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本“撩漢把妹”指南,比起鋪天蓋地的“女人不狠地位不穩”、“嫁給什么樣的男人才幸福”之類的秘笈,來自臺灣的孫中興教授簡直老實得乏善可陳。說來說去,他的核心思想只有八個字:“平等對待,共同奮斗”。說起來,這不過是常識吧。然而,惟其是常識,才顯出可貴之處。因為這份常識,已被我們遺忘太久。
這是個浮躁的時代:年輕人為高企的房價而焦慮不堪,有人甚至戲謔地說,這是個“一房一妻”的時代。似乎有了房子、車子,就有了愛情。相親節目中,女嘉賓公然喊出“寧在寶馬上哭,不在自行車上笑”的口號。
這又是個迷惘的時代:剩女、出柜、約炮……種種過去未曾出現或未曾公開出現的社會現象,因為更多的自由浮現于社會的淺表。過去只有婚姻才能提供的資源,譬如經濟的保障、性需求的滿足、生育的要求等,在今天都不是必須在婚姻中才能獲得的了。那么,兩性關系將走向何方?婚姻制度還會存在嗎?
愛情社會學》這本書,或許是這個喧囂時代的一方小小的清涼劑:在這個無數人懷疑愛情,甚至對之嗤之以鼻的時代,孫老師操著軟糯的臺灣腔,慢悠悠地帶領我們“談情說愛”。
這本書,可以稱得上是二十年磨一劍。孫中興老師自1996年起,在臺灣大學開設“愛情社會學”課程,迄今已經二十年。期間,孫中興老師不斷打磨、擴充課程,面對新的社會現象,融入更新的理論。終形成了這門以堅實的理論為基礎,以生動的例子為指導,直擊社會現實的有趣課程。我們這本書,正是脫胎于“愛情社會學”課程。
這本書的妙處在于:深者不覺其淺,淺者不覺其深。書中的內容,既可以擴展至無窮大,又可以濃縮至無窮小。大到囊括了全世界各地的愛情理論,旁征博引,給這本書堅實的理論支撐;小到可以應對“愛情變得平淡時應當怎么辦”這樣的常見困惑。
這是一本溫和的書:孫中興教授在書中常告訴大家的,就是沒關系。有人問,失戀了怎樣能夠不難過?孫教授告訴我們,沒關系啊,失戀了就是會難過。因為你的自我在戀愛中得到擴充,失戀就又把那擴充的部分摘除了,自然會痛苦。然而重要的是接納自己的脆弱、痛苦。
這是一本犀利的書:身為男性的孫教授,卻發出了女權主義的宣言:為什么家務就應該女性來做?如果女性不做家務就不算女人,那么,男性不賺錢是否就不算男人了?為什么兩性的角色是固定不變的?
這是一本打破常規思維的書:針對“我會永遠愛你”的誓言,孫老師告訴我們,嚴格說來,所有的情感都是有期限的,都會結束,即使不結束于分手、離婚、外遇,也會結束于死亡。所以,在情投意合的時候,不妨開始建立分手的劇本。如果有24小時我們分手了,我們要怎樣的分手?如果有一方因意外死亡了,該怎么處理身后事?孫教授告訴我們,不僅要認真開啟愛情、維系愛情,更要學會有尊嚴地結束愛情。這關系到成為一個更好、更完善的人。
孫中興教授所心心念念的,正是每個人的成長為更好的獨立自我。用他的話說:過去人的愛情理想是:“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這種愛情觀,是傳統社會中女性沒有社會地位、沒有經濟地位,必須依賴男人來活,所以渴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今天,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應當倡導的是一種鉆石愛情觀。每個人都是一顆獨立的鉆石,每顆鉆石有不同的切面,要做到的不是任何一方的妥協,而是找到切面的貼合,讓兩個獨立的個體交相輝映。
這本書所倡導的,歸根結底依然是這個常識,真正的愛情,就是這八字箴言:平等對待,共同奮斗。
愛情,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多少人的學分卻是不及格?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中興先生,陪你一起,學習談情說愛。 愛情,不僅是個人議題,更是個社會議題,涉及社會文化、人際關系等方方面面。
愛情關系中,亦存在權力關系,其中涉及性、力、愛……
從泥巴愛情觀到鉆石愛情觀,我們應該修習什么?
孫中興,1957年出生于臺灣,祖籍河南商水,1987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現為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著有《愛 秩序 進步:社會學之父——孔德》(1993)、《令我討厭的涂爾干的》(2008)、《理論旅人之涂爾干〈自殺論〉之霧里學》(2009)、《馬克思“異化勞動”的異話》(2010)、《馬/恩歷史唯物論的歷史與誤論》(2013)、《學著,好好愛》(2016)、《學著,好好分》(2016)、《愛情社會學》(2017)。主要開設課程有“社會學理論”、“愛情社會學”、“幽默社會學”、“孔子:社會學的研究”。其所開設的“愛情社會學”成為臺大學生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自序
及時章 愛情是什么——大哉問
第二章 愛情是什么顏色的?
第三章 學會好好愛
第四章 愛情的依附風格
第五章 怦然心動:愛情的開始
第六章 怎樣才幸福:愛情的維系
第七章 分手快樂:愛情的結束
第八章 愛情的偏差行為與犯罪
第九章 性•力•愛
第十章 身體•自我•愛情
第十一章 愛情•婚姻•家庭
第十二章 愛情與人際關系
第十三章 愛情與文化
大學時,每次和男朋友吵架,都會回宿舍看孫老師的《愛情社會學》,給自己的內心找回一點平靜。孫老師教會了我更加健康的愛情觀。 ——讀者推薦
讀書、教育,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每個人在愛情面前,都是一名學生。學生到底要學什么?“學生”的“生”到底是什么?大家都關注的是“生涯”,而忘了“生活”、“生態”、“生命”和“生生不息”這幾個層面。希望我的《愛情社會學》,能在這幾個方面做出一點小小的努力。
——作者自序
挺好的,推薦給有需要的人吧
終于買到孫老師的書,超期待。書的印刷挺好的,就是右下角有點折到了。
臺灣唯一的愛情學讀本
…………………………
收到貨后特意和書店的對比了一下,沒有發現和書店的有什么不同,裝幀印刷都非常好,相信是正版的,還比書店便宜好多。物流也相當的快。全五分,以后買書就找當當了。
物流最慢的一次
理論和課堂相結合,看到了這本書,印刷不如我意,內容還好,但不是特好,有些解釋我覺得不到位!但還是支持!還沒看,包裝可以,但是太慢了這訂單!趕上書香節,當當這點不好之處:明明是由于當當出貨不及時,查物流竟然是消費者推遲一天收貨,這不是消費者要推遲的好嗎?貨多來不及可以理解,但是希望不要強加意愿到消費者身上,謝謝
物流不錯,滿意
包裝不錯,紙質挺好
說好的發票呢?
相當不錯。。。
還沒有看,包裝不錯。喜歡這本書的名字
包裝不錯,內容可讀。老爸要求購買,較滿意。
聽過孫老師講座買的,內容很不錯,但是這次紙張印刷首次讓我覺得是盜版
非常棒的一本書,很喜歡孫老師,受到的啟發很大
很好很好。教授學者本書很用心。雖然有點貴但是還是愿意花這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