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譜之撰,首要資料是墓志、碑傳與行狀。本譜編寫中,廣泛搜集與黃易有關的碑傳文獻資料,進而搜集黃易相關著述。研究之初,能夠見到與黃易及其家世有關的資料并不多,其著述文獻更是散亂繁雜,很多資料在此之前很少被人關注甚至是首次面世。比如,潘庭筠《山東兗州府運河同知錢塘黃易墓志銘》、梁瑛《皇清處士私謚端孝先生先夫人楷癭黃公行述》、錢大昕《贈奉政大夫黃松石先生墓志銘》、王宗敬《黃小松》、翁方綱《黃秋盦傳》等,都是直接有關黃氏家世行年的原始資料。本譜即對上述資料系統梳理,以考證黃易行年活動的主線骨架,同時廣泛運用清代方志文獻資料和清代學人的詩文集、筆記,將黃易的著作、日記、印章邊跋,以及金石題跋等資料,作為本系年的引用資料和文獻證據。此外,搜集和關注黃易傳世的書畫作品,以及其與友人往來的信札,遍查清代以來,尤其近代以來所編著的書畫著錄中所記載的黃氏作品及題跋,以其作為旁證文獻,盡力還原其歷史本來面目,還原一個立體而鮮活的黃易。
學術界對黃易的深入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過程:一是學科研究與專題研究的涉獵;二是對黃易金石學研究的深入;三是對黃易研究的展開。
年譜之撰,首要資料是墓志、碑傳與行狀,本譜編寫中廣泛搜集與黃易有關的碑傳文獻資料,進而搜集黃易相關著述。研究之初,能夠見到與黃易及其家世有關的資料并不多,其著述文獻更是散亂繁雜,很多資料在此之前很少被人關注甚至是首次面世。
次是廣泛運用方志文獻資料和清代學人的詩文集、筆記,同時將黃易的著作、日記、印章邊跋以及金石題跋等資料作為本系年的引用資料和文獻證據。
再者搜集和關注黃易傳世的書畫作品以及其與友人往來的信札。遍查清代以來尤其近代以來所編著的書畫著錄中所記載的黃氏作品及題跋。
楊國棟,1978年生。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書法專業講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教育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山東省書畫考級委員會評審委員,山東省民俗書法研究會副秘書長,九五書社濟南區域聯絡員。2008年擔任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黃易研究》執筆作者,2014年承擔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濟南近郊書法名跡研究》。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萬字。書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全國展覽中入展。
前 言 /1
一 黃易的一生 /2
二黃易在各方面的成就與地位 /8
三黃易作品的著錄與黃易研究 /12
四黃易年譜初編及其編寫 /18
卷 首黃易家世 /22
卷 一乾隆九年至乾隆二十二年
(一歲至十四歲) /35
卷 二乾隆二十三年至乾隆四十一年
(十五歲至三十三歲) /50
卷 三乾隆四十二年至乾隆六十年
(三十四歲至五十二歲) /87
卷 四嘉慶元年至嘉慶七年
(五十三歲至五十九歲) /213
卷 五身后事 /265
附錄一山東兗州府運河同知錢塘黃易墓志銘 /277
附錄二黃秋盦傳 /280
附錄三黃小松傳 /282
參考文獻 /284
后 記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