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圖書
人氣:49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

在看這本書之前,請先想想你自己的生活。請問你是否很容易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而發脾氣?如果排隊時突然有人插隊,你是否會覺得很生氣?你是否一覺得饑餓或不安就立刻去找吃的?你是否無法自控地查看短信,或想...
  • 所屬分類:圖書 >心理學>心理百科  
  • 作者:[馬克·舍恩]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8645803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7
  • 印刷時間:2014-06-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精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在看這本書之前,請先想想你自己的生活。請問你是否很容易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而發脾氣?如果排隊時突然有人插隊,你是否會覺得很生氣?你是否一覺得饑餓或不安就立刻去找吃的?你是否無法自控地查看短信,或想著永遠也做不完的一堆事情,搞得自己身心俱疲,甚至幾乎崩潰?

在一個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世界,我們卻經常覺得焦慮不安,這些都是過于敏感的生存本能導致的。人類的生存本能與生俱來,那些在瞬間完成的生存反應力量強大,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態、行為模式、自我表現方式、逆境處理模式、決策模式以及老化過程都具有很大影響。在生存本能的主導下,可能會導致我們陷入一些不良的行為模式,從而對我們的健康產生毀滅性的影響。但這些并非不可改變,通過引導人體體驗新的刺激,可以幫助它形成全新的、正常的神經網絡,這樣人體就能找到一條恢復健康的道路。

編輯推薦

本書是焦慮、失眠、恐慌、抑郁、肥胖、強迫癥等所有現代病患者的福音,自我治愈的機會。現在不讀,你的余生可能都要陷入深深的悔恨中。

人的生存本能強大但容易出錯,并對人的精神及身體狀態存在著巨大影響。研究表明,我們可以通過引導人體體驗新的刺激,幫助它形成全新的反應路徑,通過生活方式的微小改變,實現程度的安定與平和,正確應對外界的壓力,展現個人的狀態。

作者簡介

"馬克舍恩(Marc Schoen):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執教課程涉及心身醫學、壓力環境下的行為決策與表現等。除了為個人與組織提供私人診療服務以外,他還廣泛涉獵心理靈活性、堅韌性、催眠術以及行為表現等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電視、廣播、雜志和報紙上得到了廣泛的報道。他現在居住于洛杉磯。

克里斯汀洛貝格(Kristin Loberg):職業作家。參與寫作多本《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暢銷書,包括菲爾托恩《及時誡》(Rule #1)和《投資回收期》(Payback Time)、布倫達沃森(Brenda Watson)的《35克纖維食譜》(The Fiber 35 Diet)以及大衛阿古斯博士(David B. Agus)的《疾病的終結》(The end of Illness)。

目錄

及時部分 不適的本質

第1章 21世紀的生存者——將不適轉變為能量的新范式

第2章 舒適悖論——舒適世界中的不適

第3章 平衡之道——平和與災難的微妙平衡

第4章 生存本能的位置——恐慌心理的生物學根源

第5章 壞習慣的形成——迷戀階段、強迫階段和上癮階段

第6章 條件反射和習慣的起源

第7章 心理外化——物質享受的負面作用

第二部分 生存的本質

第8章 管理你的舒適區——15個簡單的策略幫助你保持沉著冷靜

第9章 如何變"不適"為"舒適"——頑固的生存本能...183

第10章 生存本能的作用——壓力下的決策藝術與表現

結論

致謝

在線預覽

"第1章21世紀的生存者——將不適轉變為能量的新范式

你是否曾經停下匆忙的腳步,去驚嘆人體是何等奇妙呢?

就在剛剛過去的那一秒之內,你身體里的細胞已經完成了數萬億次的活動,但這些活動根本不需要你的指揮。與此同時,每一個人體細胞都會得到適當的營養補充,為它繼續活動提供支撐。你根本不需要有意識地去做任何事情。的確,我們的心理和身體竟然能夠維系我們的生命和現狀,的確太不可思議了。但如果現狀再也無法為我們的健康和行為提供有效支撐,會發生什么情況呢?

我們以一位頑固性呃逆患者為例。在職業生涯的早期,我曾經在一家醫院做心理醫生,這家醫院收治了一位60歲的頑固性呃逆患者。雖然當時我的專長是催眠,而且我也明白催眠對于很多醫學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但我的工作仍然被醫院劃歸到了傳統的心理學領域,醫院只允許我治療一些患有傳統心理疾病的患者,比如抑郁癥患者、有自殺傾向的患者、精神分裂癥患者或多重人格障礙癥患者。醫院不讓我在醫療科室間走來走去。突然有24小時,在我渾然不覺的情況下,一場與這個病人有關的戰役降臨到了我的頭上。他的名字是邁克爾,患頑固性呃逆已經兩年多了,病情已經變得十分嚴重了,以至于呃逆時會引發癲癇。那個醫院的醫生使盡了渾身解數也沒有治好他,到,他們甚至想給這個病人做開顱手術(也就是打開他的大腦),然后切斷一根神經,以實現中斷呃逆反射的目標。結果可想而知,病人的家屬對這個方案根本不滿意,他們便迫不及待地尋找其他解決方案。

這位病人的一個孩子了解到之前有記載說催眠能治這個病,而且經過一番調查,他了解到我是這個醫院里能施行催眠術的工作人員。然后,病人家屬就跟主治醫師商量,看看是否能讓我參與會診,用催眠術為其父親治療疾病,但遭到了主治醫師的斷然拒絕,病人家屬并沒有氣餒,而是向更多的醫生和醫院管理者提出了這個問題,結果仍然吃了閉門羹。院方的理由是催眠術不符合科學原理,不具備醫學上的必要性,而且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但由于他們堅持不懈地提出這個請求,醫院方面最終還是默許了,批準我參與會診。

當時我只有29歲,屬于醫院最年輕的一批工作人員,因此,聽到這個消息時,我很激動,因為我終于有機會運用我的技術為病人治療超出精神病學領域的疾病了。我當時根本不知道在我受邀參與診治之前病人的家屬已經提出了那么多次請求,而且都吃了閉門羹。我走進邁克爾的私人病房時不禁大吃一驚,因為病房的墻邊上站滿了人,有病人家屬,也有醫生和醫院管理人員。顯然,我和我的工作當時是在經歷一次"考驗",因為那些醫生和醫院管理人員都沒有認識到催眠術的意義,因此很不支持我,對我的態度也不友好,他們或許覺得我會像江湖郎中那樣開展某個類似于魔術的治療程序。病房里彌漫著一種非常明顯的緊張氣氛,我希望自己這一次千萬不要產生焦慮情緒。

我走到病人旁邊,開始和他對話。他幾乎每隔15到20秒就呃逆一次。更糟糕的是,他的英語很蹩腳,一點也不流暢。我記得我當時心里是這么想的:"太好了,我終于要時來運轉了,但這個人卻可能無法與我溝通,無法理解我說的話。這么一大屋子的人都等著看我失敗,難道世界上還有什么事情比這次考驗更富有挑戰性嗎?"很快,我開始了診療,同病人進行了艱難的對話。我很快了解到他來自芬蘭北部地區。同他握手時,我發現他的手很涼,我同他開玩笑,說他可能覺得這個病房很熟悉,因為他有過一段在寒冷氣候下生活的經歷。他微微地笑了笑,然后我注意到當我提到冷的時候,他的呃逆短暫地停了下來。我不知道這兩件事之間是否有聯系,于是決定圍繞著這一聯系進行深入的探究。

我開始更加深入地和他聊"冷"這個話題,同時把催眠術派上了用場,略微放慢了我說話的速度。他呃逆的頻率越來越低了。我想我可以幫助他再體驗一下生理上的刺激。由于看到了希望,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便繼續和他聊關于"冷"的話題。我聊到了雪,聊到那種非常非常冷的感覺,甚至冷到失去知覺,冷到我們什么都不想做,就想停下來好好休息一下。結果,不到10分鐘,邁克爾的呃逆居然徹底消失了,而且再也沒有復發過。當我離開病房的時候,所有人,包括我在內,都驚呆了,因為一種原本打算通過腦外科手術進行治療的疾病,居然只用了大約10分鐘的談話就解決了。那一年是1983年,心身醫學剛剛開始獲得認可,后來漸漸得到了整個傳統醫學界的認可。

有時候,就是需要這樣一個戲劇性的事件才能改變人們在生物學領域的陳舊觀念,才能讓人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人體的運作方式,才能利用簡單的心身醫學技巧幫助身體擺脫循環往復的疾病或機能失調。我不僅利用催眠術幫助邁克爾的身體狀況實現了長期性的轉變,而且發現這個技術可以應用的領域更為廣泛。我幫助邁克爾消除呃逆這件事讓我清楚地看到了人體是多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而難以自拔,以至于習慣性地按照某一種固定的方式做出重復的反應,仿佛循環播放同一段音樂的壞唱片一般。通過引導人體體驗新的刺激,你能幫助它形成全新的、正常的神經網絡,這樣人體就能找到一條恢復健康的道路。

當年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我們無法開展深入的研究,但現在得益于科技水平的提升,人們進行了大量腦科學的研究,發現如果讓人體體驗了新的刺激,產生了應激反應,就能在大腦中創造新的"腦路圖",這就像改變了食譜中的一種原料,就能產生不同的效果一樣。當年我是用催眠術誘發邁克爾的機體產生應激反應的,但在之后的30年里,我了解到可以用更加簡單、更加實用的方法實現同樣的目標。當然,要確定哪一種方法才是的,訣竅就在于確定哪一種方法最有利于讓大腦和身體接受外界的新知識,只有接受了這些新知識,人的機體才能產生應激反應,才能打破原有的應激源,形成新的"腦路圖",讓機體恢復正常運作。

自從在那家的醫院內消除了邁克爾的呃逆之后,我的職業生涯就迎來了轉折點。醫院再也不以治療方式"非傳統"為由限制我和其他做心理醫生的同事進入醫院的醫療科室。我開始有權利用心身醫學的技巧幫助病人祛除疾病,而且可以在全院范圍內施行催眠術。事實上,不久之后,我就在那家醫院創建了精神免疫科室,并擔任主任一職。所謂精神免疫,就是通過培養良好情緒來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一種手段。這個項目在整個美國開了先河,之后開始為住院醫生和其他醫護人員開展培訓工作,培訓的內容就是疾病中的精神動力學,或者說心理因素對機體健康的影響。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邁克爾罹患無休無止的呃逆呢?事實上,很多長期的癥狀最初可能都是在患者無意識的狀態下形成的,結果直到反復發作才引起重視,比如,一次感冒就可以導致長期的咳嗽,一次胃痛就可能導致你對生病之前吃的某種食物產生長期的厭惡感,一次運動創傷在愈合后就可能會繼續引發疼痛,而你卻無法從病理學上找到原因。當這些癥狀的初始誘發因素消失之后,這些癥狀隨時有可能被新的"火花"點燃。對很多人來說,這個"火花"是由我下面要講的"不適程度提高"引起的,當你感到不適的時候,你的身心就會形成一種新的神經網絡,正是這種網絡不斷地觸發你的身心產生應激反應,從而導致上述癥狀反復出現。令人驚訝的是,這種不適感是逐漸加強的,在形成"火花"之前,不會引起人類神經的察覺。

邁克爾的情況就是這樣。在連續好幾年的時間里,他的不適感一直沒有得到妥善管理,以至于到發現自己出現了頑固性呃逆,甚至還面臨著開顱手術的風險。后來,我了解到,在患上這個病之前,他在生活中曾經遭受過重大損失。對一些人而言,惱怒或恐懼可能會引起呃逆,但癥狀很快就會消失。而在邁克爾的案例中,癥狀并沒有很快消失,他的惱怒變成了一個不斷強化的誘發因素,形成了一種大腦模式,最終導致頑固性呃逆日益嚴重,以至于誘發了癲癇。

我曾經幫助過數千名患者,他們的健康、幸福和決策能力遭到了不適和恐懼的損害,導致他們的行為模式效率低下,不盡如人意。我還幫助過很多慢性偏頭痛和頭痛癥患者,當他們暴露在有日光燈或空調的環境中時,或者當別人給他們設定了期限,在這個期限內必須完成某件事情時,他們的頭部就會出現痛感。我教他們學會了如何避免這些誘發因素對身體產生影響。我還幫助很多人解決了情景誘發型的痛苦,比如高速公路、立交橋、封閉的電梯或人頭攢動的悶熱房間誘發的痛苦。根據我的經驗,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放松效應"。當人們度完假,或者在期限之前完成某項工作之后,往往會出現身體不適或生病的情況。我還曾經幫助過一位時間緊張的首席執行官,在大多數時間內他的狀態都還好,但每當頂著壓力做決定時,他就會變得煩躁不安。這些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看似簡單隨意,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它們是人體的神經系統動態的體現,能夠對人體的健康水平與衰老過程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于這一復雜的過程,現代醫學已經能夠做出非常清楚的解釋了。

機體的生存本能:因為過于敏感而容易出錯

大多數人都主觀地認為像我這樣的臨床心理醫生只是解決情緒問題和精神疾病,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與事實相去甚遠。由于人體內部及外部的很多因素都會觸發一些長期性的健康問題,或者其他一些令人苦惱的、久治不愈的疾病,所以,我今天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教人們如何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弱化或消除這些因素對自己的不利影響。前文提到的呃逆與很多疾病相比只能算是小問題,這些疾病甚至會導致機體細胞信號傳導偏離正常的通路。事實上,嚴重呃逆這個典型案例折射了今天數百萬人面臨的健康難題,包括失眠、壓力環境下的決策能力薄弱、肥胖癥、慢性疼痛、關節炎、焦慮癥、抑郁癥、頭痛、長期疲勞、恐慌性焦慮障礙癥、過敏癥、腸易激綜合征和其他胃腸道問題,也包括粉刺、痤瘡、濕疹等皮膚病。的確,我的工作內容可能不同于常規意義上的醫生,但正如我們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那樣,罹患這些慢性病的人越來越多,在這些情況下,心理醫生或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從表面上看,這些問題可能不同,但它們往往有一個共同的誘因,即人類容易出錯的生存本能。對于這一點,人們幾乎沒有注意到,也很少有人能理解。在很多情況下,疾病的發展過程和不良的行為模式不只是純粹植根在機體內,還受到大腦邊緣系統的影響。所謂大腦邊緣系統,是指高等脊椎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中由古皮質、舊皮質演化成的大腦組織以及和這些組織有密切聯系的神經結構和核團的總稱,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情緒、睡眠、學習和記憶等活動,影響著我們對外界因素的反應,從而也影響到我們的行為、健康與幸福。我在幫助病人的過程中,就是試圖影響這個系統,刺激它形成一種新的神經通路,最終引導機體的神經信息傳遞通路偏離容易引發疾病和錯誤的通路,形成一種能夠給人們帶來健康、帶來高效行為模式的新通路。

滿足生存本能

我將會向你展示我們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引發疾病或者延長、加重疾病的過程。或許有些曠日持久的本能般的行為模式正在破壞你的生活,降低了你的生活品質,但是,通過學習如何控制生存本能這一至關重要的致病機制,你就能學會我的治療方法,可以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控制疾病,改變固有的行為模式,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杜絕,而且通常不需要服用任何藥物。正如我快速高效地讓邁克爾擺脫危險的頑固性呃逆一樣,你也可以讓自己擺脫很多疾病和陋習的困擾。我會教你怎么做,這些方法都是我在幫助數千名患者的過程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我將在這本實用的書里進行逐一描述。

從根本上講,本書旨在探索人類生存本能對我們產生的重要影響,為你介紹一些實用方法,使你從中受益,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即使你沒有罹患慢性疾病,本書也將有助于你學會如何以健康的方式去應對外部的世界。學會了這些方法,你就不會在健康問題上感覺無能為力了,因為你將能改善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此外,你還能在本書中學會如何從恐懼感和挫敗感中把自己解放出來,從而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展現出自己的狀態。請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生活中多一些平和、少一些掙扎,那將會多么美好啊!我祝愿你能達到那種境界,其實,那種境界與你的距離比你想象的要近得多。

我猜測你從來沒有經歷過像邁克爾那樣嚴重的呃逆,但作為人類的一員,你肯定有過一些自己不喜歡的行為方式或癥狀。或許你患有失眠癥,連續多年無法體驗到良好的睡眠;或許你是一個時間緊迫的執行官,試圖在壓力下做出成功的商業決策;或許你因為無法停止暴飲暴食而在減肥問題上苦苦掙扎;或許你十分討厭經常生病和疲憊的狀態,所以在不斷地尋求精力旺盛、平和幸福的狀態。

本書論述的核心內容是我們忍耐不適的能力和我們與生俱來的生存本能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對我們的神經網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近期的科學進展表明,那些在瞬間完成的生存反應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態、行為模式、自我表現方式、逆境處理模式、決策模式以及老化過程。在生存本能的主導下,我們的機體細胞及其內部的生物化學過程可能會導致我們陷入一些不良的行為模式,從而對我們今后的健康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此刻,你的生存本能正在你體內發揮著作用。它是機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就像一個事先編制的固定程序一樣,自發地控制著你,當你需要自救的時候,它告訴你應該采取哪些行為,比如,當一棟建筑物失火的時候,它會控制著你盡快跑出去。你很少需要用到這一部分,因為你很少會發現自己處于真正危及生命的情形之中。但由于我每天都會接觸到很多飽受慢性疾病困擾的患者,所以每天都能見識到這種本能的作用。減肥者不能停止暴飲暴食、失眠者不能獲得高效的睡眠、執行官在籌備大型會議時無法抑制恐慌情緒、曾經受到心靈傷害的人無法再度敞開心扉去迎接愛情等等,都和人類的生存本能有關。上述這些情況下有害的、毀滅性行為的背后,都是這些患者們過于敏感的生存本能發揮了不必要的作用,只要出現一點不適因素,這些生存本能就會受到刺激,從而帶來不必要的傷害。一旦生存本能控制了機體,就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和疾病,削弱人的決策能力和注意力,而人們有可能對此渾然不覺。

我覺得自己必須寫這本書,因為我發現在主流的醫學體系下,人們無法了解大腦邊緣系統,而生存本能對大腦邊緣系統起著主導作用。即便今天,我們的生存本能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作為一名職業心理醫生,作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臨床助理教授,我有必要寫這本書來完善人們對大腦邊緣系統的認知。很多時候,雖然有些科學數據能清楚地表明我們的生存本能導致了健康狀況下滑、慢性病以及老化速度加快等問題,但這些數據依然遭到了嚴重忽視。我是最早涉足心身醫學、把心身醫學引入醫學領域的科學家之一。在過去30年里,我率先探索了一些心身醫學療法,研究了人的心理對身體健康狀況的影響,并闡明了如何利用催眠術等心身醫學療法來干預機體對外界因素的反應(包括一些炎性反應)。我在25年前就開始培訓醫學院學生、醫院實習生及住院醫生等醫學同行,向他們介紹心理如何影響疾病的發展過程和機體的健康水平。

今天,我仍然一邊開展研究,一邊培訓醫學學生、住院醫生和心身醫學方面的醫生。我幫助了數百名病人控制或消除了疾病,這些病人既有職業性的運動員,也有深居簡出的家長,他們遭遇的問題包括巨大的壓力、每天都會發作的頭痛、連續性的感冒、令人尷尬的皮膚病、暴食暴飲、擾亂生活的恐慌感、慢性疼痛以及關節炎等。但我知道,僅僅依靠我自身及各個社區的努力,我能夠接觸到的患者范圍以及可以發揮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更多的人受益,并為他們實現自身健康狀況的持久轉變提供一個途徑。所以,如果你和數百萬人一樣遭受著傳統醫學無法根除的慢性癥狀或健康挑戰,我希望這本書最終能幫你找到有效紓緩的途徑。通過這本書,你可以思考一下如何應對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不適因素,分析一下那些令你不適的因素如何刺激你那與生俱來的生存本能,以及如何通過生活方式上的微小改變來實現較大程度的健康與幸福。

"不適閾值"越來越低

我發現了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即雖然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舒適程度,但生存本能對我們生活與文化的影響卻無處不在,似乎達到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程度。我們對不適因素的忍耐能力非但沒有提升,反而一再下降,進而導致我們的"不適閾值"越來越低,導致我們越來越容易受到原始的本能反應的影響,這些原始的本能反應可能延長疾病和機能失調的持續時間。

幸運的是,我們并非只能無可奈何地聽從生存本能的擺布。相反,我們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來重新設定這個門檻。雖然在原始本能的指引下,不適的環境甚至不適的預期都會促使我們選擇逃離,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改變自我,進而提升自己的生存本能對外界不適因素的忍耐能力,從而為我們營造更大程度的安全感。我們幾乎不可能避免不適情形,因為這是人類生活經歷的必要組成部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這本書中,你將了解到,你的總體舒適程度往往取決于你對不適的忍耐能力。你可以讓自己的生存本能變得更加堅強以便成功地管理讓自己感到不適的情形,防止生存本能對外界刺激因素做出過度的反應。

本書涵蓋的主題非常廣泛,無論你是罹患慢性疼痛,被壓力折磨得痛苦不堪,還是無法自控地在深夜吃餅干,你都能從本書中找到與你相關、對你有用的信息。我將幫你從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健康問題,并放棄一些傳統的觀念。我還將回答一系列你可能從來沒有想到的問題,比如:

如果自己無法克制地一遍遍檢查電子郵件和信息,會損害我們的健康嗎?

緊張忙碌之后的突然放松會損害我們的健康嗎?

目前,暴飲暴食和濫用藥物的情況十分普遍,給人們帶來了諸多挑戰,其主要原因是生存本能在起作用嗎?

目前,失眠癥、恐慌性焦慮癥、慢性疼痛等疾病越來越多,這是生存本能導致的嗎?

我們的健康與幸福最終是由追求安全感的內在需求決定的嗎?

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將在本書中做出明確的解釋。許多病人向我求助之前,都長期患有自閉癥與恐懼癥,或者長期服用藥物而療效甚微,無力控制自己的健康狀況,不斷遭受病情的折磨。然而,通過我的幫助,他們可以學到一些有效的方法來控制自己的病情。他們學會了如何馴服他們的生存本能,沒有讓生存本能妨礙自己在生活中發揮出較大的潛能。我希望你也能利用我在這本書中描述的方法恢復健康。

與其他書籍相反的是,本書針對的不是某一個具體的問題,比如肥胖癥或失眠癥,而是論述過度敏感的生存本能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本書重點論述多種疾病共有的根源,而不是逐一去論述這個根源引起的無數個具體的問題。因此,本書將逐章展開,先廣泛地討論不適情形及其根源,同時討論

媒體評論

"本書系Oprah.com推薦的自助讀物

舍恩博士結合患者的真實故事闡述了心身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他做得非常好。通過他深刻的洞察力,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在生活中應對挑戰的方式會誘發一些非常嚴重的健康問題。讀者還能夠從中學到一些寶貴的手段,用來應對錯綜復雜的醫學問題。

——斯蒂芬塔恩(Steven Tan),醫學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臨床醫學系教授

在一個物質享受越來越多的世界中,我們的急躁、不適、焦慮和抑郁也越來越嚴重。世界為我們提供了聯絡工具,卻導致了一個悖論,即我們在技術上與外界建立了超強的聯絡,卻日益疏遠了我們的內心世界。如果我們不停地處理郵件和信息,如果我們的事情永遠做不完,那么長期處于這種焦慮狀態會產生什么影響呢?在本書中,舍恩博士揭示了戰逃反應對生活的影響,詳細闡釋了生活方式對我們健康的影響。幸運的是,舍恩博士還提供了一些非常深刻的見解和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應對21世紀的各種壓力因素。對于那些疲于應對現代生活、想在為時未晚之際找到解決辦法的人而言,本書著實是一本必讀之書。其實,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太令人驚奇了!我愛這本書! "本書系Oprah.com推薦的自助讀物

舍恩博士結合患者的真實故事闡述了心身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他做得非常好。通過他深刻的洞察力,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在生活中應對挑戰的方式會誘發一些非常嚴重的健康問題。讀者還能夠從中學到一些寶貴的手段,用來應對錯綜復雜的醫學問題。

——斯蒂芬塔恩(Steven Tan),醫學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臨床醫學系教授

在一個物質享受越來越多的世界中,我們的急躁、不適、焦慮和抑郁也越來越嚴重。世界為我們提供了聯絡工具,卻導致了一個悖論,即我們在技術上與外界建立了超強的聯絡,卻日益疏遠了我們的內心世界。如果我們不停地處理郵件和信息,如果我們的事情永遠做不完,那么長期處于這種焦慮狀態會產生什么影響呢?在本書中,舍恩博士揭示了戰逃反應對生活的影響,詳細闡釋了生活方式對我們健康的影響。幸運的是,舍恩博士還提供了一些非常深刻的見解和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應對21世紀的各種壓力因素。對于那些疲于應對現代生活、想在為時未晚之際找到解決辦法的人而言,本書著實是一本必讀之書。其實,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太令人驚奇了!我愛這本書!

——帕特里夏菲茨杰拉德(Patricia Fitzgerald),醫學博士,圣莫妮卡健康中心針灸和東方醫學醫生;《排毒之策》(The Detox Solution)一書作者;《哈芬登郵報》(Huffngton Post)編輯

很有說服力。對心身聯系感興趣的讀者們會發現這本健康改善指南非常有說服力。舍恩非常好地闡釋了復雜的心身醫學。

——《今日美國》

本書可以教你重新訓練大腦,使其永遠不再將不適同迫在眉睫的危險等同起來,從而幫助你在不可避免的艱辛中達到放松的狀態。

——《華爾街日報》

舍恩提供了一些練習和技巧,馴服了焦慮這頭怪獸,消除了它引起的危害。讀過此書,身心放松即可實現。

——《成功》雜志

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新書。很多企業家都飽受非理性恐懼的困擾。如果你也是這樣,那么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

——《福布斯》

通過本書,你將了解到自己有能力改變之前覺得無力控制的生活領域,無論是變老的方式、應對壓力情形的方式,還是睡前需要吃一個冰激凌。本書可以改善你生活的各個領域,從心靈到身體再到精神地重新塑造你。

——Examiner.com

不適訓練能夠幫助人們克服恐懼,做出更好的決策,無疑也會大大地改善我們的工作效率、業績和健康。訓練你的大腦,提升決策能力。

——《投資者商業日報》

這本書可以改善你的世界觀。

——《科學的美國人》

這本書理論少,而實用性的技巧多。利用一個技巧,我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就把心跳每分鐘減少6~8下。你需要更好地管理不適與壓力,以便能夠實現更佳的業績嗎?那就讀讀這本書吧!

——《Inc.》雜志

如果你發現自己和員工在壓力狀態下表現不佳或者對一些看似無害的情形做出過激反應,那么你的生存本能可能過于敏感了。本書包含一些實用的練習,可以幫你重新調整、訓練你的大腦應對不適的方式……對于今天同時處理多重任務的、異常忙碌的企業家而言,本書是必讀之物。

——《小企業趨勢》(Small Business Trends)

一定不能錯過本書,它包含很多實用的策略和想法,將教你如何馴服過于敏感的生存本能以及成功地管理不適。你將了解到不適管理是21世紀最重要的技能。

——帕特加拉甘(Pat Galagan),美國培訓與發展協會

這是一本非常的、令人深思的著作。我推薦我的聽眾讀一讀。

——安娜法莫瑞(Anna Farmery),The Engaging Brand網站創始人

舍恩博士認真研究了不適、失望、焦慮和急躁等嚴重影響我們生活質量,而科學與醫學卻無法解釋的問題。他巧妙地把大腦研究成果和日常應對策略糅合在了一起。讀者將能發現一些新方法去理解并利用心靈與身體的聯系,從而舒緩自己的壓力。

——薩拉拉茲(Sara Latz),法學博士、醫學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塞莫爾神經學與人類行為學學院臨床醫學教授。

成功的要素是老生常談了,比如勤奮、聰明以及管理好你的恐懼等。舍恩博士為我們揭示了管理恐懼和不適的本質。對于任何一個已經創業或考慮創業的人而言,這本書都是必讀的。如果你想決勝人生,本書將助你一臂之力。

——羅賓理查茲(Robin Richards),威望迪網絡美國分公司的首席執行官;MP3.com公司的創始人、總裁、首席運營官和董事;Interships.com網站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Inc.》雜志2007年"年度企業家獎"得主。

舍恩博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催眠治療專家。這本書非常有啟發意義,能幫助你克服壓力,促進身體康復。他教你如何養成積極的習慣,如何創造更強大、更成功的人生。

——朱迪絲奧洛夫(Judith Orloff),作家,著有多本暢銷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的臨床助理教授。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沒看,感覺不錯

2017-11-19 20:33: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 質量好,內容強,很專業,不錯的書

2017-11-14 10:50: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 最滿意的一次購物,全部都密封。

2017-11-14 20:14: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2017-09-23 09:16: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金額就是就是計算機技術經濟額吉手機刷機

2017-10-04 13:32:42
來自kobe24m**的評論:

不錯不錯不錯

2017-10-09 19:23: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書分享中

2017-10-11 09:14:22
來自遇見就**的評論:

真的很適合現代人讀的一本書,寫的太棒了

2017-11-11 16:41:44
來自s***0(**的評論:

很好很好哦

2017-11-11 17:58: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有用的一本書,可以當心靈雞湯,不用讓自己太煩躁

2015-04-12 00:34: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在物欲橫流和浮躁的社會當下,我們更應該追根溯源,發現物之本源,回歸初心。

2015-03-23 10:05: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的內容很新,但不值100多的價錢。從內容及印刷質量看,30元以內比較能接受。

2015-05-09 11:59:22
來自geekrel**的評論:

這位腦科學醫生對腦科學理論的固執程度,和很多中醫對氣的固執程度,有得一比。

2015-06-19 19:43:2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本書是焦慮、失眠、恐慌、抑郁、肥胖、強迫癥等所有現代病患者的福音,自我治愈的唯一機會

2015-03-02 14:59: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沒看,天哪,我居然買了這本書,說呢,怎么沒有看到,不知道塞哪里了

2016-04-22 18:08: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給老公買的書,評價不錯。我家的書幾乎都是在當當買的,質量好,有活動是價格更合算。

2016-04-24 00:19:51
來自薩莫芭**的評論:

內容非常好,觀點新穎。書的裝訂非常細致,紙質好、印刷好,就是有錯別字,校對不認真啊。

2016-07-03 16:14:3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雖然前面的內容涉及的專業性很強但后面的建議給的很好

2017-01-02 11:49:0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中信出版的書值得購買,看書還是看心理學方面的可以解決問題

2017-02-13 14:38:1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在方所書店看到的推薦,粗略翻了一下,感覺很不錯,買回來慢慢讀

2017-05-08 14:34:34
來自背樂譜**的評論:

很好看,對現在由于壓力大而焦慮的我給出了一個可調整的參考答案

2016-10-30 18:51: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在書店看中的書 第一次在當當上買書 到貨打開時書面雖然有一些小小的壓痕 但本人不是完美主義的人 所以還是5星級好評 希望這個寶貝 可以拯救我的強迫癥 哈哈~~

2015-08-12 09:43: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每當焦慮的時候會讀一讀這本書,翻譯的很好~

2017-06-24 18:44:42
來自桑榆非**的評論:

到底是生本能強大,還是死本能強大。人類在死亡面前,終歸還是愿意求生的

2015-01-07 16:09:32
來自m***k(**的評論:

本書對于現代人心理亞健康狀態的改善調試有很大的啟發。對于這類情緒調整自助書籍,對于患有恐懼癥,焦慮癥,失眠癥,拖延癥患者來說,趕緊來讀一下!

2017-03-21 14:21:18
來自雪雪庭**的評論:

包裝啥的都很好,絕對正版~可以看作是一本心理學輔助,也可以看是教材實踐!對于現代人心理亞健康狀態的改善調試有很大的啟發~情緒調整自助書籍,對于患有恐懼癥,焦慮癥,失眠癥,拖延癥患者來說,趕緊來讀一下!

2014-11-03 14:26:2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后得出結論,自身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是經自小至大習得與累積的,并但不一定對現在的我們有益,并且這些模式是可更改的,這顛覆了某些人說的。。。。。仔仔細細還要拜讀。

2017-03-05 06:03:05
來自每天好**的評論:

人類的生存本能是什么?為什么面對各種情況每個人的反應不一樣?如何趨利避害更好的運用本能的力量?閱讀這本書,你會有答案的。

2015-06-10 10:03:49
來自栗***j(**的評論:

很特別也很有意思的一本書吧,里面的觀念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想減肥想擺脫抑郁癥想告別暴脾氣的人都可以看看,不一定會治好你的問題,但是至少很有啟發吧!

2017-02-06 20:01:3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云港市| 秦皇岛市| 罗甸县| 九龙县| 游戏| 仙桃市| 江城| 渝中区| 康马县| 石门县| 盐源县| 利津县| 华阴市| 望谟县| 商丘市| 鄂伦春自治旗| 亚东县| 曲周县| 东丽区| 邳州市| 大连市| 榆社县| 车致| 陵川县| 随州市| 大新县| 常山县| 潼关县| 喜德县| 辛集市| 咸丰县| 合水县| 瑞金市| 孝义市| 南康市| 渭南市| 达日县| 子长县| 华蓥市| 射洪县| 额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