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出版《那些有傷的年輕人》《愛你就像愛生病》《辣筆,小心!》等備受青睞的作品后,時隔兩年,莊雅婷攜新作《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再度為廣大青年男女帶來情感妙方,解讀人生、愛與美。
這是一本字字珠璣、鞭辟入里的隨筆集,讀后讓人反思自己的人生的發展脈絡以及未來的人生方向。誠然,作者的話題依舊圍繞著愛情、美、生活,只不過是通過另一種眼光,另一種態度,令人耳目一新。關于愛情、美學、生活,作者有很多話要說。
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不同于莊雅婷以往的作品,除保留依舊理性睿智,潑辣豪言的情感解讀風格外,更添加她以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總結的人生感悟、社會審美等現實問題。
讀完這本書,必會拜倒在莊雅婷的語言魅力下,讓人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各種不。雖然未必肯和從前的自己做朋友,但起碼不會讓未來的自己太討厭現在的自己。
莊雅婷:傳媒策劃人、著名博主、情感專家。著有暢銷書《那件瘋狂的小事》《那些有傷的年輕人》《愛你就像愛生病》《辣筆,小心!:寫給愛情的若干問答》《我有一個朋友》等。專欄散見各大報章雜志,同名博客曾獲國內外多項大獎。現居北京。
及時部分 真空實驗室人生
比較幸福學
真空實驗室人生
人生餅圖
Do My Best
你浪費了這些眼淚這些年
這不是愛,是變態
讓我們閉嘴,然后飛出去
善良得不講理
不認真你才輸了呢
不抱怨的世界
小鎮青年,心懷世界
自凈身人格
錢袋子的響聲
愛江山不如愛姑娘
敗家精引領世界
你也許覺得這是荒蕪
心安之處有時蠢
對著墻角只能畫圈圈
一眼望得到盡頭的人生
用來幻滅的后半生
等我們都死掉
我們曾遭受過的羞辱
人生感悟和人情世故
早一步和晚一步
有人的世界如陷阱
看你們以結婚的名義一決勝負
到夜店去
前衛你妹
幾百萬寂寞的人
超級武器
你們何時坦然面對性
你是我泄憤的情
動物本能
萬物皆有裂痕
第二部分 幾多風流不必折墮
讓文藝的一直去文藝
帶一束花回家
體面是一種美德
苦逼吸引力法則
繃緊的美與放縱的愛
貓是女人們的好朋友
美好的曖昧的分寸
退散吧!我的女神
幾多風流,不必折墮
請對自己負責
別等沒人愛你時才變好
斷裂的審美
審美是不是能教育的東西
歲末over攻略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直男的審美就是沒有審美
安全繞行中年危機雷區指南
大俗蛋中女價值觀
地溝油男列傳&名廚傳奇
第三部分 想來想去然后想丟了的愛情
點對點協議關系
心有猛犬,請拴鏈
姑娘,這不用你使勁
想來想去然后想丟了的愛情
態度,態度!
你終將如鉆石璀璨
金逆時期的愛情
牛奶打翻,就擦了吧
上天梯,或滾下臺階
反面表達
借故墮落
尋找一段關系的根源
打八折的男人
哪個男子不善鐘情
不經過武漢,怎么到廣州
懷念浪子和那些逢場作戲的情圣
塵世曖昧溫情
不倫之戀
進退之間,猛獸彷徨
那些硬話,后來軟了
我們要負責的事兒也太多了吧
漂浮于正常之外
獵人和獵物,各有邏輯
說一句我不需要愛情
男人們,要如何對你
意志的勝利
得到的都在報復
你才是折翼天使
獻禮和釣魚執法
誰的愛情污穢不堪
自序:這些年,你過得怎么樣
我曾經想過,如果能時光穿梭,遇見從前的自己,是否可以和她做朋友。但我審慎地不敢發表意見。因為從前的自己是多么無知、狂妄,這件事是很清楚的。就算懷著再復雜的愛去回望,沒準兒也能氣個半死,看著她在那條傻乎乎的路上跌跌撞撞前行,忍不住開口相勸,搞不好還會被她厭棄。你看天下的事情往往都是一廂情愿。當然我也忍住了各種吐槽,人總是要給自己留余地的,因為還有一種可能是,未來的自己回望現在,看見的還是一個傻逼。好在現在不敢輕易放狠話了,所以總算顯得比年輕的時候還有一分從容。
但不管什么時候的你,都是你。這時間軸上反復上演的就是打怪獸的過程。過去困擾你的事情,現在已可輕易解決,但往往還有更大的boss在前面等你。"人怎么可能沒有煩惱呢"——無論是你初中畢業的那個午后,或者多年后功成名就那24小時,總有不同憂傷涌上心頭:有些煩惱是錢可以解決的,而更傷悲的是有些煩惱是錢解決不了的。我們曾經在年少時想象的"等到什么什么的時候就一切都好起來了"根本就是個謬論。所以,只能咬著牙繼續朝前走吧。
我想說的是,到了一定年紀,很多事都會有變化。比如說,曾經的我,以為愛情真是天大的事兒,如今卻覺得,要規劃每件事在人生中的比例。和事業、親情、自由比起來,它只占生命中一定的份額。這個份額內可以作生作死,但不應該濃度超標。比如說,我以前覺得愛情真是纏綿悱惻,可以大書特書,并且在寫了足夠多的情感專欄之后認為自己也算看清楚了些什么,但現在我以時間給的歷練認為這是件不可理喻的事兒,沒有任何人敢說自己通透明白,在這件事前無論年紀或經歷,都有可能分分鐘被打回原形變得幼稚茫然。還有,我不再相信"人應該如何如何"的這種話,一個人是不必堅持某種觀點或原則的,尤其是在生活層面。因為昨天的你不是今天的你,夏天的你不是冬天的你,現在的你并不是多年前的你,一切都隨著時間有變化,你怎么可以要求自己的一生一直按照某種不合時宜的需要展開呢。
所以人生命題從"怎么會這樣"慢慢變成了"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個看似相同的句子,但卻是從無意識茫然的追問,變成了有意識冷靜的剖析。舉個例子,如果遇見了一段狗血的感情故事,以前我們都會沖上去勸當事人"這人是個混蛋,跟他分手",如今卻也能冷靜地和朋友說"你要知道一件事的根源是什么,有何解決方案,然后根據你自己的感覺來決定"。聽起來貌似更無聊的,但只有具備尋找事物本質的能力,才能讓自己真的好過起來。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必須要接受生命中的各種不。
我在這本書的封面上寫了一句話:一想到人生如何走到這一步,水就從腳下漫了起來。有時回望來時路,也會心里一驚,大抵也就是這么一種感覺:我也曾是充滿夢想的好青年,如今是如何一步一步走進庸常人生變成面目模糊的現實主義者。有那么多無奈、妥協。不知不覺中,我們如何走到了當下這一步,是在哪個時刻遇見的拐點呢?這想起來真是讓人心情激蕩。所以,我現在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這一件事,那一件事,而是這件事發生的契機、因果、根源。就好像看星星已經不再是星星,你若仔細,可以看見天空中的軌跡。
關于愛情、美學、生活,我有很多話要說。值得慶幸的是,我感興趣的事情越來越多,因此覺得這個世界還挺好玩的。所以當這些年過去,我走到這一步再回頭看,以前不明白的事越發清楚,而同樣一件狗血故事能帶來更多啟發。人從來就不應該懼怕自己推翻自己,也許在未來的若干年,人生態度還能再次翻轉也說不定。我的希望總是很渺小卻難度很高的那種。比如說,當人問起你"這些年,你過得怎么樣"的時候,能輕松地回答"還不錯,蠻有意思的"。
寫上一本書的時候,我曾在扉頁上寫"我們要學著和這個世界和解"?,F在看來也是口氣大了,這一生,我們先學會跟自己握手言和吧。想想,雖然未必肯和從前的自己做朋友,起碼別讓未來的自己太討厭現在的你。
比較幸福學
"當我沒有鞋穿的時候覺得很不快樂,直到我看見沒有腳的人。"這種蘊含著獨特東方智慧的思辨方式真叫人蛋疼:你沒鞋穿不冷???你光著腳走路不扎么?難受不難受自己不知道嗎?干嗎非要看見人家沒有腳的人都會high起來,那會讓你變得舒服一點嗎?
再想到那句"你有什么不開心的說出來叫大家開心一下"或"看到你過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之類的冷笑話,沒準你就知道,快樂確實是可以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而幸福也是可以通過對比來尋找坐標的。
冷暖自知哪兒行??!必須得有坐標、有參照、知道自己在一堆人里大約處于哪個位置,這才能心安理得地幸福著。幸福不像銀行存款有硬性指標,大家都掏出來比數字就可以,那么,其實它就是沒標準的。哪怕統計局也參與"幸福指數"調查并且給出答案,那也是沒標準的。我干嗎要相信石家莊市民幸福指數較高??!
然后我還特怕別人說什么"中國人民信仰缺失"之類的話,這也是一種非要給你標準答案的作弊方式。干嗎非要有漫天神佛就能隨時隨地幸福了???平時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舒舒服服地多好。凡事一扯上"中國人民"的大帽子,這事就扯淡了。弄得我只能小聲嘟囔一句:你們知道什么叫集體人格嗎?
但凡需要進行比較才能感覺幸福的群體,一定是經歷了物質匱乏、資源稀缺和競爭激烈的時期,這樣在過上相對溫飽安全的生活之后才能油然而生優越感。當那個時代過去了之后,這種思維方式已經銘刻在DNA中,那么真正的幸福感早已從自我情緒中剝離,也演變成了生存基礎和條件的比較進行時,變成由安全感演變而來的滿足感。當然,我也不能說這是錯的,就是覺得有點無聊而已。尤其是看到打腫臉充胖子跟人家比來比去,硬撐著到了某個指標的及格線之際就恨不得對全世界宣布自己是幸福的。那太南轅北轍了。
我以前認識幾個女孩,剛開始都是歡快活潑無煩惱的,單身、有疼愛的父母、有還算體面的工作,你能說她們不幸福嗎?不過當其中一個姑娘有個男友之后,煩惱就開始了。其他的人會想:我是不是沒有魅力的?為什么他還不出現?所以你知道吧,哈哈,剩下的那個是最焦慮的:大家都有男朋友了!我多么孤獨凄涼啊!非要等大家都有精彩戀情了,幸福感才會慢慢找回來。
不過"比較幸福"會貫穿人的一生,別人都有了,那我也得有!否則我不就變成俗話中那個沒腳的苦逼了嘛!姑娘們到了結婚的年紀,有男友的看見人家領證的也會焦慮:我也得趕緊抓緊塵埃落定啊,要不太慘了!然后就一路這樣追趕下去:人家都買房了,我借錢也得買;人家有車了,我也不能總地鐵啊;雖然我不喜歡孩子,但大家都生了,我也來一個吧!,大家在差不多的層面相視而笑:我們是多么幸福而圓滿??!(雖然家里也許還有不靠譜的老公或不講理的婆婆,但她們不會告訴你那些煩惱的!)但我真不明白,這種焦慮狂躁的比較和追趕的心情,真的能帶來幸福和滿足感嗎?然后對著那些單身無房無車的姑娘,真的會有優越感嗎?否則怎么總見她們語重心長地勸人結婚呢?這根本就是炫耀好吧。
男人們其實也暗自比較,尋找幸福坐標。強悍點的,就拿事業PK,你要不是個合伙人或者CEO那根本就不算"真正的生活",一句"工蜂"就把你釘死在庸俗層。文藝一點的,就給你講人生哲理:什么在北京年薪50萬住60平米房子每天2小時上班路程時間,和麗江年收入10萬住100平米宅院可以對著星空發呆整晚,哪種生活方式更幸福自在?他們已經將"比較幸福學"延伸到形而上的層面了。總之,沒有別人的生活進行對比,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過得怎么樣。
可還是那句話:沒穿鞋你不知道腳冷不冷???對方穿名牌也好,沒有腳也好,你的腳能因此暖和起來嗎?所以,也許學會生活的及時課,是先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人生餅圖
大餅圖這種東西,是每個必須做PPT的死白領的噩夢。喏,一張大餅,切出30%是銷售收入,再切出40%是不動產收益,再切出其他比例的零七八碎來自不同客戶的利潤,拼成一個圓,告訴老板或其他人,你看我們公司是這樣的。
而自己的生活,收入也好支出也好都可以畫一張餅圖,錢打哪兒來,又用到哪兒去,下個收支APP就一目了然了。甚至是你在乎的人也可以按心意排名:父母、伴侶、子女、朋友……別說統計學什么的無聊,每個人的心中總歸有一筆賬。而我最近在思考的是:任何一個人,一件事,在你的生命里都應該按一定的比例存在,每年給自己畫一張人生餅圖,還是有對照效果的--因為,有些得不到的東西,或需要費很大力氣得到的東西,你已經不想要了。
就好像愛情這件事,你讓一個18歲的姑娘為她的人生畫一張餅圖,我想她恨不得將整張餅都涂紅寫上"愛情"兩個字,但慢慢地隨著年紀增長、閱歷增加,沒有誰都能跟杜拉斯一樣將之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必然會減少其比例。也許是事業,也許是興趣,乃至責任感,都會不知不覺增加比重。你開始忙碌起來,分散精力的事情越來越多。這張圖上的顏色也越來越豐富。所以你知道吧,成功女性在面對采訪時最經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是如何協調家庭與事業的比重呢?"
你自己才是那百分百,除此之外,任何人和事,在你的生活中必須占有一個適當的比例。愛情也好、事業也好,還有孩子家庭,都得控制在一個比例之類,否則你外溢的興趣熱情,難道要別人來買單嗎?大部分人并非偏執型藝術家,也不是什么執拗的天才,大家都追求生活愉悅平順,雖說時間用在哪里是看得出來的,但作為活生生的社會角色時,還是保持正常比較好。就好比一個愛美的姑娘,喜歡不停地買新衣服,這沒什么問題,但連理財專家都跳出來說了:如果你的月收入有1/3是用在買衣服上,那么就建議你付個首付開始供房吧!否則,你以為靠買衣服就可以一直高興地活下去么?你又不是富二代或者《欲望都市》里的專欄女作家。
其實,每人各有癡情處,本來也是你情我愿的事,寫這種東西未免有點多管閑事。但,成熟的人生態度就是學會畫一張好看的人生餅圖、學會控制每件事情在你生命中的比重:無論感情、工作、孩子還是貓狗和娛樂,讓它們歸于你制定的適當比例之中。超出份額的話,很可能就不自知地沉淪下去,被其控制。你,就不再是真正的你。
想來想去然后想丟了的愛情
有時候,真想穿越歷史啊!回到人類情感還處在天然無邪的那個時代,雖然很原始,但真是愉悅而動人,哪怕身為旁觀者,你都能親身感受那種荒原、水湄、星空、陽光和風,還有風中的荷爾蒙--《詩經》中,很多章節明顯是直接的求歡史,從"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到"邂逅相遇,適我愿之",那么坦蕩,那么不擰巴的說出來,有一種水氣蒸騰的輕盈感。
所以,看見對面坐著的那姑娘苦惱地抱頭說:"他昨天本來想答應我出來約會,可臨下班又說自己有其他事,他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到底怎么想的?。?這個時候,我就有點煩躁,你們八字還沒一撇呢,還在勾搭階段呢,就如此揣摩得茶飯不思了?
咱再說回原始社會,男人的腦子,只在打獵的時候用,怎么下圈套,從哪個方向包抄,如何下手,一旦抓住獵物,任務就完成了。高度緊張然后劇烈活動之后,晚上大可在火堆邊放空大腦整晚;而女人每天就采果子啊,縫補洗刷啊,整理獵物啊,手上的活兒不累,腦子自然也不閑著。延續到了幾千年之后,這種模式基本也就固定了。所以,男人是行動派,女人是幻想家,這事基本上也是在論的。
你說,一男一女還沒勾搭上的時候,可能是頭腦風暴最厲害的那個階段,大家都high著呢,察言觀色,猜測對方心理,留意對方行動,這個時候我那個女朋友的表現實在是太正常了,尤其是女的要是先動心了,礙于面子又不好意思直接揭破,那可有得輾轉反側呢!那種試探--要先確定對方是不是也對自己有興趣,然后要想什么辦法去接近,再用何種方式讓他也主動一點來追求自己,怎么樣來表白,再如何確定關系……基本上,幻想家型的女人,從她看上對方開始,思緒就無限制發揮了,恨不得一直想到婚禮名單和蜜月方式去。怪不得有過戀愛經歷的男人如今都如驚弓之鳥,簡直就是"有女懷春,吉士逃之"。
假如真的如何了,女人的想象力才會發揮到較大。我經常被姑娘們提問,問題總繞不開一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個時候我只能幽怨而無助地看著她們回答:我也不是他們的蛔蟲啊!
這些問題實在是太包羅萬象了:他好像也挺喜歡我的,但就不主動,每次都等著我約他;他剛跟我上完床就好像態度有點冷淡了;他不肯帶我去見家人和朋友;他什么都好就是提到結婚就轉移話題等等,總跟著一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女人自己經常想太多,有時是杞人憂天,有時是不肯承認現實。前一種是無事生非的,對對方關注太緊密了,有點風吹草動就開始揣摩對方心理,看看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么惹到他不高興,或時刻擔心這段戀情會出什么意外,好像那男人隨時會反悔或被其他女人吸引走。所以你知道,男人又不傻的,你這種仿佛精密雷達一樣的思維方式時刻掃描著他,他總要提心吊膽地應付你的新焦慮,時間長了累都累死了,那只能讓你更摸不清狀況,他才好跑路啊。
大部分情況下,問這個問題的都是第二種,就是用女性的思維去揣測男人的想法,恨不得還找幾個好朋友做技術支持,其實她已經發現他不對勁了,無論是性格還是人品抑或是微妙的情感深度,但就是不肯承認這個男人并非是伴侶,一定要找一個合理化的借口和解釋來安慰自己。而你也知道,大部分閨蜜都是善良的并且也是女性思維化的,她們當然會想出各種借口來安慰你啦。非要等事情都發生,失去了之后也還沒想明白對方到底怎么想。
其實男人們一旦獵物到手,就不會想太多,他們心里有明確的答案,這個人是我想要的,還是不想要但是可以維持的,還是必須馬上分手的。只有女人會來回換位思考甚至幫對方尋找答案。直到分手之后,還是癡癡的找不到一個正確的答案,然后變成了橫亙許久的一個心結。所以,你管他到底怎么想呢!你應該做的就是少想多做,別管他怎么想,只管自己提出要求,自己要什么。假如他真愛你,肯定會給你,假如他不肯給,你管他怎么想,去找另一個肯配合你的好啦。
牛奶打翻,就擦了吧
索菲亞·羅蘭曾經有句名言:不要為任何為你哭泣的東西而哭泣。當然,她說的是保險柜里失竊的鉆石。而西方諺語中也有"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這樣的話?;旧?,都是講得失心的。
據說牛奶打翻了之后,普通青年會拿抹布把桌子擦干凈,文藝青年則仿佛看見青春如這些乳白色的液體飛濺之后頗為感傷,在滿是牛奶的地上打滾的毫無疑問就是二逼青年了。當然你要說,牛奶是沒有感情的呀,但換成活生生的人就說不定了。
分手之后,要不要做朋友,這個話題簡直就是烏托邦可以不可以在巴黎建成的那個笑話:當然可以,但沒必要。何況,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和平分手的,有的是雞毛狗血的言情劇故事--摻雜了欺騙、背叛橋段的分手,總有一方會受傷害。愛轉恨、夾雜巨大的挫折感,還有沉沒的成本和未來的茫然,好像發瘋都值得原諒似的。
那么,萬一不幸被分手,到底應該如何表現才是得體的?我覺得女性在這個層面看起來還滿吃虧的。前幾天聽了一個故事:某女在結婚前夕慘遭劈腿,被勒令馬上搬出新居,對方飛快地和新歡結婚蜜月。她當時受了巨大傷害無法排解,整個人性情大變,干脆就夜夜笙歌、不醉不歸地過著亂七八糟的日子。而在其他人眼里,并不會覺得這就是你因為愛情忠貞純潔而應該表達的態度,而是覺得這女的受刺激了變神經了。這真是在牛奶地上打滾啊……
后來,那位某女出現在其他朋友的MSN上,問候之余,表示自己已經結婚生子,現在日子過得很幸福。而該名嘴賤心善的朋友則回答:如果你是想讓我轉告他這句話,我認為毫無必要。因為……這樣他只會如釋重負!他終于覺得自己沒什么對不起你的啦。所以,所謂婉轉地對著一地牛奶表示"你看沒有你我也可以很有營養、甚至比以前氣色更好"之類的,無非還是文藝的哭泣一種。
牛奶打翻,就應該隨時擦掉,你當然可以心疼地毯或沙發,但跟牛奶本身已經沒什么關系了。示弱和打雞血都是不正常的,安安靜靜善后才是個理智冷靜的態度--你以為已經打翻的牛奶還會懷念你嗎?你以為它也會深切表示遺憾或懺悔嗎?所有的情緒,在男女關系中都可以歸納成午夜夢醒輾轉時的一聲嘆息,太陽出來的時候一切都像沒有發生過。所以,把自己的生活擦洗干凈吧,歸于平常,該哭泣追憶緬懷也都是午夜嘆息,可是那種姿態,就應該好像你從廚房拿出一條抹布一樣正常。
獵人和獵物,各有邏輯
男人們,你知道你的隱私已經泄露了么?你的性生活細節已經暴露在其他女人面前,而那群女人是你女友的閨蜜。這些女人,經常談論愛情,然后就談到了自家的男人,還會說他對自己有多好或者多不好,說著說著,就談到了一周幾次、一次多久、尺寸大小等等,這是不能保守的秘密,連最矜持的姑娘拗不過也會說一句:"挺好使的,別問了。"
反過來,要是男人之間也津津樂道交流這些床上細節那就太猥瑣了!光想象一下我就渾身雞皮疙瘩。再加上表情或動作……哎呀,還是踹飛吧。誰說男女能平等的,光討論性話題這事就不允許平等。大部分男人,最多炫耀下自己的性能力,偶爾有道德敗壞的會統計和自己上床的姑娘數量,最多是在交代情感經歷的時候對哥們兒說"我又換了個新妞兒還不錯"這樣的話,要是再說細點兒……太惡心了。
男人們總是做得多說得少,至于想得多不多,我其實不清楚。當然人家也是肯動腦的,但大抵是在追求期和熱戀期才有熱情去想如何編織甜言蜜語、如何才能討她歡心。大局已定的話,他才懶得動腦子呢!但也有想得多的時候:她是不是會纏上我非要嫁給我?她到底圖我什么?總之,一用腦,就容易被害妄想發作。但我知道的是,他們會覺得女人心思太多太復雜,我都承認你是女朋友了,我都把你娶回家了,你干嗎還總想那么多???你干嗎非要每天瞎琢磨亂七八糟的事啊?
可女人就不一樣,愛情可是人生主菜。我覺得好多宅女根本就是想象力太豐富,豐富到根本不用出去談戀愛了。她們窩在家里想:我的那個人應該也是披著七色祥云的啊……他應該長得什么樣、品位多出眾、生活方式多么紙醉金迷或文藝清新,等等等等,每個細節都想象得無比飽滿之后,看身邊人當然很乏味,一點都愛不起來。所以,她們還沒收獲愛情,而是變成了網絡言情作家。至于已有男友或已婚的姑娘們,也需要隨時證明這段感情帶來的安全感:他到底有多愛我?他會不會不愛我了?他這樣對我算不算好的?想來想去沒答案,就會跟閨蜜們探討這個問題,說著說著,連尺寸都說出去了……但你還是不知道他愛不愛你。
倆姑娘聊天,如果你在旁邊偷聽,出現頻率較高的臺詞之一是"哎你說他到底怎么想的啊",之二就是"你覺得他對我這樣算不算是真的啊"。聊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話題真的有快感么?我想是有的,那是自我催眠和互相安慰相結合的心理暗示。你覺得他愛你,那么大家都情不自禁的朝這個方向給你找細節補充,你說他對你不好,那么說著說著就要有人勸你分手。但其實,姑娘們也就是過個嘴癮,回家該怎么樣還怎么樣,尺寸小怎么了,你不是還用著呢!
所有的邏輯,其實就是獵人與獵物的關系。在一段關系中掌握主動權的人,絕不是那個每天胡思亂想很多的,也不是那個把兩個人的關系總拿出去分析的。獵人總是想:今兒天氣不錯,我得出去打個兔子;最近兔子打得有點多,換個野雞算了。而只有獵物才時時刻刻地想:矮油,今兒天氣好,獵人又要出來了。你說他會走哪條路呢?是不是在東邊架了網、西邊放了夾子?他習慣藏在哪棵樹的后面呢?我要是去河邊喝水會不會遇見他???也不知道他最近槍法進步了沒有?……
而最可惜的就是那些每天想很多卻又愛放狠話的姑娘,什么"沒有很多愛就要很多錢"、"男人沒有好東西",這明明就是獵物非要偽裝成獵人的經典悲催案例。
……
看了作者的自序覺得不錯買的,嗯…有些話說的很直白也很痛快,但是覺得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和接受的。有些話確實給我敲了些醒鐘,反省下自己的言行? 嗯,確實是要經歷過才能積淀和成長。
言語很犀利同時又很幽默,讀者的很多感悟自己也能體會到,這就是成長的過程吧。很多以前沒辦法理解或者接受的事情現在也能逐漸放下了。理智地愛,聰明地活,加油!
很好看的一本書,就感覺是一個迷途中的孩子聽到智者的一番話后恍然大悟,原來生活還可以是這般地恣意。雖然剛開始理解得有點費力,但可以慢慢讀懂很多現實。
這大概是我所選的幾本書中唯一看得比較順眼得了,封面不錯,紙張還行,就是薄了點。還沒細讀,瀏覽了一下,跟我想象中的有很大出入??偟膩碚f有一本不錯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文筆辛辣,看得又哭又笑,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想通了就好
雅婷的這本書已經看了多一半,我覺得雅婷是一個敢作敢當的女人,對生活有自己的態度,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文章讓人讀起來很給力,挺吸引人的,每篇散文都不長,我也與一些文章產生了共鳴,慢慢覺得做一個真實、正直的人太難了,而且現在社會上這種人也很少,但是管好自已就好,座椅真實、正直的人。
莊雅婷的書,隨便摘下個句子,都是字字經典;當然你要是有自己三觀的話,也會讓為純屬扯淡,而我認為這是一本經典和扯淡并存的一本書。
莊老的文字總是辛辣而又讓人深思?;蛟S是本來就不喜歡陸琪那型的文字,見到莊老的文字總是莫名親切。也多所謂主流的價值觀在莊老的視覺里總有獨特見解,這就是我喜歡莊老的原因。
剛翻書時,不很喜歡,可能更適合二十歲的年輕人看,,,我不喜歡那樣的表達“慫/?苦逼啊,,等等,后來看到了前半部分,還是有一定深度的,給二十四五歲的,對人生還很是迷茫的年輕人看看吧,狂熱時的冷靜,囂張時的低調,,,很有幫助,
即那些有傷的年輕人之后,看的老莊的第二本書。同樣的輕松幽默的寫作風格,但是依舊能感受到老莊的變化,變得比之前更為的和平。依舊一怔見血,犀利。
之前在書店看到的,翻了一下覺得不錯,于是回來就買了,就當普通書看看吧,看著不會無聊,雖然不會對自己有什么大的幫助,但里面的有些觀點還是對自己有啟發
一直很喜歡看蘇芩的文章,這次偶然看到了這本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還不了解作者與書的內容,就決定買下來了,我想應該也是一本很不錯的書。節假日了可以細細品嘗了!
讀女性作者的書,總能在里面找到你的一個影子,總能引起你的共鳴。這里也不例外,有曾經的你在這,你看自己成長掙扎,走到這一步,有時候你也會想,要是我早幾歲能明白這,多好,但是哪有即使當時的你讀到了,卻難免還是會一路跌跌撞撞。最后的最后,當你所有都能如此釋然,那么將是人生的新的起點。你說呢
內容是關于都市中青年男女的和婚戀態度與行為的分析和調侃。作者采用京式語風,風趣的闡述了自己對和婚戀明智、豁達的觀念。從某種意義上說,作者是智慧、獨立的大女人,不矯情、不糾結、不纏綿到撕心裂肺,而是傳遞了如何從兩性關系中最大化吸取幸福和快樂的心理建設方案。
書面好像要稍暗淡些,應該是印刷原因。之前看了很多推薦,終于買下。書本有一個個標新立意的小題目匯成,是一本很輕松的讀物,感覺和作者進行著一次次小而有趣的聊天。書中言語自由、前衛,八卦的同時又有體會領悟。 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其實沒看完,看了一半就不想看了,簡直就是一個憤青,什么都看不慣,不過他有時說的又有點道理。反正寫的都是他看不慣得東西。我沒覺得好,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不一樣的,看了對我也沒什么幫助。
其實并沒有全本看完。先說內幀,很粗糙的影印,沒有任何設計排版。其次是內容,只看了前兩章節,便沒看下去了。都說一個人的文筆反映一個人寫作當時的心境和性情,作者讓我感受到的是燥,繁亂,偏激...這些并不是很正面的情緒。所以,我放棄了繼續閱讀這本書。
書里的話有種賤賤的感覺,但是直指心胸,是那種讓你看了想哈哈哈哈哈哈哈仰天大笑,然后說哇靠,莊老的話真是讓人看了痛快淋漓~~你看到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你無力改觀的事情也不會強迫自己去做不愛做的事情~人生就這么點時間,你愛誰想把誰拽著留在身邊,自己看著辦唄~
莊老的文字總是直接真實?;蛟S是因為慢慢的長大更明白所有事都沒有那么多風花雪月和纏綿悱惻,有的只是最淺顯直白卻不被待見的實在。莊老的文字不矯揉造作也不宣揚所謂的主流的價值觀,用經歷時間的歷練給出的最最理智聰明的文字。
我們就是這樣走到這一步的!內容豐富、饒有趣味。
這本書文字幽默, 生動, 讀起來輕松。 書里說的都是很現實的一些問題,難得說得如此深入而真摯。 很多時候感覺, 真是說出了我的很多想法, 或者感覺的確說的有道理, 或者也會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總體來說,很喜歡的一本書, 我讀者不斷暗笑, 喜歡這種風格的書, 推薦給大家!
書的語言很犀利很爺們,而作者卻是一個妹子,我懷疑她有一個爺們的心,儼然情場高手加知心大姐,好多篇章或許只有談過幾次戀愛的人才可以理解,有關人生的篇章也很有正能量,希望看了這本書的人,看透世事,不要做一個市儈,做簡單真實的自己
既是寫給這個世界,也是寫給曾經的愛人,更是寫給曾經無知而痛苦的自己。當這些年過去,我們捧著她的書再回頭看,以前不明白的事越發清楚。而這些曾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今天回想起來卻能帶給我們無盡的啟發。
莊姐的書就是品質的保證 看過之后如同醍醐灌頂 感情就像生活一樣 都是需要學習的 不要認為 感情只要隨性就好了 感情也是兩人相處 既然有人際關系 那男女朋友和夫妻之間也是一種人際關系 為什么總有些人會忽略呢
就在書中,走著猛然回首看到自己竟然在水中,才追問自己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萬事皆有因,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讀這本書有種快刀割腐肉的痛快。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過錯,只是當初不承認,揭穿了我們更能放下包袱前進。
無論當下你走到了哪一步,都是自己當初的選擇!還是在什么樣的年齡做什么樣的事情,彎路直路都有可取之處吧,走彎路的人看的風景多,直路的人用的時間少
自從我讀了第一部她寫的那些有傷的年輕人之后,我就很愛她的文字。感覺總是能非常明確的寫出當代年輕的情感困惑以及怎樣更好的面對自己,處理自己的感情,在書中總是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覺得寫的真的是很現實很真實。唯一希望的就是書能再便宜一點
成熟的人生態度就是學會畫一張好看的人生餅圖,學會控制每件事情在你生命中的比重:無論感情、工作、孩子、還是貓狗和娛樂,讓它們歸于你制定的適當比例之中。超出份額的話,很可能就不自知地沉淪下去,被其控制。你,就不再是真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