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難得的兒童心理學理論與兒童教養實踐相結合的著作。作者對兒童的心靈進行了深度剖析,幫助父母了解親子問題背后的心理過程和機制,探索和發現問題的真相,從而創造適合自己的育兒方法。父母首先要接納不的自己,然后才有力量接納真實、不的孩子,從而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系,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 薩提亞大師約翰 貝曼傾情做序推薦!
« 中科院兒童心理學博士送給父母的10堂修行課!
« 基于薩提亞模式,結合多年的心理咨詢案例以及教養孩子的經歷,揭示親子關系的真相。
« 幫助父母更好地認識和接納自己,從而更好地接納孩子。
« 從來沒有的父母,只有不斷成長的父母。
« 父母的自我覺察和自我成長,比親子育兒技巧更重要。
侯瑞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碩士。長期在一線從事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專職教師、心理咨詢師;壹心理、騰訊教育特約專欄作者。著有專著《路特心理健康思想解析》,所屬叢書被評為“《中國教育報》2014年度教師最喜愛的100本書”前十名。
及時章 做好父母,從自我成長開始
學做父母是一生的功課 / 2
孩子是父母無意識的呈現 / 5
做真實完整的媽媽 / 9
為何別人的育兒經養不好你的孩子 / 13
第二章 良好家庭關系是良好親子關系的基石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求關注 / 18
在母嬰共生期,被“無視”的爸爸該如何存在 / 23
讓缺席的爸爸不缺位——寫給單親媽媽 / 29
別讓父母的童年創傷傳遞給孩子 / 34
第三章 接納是對孩子最有效的管教
接納孩子的情緒,管教孩子的行為 / 40
接納是對孩子最有效的管教 / 44
尊重和接納孩子,才能真正與孩子做朋友 / 50
幫助孩子給情緒“消毒” / 54
讓孩子及時釋放恐懼情緒 / 59
如何聽,孩子才能對你說心里話 / 64
第四章 別讓你的主義害了孩子
“媽媽”將導致孩子的殘缺 / 70
做不焦慮的媽媽 / 75
別讓規則僵化成規條 / 79
對孩子的禁止其實是一種引誘 / 85
讓孩子“聽話”,正向引導比威脅更有效 / 90
“理想小孩”的期望,讓孩子難以自我認同 / 96
第五章 獨立是父母送給孩子好的禮物
養育孩子就是為了更好地分離 / 104
讓孩子學習自己做決定 / 110
過分追求獨立,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 115
孩子叛逆或許是好事 / 122
父母真的不該“護犢子”嗎 / 128
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 134
第六章 不要剝奪孩子體驗挫折的權利
哄孩子笑,不如允許孩子哭 / 140
提高孩子的挫折商,讓孩子受挫不受傷 / 144
無法受挫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內在小孩” / 150
“壞”媽媽是孩子心理成長的動力 / 155
父母不同的信念,誘導孩子不同的表現 / 162
第七章 大拇指教育是把雙刃劍
幫助孩子提高自我價值感 / 168
越的孩子越容易自卑 / 174
不要隨便說出“你最棒” / 178
第八章 你不知道的那些嬰幼兒心理
在寶寶嬰兒期,做有求必應的媽媽 / 184
了解寶寶的心理,讓寶寶順利斷奶 / 190
成長的迷戀——俄狄浦斯情結期 / 195
臟話的力量——為何孩子對“屎尿屁”津津樂道 / 203
“耍賴”的真相——孩子為何說話不算數 / 210
孩子的夢藏著心靈的秘密 / 216
用故事滋養孩子的心靈 / 220
家族故事讓孩子更好地實現自我認同 / 226
第九章 幫孩子順利度過幼兒園時期
寶寶入園,媽媽先過分離焦慮這道關 / 232
媽媽這樣做,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 239
做好準備工作,幫助寶寶提前適應幼兒園 / 243
提高孩子的人際適應力,從幼兒園開始 / 248
第十章生不生二寶,不應該由大寶說了算
父母是否生二寶,都別讓大寶“背黑鍋” / 254
如何讓大寶像你一樣期待二寶的到來 / 259
如何看待同胞競爭和愛 / 262
本書提出了極有價值的觀點,即要想成為好的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然后再跟孩子之間建立起積極、親密的親子關系,并以身作則地去引領孩子的成長。
——約翰 貝曼 世界薩提亞大師
不同于普通的家庭教育著作,《接納孩子,接納不的自己》以深厚的兒童心理學知識和薩提亞治療模式作為理論指導,不僅關注孩子自身,更注重父母的自我成長。如果你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困擾,相信本書會為你提供一個不同的視角,或許你能從中找到答案。
——陳錢林 全國知名校長、《家教對了,孩子就一定行》作者
接納孩子,接納不的自己》通過作者教養孩子的經歷和一些心理咨詢的案例告訴家長:不做父母,要做真實完整的父母;父母只有接納不的自己,才能擁有堅實的自信,才能夠真正地接納孩子,給予孩子無條件的關注與愛。
——盧丹丹 正面管教博學講師、《規矩的背后是自由》作者
非常美好非常贊
Satisfied
Satisfied
挺好的滿意
書的質量不錯,我很喜歡!一到就迫不及待了
多了解孩子好好教育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希望有空能從里面學到幾招
印刷好,是正版書。趁打折買了好幾本關于教育的書未雨綢繆
大J推薦,有點折痕,物流太慢,還是我打電話叫才送過來。書還沒空看,相信大J。
聽人家推薦的一本不錯的書,剛拿到手,應該不錯的。
剛拿到書,看了一下大概內容,覺得很不錯,書的質量也好
當當物流很給力,包裝也很好,一本好書,值得學習
有了孩子后,真的看了不少書,因為不希望自己是個糊里糊涂的媽媽。到底能改變多少,就只問耕耘了。
胡可微博介紹的 看她帶孩子有自己的一套 如今走了寶寶什么都要學習哦 一起成長我的寶寶
這本書,我很喜歡,正在拜讀,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在成長的父母。
作者侯瑞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北師大發展心理研究所碩士,華人心理分析聯合會C級沙盤師。這些都不是重點,關鍵她是七歲孩子的媽媽,還是一位陽光、善良的心理咨詢師。《接納孩子,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可能會顛覆親以前的育兒觀,但是一入手就被吸引,尤其對于家有6歲以前的孩子和準備要二寶的家庭,絕對值得擁有的一本育兒這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在育兒方面有很多的焦慮。這本書讓開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不再自責。也讓我有更坦然的心態面對育兒難題。
經常會陷入到自己不夠好的死循環,看了這本書,釋懷了,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孩子先從改變自己開始。接納孩子,也接納自己。做家長,也是需要學習的。好書。也推薦給了其他的媽媽們。
拿到書忍不住一口氣讀完。孩子兩歲,育兒書讀了不少,可沒有一本能像此書一樣幾乎每一章都能讓我產生共鳴。沒有刻板的說教,卻在娓娓道來中讓我慢慢看清育兒路上各種問題的所在。孩子是父母無意識的呈現,自己本身不完美,豈能要求孩子完美?接納孩子,你就是你,我愛的也就是你!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同時努力讓自己不斷成長,以溫和穩定的心陪孩子慢慢長大!真遺憾沒有早點讀到這本書……
胡可推薦的,那就買一本看看,覺得她是個優秀的媽媽
因為胡可在微博上說看了這本書覺得很好,也便買來看,著實還不錯
這也是一本非常受用的書,覺得每個寶媽必看的
很好的一本書,促進父母的思考,專業實在不浮夸~
讀完整本書才來評價的。看到胡可在微博上推薦就果斷下單了,因為特別認同胡可的育兒觀,她把安吉和小魚兒兩個孩子養得那么溫暖有愛、懂事、有教養,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媽媽。這本書真的對我的育兒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前總想追求做個完美的媽媽,因此對孩子的要求很高,自己也很累,看完侯瑞鶴老師的這本書才明白,自然本真的媽媽才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很幸運能夠讀到這本書~~
這本事很好,值得購買,道出了很多心聲具有參考價值,雖然排名不算靠前,但的確很有感觸,幫我認識了很多不明白的問題。
老師推薦買的,全班家長都買了,說是幫助家長促進自我成長的。收到書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果然獲益非淺,讓我對家長這個角色有了新的認識。每天讀完做筆記,期待與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