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絲 埃姆斯(1908~1996),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吉塞爾兒童發展學院的創始人之一。她畢業于耶魯大學,畢生致力于兒童發展、兒童養育實踐研究,其教育理念影響了美國兩代年輕父母。
弗蘭西斯 伊爾克(1902~1981),美國兒童行為學博士,與路易絲 埃姆斯合著的作品很多都成為暢銷書。
及時章從友善到叛逆——三歲孩子的身心發展特質
和別的年齡階段一樣,在三歲這個階段,孩子也會經歷穩定和不穩定兩個螺旋上升的時期:三歲到三歲半的孩子是快樂而友善的,到了三歲半以后,孩子將會經歷人生的及時個叛逆期,這時候,家長的表現將會對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個性與創造力有很大的影響。
1.三歲到三歲半:快樂而友善的穩定成長期就像潮汐有漲有退,人類的行為也一樣,會交替出現兩種相反的情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展階段的好與壞,情緒的穩定與不穩定,行為的內向與外向,等等,都會交替出現。從兩歲半到將近三歲這一階段,一個先前吵鬧不安的孩子會突然變得安靜斯文起來。掛在他嘴邊的是“好!”或“要!”,而不是“不”;最經常出現在他臉上的表情是笑,而不是哭;對你的要求最多的是接受和妥協,而不是拒絕。許多幼兒在大約在兩歲九個月大左右時,都喜歡重溫他們襁褓時期的舊夢。他會假裝自己還是個小寶寶,只會使用簡單幼稚的兒語。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則不肯放棄他們已經獲得的語言能力,于是,我們經常會聽到他們這樣說:“我是個不會走路,不會吃飯的小寶寶,你得用奶瓶喂我!不過,我這個小寶寶可是會講話喲!”事實上,大部分的孩子到了三歲時,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尤其是情緒情感方面),都會進入一個穩定的成長期。此時,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概念已經比較成熟了,但他們的自我意識還會因別人對待他們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拒絕態度被分享、依賴取代在他們兩歲半的時候,“你”和“我”是兩個不能混淆的概念。當他們為自己不具備某種能力而苦惱時,卻常常會不服氣地說:“我一定要自己做。”而當他們可以自己完成時,卻總是說:“你來幫我做。”到了三歲時,“你”“我”之間就出現了一座橋梁,那就是“我們”——可以一起快樂、合作的。實際上,三歲這個階段被“我們”占領。“我們??”是孩子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例如:“我們一起玩,可以嗎?”這種“我們一起”的感覺,很讓他們著迷,讓他們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但是,這也可能讓他們產生了更強的依賴感。一個從前倔犟地要自己來的孩子,現在卻常常跟央求媽媽來幫助他完成某件事,說:“媽媽,你幫我做??”
◎能力提升,情緒穩定而歡樂在強硬的拒絕態度被分享和依賴取代的同時,三歲的孩子也獲得了身體和能力的提升。他們也常常為這件事而感到驕傲,在得意地表現一番后,信心十足地問:“兩歲的小寶寶可以這樣做嗎?”阿諾?吉塞爾博士形容三歲的孩子時,曾經這樣說:“他們把從前獲得的種種能力結合起來,在三歲時呈現出一個全新的自我。”那個六個月前還很執拗,不聽話的孩子消失了,被一個情緒穩定、易于駕馭的個體取代了。不要以為三歲的孩子還很幼稚,事實上,你臉上的喜怒哀樂,他們已經能察覺到了。如果他們想要取悅于你,就會盡量做對事情,并且會經常問你:“這樣做,對嗎?”別人對他表現出欣賞和贊美時,他會很歡喜。別人跟他開玩笑,他也會友善地回應。在控制肢體動作方面,三歲的孩子已經變得相當成熟和順暢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僅僅因為自己的動作失調而大發雷霆。但是,在他三歲半時,因自己的笨手笨腳而引發的情緒失控又會再次出現。孩子三歲時,走起路來步伐穩定,雙手自然擺動,不需要為了平衡重心而大肆夸張地伸出整個手臂。他跑得也很順暢,遇到急轉彎時,也不會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完成。有其他人陪著他玩的話,三歲的孩子會非常開心,尤其當媽媽陪他的時候,他是最開心的。媽媽上街買東西,他要跟著;媽媽做家務,他要幫忙。如果媽媽能陪他玩,尤其是可以放下手邊的事,全情投入地給他講故事聽、陪他做游戲時,他的歡笑聲甚至可以掀翻屋頂。他的情緒在這階段也是歡樂而穩定的,易于接受,樂于分享是他此時此刻的較大特點。
◎語言能力突飛猛進除了在肢體動作、情緒等方面的發展以外,在這個階段,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的。一些新鮮的字匯,比如說:“保密”“非得”“嚇死了”“太難了”,等等,是他非常樂于接受的。而這些新鮮的詞匯,有時還可以幫你化解僵局,挽回和他之間的局面!舉個例子,當你不小心惹惱了他,而你突然說:“媽媽給你一個小禮物!”“小禮物”這個字眼會立即吸引他的注意力,而如果你也能及時把這個小禮物拿出來,哪怕就算是一塊小小的餅干,他也能立即歡欣起來,剛才不愉快的事會被統統拋到九霄云外。然而,在這段美好時光的掩映下,另一段不美好的時光已經悄然降臨了,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穩定之后的不穩定時期(見圖一),而這段時光往往就開始于孩子三歲半時。不穩定期穩定期2.三歲半到四歲:焦慮而叛逆和孩子三歲表現出來的合作意識恰恰相反,三歲半以反抗為較大的特征。在媽媽看來,三歲半的孩子似乎成心和她過不去,沒有一點是讓她舒心的。孩子到了三歲半時,許多原本日常生活里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穿衣、吃飯、上廁所、起床或睡覺等,現在都成了媽媽和孩子發生爭吵的原因。那些從前應付孩子屢試不爽的技巧和方法,現在統統都失效了。孩子惹母親上火的原因大致有兩種,一是孩子明擺著跟媽媽作對;二是孩子馬上就要四歲了,媽媽認為許多事他都該懂了,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到孩子四歲時,這種情況才會漸漸減少,但是在此之前的半年內,正是孩子發展的不穩定期,各位家長朋友還是要小心應對。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專家的幫忙和忠告,媽媽可能不太需要,但是到了三歲半的時候,媽媽可能需要很大的幫助了。下面我們向媽媽介紹一些三歲半孩子難免會發生的事情,希望可以對媽媽有所幫助。有時,三歲半的孩子看起來非常固執,媽媽可能會認為那是他自信的表現,事實卻不盡然。因為處在三歲半階段的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他常常表現得非常焦慮、內向。比如,在肢體運動方面,他們會經常摔跤,時有緊張發抖的現象。六個月前,他不知天高地厚,下樓梯時,敢一下子從兩個甚至三個臺階上蹦下,現在他則畏手畏腳的,總要兩腳下到同一個臺階時,才敢往下邁一個臺階。半年前,用積木搭高樓時,他一點也不擔心積木倒塌,但現在,他在往上面加一塊積木時通常倒幾次手,可還是不敢放上去,手抖得厲害。在語言方面,他會出現口吃的現象(其實,有的孩子發育早,在兩歲半時就出現了口吃的現象),這讓家長很著急,本來半年前他說話已經很流利了,現在怎么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家長朋友們盡可放心,許多研究表明,這種口吃不過是兒童學前時期語言運用不夠流利的一種表現而已,沒必要特別去矯正,除非口吃的現象持續好幾個月。在情緒情感方面,他會表現出緊張、焦慮,不愿意與人接觸。旁人的一點無關的笑聲、說話聲,甚至看他一眼都會引起他的緊張和焦慮,他會極力地避免與人接觸,從而避免受到影響。此外,還有一些行為也是他緊張、焦慮的表現。如吸吮手指,啃指甲,不惜用臟臟的小手挖鼻孔,有的時候會不停地摩擦性器官,或者咬住自己的衣角不放,還有的孩子則時時處處把自己的小棉被帶在身邊,任憑媽媽怎么說他,他都不會放手,等等。此外,在視覺上,他們也相應地表現出了一些問題。他怕到很高的地方去;在幼兒園老師講故事時,他會說:“我什么都看不見。”他想讓媽媽念書給他一個人聽,而且好是把他抱在懷里;他希望圖畫書就在他眼前,一睜眼就能看見,而且還能任他翻閱。雖然這時期的他們很缺乏安全感,事事都表現得很焦慮、膽怯,但其實他們有著極強的意志力,總想要掌控外部世界。因為這時“我們”對他的吸引力日漸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更強的自我意識,所以他要積極地捍衛“自我”,并以此減少情緒上的焦慮和不安。于是,他會經常發號施令,比如,命令爸爸媽媽不講話,命令爸爸媽媽不許在房間內走動,命令爸爸媽媽不來看他,等等。一旦他的命令被執行,他會揚揚自得起來,認為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中了。在孩子三歲半的時候,許多媽媽都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挫敗感,尤其是以往那些對管教孩子很有一手的媽媽更是如此,不得不暫時要把孩子交給保姆。而保姆并不見得真心關切孩子會不會餓、會不會累,這一點三歲半的小孩也心知肚明,所以他們在保姆面前,可能會表現得乖巧一些,反倒是對真心關愛自己的媽媽,會肆意撒嬌賣癡。因此,讓保姆來帶孩子,可能真的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對策。
◎孩子沒有定性讓父母頭疼這段期間孩子的另一個特征就是缺乏定性,一會說東,一會又說西的;剛剛還很怕羞,現在就變得很勇敢了。對于這種情緒,百依百順未必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會使事情更加不順利。有時,您帶他出去散步,但是沒過一會兒他就覺得無聊了,說什么也不愿再走了。您想如果您走遠一點他肯定會跟上來的,但是他就是在那兒一動不動,就等著你回來帶他。有時,他肯陪您上街去買東西,但是剛到目的地,他卻變卦了,不肯進店,硬要拉著您回來,您好說歹說,他就是不聽,還要大鬧一場。在這里,我們建議您,出門時盡量不要帶孩子,把孩子交給保姆看管,如果不方便請保姆的話,可以跟鄰居們商量一下,由他們暫時幫您看一下孩子。最讓您頭疼的事,恐怕就是那些每天要例行的事了,比如說吃飯和穿衣。讓他吃一口飯、穿一件衣服,幾乎都免不了一場戰爭。然而,在吃飯、穿衣之外,他又會表現得非常可愛、懂事。可能剛剛因為吃飯,您和他鬧得非常不愉快。但是,下一秒鐘,他又和您非常親熱起來了。這種狀況恐怕每個家長都遇見過,弄的我們家長朋友們哭笑不得。由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一方面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所以表現出來就是他們情緒的不穩定性。然而,這種不穩定的情緒并不會折磨他們多久。因為到了四歲,也就是六個月之后,他們就會漸漸被幸福感和滿足感所包圍。
◎對人和動物朋友表現熱衷與此同時,“朋友”這一概念,在三歲半孩子的頭腦中已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了。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對于朋友的熱衷,才使得這個年齡的孩子在行為上表現出非常可喜的一面。當然,除了現實中的朋友,許多孩子還有一群朋友存在于想象中,這些想象中的朋友可能是一群人,也有可能是一群動物。有時他還自己來扮演這些動物朋友,或者他假裝自己是小貓或者小狗,或者他假裝自己是老虎或者獅子。當他進入這些角色時,也會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像貓的溫順,像老虎的暴虐,等等。
◎雖然倔強沖動,但積極舉動如果三歲的孩子在我們看來多少有些旁觀或是等待的樣子,那么,相形之下,雖然三歲半的孩子有些倔犟沖動,但他卻很是積極主動。當然,在他的行動中,偶爾會發生一些意外情況,比如褲子被尿濕了,他卻不知道是怎么尿濕的,又或者突然號啕大哭起來,他卻說不清為什么。
◎語言等能力發展飛快,男孩易出現戀母情結表現出這樣的行為,三歲半的孩子就免不了要成為家長的一塊心病。但是,在焦慮之外,他還是會給家長帶來一點欣慰之處。在這段時間,他會發展得很快,尤其是先前那些發育較為遲緩的孩子,在這個時候會趕上甚至是超過他的同儕;而那些開口說話很晚的男孩,在這個時候也會口齒流利起來。事實上,三歲半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不僅表現在他語匯的增加上,同時還表現在他發現了語言溝通的真正意義。因此,他在行為方面表現更令人滿意,和他一起共度的時光會很有意思。此外,非常有趣的戀母情結,通常也會出現在這時。有一位媽媽就經歷過這樣一件事:她三歲半的兒子非要和她結婚,她就問兒子和她結婚后要做什么。兒子回答說:“我們就坐在沙發上聊天,或者就是簡簡單單坐著就行!”
3.給父母的提醒孩子三歲時,你和他相處起來會是非常美好而親密的,因此,我們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忠告。然而,三歲半時的他,卻是你要格外注意的。
◎有耐心的同時為他制定標準這段不愉快的時光,是由于孩子身心發展的不穩定引起的,而不是他有意要和你作對。明白了這一點,你在照顧他的日常生活起居時,千萬要靜下心來,要有足夠的耐心。在處理穿衣、吃飯這些小事時,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你得為他制定一個標準,不能由著他的性子來。當然,凡事都不是那么,偶爾放他一馬,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不要因為自己的孩子與別人不同而憂心忡忡孩子永遠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一點不會因為他年齡的增長而改變。任何兩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的發展步調也不會是一致的。您的孩子,也許會早一點出現我們所描述的三歲或三歲半孩子的典型特征,也許還會晚一點出現。又或許他根本就不是個一般人,也說不定!也許,您擁有一個性格愉悅和順的孩子,三歲半到四歲這段期間,他會平穩地度過。那么,你也就沒什么好擔憂的了。但是,如果這些現象真出現在他身上的話,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一點點不穩定的因素不會對孩子的整個成長造成什么壞影響。一般的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常常會出現我們上面所提到的特征。但是,請不要因為您的孩子與別人不同,就憂心忡忡,事實上,每個正常或是一般的孩子都會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一點點不尋常的地方。
之前買了你的2歲孩子 個人覺得很有用 看過之后就了解了原來孩子的一些行為都是正常的 所以就不再那么焦慮和抓狂了 所以快3歲的時候果斷買了這本書 之后還會再買
自從看了6歲的之后,就徹底喜歡上這套書了,對相應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描述的非常詳細和精準,值得媽媽們和老師購買,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才能更好的養育孩子!
3歲半左右的孩子還真的是難搞。這本書可以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描述都是通俗易懂的。印刷,紙質都OK的。具體對付孩子的技巧和方法,就沒有介紹太多的。書中就是說愛就是最好的技巧。有時侯技巧太多,聰明的孩子更逆反。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等待和陪伴是最好的辦法。
很好的書,幫助我了解這個小小年紀孩子出現各種情緒,更好地和孩子溝通
還沒細看,這本書,因為孩子還沒到三歲,但是看了兩歲的階段書,感覺這套書對我來說比較籠統,既沒有相關例子,又沒有相關的敘述,類試考試提綱一樣的論述,性價比不是特別高。
3歲是孩子成長階段中的很多個敏感期的集中時期,所以3歲很重要,這本書在講述3歲孩子的教育時談到的很多方面是有意義的。
自己對孩子的了解很不夠,有不少時候不知如何與孩子相處。希望書籍可以啟發自己,做合格父母。
如果你家里有3歲的孩子,最好還是買來讀讀吧,了解下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作為家長的也好“引導和教育”,應付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書中說三歲半的孩子某些方面會出現倒退的情況呀,推薦買來看看吧,呵呵
對孩子的行為特征可以有進一步理解,讓父母學著去教養
了解孩子,除了觀察自己的孩子,還有就是看別人的總結,一起對比,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超贊的書籍,對了解孩子,進而尊重孩子,接納孩子大有幫助。
買過2歲,受益匪淺!雖然孩子還不到三歲,但是很想提前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長規律,消除自己不必要的不安和擔心!還有因為無知而造成的對孩子不必要的傷害
這本書可以說是給正在頭疼的父母吃一顆定心丸,可以讓他們正確的認識孩子的心理問題和生理問題,不至于大驚小怪,不至于處理不當,為人父母是需要學習再學習才能作稱職的,要懂得兒童心理學,要科學的判斷孩子的需要,讀書我所欲也!
一次買了兩本,一本三歲,一本四歲,因為孩子現在三歲半,兩本都可以看了,今晚稍微翻閱就下三歲這本,感覺還可以吧,因為沒有細讀,但我覺得寫得挺有道理的。過幾天有空再認真看看。這本書是朋友介紹的,她說很有幫助。我希望也能幫助我解開某些疑惑.
看過你的1歲孩子、你的2歲孩子,這是第3本
認真學習和了解孩子的行為特征,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有點遺憾才看到這套書。不過總比一直不知道這個系列書的好。看完這套書,對于三歲孩子又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不會因為一些問題而焦慮,從而產生錯誤的教育行為。希望更多的家長了解這套書,從中受益。
這系列的書都買了,雖然這套書不用反復看,但是內容卻是很實用,很符合孩子的成長。最初孩子1歲9個月時買的2歲本,對不上號,又買的1歲本,果真是跟書上說的差不多,作者真是用心研究了孩子的成長。推薦!
剛看完!寫的很好!我家兒子三歲半了,買得略有些晚些。如果再早一點看到此書就好了!不過給家長提醒也是很棒的一件事。對于孩子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尊重,值得擁有,以后還會提早購四歲孩子、五歲孩子等等
每個年齡階段,孩子的表現的標準都會比較寬泛,家長需要了解的就是你的孩子這個階段可以關于他的哪方面成長可以考慮了,不要錯過相應的發展階段就可以了,這本書很好的提醒了家長需要和不需要關注的東西。
之前買了《你得2歲孩子》,看了覺得很符合孩子2歲的特性,孩子快3歲了,所以果斷入手《你的3歲孩子》
從兒子出生就在看,現在看到3歲這本了。書里讓我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何共性。說真的,就是每次遇到撫育的挫敗感時都會看看,然后告訴自己這是孩子發展的必然階段,對父母來說是很好的安慰書籍,呵呵~
這是一本講解3歲孩子的成長、行為特征和心理需求的書,當孩子出現了一系列的如口吃、哭鬧、蠻不講理時,你知道,那都是孩子都要經歷的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你才會心態平和,有耐心,用正確的愛去對待孩子。
基本寫出所有三歲孩子的共性,媽媽們可以作為一定參考來了解自己家寶寶。但由于是寫共性的東西介紹,對于實質問題的解決方案內容就不多了。 所以如果想通過此書了解孩子的媽媽可以一讀,如果想在書本中找到具體育兒方法和答案的話就可能會相對失望了。
《你的N歲孩子》系列已經推薦給周圍很多父母了,提前了解孩子各個年齡的成長規律,對于父母消除“孩子怎么這么難管”的想法會很有幫助,父母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讓孩子發展內在!
孩子3歲了,到了和你對著干的年齡。他在很多方面好像能力倒退了:原本動作協調,現在卻無緣無故摔跤;原本會一些簡單的句子,現在卻開始口吃了……好讓人困惑。而且,面對叛逆的他,該溺愛還是該嚴格管教呢?你想知道的關于3歲孩子的一切,本書都將告訴你……
孩子3歲了,到了和你對著干的年齡。他在很多方面好像能力倒退了:原本動作協調,現在卻無緣無故摔跤;原本會一些簡單的句子,現在卻開始口吃了……好讓人困惑。而且,面對叛逆的他,該溺愛還是該嚴格管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