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對自身的文化特征和定位,或多或少總會成為一件內心糾結和困惑的事情。這不僅顯示在本地的華人身上,來自國內的留學生也會受到極大影響。正因為此,對出國留學的年輕學子來說,培養和堅持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快速融入當地文化,就顯得無比珍貴和必要了。學得好,是處世和生活的法寶,會終生受用;反之,會失去你的根。正所謂"得到了海洋,不要失去大地"的緣由。
作者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以澳大利亞為例,講述了留學生們在國外所面對的語言、學習、生活和社會等諸多問題;講述了他們的挫折與努力、苦惱與歡喜。這里既有成功也有失敗,作者進而探討了成功背后的教育、家庭和社會方面的問題,并給出了積極的建議。相信這些對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及其家長大有助益。
西方的教育,看重的是自我實現和權益;而中國的教育,看重的是對家庭的責任和義務。一個在意的是"自己怎么看自己",另一個在意的是"別人怎么看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有的人適合做學問,而更多的人適合做事。要想和哈佛的學生學得一樣好是件很難的事情,但是要想和哈佛的學生做得一樣好,就沒有那么難了。
昆伯,1957年出生。改革開放后77級首屆大學生,飛機設計專業畢業。在同齡人中昆伯的人生經歷豐富。他下過鄉,扛過槍,執過教鞭,坐過機關,下海經過商。1998年昆伯攜家人遠赴澳大利亞,在南十字星下再次譜寫另類精彩人生。插隊,從軍,出國,其中的任何一項在當年都代表著極不平凡的人生經歷,但昆伯卻能將這三大時代符號集于一身,尤為難得。本書是昆伯對多年從事出國留學咨詢工作的回顧與思考。
很好
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寫得深入人心。當當正版書
講述澳大利亞留學生所會面對的各種問題,并給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