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中國散曲史圖書
人氣:37

中國散曲史

完整勾勒中國散曲發展源流,教育家于右任題詞肯定,學術宗師霍松林作序推薦!

內容簡介

叢書內容簡介:

“羅錦堂曲學研究”叢書系羅錦堂曲學研究集大成者首次以簡體字版本在大陸出版,包括《中國散曲史》《元雜劇本事考》《明代劇作家考略》和《北曲小令譜 南曲小令譜》。叢書資料豐富,考證有據,論證充分,勾勒清晰,對曲學淵源,相關作家、劇目、曲譜等進行了細致的梳理,有重要的學術、藝術和文化積累、傳承價值。

本書內容簡介:

本書細致地梳理介紹了中國散曲的來龍去脈和發展情形,包括散曲起源、形式及特質,元人散曲,明人散曲及清人散曲四部分。明散曲獨特地以昆曲流行為前后期分界,清散曲以清麗、豪放派分別闡述,并專論清小曲與道情。全書資料廣博,論點獨特、勾勒清晰,在研究中國散曲諸家之中獨樹一幟,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都極深厚。

編輯推薦

散曲乃奔放的文字,筆下所寫即心中所想,讀來酣暢淋漓。研究散曲史是中國文學重要課題。羅錦堂博士對中國散曲史進行了細致入微、拉網式的梳耙,大量引用文獻資料,觀點獨特、線索清楚、勾勒完整、論證充分,令人信服,是文學史研究重要成果。

作品得曲學大家鄭騫指導,于右任肯定題詞,學術宗師霍松林作序推薦,值得細品。

作者簡介

羅錦堂,字云霖,夏威夷大學終身教授。中國臺灣地區首位文學博士,與胡適、于右任、張學良等有密切交往。羅錦堂于曲學研究造詣極深,幾十年潛心學問,著作等身,享譽世界,被國際漢學界贊譽為“碩果僅存的元曲研究大家和佛教禪宗研究專家”。他一生致力于傳播中國文化,曾在世界各地講學,為弘揚國學做出了很大貢獻。

目錄

凡 例

及時章 散曲概論

及時節 元代文學的趨勢及其背景....... 003

第二節 散曲的起源................... 007

第三節 南北曲的分野................. 019

第四節 散曲的形制................... 022

第五節 散曲的特質................... 031

第二章 元人散曲

及時節 元代前期的散曲............... 041

第二節 元代后期的散曲............... 074

第三節 散曲的過渡時期............... 107

第三章 明人散曲

及時節 昆曲流行以前的散曲........... 118

第二節 昆曲流行以后的散曲........... 154凡 例

及時章 散曲概論

及時節 元代文學的趨勢及其背景....... 003

第二節 散曲的起源................... 007

第三節 南北曲的分野................. 019

第四節 散曲的形制................... 022

第五節 散曲的特質................... 031

第二章 元人散曲

及時節 元代前期的散曲............... 041

第二節 元代后期的散曲............... 074

第三節 散曲的過渡時期............... 107

第三章 明人散曲

及時節 昆曲流行以前的散曲........... 118

第二節 昆曲流行以后的散曲........... 154

第三節 明代的小曲................... 184

第四章 清人散曲

及時節 豪放派的作家................. 207

第二節 清麗派的作家................. 209

第三節 清代散曲的支流............... 222

附錄一 散曲總目匯編................. 242

附錄二 參考書目舉要................. 256

在線預覽

南北曲的分野

文學南北的不同,由來已久。我國幅員遼闊,長江黃河,界域其中;山川險阻,交通不便;尤其在往古,更易形成南北風氣之隔閡。大概南方氣候溫暖,雨水調和,有江湖沼澤之美,魚鹽舟楫之利。所見者無非“漁笛”“煙樹”“綠水”“青山”,因而形之于詩,則多為“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之類的麗詞秀句。北方大漠苦寒,白雪沒脛,每值秋高風緊,胡馬驕嘶,獵火照耀,悲笳長鳴,所見者無非“黃沙”“白草”“穹廬”“積雪”,因而形之于詩,則多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斛律金《敕勒歌》)之類的雄爽氣概。管子說:“五方之民,其聲之清濁高下,各象其川原泉壤,淺深廣狹而生。”這確是事實。總括說來,南方文學的特色,音調和柔,意境綿遠,文字清麗。北方文學的特色,音節高亢,意境雄渾,文筆渾樸。北方質勝于文,南方文勝于質,這是最顯而易見的地方。

散曲通常也分為“南”“北”兩類。北曲流行于金、元及明初之際,多為中州的音調;南曲的起源較北曲為早,其流行卻在元末明初,是大江以南的音調。朱有燉《誠齋樂府》云:

唐末宋初以來,歌曲則全以詞體為主,今世則呼為南曲者是也。自金元以胡俗行中國,乃有女真體之作;又有董解元、關漢卿輩知音之士,體南曲而更以北腔,然后歌曲出自北方,中原盛行之,今呼為北曲者是也。若其吟詠情性,宣揚湮郁,和樂賓友與古之詞又何異?(白鶴子《秋景五首》序)

蓋當南宋時,金人南下牧馬,侵入中原,在社會上流行的可唱的詞,漸漸傳布到北方,后來和“胡夷之曲”及北方的民歌俗謠相混合,便成為北曲的雛形。其后接著是蒙古族的崛起,胡語流行于中土,自然也脫不了他們那種金戈鐵馬的氣概,對于南方音樂的欣賞,格格不入,因而南曲失去社會的注意。于是南曲浸衰,而北曲便成為元代最盛行的歌辭了。到了朱明,南方平民揭竿而起,把元人逐回漠北,定都南京后,南人的勢力一旦恢復,南曲也因是南人的嗜好而重露頭角。所以徐渭《南詞敘錄》說: 南北曲的分野

文學南北的不同,由來已久。我國幅員遼闊,長江黃河,界域其中;山川險阻,交通不便;尤其在往古,更易形成南北風氣之隔閡。大概南方氣候溫暖,雨水調和,有江湖沼澤之美,魚鹽舟楫之利。所見者無非“漁笛”“煙樹”“綠水”“青山”,因而形之于詩,則多為“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之類的麗詞秀句。北方大漠苦寒,白雪沒脛,每值秋高風緊,胡馬驕嘶,獵火照耀,悲笳長鳴,所見者無非“黃沙”“白草”“穹廬”“積雪”,因而形之于詩,則多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斛律金《敕勒歌》)之類的雄爽氣概。管子說:“五方之民,其聲之清濁高下,各象其川原泉壤,淺深廣狹而生。”這確是事實。總括說來,南方文學的特色,音調和柔,意境綿遠,文字清麗。北方文學的特色,音節高亢,意境雄渾,文筆渾樸。北方質勝于文,南方文勝于質,這是最顯而易見的地方。

散曲通常也分為“南”“北”兩類。北曲流行于金、元及明初之際,多為中州的音調;南曲的起源較北曲為早,其流行卻在元末明初,是大江以南的音調。朱有燉《誠齋樂府》云:

唐末宋初以來,歌曲則全以詞體為主,今世則呼為南曲者是也。自金元以胡俗行中國,乃有女真體之作;又有董解元、關漢卿輩知音之士,體南曲而更以北腔,然后歌曲出自北方,中原盛行之,今呼為北曲者是也。若其吟詠情性,宣揚湮郁,和樂賓友與古之詞又何異?(白鶴子《秋景五首》序)

蓋當南宋時,金人南下牧馬,侵入中原,在社會上流行的可唱的詞,漸漸傳布到北方,后來和“胡夷之曲”及北方的民歌俗謠相混合,便成為北曲的雛形。其后接著是蒙古族的崛起,胡語流行于中土,自然也脫不了他們那種金戈鐵馬的氣概,對于南方音樂的欣賞,格格不入,因而南曲失去社會的注意。于是南曲浸衰,而北曲便成為元代最盛行的歌辭了。到了朱明,南方平民揭竿而起,把元人逐回漠北,定都南京后,南人的勢力一旦恢復,南曲也因是南人的嗜好而重露頭角。所以徐渭《南詞敘錄》說:

南戲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趙貞女》《王魁》二種實首之。……或云宣和間已濫觴,其盛行則自南渡,號曰:“永嘉雜劇”,又曰:“鶻伶聲嗽”,其曲則宋人詞,而以里巷歌謠不葉宮調,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元初北方雜劇流入南徼,一時靡然向風,南詞遂絕,而南戲亦衰。順帝朝,忽又親南而疏北,作者猬興,語多卑下,不若北之有名人題詠也。永嘉高經歷(明)避亂四明之櫟社,乃作《琵琶記》,用雅麗之詞以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進與古法部相參,卓乎不可及已……高皇帝即位聞其名,使使征之,則誠佯狂不出,高皇不復強,亡何卒。時有以《琵琶記》進呈者,高皇笑曰:“五經四書,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為山珍海錯,富貴家不可無。”既而曰:“惜哉,以宮錦而制鞋也。”由是日令優人進演,尋患其不可入弦索,命教坊奉鑾史忠計之,色長劉果者遂撰腔以獻。南曲北調,可于箏琵被之,然終柔緩散戾,不若北之鏗鏘入耳也。

徐氏此說,與朱有燉之說略同,不過把南曲淵源說得更加明白。由于以上所述,我們便可得到以下的幾點結論:

及時,曲之起源以南曲為最早,其曲則為宋人詞而益以俚巷歌謠。

第二,南曲在元代,因其詞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

第三,北曲是元代文學的主流。

第四,南曲在明初復活,高明為其及時個作家。

第五,南曲在明初尚不流行,蓋以其“柔緩散戾,不若北之鏗鏘入耳”。

以上既然把南北曲的源流討論清楚了,然后我們接著再看南北曲究竟有什么不同。關于南北曲的分野,論者頗多,要而言之,北曲其聲壯以厲,有劍拔弩張之勢;南曲其聲啴以縵,有偎香倚玉之懷。王世貞的《曲藻》中說:

北字多而調促,促處見筋;南字少而調緩,緩處見眼。北則辭情多而聲情少,南則辭情少而聲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獨奏。北氣易粗,南氣易弱。此吾論曲三昧也。

南詞敘錄》的作者徐文長也說:

聽北曲使人神氣鷹揚,毛發灑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所謂其聲噍殺以立怨是已。南曲則紆徐綿眇,流麗婉轉,使人飄飄然喪其所守而不自覺,信南方之柔靡也。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是已。

其次,在清初《魏伯子論文》中有比較南北異同的一段話,說得精湛絕倫,任中敏以為其為從來曲家所不曾道者。現在把它錄出,作為本節之末:

南曲如抽絲,北曲如輪槍。南曲如南風,北曲如北風。南曲如酒,北曲如水。南曲如六朝,北曲如漢魏。南曲自然者如美人淡妝素服,文士羽扇綸巾;北曲自然者如老僧世情物價,老農晴雨桑麻。南曲情聯,北曲勢斷。南曲圓滑,北曲勁澀。南曲柳顫花搖,北曲水落石出。南曲如珠落玉盤,北曲如金戈鐵馬。若貴堅重、賤輕浮、尚精緊、卑流蕩、好干凈、厭煩碎、愛老成、黜柔弱、取大方、棄鄙小、求蘊藉、忌粗率,則南北所同也。

南北曲的迥異其趣,于此可見。下面接著看南北曲在結構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媒體評論

羅錦堂教授畢生從事曲學研究,著作等身,享譽中外。但因他的著作大多在海外出版,大陸比較難找,時為大陸喜好其著作者感到遺憾。這次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出版其曲學著作,可謂曲學界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

不管從學術價值還是文化意義,以及兩岸文化交流的角度來說,羅錦堂教授的曲學著作都值得在大陸出版。我更堅信,其在大陸出版,必將惠及讀者,也會受到廣大讀者的贊譽。

——霍松林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思***3(**的評論:

算是不錯的圖書,整體感覺還可以。

2017-06-22 18:41:41
來自鳥巢西**的評論:

聽說寫的不錯,散曲值得關注

2017-09-13 11:38:5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牡丹江市| 饶平县| 吉木萨尔县| 灌南县| 龙井市| 马山县| 凤冈县| 庆元县| 仙居县| 昌江| 庄浪县| 新河县| 九龙坡区| 章丘市| 上思县| 桂阳县| 师宗县| 五原县| 杭锦旗| 宣汉县| 栾城县| 宝清县| 阳城县| 漠河县| 喀喇| 同心县| 黔西县| 区。| 新平| 宜君县| 鹤壁市| 安化县| 安丘市| 金秀| 句容市| 石狮市| 贵定县| 徐水县| 杨浦区| 南雄市|