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歷史雖然不及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那么悠久,但是關于上海的歷史文化一點都不比其他城市少。
《帶著文化游名城——老上海記憶》一書通過一個個有趣的問題,向讀者介紹不一樣的上海歷史。老上海人所說的“七寶”指的是哪“七寶”?宋氏三姐妹曾上同一所學院嗎?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愛巢在老上海的哪個地方?作家張愛玲又是住在老上海的哪個公寓里呢?
這里有原汁原味的上海民俗;
這里有傳奇的上海舊聞;
這里有濃厚的上海情結;
這里是上海,有一種難以忘卻的老上海記憶。
慕小剛
榆林國際旅行社董事長,2015全國廢棄資源再利用(海外赤子)高層論壇執行主席,享受政府津貼專家,榮獲4項國家專利,曾出版過《責任與忠誠》、《管理越簡單越好》等數本專著。
開 篇
出行前的準備 2
上海的歷史 2
上海獨有的特色 4
來上海旅游的季節 5
來上海需要了解的方言 5
上海的歷史名人
上海的聞人掌故 8
上海及時個印記徐光啟 8
老上海及時豪門盛宣懷 12
上海灘江北大亨顧竹軒 18
民國時期的上海灘名媛 22
上海的舊時名流 36
租界里的世界級文豪 36
國殤中的宋慶齡 39
四明村里的名人巷 45
上海著名的綠房子 47
張愛玲的上海故居 50
上海的山水古鎮
上海的名山勝水 56
佘山國家森林公園 56
上海母親河黃浦江 63
各種森林公園 68
第三大島崇明島 72
上海的古鎮老村 78
因寺而成七寶鎮 78
上海大鎮朱家角 84
小小南翔賽蘇城 91
因鹽而盛新場鎮 96
古建完好楓涇鎮 102
上海的宗教廟堂
上海的佛寺、道觀 110
沉香觀音沉香閣 110
飽經滄桑的玉佛寺 114
康僧會建龍華寺 117
靜安區里靜安寺 120
教弘天臺法藏寺 124
黃浦江邊城隍廟 126
上海的基督、天主教堂 130
佘山天主教堂 130
徐家匯天主教堂 133
基督教景靈堂 138
上海的場館娛樂
上海會場館園 144
上海的抗日衛國紀念館 144
上海的各種博物館 149
上海的各種游樂園 155
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 160
上海的休閑娛樂 166
上海人的驕傲:滬劇 166
上海人的消遣:評彈 171
上海的高等院校
及時所中國人自主創辦的大學——復旦大學 176
抗戰時期的復旦大學 176
“一 二八淞滬抗戰”中的復旦學生 179
消失在舊時光里的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 180
上海交大最牛校友之錢學森 181
上海交大最牛校友之李叔同 183
前三任校長都是德國人——同濟大學 185
同濟大學創始人——德國人埃里希 寶隆 186
上海的特色民俗
上海的節日習俗 190
上海人怎么過大年 190
上海人的四大節日 194
上海的生活習俗 199
上海的方言俚語 199
上海的婚喪嫁娶 202
上海的美食雕刻
上海的風物美食 208
上海的土產佳味 208
上海的特色糕點 214
上海的風味小吃 219
上海的雕刻藝品 227
上海的文房雕刻藝品 227
上海的其他雕刻藝品 231
附 錄
商業中心TOP10 238
地標建筑TOP10 242
上海的歷史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東吳名將陸遜被封為華亭侯,這是正史中及時次出現“華亭”二字,也往往被視為上海地方史的開端。如今的華亭鎮位于上海市嘉定區。
“上海”這一名稱最早始于宋朝。當時,宋朝海外貿易發達,上海也逐漸成為沿海地區國際港口之一。
那時的上海有所謂“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名叫“上海浦”,其西岸有“上海鎮”。
到了元朝,上海鎮升級為上海縣。
1927年,上海又升級為上海特別市,直轄于當時的中央政府。
1949年,上海被設為直轄市,至今。
再說上海簡稱“滬”的由來。
很久以前,上海地區的漁民創造了一種竹制的捕魚工具,取名為“扈”。當時并沒有“上海”這一概念,所以日子久了,這一帶便被稱為“滬瀆”,“瀆”是水渠的意思。后來便直接簡稱“滬”。“滬”的繁體寫法是“滬”,就是“扈”加上三點水。
至于“申”的由來,請看——
春秋戰國時,上海一帶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地,“申”便來自“春申君”的“申”字,這成了上海的另一個名字。
近代上海市則由靜安寺周邊發展而來,這就要講到上海租界了。
1843年11月17日,首任英國駐滬領事巴富爾抵達上海赴任,上海正式開埠。
1849年4月6日,上海道臺宣布將緊鄰縣城北門外、北到洋涇浜的986畝土地辟為法租界,之后又成立了公共租界。從某種意義上講,上海1860年之后近百年的繁榮,與這些租界有很大關系。
1920年,漢口、廣州、香港等幾大商埠都因為受到政治風潮的沖擊而繁華不再,所以無數中外商人紛紛轉往上海發展。
1928年,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原來聚集于北京、天津的大批政客紛紛南下,其中的很多人都選擇了上海租界作為定居之所。
政治、經濟力量的集中,使上海在20世紀30年代迎來了繁榮發達的鼎盛時期,同時出現了大規模的城市建筑潮。
上海至今仍存有不少當時的經典建筑,并且成為了當地的一大特色。
整體感覺不錯
一直想看的書
又是一本有關老上海的書,閱讀此書可以感受上海的歷史滄桑,了解人文奇趣,領略老城風光。整體感覺不錯
閱讀此書可以感受上海的歷史滄桑,了解人文奇趣,領略老城風光。
又是一本有關老上海的書,由于剛收到尚未閱讀,希望其內容不要使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