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必將推動庭審的實質化以及證據裁判原則、直接言詞原則的貫徹,公訴工作面臨的轉型升級。實踐中普遍存在本領恐慌,習慣了在庭審中照本宣科的公訴人如何在本領和能力上實現轉型升級?這正是王勇編寫的《公訴人出庭的方法與技巧》的關切。
法庭辯論已然由單一的定罪之辯或量刑之辯向證據之辯、事實之辯、程序之辯等多元化方向發展,庭審的抗辯性增強,變數更多。這就需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認真研究庭審中的各種問題,提高應對能力。
這正是本書寫作的緣起。
立足公訴實務,關注理論前沿,貼近辦案一線,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以真實案例貫穿始終,闡述出庭公訴之道。這正是本書寫作的宗旨。
王勇,1975年出生,檢察官,現任蘇州市人民檢察院公訴二處副處長,全國模范檢察官、第四屆全國"十佳公訴人"。先后指導辦理過11 29電信詐騙等重大案件的審查起訴工作。參與編寫《國家公訴人出庭指南》,在《刑事司法指南》、《偵查監督指南》、《檢察研究》、《公訴人》等刊物發表文章20余篇。多次擔任江蘇省公訴論辯隊教練,其中,三次輔導隊伍進入中央電視臺全國公訴人電視論辯賽的決賽。多次受邀在全國基層檢察長培訓班、全國公訴人高級研修班、全省法院系統刑事審判培訓班授課。
李勇,1979年出生,刑法學碩士,檢察官,現任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檢察院公訴科科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全國檢察理論研究人才、江蘇省檢察業務專門人才、江蘇省檢察官學院兼職教師、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兼職教師、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實踐教育基地見習導師、正義網十大影響力博主。先后主辦"瘦肉精"系列案等重大案件。在《法律科學》、《河北法學》、《人民檢察》、《刑法論叢》、《刑事法判解》、《法制日報》等刊物80余篇。專著《結果無價值論的實踐性展開》(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獲首屆青年法學成果提名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及時章 概述
第二章 庭前準備
及時節 熟悉案情,做到成竹在胸
第二節 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及專門知識
第三節 對案件可能引發的輿情有充分的預判
第四節 預判爭議焦點,提高庭審控場能力
第五節 做好被害人、證人、鑒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等出庭的準備工作
第六節 做好非法證據排除的準備工作
第七節 出庭預案制作
第三章 庭前會議
及時節 庭前會議概述
第二節 庭前會議的適用范圍、程序、內容及效力
第三節 公訴人參加庭前會議的策略與方法
第四章 非法證據調查程序及應對策略
及時節 非法證據排除概述
第二節 非法證據調查程序的啟動
第三節 非法證據調查程序中的證明責任及證明標準
第四節 非法證據調查程序中公訴人應對之策
第五章 庭審訊問、詢問
及時節 訊問被告人
第二節 詢問被害人、證人
第三節 詢問鑒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
第六章 舉證、質證
及時節 舉證、質證概述
第二節 舉證、質證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舉證、質證的方法及策略
第四節 舉證、質證階段常見問題的應對
第七章 法庭辯論
及時節 法庭辯論概述
第二節 法庭辯論的準備
第三節 答辯的策略和分寸
第四節 法庭辯論階段常見問題的應對
第八章 簡易程序庭審
及時節 簡易程序概述
第二節 簡易程序的具體適用
第三節 簡易程序庭審常見問題及對策
第九章 二審程序庭審
及時節 二審程序概述
第二節 檢察員出席二審法庭的庭前準備
第三節 檢察員出席二審上訴法庭
第四節 檢察員出席二審抗訴法庭
第十章 刑事訴訟程序性辯護之應對
及時節 刑事訴訟程序性辯護概述
第二節 公訴人面對程序性辯護暴露出的問題及應對方法
主要參考文獻
案例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