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個哲學家》是一本寫給天下父母親的書。
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皮耶羅 費魯奇對育兒生活焦頭爛額的體驗與我們普通的父母別無二致。然而不同的是,作為一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他敏銳的雙眼發現了繁瑣育兒日常背后我們身為父母而發生的深刻心靈轉變。
孩子長大了,父母變老了。這僅僅只是一種流于表面的物理事實。而在孩子與父母彼此交織的生命和生活中,更深刻的變化發生在我們的心靈之中。那么,身為父母,除了日復一日的操勞和一長串的賬單,孩子們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饋贈?
本書正文共14章,從不同側面陳述了父母能從孩子身上所學到的“生活的藝術”:
從孩子對世界的專注之中,學會活在當下,學會全身心地付出;
從孩子執著于自己的方式之中,學會不帶期望地與他人相處,不侵占他人的空間;
從孩子的天真無邪和創造性之中,學會擺脫過去和經驗的牢籠;
從與孩子的接觸中,發現之前未曾意識到的自己的另一面;
從孩子的負面情緒中,觀察到其中所折射的父母的潛在情緒;
從童言無忌之中,學會面對生活和自己的真實,拒絕謊言;
從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中,發現自己對待伴侶的態度,從而檢省愛情之河的干涸;
從孩子的正義感和對于死亡的初思考中,體驗到對于生命的感激之情;
從孩子不厭其煩的重復游戲和探索中,學會緩慢、耐心和等待;
從孩子的好奇心和天馬行空般的問題中,學會創造性的思維;
從孩子的隨遇而安之中,學會自發地生活;
從孩子的純真之中,發現人際關系的美妙和日常生活的獨特之處;
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明白堅持和意志的重要性;
從陪伴、保護孩子的過程中,體味愛的無私和回饋。
“孩子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人們常常如是感嘆,然而像作者如此深刻的剖析和覺察卻并不多見。《孩子是個哲學家》正是這一觀念的絕佳闡釋。
皮耶羅 費魯奇(Piero Ferrucci)
意大利著名精神治療師、哲學家。1946年生于意大利都靈,1970年畢業于都靈大學,曾師從精神綜合療法創始人羅伯托 阿薩吉奧里(Roberto Assagioli,1888-1974)并擔任其助手。費魯奇從事心理治療師職業三十余年,成就卓著,被譽為“當代歐洲精神心理學的引導者之一”。
費魯奇著述頗豐,除本書外還有:《我們可以成為什么:精神綜合療法的視野與技術》(1982),《不可避免的恩賜》(1990),《仁慈的力量》(2007),《美與心靈》(2010),內在意志》(2014),等等。他的理論從獨特的角度把握了幼兒教育乃至所有教育的本質:教育的質量與結果,取決于教育者的素質。
引 言 1
和孩子們在一起,我們有機會去培養耐心和幽默感,增強內心的智慧,并學著發現日常生活中潛藏的財富和意想不到的幸福。
關 注 11
關注把生活中多余的部分消除,讓生活變得更簡單。它直達事物的核心。
空 間 27
只要我期望我的孩子有某種表現,我就緊張和焦慮,不能以他們原本的樣子去看待他們,和他們在一起時也不能獲得任何快樂。
過 去 45
在此時此地,過去扮演著大盜的角色,以精神和情感習慣的方式重復著自身,剝奪了當下的獨特性和新鮮感。
身 份 61
如果我們想要成長,就必須放棄角色的保護,外殼必須裂開。
一切在于你 75
孩子能夠清晰直接地感受到我們內心最深處的隱秘情緒,并能比我們更深、更敏感地把這些情緒表現出來,因為他們沒有防護機制。
真 相 89
真相——看清自己是什么,而不是我想要成為什么——讓我覺得不安。但它也再次幫我發現了謙卑這一可貴的美德。
伴 侶 103
無論是作為愛的和諧還是作為痛楚的傷口,這種關系留存于我們的內心。父母之間的關系塑造了我們的模樣。
感 激 117
痛苦存在著。死亡存在著。但是謎一般的、多變的生命是不可阻擋的。
耐 心 131
我認識到耐心不僅僅是一種美德,而且是一種對時間的不同的感知方式。
智 慧 147
當我獲得哪怕是最微小的成功,喚起了內心或調用了想象力時,我都會感到自己是完整的,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游 戲 167
去傾聽。去存在。讓生活自發地發生。我們已經遺忘了這些沉思的態度——然而它們可以幫助我們重新發現愛和奇跡。
純 真 187
在孩子們看來,這個世界閃耀著新奇和初次體驗的強度,比如初吻、及時天上學、初次看見彩虹。
意 志 201
當你為人父母時,你得知道怎樣經常說“不”,還有——不帶憤怒、驕傲或負罪感地說“不”。只是簡單地、純粹地說“不”。
愛 215
在焦慮、憤怒以及想去制服的愿望的漩渦里,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去發現愛。
前兩天參加后老師的講座,后老師推薦的幾本書,聽完講座,受益匪淺,特意買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來學習一下
一般心理學家作為父親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得記錄
很新穎的書,剛看到書名就被吸引了,讀了以后覺著很有收獲,帶我們走進孩子的世界,尋找遺忘的自己,讓我們能更好的面對自己,享受當下的生活。
書的質量不錯,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孩子!
想象空間非常好,形容恰到好處,封皮兒完美,非常適合家長讀,解決了一寫一直以來用暴力解決的問題,不過我們家孩子不打過,看這個就是為了解決問題。
現在的普遍現象是能看到隨時隨地、無時不刻孩子都在玩手機游戲,這本書讓孩子從手機游戲中解放出來。
養育孩子,提升自己。做父母的要對自己要 有嚴格的要求!
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報走近孩子,希望可以更好地發掘彼此。
非常好的一本寫給為人父母的書,發現孩子,發現自己,讓我們更加珍愛彼此。本書翻譯得不錯,排版也很好。
比較好懂,但結構相對松散。養育孩子也是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和孩子一起成長。
很好的書,對認識孩子,教育孩子很有幫助,家長們值得看一下。
買本了解孩子的書,新手奶爸學習如何教育孩子,書名很吸引我
錯誤地以為是家教方面的書,讀了才知道,不是。是本借助養育孩子來發現和探索家長尤其是父親內心世界的書。請注意作者的職業。沒有一定的耐力是讀不下去的。
特意讀完以后來評價,書真的很棒,收益良多。沒有什么事情會比為人父母更能為你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你永遠無法預見的混亂與忙碌。正因為這種付出,很多父母將自己視為家庭生活中的絕對領導者,認為只有自己才有資格去教育孩子應該做什么或不應做什么,卻忽略了在陪伴過程中自我的成長與收獲。
一直都想讀一讀這本書,最初是被書名《孩子是個哲學家》所吸引,望讀后能重新發現孩子,重新發現自己。
很快就看完了。個人覺得作者是讓讀者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要活在當下,認真陪伴,并享受這一過程。但是,就我個人來說,太難做到了。每次陪伴孩子,我都想穿越。
為了讓自己更好的消化一本書,讓自己不僅拘泥于知道和了解,而是看了之后能內化成自己的能力,于是決定從這本書開始看完一本書后要總結出一些自己感觸最深的東西,寫出來。《孩子是個哲學家》是繼蒙臺梭利之后的又一個意大利心理學家費魯奇的作品,全書沒有理論,而是記錄自己家里和兩個孩子之間日常發生的事情,通過覺察發現如果我們不去控制孩子,全身心的陪伴就會發現孩子身上本身俱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我們成人遠遠不及的,對于3-6歲的孩子(書中沒有明說,這是結合我自己的知識),正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關鍵期,這時需要的是我們更多的有效的陪伴,我們只需把自己…
作者本人是一位研究心理方面的專家,當他成為一個父親后,他開始在種種瑣碎的事情中產生挫敗感,于是,他開始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些瑣碎的事情,從中生發出一些新的態度來看待這些看似瑣碎其實在孩子成長中很關鍵的事情,發現孩子很哲學的一面。很淺顯易懂,也很感動。
差點單純以為這是一本育兒書,看完后其實我更多的覺得是一本父母成長的心理學加哲學書。探尋的是生命的意義,為人父母的意義。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找到真正的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
書不錯,孩子孩子三歲多了,很多時候覺得是孩子帶著我走,孩子總能帶給我驚喜。重新發現孩子,重新發現自己。
對我理解孩子很有幫助。我們總是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自己明白的才是道理。而在孩子眼中,根本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相和道理。世界是個萬花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就能發現不同的驚喜。一切都沒有改變,但一切又已經全然不同。
重新發現孩子,活在當下,與孩子一起發現,探索這個全新的世界! 在與孩子的關系中我們的弱點暴露無疑,讓我們有再次成長的機會!!!
孩子是個哲學家!買來看看,勉勵自己,理解孩子,共同成長,進步。質量非常好,很喜歡。活動價格入手,非常值得。快遞速度也非常快!贊一個!以后就在當當買書了!
好書,建議家長都讀一讀。孩子是一面鏡子,能照出我們性格中的陰暗面,同時孩子又是一個放大器,能放大我們身上的缺點,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審視自己內心,是不是如上觀點所說。父母望子成龍,父母的期盼,會深遠地影響孩子認識真正的自我需求,甚至是一輩子。
讀了一部分,摘抄幾句,跟大家分享:在生活的喧囂中,我們發現了一個秘密的完美世界:我們知道在這個我們所棲身的浩瀚宇宙中,我們也占有一席之地,那便是我們此刻的所在。盡管我們日復一日地懷疑、疲勞、痛苦,但是我們的孩子牽著我們的手,帶領著我們一步步走向那個地方。
被譽為“當代歐洲精神心理學的引導者之一” 的哲學家兼心理治療師皮耶羅?費魯奇,在本書中以孩子為鏡,省察成人世界的得失,從而在瑣碎的日常育兒中,與孩子一起完成生命的自我成長,可謂一部當代父母的精神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