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美國聯邦較高法院判例、最完整的中文譯本。所選判例來自2009年和2010年兩個審理年度,涉及民事、刑事、商業糾紛及知識產權等問題。譯文不僅包括收錄案件的所有意見書,而且對原文的引注也作了翻譯。在掌握了法院文件引注的基本原則之后,讀者可以直接對法官引用依據的性以及推理的說服力進行分析。本書還對一些讀者不熟悉的知識點作了講解。例如,普通法與傳統民法在推理步驟上的差異,遵循先例原則與法院結構的關系等。在美國法律術語翻譯的統一問題上,本書采用了以中國法律文獻的性為參照,依次選用對應術語的規則,建立起易于讀者理解的翻譯美國判例的標準。除了為學者提供研究美國司法系統的最直接、最客觀的中文資料,本書也希望幫助涉及美國訴訟的政府官員、企業管理人員了解真實的美國司法制度及其運作方式,并為培養涉外訴訟的人才提供學習材料。
本書的判例選自美國聯邦法院近的兩個審理年度。根據美國的司法制度,每一個聯邦法院的判例都是對相關聯邦法律的一次再定義。本書注重現行的法律,所以除了學術價值外,還有了解當前美國法律、政治制度的實用價值。本書對翻譯的要求是、完整、客觀,避免任何刪減或原文之外的評論。本書在編輯中建立并執行了一套按照文獻法律效力的高低決定查詢時選用次序的規則。
李嘉略先生畢業于喬治城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J?D.)。李先生是美國紐約州執業律師,在美國溫斯頓律師事務所(Winston & Strawn LLP)紐約辦公室執業,從事反壟斷、證券法以及商業訴訟的相關工作。就讀法學院之前李先生在IBM公司企業管理咨詢部門擔任經理。李嘉略先生兼任喬治城大學亞洲法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負責與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中美比較法方面的合作項目。2011年李嘉略先生以本書中的部分內容為基礎為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做了專題講座。在交流過程中師生們的積極反響促成了本書的出版。
上篇
及時章美國聯邦司法制度的特點
及時節法典與普通法的混合體
第二節比較民法傳統與普通法傳統下司法審判的差別
第二章美國聯邦較高法院的訴訟程序
及時節美國聯邦較高法院司法管轄權及調卷申請
第二節庭辯
第三節法官判決討論會議
第三章美國法院判例導讀
及時節美國法院判決書的結構
第二節引用材料的法律效力
第三節司法管轄權
第四節引注系統
下篇
2009年卷(2009年10月5日至2010年10月3日)
一、密歇根州訴費舍爾案
二、沙利文訴佛羅里達州案
三、基督徒法律協會訴馬丁內斯案
2010年卷(2010年10月4日至2011年10月1日)
一、好市多批發公司訴歐米茄公司案
二、通用動力訴美國聯邦政府案
三、全球科技設備公司訴勃艮第沖壓公司案
附錄
一、美國聯邦較高法院判例翻譯規則
二、法律術語及專有名詞英漢對照
三、美國聯邦較高法院成員官方介紹
及時章美國聯邦司法制度的特點 及時章美國聯邦司法制度的特點[1]及時節法典與普通法的混合體 "普通法"與"判例法"這兩個詞,在描述美國聯邦司法制度時可以互換。參見阿伯內西,《美國法律》第2頁(2006年版)[Charles F?Abernathy,Law in the United States 2 (2006)]。但它們的定義是有區別的。根據《布萊克法律辭典》(第九版)的定義,普通法源于司法判決,而非法規或憲法。……"從歷史上看,普通法的形成與歐洲大陸法典截然不同。法典的形成先于判決,而普通法則后于判決。法典的章節、段落明確了判決需符合的規則,但從另一方面看,普通法在通過判決表達出來之前是不明確的。在法典居支配地位的司法體系中,法官的職責是根據法典的用詞確定法律的含義。在普通法居支配地位的司法體系中,在已被遺忘的過去,法官根據道德倫理和習俗慣例判決案件,而以后的法官們則沿用他的決定。以后的法官們并不是解釋判決的用詞。他們尋找令該法官作此決定的理由,稱作`判決依據`。成為普通法的是判例中的原則,而不是具體文字。"帕特里克·德夫林,《法官》第177頁(1979年)。《布萊克法律辭典》(2009年第九版)(common law詞條)。 而判例法存在于匯報的判例匯編之中,構成一特定司法管轄區內全部或部分的法律。……"哪兒有法律,哪兒就有某種形式和某種程度的判例法。僅僅是一系列的個別判例自然不能形成法律體系,但在任何一種司法制度下,法律的規則遲早會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產生,無論這些規則的形成是人們所期望的,故意為之的或有意承認的。這些包含于以往判決之中,或建立于其上的歸納綜合在作為解決將來爭議的標準時,創建了法律體系。"卡爾·N·盧埃林,《判例法》載《社會學百科全書》第3卷第249頁(1930年)。同上(caselaw詞條)。習慣上美國與英國同屬"普通法系",不成文的法律通過法官裁判具體案件時表達出來。早期的英國移民的確帶著普通法傳統到達北美洲大陸,但隨著歐洲大陸移民的到來以及作為一個不斷發展、成熟的獨立政體,美國的司法體系顯然不符合純粹"普通法"的定義。參見阿伯內西,前引,于第2頁。美國在建國時就有了成文的《聯邦憲法》,國會從1789年召開及時屆會議起就開始制定《聯邦法典》,www.archives.gov/exhibits/treasures_of_congress/text/page2_text.html.這些成文法與歐洲大陸的傳統民法典十分類似。在稅收、民事訴訟程序、刑事訴訟程序等領域,美國法官從一開始就是有法可依的。而在另一些領域,如合同法、侵權法、物權法等,卻又繼承了英國"普通法"的原則,從殖民地時期便開始沿用,并隨著當地情況的需要而演變。參見《布萊克法律辭典》,前引(American common law詞條)。即使在有成文法的情況下,普通法仍然保持著對美國司法的重要影響。首先,成文法的用詞和概念經常來源于判例,所以解釋條文的時候需要參考判例中的使用情況。其次,聯邦法官在判案時仍然按照普通法的傳統,注重法律適用的連貫性,所以在決定一個案件的時候往往要考慮之前的相關判例。阿伯內西,前引,于第4頁。正因為聯邦法官需要說明判決的理由,閱讀法院意見書可以從中了解法官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為訴訟提供指導。盡管中美司法制度不同,但研究美國法院的判例對于了解美國法律在實際中的運作以及涉外訴訟的決策都有重要的價值。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有一定參考價值,深度略顯不夠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還好,就是沒用上
不錯
書很好,真版,O(∩_∩)O謝謝!
完美的購物體驗,下次還來
書挺不錯的
商品質量還是很好的,比較滿意,商家發貨速度也還不錯,服務態度也還可以。
這個商品不錯哦
翻譯的比價全,譯文質量總體上不錯,是了解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不錯的參考書。缺點是對判例沒有分類,且只有兩年,不過這是國內第一本全面、系統翻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009-2010年度的判決書。判決書中的腳注都翻譯了,這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