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菊花與刀(插圖珍藏本)圖書
人氣:50

菊花與刀(插圖珍藏本)

譯者的話 關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們知道的不多。據已查到的資料,她是美國當代著名的人類學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紐約。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爾頓是位醫生,在她兩歲時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世界各國文化>東方文化  
  • 作者:(美)[本尼迪克特] 著,[孫志民],[馬小鶴],[朱理勝] 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801952318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1
  • 印刷時間:2007-10-01
  • 版次:1
  • 開本:--
  • 頁數:--
  • 紙張:--
  • 包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如何理解日本這一與中華文明息息相關,卻又迥異于中華文明,并給中華文明帶來過深重災難的日本文化,是最值得中國人關注的課題之一。歷史的恥辱和現實的差距,使得許多中國人在"面對和思考"日本時,沖動的情緒遠遠多于理性的認知。偏見是淺薄、脆弱的,只有理智和平靜才能給人以力量。

本尼迪克特的這部著作,就是一本客觀、理性地觀察日本的杰作。1944年,作者應美國政府之邀,采用文化人類學的科學方法,撰寫了一份關于日本的研究報告,為美國成功制定戰后治理日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46年,作者將報告整理出版。該書一經推出,好評如潮,深刻的思想和流暢的語言地結合在一起。一直被視為研究日本最有見地的作品,被公認為了解日本文化的好讀本。

編輯推薦

本書根據查理•E.圖特爾出版公司1974年修訂版全文譯出。是公認的了解日本文化有爭議同時也的讀本。

本書是中文世界個譯本,譯者皆為國內日本文化研究的學者專家。校訂者莊錫昌先生為復旦大學著名學者、博士生導師。

本書著者的學識和能力令人驚嘆。盡管著者一次也沒有到過日本,但她卻搜集了如此眾多和非常重要的事實。雖然這些事實是些一目了然的日常事情,可著者正是依據這些事實栩栩如生地描繪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的全貌。著者還在分析這些事實的基礎上,推導出關于日本文化基本的然而對整體來說又是具有決定意義的諸特征。

——川島武宜(日本著名評論家)

(本書)從結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看法講起,講到明治維新,再分述日本的風俗習慣、道德觀念,一直講到怎樣"自我訓練"(修養)和教育孩子學習傳統。全書夾敘夾議,貫串著作者的人類學文化類型論的觀點,一點也不枯燥?!覀兺瑬|方這位鄰國的關系是很不尋常的,難道我們不該多了解它一點嗎?

——金克木(中國著名學者)

金克木:記《菊與刀》(即《菊花與刀》)

美國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這本《菊與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是一九四六年出版的,離現在三十五年,已是一本舊書了;不過在我國似乎還值得一談,并不只是因為這書已成為名著。

先要談這本書的"緣起"。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趨勢已經明顯,德、日的失敗已成定局的時候,美國政府便著手制訂對待戰后德、日的政策。對德國的辦法是明擺著的:將同納粹打到底、盟軍將占領德國,粉碎舊統治機構,由盟軍直接管理行政。美國對德國比較了解,這一方面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是對待日本卻不同了。美國對日本不大了解。兩國的國情很不相同。當時有兩個問題:日本政府會不會投降?對日本能不能用對德國的辦法?倘若日本不投降,盟軍要直接用武力攻占日本本土,那就是同對德國一樣。假如日本承認戰敗而投降,那么,還要不要照對德國的樣子實行打垮舊行政機構而由盟軍直接統治?為了制定后決策,美國政府動員了各方面的專家來研究日本,提供資料和意見,其中包括了這位人類學家。

她接受了任務,但這是一個難題。她是文化人類學家,曾在太平洋的小島上作過調查,卻沒有研究過日本,戰時更不可能去實地調查;而且人類學一向是研究比較原始的社會的,這次卻面對著一個能同美國打現代戰爭的日本。怎么進行工作?這位夫人根據她自己的"文化類型"理論,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把戰時在美國拘禁的日本人作為調查對象和直接資料,同時也大量讀書和看日本文學及電影。她工作的結果是一份報告。這份根據人類學觀點的"日本文化的一些類型"(本書副標題)的報告中推斷出的結論是:日本政府會投降;美國不能親自直接統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機構。因為日本跟德國不同,不能用對付德國的辦法對付日本。假如那樣,日本人會拚命打到底,而且美國人也無法直接統治。美國人不了解日本國情,兩國的文化類型不同。

戰爭結束。美國的決策同這位人類學家的意見一致。事實發展同她的預料和建議一樣。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一九四六年她把這份報告寫成書出版,前面寫了一章論述她用的人類學的方法,末尾有一章講日本投降后的情況。她表示同意美國政府的決策和麥克阿瑟的執行方式,因為這正和她原先的意見一樣。

據說這本書譯成日文出版后在日本有過相當強的反應。原書名可譯作《菊與劍》,日譯是《菊與刀》。很明顯,歐美人習慣于擊劍而日本人習慣于用戰刀。(若用中國所熟悉的日本情況說,那大概可以叫做"櫻花和武士"吧?)這書題指出日本文化類型中的兩個矛盾的方面。

全書并不長,只有三百一十六頁;共十三章,附一些日本詞的注釋和全書索引。除前述首尾兩章外,從對戰爭的看法講起,講到明治維新,再分述日本人風俗習慣、道德觀念、一直到怎樣"自我訓練"(修養)和孩子怎樣學到傳統。全書夾敘夾議,貫串著作者的人類學文化類型論的觀點,一點也不枯燥。

這本書中論述日本文化是否有錯誤?日本人自己怎樣看待美國人對他們的觀察?

戰后日本在美國管制下有過什么變化?現在是否還同本書所說的戰前情況基本一樣?

這些問題我不能談。我也不想具體介紹本書的內容。我想談的只是下面兩點。

一是希望由提起此書能使更多人知道人類學也有用處,文化人類學并不是只調查原始的落后的社會情況和搜集一些民間傳說、風俗習慣。這在前面談本書"緣起"時已經給讀者一個印象了。我們這幾十年不談人類學、民俗學,解放前的一點點介紹和工作已經差不多都中斷或改了名目了(如民間文學研究和民族研究)。我覺得實在可惜。近幾十年來人類學又有發展,看來仿佛其中有些分支已經獨立出去了,可是還有不少舊工作和新工作可作。文化人類學在國際上還是一門重要學科;盡管現在里面包括了許多其他科學,但仍自有其觀點和方法。這一層就不多講了。至于如何以馬克思主義指導研究,那更是新課題了。

二是希望由此能引起一些人注意到比較文化的觀點和方法。(這里以及前文所說的"文化"應當看作一個術語,和我們常說的"文化水平"、"文化革命"中的"文化" 在詞義上有區別。)這本書的作者認為人類學是研究風俗習慣的科學。沒有一個人能只是一張白紙或一臺機器一樣的生物的人,而是從生下來就要接受無形的社會傳統教育的社會的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不能只是生理的,而必然同時是社會的。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社會語言學等所研究的各有一個方面,而人類學則從文化即民俗的方面來觀察研究,分析個人不自覺也不自主的,從小就接受下來的風俗習慣、行為規范、道德觀念等等。她用這一觀點研究日本,其實所研究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國情"中重要而常被忽略的一方面。在本書章中,作者論述了人類學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很值得注意的意見。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比較文化的方法。人類學者不能只是調查統計搞民意測驗,也不能只是象旅游者或僑居者那樣描述見聞,而要作比較文化的研究,并且要應用自己的專門訓練。她指出,盡管一個部族可以有百分之九十的行為和鄰居各族共同,但總有一點根本不同。這一點也許很小,但它對這個部族的本身獨特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有重要作用,使這一族成為這一族而不是其他族。人類學者還要特別注意習慣于看待那種和自己文化大不相同的其他文化,必須尊重人家的文化和人家自己的看法。

例如看日本電影,其中有美國人看來大惑不解的行為和語言,而日本人自己卻視為當然。兩人都是帶著自己所受的傳統社會文化去看這同一電影的。這種對不同文化行為的客觀分析態度的訓練就是研究人類學的一項重要條件。這些文化行為是一個人每天都在從生活中學習的,是社會的積累,是交互影響,是環境的要求。許多零星的似乎彼此不相關連的小事,其實往往是社會文化大系統中的構成部分,彼此大有關系。經濟的、家庭的、宗教的、政治的等等行為都是互相滲透的。人類學者并不專門研究其中一個方面,而是要找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所內含的前提。人都是帶著眼鏡看事情的,看法指導行為。人類學者就要分析研究這些不同眼鏡的鏡片,并且歸納出類型。硬心腸的客觀和軟心腸的同情都是系統研究各民族不同文化特點所必需的。比較宗教學顯示了這種必要性。如果只防衛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方式,而敵視不同的,并且以為人家都應當同自己一樣,那就不好研究人類學。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著重調查統計,而人類學家則不然。他研究的對象是普通人,這不能象美國選總統一樣搞民意測驗統計數字。文化人類學研究的是各民族風俗習慣中所存在的,作為行為基礎的,對生活的看法。在這樣比較之下,一個美國人就能看出日本人行為的猛烈擺動并不是自相矛盾,而是有其社會文化傳統觀念體系在后面。這本書正是一個美國人類學家以自己的文化同日本的文化作比較研究的結果。美國因為不了解日本國情而吃了珍珠港被襲的大苦頭,就下工夫研究日本國情而得到戰后對日政策的成功。這是值得注意的。這本書正是從美國人和日本人對待戰爭的不同看法講起的(第二章)。我們看了這樣的比較,對書中講的日本文化和在背后作為對照的美國文化都可增進一點了解。

至于書中具體內容當然本文不能作介紹。這里只隨手提出一兩點。例如她說,日本文化就是日本文化,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孔夫子的。在日本大概除了少數虔誠的和尚以外,沒有人真相信"涅槃"(寂滅)是幸福。她又說,日本是等級森嚴的,"各就各位"(第三章題)的社會中人的結合(其實這也可說是指"各安本分","安分守己"),既同美國的自以為"人人平等自由"想法不同,也不同于印度的乃至中國式的"種姓"制度。她指出日本人的洗熱水澡乃是一種享受,上下風靡,不可缺少。這使我明白了關于日本到處都是"風呂屋"(浴室)的描寫,以及從前中國人下澡堂中吃點心和談事情的習慣。從這些小事中看出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一個民族的傳統社會心理,這卻是需要經過文化人類學的科學訓練的。我也由此明白了一些日本小說和電影中的描寫。我覺得,研究文藝的人好也能有一點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知識。

作者簡介

魯思•本尼迪克特,美國女人類學家,文化心理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生、卒于紐約。1909年畢業于瓦薩爾學院,獲文學士學位。1919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師從F•博厄斯學習人類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36~1939年任人類學系主任。本尼

目錄

譯者的話

及時章 研究課題——日本

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守本分

第四章 明治維新

第五章 負恩于歷史和社會的人

第六章 報恩于萬

在線預覽

及時章 研究課題——日本

日本人是美國曾竭盡全力與之戰斗過的最異特的外敵。我們在其他任何一次與強敵的戰爭中都未曾需要顧及如此截然不同的行動與思想習性。同在我們之前的沙俄于1905年遇到的情況一樣,我們與之作戰的是一個全副武裝、訓練有素的民族,他們不屬于西方文化的傳統。已被西方人視作人類自然習性的那些戰爭規范對日本人來說顯然是不存在的。這就使得太平洋上的戰爭面臨的不僅僅是從一個島到另一個島的灘頭登陸戰,也不僅僅是棘手的后勤供應問題。我們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了解敵人的習性。我們必須理解他們的行為舉止,以便同他們打交道。

困難是很大的。在日本的鎖國政策[1636年,日本的江戶幕府為了徹底禁止基督教傳入日本,并割斷西南諸藩同外國的貿易,頒布了一系列鎖國令,開始了日本歷史上長達200多年的鎖國時代。1854年3月,美國強迫日本幕府簽訂了《日美親和條約》,日本被迫開埠通商。——譯注]被打破后的75年間,人們往往用一連串"但是,又⋯⋯"這種極為離奇的措詞來描寫日本人,而對其他任何一個民族卻從沒有使用過這種描述手法。一位嚴肅的觀察家描寫日本人以外的其他民族時,如說他們禮儀超群,他就不大可能再加上"但是他們又目空一切,妄自尊大"這類話。當他說某個民族行為舉止極為刻板時,也不會再補充說"但是他們也很善于適應激進的變革"。當他說某個民族馴順時,他不會再去說明一下"但是他們不習慣于服從自上而下的控制"。當他說他們忠實而又寬宏大度時,他不會再說"但是他們不可信賴,心懷叵測"。當他說他們本性勇敢時,他不會再去詳細描述他們的膽怯。當他說他們的行動不顧忌他人的評判時,他不會隨之又說他們確實具有強烈的內在良心。當他描繪他們的軍隊具有機器人一樣的紀律時,他不會接著又描述那支軍隊里的士兵如何不服管束,甚至違抗上司。當他描寫一個民族熱衷于西方學問時,他不會再不厭其煩地敘述他們的強烈保守性。當一個人撰書描寫一個普遍愛美的民族,描寫他們如何崇拜演員和藝術家,在菊花栽培方面如何講究藝術時,一般也不會再去寫另一部書來補述該民族是如何崇拜軍刀、崇尚武士的較高榮譽的。

但所有這些矛盾的說法正是敘述日本的書籍的經緯。它們是真實的。菊花和刀兩者都是這幅畫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愛美,既蠻橫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適應性,既順從又不甘任人擺布,既忠誠不二又會背信棄義,既勇敢又膽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這一切相互矛盾的氣質都是在較高的程度上表現出來的。他們非常關心別人對他們的行動的看法,但當別人對他們的過錯一無所知時,他們又會被罪惡所征服。他們的士兵非常守紀律,但也不很順從。

在理解日本對于美國來說已變得非常重要的時刻,對上述這些矛盾以及同樣顯得亂哄哄的其他許多情況是不能不屑一顧的。嚴峻的局面正接踵而來,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日本人將會干些什么?能否不進攻日本本土就使其投降?我們是否需要轟炸皇宮?我們對日本戰俘能指望些什么?對日本軍隊以及日本本土的宣傳中,我們應該怎樣說才能少犧牲美國人的生命和削弱日本人戰斗到一個人的決心?在及時流的日本通之間存在尖銳的意見分歧。當和平來臨之際,日本這個民族需要用持久的軍管法才能使其遵守秩序嗎?我們的軍隊必須準備在日本山中的每個要塞里與頑抗到底的死硬分子作殊死戰斗嗎?先得在日本發起一場像法國革命或俄國革命那樣的革命,才有可能實現國際和平嗎?誰來領導這場革命?是否應把日本人滅絕掉?我們對這些問題的判斷分歧極大。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也是信用了很久了,一直沒貨,就放在收藏中,昨天忽然發現有貨了!果斷下單,今天就到了!很是開心吶!不過有點小小遺憾的是封面壓皺了些,不過大致翻翻內容,還真的挺有新意的,也客觀,就不在乎那點小瑕疵了!

2014-11-11 17:52: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講日本文化的,這本書系統的跟我們講了日本的一系列國民文化,可以讓我們深入的了解我們這一鄰國。

2015-01-27 09:56: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寫了日本文化的諸模式,讓人更深刻的了解日本文化,來填補相關方面的缺失,作者的學識也是令人驚嘆,見解更是深刻

2014-12-03 19:47:56
來自戀念晴**的評論:

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對日本的文化和他們的意識形成有一定的了解。

2016-04-22 18:33:10
來自mydogxx**的評論:

死亡=悲哀=美,這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一個等式。 死亡在到來的那一剎那,如同櫻花絢爛地飄落,這是美的極致,也是他們所想要的理想狀態。在日本人的觀念中,死亡意味著純潔、干凈和超脫。他們毫不畏懼死亡,坦然地面對死亡,欣賞死亡,而且他們像是在體驗死亡,甚至樂于將死亡表演給別人看。

2014-10-05 12:25:5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最近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就買了幾本日本的文學作品。但是書寄來的時候也是沒有塑封,而且封面上還破了一塊,很影響心情啊

2015-04-09 00:17:28
來自enoch媽**的評論:

這本書已經是研讀日本文化的必修書目之一了。個人對日本文化沒有研究,只是浮光掠影的了解下,這本書就能提供一個特別的視角,因為是美國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寫就的。

2012-10-15 11:45: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中日之間因為上個世紀的戰爭,彼此都還有心結未了??赡?,還會有一場戰爭也未可知!但是我們了解多少日本呢?其實日本人可能比我們更了解中國人,本書從一個西方人的觀點看待這個特殊的民族,可能給了我們一個更加中立和公正的視角。

2011-12-17 01:02:26
來自iandg**的評論:

八十年前國民黨元老戴季陶弄了個《日本論》,對日本的觀察算是從大處著眼,是中國人論日本最權威的著作了,雖然和《菊花與刀》相較不及甚遠,但八十年來,中國的文人學者、史學大家居然無人給望其項背!我們所謂的“民族精英”大概都是被票子、房子、車子、女子給弄住了吧!

2007-03-13 15:01:50
來自超級維**的評論:

很值得一看,可以反復看,雖然是50多年前寫的,但還是研究日本最為深入、透徹的一本書,很難想象作者從沒去過日本,但能把日本人研究的那么透,看了這本書,你才會明白為什么日本繼承了中國的古文化卻又與中國那么不同,為什么日本喜歡侵略,打仗那么不怕死,以及很多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日本的社會各種現象。

2012-05-29 11:21: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公司里有個在日本生活過多年的,經常跑過來講日本的一些風土人情,也不知道他講得是不是真的,反正我讀書少!買了這本書,以后就別指望再騙我了,哈哈

2017-02-07 11:00:48
來自凌波靈**的評論:

日本民族性具有矛盾的方面,菊花象征日本人彬彬有禮的一面,刀象征日本人冷血具有侵略性的一面。對于民族性的研究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了解日本,了解社會學,此書不可不讀。

2014-12-13 17:40:5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是最好的版本,打折對買的,了解日本,打敗日本

2017-05-26 23:34:43
來自honmei8**的評論:

小泉哥哥卻是歐洲人,愛上了日本文化和日本美眉,改名改姓改國籍,寫的《日本與日本人》算是半歐洲半日本本土人看日本了吧,寫得也不錯,只是少了本尼達克特這樣人類學家的分析精當深刻。

2007-03-13 19:43:55
來自vcan668**的評論:

我一直有一個偏執的觀點:日本文化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文化。而了解日本文化,該書又必須用心去讀。菊花與刀“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愛美,既蠻橫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適應性,既順從又不甘任人擺布。。。。?!?

2012-04-03 15:19: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超級贊,對日本的了解加深了,雖然中日有矛盾,但作為中國人,我認為我們對日本的了解真的少得可憐,只是一味宣揚右翼的邪惡,未真正了解這個民族的根本,為日后可能的沖突,大家真有必要都來讀一讀

2016-01-01 12:07:27
來自紫星亮**的評論:

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看一看,我們對日本人的了解,還不如美國人,美國的人類學家的分析比較透徹,也實際。了解過了,你才可以說,才可以做,才可能去思考,才不會人云亦云。今天才發現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競然是日本的企業,心里很悲哀,

2014-05-07 20:29: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有時我們對于日本有一些偏見,因為國家仇恨,我們很容易就另眼相待。但是此書從客觀事實講述了日本的文化,風俗民情等幫助讀者了解日本。日本的生活,經濟,人文信息等等都被客觀的表達了出來。

2014-04-13 15:31:16
來自wildd**的評論: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不一樣的日本 真正的日本不是來自不轉不是中國人里面的日本 也不是各種二次元里面的日本 而是一個個矛盾體組成的特殊人種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人對其充滿不解 有人崇拜他們

2015-03-18 10:28: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喜歡日本名族的精神 無論從建筑還是足球的發展來看 很值得我們中國人去認真的審視自己 為什么日本人能夠把西方的文化和自身的文化結合的這么好 我們自己怎么就不能從中學習呢 這本書講的是日本文化的書 多多少少可以從書里找到原因

2014-02-25 11:22:48
來自孔怡然**的評論:

書名“菊花與刀”,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來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雙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動人的藝術性。在書中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歷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

2016-12-12 21:12: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之前還從沒如此系統地了解過日本。日本作為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吸取了許多優秀的中國文化,而且在許多方面做得比中國還好,比如禮儀、書法……日本在發展的同時注意吸收外來文化,更注意本國文化的發展,而且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值得我們學習。

2014-06-20 21:21:0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宁南县| 武定县| 红安县| 汝阳县| 太和县| 满城县| 金山区| 澄迈县| 靖宇县| 庄浪县| 积石山| 黎川县| 甘孜县| 景东| 井冈山市| 临澧县| 靖州| 汉寿县| 潍坊市| 开原市| 祁阳县| 砀山县| 武隆县| 定陶县| 崇文区| 克拉玛依市| 大悟县| 永川市| 灵宝市| 东莞市| 革吉县| 毕节市| 温州市| 雅安市| 鸡泽县| 朔州市| 山西省| 沙雅县| 乐亭县|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