思考”,讓我們學會了從做中學、從做中發現問題,進而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

用“動手”代替“動腦”。

讓你的“創意自信”出來透個氣吧!

在三天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從“了解使用者”開始,接著經過整理和分類,“定義”出使用者真正的需求,再針對這樣的需求進行一連串的“創意發想”,通過“速做原型”和“測試”再度和使用者溝通,這就是“設計思考”的過程。

設計思考的工作坊,嚴格來說就像是一場游戲。在這場游戲中,我們必須設法到外面找陌生人聊天,體驗混亂的創意發想與原型制作的過程。雖然每一個小組都能設計出東西,并且這些設計難免是粗糙、不實際的,能夠學到的技巧有限,也無法讓所有學員立刻搖身一變成為厲害的設計思考家。不過,這個課程帶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收獲,就是重新認識了“以人為本”這四個字。

“以人為本”的觀念不斷地在設計思考課程中重復出現,一開始我們從“人”身上找靈感,到要與使用者做測試,整個過程都圍繞著“人”。“人”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元素,任何的產品服務都不是從自己的想象出發,而是從了解使用者出發,實地去接觸、觀察、體會使用者的處境。

除了重新認識“人”之外,這三天的課程,也把我們推出了舒適圈,迫使我們持續地以實際的行動代替腦海中的空想:“不要假設你知道問題是什么,先去了解你的使用者”、“不要七嘴八舌地解釋半天,直接用原型做出來告訴我!”這些準則,已經不只是當你得設計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時候才會用到,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提醒自己:行動至上!

此外,經過設計思考課程的洗禮,我發現自己其實是有很多“潛能”的。我們心里都有許多隱藏的“創意”,只是缺少一點讓創意出來透氣的“創意自信”。創意或是創新并不是一件天馬行空的事情,而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設計思考也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選擇題時,努力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把“尺”,而不是眾人心中的那一把“尺”。對于未來的選擇,有了更多可能性和機會,勇于踏出“不一樣”的及時步,去尋找真正的自我!

設計思考流程包括五步驟:

了解使用者——定義需求——創意發想——速做原型——測試

人生就像減肥,該尋找自己的“最適解”

我們常常會聽到大家這樣說:

“不知道大學要念什么系。念醫科好像不錯,因為分數較高,而且爸媽也希望我念醫科……”

“我的興趣……電影或是聽音樂,我也不確定。”

“想減肥……那就不要吃淀粉!”

這些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回答,很有趣的是,大家選擇專業的理念往往相去不遠,興趣也相似,甚至連行為模式跟減肥方式都很像!但是,真的有那么像嗎?別人想要的,也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個性不同、知識經驗也不同,理論上應該要有不同的選擇才對,為什么很多人的選擇如此雷同呢?

以減肥為例,以前我們覺得減肥就是要少吃淀粉,所以就每餐都吃很少淀粉或是不吃淀粉類食物。沒錯,以目前坊問流行的減肥理論來說,這當然是減肥的方法之一,但是,它真的適合自己嗎?每次減肥都失敗,會不會就是因為一直在用不適合自己的方法來減肥呢?

后來,我們與朋友們實行了一個“美好生活計劃”,就是大家運用設計思考的方法幫彼此制定減肥計劃。結果發現,因為其中一位朋友天生就喜歡挑戰不一樣的事物,也喜歡分享,所以每天少吃淀粉,似乎不是適合的減肥方式,而是要用不一樣的方式交錯著進行,并且不斷把成果分享給同學們,才是最適合她的減肥之道。

人生就跟減肥方法一樣,不是選擇題,更不是大部分人選擇了什么,我們就要跟著選擇。它也不是一種反射動作,腦袋里突然跳出什么就是什么。

人生是一道申論題,沒有正確答案,但卻有明確的邏輯和脈絡可循。邏輯是依循自己重視的人、事、物以及喜好,根據當下所能擁有的最多信息,作出最適當的選擇,但是隨著時間的轉變,“最適解”也隨時在改變,永遠沒有所謂的“正解”,所以每個人的答案不需要一樣,也不應該一樣。

“減肥”看似是小事,

卻能從中體會如何運用“設計思考”改變人生。

第二章 從“人”身上找靈感

除了看著一個人的外在,更應該看進他的內心。

You must look into other people as well as at them.

——Lord Chesterfield

“人”來“人”去的,到底在講什么?

設計思考最核心的價值,在于它是一套從“人”出發、把“人的需求”放在中心,再通過一連串的設計流程,把“需求”變成問題的解決方法……如果你看不懂以上這一大串文字敘述,說明你是個頭腦正常的人,請繼續看下去。

“人”一般包含幾個意思:

1.有高度智慧和靈性的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2.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3.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4.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從這些解釋當中,如果概括性地歸類,以抽象概念來講,“人”是一種物種,不只是自己,還有跟我們一樣具有相同基因排列的所有生物;“人”也不只是物質、生物上的名詞,而是具有抽象意義的,例如個性與態度。

而設計思考的流程中所希望你去了解的“人”,也包含了這三個部分:

一、去了解“人”的行為模式和行為背后的動機。簡單來說,就是去了解“人”在做什么事?說什么話?為什么這么做、這么說?

二、除了自己以外,還要去了解其他“人”。每個“人”都是的,同時擁有所有“人”都具有的共同特質。你的任務就是從看似沒有不同的“人”當中,挖掘出他們的不同之處;從那些看似不同的“人”身上,找到他們的相同之處。

三、“人”有想法、有個性、有價值觀、有偏見、有喜好,這些無形的特征往往不是光看外表就能發現的,但這些特征卻又是構成一個“人”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想要了解“人”,得搞清楚這個“人”在想什么?他為什么這么想?

設計思考的核心在于“人”,

一切都得從“人”出發。

設計思考因為你而獨特

在大學,所謂的“人文學科”基本上就是在了解“人”。幾

媒體評論

設計思考不只是一套方法論,它是一個喚起每個人心中潛睡的創意與創新能量的“運動”。

——美國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首席研究員 亞當 羅威特

不做人生規劃,你離挨餓只有三天。

——徐小平

這場設計思考工作坊的終目標更是令人戒慎恐懼,那便是創造可以規?;脑O計思考教練訓練,讓參與這次工作坊的學員能夠在短短兩天內成為設計思考的教練。學員們必須在第二天成為教練,自己設計課程并帶領超過一百個從來沒有接觸過設計思考的新學生體驗整個課程。

——斯坦福設計學院首席說故事家 卡洛琳 奧康納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很好,內容也不錯,在看的過程中,對著自己去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2016-08-12 14:34:26
來自**(匿名**的評論:

這本書賣給孩子看的,希望他學會怎么規劃人生

2017-11-17 12:21: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昨天剛收到貨 , 內容還沒看, 就是外包裝有點兒太節約了

2015-11-11 13:57: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心理學的書,紙用的很好,有塑封,所以看上去書很新。內容見仁見智了。無聊時看看也很有趣。

2015-09-23 11:09:14
來自我是大**的評論:

很喜歡。但是也有點失望。不過每人的方法不一,不可能有本書去具體說明應該如何做的。

2015-09-05 23:56:4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國外作者的書,看起來并不是十分容易,而且看的不太懂。

2016-04-22 11:14:49
來自書***也**的評論:

斯坦福受歡迎的人生規劃課 包裝紙質都很不錯,我喜歡,還沒開始看,不過想必是一本好書。頂

2017-08-15 08:23: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給兒子買的,他非常喜歡,物流超給力,是我收到最快的寶貝了包裝也很細心,謝謝!下次還會繼續購買的,希望能有更多優惠了。

2015-07-24 13:24: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在看!還不錯,就是后面讀不懂,但是學到新知識了,值得!

2016-07-10 23:57:0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書的內容很棒,質量也好,活動時買的,很劃算。

2016-09-17 16:13:38
來自小白胖**的評論:

包裝很精美,一下子還沒來得及看,買了很多書籍,慢慢吸收中。

2016-09-15 12:21: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不錯,書的質量和實體店一樣,下次箱子別裝這么滿就好了

2016-11-01 16:34:33
來自小繪e**的評論:

書的內容不錯,紙質質量也很好?;顒訒r候買的,很實惠。表示很滿意。

2016-10-28 07:33: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每一本書都包裝完整,隱私精美,快遞也非常快,整體感覺非常好,紙質也好,沒有一本變形,全五分。

2016-08-10 09:11:55
來自大馬小**的評論:

常常在當當購書,發貨快,東西包裝好,全是全新正版,特別是遇到滿減就超劃算的,贊贊贊。有點空大

2016-10-23 18:24: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斯坦福最受歡迎的人生規劃課,內容還算可以,性價比不錯。

2016-10-18 18:20:07
來自p***0(**的評論:

給青年人看的,用來引導學生或孩子,我們一大把年紀就。。。

2017-05-22 17:45: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規劃書,對大學生和青年非常適合,推薦購買,而且是尾品匯買的,超值。

2017-05-09 23:50:16
來自是***我**的評論:

建議高中畢業的同學來看看。迷茫的時候再拿起來看看。

2017-07-24 22:13:01
來自nicoles**的評論:

不錯的書,介紹課邏輯思維的課程,一群臺灣大學生將之學以運用,造福社會的一套培訓邏輯!

2016-11-14 20:17:3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把系統的斯坦福部分讀物做一個相對完整的企業培訓課件

2017-06-25 10:36:29
來自景行107**的評論:

規劃就是樹立目標,人要是沒目標的生活多么可怕。

2017-10-26 11:08:41
來自M***0(**的評論:

人生需要慢慢規劃??磿鴷泻艽髥l。還沒看完,感覺不錯。當當的正品,一直很支持!贊

2017-04-05 18:38: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下午的時間就看完了,更多的是一種理念,實踐的東西并沒有多少??赐暌槐楹竽茏屓擞涀〉臇|西并不是很多。不過,多學點東西總是好的。

2016-07-29 15:41:30
來自唯***3(**的評論:

還沒來得及閱讀 覺得自己在人生規劃上面應該好好學習學習 看介紹這本書應該很不錯

2017-05-24 21:27:3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受啟發,但不是替你規劃,是讓自己給自己用設計思考的方式規劃人生中的任何事,人等。

2017-06-22 17:32:4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快就可以翻完的一本書,主要還是提倡一種概念和思路,有點啟發。

2017-05-04 11:53:17
來自p***(匿**的評論:

斯坦福受歡迎的人生規劃課 非常適合高中生閱讀,可以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整體的初步的規劃

2017-09-12 01:21: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非常適合青年人來閱讀,無論是從學業規劃,職場規劃,還是人生的諸多問題的規劃,都有給到一些啟發,越早讀到,越是少走彎路。非常值得買給高中生,或者初中就讀的孩子。同樣也適合成年人,當然,前提是這個閱讀者要想成為一個上進的人。

2016-04-22 22:15:1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九龙城区| 南通市| 合川市| 纳雍县| 化隆| 博野县| 日照市| 民权县| 长阳| 内江市| 鹿泉市| 锡林浩特市| 嘉兴市| 永州市| 大厂| 南城县| 元谋县| 永春县| 威海市| 交城县| SHOW| 三门峡市| 台安县| 探索| 松潘县| 济宁市| 太原市| 鄂温| 乐平市| 呼伦贝尔市| 兴安盟| 历史| 赣州市| 宁德市| 邵武市| 图木舒克市| 墨脱县| 呼图壁县| 新龙县| 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