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因比說: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我希望生活在中國古代的西域。因為,那是一個文化匯聚的福地。
余秋雨說:西域,這是一個偉大的地名。它實現了各大文明一個不約而同的渴望,那就是彼此間展開非戰爭交往。
西域,是自漢代以來對于玉門關以西地區的總稱。狹義的西域專指玉門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地區;廣義的西域則是古人對于陽關、玉門關以西,包括中國西部、中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統稱。《史記》提到的西域國家有15個,分布在廣義的西域內。漢初,是西域文明史生機勃發、群星璀璨的童年?!稘h書》收入的西域國家共54個,大多分布在狹義的西域內,東接玉門關,西到蔥嶺,南達昆侖山,北有天山。而據作者介紹,經他仔細查閱與反復甄別,在西漢西域都護府統轄范圍內的綠洲城邦國家共有48個……
該書吸收西域學、歷史學、古代宗教文化學、歷史地理學、民族關系史和古代戰爭史等眾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在大量歷史資料為主要依據的基礎上,以歷史事實為基本框架,以符合歷史本質真實為原則,通過具體生動的文學描述,給讀者提供了一個瀏覽古西域數千年歷史的全景視窗,對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社會發展和疆域變遷,具有非常突出的獨創意義,是一部填補我國古西域人文歷史和歷史紀實文學寶庫空白的鴻篇巨制,具有很高的歷史學、文化學、邊政學、民族事務治理學、歷史地理學和國際關系學研究價值。
高洪雷,生于1964年農歷三月十九日,山東新泰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民族史學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表散文、隨筆、專著,作品有《另一半中國史》《另一種文明》《樓蘭啊樓蘭》《風骨中國》等,代表作《另一半中國史》已被譯成維吾爾文、蒙古文、柯爾克孜文、錫伯文、韓文等多種文字出版。
征和元年(前92),樓蘭王去世,親漢的大臣們要求在漢朝擔任人質的王子回去繼位。按說,這對漢是一個機遇,畢竟樓蘭王子已經接受了漢文化,對兩國友好相處不無益處。可是,這對漢來說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這位樓蘭王子在長安期間多次觸犯漢律,已經下了蠶室,被實施了宮刑。一句話,已經不是一個完整男人的王子回不去了,請另選他人吧。
樓蘭不得不立這位樓蘭王子的弟弟為王,而新王也不得不再次向漢匈雙方派出人質。可惜,這位新王運氣極差,在位時間不長就病逝了。
匈奴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機會,迅速把在單于庭作人質的樓蘭王子安歸送回去繼承了王位。算起來,這是漢在樓蘭第二次喪失輔立新王的機會了。
心有不甘的劉徹派使者帶著詔書來到樓蘭,要求新王安歸入朝參見,還保障漢家天子重重有賞。但老樓蘭王的遺孀提醒安歸:“先王先后派遣兩個兒子到漢擔當人質,如今未見一人安全歸來,為什么你還想去朝見漢帝呢?”這段意味深長的話,重重地敲在安歸本就不太安穩的心上。于是,他對漢使客氣地說:“我剛剛即位,國家尚未安定,我將于后年入見漢家天子。”
就像自然界和時尚界有季節性變化一樣,樓蘭的政治領域也出現了周期性變化,秋天之后是冬天,羽絨服之后流行裘皮大衣。之后,作為半個匈奴人的王子一頭倒向了匈奴。他先后攻殺了漢朝派往西域的使者安樂、忠、遂成等,又殺害了大宛、安息等國派往漢的使者,漢與西域的交通因此斷絕。受到樓蘭感染,龜茲國又攻殺了漢派駐輪臺的屯田校尉、原扜彌國太子賴丹。
大凡懂事的孩子都明白,有爹有娘比單親家庭要幸福得多。問題是安歸過慣了有爹無娘的日子,因此對漢一味地疏遠甚至仇視。對此,并非所有的樓蘭貴族都表示贊成,安歸的弟弟尉屠耆就持不同政見。因為一邊倒的政策既違背了歷代樓蘭王腳踏兩只船的既定國策,也違背了地緣政治的基本原則,一旦更強大的漢朝騰出手來,樓蘭將會面臨滅頂之災。在多次勸告無效的情況下,尉屠耆降漢,向漢控訴了安歸的“惡行”,并要求漢出兵樓蘭。
后元二年(前87),劉徹駕崩,盡管漢昭帝劉弗陵年幼,但漢的威儀尚在。為了挽回面子,17歲的劉弗陵和首輔——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試圖做點什么。作為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顯然不缺勇氣,但他卻在猶豫,因為派數萬大軍遠征西域,既勞民傷財,又曠日持久,與休養生息的國策不符。
24小時,身為駿馬監?的傅介子上書朝廷,自愿出使大宛,引進良種軍馬。劉弗陵和霍光欣然同意,特意叮囑他路過樓蘭和龜茲時,對兩國國王殺害漢使與漢官的行為嚴加責備。
韓非子說:“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漢書》卷七十介紹,傅介子,就是從普通士兵一步步升遷上來的,他不僅是一位機敏的使者,還是一位果敢的將軍。對于劉弗陵和霍光賦予的使命,他慨然應諾。
事情還算順利。傅介子在路過樓蘭與龜茲時,嚴厲斥責了兩個國王。從大宛回國途中,又在龜茲斬殺了偶遇的匈奴使者?;貒?,傅介子被封為中郎?,晉升平樂監。但傅介子一直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在西域時已經意識到,漢的威望并未真正樹立起來,一旦漢使回國,首尾兩端者又會倒向匈奴。于是,他特意面見霍光說:“樓蘭、龜茲王數次反叛而不誅殺,以后對他人如何懲戒呢?我此次出使,感覺龜茲王戒備不足,容易接近,我愿前往刺殺他,以震懾西域諸國。”在霍光看來,傅介子的想法不無道理,既然漢暫時不能派大軍西征,那么行刺也就成了無奈也是的選擇。他閉上眼睛沉思片刻,然后突然睜開眼說:“龜茲路遠,先從樓蘭下手!”
傅介子心領神會。就這樣,一個比“荊軻刺秦王”晚了150年的“斬首行動”拉開帷幕。
元鳳四年(前77),傅介子帶著幾名精心挑選的刺客來到樓蘭,宣稱要代表皇帝向安歸賞賜金幣。傅介子一行到達樓蘭后,懷有戒心的安歸并沒有接見漢使的打算。從表面上看,傅介子不以為意,并且已經離開樓蘭城,到達了樓蘭西部邊界。在那里,他有些隨意地對送行的樓蘭國翻譯說:“這一次,漢使以大量黃金錦繡賞賜各國,既然你們國王不主動接受賞賜,我只有去西部各國了。”說完,故意讓翻譯看到了所帶的金幣。
一匹快馬馱著翻譯直奔王宮。似乎,這位翻譯比安歸還要急切,他的意思是,天上掉下得餡餅,大王為何不去拾?終于,貪財的安歸被打動,主動趕到邊界來見漢使。
豈不知,天上掉下一個餡餅,地上增加一個陷阱。當安歸與貼身大臣跨上駿馬的那一刻,骨頭格格作響的死神正向他招手。因為傅介子把地點特意選在樓蘭邊界,成可進,敗可溜,身邊還有數十名武士護駕,而被騙來的安歸只帶著幾名大臣和衛兵。
綺麗的晚霞抹上澄明的西天,安歸與傅介子相對狂飲。酒過三巡,傅介子拿出金幣讓安歸查驗,使得安歸放下了所有的戒備。等到兩人大醉之后,傅介子打著飽嗝對安歸說:“漢帝有一事,讓我私下向您交代。”安歸隨傅介子進入帳中,來到屏風后面說話,兩位事先埋伏的漢卒同時從背后將利刃插進了安歸的胸膛。《漢書》的表述是:“刃交胸,立死。”
聽到安歸臨死前那凄厲的慘叫聲,隨從們四散逃命,樓蘭民眾也人心慌慌,甚至有人私下議論起樓蘭王的名字:“安歸”不就是“找不到歸宿”嗎?(班固在《漢書》中兩次將樓蘭王的名字寫作“安歸”,一次寫作“嘗歸”,不知哪個名字是筆下誤?)
為安定人心,傅介子告諭樓蘭官民:“樓蘭王多次叛漢,天子派我來誅殺他,立在漢擔當人質的王子尉屠耆為新樓蘭王。漢軍已至,請不要輕舉妄動,動,就會滅國。”然后,傅介子砍下了安歸的頭顱,將首級裝入木匣,快馬送回長安,高懸在長安未央宮北門下,供過往的行人特別是外國使節參觀和評論。
對于傅介子此舉,《漢書》譽為“以直報怨”。“以直報怨”出自《論語》,弟子問孔子:“做人應該以德報怨嗎?”孔子答:“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是不能做沒有原則、沒有愛憎的老好人,而要做是非分明、懲惡揚善的真君子。以直報怨,這才是大漢風骨、真儒本色。
人生是個圓,圓上每個點都有騰飛的切線。因為這一壯舉,傅介子被昭帝封為義陽侯,參與刺殺行動的壯士都補為侍郎?。
據說是傅介子生活的地方。而甘肅寧縣有傅家村,村內有傅介子祠,據說也是傅介子的故鄉。其實這也正常,因為英雄總是被爭來爭去,而秦檜故里又有幾人來爭?
……
這個對新疆的人要讀
一沒有新疆的人文歷史,二沒有新疆的社會經濟,一切都是作者的自圓其說。不建議購買。
特別好的人文類書籍,喜歡文化苦旅這類的不要錯過
好書~~~~~~~~~
非常好的書!
經典,沒的說!
嗯,不錯。
包裝壞了。還好沒弄臟。第一本還好,第二本做工太粗糙了。
書是很不錯的,物流包裝非常不滿意,好好的書搞得有磨損,還有變形。包裝的塑料里外都破了
也許,這是世界上寫陸上絲綢之路最有視覺、最有功力的書了。
很久以來就想了解那個神秘地方的歷史,現在終于看到了,贊。
在書店看了介紹就決定買來學習,長了不少知識。
這是一套超級精彩漲姿勢的書。想廣大讀者推薦
打開看啥看卡卡新款出來了大家的肯定克利夫蘭此次利率了都開心快樂顯露出縷縷了豐富了佛羅倫薩卡看看值得一看
包裝太次了,就一層薄薄的塑料袋,估計快遞傳遞中摔的,書角都變型了
收到書以后大體翻了一下,很不錯的書,值得一看
2016年度好評書,可讀性強,推薦給對這個題材感興趣的人。
買了一直沒看,感覺應該很不錯。讀了以后會有不同的收獲,很多歷史的碎片,讓人更了解西域的故事。
很棒的書,正好對女兒學的歷史有幫助。紙張質量不錯
感覺不錯,作者文筆看著并非是敘寫歷史,有點散文感覺,耳目一新,沒有讀史的枯燥。不錯。印刷排版也很好。
西域到現在都是神秘的。還需要我們好好讀它。文筆優美,制作精良。
跨越歷史長河的西域,形形色色的過往,興亡世紀,追索生命的真諦
又趕上活動了,買了幾本一直以來很想買的書,這次的書包裝還算可以,只有一本書的書脊壞了,這已經算是比較好的結果了吧……下次再有活動還會來的,希望包裝和書的質量再好點好么……
了解一下西域的歷史,不過個人水平不高后半段看不太懂。
描述西域四十七國的來龍去脈. 被發現的由來以及民族的發展
用文學的方式將神秘的西域歷史,給人一種輕松的受教的好感覺。
喜歡新疆。高老師這本書其實就是從資料到資料,資料掌握很全,但沒有文學性,就是個一般歷史讀物而已。寫新疆、寫西域的散文還是要看周濤、郭保林、劉亮程等大家的。
余秋雨說:西域,這是一個偉大的地名。它實現了各大文明一個不約而同的渴望,那就是彼此間展開非戰爭交往。
應景的書,描述西域四十七國的來龍去脈. 被發現的由來以及民族的發展,對了解西域文化非常有幫助。
作者以近乎詩意的語言,給你娓娓道來西域各國的歷史,不知不覺的帶你要那漫漫黃沙的絲路古國。當我讀到尼雅遺址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織錦時,不由的充滿了滿腔的豪情。一家之言,見笑啦。
然……第三K十六節車師后城長國——駐屯軍衛星國柔仁好儒,一直是史家對漢元帝的定評,也是一個褒多于貶大6寫西域 (上下A)后的一貫策略。曾經的宰相來濟被外放到庭州,10就等于O把他送進了虎口與狼窩,被吃掉是必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